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交互技術在新能源汽車中的研究
⑴ 關注新能源車熱失控安全等 全國人大代表周福庚2021兩會建議
易車訊 在2021「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汽集團高級工程師周福庚帶來四項建議,分別為《關於建立新能源汽車熱失控安全等級評定機制及獎勵政策的建議》、《關於優化居民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的建議》、《關於加快推動智能駕駛汽車發展的建議》、《關於加快開展汽車產業「碳達峰和碳中和」系統研究工作並適時引入碳交易的建議》。
關於建立新能源汽車熱失控安全等級評定機制及獎勵政策的建議
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從中央到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歷經數年高速發展,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500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400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作為車輛「心臟」的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更是一年一個台階快速迭代,向「高」挺進,從2015年電池能量密度只有90Wh/kg,續航100~150km,發展到當下最高180Wh/kg,續航達700km的純電動汽車,在短短的幾年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質的飛躍。但是,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的同時,頻發的電動汽車起火事件向全產業鏈敲響警鍾。
據媒體報道,2020年國內有報道的自燃起火事故共61 起,其中純電動汽車車型達到51 起,佔比高達84% ,事故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動力電池問題導致。純電動汽車自燃、充電起火等事件頻發,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2020年5月13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和《電動汽車用動力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其中《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規定電池在發生熱失控後5分鍾內不得發生起火和爆炸,從國家層面對電池安全做出了硬性規定,也倒逼各汽車企業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的研究,提升電池安全技術,強化熱失控管理,生產更加安全的純電動汽車,造福全國消費者。
案據:
沒有安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就沒有未來。汽車安全始終是擺在第一位的事情,給予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更高的優先度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
1.有利於推動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的革新。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頻發不僅損害品牌,也讓眾多消費者持觀望態度,國家出台電池安全硬性政策,從國家層面強調了電池安全的重要性,有助於各汽車企業調整戰略思想,從一味的重續航向重安全、兼顧續航方面轉變,加大對電池安全的研究,實現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的革新。
2.有助於提振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信心。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性始終是消費者最關心的點,國家硬性法規的出台確保了新能源汽車在發生熱失控事故後的一定時間內的安全性,各汽車企業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專研技術,將電池安全再提升一個台階,有助於打消消費者的購車顧慮,利於新能源汽車的長遠發展。
