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用家用220V
『壹』 家用電220V如何為72V的動力電池充電原理純電動汽車
車輛上配備了車載充電機,車載充電機的作用就是講220V的交流電先進行整流變成直流電,然後通過升壓或降壓轉換器轉成動力電池所需要的直流電壓。
『貳』 家用220v可以給電動汽車充電嗎
一般家用充電樁按充電額定功率分可分為3.5kw和7kw兩種,3.5kw的充電樁額定電流是16A,7kw的充電樁額定電流是32A。這兩種功率的充電樁都是接家用220伏單相電的。 正常車主買車時一般隨車會送一個原配的模式二攜帶型的3.5kw/16A的充電器或充電樁,現在也有的會送7kw的充電樁。家用充電樁正常都接220伏單相電,但功率和電流不一樣接電的線纜和空氣開關都不一樣。
家用充電樁電纜一般是充電模式2,車輛通過帶有控制保護裝置充電槍線纜,直接與交流電網相連(家用插座),充電電流一般為AC220V 10、16A;一般使用規格為3 * 2.5 + 2 * 0.75平方毫米的電纜。
『叄』 目前的純電動汽車,家用電220V可以充嗎
有些是可以沖,不過就是所謂的慢充,通常有說電池功率的,就看看多少功率,一般家用電最多也就10A或者16A插頭,電壓知道,所以算到的時間乘以110%或者120%大概估算差不多。反正沒電到滿電十多個小時跑不了。所以有些加裝充電樁目的就是為了380V的快充,可以縮短一半時間。一般家庭還是別折騰這玩意了,還是燃油車方便實在很多。
『肆』 用220v電源為電動汽車充電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選擇家用插座的車主,特別要注意日常使用安全。因為「飛線」使用時間長了有安全隱患。
『伍』 新能源汽車能用220v充電嗎
你好,一般家用電都是220V,所以只能給電動汽車進行慢充,往往需要8個小時以上才能充滿,更適合在夜間進行充電,現在不少電動汽車可以設定充電時間,對於一些地區有峰谷電價就比較合適,設定好充電時間,插上充電器待夜間電價便宜時自動開始充電。目前大部分的電動汽車充電可以在家充電。高壓快速充電用的一般是高壓電,現在有純電動車推廣的大城市會有一些試點的充電站,類似加油站,就是使用高壓快速充電。比如比亞迪E6標稱的15分鍾即可充電80%。當然在家裡也可以快速充電,但是需要配備一個充電站,類似於一個超大的變壓器。希望能夠幫到你。
『陸』 電動汽車可以在家充電嗎
電動汽車可以在家充電,目前電動汽車在家充電並不違反用電規定。
但由於家用電都是220V,如果沒有專門的充電樁變壓,在家充電就只能給電動汽車進行慢充,充電具體時間視汽車電池容量而定,但慢充普遍都至少需要8小時,所以在家充電對於用車頻繁的用戶並不適合,除非自己安裝了充電樁變壓進行快充。
電動汽車常見充電方式有兩種:低壓慢速充電和高壓快速充電
1、低壓慢速充電一般使用民用220V電壓就可以直接充電,速度慢,但對電池系統損傷較小,適合回家後過夜充電
2、高壓快速充電用的一般是高壓電,現在有純電動車推廣的大城市會有一些試點的充電站,類似加油站,就是使用高壓快速充電。比如比亞迪E6標稱的15分鍾即可充電80%。當然在家裡也可以快速充電,但是需要配備一個充電站,類似於一個超大的變壓器。
(6)純電動汽車用家用220V擴展閱讀:
無線充電技術引源於無線電力輸送技術。無線電力傳輸也稱無線能量傳輸或無線電能傳輸,主要通過電磁感應、電磁共振、射頻、微波、激光等方式實現非接觸式的電力傳輸。根據在空間實現無線電力傳輸供電距離的不同,可以把無線電力傳輸形式分為短程、中程和遠程傳輸三大類[2]。
(1)短程傳輸。通過電磁感應電力傳輸(ICPT)技術來實現,一般適用於小型攜帶型電子設備供電。ICPT主要以磁場為媒介,利用可分離變壓器耦合,通過初級和次級線圈感應產生電流,電磁場可以穿透一切非金屬的物體,電能可以隔著很多非金屬材料進行傳輸,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實現無電氣連接的電能傳輸。電磁感應傳輸功率大,能達幾百千瓦,但電磁感應原理的應用受制於過短的供電端和受電端距離,傳輸距離上限是10 cm左右。
