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開發電動汽車的背景

開發電動汽車的背景

發布時間: 2022-02-07 12:31:42

『壹』 純電動汽車的發展背景

美國在在全世界范圍內銷售了7931台電動車,這一數字領先於其他所有市場,銷量環比上漲28%。其他市場的數字分別是日本4240台,法國2056,德國1284。而在中國,僅有235台電動汽車售出,比上一季度的343台下降了31%。
日本將會是這個產業的領頭羊,到2017年,日本將生產77.9萬輛電動車,占其汽車生產總量的9.7%。德國和美國也有可能將電動汽車的產量推升至21.83萬輛和36.23萬輛,分別占汽車市場總產量的3.55%和3%。在此期間,中國的產量可能會達到273150輛,僅為汽車總產量的1%。
隨著電動汽車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電動汽車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電動汽車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電動汽車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電動汽車行業中的翹楚!
中國汽車駛入「無油」時代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有多種,但其中之一的氫燃料電池技術不成熟,成本昂貴,是20年之後的技術。2007年1月,汽車和動力電池專家Menahem Anderman博士在美國參議院能源與資源委員會作證時下此結論。中國也沒有氫燃料電池反應所必需的鉑。雖然沒有公開申明,但據傳國家內部決策層曾明確表示中國不適宜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只作為科研跟蹤。
從技術發展成熟程度和中國國情來看,純電動汽車應是大力推廣的發展方向,而混合動力作為大面積充電網路還沒建立起來之前的過渡技術。
但混合動力車動力系統復雜,成本昂貴。比亞迪F3DM有兩套動力系統,其公布的動力系統成本增加了5萬元,相當於每年要節省8千元的油費才能比傳統汽油車經濟。
混合動力的優勢是保留了傳統汽油汽車的使用生活方式,根據汽油機和電動機混合程度,充電次數和傳統汽油汽車加油次數相當,或者不用充電。行駛距離也不受限制。
純電動車省去了油箱、發動機、變速器、冷卻系統和排氣系統,相比傳統汽車的內燃汽油發動機動力系統,電動機和控制器的成本更低,且純電動車能量轉換效率更高。因電動車的能量來源——電,來自大型發電機組,其效率是小型汽油發動機甚至混合動力發動機所無法比擬的。純電動汽車因此使用成本在下降。按比亞迪F3e純電動車公布的數據,百公里行駛耗電12度,依照0.5元的電價算,百公里使用成本才6元。而其原形車F3汽油車百公里耗油7.6升,按6.2元的油價,成本是46.5元。相比之下,電動車的使用成本才是傳統汽油汽車的八分之一。
純電動車的缺點是它改變了傳統汽車的使用生活方式,需要每天充電。傳統的汽車使用習慣是大致一到兩周加一次油。而且每次出行也有幾百公里的距離限制,雖然一個家庭遠距離出行可能一年就這么幾次。

『貳』 新能源汽車興起背景

新能源汽車作為採用非常規燃料為動力來源的一種綜合性汽車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叄』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出現背景

眾所周知,機動車在行駛的過程中,輪體的轉動會產生大量的動能,而這種動能至今為止還在白白地被浪費著。目前機動車的動力95%以上還是需要靠油和氣來完成的。油和氣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隨著使用和依賴的加劇,枯萎現象日趨嚴重,而且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的電動汽車使用又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充電時間長、續航能力差、價格昂貴等原因所致。新能源電動汽車(機動車動力回收轉換裝置,發明人:宋廣傑),該項專利技術裝置,通過特製電機作為系統配件,較好地解決了將機動車的動力回收並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從而,把浪費的動能很好地利用起來,動能轉化成電能後,又反饋到機動車本身進行驅動的系統裝置。 可以使現有的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完成後,不再燒油和另外充電,續航能力增加100%-300%,節省成本50%-85%。使用本專利可以使電動汽車變成續航里程最遠、使用成本最低的純電動汽車。

