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19天自燃
A. 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盤點:高溫天氣,用車需謹慎
今天,老王給大家盤點一下過去一陣子的幾起新能源車型自燃事故。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漸上升,不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型,大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一定要警惕高溫。尤其是進入六月份,以及接下來的七八月高溫天氣。
自燃車型:理想ONE
自燃事件:5月8日中午11點30分,一輛理想ONE在湖南長沙街頭發生了發動機蓋冒煙著火現象。隨後消防人員對該車進行了滅火處理,從事發現場流出的視頻來看,著火點疑似發生在發動機的位置,車輛發動機蓋區域損毀嚴重,整個頭部幾乎被燒的面目全非,但車輛底盤和後半部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官方回應:5月21日,理想汽車就5月8日理想ONE起火事件發布官方聲明,聲明中表示此次起火原因為「前機艙右下部的排氣管前段表面附著了外來異物」,通過追查在4月28日,自燃的這台理想ONE在交付中心的整備過程中,交付中心工作人員在發動機艙周圍鋪上了防護墊,用於保護車輛,這是汽車售前檢查或售後維修的常規動作。然而,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導致防護墊遺留在機艙內。隨後在安裝增程器保護罩時,工作人員未注意到遺留的異物(防護墊),導致異物被封存在機艙內部。
自燃車型:鄭州日產帥客EV
自燃事件:在理想ONE自燃的同一天,一輛鄭州日產帥客EV在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某充電站發生自燃,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帥客EV正插著充電插頭,起初車輛出現了類似燃放鞭炮的聲音,隨後底部冒出滾滾濃煙並噴出火焰,隨即火勢開始蔓延。
官方回應:截至發稿前,鄭州日產並未對此事做出回應,不過5月9日,東莞發改局約談了某充電站,調查火災事故並對有關各方提出自查整改要求。
自燃車型:廣汽新能源Aion S(埃安S)
自燃事件:5月18日,幾段記錄了廣汽新能源Aion S自燃的視頻在某社交媒體平台上流傳。據悉,自燃事件發生在廣州市天河區楊桃公園附近的停車場。從廣汽新能源Aion S車身上貼有的「ON TIME」標識來看,這台車來自於廣汽新能源共享出行品牌如祺出行公司旗下的網約車。
官方回應:5月18日當天,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做出回應:「廣汽新能源Aion S自燃事件或與後備廂內的消毒水有關,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調研中。」而廣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肖勇表示:「現場的環境狀況較為復雜,起火的真實原因仍需進行一段時間的調查。」截止發稿前,官方尚未公布最終的調查結果。
自燃車型:比亞迪秦Pro EV
自燃事件:5月28日,一輛比亞迪秦Pro EV在位於深圳市的某公共充電站發生自燃。根據網友的爆料,這輛車是在凌晨4點左右充完電,隨後移至旁邊的停車位,並於凌晨6點左右發生了自燃。通過社交媒體上曝光的視頻可以看到,比亞迪秦Pro EV的起火點來自於車輛左側底盤,且從火勢擴散十分迅速。
官方回應:截至發稿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比亞迪官方對此事暫無回應。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在此前比亞迪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發布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刀片電池將改變行業對三元鋰電池的依賴,將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回歸正道,並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准。」
最後,老王提醒大家,不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型,大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一定要警惕高溫。尤其是進入六月份,以及接下來的七八月高溫天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新能源汽車「自燃」是繞不開的坎長城歐拉黑貓再發自燃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一直是車企攻克的難關,特別是「自燃」引發的安全性問題,都是新能源車企繞不開的坎。縱看新能源車企,不管是進口的特斯拉還是國企北汽新能源汽車代表,以及私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佼佼者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都或多或少出現過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當然,很多新能源車企自燃並不是車企質量和品控不行,而居多是搭載的電池不安全性,新能源汽車依靠電池獲得能量,而電池卻存在概率缺陷,因此,新能源汽車「自燃」是繞不開的坎。
寫在最後,「自燃」既是新能源汽車繞不開的坎,這就需要新能源車企更加重視車輛的安全性,把不確定因素降低到最低。長城汽車歐拉黑貓既發生了「自燃」事故,就要盡快行動起來,找出「自燃」事故原因,防患於未然才是真安全,期待長城汽車方面的事故報告,消除消費者的用車顧慮,還媒體一個事故真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新能源汽車頻頻自燃,原因是什麼是技術問題還是操作問題
新能源車型近來多起的自燃事件讓很多人人心惶惶,而電動車的安全性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那新能源車型自燃的原因有哪些呢?是技術方面的問題還是人為操作失誤呢?
