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汽車增加指標
A. 確定了,2020年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個人指標將增加200個
2月7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發布消息稱,2020年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個人指標配額為54200個,相比2019年增加200個;普通小客車個人指標配額為38200個,相較2019年同樣增加200個。同時,新能源和普通小客車的營運指標相應減少200個。
據介紹,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市政府令第227號)、《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的決定》(市政府令第276號)及《實施細則》(2017年修訂)的有關規定,經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公安交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研究,並報請市人民政府批准,現就2020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額度及配置比例等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2020年小客車指標年度配額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4萬個,新能源指標額度6萬個。
二、2020年小客車指標配置比例如下:
1.普通小客車指標。個人指標額度占年度指標配額的95.5%,共計38200個;單位指標額度占年度指標配額的4%,共計1600個;營運小客車指標額度占年度指標配額的0.5%,共計200個。
2.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個人指標額度占年度指標配額約90.3%,共計54200個;單位指標額度占年度指標配額的5%,共計3000個;營運小客車指標額度占年度指標配額約4.7%,共計2800個。
此外,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也於此前發布消息稱,受疫情影響,為避免市民在防控疫情期間聚集辦理車輛注冊登記,防止因防控疫情原因導致小客車指標過期,保障小客車指標持有人的合法權益,經市政府同意,小客車指標有效期截止日在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29日期間的,可延長至2020年3月10日(含)前辦理繳納車輛購置稅和車輛登記手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北京超46萬人申請新能源車指標,具體如何申請
北京現在新能源車的指標越來越緊張,隨著新能源車做的越來越好。大家購買新能源車的願望越來越的強,今年北京新能源汽車指標申購的人已經達到了46萬。而且這次北京針對多次搖號不中的人設置了特別的規則。就是申請新能源汽車,多次搖號不中的人,按照階梯排隊。參與多次搖號超過24次的為基數。超過24次的翻倍,超過36次的翻三倍。大大的增加了無車用戶申請新能源汽車指標的概率。並且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車和汽油車是同時進行搖號的,兩者只能選其一,這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申購者來說是一件好事。大大的提升了中簽的概率。
C. 無車家庭注意了,北京將於下半年增加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
汽車保有量過大,會導致交通、環境等一系列問題出現,所以國內的限購政策大部分時候處於收緊狀態。尤其對於很多一線城市家庭來說,搶不到號拿不到購車資格,成了令人頭痛的問題。
日前,北京市公布了《關於一次性增發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擬於今年下半年一次性增發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全部向符合條件的家庭配置,這對很多家庭來說是個好消息。
本次的政策是以個人為單位參加普通指標搖號和新能源指標輪候配置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也就是說,政策傾向於優先解決沒有車輛的家庭的購車需求,改變此前個人普通搖號情況下部分家庭沒有車輛,而部分家庭擁有多台車的情況。規定家庭總積分作為搖號的中簽倍率,家庭積分越高,中簽率越高。
2019到2020年正值汽車寒冬,加上年初疫情的影響,整個市場更顯冷清,為了刺激車市,各地政府相繼放開限購政策,比如廣州市去年6月起計劃增加中小客車10萬指標;深圳市去年到今年8萬個普通小汽車指標;海南省全面開放新能源小客車;貴陽市取消小客車搖號政策等等。
那麼家庭積分怎麼計算呢?根據主申請人,及其配偶、子女、雙方父母等人數與階梯數進行加乘計算,假如3代8人,有四個人參加搖號,那麼中簽倍率就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簽率的126倍。假如是一家三口,夫妻均參與搖號,中簽倍率就是個人首次參加的54倍。假如只有夫妻兩人,倍率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的16倍。有配偶的申請人,判斷配偶是否符合"名下無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及"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兩個條件。需要注意的是,車輛變更登記時,結婚離婚均有時間限制,"假結婚,假離婚"都是行不通的。
(來源:人民日報)
如果有朋友此前已經快要排到新能源牌照的指標,則並不建議用"無車家庭"申請牌照,當然家庭積分夠高的話除外,並且拿到牌照後,也會不影響家庭其他成員繼續組建"無車家庭"申請牌照。
新政策落地對於許多無車可用的北京家庭是件好事,對於刺激車市同樣存在益處,盡管看上去放寬的指標數量並不算多,但車市增量將會成倍上漲。地方政府也是希望通過放寬限購,來推動汽車消費,助力經濟復甦。不過,新能源指標開放伴隨的也有充電基礎設施增壓、自燃事故發生率高等問題,在增加指標的同時,也需要規劃配套的充電樁和車位數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北京超46萬人申請新能源車指標,指標將如何配置呢