『肆』 EV電動汽車的背景

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是裝備有代替了發動機的電動機和電池、車載充電器、蓄電池、控制裝置等,用充電電池的電力代替汽油驅動的汽車。
不搭載汽油發動機,因此在行駛的過程中完全不排放廢氣,與汽油汽車相比,噪音及震動都較低,最大的特點及優點是在減速時,能源可再生重復利用。
現在最迫切需要開發的是縮短充電時間的技術,以及如何延長行車里程,即是一次充電可以行駛的距離。動力用蓄電裝置在汽車業界被稱作電容器,因此如果要讓這個電容器快速地充放電,就必須從一個較小的容器中釋放巨大的能量,充分利用再生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汽車早已成為人類生活在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它們所帶來的交通安全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女性駕車的時候,許多女性駕車遇到危險的時候首要的就是緊打方向盤,但這樣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意外。為了解決這樣的意外發生,最新款的汽車問世了。

『伍』 新能源汽車發展背景是什麼

第一次變革發生在18 世紀60 年代,以蒸汽機技術誕生為主要標志,是煤和蒸汽機使人類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的提升,開創了人類的工業經濟和工業文明,從而引發了歐洲工業革命,使歐洲各國成為當時的世界經濟強國。

而第二變革發生在19 世紀70 年代,石油和內燃機替代了煤和蒸汽機,使世界經濟結構由輕工業主導向重工業轉變,同時也促成了美國的經濟騰飛,並把人類帶入了基於石油的經濟體系與物質繁榮。

今天,人類再次來到了交通能源動力系統變革的十字路口,第三次變革將是以電力和動力電池(包括燃料電池)替代石油和內燃機。

將人類帶入清潔能源時代,我們大膽的預測,第三次交通能源動力系統的變革將帶動亞洲經濟的騰飛,使亞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節約石油7306萬噸、替代石油910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16406萬噸,相當於將汽車石油需求削減41%。屆時,生物燃料、燃料電池在汽車石油替代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結合中國的能源資源狀況和國際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預計到2025年後,中國普通汽油車占乘用車的保有量將僅佔50%左右,而先進柴油車、燃氣汽車、生物燃料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將迅猛發展。

(5)開發電動汽車的背景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截至2018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261萬輛。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引發了人們的擔憂。

數據表明,從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共發生了59起。其中,新能源乘用車起火33起,新能源商用車起火26起。

新能源汽車發生燃燒主要有以下四種場景:充電過程中燃燒、電池行駛或放置過程中引發的燃燒、碰撞翻車引發的燃燒、涉水引發的燃燒,而充電過程或充電結束後產生燃燒的情況最多。

『陸』 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論文

摘 要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和「低碳經濟」概念的不斷推廣,節能減排成為當今熱點問題。而如今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在導致交通擁堵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問題也亟需解決。在此背景下,開發新能源,研製節能環保型汽車是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筆者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作出闡釋與總結。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發展現狀 發展趨勢€E烀媼倌煙
中圖分類號:U47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概念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十一五」初期的「863計劃」中提出。新能源汽車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社會和學術界的廣泛討論,行業內各廠商也表現出較高積極性,不斷嘗試研發不同類型的新能源汽車。那麼,新能源汽車是如何定義的呢?目前,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各有側重,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和分類標准也沒有統一,本文將從普遍認同的概念和分類進行闡述。新能源汽車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新能源汽車。廣義上講,新能源汽車指除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等內燃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包括氫能源汽車、燃氣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等,廢氣排放量相對較低或者零排放。從狹義上講,新能源汽車指採用非常規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兩方面的技

