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奇瑞新能源汽車銷售量
『壹』 2020年4月新能源市場銷量分析報告:為何特斯拉只賣了3000輛
在新能源汽車新一輪產品更迭與投放周期里,上一個周期率先起跑的本土車企們,已經沒有了先發優勢。
當整體市場增長受限、消費者更加集中於熱銷車型時,兩極分化嚴重的新能源車市場同樣提前進入了消費固化。
一方面是高端優質新能源車型,賣點更足、消費力受大環境影響小,能夠通過錯維競爭真正爭奪到同價位傳統燃油車用戶;另一方面是中低端本土車型,在私人市場無法充分打開的前提下,採取多渠道、多車型並舉的方式擴大開口。
所以,幾乎所有本土品牌都將電動化看作是品牌向上的絕佳時機。但在新能源車市場提前進入消費固化、新品牌車型擁有更強競爭力、跨國傳統車企開始加速布局的情況下,本土品牌上升的窗口期正在縮短。
1. 高端電動車型占據私人市場主導地位
在新能源車型銷量前十名中,售價3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型佔四款,除寶馬5系PHEV之外,全部為新品牌——特斯拉Model 3、蔚來ES6、理想ONE。中低端家用新能源車型的消費市場,遠沒有真正建立,以出行市場解決需求,並非長久之計。
2. 本土品牌沒有先發優勢
最先啟動新能源路線的幾家本土車企——比亞迪、上汽、北汽、奇瑞、江淮、吉利,在這一輪新能源市場更迭期里,並沒有充分體現出由時間換來的積累優勢。事實上,先發優勢不只是早幾年做電動車,而是通過先入為主掌握核心技術和佔領市場心智。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的電動車市場仍然只認產品,遠還沒有到談布局早晚的地步。
3. 破圈是插電混動唯一的出路
當理想ONE不再強調自己是增程式電動車,當探岳GTE堅定與PHEV劃界限時,它們希望做到的是跳出插電混動車型這個小圈子,進入更大的市場盤子里去和燃油車、混動車競爭。今天插電混動車型如果賣得好,一定不是因為它是插電混動車。
關於本報告內容有任何問題、意見或建議,歡迎下方留言告知我們,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4月新能源銷量,比亞迪秦EV奪冠,蔚來ES6銷量接近3千台
近日,乘聯會公布了4月份的新能源銷量。根據數據顯示,4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達到6.0萬輛,同比下降29.9%,環比增長9.8%;而累計銷量達到16.9萬輛,不過同比依然呈下降趨勢,降幅達到了49.6%。
從排名來看,比亞迪秦EV銷量突破5000台奪得銷冠;而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大幅下滑,僅賣出3635輛,位居第二;廣汽新能源埃安S緊隨其後獲得第三。另外,高爾夫EV也沖入新能源銷量前9榜單。不過,昔日的新能源銷量冠軍北汽EU系列並未出現在這份榜單中。具體4月份新能源銷量都有哪些變化,下面湃客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
比亞迪全新秦EV獲得4月新能源銷量冠軍,銷量為5096輛(或包含秦Pro EV),與3月新能源銷量齊平。全新秦EV補貼後的售價是12.99萬-13.99萬元(不含出行版),其高續航版NED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可以達到421km。而秦Pro EV補貼後的售價為14.99萬-20.49萬元,該車無論是整體設計還是做工用料以及續航方面都比全新秦EV更加出色,其超能版的NEDC最大續航可以達到520km。
而隨著四部委聯合發布新能源車型補貼政策後,比亞迪推出了保價政策,即2020年7月22日前購買全系新能源車型價格不變。
特斯拉Model 3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一直是一位狠角色,國產之後在價格方面更有吸引力。它在4月份奪得第二,但銷量表現不如3月份(10160輛)出色,只拿到3635輛(非特斯拉官方最終銷量),這或許與特斯拉Model 3在4月調價有一定的關系。
四部委在4月23日聯合發布了新能源車型補貼調整政策,隨後特斯拉Model 3在官網進行了一波最高5000元的調價,而該調價則較大程度的打壓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不過,由於新補貼政策中提到獲得補貼的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所以在5月1日,國產特斯拉Model 3標准續航後驅升級版基礎售價調整為29.18萬元,補貼後售價達到27.155萬元,調整後的價格相當有誘惑力,在5月份或許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會迎來新一波的增長。