有哪些原因會導致新能源車自燃?
自燃的主要原因還是電池,電池包收到擠壓後多半會導致部分電芯短路,短路就會發熱,熱量集聚到一定程度就起火,而且由於是電池沒有任何開關可以關閉原則上,電動車有多重保護機制、比如繼電器(有機械壽命限制的),熔斷器,在幹路和支路上進行短路或者過載的保護,事實上很多沒有發生的事故中也是這些安全保護器件在保護電動車不會造成起火。然而受動力電池先天的化學特性影響,在某些特殊工況下的不穩定因素會導致自燃,且電動車的電池熱失控速率難以估計,撲滅的難度要比傳統汽油車更高。
D. 新能源汽車頻頻自燃,是因為質量問題嗎
近些年國內汽車市場出現了一款新的車型,那就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相對於傳統的燃油車來說,消耗的是電能,在養車成本上有著很大的降低空間。同時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也是很好的,這就導致很多車主選擇新能源汽車。不過最近,新能源汽車也頻頻出現了自燃現象,問題到底出在何處呢?這與新能源汽車內部的充電裝備和電池質量有很大關系。
不僅比亞迪出現了這樣的自然現象,其他的一些新源汽車也曾經出現過充電自燃的現象,這其中主要的原因這與汽車內置的鋰電池在充電時燃點變低所致,車主們在使用新能源汽車時還是需要定期的對電池進行檢查,一但出現問題,要及時的更換。
E. 新能源汽車自燃怎麼理賠
從理論上來說買了自燃險,保險公司就應該全額賠付。保險公司規定,汽車自燃險的賠償包括全部損失、部分損失、施救費用這三個方面,它們的理賠標准有所不同,但均會實施20%的絕對免賠率,車主們需多加註意。望採納,謝謝!!!
F. 「自燃」問題,真的是新能源汽車目前繞不開的坎嗎
雖然近幾十年來國家一直都在推廣電動汽車,但是收效甚微,這主要是因為電動汽車異味提起的時候就會被人打上低端,不上檔次的不要錢,還有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電動汽車的自燃現象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導致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它的安全性是遠不如普通的汽油汽車。
我們買一輛汽車肯定是用來方便我們的生活,以及讓我們出行的時候更有保障,但是電動汽車在續航問題上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甚至於在電動汽車領域一直處於領先的特斯拉和比亞迪這兩個大廠都沒有辦法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的續航沒有問題。如果續航的問題不能夠得到解決,那麼汽車這個本來就是用於長途跋涉的工具,就不能夠得到大力的推廣,畢竟誰也不想每天都把車停到車庫里邊兒老老實實的充電,萬一有急事兒也開不上他。如果這樣的話,那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買一個電動自行車直接充電呢。
G. 新能源汽車頻頻自燃,這和哪幾個因素有關
雖然說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但是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的頻發也讓很多人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充滿了擔憂,近幾年從特斯拉到蔚來,比亞迪等等新能源車都出現過各種各樣的自燃事件。行發生碰撞自燃、車庫自燃、充電時自燃。關於新能源車的自燃事故層出不窮,大大增加了人們對新能源車的擔憂。
新能源汽車的自燃。首先是由於發生碰撞導致的。新能源汽車使用的電池大都是密度非常高的鋰電池,再加三新能源車使用的鋰電池量非常的大,在車輛發生碰撞的時候,鋰電池受到擠壓就會發生自燃;其次,電池組裝的問題。新能汽車在電池組裝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電池組裝錯誤的情況,也會引發自燃,最常見的就是電池被其他元件擠壓或者是磨損,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短路自燃;最後,電壓不穩導致的。新能源車在充電的時候發生自燃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在充電的時候如果說火電壓不穩的話也可能導致汽車發生自燃。
新能源汽車在充電的時候發生自燃現象是非常常見的,而造成新能源汽車在充電時發生自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充電的時候電壓不穩,這樣也容易導致新能源車在充電的時候發生自燃。
H. 突發!一輛北汽新能源竟然在冰天雪地里自燃了
今日正值24節氣中的大雪,隆冬將至。北京也越發的冷了,今天的最低氣溫已經到零下9度,最高也只有零上1度。