『柒』 低速電動汽車的發展低速電動汽車的背景和意義

隨著資源與環境雙重壓力的持續增大,電動汽車已成為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我國電動汽車產業雖已取得很大進步,但在關鍵技術方面與海外汽車巨頭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從我國目前的市場容量、技術水平看,低速電動汽車具有經濟性能好、節能環保、節約資源、使用成本低、充電方便等優勢,是二、三線城市最經濟、最環保、最易推廣的交通工具,是我國實現綠色交通的戰略選擇。
積極發展低速電動汽車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從現實角度來看,低速電動汽車是推動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開啟電動汽車大規模消費市場的最佳產品;從長遠發展來看,通過低速電動汽車的技術升級提升高端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隨著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出台,我國重點扶持純電動汽車的戰略路線基本確定。當前市場在售或即將進入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基本都是高端電動車,價格大都在15萬元以上,甚至有的達到20多萬元,即便是享受國家補貼,但大部分人還是覺得價格偏高,同時擔心充電設施不配套及電池的續航里程短等問題,導致企業已上「公告」的純電動汽車遲遲無法推出市場,個別已上市的產品也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相反,低速電動汽車因為價廉物美,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在山東、江蘇、河南、浙江、河北等地一些城鎮,節能環保低速純電動汽車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保有數量日益增長。由於我國對汽車產品准入採取的是公告管理,沒有進入國家公告的汽車產品不能上市銷售,所以目前多數低速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生產的電動汽車不能進入工信部的《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當前,為解決現有高端、高價電動汽車產品有價無市的市場形勢,有效利用電動汽車現有技術水平,在發展電動汽車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優先發展低速電動汽車更符合我國的現實國情,也更有利於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
優先發展低速電動汽車符合我國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也不會阻礙高端電動汽車的發展。我國汽車市場需求是多層次的,優先發展低速電動汽車是階段性的策略。當前,國內大部分城市城區車速限制在70公里/小時以下,未來汽車需求佔2/3的市場城鄉結合部,將有9000萬輛的需求。低速電動汽車售價在1-5萬元,車速在50-60公里/小時,充一次電可行駛100—150公里,優化設計的鋰電低速電動汽車充一次電可行駛300公里左右。低速電動汽車總使用成本不到傳統汽車的1/4,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發展低速電動汽車是減少對石油依賴,解決快速增長的能源需求與石油資源有限之間矛盾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國汽車市場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和油耗水平,到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5億輛,如果全部使用化石能源,石油年消耗量將達2.5億噸,約占屆時我國石油總消耗量的55%。因此,大力發展最易普及的低速電動汽車是緩解我國石油短缺、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的重要措施。
節能減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城市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占城市污染總量的65%以上。就效率而言,傳統汽車的能源轉化效率只有17%,電動車的效率是90%,即使考慮燃煤發電的效率損失,電動車的總效率也大於30%,約為傳統汽車的二倍,節能效果十分明顯。80%的低速電動汽車夜間充電白天的使用,可平衡電網用電。積極發展經濟上可取,技術上可行,節能環保的低速電動汽車是減少碳排放,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長效措施。

『捌』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體系建設的背景

從世界汽車產業發展歷程來看,汽車產業的發展與各國生產要素的稟賦及市場的可接近程度有著直接的聯系。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不僅與生產要素的稟賦及市場的可接近程度有關,而且與能源等產業發展直接相關。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建立在我國「自主創新」和全球化汽車產業分工基礎之上。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經歷過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封閉發展時期,是指新中國成立後到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這個階段是以低水平自主開發為主,產品單一,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技術能力都很落後。
第二階段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後期,在這個階段,我國花了10多年時間,通過大量引進技術和零部件國產化的辦法,實現了轎車的規模化生產,結束了我國不能大量生產轎車、零部件不能國產化的歷史;從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導向來看,這個階段是市場換技術時期,也是我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漸被納入到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布局時期。
第三階段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到現在,這個階段的顯著特點是一方面跨國公司把我國汽車產業納入到其主導的全球化價值鏈中,另一方面我國民族汽車工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整個汽車產業呈現加速分化和重組,同時能源短缺、市場的急劇轉移及汽車產業技術體系快速分化,進一步推進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玖』 當下發展電動汽車的背景是什麼為什麼個個國家都在研究電動汽車

