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逸酷電動汽車價格
A. 零跑汽車的起源是怎樣的呢
「零跑到底還有沒有第二次機會,誰也不知道」。
短暫的一生中,你總是會做出一些令別人無法理解的決定。畢竟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有些事情註定不用你來,也不用你明白。但若是將這條「人生法則」放到商業行為上,則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蠢。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零跑汽車,似乎就打算在「犯蠢」的路上越走越遠,且絲毫沒有回頭的意思。
起源:門外漢的造車夢
縱觀國內一票新能源車企CEO,大部分都是曾經有過汽車相關行業製造經歷的人。例如蔚來汽車李斌是易車的創始人之一,理想汽車李想是汽車之家初創團隊之一。而相比之下,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造車門外漢」。
在早些年朱江明接受媒體采訪時,其本人也毫不避諱這一點,他向記者表示「2015年我剛想做汽車的時候,真不知道汽車有哪些專業,我去招人,要招哪些人,都是一抹黑。」
甚至當時的朱江明連生產汽車需要准入資質都不知道,還以為造出來到中汽中心檢測合格了就可以賣。
當然,後來經過長達一段時間的拉扯和發展,零跑汽車終於組建起了一支朱江明口中堪稱「豪華陣容」的管理和研發團隊。
據當時的統計,零跑汽車研發人員占據整個團隊人數的80%,大部分來自於大華、IT產業和整車製造業,管理團隊主要人員則來自大華和華為。(朱江明本人即大華股份的主要創始人)
亮相:四不像的零跑S01
既然團隊已經搭建完畢,下一步的任務就變成了研發與製造,朱江明和它的「豪華團隊」也肯定明白,總把自己對未來的宏圖大志放在PPT上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一是對自己的員工來說,將餅畫太大的唯一結果就是「灌著雞湯也喝不下」。
二是對投資人來說,長時間沒有實物產出,後續很難再獲得新一輪的融資。
於是在2017年11月,零跑汽車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跑概念車零跑S01正式亮相,這台基於零跑S平台打造而來的產品擁有6.9s的零百加速成績和360公里的續航水平。
或許在許多媒體看來,零跑S01的外觀完全就是個「半成品」,但在零跑自己眼中,它卻已經完全足夠向寶馬i3等車型發起正面進攻。
上市:重新定義「十萬級」市場
雖然零跑S01早在2017年底就已經亮相,但它的上市發布會卻在2019年才正式舉行。並且從當時的種種回憶來看,零跑S01的上市重新定義了許多事情。
首先在零跑S01的整場發布會上,「十萬元級別」是官方對這台車的最終定價。可各位看官可能不知道,當時的零跑S01全系共四個版本,官方指導價分別為18.99萬、20.99萬、20.99萬以及22.99萬。
從單純的數字上看,最入門的380標准版勉強能算「十萬元級別」,而剩下三款顯然的售價顯然都超標了200%。
但零跑敢說S01是「十萬元級別」也是有自己原因的,注意官方零售價前方的「綜合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四款車的終端售價分別降至10.99萬、12.99萬、12.99萬以及14.99萬。如此一來,說是「十萬元級別」簡直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那麼問題就來了,對於這樣一台全系都只裝備了兩個安全氣囊的電動車來說,即便是以補貼後的價格來看也都是妥妥的「智商稅」產品。更何況這其中的補貼都是由納稅人所貢獻而來的,也就是說只要有人購買了一台零跑S01,廠家就能從廣大群眾的口袋裡拿出8萬元補貼。
將原本競爭力低下的產品定到高價,再用補貼的方式讓它回歸到正常的售價水平。這樣的營銷手段,無論你說它蠢還是壞都絲毫不為過。
銷量:Coupe造型也挽救不了的硬傷
當時的零跑汽車副總裁的趙剛先生,憑借著自己在華為18年的營銷和管理經驗,信誓旦旦的向外界表示:
「我們對1萬台的量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在關閉了原來的訂車通道後,用戶訂單已經遠遠超過3000台了。相信在發布會之後,會有更多的訂單進來,其實很多潛在客戶都在看價格,很多人都曾說過。」
隨後在2019年6月28日的交付現場,朱江明更是滿懷信心的拋出了銷售目標:2019年交付1萬台S01,到2022年一共推出4款車,交付20萬台。
如今再回想起來,幸虧當時趙剛又補充了一句,「這個目標有挑戰,但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不然恐怕朱江明的老臉都要被打爛了。
據不完全統計,零跑S01 2019年前6個月的銷量為0。7-9月銷量交付車輛為509台,而10月銷量更是慘到了僅為183台。要知道這個成績要比同時期排名第一的蔚來ES6(2201台)的零頭,還少18台。
番外:「可靠夥伴」長江汽車
之前我們提到過,由於朱江明在造車之初並不知道還有「生產資質」這么個東西,所以零跑自然也是「借雞下蛋」的產物。
而零跑汽車的代理製造商,則就是名不見經傳的長江汽車。這家成立於2010年的車企,之前最大的業務是生產微型電動車。
且其官網上唯一一款民用車型逸酷,還與零跑汽車全新推出的T03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其中的故事讓我們留著到下一次的文章中再詳說。