廣汽新能源埃安S在4月份的銷量環比3月也有了小幅增長,銷量達到3586輛。埃安S是一款純電動緊湊型車,其補貼後的售價為13.98萬-20.58萬元,是基於廣汽新能源第二代純電專屬平台GEP的首款車型。埃安S除了在設計方面比較前衛以外,續航能力也十分出色,其NEDC續航里程分別為410km和510km,在同級別中處於上等水平。
寶駿新能源的銷量來自於寶駿E100和E200,兩款車型均定位為微型電動車,在新能源市場頗受消費者青睞。寶駿E100和E200補貼後售價分別為4.98萬-5.98萬元和5.48萬-6.48萬元,而兩款車型的續航里程均為250km。另外,廠家還為電池提供8年或12萬公里質保。
蔚來ES6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猛將」,4月的銷量表現環比3月也有了大幅提升,銷量接近3千台。蔚來ES6是蔚來汽車的第二款量產車型,定位為中型純電動SUV,補貼後的售價為33.80萬-42.30萬元,其NEDC工況續航里程為420/430/490/510公里,在同級別中有一定的優勢。
在4月23日出台的新補貼政策中提到,獲得補貼的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不過擁有「換電模式」的車輛不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影響,所以蔚來ES6的補貼前售價雖然超出了30萬元,但依然能夠享受補貼,只是補貼金額有所下滑。
同是造車新勢力車型的理想ONE 4月份的銷量也延續了3月份的好勢頭,達到2622輛。理想ONE是理想汽車旗下首款車型,是一款中大型增程式SUV,其補貼後的全國統一零售價為32.8萬元,並有6座和7座車型可選。
寶馬5系PHEV一直有不錯的銷量表現,4月份的銷量再次提升,達到2442輛。寶馬5系PHEV的售價為49.99萬-53.69萬元,是新能源銷量榜單前9中唯一一款傳統豪華品牌車型。此前,寶馬5系 PHEV還推出了里程升級版車型,該車最大的亮點在於電池容量和純電續航里程分別由現款車型的13kWh、67km增加到了17.7kWh、95km,進一步提升了出行半徑。
奇瑞eQ在4月份的銷量表現不如同期,降幅達到了44.3%,但也憑借2299輛的成績重回銷量前9榜單。目前奇瑞eQ的銷量主要來自於奇瑞eQ1(奇瑞eQ已停產),其補貼後售價為5.98萬-7.88萬元。
而為了應對4月23日出台的新能源車型補貼政策的調整,前幾日奇瑞新能源也推出「保價購車」優惠政策,即日起至5月31日,購買奇瑞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可繼續享受2019年的補貼政策。其中2019款小螞蟻可享受至高3000元/台金融貼息和至高3000元/台的增換購補貼。
高爾夫EV首次進入新能源銷量前9榜單,銷量達到了2069輛。高爾夫EV是一款緊湊型純電轎車,基於高爾夫7打造,補貼後的售價為14.77萬-16.88萬元。在動力方面,高爾夫EV和寶來EV一樣均搭載了最大功率100千瓦,峰值扭矩為290牛·米的驅動電機。而電池組則配備的是37.2kWh容量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NEDC續航里程為270km,相較於同級別車型來說,其續航里程沒有任何優勢。
從4月新能源銷量表現來看,各車型的新能源銷量環比3月有了大幅提升。不過個別車型銷量變化較大,比如在3月還售出1萬多台的特斯拉Model 3在4月份僅收獲3千多台,但相信它5月份的銷量會有較大的反彈。而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汽車市場逐步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5月份的新能源市場還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4月銷量大幅下滑 北汽新能源表現不敵造車新勢力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近幾年的發展速度飛快,傳統車企和新勢力企業激烈競爭之下,大致格局目前已初步奠定。風雲變幻下有後起之秀的身影,也不乏急流勇退者。
4月份汽車市場在飽受疫情影響後終於開始反彈。據中汽協數據,國內4月份汽車產量是210.2萬輛,銷量207萬輛,環比分別增長46.6%和43.5%,同比增長2.3%和4.4%。不過在整體數據表現良好下,仍有個別車企持續下滑,北汽新能源就是其中之一。
據北汽藍谷發布的4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4月售出新車586輛,較去年同期的5009輛同比下降88.3%;4月產量432輛,較去年同期的578輛同比下降25.26%。在其近期發布的一季度報里,北汽新能源營收16.67億元,同比下滑53.12%,歸母凈利潤虧損4.31億元,同比下滑2142.76%。