你好,新能源汽車中,電動汽車最簡單,相對成本低。所以都去研究。主要是全球的石油資源匱乏,要轉型

『拾』 新能源汽車的宏觀背景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近3年連續名列世界第一,產業總體保持較快增長。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表現驚人,生產79.4萬輛,銷售77.7萬輛,同比增長53.8%和53.3%,分別占燃油汽車產銷量的2.74%和2.69%,高於2016年同期產銷量佔比1.21%和1.61%。截至2017年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53萬輛,占總汽車保有總量2.17億輛的0.7%。可以看出,近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體保持較快發展,2017年成績更加突出;但與傳統汽車行業發展狀況相比,市場佔有率仍然很低,但增長趨勢顯著。
乘用車領域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要陣地。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7年乘用車推廣57.9萬輛,占當期總銷量的74.5%。商用車推廣19.8萬輛,占當年總銷量的25.5%。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33.6萬輛,占當年新能源汽車推廣量的43.2%,較2015年私人購買佔比24.8%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隨著社會新能源汽車環保效益認知的不斷提升,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徵政策的實施,家庭消費者已成為新能源汽車銷售的主導力量。
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電量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17年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為36.4GWh,增長超過20%。從車輛細分類別來看,乘用車電池裝機電量約13.7GEh,同比增長50%;客車電池裝機電量約14.3GWh,同比下降10%;專用車電池裝機電量8.4GEh,同比增長165%。動力電池蓄電和安全保障技術進步為電動汽車培育競爭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充電設施建設進展順利,新能源汽車續航更加便利。截至2017年,公共類充電樁約21.4萬個,其中交流充電樁約8.6萬個,直流電充電樁約6.1萬個,遍及全國各省市。私人專用充電樁23.1萬個,其中北上廣深充電設施建設位列前茅。截至2017年,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比約為3.43:1。新能源汽車產銷和充電樁設備建設相互促進,良性發展。
二、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進展快,發展潛力大
中國從「十五規劃」開始發展新能源汽車,組織實施了「十五期間國家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開發汽車整車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技術,期間推出了26項國家標准,累計796項國內外專利,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在電動汽車研發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公共平台技術方面,建立了新能源汽車標准體系和整車、電池、電機測試平台。整車技術方面,實現了純電動汽車續航、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燃料電池轎車採用「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平台技術方案,實現了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在燃料電池和蓄電池混合動力、電動化底盤、整車控制等三大系統的應用和在燃料電池耐久性、氫氣安全性、整車燃料經濟性等三大技術領域均取得重要突破。
三、新能源汽車政府扶持力度大,市場創新能力強
新能源汽車生產技術水平低、市場空間小、投資風險大、技術研發期長、投資回報慢,在產業發展初期,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整車生產、推廣、充電設施建設和動力電池研發和運營方面持續獲得政府幫助。2010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重點培育發展,2014年接連出台一系列配套補貼優惠政策,這些政策以車輛購置補貼為主,包括車輛購置稅減免、政府和公共機構采購、扶持性電價、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等,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全方位扶持。2016年中國政府頒布相關政策共277項。2017年政府又頒發多項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如關於《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
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起步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關政策更加健全,技術研發制度更加成熟,市場發展穩定有序。基於環境保護、能源安全、建設工業強國的考慮,新能源汽車未來仍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而技術發展落後和充電設施欠缺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障礙,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發展仍離不開政府扶持。在建設低碳、節能經濟的宏觀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在未來必將拉動中國汽車產業技術革新和經濟增長。

熱點內容
誰給個7天游甘南包車價格 發布:2025-07-01 15:16:40 瀏覽:871
英菲尼迪fx45越野行嗎 發布:2025-07-01 14:59:10 瀏覽:173
拖掛露營車價格 發布:2025-07-01 14:58:47 瀏覽:369
清朝墓地內飾 發布:2025-07-01 14:56:23 瀏覽:944
七座車mpv內飾 發布:2025-07-01 14:34:24 瀏覽:375
東風標志308內飾燈在哪 發布:2025-07-01 14:15:37 瀏覽:843
三菱野越野車報價 發布:2025-07-01 14:10:36 瀏覽:352
從廣安出發6天自駕游路線 發布:2025-07-01 13:59:30 瀏覽:805
大途銳鋼琴黑和棕色內飾的差別 發布:2025-07-01 13:57:32 瀏覽:647
北汽越野車面試 發布:2025-07-01 13:39:14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