總之,結合以上跡象來看,我們實在是不太明白零跑進軍汽車界的意義究竟何在。論外觀設計,S01可能是史上最丑的Coupe車型。論騙補貼的力度,S01一共也沒賣出去多少台,且公司還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
或許,零跑汽車的最終夙願,可能就是成為一個「慈善機構」吧。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B. 手握造車「雙資質」,長江汽車怎麼就混到了破產清算的地步
此時,作為股東方的五龍集團早已因連續多年虧損而自顧不暇。2015年至2019年,凈虧損分別為3.2億元、1.9億元、4.9億元、17.87億元和7億元。此外,五龍電動車自2020年7月2日起已在港交所停牌,其市值僅剩4.76億港元。
無奈之下,長江汽車只能自救。但這對於缺少「造血」能力的長江汽車來說,破產的命運或許早已註定。
值得慶幸的是,盡管長江汽車走上了破產清算之路,但獲得造車「雙資質」是長江乘用車。雖然長江汽車與長江乘用車是同一個法人,但作為兩個獨立的企業主體,長江汽車的破產暫不會對長江乘用車代工的零跑項目產生影響。
後記:
2019年3月至今,長江汽車已被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等列為被執行人次數共計65次,累計執行標的超2.35億元。
2020年8月24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
2020年9月11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指定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浙江諾力亞律師事務所、寧波科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管理人。
2020年11月11日前,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所屬債權人應向管理人申報債權,書面說明債權數額、有無財產擔保及是否屬於連帶債權。
2020年11月26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將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捧著金碗要不到飯:手握雙資質的長江汽車破產了
文/宋雙輝
又一家新造車倒下了,這句話今年我已經用過不下兩三次了,這次輪到了長江汽車。
再看看如今新造車銷量前三名:蔚來汽車,10月交付量超過5000台;理想汽車,10月交付3692台;小鵬汽車,10月交付3040台,三家的銷量都在創新高,蔚來的車現在還掛著江淮汽車的字樣,理想和小鵬的資質也都是曲線救國拿到的。
再回過頭看長江汽車的興衰史,除了核心技術和明星產品,它啥都不缺,最終捧著金飯碗還是把自己餓死了。
新造車的故事,真是像寓言一樣精彩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又一家新能源車企倒閉四年間「燒毀」51億元!
近日,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汽車」)已進入破產清算階段,中國證券報記者實地探訪長江汽車總部了解到,廠區里大部分員工都已離職,目前只有兩百多位負責乘用車生產的員工還照常上班,但手上為數不多的訂單完成後已沒有新訂單。
長江汽車前身為杭州公交客廠,成立於1954年,90年代曾因經營不善瀕臨破產,2013年由五龍電動車前身中聚電池注資重組,並成立了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而五龍電動車第三大股東,則是香港首富李嘉誠。
2016年,長江汽車是最早一批拿到國家發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車企之一,2017年12月,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長江汽車位居其中。
在2016年4月時,五龍電動車投資51億元推出電動車品牌「長江EV」,一期年產量10萬輛、二期年產量30萬輛,杭州工廠正式開始投產。同時貴州長江、深圳長江、成都長江等子公司也相繼成立。
數據顯示,2015年,長江汽車與簡式國際汽車設計(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紫荊聚龍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長江乘用車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4%、33%、33%。
外憂內患長江汽車不堪重負
外憂內患,讓長江汽車不堪重負,昔日的高光時刻已不復存在,在長江汽車總部園區內,也只剩下「長江汽車」四個紅字,市場從不缺乏新產品,要想在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沒有像樣的產品是很難做的,適合消費者,順應市場規律,進而生產出性價比過硬的產品,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重中之重。對長江汽車唏噓的同時,也不禁感嘆所有汽車製造商務實的重要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造車路坎坷的零跑,揚言要靠晶元超越特斯拉