建議:
1.建立新能源汽車熱失控安全等級評定機制
建議在電動汽車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出台新能源汽車熱失控安全等級評定機制,引導汽車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深入開展關於動力電池安全的基礎性研究,研發保障動力電池安全的最佳系統方案,向更高等級安全發展。同時,引導企業提升產品的質量,從動力電池的設計、生產製造、系統集成、整車匹配等各個環節,提高產品的一致性、可靠性。
2.針對熱失控安全等級高低給予不同的新能源積分
建議根據新能源汽車熱失控安全等級評定結果,調節新能源積分系數予以應用。通過熱失控等級高的給予更多的新能源積分,對於試驗後不失控的給予最高1.5倍補貼系數的方式,激勵汽車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做好電池熱失控管理,生產出優質的產品。
關於優化居民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的建議
對於居民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問題,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完善頂層設計
建議國家層面,制定面向2035年的充電樁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居民區、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區域兩類充電設施網的建設方向、標准及實施路徑,給予地方政府及市場明確指引。
2.開展居民區充電樁建設試點
加快居民區整體智能有序充電管理模式及個人已建充電樁有償共享試點,總結經驗進行全國推廣,提升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服務水平。
3.推進居民區停車位電氣化改造
將居民區停車位電氣化改造納入充電設施建設獎補的范疇,給予專項建設資金支持,積極推進現有居民區停車位的電氣化改造,對專用固定停車位(含一年及以上租賃期車位),按「一表一車位」模式進行配套供電設施增容改造,每個停車位配置適當容量電能表,確保滿足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用電需求。
4.加強居民區充電樁建設管理
以立法、條例、通知等形式,明確居民區充電樁建設流程,縮減不必要的證明、承諾、免責等文件,並壓實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社區居委會對業主委員會、物業的管理責任。對固定車位產權人或長期承租方(租期一年及以上)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需求,未經專業機構認定,居民區物業管理單位、業主委員會不得以電力容量、安全等理由拒絕在住宅小區安裝充電樁,鄉鎮、街道、社區要積極做好協調指導工作。同時,對配套服務與管理積極主動、成效突出的物業服務企業給予適當獎補或者對協助業主報裝個人用戶充電設施的物管公司,給予每個充電樁一定的的獎勵。
5.加強政策落實
強化國家及地方關於居民區充電樁建設的各類規定和政策文件的嚴肅性,確保政策落實。國家及地方有關責任部門做好督查及追責,杜絕因規定及文件執行不到位,而影響廣大新能源汽車用戶的用車體驗。
關於加快推動智能駕駛汽車發展的建議
推動智能駕駛汽車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城市規劃、交通運輸等政府部門、整車及關鍵部件、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公交運輸等企業共同聯動,可考慮採取如下幾方面措施:
1.加快建設智能駕駛汽車共性技術創新平台,重點開展人機交互、新型電子電氣架構、環境感知與控制執行、智能晶元、應用技術等關鍵技術突破,聚焦核心工藝、專用材料、關鍵零部件、製造裝備等短板弱項,提升智能汽車融合創新能力。
2.加快推動智能駕駛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立完善多級別、多場景的智能汽車測試和智能交通示範路網設施環境、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路(5G-V2X)、「人—車—路—雲」高度協同的智能基礎設施。
3.加快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標准和政策法規體系,與示範測試、測試管理及商業化應用等相適應的國家及各地方智能汽車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完善。