(2)中程傳輸。通過電磁耦合共振電力傳輸(ERPT)技術或射頻電力傳輸(RFPT)技術實現,中程傳輸可為手機、MP3等儀器提供無線電力傳輸。ERPT技術主要是利用接收天線固有頻率與發射場電磁頻率相一致時引起電磁共振,發生強電磁耦合的工作原理,通過非輻射磁場實現電能的高效傳輸。電磁共振型與電磁感應型相比,採用的磁場要弱得多,傳輸功率可達幾千瓦,能實現更長距離的傳輸,傳輸距離可達3-4 m。RFPT主要通過功率放大器發射射頻信號,通過檢波、高頻整流後得到直流電,供負載使用。RFPT距離較遠,能達10 m,但傳輸功率很小,為幾毫瓦至百毫瓦。
(3)遠程傳輸。通過微波電力傳輸(MPT)技術或激光電力傳輸(LPT)技術來實現。遠程傳輸對於太空科技領域如人造衛星、航天器之間的能量傳輸以及新能源開發利用等有重要的戰略意義。MPT是將電能轉化為微波,讓微波經自由空間傳送到目標位置,再經整流,轉化成直流電能,提供給負載。微波電能傳輸適合應用於大范圍、長距離且不易受環境影響的電能傳輸,如空間太陽能電站等。LPT是利用激光可以攜帶大量的能量,用較小的發射功率實現較遠距離的電能傳輸。激光方向性強、能量集中,不存在干擾通信衛星的風險,但障礙物會影響激光與接收裝置之間的能量交換,射束能量在傳輸途中會部分喪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
『柒』 家用220v可以給電動汽車充電嗎
家用可以給充電
『捌』 奇瑞s18純電動汽車用220V民用電充電時需要多大電流
通過220V的家用電源,只需4至6個小時即可為車輛完全充電,充電時需要11A電流。
假如某哥們駕駛S18每天平均行駛40km(這個公里數對大多上班一族幾點一線應該是足夠了),開奇瑞可以每3天充一次電,充一次電所需要的電量是40AH*336V=13440wh,13440wh/1000wh=13.44度電,電費為13.44*0.6元=8元。8元/120km*100km=6.8元/100km,8年下來消耗電能為8/3*365*8=7790元;而一輛使用93#的小排量汽油動力汽車,每百公里的油耗6.5L汽油,6.5*5.8元=37.7元,8年下來消耗電能要花掉37.7/100*120/3*365*8=44000元。當然該哥們8年省下3萬多元的代價是這八年每3天就得扛著10多公斤的電池回家充電和不能開長途換來的,抗電池回家充電也就罷了,就當鍛煉身體了,可是不能跑長途可是不行啊,誰不偶爾旅遊探親什麼的?
所以就需要有更換電池做備用(不知道S18是否可以自己卸載電池,如果不能的話那就太不人性化了),據業內資深同行估算,工廠出廠價大約在5000元左右(計算方法忽略),如果再加上有專利保護等原因,估計最起碼該電池在二級市場的價格也要在6000 ̄8000之間,即使這樣,該哥們多買兩塊備用電池也才花掉1萬多元,還是合算。
S18上去掉了發動機動力系統,整車搭載了336V 40KW大功率電驅動系統,配備了40Ah高性能動力鋰電池。沒有公開的技術參數可以比較S18與瑞麒M1的重量差異,不過S18在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更好。
與其他純電動汽車一樣,S18在啟動和行駛時沒有發動機噪音,取而代之的是電流聲,類似於電動自行車行駛時的「滋滋聲」。在時速低於50公里時,這種電流聲可以忽略不計,超過50公里時,電流聲變得越發明顯。奇怪的是,高速行駛過程中,松開加速踏板後的電流聲要更大。
外形 和M1沒啥不同
當我迫不及待地體驗過這輛電動汽車帶給我不一樣的操控感覺後,我才想起看看它與傳統汽油車型的不同。由於S18是在瑞麒M1的基礎上打造的,這輛電動汽車的外觀與瑞麒M1沒有任何區別。
不過在「油箱蓋」下面隱藏了充電插口,這個充電插口的位置與日產聆風和比亞迪F3DM都不同,奇瑞還是為我們保留了為汽油車加油的感覺。通過220V的家用電源,只需4至6個小時即可為車輛完全充電,而通過快速充電站,只需半個小時即可讓電池電量達到80%。充滿電後,S18可一次行駛150公里。
內飾的不同在於中控台上的那個液晶顯示屏。這塊液晶屏上顯示了電池的電壓、電流、續航里程、總里程數、擋位、當前時速等內容。電池放在車輛後部,並沒有佔用後排的腿部空間,但後備廂的空間略顯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