比亞迪新能源電動汽車怎麼樣
⑴ 比亞迪的純電車怎麼樣,有哪幾款
感覺就是比亞迪的純電車,開始轉守為攻。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挺長一段時間里,比亞迪體系裡插混的存在感要強於純電,背後跟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瓶頸有關。
比亞迪很早就選擇主攻磷酸鐵鋰技術,看重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鐵電池」屬於比亞迪早期的獨門武功,早期比亞迪喜歡直接用火來燒「鐵電池」,用來展示電池的穩定性。
但磷酸鐵鋰電池也有它的局限性,就是能量密度不如三元鋰電池。這種劣勢早期不明顯,因為早期電動車續航普遍不高,很多電車續航只有100多公里,比亞迪e6在2012年能跑到300公里,已是驚人天人,磷酸鐵鋰電池足夠應付。
但到了後來,電動車續航需求不斷提升,發展到400公里以上是起步線,500公里以上才算優秀。最好還多多益善,續航能超過600公里。
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較低,面對新的續航需求,顯得非常吃力。大家甚至一度認為,磷酸鐵鋰電池這種技術,已經看到天花板。
於是行業越來越多用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但在技術沒有大變革的前提下,不斷壓榨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電池會變得越發不穩定,容易起火和爆炸。
這時候市場需求,跟比亞迪的理念出現沖突。順應市場,一起去壓榨鋰電池,短期比亞迪純電車銷量會上去,但安全方面面臨風險,這是比亞迪不想看到的情況。
比亞迪選擇了暫時忍痛,沒有大舉用鋰電池,而是繼續研究磷酸鐵鋰,希望在能量密度方面取得突破。
在這中間會有個空窗期,於是我們看到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比亞迪更主推自家的插混車型。源於插混車對純電續航需求不大,磷酸鐵鋰電池足夠應付。
直到刀片電池出現,重新設計排布形式,大大提高了能量密度,終於把安全和續航兩者兼顧起來,讓比亞迪能在純電領域再次大展拳腳。
比亞迪用刀片電池的純電車型,續航很多能超過500公里,這次發布的秦Plus EV還去到600公里水平。
在安全性方面,刀片電池還超越了傳統的磷酸鐵鋰電池。在針刺實驗里,磷酸鐵鋰電池雖然不像鋰電池那樣會爆炸,但也會有明顯升溫,會去到200-400度,這個溫度對人依然有危險。
刀片電池更上一層樓,針刺後表面溫度只有30-60度,連煙都看不到,甚至直接用手觸碰都沒問題。
不過刀片電池對生產工藝要求較高,導致之前漢提車時間較長。在對刀片電池生產更熟練,產能有所提高後,比亞迪把刀片電池推到更多車型上。先是DM-i,再到這次的全系純電,唐EV、宋Plus EV等車型,都換上刀片電池。
全系純電車型用刀片電池,只是比亞迪藍圖很小一步,比亞迪往後還有更大的野心。就是把刀片電池,賣給其它廠商。
刀片電池能把續航和安全兼顧,對其它廠商會很有吸引力。在發布會上,比亞迪隱晦地說,大家能叫得出名的品牌,都在跟比亞迪談電池合作。
在討論會上,也有人問到比亞迪供給其它廠商的電池,會不會在技術上有所保留。比亞迪的態度,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電動車還在被逐漸認知的階段,大家都是在同一條船上。
當某款電動車起火,普羅大眾不會具體去了解是哪個品牌,而是會認為電動車不安全。所以比亞迪高層在討論上也說,別家電車起火,對比亞迪而言也是壞消息。大家一起把電動車的口碑做上去,讓消費者普遍接受電動車,才是比亞迪希望看到的情況。
說到這里,不難看出比亞迪刀片電池的進擊路線。先把產能做上去,然後鋪到自家絕大部分車型上。滿足了自身之後,就沖出品牌,賣給整個汽車行業。
說起來還真有趣,比亞迪就是做電池起家,現在賣汽車電池,可以說是重回本行了。
⑵ 就新能源電動車而言,比亞迪技術如何怎麼樣啊
如果你問比亞迪技術如何,我會回答比亞迪是個資深技術宅。而要評價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就要從一個遙遠的故事開始講起。
電池的發展,可謂一波多折。早年的第一款電動車鼻祖,搭載的是鉛酸電池,甚至比第一款燃油車都要早50年,而後又因為續航低,充電麻煩等原因,中間一百多年一度停滯輪回數回。到了20世紀90年代,鋰電池回歸消費品電池懷抱,成為手機、筆記本電腦的電池。而到了21世紀初,特斯拉將鋰電池作為動力源並應用於汽車。而在隨後的十幾年,車載動力鋰電池的發展,可謂是風風火火。