關於加快開展汽車產業「碳達峰和碳中和」系統研究工作並適時引入碳交易的建議
1.建議在國家層面系統考慮汽車產業的「碳達峰和碳中和」工作,需要多部委協同開展研究(不但應該包括汽車產品使用過程中間的碳排放研究,還應包括汽車產品製造過程中間的碳排放和製造汽車使用的材料對應的碳排放)並制定適宜的行動方案,形成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體系框架。
2.因為現有的碳交易市場與汽車行業現有的雙積分管理政策有一定的差異性。建議在研究將汽車產業納入碳交易的范圍時,要綜合考慮二者在管理側重方向、交易體系差異、價格差異以及體量差異,以及汽車產業碳排放管理邊界的問題。例如,以電能消耗量管理為例,目前我國在發電行業已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再針對電動車使用端碳排放進行考核,則電能生產、運輸等產生的碳排放被重復計算。
⑵ J.D. Power中國新能源汽車體驗研究 蔚來獲純電品牌第一
排名最高的品牌和車型
品牌層面,上汽大眾(105 個 PP100)獲得插電混動車市場新車質量第一名,寶馬(108個PP100)位列插電混動車市場第二位。蔚來(109 個 PP100)獲得純電動車市場新車質量第一名,特斯拉(113個PP100)和歐拉(129個PP100)位列純電動車市場第二和第三位。
車型層面,歐拉R1榮獲小型純電動細分市場第一;榮威Ei5榮獲緊湊型純電動細分市場第一;蔚來ES6摘得中型純電動細分市場第一;大眾帕薩特 PHEV 摘得主流插電混動細分市場第一;豪華插電混動和大型純電動細分市場因為不滿足細分市場頒獎條件,因而沒有獎項頒出。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體驗研究(NEVXI)共包含10大問題類別(配置/操控系統/儀錶板、車身外觀、車身內裝、信息娛樂系統、座椅、駕駛體驗、駕駛輔助、動力總成、電池/充電和空調)的236個問題點。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體驗研究(NEVXI)基於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間購車的3,267位車主的真實反饋。研究覆蓋20個品牌的40款車型,數據收集工作於2020年5月至2020年7月間在28個中國主要省份進行。
⑶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1.總體市場:市場驅動成為發展主動力。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以政策驅動為主,出於自願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很少,市場的作用力很小。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步從政策驅動型市場向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型市場轉型,市場的作用力將明顯提升。
2.市場結構:家庭主體市場規模快速壯大。當前,我國新能源乘用車購車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即高級別車型和低級別車型佔比較大,適合主流家用的A級車佔比很低。從新能源乘車市場銷售結構看,2020年B級及以上車型銷量份額為39.4%,A0級及以下車型銷量份額為42.0%,A級車型銷量份額僅18.6%,遠低於燃油車市場60%左右的水平。
3.產業格局:產業生態與格局進入加速重構期。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全面角逐的時代,多元化競爭格局進一步向縱深發展。面對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跨國汽車公司加快進入我國的步伐,新一代電動化產品不斷投入市場,憑借傳統燃油車樹立的品牌優勢,跨國汽車公司對自主品牌的沖擊將日益明顯。
4.產業融合:新能源汽車與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產品形態向智能座艙發展,基於語音識別的人機交互系統不斷優化,車輛遠程式控制制、OTA升級等功能加速普及,車道偏離預警、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等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率不斷提升。
⑷ 什麼事汽車的人機交互系統
人機交互技術概述
圖形用戶界面
介於人與計算機之間,人與機器的通信,人機界面(HCI):軟體+硬體