在行業整體回暖的背景下,北汽新能源稱得上是逆勢下滑,且幅度巨大。對於營收下滑,北汽新能源表示主要受疫情影響,致使銷量下滑。
不過從業內其他新能源車企銷量情況來看,仍受疫情影響的僅是個例。據乘聯會統計數據,比亞迪秦EV以5096輛的銷量排在新能源車銷量榜單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排在第二名的是國產Model 3,銷量為3635輛,第三名是廣汽新能源的Aion S,銷量為3586輛。北汽新能源沒有車型上榜。
在國內新能源行業發展初期,北汽新能源銷量與比亞迪相當,同屬國內頭部車企,曾多次獲得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後期大量新勢力造車企業紛紛入局,北汽新能源的部分市場份額不可避免被擠占。值得注意的是,從4月份數據來看,不少新勢力企業的銷量已經超過下滑嚴重的北汽新能源。
據公開數據,造車新勢力群體中銷量榜單第一名是特斯拉Model 3,銷量為3635輛;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是蔚來ES6和理想ONE,其銷量為2907輛和2622輛。排在第六名的哪吒N01也有609輛的成績,北汽新能源產品陣列銷量總成績甚至不敵其單款車型。
北汽新能源品牌歷史已經超過10年,算是老牌傳統車企,理論上說無論技術還是資金都應有著自身實力。但其產品陣列並不完善,早期為北汽新能源撐起銷量的基本是EU系列,其中挑大旗者為EU5。EU5在網約車市場倍受青睞,帶動了大部分銷量,然而本次疫情對網約車市場打擊巨大,EU5或許受到連帶影響,這可能也是北汽新能源下滑的關鍵所在。
除了疫情實時因素的影響,北汽新能源出現下滑也有歷史問題的積累的原因。北汽集團旗下多品牌車型換標銷售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此前北汽紳寶X65由於銷量成績差換標後並入威旺銷售渠道,除此之外,BW007也曾換標為威旺007。
換標售車的風氣反映北汽集團產品單一問題之餘,也體現出其在產品創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對北汽新能源而言也如是,新能源市場近幾年的激烈競爭中,各企業無論電池技術還是續航能力都有了長足進步,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有點吃老本兒的意味。
補貼退坡之後,市場競爭愈發嚴峻,脫離了政策扶持,對部分新能源車企可以說是壓力劇增。特斯拉入局,新勢力興起之後,北汽新能源當下已經難以稱之為頭部企業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2020年4月):大眾、比亞迪追趕特斯拉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2020年4月):三家車企過萬,大眾、比亞迪追趕特斯拉
本文節選自《新能源汽車周報》電子版,該報告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會員服務部與汽車縱橫雜志社聯合編輯,如需查看完整報告,歡迎垂詢!
近日,EV Sales網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數據。2020年4月,全球共售出11.03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同比下降30%。2020年1-4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57.07萬輛,下降12%。
分企業來看,2020年4月,特斯拉以1.48萬輛的成績奪得全球銷量第一桂冠;其次,大眾、比亞迪也均超過了萬輛。1-4月,特斯拉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了10萬輛,達到10.32萬輛,其他企業差距明顯。
分品牌/車型來看,2020年4月特斯拉Model 3售出1.18萬輛新車,是所有單一車型中唯一一款過萬的車型,仍然高居榜首;而1-4月的累計銷量也是特斯拉Model 3最高,且是唯一一款累銷超過8萬輛的車型;排名第二的雷諾ZOE累計銷量僅為2.28萬輛,與Model 3相差6萬輛之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奇瑞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怎麼樣
4月份所有的汽車銷量都不好,相比於去年同期下降50%,奇瑞的新能源車不可能獨善其身
『陸』 奇瑞汽車:2019銷量穩增 如今再拿6000萬支持經銷商