其實這個的話主要還是優先考慮那些沒有,說的家庭對於他們可能更需要用車,而且這種方式也更有利於促進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的消費。個人認為這種配置的方式也是比較科學的,而且現在有關政策也已經偏向於無車家庭,根據有關報道來看,現在的這些指標,除了分配給相關的單位和運車之外,剩下的80%指標都將向無車家庭優先配置。
其實從近些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不久人人都將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傳統的汽油動力汽車也必將被新能源所取代。所以現在像這些無車家庭配置新能源車,也是為了促進整個汽車市場的擴張,拉動經濟內需,提高整個汽車行業的經濟增長。
E. 北京新能源每年什麼時候放號一年多少指標
北京新能源每年2月26日放號,2020年2月26日北京新能源放號,指標共計5.42萬個。2月26日,北京市正式公布2020年新能源指標,共計5.42萬個,不但拿到指標的心如雀喜,而且各大車企也紛紛摩拳擦掌推出了各種助銷活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魚龍混雜,如何選購一台合適的車輛,依然是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
北京新能源放號是根據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公布的申請數據為依據,申請數據顯示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指標將在2018年第一期全部用完。假如2019年和2020年依舊每年發放6萬個指標的話,現在排隊申請新能源指標的市民則排到了2021年,可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北京用戶的購車選擇。
(5)北京新能源汽車增加指標擴展閱讀:
2018年4月8日24:00,小客車配置指標累計收到個人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801318個,和2月份數據基本持平;累計收到個人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34650個,相較2月份增多2.4萬余個。
此外,有50975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83346個;有6213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8946個
2018年北京小客車指標年度配額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4萬個,新能源指標額度6萬個。按照規定,通過資格審核的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按申請時間先後順序直接配置指標。
當年指標額度用盡後,申請人輪候排序,因此2018年新能源小客車個人和單位指標首期已全部用盡。如果按照目前排隊規則及指標配置數量計算,新能源個人指標或將排到2023年。
F. 北京擬增加10萬個購車指標,考慮新能源車的朋友可以出手了!
3月24日,商務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北京正在研究出台刺激汽車消費政策。傳聞已經的汽車政策終於到了落地階段。
汽車類消費是北京市商品消費中佔比最大的商品品類,2019年,占社零額比重13.8%的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8.0%(全國同期增速為-0.8%),下拉全市社零額增速1.3個百分點。針對突發疫情對消費市場的沖擊,北京市正研究制定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措施。
一是盡快推出高排放老舊汽車淘汰更新政策,釋放一部分老舊車存量指標,通過設置補貼獎勵及購車時限,在年內轉化為新購汽車消費貢獻。
二是針對本市無車且在輪候范圍的新能源車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釋放不少於10萬個購車指標,促進剛需家庭購車消費,預計在今年內可迅速轉化為消費增量,將新增社零額200億元左右。
三是研究推出限定在郊區行駛的專用小客車號牌,不納入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調控指標,有效滿足郊區家庭購車出行需求的同時,有序引導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區域協同發展。
那麼,問題來了,「油比水賤」的時代,你願意買一輛新能源車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北京增加2W新能源指標搖號問題
北京市規定在今年下半年一次性為無車家庭新增2萬新能源汽車指標,預計指標將在8月份一次性發放,對於北京無車家庭的確是一個好消息。
H. 北京新能源汽車的指標是如何發放的
隨著今年4月北京新能源汽車牌照提前被申領完畢,盡管仍有很多中標者尚未購車,但是沒有新增指標還是讓經銷商陷入困境,專家表示,建議北京盡快修訂新能源汽車牌照發放辦法。
因為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很大程度上是免搖號的牌照帶來的,因為北京傳統燃油小客車指標搖號中簽率過低,很多剛性需求無法滿足,讓很多人不得不轉向新能源汽車牌照,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北京新能源汽車銷量穩步增加,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最高的城市。
希望新的新能源汽車號牌發放方式可以開始實施!
I. 北京「新增2.6萬個新能源車指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根本就是謠言!只是網路上傳出去的謠言,根本沒有可相信的可能!
在政策相繼出台刺激的情況下,今年廣深地區率先響應松綁限行限購政策,突擊新增18萬個購車指標,此外貴州貴陽市也宣布了取消限行。除此之外,目前尚未有城市跟進。業內人士認為,對於汽車保有量已經很大的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取消限購的可能性很小,或只能通過結構性調整進行交通運行優化。
雖然謠言放出來了,但是北京應該會有其它政策來解決交通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