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續航700公里
1.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大概是多少公里
目前,車主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一般都以400公里續航保底,希望續航里程越長越好。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之前電動汽車續航太短了,怕了。
出行特徵VS里程焦慮
大數據論文:北京市每日出行特徵,文中顯示80%的每日出行都在50公里以下,95%的出行在100公里以下。
雖然理論上說,200公里的續航就妥妥的了。然而,理論終究是理論,消費者還是會產生「里程焦慮」,原因上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充電餘量:一般車主都不會等到剩餘電量不足時進行充電,多數人都習慣還有幾十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去充電。考慮到充電樁的數量要少於加油站,那剩下100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得去充電了。所以,以200公里續航為基準的話,這下除去100公里,那麼至少要300公里續航。
2. 真實續航vs工信部續航:中國廠家給的是NEDC續航,美國的是EPA續航,歐洲目前是WLTP續航。大體上來說EPA比較准,而NEDC就要大打折扣了。給各位車主舉個例子就是說是300公里續航,實際上大約開到的里程在260左右吧。開空調、高速的話,可能還要再除去一些。如此看來,要想開的舒服,那至少要200+200+100=500公里續航。
3. 遠行需求/突發需求:即使說是95%的情況下都在市區開,但大家也是希望周末去郊個游、春節回家等,那電動汽車該怎麼辦?
考慮到以上情況來說,大多數消費者在選電動汽車的時候,還是希望續航里程越多越好;然而,就目前來說這是由問題的。
高續航帶來的問題
電動汽車電池很重,往往要佔到整個車重的20—30%左右。相對於燃油車來說,這部分車重是額外增加的,相當於是「能量征稅」。
也就是說,我再多加1度電的電池,需要先被征走0.3度,只有0.7度是真正可以增加續航的。隨著續航邊長,電池增加;這種「能量稅」會越來越重,從經濟上變得不再可行。
通俗解釋:能量密度決定了堆電池數量的難度!在能量密度受限的情況下,電池數量堆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相當不經濟了。
那麼有沒有解決方案?
一. 硬核方案: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如果說能量密度是關鍵問題,那我不斷地研發,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不就行了嗎?
這個道路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短期來看:面臨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矛盾。
長期來看:面臨物理化學的上限瓶頸。
二. 提高充電便利性
有兩個方向:
1. 提高充電速度
2. 增加充電樁數量
最根本的方法便是解決基礎設施。
三. 電池充電寶
目前市場上有外置的充電寶還有一款內置的充電寶,也就是傳說中的「增程式電動汽車」;此款電動汽車在定義上都不一定能歸納在電動汽車里。這里米神也就不一一細說了。
寫在最後: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不加錢,續航自然是越高越好。所以說,在特定條件下,電動汽車時續航越多越好的。
對於全社會來說,即使不加錢,過高續航也就意味著更不節能,更不環保。核心問題在於電池能量密度低。所以綜合來看,電動汽車並不是續航越多越好。
2. 當純電動車續航突破700公里,你會舍棄燃油車嗎
決定是否購買純電動汽車還是傳統燃油車,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是很多的,續航里程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只是在現階段,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錶現還不盡如人意,還是會存在比較大的續航里程焦慮問題,所以很多消費者不選擇購買純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就是續航里程。那麼問題來了,當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突破700公里,你們會選擇購買嗎?小編覺得,比較理想的續航里程錶現只是消費者會選擇購買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所以,想要讓小編購買純電動汽車,除了續航里程之外,還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小結
如果大家想購買一款新能源汽車,除了續航里程之外,還是要重點關注這款車型的整車安全性、支持的快慢充功率、智能化配置水平等,如果這些方面沒有達到消費者預期,即使續航里程突破了700公里,也是很難普及的,畢竟對於傳統燃油車而言,續航里程並不是一個問題。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行業資訊,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續航600公里還不滿足未來這幾款新能源車續航沖700km
600公里續航里程在現階段,絕對不算少了!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真正能達到600+公里續航的電動車寥寥無幾,僅管如此,市場是殘酷的,當電動車想方設法將續航做上600公里以上時,面對的卻是油箱50-60升的燃油車,它們續航里程可以輕易達到600公里,且不在少數。電動車的這一「死穴」在現階段並不能很好勸服消費者。此外,以深圳為首的部分城市目前已撤除電動車補政策貼,續航能力水平將逐漸不能為電動車贏來補貼。