發展:由指示燈和機械開關組成的操縱界面->由終端和鍵盤組成的字元界面(80年代)->由多種輸入設備和光柵圖形顯示設備構成的圖形用戶界面(GUI),(90年代)PC,工作站,WIMP(W-windows、I-icons、M-menu、P-pointing devices)界面,所見即所得->VR技術(發展方向)
由計算機發展決定:
科學計算機型->無處不在的計算機,人機溶合,提高交互效率。
HCI
HCI是設計、評估和執行交互計算機系統以及研究由此而發生的相關現象的。
HCI是未來的計算機科學。我們已經花費了至少50年的時間來學習如何製造計算機以及如何編寫計算機程序。下一個新領域自然是讓計算機服務並適應於人類的需要,而不是強迫人類去適應計算機。
----Dan R.Olsen(CMC)
多媒體人機交互技術
人機交互: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是研究人與計算機之間交互的技術。
多媒體人機交互技術概述:
多媒體人機交互技術是多媒體技術和人機交互技術的結合。
信息表示的多樣化和如何通過多種輸入輸出設備與計算機進行交互是多媒體人機交互技術的重要內容。
多媒體人機交互是基於視線跟蹤、語音識別、手勢輸入、感覺反饋等新的交互技術。
人機界面:
User Interface,又稱用戶界面,是計算機與人之間交流的介面。
人機界面的發展
手工操作:最早的計算機採用
命令通行無阻:DOS等操作系統採用
圖形用戶界面:Windows系列採用
人機界面的設計和開發在整個系統的研製中佔40%~60%的比重。
多媒體人機交互方式:
輸入
鍵盤輸入:傳統方式
滑鼠輸入:圖形用戶界面的重要輸入方式
手寫輸入:手寫漢字識別,"平板電腦"
語音輸入
觸摸屏輸入
數字化儀輸入:適用於CAD/CAM系統
掃描輸入:條形碼、掃描儀、光電閱讀器
三維輸入:數據手套、三維滑鼠、力矩球等
視覺輸入:攝像設備。機器人的視覺
輸出
顯示終端輸出:重要工具。
聲響輸出:聲波
列印輸出:標准輸出設備之一
三維輸出:產生三維輸出的設備有投影顯示器、頭盔顯示器、電視眼境等
多媒體人機交互技術應用領域
軟體界面設計:多媒體化
自然語言人機交互
輸入輸出裝置的設計
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製造(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AM)
⑸ 人機交互技術對汽車智能化的作用有哪些
AI技術唄,也不知道是人類進化了還是退步了
都是懶人發明出來的,直接動動嘴就好了,汽車就相當於收到訊息,給你反饋
⑹ 除了5G和人工智慧,長城汽車CES還帶來哪些黑科技
說起「黑科技」這個詞,相信不少老鐵肯定不會陌生,尤其在看未來科技的科幻電影時,總會被電影里的那些「黑科技」吸引,然而大部分人更多地只是感嘆這些天馬行空的幻想,卻從沒想到曾經電影中許多黑科技如今已經變成了現實。如果讓你在現實生活里既能親自體驗最新的黑科技,又能了解最新科技研究成果,甚至還能讓你知道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生活的,你願意嗎?那麼,就隨車叔一起來2019年亞洲消費電子展(CES)看看,能滿足你所有的好奇心。
不僅如此,此次展會,長城汽車還攜帶剛剛在上海車展迎來全球首秀的哈弗Vision 2025概念車再次亮相,這款概念車構建於全球領先的超感視覺設計、自主交互理念、全場景生態服務、智維駕駛輔助四大理念之上,是哈弗品牌全新打造的一款智能、聰明的新時代SUV。其在5G技術、人機交互技術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等前瞻智能技術方面均達到全球領先。得益於全球領先的「黑科技」應用,Vision 2025概念車不僅是一款未來出行的工具,更是用領先的設計理念和前沿科技,賦予汽車「智慧」交互能力。
同時,具有中國豪華SUV領導者之稱的WEY品牌,也帶來了WEY VV6音樂版,可以提供「本地+雲端」語音識別,「在線導航+實時交通」,車內具有聯網服務資源QQ音樂和考拉FM,2000萬+在線版權音樂、10萬檔優質節目可隨心放,能夠讓用戶在體驗沉浸式音樂的同時,更感受車聯網帶來的汽車年輕化與個性化魅力。
此外,長城汽車旗下的新一代電動小車歐拉R1也同步亮相。在歐拉之前,長城已經推出過C30EV,加上WEY P8等車型,在新能源技術上有了一定的積淀。而歐拉品牌的建立可以看出長城對於新能源的重視程度,歐拉R1的造型設計可以說讓人眼前一亮。
在展會上,長城汽車除了整車展品外,同時也亮相了屬於自己的「黑科技」,比如智能像素大燈、車載健康監控系統、全息車機、全息語音機器人、智能座艙等。展示了長城汽車對智慧出行的大膽設想,零距離與消費者分享,讓更多人感受到科技對人們出行生活帶來的深刻改變,同時也展示了長城汽車對未來汽車出行生活的發展理念。
