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2020款電動汽車續航多少公里
① 電動汽車續航多少公里才夠用
就是快充點要完善,如果說大家真的全部都用電動車的話,充電的充電站的點還是太少,就打個比方,高速公路上面一個高速公路服務區也就五六個充電口,如果說所有的都去充電的話,充電樁的比例遠遠是不夠的。目前電動車的充電方式主要分為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兩種方式,除了需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充電站以為,個人認為要完全充滿電的時間不能大於半個小時。
不夠抵消這幾年裡找充電樁或是在高速排隊充電浪費的那點時間。(有的新能源車打出免費換電池的招牌,其實是免費換電芯,就是電池的瓤子。拆裝電池的工時費聽說能達到換一塊全新電瓶一半的費用)電動汽車普及個人認為續航500KM是個坎,另外就是將電池做成共享模式(國家強制性標准化),類似現在的每個加油站隨時可以更換,分分鍾就能普及。
② 新能源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能跑多遠
這個主要看電池容量和品牌,一般100到700公里不等。另外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還跟電池的衰減程度、環境、駕駛習慣等都有關系。
但新能源汽車因為電池的局限性,如充電不方便、續航里程等,一般都適合在市區代步使用,不適合長途出行。
(2)新特2020款電動汽車續航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電池支持最高續航里程是指該車在純電動模式下僅依靠電池中的電量支持該車行駛的最高里程。
新能源汽車上的電池是整個動力系統的關鍵,它能為整個新能源系統提供電力,但是受到材質和技術的制約,電池所提供的續航里程有限,對於混合動力車來說,電池支持的最高續航里程較短,普遍不超過10公里,而純電動汽車,其電池支持最高續航里程較大,能達到上百公里。
③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大概多少公里
目前,車主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一般都以400公里續航保底,希望續航里程越長越好。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之前電動汽車續航太短了,怕了。
出行特徵VS里程焦慮
大數據論文:北京市每日出行特徵,文中顯示80%的每日出行都在50公里以下,95%的出行在100公里以下。
雖然理論上說,200公里的續航就妥妥的了。然而,理論終究是理論,消費者還是會產生「里程焦慮」,原因上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充電餘量:一般車主都不會等到剩餘電量不足時進行充電,多數人都習慣還有幾十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去充電。考慮到充電樁的數量要少於加油站,那剩下100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得去充電了。所以,以200公里續航為基準的話,這下除去100公里,那麼至少要300公里續航。
2. 真實續航vs工信部續航:中國廠家給的是NEDC續航,美國的是EPA續航,歐洲目前是WLTP續航。大體上來說EPA比較准,而NEDC就要大打折扣了。給各位車主舉個例子就是說是300公里續航,實際上大約開到的里程在260左右吧。開空調、高速的話,可能還要再除去一些。如此看來,要想開的舒服,那至少要200+200+100=500公里續航。
3. 遠行需求/突發需求:即使說是95%的情況下都在市區開,但大家也是希望周末去郊個游、春節回家等,那電動汽車該怎麼辦?
考慮到以上情況來說,大多數消費者在選電動汽車的時候,還是希望續航里程越多越好;然而,就目前來說這是由問題的。
高續航帶來的問題
電動汽車電池很重,往往要佔到整個車重的20—30%左右。相對於燃油車來說,這部分車重是額外增加的,相當於是「能量征稅」。
也就是說,我再多加1度電的電池,需要先被征走0.3度,只有0.7度是真正可以增加續航的。隨著續航邊長,電池增加;這種「能量稅」會越來越重,從經濟上變得不再可行。
通俗解釋:能量密度決定了堆電池數量的難度!在能量密度受限的情況下,電池數量堆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相當不經濟了。
那麼有沒有解決方案?
一. 硬核方案: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如果說能量密度是關鍵問題,那我不斷地研發,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不就行了嗎?