然而,電動車製造商們對續航的突破並未停止,隨著越來越多的600+公里車型的出現,2020年將有部分車型的綜合續航里程將向700公里邁進。
01
威馬7系
預計發布時間:今年3月
威馬旗下首款轎車項目威馬7系已於去年底對外發布消息,原本定檔3月北京車展發布的威馬,這次肯定要改為線上或延期。從威馬公布的新車預告圖來看,這款轎車有可能跟小鵬P7一樣,都屬於中型車。威馬7系基於全新平台開發,並設計了搭載L3級自動駕駛輔助與5G技術,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將超過700公里。
在目前續航里程普遍控制在500公里左右的電動車市場里,續航里程能達到600公里左右的車型少之又少,但是沖擊700公里續航的行為並非「大躍進」。盡管目前電動車市場增長速度逐漸放緩,車企逐漸開始將單純提升續航里程的精力逐步轉向為平衡續航,安全,科技,造車成本等,但想要大規模普及電動車,提升續航才是打開消費者心結最重要的一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現在有續航能達到10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嗎
目前比較主流的新能源汽車是純電動汽車,其它類型的不是佔主導地位。其中純電動汽車中最火熱銷售的車續航里程在400-600公里之間,這與目前所用鋰電池性能有關,再高的續航能力遇到比較大的性價比問題很難突破。
5. 中國人真的需要一輛續航700公里的電動車嗎
相比燃油車的核心三大件,電動車的電池技術不是劃分產品等級的最重要因素。在內燃機領域,發動機的級別直接影響著車輛的價格和定位,但在電動車領域,售價15萬左右的幾何A、AionS也可以達到500公里以上的續航,甚至超過賓士EQC、奧迪e-tron等豪華品牌車型,目前亟需搶占市場的電動車主機廠都會不遺餘力地將最高技術搭載在主流車型上,這也讓電動車的最新技術要比燃油車更直接地作用於市場。
因此,現階段的電動車行業仍要繼續探索更高的續航里程,不斷提升三電技術的高度,同時更快速地將新技術投放到市場,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和用車體驗。在三電技術上的無差別化快速應用是電動車相比燃油車的巨大優勢所在,而需要700公里續航的不僅是中國消費者,還有整個電動車行業。
文/王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電動汽車都700公里續航了,為什麼還是有續航焦慮呢
如今,電動汽車的續航年年攀升,如小鵬P7超長續航低配車型的NEDC續航里程達到了706km,但是很多人卻依然對認為電動汽車有續航焦慮,究竟純電動汽車要滿足續航多少里程才會迎來市場的春天?
因此,談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最關鍵的問題還是使用便利性問題,咱們不妨做個調查,充電10分鍾,續航500km,和充電一小時,續航1000km,你會怎麼選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國內新能源汽車現在續航多少公里
1、目前是100-300,300-500公里
8. 續航超700公里,量產電動車里的續航「王者」來了!
眾所周知,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崛起,各個車企都在轉型電氣化,眼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湧入的消費者也是越來越多,但同時,也有不少消費者為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續航感到焦慮。
作為一輛純電動汽車來說,續航能力自然是人們檢驗的一項指標,續航里程長的車型不僅更受消費者們的喜愛,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也會對續航里程長的車型更多補貼。最近一年裡,越來越多長續航的車型面世,甚至成為新車最大的宣傳點,例如小鵬P7。
從其預售價格及續航里程來看,小鵬P7上市後將會和特斯拉MODELS、廣汽傳祺AionLX以及即將亮相的比亞迪漢等電動轎車展開競爭,這些對手個個都來頭不小。小鵬P7如果在價格、配置、品控和服務方面體現自己的優勢,是有信心取得佳績的。
總的來說,小鵬P7還是有很多吸引人的亮點,無論是超高的顏值、極具科技感的內飾、還是超長的續航里程等,在眾多的純電汽車裡面也是非常突出的,相信新車正式上市之後會給消費者們帶來更多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圖片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新能源什麼電動汽車能跑700公里
你好!目前還沒有續航里程達到700的純電動汽車,理論上說是可以生產出來的,只是目前電池的能量比還沒達到理論最佳值,雖然可以通過增加電池數量和容量來實現700公里的要求,但不是很經濟,電池自身太重了,也就是損耗太大。相信隨著新型高能比電池的出現,70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很快就會出現。例如氫燃料電池就是有很大希望。
10. 一般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有多少
1、目前是100-300,300-500公里
2、特斯拉等高端的跑到300-500公里,主流是100-300
3、不過技術不斷進步相信這個數字會不斷提高的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提倡新能源汽車是為了應付環保和石油危機需要,減少或放棄燃燒傳統的汽油或柴油驅動內燃機的現時主流車型。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