智能像素大燈基於DLP投影技術,可實現百萬像素燈光投射並擁有行人、車輛防眩目功能以及信息投影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夜晚用車的安全性。而車載健康監控系統更是可以通過使用77GHz毫米波雷達監測人體微動來實現對心率和呼吸的監測,達到對駕駛員健康狀況監測的目的,進一步保障駕駛員的駕駛安全。
最新的全息技術,全息車機通過手勢識別可對音樂、視頻、空調、游戲模塊進行點控操作,在游戲模塊中,結合眼球追蹤技術,可對人眼進行定位和跟蹤;而全息語音機器人通過識別語音命令,可進行唱歌、跳舞、天氣預報、新聞播報、講笑話、股票查詢等功能。不管在任何行業,全息技術的實現將顛覆人們對現實物體的認知,這是一次關於未來的技術革命。與傳統的展館相比,全息技術在汽車展廳中的應用,讓參觀者享受到一場視覺的盛宴。
哈弗智能座艙則通過模擬未來人類駕駛智能汽車上班出行的城市道路場景,打造出來的沉浸式虛擬互動體驗設備。體驗者可以結合手勢識別、心率識別、人臉識別等多種科技創新技術,進行虛擬場景式體驗與感官識別式互動,親身體驗長城汽車的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技術,包括自動日程提醒、分心駕駛提醒、毫米波雷達實時監測、雲數據分析、ADAS駕駛輔助等,感受未來汽車生活的全新方式。
長城汽車除了享有哈弗SUV,車叔想消費者更願意開上更加便捷、安全的智能汽車。在亞洲消費電子展(CES)上,長城汽車讓更多人感受到科技對人們出行生活帶來的深刻改變。這不僅是長城汽車技術研發實力的體現,同時也代表了中國汽車品牌牢牢把握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趨勢。雖然有些黑科技還未應用,但是美好的願景促使長城汽車為之努力,終究會一步步的靠近目標。另外,展會期間,到場觀眾還可以在VV6音樂版、人臉識別台&心率呼吸檢測系統、像素大燈體驗區進行深度互動體驗。體驗結束後,還可以通過「哈弗智家APP」獲取金幣,兌換各種精美禮品哦。
⑺ 特斯拉Model 3,這輛車的人機交互系統讓人驚嘆
近些年國內的汽車市場迎來了不小的麻煩,各地的限行限購導致了很多人無法購買自己想要的車型,讓眾多汽車的銷量都下降了不少,這時候也應時推廣了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作為近些年興起的車型,大多數人買只是為了代步,相信更多的人還是抱著買燃油車的去的,畢竟加油更方便,技術層面也比電動汽車早的多,更加成熟。不過新能源車型隨著不斷的發展已經接近成熟,特斯拉車型作為市值僅次於豐田的車企,研發的車型大多數賦有很高的科技感,無論是車機互聯系統還是自動駕駛系統都有一種滿滿的未來感,讓人可以看到未來的汽車趨勢,自動泊車、自動駕駛、一鍵尋人,無非是方便二字。
今天燒餅要介紹的這輛車是特斯拉的Model3,外觀內飾都很簡潔大方,這輛車自從國產之後價格下降到了29.91萬元,性價比非常高,
特斯拉Model3外觀—跑車般的姿態,有著靈動的車身
特斯拉Model3的內飾部分真正做到了極簡,沒有儀表盤、沒有實體按鍵、沒有檔把,這些因素讓整個視覺感上面非常整潔,規整的T字型中控台中間鑲嵌的是角度可調節的中控15英寸大屏幕,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這塊屏幕上面,燈光調節、內部配置、多媒體配置全在上面調節,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細節功能都有,這些都是等待你慢慢發掘的。比較實用的配置比如自動泊車、還有就是智能召喚,可以讓車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在有限距離內開到你身邊,很讓人驚訝的功能。
特斯拉Model3動力—零百加速5.6秒,秒殺同價位車
國產特斯拉Model3動力方面搭載了後置單電機,電機總功率175kW,電機總扭矩375N.m,百公里加速六秒內,推背感極強,響應速度幾乎沒有延遲。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總結
總的來說,國產特斯拉Model3的外觀內飾還有動力都是非常不錯的,三十萬的價格讓Model3的性價比也非常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汽車人機交互系統是什麼意思
人機交互系統,英文簡稱是HMI,即Human Machine Interface,泛指所有的工控類人機界面,車載屬於其中的一個分支。
車載人機交互系統(以下簡稱車載系統)被視為「下一個」大市場之一。在經歷了自iPhone對於手機系統和交互方式的革命以後,幾乎一切電子相關設備,從電視,到電腦,乃至照相機,都在進行類似的革命。車載系統的陳舊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
(8)人機交互技術在新能源汽車中的研究擴展閱讀:
