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設計製造技術
1. 新能源車的輕量化,是否可以認為車輛越輕越好
車子是重好還是輕好不能一概而論,在保證車輛安全性的前提下車輛重量越輕越好。輕意味著滾動阻力小,能耗會更低。汽車輕量化是解決排放、耗能、環保的主要途徑和有效方法。對新能源電動汽車來說,減輕車身重量,實現汽車輕量化同樣很重要,因為它關系著新能源汽車續航問題。實現新能源汽車輕量化主要有以下兩個途徑:1、在整車設計結構上進行優化,通過較少材料和車重實現安全和性能要求;2、在汽車零部件上採用輕量化材料。
2. 當前什麼是新能源汽車呢它有什麼分類呢它的關鍵技術是什麼呢
新能源汽車是指以新結構和新技術製造的汽車。大多數車輛都由石油和混合動力發動機提供動力;另一種是全部由電力驅動。帶有油動力電動汽車的車輛包含控制系統、輔助系統和動力系統。而電動汽車則由電池的電流驅動。
驅動控制也是電動汽車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其使用以平衡的方式進行調節和控制,這使汽車擁有可靠的電源並延長了其電池的使用壽命。混合驅動器必須很好地調節其驅動器控制,這一點也很重要。電池驅動器和輔助驅動器必須設置正確,以便車輛的驅動器可靠。
3. 汽車輕量化技術有哪些
現今階段,無論是從性能考慮,還是從環保出發,汽車輕量化都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碳纖維復合材料是汽車輕量化的不二之選,眾所周知的頂級方程式賽車車身就整體使用的是碳纖維復合材料。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材料逐步普及,已經開始運用於普通汽車上。
一、汽車輕量化已勢不可擋
減輕車重是人們一直在追求探索的。汽車變輕,一方面能提高車輛性能,另一方面更能滿足節能環保的需求。如果將現在汽車的鋼材部件全部由碳纖維復合材料置換,車體重量可減輕40-50%,車子的提速和轉向等性能顯著提升。此外,當前我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已超4,500萬噸。研製輕量化汽車是實現我國低碳經濟的迫切需求。數據顯示,汽車每減重10%,燃油消耗可節省7%,目前鋼鐵材料約占車體重量的3/4,如果汽車的鋼材部件全部由碳纖維復合材料置換,車體重量可減輕300kg,燃油效率提高36%,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減17%。若減重20%-30%,每車每年CO2排放可減少0.5T,不僅減少了使用成本,更加綠色環保。
二、碳纖復合材料是必然選擇
碳纖維是由化纖和石油經特殊工藝製成的纖維,除了和一般碳素材料一樣具備耐高溫、耐摩擦、導電、導熱等特性外,它強度更高,質量輕,更耐腐蝕。它的密度不到鋼的1/4,但抗拉強度卻是鋼的7~9 倍,抗拉彈性也高於鋼,在2000℃以上的高溫惰性環境中,是唯一強度不下降的物質。在有機溶劑、酸、鹼中不溶不脹,耐蝕性出類拔萃。而且它外形柔軟,可加工成各種織物。從使用的角度看,碳纖維不存在腐蝕生銹的問題,比普通金屬耐用。在極端氣候條件下,碳纖維的性質幾乎不發生變化。使用碳纖維製造車身,可以省去高成本、繁瑣的塗裝工藝。難怪有人說,碳纖維幾乎是目前可知的最能讓汽車減重的完美材料。
4. 新能源汽車技術介紹
新能源汽車技術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機及其控制技術、動力電池管理及維護技術、電動汽車電氣系統檢修、汽車電子控制原理與技術應用、電動汽車車身電控系統檢修、電動汽車舒適及安全系統檢修、電動汽車充電站及管理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性能檢驗。
從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看,其動力電源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燃料電池、鉛酸電池、超級電容器,其中超級電容器大多以輔助動力源的形式出現。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是這些電池技術還不完全成熟或缺點明顯,與傳統汽車相比不管是從成本上、動力還是續航里程上都有不少差距,這也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為您介紹關於新能源汽車技術介紹的問題
5. 模具設計與製造,新能源汽車技術,兩個專業那個就業前景薪資待遇更好
朋友你好,就市場前景來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前景和薪資更好~模具設計製造永不過時,新能源汽車技術是發展趨勢
6. 新能源汽車製造過程
新能源汽車製造的過程分為外體,主體,軟體,還有發動機動力系統去製造。
7.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有什麼
新能源汽車有四大關鍵技術,包括電池及管理技術、電機及其控制技術、整車控制技術、整車輕量化技術。
1、電池及其管理技術