2019年?,在國內車市?大趨勢?走低?的情況下?,奇瑞汽車?全年累計銷量突破75萬輛?,基本上與2018年持平,同比下降了0.9%?。其中自主品牌?總銷量為65萬輛?,同比增長了6.8%?。瑞虎八全年累計銷量?116494?輛,同比大增130.4%?。艾瑞澤全年累計銷量124506輛,同比增長11.8%?。
上市不久的全新瑞虎7,是一款具有競爭力的車型,一上市就得到了市場的好評。今年?,奇瑞汽車將會陸續推出全新一代瑞虎8、瑞虎5x以及?一款純電動SUV?。不過100萬的銷量目標?,對奇瑞汽車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4月新能源銷量排名出爐,銳際混動鬧"烏龍",特斯拉Model 3暴跌
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仍不理想,批發銷量6.4萬輛,雖然環比增長14.8%,但同比下降30.0%。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未走出低谷令人十分惋惜,那麼,乘聯會出現的錯誤簡直令人"驚訝"。在乘聯會發布的新能源月銷量排行榜上,銳際1.5T PHEV排名第2,但實際上該車並未在國內銷售。
言歸正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4月份新能源汽車的實際排名情況。
TOP1:全新秦 EV
4月銷量:5096輛
依託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研發實力,全新秦 EV上市後銷量逐漸增長,4月以5096輛摘得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銷冠。
全新秦 EV採用了由前奧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傾力打造的Dragon Face龍顏設計,看上去非常有辨識度。續航方面,全新秦EV裝配了電池容量為53.1kWh三元鋰電池,電池能量密度高達160Wh/kg,綜合工況續航達到421km,做到了同級最長,補貼後售價僅為12.99萬-13.99萬元,非常有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榜單排名第2的福特銳際1.5T PHEV,目前僅在海外銷售,暫無明確的國產上市計劃,屬於統計錯誤,在此就不再做銷量分析。因此,該榜單真正的第2名應該是特斯拉Model 3。
TOP2:特斯拉Model 3
4月銷量:3635輛
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鯰魚",特斯拉Model 3憑借時尚的外觀和獨特的產品優勢,成為眾多消費者首選的新能源車型。
目前,特斯拉Model 3在售有三款車型,其中後驅長續航版車型的NEDC續航更是高達668km,讓車主徹底告別了續航焦慮。
隨著國產Model 3的批量交付,特斯拉在華銷量持續攀升,3月更是突破萬輛大關,約佔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25%。但與此同時,晶元"減配門"引爆信任危機,引起車主極大不滿。
4月,特斯拉Model 3的終端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僅為3635輛。未來,降價後的特斯拉能否"滿血復活",讓我們拭目以待。
TOP3:廣汽新能源Aion S
4月銷量:3586輛
廣汽新能源Aion S採用了廣汽第二代專屬平台,定位於緊湊級轎車,採用了全封閉的前臉並優化了整車的風阻系數,帶來更好的續航表現。
Aion S採用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300N·m的永磁同步電機,提供魅630和炫530兩種車型可供選擇,NEDC工況續航里程分別為510km和410km,補貼後售價區間為14.68萬-20.58萬元。
TOP4:寶駿新能源
4月銷量:2993輛
目前,寶駿新能源在售車型有E100和E200,售價區間分別為元和元,NEDC工況續航里程為250km。因其時尚的外觀、相對較低的售價,贏得了許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作為城市短途通勤代步車,寶駿新能源具有靈活輕便的優點,適於穿梭城市任意角落。在經歷一季度短暫的銷量低迷之後,寶駿新能源終於在4月份迎來銷量正增長,達到2993輛,同比增長101.1%。
TOP5:蔚來ES6
4月銷量:2907輛
蔚來ES6是蔚來汽車的第二款量產車型,定位為中型純電動SUV,補貼後的售價為33.80萬-42.30萬元,其NEDC工況續航最長里程為510km,在同級車型中有一定的優勢。
4月份,蔚來ES6銷售2907輛,創歷史新高。今年1-4月,蔚來已累計交付新車6993輛,達到2019年銷量的34%,領先於其他造車新勢力。
寫在最後