人機交互系統是伴著計算機的誕生就發展起來的。在現代和未來的社會里,只要有人利用通信、計算機等信息處理技術,為社會、經濟、環境和資源進行活動時,人機交互都是永恆的主題。鑒於它對科技發展的重要性,研究如何實現自然、便利和無所不在的人機交互,成是現代信息技術。
人工智慧技術研究的至高目標,也是數學、信息科學、智能科學、神經科學,以及生理、心理科學多科學交叉的新結合點,並將引導著二十一世紀前期信息和計算機研究的熱門方向。
⑼ 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究現狀
已經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不少產品已經問世。側重多媒體技術的有:觸摸式顯示屏實現的「桌面」計算機,能夠隨意折疊的柔性顯示屏製造的電子書,從電影院搬進客廳指日可待的3D顯示器,使用紅綠藍光激光二極體的視網膜成像顯示器;側重多通道技術的有:「漢王筆」手寫漢字識別系統,結合在微軟的Tablet PC 操作系統中數字墨水技術,廣泛應用於Office/XP的中文版等辦公、應用軟體中的IBM/Via Voice連續中文語音識別系統,輸入設備為攝像機、圖像採集卡的手勢識別技術,以IPHONE手機為代表的可支持更復雜的姿勢識別的多觸點式觸摸屏技術,以及IPHONE中基於感測器的捕捉用戶意圖的隱式輸入技術。
人機交互技術領域熱點技術的應用潛力已經開始展現,比如智能手機配備的地理空間跟蹤技術,應用於可穿戴式計算機、隱身技術、浸入式游戲等的動作識別技術,應用於虛擬現實、遙控機器人及遠程醫療等的觸覺交互技術,應用於呼叫路由、家庭自動化及語音撥號等場合的語音識別技術,對於有語言障礙的人士的無聲語音識別,應用於廣告、網站、產品目錄、雜志效用測試的眼動跟蹤技術,針對有語言和行動障礙人開發的「意念輪椅」採用的基於腦電波的人機界面技術等。熱點技術的應用開發是機遇也是挑戰,基於視覺的手勢識別率低,實時性差,需要研究各種演算法來改善識別的精度和速度,眼睛虹膜、掌紋、筆跡、步態、語音、唇讀、人臉、DNA等人類特徵的研發應用也正受到關注, 多通道的整合也是人機交互的熱點,另外,與「無所不在的計算」、「雲計算」等相關技術的融合與促進也需要繼續探索。
⑽ 2021世界智能汽車大會 指引汽車產業智行未來
12月16-17日,2021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在廣州南沙召開。2天中,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廣州市人民政府、亞洲數據集團主辦,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愛奇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2021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共吸引超100位國內外政府代表、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投資代表等,圍繞「智行·創駛新篇」大主題,在1場開幕式暨主論壇、10場平行論壇,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中發表演講,帶來了全球智能汽車領域最新的動向,共同探索汽車產業的智行未來。
世界智能汽車大會是一個多元的平台,這里不僅承載著思想和智慧,也承載著機遇與機會。
大會現場可以看到,展示範圍囊括最新車型、技術、產品,如電動汽車、感測器、晶元、計算平台、自動駕駛解決方案、V2X通信、人工智慧等眾多具有創新性、突破性、高應用價值的智能汽車新產品。重磅發布的《2021智能汽車產業研究報告》,從智能汽車產業布局、智能汽車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式、全球智能汽車發展現狀、產業合作與投資、眺望與踐行通向2030之路五大部分,梳理和展望了智能汽車產業的當下發展與未來趨勢。另外,2021智能汽車產業大獎正式頒發,共頒出智能汽車技術創新獎、智能網聯創新獎、智慧交通創新獎、智能汽車品牌創新獎、智能汽車產業優質服務機構獎5大類獎項。
作為廣州放大世界智能汽車大會招商引資促進效應的一項重要配套活動,項目對接商務交流會旨在整合和深入利用項目信息,搭建合作平台,加大服務深度,有效促進政府、企業、投資機構之間項目對接與交流,促進項目合作,推動更多高質量項目落戶廣州。同時,對於智能汽車領域人才的引進也在本次大會上得以體現。智能汽車領域領導品牌發出專業人才需求與眾多高端、專業人才形成精準對接,構成良性發展閉環。
2021世界智汽車大會已經圓滿落下帷幕,但是其產生的思想價值,梳理的產業發展方向,促進的多元交流,形成的廣泛合作,將為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