海淀區順事嘉業創業園公共充電站里的雪還沒完全消融,一輛北汽新能源汽車卻在這片雪地里自燃了。而此時距離其上一次發生自燃事故還不到一個月。
(本文完)
《電動汽車用戶聯盟》是一個專注於講述電動汽車用戶的故事,為用戶說真話的平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新能源汽車在太陽底下暴曬發生了自燃現象該找誰去理賠
車子買了自然險那就直接找保險公司就可以了。沒買的話,那你得花好些功夫去維權了
J. 新能源退補,自燃事件屢發,新能源車還考慮買嗎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充電樁的普及,新能源汽車由於其便宜的售價和更低廉的使用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然而隨著補貼政策的退坡,很多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已經上漲不少,價格已不再向以前一樣具有巨大優勢。
同時,由於近來發生了大量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又開始擔憂起來。
同時,特斯拉還表示將通過軟體升級向Model S及Model X車輛推送有關充電和熱管理系統的更新,進一步保護車輛電池並提高電池壽命。
兩個月才公布調查結果,還稱是個別事故、「初步判斷」,並表示將通過軟體升級方式解決電池組故障,這些答案並未令消費者滿意。
有消費者表示,今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發生多起自燃事件,用「個別事故」顯然不能解釋自燃事件頻發的原因。同時,消費者對軟體升級的方式解決電池問題也存在疑問,質疑這是「治標不治本」的選擇。
但此後特斯拉官方並未公布進一步公布調查結果,或對質疑進行回應。
相反,同樣在兩個月內發生四起事故的蔚來汽車在調查速度上比特斯拉就快很多,而其最終給出的解決方案也顯得更有誠意。
4月30日,在第一起事故發生後8天,蔚來汽車即在微博公布了調查結果,表示該事故系底盤撞擊電池短路所致。與特斯拉相比,該結果公布相對及時、詳細,因此並未受到太多質疑。
此後,蔚來又於6月27日宣布,部分蔚來ES8的電池模組存在安全隱患,並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備案,召回4803輛ES8車型。
但召回之舉卻頗受爭議。
有些人認為,召回是負責的表現,新能源汽車發展時間短,有問題在所難免。另一些人則指出,蔚來總共才賣了幾萬輛,就召回了4800輛,召回比例高達28.2%,不得不懷疑其技術是否過關。同時,部分未被召回的ES8車主也對自己的車是否安全表示擔憂。
其實,不論特斯拉和蔚來汽車如何解釋,近來屢發的自燃事件已成既定事實,大眾對電動車安全性的質疑一時也難以消去。
因此,他們此時最應該做的,或許就是實實在在地調查原因,改進技術,防止自燃事件再次發生。
畢竟,事實勝於雄辯。
雖然特斯拉和蔚來汽車都在近來屢次發生自燃事件,但三言財經發現,從統計上來看,電動車發生自燃的頻率其實並不高。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以純電動車為主)保有量已超過160萬輛,而截至2018年10月21日發生的電動車起火事件僅40餘起,比例還不到萬分之一。
因此,整體上來說,電動車的安全性仍是可靠的。如果有消費者實在擔憂,又非剛需,放緩電動車的購買計劃,觀望一段時間也未嘗不可。
新能源仍是大勢所趨
限購被取消 多地已響應
雖然退補政策開始實施,自燃事故的陰霾暫未散去,但新能源仍是大勢所趨,各家車廠也都看清了這一點,仍在不斷研發和推出新能源汽車。
據新華社報道,2019年上半年,在汽車產銷整體下降的趨勢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穩步增長,產量為61.4萬輛,同比增長48.5%,銷量為61.7萬輛,同比增長49.6%。
同時,6月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對此,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已率先響應,增加了新能源汽車新增指標的數量,而海南省也於近日跟上。
雖然北京、上海等交通擁堵地區一時難以響應,但這並不影響新能源汽車在全國范圍內的更進一步推廣。
此外,目前亦有廠商在研發非電動新能源汽車,該類新能源汽車並不存在電池起火問題。
其中,以氫能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已推出多款車型,甚至已在不久前的上海車展亮相。雖然目前氫能汽車的售價仍相對高昂,但相信不久的將來價格必將越來越親民。
而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相信電動車的安全性能也必將越來越高。因此,將來電動車仍很可能成為主流,而新能源汽車完全替代燃油車的時代也必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