新能源汽車的成敗關鍵仍然是電池。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電池選擇將直接關繫到整車的性能。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等。
2、電機及其控制技術
電機是電動汽車動力的發起點。要求:(1)電機要頻繁的啟動/停止、加速/減速;(2)低速或爬坡時要求高轉矩;(3)高速行駛時要求低轉矩,並且變速范圍大以及交款的轉速范圍和轉矩范圍內都要有較高效率:;(4)工作可靠性高;(5)穩態精度高;(6)動態性能好且工作環境要求不苛刻。
電力驅動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把蓄電池儲存的電能轉換為汽車行駛的動能,要使得電動汽車擁有良好使用性能,必須開發出合理的控制系統,使電機具備較高轉速及較大的調速范圍,足夠大的啟動轉矩,以及體積小、質量輕、效率高,動態制動強和能量回饋的能力。
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有多種控制模式。傳統的線性控制,如PID,不能滿足高性能電機驅動的苛刻要求。傳統的變頻變壓(VVVF)控制技術,不能使電機滿足所要求的驅動性能。非同步電機多採用矢量控制(FOC),是較好的控制方法。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採納。
8. 新能源汽車車身結構的輕量化要求有哪些
汽車的行駛阻力包括空氣阻力、滾動阻力、爬坡阻力和加速阻力。滾動阻力、爬坡阻力、加速阻力與正常質量成正比。數據研究表明,車輛重量每減少10%,油耗可降低6%-8%,排放可降低4%左右。
整車由車身、底盤、發動機和汽車電子組成。對於乘用車,車身占據整車質量的40%到60%,約70%的油耗用於車身質量。因此,輕量化車身,是輕量化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車身結構的優化是國內外汽車輕量化研究的重點。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輕量化更為突出。
二、結構優化設計結構優化設計是車身輕量化的基礎
車身、車架和軸承部件結構復雜,集成了各種材料和工藝。車身結構對車輛的被動安全性、結構剛度、強度和振動性能有很大影響。目前車身結構減重優化設計是在保證車身結構性能的前提下,通過CAE等分析技術降低零件質量。在實際生產中,結構優化設計的減重方法包括空心結構、薄壁結構和復合材料結構。這些優化設計使車輛面板和結構部件更輕。
三、輕量化製造技術
通過對材料性能的研究,不同的製造工藝可以在製造過程中減輕零件的重量。
常用的製造技術包括激光焊接技術、電磁成形技術、先進連接技術等。激光拼焊技術可以將不同材料、厚度和表面處理要求的工件用激光連接起來,形成新的毛坯,然後壓製成零件。例如,乘用車的側壁部件通常是激光焊接的。激光焊接技術可以有效降低零件質量,減少焊接接頭,提高強度。通過先進的製造技術,主要解決產品的性能問題,進而解決輕量化問題。
9. 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難點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技術難點淺析及解決方案
1. 概述
隨著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汽車的不斷發展,汽車電機控制策略的復雜性和可靠性日益提升。整車廠以及供應商對新能源控制器的開發環境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新能源汽車控制的整體解決方案,可讓工程師在實驗室環境下,完成對整車控制器(HCU)、電池管理單元(BMS)、電機控制器(MCU)、功能的驗證。還可以模擬實車測試中遇到的所有工況范圍,在實車試驗之前即可對ECU功能進行全面測試。
本文將提供針對新能源車輛的HCU、MCU以及BMS三個控制器測試的解決方案。 2. 技術難點
針對BMS的工作電壓測試、單體電池電壓、溫度測試、SOC計算功能測試、充放電控制測試、電池熱平衡測試、高壓安全功能測試、通訊測試、故障診斷測試等等一系列測試,OEM面臨著諸多挑戰。
採用真實的電池組測試BMS有著諸多的弊端:
1) 極限工況模擬給測試人員帶來安全隱患,例如過壓、過流和過溫,有可
能導致電池爆炸。
2) SOC估計演算法驗證耗時長,真實的電池組充放電試驗耗時一周甚至更長
的時間。
3) 模擬特定工況難度大,例如均衡功能測試時,製造電池單體間細微SOC
差別,電池熱平衡測試時,製造單體和電池包間細微的溫度差別等。 4) 以及其他針對BMS功能測試,如電池組工作電壓、單體電池電壓、溫度、
SOC計算功能、充放電控制、電池熱平衡、高壓安全功能、均衡功能、通訊、故障診斷、感測器等一系列的測試,OEM都面臨著諸多挑戰。 MCU在研發過程中涉及被控對象的模擬。而電機本體的工作原理主要基於電磁感應原理,其各物理量(如磁通量、感應電動勢、電磁力等)的交互變化速度遠大於機械繫統的力與速度的變化,為了保證較高的模擬精度,要求模型的模擬步長要遠小於一般機械繫統模型的模擬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