這個道路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短期來看:面臨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矛盾。
長期來看:面臨物理化學的上限瓶頸。
二. 提高充電便利性
有兩個方向:
1. 提高充電速度
2. 增加充電樁數量
最根本的方法便是解決基礎設施。
三. 電池充電寶
目前市場上有外置的充電寶還有一款內置的充電寶,也就是傳說中的「增程式電動汽車」;此款電動汽車在定義上都不一定能歸納在電動汽車里。這里米神也就不一一細說了。
寫在最後: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不加錢,續航自然是越高越好。所以說,在特定條件下,電動汽車時續航越多越好的。
對於全社會來說,即使不加錢,過高續航也就意味著更不節能,更不環保。核心問題在於電池能量密度低。所以綜合來看,電動汽車並不是續航越多越好。
④ 新能源汽車能跑多少公里
新能源汽車一般能跑400公里左右,但目前這個數值還在不斷上升,最長的已經能跑1000公里以上。
其實汽油車和純電車一樣,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續航能力。其實像是電機功率大小、路況、車重、風阻系數、輪胎甚至是駕駛員的駕駛習慣都會影響電動車的續航能力。而且以上有不少因素是很難去測算的,因此可以使用電動車的工信部續航里程和電池容量大小大致去判斷電動汽車100公里幾度電。
新能源汽車注意事項
車輛啟動時應緩慢啟動,禁止急加速、急剎車。
車輛運行時,儀表上顯示電池組SOC一旦低於20%低電量報警盡量往充電樁方向開。
為延長電池組的使用壽命,每次放電SOC不要放的太低,不要低於10%,為延遲電池組的使用壽命,電池一個月最少進行一次充放電循環。
⑤ 特斯拉續航多少公里
Model3標准續航升級版(中國製造)續航里程為468KM
Model3長續航後輪驅動版(中國製造)續航里程為668KM
Model3Performance高性能版(中國製造)續航里程為605KM
Model3標准續航升級版(進口)續航里程為480KM
Model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進口)續航里程為590KM
Model3Performance高性能版(進口)續航里程為595KM
ModelY長續航全輪驅動版(中國製造)續航里程為594KM
(5)新特2020款電動汽車續航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產品質量保證承諾
Model S 和 Model X
汽車產品包修期:整車 4 年或 80,000 公里,以先到者為准;
汽車產品三包有效期:2 年或 50,000 公里,以先到者為准;
高壓電池與驅動總成質保期:新訂購車輛為 8 年或 24 萬公里(以先到者為准),且特斯拉保證質保期內電池保有最低 70% 的電池容量;購買於2020年1月31日之前的 Model S 和 Model X 車輛受購買日期時適用有效的電池和驅動單元有限質量保證條款的約束。
Model 3 和 Model Y
汽車產品包修期:整車 4 年或 80,000 公里,以先到者為准;
汽車產品三包有效期:2 年或 50,000 公里,以先到者為准;
高壓電池與驅動總成質保期:標准續航版、標准續航升級版 Model 3 為 8 年或 16 萬公里(以先到者為准),且質保期內保有最低 70% 的電池容量;長續航版、Performance 高性能版 Model 3 為 8 年或 19.2 萬公里(以先到者為准),且特斯拉保證質保期內電池保有最低 70% 的電池容量。
以上期限均自銷售者開具發票之日起計算。
易損耗零部件種類范圍及質量保證期、汽車系統的主要零部件種類范圍,請詳見Tesla《三包憑證》。
⑥ 新能源 | 滿電647公里 特斯拉續航首次突破400英里
埃隆·馬斯克(ElonMusk)是當今全球科技創新圈的頭號網紅,他先後創辦了PayPal、特斯拉、SolarCity、SpaceX等知名公司。6月初,SpaceX龍飛船商業載人航天試驗成功,讓人類距離太空旅行更近了一步。最近,特斯拉也實現了一次突破,2020款ModelSLongRangePlus綜合續航里程達到402英里(647公里),成為全球首個續航突破400英里的電動汽車。
盡快和SpaceX成功實現商業載人航天的壯舉相比,特斯拉在改進電動車方面的努力顯得沒那麼驚世駭俗,但ModelS續航首次突破400英里仍是一個不了不起的成就,為全球電動汽車行業點亮了一盞明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2020電動車平均續航400公里,特斯拉竟然不是前三
想買電動車,但續航焦慮一直是每一位消費者的心頭病。此次,我們以數據來說話,來看看2020上半年國內電動車平均續航情況如何?
車聚君根據上險數整理結果顯示,2020上半年,國內國產電動車累計銷售22.67萬輛,這些車型的總續航里程達9,079萬公里,計算所得的平均續航里程為400公里。
也即,目前國產電動車的平均續航為400公里。400公里,在不考慮任何折扣的情況下可以支持一場說走就走的短程旅行。不知,您所購買的電動車續航達標了嗎?