好巧不巧,比亞迪也是在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開始進軍汽車行業,和特斯拉的成立時間在同一年。而很多人不知道比亞迪的前身,是專門從事電池生產製造的科技企業。同樣在2003年,比亞迪是全球第二大電池生產商。
隨手摘抄其他幾個比亞迪的事跡:
2008年9月,巴菲特花18億港元,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
2011年第一款電動車E6,搭載了磷酸鐵鋰電池。
2012年比亞迪和戴姆勒合資推出DENZA騰勢。
2017年新能源車型中國市場銷售約77.7萬輛,其中比亞迪的新能源乘用車就達到11.4萬,不僅是連續四年全國第一,更是連續三年全球第一
2020年,比亞迪首推刀片電池,搭載在比亞迪王朝系列之一漢車型上。
毋庸置疑,從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上,比亞迪當之無愧是國內的先驅;從銷量上來看,也不愧是新能源汽車領導者。
三元鋰與磷酸鐵鋰電池的PK
國家為了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對電動車和混動汽車施行補貼政策。最早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並未和里程掛鉤,而到了2013年,新能源補貼開始和續航里程掛鉤。
而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實際上就是動力電池可供電動車的續航能力。從上往下簡單剖析,第一層次:同樣一輛車,重量不變的情況下,要想提升續航,就要提升電池容量。
第二層次:提升電池容量,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堆疊電池模組,二是提升能量密度。前者帶來的是重量的增加,續航又要打一個折扣,所以提升能量密度,才是關鍵。
再往下第三層次:提升能量密度的關鍵在於,一是對電芯材料的選擇和配比,二是電池內部空間及整包空間排布優化,三是對整個模組或是Pack包的重量進行「瘦身」。
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兩者在能量密度上的差異在於電芯材料的不同。三元鋰電池的代表圓柱形NGA(鎳鈷鋁)和國內方形NGM(鎳鈷錳),當然同種比如NGM又有材料配比之分,比如523、622以及811電池,在此不展開細說。
而磷酸鐵鋰LFP,在能量密度上,要比三元鋰電池相對更低。所以同樣的電池布置空間,磷酸鐵鋰的電池容量卻更加少了,自然而然,續航里程也就少了。也正因為補貼和續航里程掛鉤,電池能量密度就要上升。也正因為乘用車補貼一直與續航里程掛鉤,使得三元鋰電池在動力電池份額一度領先,近年來三元鋰電池的裝機量都領先於磷酸鐵鋰電池,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而這個情況,將持續到2022年底,因為到那個時候,電動車補貼才全面退出。所以磷酸鐵鋰電池基本上被運用在商用車,鮮有用於乘用車。而隨後的電動車市場,將隨著市場變化而風雲莫測,變化多端。
新能源無補貼後時代,磷酸鐵鋰將重回歷史舞台。
原計劃於2020年補貼退坡前,磷酸鐵鋰電池市場開始蠢蠢欲動,同年,國產特斯拉Model 3和比亞迪漢紛紛轉向磷酸鐵鋰電池,其他各大主機廠也均有涉足磷酸鐵鋰。雖然最終補貼退坡時間又往後推了兩年,但絲毫不影響磷酸鐵鋰電池的回歸。
為什麼回歸市場後,磷酸鐵鋰又開始崛起?這里不得不說磷酸鐵鋰的幾個優勢。
穩定性好,三元鋰電池中,雖然能量密度高,也正因此,帶來了一個致命的弱點:穩定性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安全性。而磷酸鐵鋰電池熱穩定性更優,其安全性會更高。對於汽車而言,消費者如果安全沒有保障,開個車都人心惶惶
性價比高,也正因為三元鋰需要的高能量密度材料的貴金屬稀缺,所以三元鋰電池價格要比磷酸鋰更貴。而當補貼退坡後,市場會逐漸轉向性價比更高的磷酸鐵鋰,這也是很多企業開始推出磷酸鐵鋰版本的原因。
而刀片電池也屬於磷酸鐵鋰電池,和普通磷酸鐵鋰相比,刀片電池對其內部的電芯構成,外部的模組結構構成,都進行了優化,從而提升空間利用率。也就是單位空間內,能夠放更多的電池,最終達到了提升50%的能量密度!