每一個新造車企業都將特斯拉當作自己要超越的目標,以至於用搜索引擎搜"秒殺特斯拉"之類的關鍵詞,能搜出幾百萬條與之有關的資訊。
不過,和造車相比,"造芯"同樣是一個資金重度投入的過程,而零跑自成立以來的融資情況並不樂觀。尤其是當有限的融資既需要支撐"造車",又需要支撐"造芯",極容易出現短板現象。
在每日經濟新聞對零跑的報道中顯示,零跑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表示:"我們也希望有IPO的機會,這樣能夠獲得更多資金,也可以提升整個品牌知名度的機會。零跑目前的計劃是在明年年底或後年啟動IPO。"
這樣看來,零跑口口聲聲宣稱"未來在智能駕駛領域全面超越特斯拉"的目標還很遙遠,擺在面前的是資金、口碑、投訴、銷售渠道等諸多問題。而在零跑努力超越的過程中,特斯拉和中國新造車企業同樣也在進步,你追我趕的賽道里,只希望零跑的"超越"不是一場拉鋸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長江汽車「雙資質」護身仍進入破產清算,零跑代工受影響幾何
手握新能源汽車「雙資質」的長江汽車最終也未能挺過這個冬天。
根據近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發布的破產文書,造車新勢力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江汽車」)被法院裁定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公告顯示,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根據杭州萬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的申請,於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長江汽車破產清算一案,並於9月11日指定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浙江諾力亞律師事務所、寧波科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管理人。長江汽車債權人應於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報債權,書面說明債權數額、有無財產擔保及是否屬於連帶債權,並提供相關材料。
11月26日上午,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隨後,貝殼財經記者就參會債權人及債權申報具體情況致電長江汽車破產清算管理人時,對方表示暫時無法透露,具體情況可關注企業官方公眾號發布的消息;但截至記者發稿時,長江汽車官微未有相關消息發布。此外,記者曾多次致電長江汽車官方電話,但截至發稿前電話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同日,零跑汽車官方對記者表示,長江汽車和長江乘用車不是一個主體,零跑汽車是跟長江乘用車合作的,所以不會有影響。
長江汽車之前發布的新能源車型。
深陷欠薪風波
根據法院發布的裁定書內容,經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調查,截至2020年7月28日,本院另有105件以長江汽車公司為被執行人的案件尚未履行,申請執行標的約2.66億元;以長江汽車公司為被告的未結訴訟案件34件,立案標的約9.45億元。長江汽車公司自認現對外負債本金近30億元、利息1億余元,拖欠2019年12月以來的職工工資約4000萬元。另,本案審查過程中,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以長江汽車公司為被執行人的案件材料移送本院進行破產審查,涉及執行案件5件,申請執行標的1600萬余元。
不僅如此,長江汽車還一直深陷欠薪風波。
有自稱為長江汽車員工的網友在長江汽車網路貼吧發帖表示,截至今年10月,長江汽車已欠薪長達11個月之久,外加合同約定的13薪,共計14個月,甚至部分員工2018年的出差報銷還未拿到。對方還透露,公司會每周發布一則《居家等待通知》,但從未有過工資發放的相關信息。
今年上半年,多位長江汽車員工也在政府網站上留言稱被拖欠數月工資。
手握造車「雙資質」,至今卻無量產車型
如今進入破產清算階段的長江汽車也曾風光無限。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汽車前身為成立於1954年的杭州長江客車有限公司,瀕臨停產之際,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2013年出資51億元對其重組,並將其更名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從事新能源商用車的生產製造。
隨後,長江汽車又將目光瞄準了當時「蜂擁而入」的電動乘用車。2015年9月。其與另外兩家企業合資成立杭州長江乘用車有限公司(簡稱「長江乘用車」);並於次年4月正式發布電動車品牌「長江EV」,同時杭州工廠正式投產,一期年產能為10萬輛,二期年產能為30萬輛。
由於長江汽車擁有客車生產資質,以及控股股東(五龍電動車)擁有電動車製造背景,這為其順利獲得生產電動乘用車「雙資質」鋪平了道路。