從4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排名來看,比亞迪、特斯拉、廣汽新能源表現搶眼,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表現突出。隨著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延長兩年、鼓勵汽車消費等一系列刺激措施的實施,相信新能源汽車的"春天"指日可待。(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4月份新能源汽車「上險量」排行榜。
4月份新能源汽車「上險量」排行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奇瑞集團預計2019年賣出75萬輛新車,捷途銷量近14萬
(文/彭科峰)盡管2019年中國車市整體低迷,但依然有部分企業逆勢上揚,實現銷量增長。日前,奇瑞集團官方表示,預計2019年銷量為75萬輛,其中自主品牌65萬輛,同比實現了6.8%的增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4月新能源銷量:特斯拉正式開啟「自我反噬」模式
「4月國內復工復產復市效果突出,國家及各地方政府的促消費政策落到實處,一季度以來消費者積攢的消費意願,漸漸地轉化為現實的購買需求,因此4月新車零售相較於1、2、3月來說,實現了V形翻轉。」進入2020年後中國汽車市場在經歷連續三月的銷量頹勢之後,4月終於迎來了整體銷量上略微的「回暖」。
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42.9萬輛,同比下降5.6%,環比增長36.6%。只是如此「V形翻轉」主要還是得益於商用車板塊的逆勢而為。而將目光聚焦於新能源細分市場,4月新車累計批發量為58,768輛,相較2019年4月的91,662輛,同比下跌35%,相較上月的55,632輛,環比上升僅5.6%,回暖趨勢再次放緩。
至於造成如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或許還是由於剛剛調整過後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對於行業與各家車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並且隨著更多外資公司旗下新能源車型的入華,自主品牌經營壓力也在逐漸增大。
同時,仔細觀察本月細分車型排行榜可謂看點十足,除排名第二位月銷3,999輛的「未上市」車型銳際1.5T PHEV由於數據出現偏差,誤出現在榜單中之外,其餘九款車型處境各不相同,而它們也從幾個角度反映出當下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現狀與趨勢。
特斯拉「自我反噬」?
不可否認,首次拿到車型銷量榜單時,最為令人吃驚的當屬特斯拉Model 3該月僅交付3,635輛新車,要知道上月該車型的銷量還維持在10,160輛。換言之,整個4月其銷量環比下跌幅度達到了64.2%。
而根據此前高工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國產Model 34月產量達到了11,211輛。不禁感嘆,曾經供不應求、提車周期長達1-2月的國產Model 3竟然有了超6,000輛的庫存車,如此現象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
那麼位於中國一直炙手可熱的特斯拉4月銷量出現如此大幅度的「自我反噬」,原因何在?一方面或許還是由於其官方近來頻繁發生的調價動作,成功「勸退」了部分准備提車的用戶,使他們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等等黨」。
調價背後則是不久前國家剛剛發布的新能源補貼新政,按照規定新能源車的補貼會延長到 2022 年,從2020年開始,逐年退坡10%、20%、30%。其次,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但是採取換電模式的車型不受價格限制。
因此,特斯拉為獲補貼只能再次降價,標准續航版Model 3補貼後價格降到了 271,550元。同時就在4月,特斯拉還宣布正式推出NEDC續航達到668km的國產後驅長續航版Model 3,官方補貼後售價339,050元,而在國家補貼新政推出後,其售價也僅僅增加5,000元,並且該款車型預計將於6月正式交付。
對比之下,相比標准續航版車型雖然其價格有所提升,但是得益於續航方面的大幅提升,長續航版車型的推出也成為影響特斯拉4月交付量的主因之一。況且隨著後續國產Model 3零部件國產化率繼續提升、成本進而降低,誰都無法保證上述兩款車型不會再次降價。
不過就在外界推測特斯拉本月的「銷量反噬」是由於等等黨的增多與部分車主轉而換購長續航版車型時,有消息稱本月的銷量大幅下跌,其實是特斯拉位於4月下旬主動停止了國產標准續航版車型的交付。不知這是否也代表特斯拉已知5月1日就要再次進行官降,所以推遲了部分車主的提車日期,從而導致4月銷量不如預期。