另外,國內主流電動車品牌的平均續航又如何,我們也一起來看看吧。
其中,寶駿品牌電動車的平均續航為251公里,排名墊底。寶駿品牌電動車雖然續航相對較低,但其售價便宜——五六萬元,再加上廣西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上半年銷售19,306輛,在電動車市場銷量排名第三位,超過了絕大多數電動車品牌。
車聚小結
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本文的平均續航僅供大家參考,不可作為消費者選購的唯一標准,因為電動車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更重要考慮是電動車的實際續航里程。
最後,對於平均續航,讀者們,你們怎麼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一般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能跑多少公里
目前是100-300,300-500公里,特斯拉等高端的跑到300-500公里,主流是100-300。
但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有: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以及燃氣汽車、醇醚汽車等等。
(8)新特2020款電動汽車續航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如果新能源汽車得到快速發展,以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1.4億計算,可以節約石油3229萬噸,替代石油311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6339萬噸,相當於將汽車用油需求削減22.7%。
2020年以前節約和替代石油主要依靠發展先進柴油車、混合動力汽車等實現。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節約石油7306萬噸、替代石油9100萬噸,節約和替代石油共16406萬噸,相當於將汽車石油需求削減41%。屆時,生物燃料、燃料電池在汽車石油替代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⑨ 純電動汽車要滿足續航多少里程
2019年,國家新動力驅動汽車補貼政策將之前針對不同持續時間的補貼要求調整為純電動汽車的幾個級別,但如果純電動汽車主要用於日常交通,具備充電樁安裝條件,城市充電公共資源十分豐富,電阻里程確實充足,電動汽車實際電阻達到1000公里,在市場上推廣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現在它的射程可以達到1000公里。從練習場的角度來看,許多公司都制定了里程調節計劃。
簡言之,到2022年,消費者將能夠駕駛里程約為1000公里的清潔電動汽車。當然,隨著高能量密度電池的普及,消費者可以看到,300公里已經成為純電動汽車系列的門檻,而400公里已經成為純主流電動汽車系列的新起點。有趣的是,9月份上市並贏得純電動汽車銷售名單的選擇已經結束。
⑩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大概是多少公里
目前,車主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一般都以400公里續航保底,希望續航里程越長越好。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之前電動汽車續航太短了,怕了。
出行特徵VS里程焦慮
大數據論文:北京市每日出行特徵,文中顯示80%的每日出行都在50公里以下,95%的出行在100公里以下。
雖然理論上說,200公里的續航就妥妥的了。然而,理論終究是理論,消費者還是會產生「里程焦慮」,原因上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充電餘量:一般車主都不會等到剩餘電量不足時進行充電,多數人都習慣還有幾十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去充電。考慮到充電樁的數量要少於加油站,那剩下100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得去充電了。所以,以200公里續航為基準的話,這下除去100公里,那麼至少要300公里續航。
2. 真實續航vs工信部續航:中國廠家給的是NEDC續航,美國的是EPA續航,歐洲目前是WLTP續航。大體上來說EPA比較准,而NEDC就要大打折扣了。給各位車主舉個例子就是說是300公里續航,實際上大約開到的里程在260左右吧。開空調、高速的話,可能還要再除去一些。如此看來,要想開的舒服,那至少要200+200+100=500公里續航。
3. 遠行需求/突發需求:即使說是95%的情況下都在市區開,但大家也是希望周末去郊個游、春節回家等,那電動汽車該怎麼辦?
考慮到以上情況來說,大多數消費者在選電動汽車的時候,還是希望續航里程越多越好;然而,就目前來說這是由問題的。
高續航帶來的問題
電動汽車電池很重,往往要佔到整個車重的20—30%左右。相對於燃油車來說,這部分車重是額外增加的,相當於是「能量征稅」。
也就是說,我再多加1度電的電池,需要先被征走0.3度,只有0.7度是真正可以增加續航的。隨著續航邊長,電池增加;這種「能量稅」會越來越重,從經濟上變得不再可行。
通俗解釋:能量密度決定了堆電池數量的難度!在能量密度受限的情況下,電池數量堆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相當不經濟了。
那麼有沒有解決方案?
一. 硬核方案: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如果說能量密度是關鍵問題,那我不斷地研發,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不就行了嗎?
這個道路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短期來看:面臨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矛盾。
長期來看:面臨物理化學的上限瓶頸。
二. 提高充電便利性
有兩個方向:
1. 提高充電速度
2. 增加充電樁數量
最根本的方法便是解決基礎設施。
三. 電池充電寶
目前市場上有外置的充電寶還有一款內置的充電寶,也就是傳說中的「增程式電動汽車」;此款電動汽車在定義上都不一定能歸納在電動汽車里。這里米神也就不一一細說了。
寫在最後: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不加錢,續航自然是越高越好。所以說,在特定條件下,電動汽車時續航越多越好的。
對於全社會來說,即使不加錢,過高續航也就意味著更不節能,更不環保。核心問題在於電池能量密度低。所以綜合來看,電動汽車並不是續航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