2016年5月,長江乘用車成為繼北汽新能源後,第二家獲得發改委審批的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非傳統乘用車類通過新能源乘用車准入核準的企業;2017年底,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長江乘用車登記在冊,成為國內第五家獲得「雙資質」的新能源乘用車企業。
一時間,長江汽車吸引了眾多關注,企業也在加速擴張,相繼成立了貴州長江、深圳長江、成都長江等子公司。此外,長江汽車還在美國建立了海外生產基地,在北京、上海建立了研發中心,在天津、遼寧建立了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官網信息顯示,在商業模式上,長江汽車選擇「商乘並舉」,產品系列涵蓋乘用車、客車、物流車、卡車等多平台車型。
然而,長江汽車的乘用車業務並不順利。官網顯示,目前長江汽車擁有奕閣、奕勝、益眾、逸酷四款車型,但前三款均為商用車型,僅有定位小型純電SUV的逸酷為乘用車型。逸酷於2016年4月發布,但時至今日,仍然未能實現上市交付。
而根據長江汽車此前於2016年時公布的計劃,該公司基本上1-2年就會推出一款乘用車新車型,包括C級、D級車型。但自2016年發布逸酷後,直到2018年,長江汽車才攜三款新產品亮相北京車展,中間空檔期長達2年,且3款新產品均為停留在概念車階段,並無現車和量產版車型。由此,外界對其一直停留在「PPT造車」的印象中。
與零跑汽車的代工合作或不受影響
為改善經營狀況,處境艱難的長江汽車打出手中最後一張牌——「雙資質」開啟自救。2019年1月,長江汽車與造車新勢力的零跑汽車達成代工合作。
如今長江汽車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零跑汽車的生產問題也備受關注。
「長江汽車和長江乘用車不是一個主體,我們的資質是跟長江乘用車合作的,所以不會有影響。」11月26日,零跑汽車官方對記者表示,零跑與長江乘用車的合作正常進行,且目前零跑的量產車型都是在長江乘用車下線的。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汽車持有長江乘用車33%股份,是長江乘用車三大股東之一。一位律師行業的從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長江汽車被破產清算後,主要會對長江乘用車的股權結構、管理層等方面產生影響。」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零跑汽車共銷售新車1743輛,其旗下首款車型零跑S01在10月份僅銷售62輛;今年1-10月,累計銷量僅為6335輛。與造車新勢力一線梯隊的過萬銷量相比,差距也越來越大,這對於欲通過代工謀生的長江汽車而言,或也是杯水車薪。
對於長江汽車如今的結局,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紅利期時,長江汽車遲遲未推出量產產品;且隨著國內新能源市場的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車需求以及同級車型的產品力發生變化,長江汽車也沒有及時跟上主流趨勢。
2020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洗牌加劇的大背景下,多家未實現量產交付的造車新勢力以各種方式離場。但作為一家手握新能源汽車「雙資質」的造車新勢力,長江汽車進入破產清算,在令人唏噓的同時,更折射出造車不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李嘉誠投資50億造車嗎
現在各個領域的大佬都開始造起了汽車。從馬雲、劉強東,再到董明珠、雷軍,都紛紛進軍汽車領域。香港首富李嘉誠老爺子也投入進了汽車製造領域。斥資50億入駐長江汽車,准備打造新能源汽車。
而內飾上,雖然沒啥亮點,但是也是走的實用路線。
不知道這是要搞什麼啊。
H. 又一家自主車企,它進入了破產清算!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到手的錢變少了,而對於車企們來說更是如履薄冰,不過該來的總還是要來的,在各方壓力下越來越多的車企進入了破產模式,這不近期又一家自主車企倒下了,它就是長江汽車。
不得不說,長江汽車淪落至此地步完全是自找的,擁有這雙資質卻不把造車放在首位,在一次又一次的機遇中,始終沒有真正把自己的產品推向市場,而是游離於自己的主業之外,怎麼能不失敗呢?另外隨著新能源行業洗牌的加速,長江汽車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的,不信咱走著瞧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這幾年虧的錢能造一艘航母!這家車企是誰
這兩年,新能源車企混得有多慘?一串數字告訴你:
前途汽車:從2015年到2019年,連續虧損4年,累計虧損9.52億元,繼去年被從「新三板」摘牌後,近期又深陷欠薪風波;
從燒油到用電,這是一場巨大的變革,不同的車企有不同的面貌,有認真造車的實幹家,有唐吉坷德似的理想主義者,有資本勢力布局的棋子,更有善於鑽政策空子的投機客。
2020的開年無疑是地獄式模式,對於中國的新能源車企更是這樣,補貼少了、特拉斯來了、油價降了、疫情要走可還沒走,在這關鍵時期,祝願那些認真造車的車企們能抵禦風浪,順利上岸,而那些裸泳的車企們也該盡早收手了,要是誰裸泳不爽,還來個仰泳,那真的太丟人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