而記者在與一位友人的交談中獲知,作為國產續航版Model 3的准車主,她與對接銷售預約本應於4月25日提車,但是隨即卻被告知提車時間推遲到5月之後,而她當時並不知曉後續再次官降這一事宜。因此該事例或許能夠印證上述對於特斯拉主動停止交付的推斷。
不過必須承認,即使最後一段時間內特斯拉能夠保障新車正常交付,但是想要達到上月超1萬輛的最終成績看似可能性依然不大。頻繁降價與長續航版車型的推出的確影響了其位於消費者中的品牌口碑與終端市場表現。
蔚來、理想近況不同
進入2020年後,受疫情沖擊所有新勢力造車的處境幾乎都很堪憂,但是隨著市場活力的逐漸恢復,它們之中部分車型的銷量也在穩步攀升之中。本月位居榜單第6位、第7位的蔚來ES6、理想ONE,分別交付2907輛與2,622輛,而上月兩款車型的銷量均為1,500輛左右,最終成績幾乎「翻番」。同時,在高端SUV前十排行榜中,蔚來ES6、理想ONE也分別位居第9、第10位,與寶馬、賓士、奧迪、沃爾沃等豪華品牌形成同場競技之勢。
反觀兩款車型身後的車企,蔚來與理想的近況可謂大不相同。前者由於近來成功「押中」補貼新政,5年之前就已制定下換電補能模式,所以其車型可以不受30萬元補貼門檻限制。並且隨著與合肥市政府的融資協議正式落地,下半年蔚來旗下第三款轎跑SUV EC6的交付,以及全新ES8的銷量回暖,預計其單月成績還會提升。
至於理想汽車,卻在不斷被負面纏身。5月7日,理想ONE車主在微信群內發布消息,表示自己的理想ONE在高速上突然遭遇「剎車失靈」,最後是靠動力回收產生的制動使得車輛停下來。而就在一天之後,一段長沙街頭理想ONE起火自然的視頻再次引發外界的關注並催生各種輿論。
隨後理想汽車位於微博表示:「5月8日11點30分左右,湖南長沙一台理想ONE發生了前機艙冒煙的情況,經過現場檢測,車輛電池系統沒有出現問題。目前車輛已經移到安全區域進行檢測,有後續調查結果會及時發布。」而就在今天,車輛自燃車主位於理想汽車官方APP聲明,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油路以及電機電池的問題,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之中。
雖然已經排除關鍵部件存在著火隱患,但是必須承認剎車失靈、車輛自燃等負面的不斷發生,必定會影響後續理想ONE的終端銷量。所以怎樣平息輿論,使消費者重拾對於其車型安全性的信心,將成為未來理想汽車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剩餘品牌「B重C輕」
榜單之中除去上述三款車型,寶馬5系PHEV的終端市場表現依然穩定,4月銷量達到2,442輛,同比上升53.1%,1-4月累計銷量達到5,735輛,同比增長129%。不可否認,在C級行政新能源轎車市場,雖然有著奧迪A6L PHEV的直面競爭,但是寶馬5系PHEV仍是這個級別當之無愧的頭部車型。
至於本月位居首位的比亞迪秦,4月銷量達到5,096輛,1-4月累計銷量13,281輛,整體表現尚可。具體原因還是由於其產品換代後續航水平進一步提升,加之較有競爭力的補貼後售價,讓它成為B端網約車市場的主力車型。
但是反觀其背後的母公司比亞迪,除秦一款車型繼續維持穩定成績外,其它新能源車型銷量可謂全線潰縮。根據其官方數據顯示,整個4月亞迪全系新能源汽車銷量1.3萬輛,同比下降45.88%,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9,966輛。1-4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3.52萬輛,同比下降63.79%,其中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2.81萬輛。由此看出,在外部競爭壓力逐漸增大與補貼繼續退坡的背景下,比亞迪的處境不容樂觀。
?
而剩餘的廣汽新能源Aion S、寶駿新能源、奇瑞eQ三款車型早已成為榜單之中的常駐車型。其中,Aion S的銷量結構相對較好,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形成了「B重C輕」的局面。至於寶駿新能源與奇瑞eQ,二者的穩定銷量還是來自於特定城市的共享出行市場。
此外,最為令人感到意外的則是去年長期穩居榜單前三的北汽新能源EU系列車型,本月徹底跌出前十,其1-4月銷量也僅為7,877輛,同比下跌67.3%。而榜單末尾出現的「黑馬」高爾夫BEV,能夠位居第十位或許還是由於偶爾獲得的大客戶訂單所致,預計下月該車型銷量將會再次回落。
總之無論怎樣,此刻的中國新能源市場還身處在由「補貼時代」向「市場時代」轉變的過程之中,所以驟變路上總會發生各式各樣的突發狀況與意外。但是堅定不變的則是,全球「電動化」轉型的浪潮已然來臨,車企們能做的只有順勢而為。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