所以刀片電池是對磷酸鐵鋰的一個升華,從提升能量密度的第二法則,電池內部空間及整包空間排布優化。如此一來,既提高了能量密度,以滿足消費者對續航里程的需求,同時搭載到乘用車後,提升了安全系數。最後,在價格水平上,也要更有優勢。如此一舉三得的方法,對於汽車工業消費品來說,是個絕佳機會,對於電動汽車行業來說,也產生了波瀾。
所以比亞迪有信心通過動力電池最為嚴苛的實驗,針刺實驗。三元鋰電池幾乎無法通過針刺實驗,因為其熱穩定性較差,所以針刺實驗的結果往往是冒煙、起火甚至是爆炸。而本次比亞迪發布的四款純電車型,2021款唐EV,秦PLUS EV,宋PLUS EV,2021款e2均搭載刀片電池,「佩刀」之路從此開啟。
電動汽車市場,始終要走向市場化,而要繼續把電動汽車推向大眾化,那麼電動汽車的成本務必要降低,同時續航能力又不能降低。所以刀片電池,正好站在這風口上。而比亞迪漢,也正是刀片電池的首個課代表,月銷近萬台的新能源電動車,無不說明了刀片電池選對了。
不同於特斯拉,追求低成本方案,比亞迪在動力電池上花費的功夫,可謂不低。
除了這幾款將要「佩刀」的純電車型,我更期望的是,比亞迪能對「配刀」跑跑外賣,在滿足自身需求後,將更多的產能釋放出來,讓更多的電動汽車也「佩刀」。
⑶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怎麼樣啊會不會有點貴
在新年能源領域來說比亞迪的技術是比較靠前的,三點技術在世界范圍都是比較被認可的,在家用車領域來說,競品車型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在大型公交車上比亞迪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⑷ 比亞迪純電動車到底怎麼樣
按照課本上定義,電動汽車充滿電後應該能跑400公里不用再次充電,所以這項技術並不完善,2樓說的是混合動力車,還可以。
⑸ 北汽新能源汽車和比亞迪哪個更好
摘要 您好,比亞迪
⑹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怎麼樣
挺好的呀!也不貴,比亞迪目前專門生產電動汽車,以後新能源汽車都是發展的趨勢。
⑺ 比亞迪的電動汽車怎麼樣你會不會購買
一線城市銷售看好,上班族找到了合適的交通工具,解決了購車難的問題。三四線城市使用電動汽車得天獨厚,充電,停車等問題容易解決,買車的人多了起來。隨著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電動汽車將迎來新的前景。車企的核心是供應鏈,原來管理3萬個零部件就非常成熟了,現在管理3000多零部件供應鏈相當精通。
然後這台車會OTA,基本每隔一個月就會更新一次,跟手機似的,每次更新都會增加好多新功能,而且每年有一次大的版本升級,AP也會不斷更新。等於我買來一台車,它越開越先進,越開功能越多,關鍵OTA還是免費的,就這一點,都比燃油車強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