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情況
① 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的試點創新
隨著相關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新能源汽車近段時間已然呈現「爆發式」增長。而這一過程中,25個示範推廣試點城市的功勞不容小覷。
日前,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代表國務院做「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時指出,前7個月,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試點示範力度加大。
據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20日,25個試點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1萬余輛。而本報記者在翻閱剛剛從各地新能源汽車推廣主管部門獲得的獨家資料時發現,截至日前,已有多個示範城市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000輛,其中深圳市達到3112輛。
正是為了展示各示範城市取得的良好成果,本報推出了「2011節能與新能源示範城市發展指數調查」。其宗旨之一就是通過權威調查統計來全方位展示這些發展成果,並希望以此作為下一階段推動我國新能源與節能汽車的動力之一。(詳見上表)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國家科技、產業和財政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良性發展新階段。「尤為重要的是電動汽車規模化的應用,帶動了產品成本的下降,最為關鍵的動力電池價格大幅降低,鋰電池市場價格已經由示範前期的7~8元每瓦/時,降低到低於3元每瓦/時。」
「十二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工作有望繼續深入推進。近期有關部門表示,未來5年各示範城市要高度重視示範推廣目標的實現,細化任務分解,層層落實。同時要積極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打破地方保護,拓展新能源汽車應用與補貼領域,確保各城市示範推廣任務的落實和全國示範推廣總體目標的實現。
據悉,北京市將繼續擴大純電動汽車的應用規模,今年將新增200輛電動大客車,並投入各類純電動環衛車1000輛。計劃到2012年,北京將實現共計5000輛新能源汽車的示範應用規模。
重慶是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國首批13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之一。日前,該市工業和信息化投資工作會傳出消息:2012年,該市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產銷量24.2萬輛,繼續領跑全國電動汽車發展。
而示範推廣工作兩年多以來,各個示範城市都保存了不少寶貴的推廣經驗,並通過前期積累具備了各自的推廣優勢。不久前,深圳市在大運會期間投入2011輛新能源汽車參與示範運行,體現了示範城市「模範生」的雄厚實力。此外,深圳市與綠色出行基金等機構合作,建立新能源公交車碳計量賬戶和碳減排計量方法。將一定時期內新能源公交車經計量、核查的碳減排量,以自願減排交易方式,出售給相關機構或企業,以所得收入用於補貼新能源公交,逐步減少財政補貼,初步形成政府、企業、市場三方共同扶持新能源汽車應用的良性循環機制。這一套結合深圳實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應用整體解決方案為其新能源汽車示範的更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10年,合肥採用電池「融資租賃」模式成功推廣純電動公交車181輛,規模位居全國之首。近兩年來,合肥因探索新模式,在新能源汽車示範應用方面可以說花錢最少,取得效果最好。在公共領域推廣純電動客車的合肥市採用電池「融資租賃」模式,在推廣新能源乘用車初期,採用「定向購買」模式,為租賃雙方「省了不少事兒」。在此基礎上,「十二五」期間,合肥市計劃到「十二五」末,形成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產能和5000輛新能源客車的產能,實現新能源汽車年產值500億元。
科技部:暫不新增新能源汽車試點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於2011年9月6日表示,目前有20個城市申請加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但目前原則上沒有考慮擴大試點范圍,等現有25個試點城市取得一定成效後再考慮擴大范圍。
② 全國新能源汽車示範運營城市有哪些
全國主要城市電動汽車推廣情況一覽
上海:擬制定近三年的電動汽車示範運行專項計劃。同時,試行整車分期付款、電池融資租賃、里程消費結算等商業模式。
深圳: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從比亞迪購買2000輛純電動計程車。目前已有40輛電動計程車運營(其中新上30輛比亞迪E6),主要是由深圳巴士集團旗下鵬程計程車公司運營。
杭州:2007年起,進行純電動公交車試運營。目前,杭州正在運營369輛電動汽車(主要是公交車和計程車),另有25輛眾泰租賃電動汽車。採用一環(環西湖)、兩區(西湖景區、蕭山開發區)、多點(眾多旅遊景點)的運營線路。今年6月組建純電動汽車運營公司,開展民用車租賃,初步計劃提供200輛。
合肥:已投放30輛純電動汽車示範運營,開通全國首條純電動公交線路。
北京:加快在公交、環衛等領域的示範應用,探索純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模式,逐步建立純電動汽車服務體系。採用區域定時、定點班車和園區觀光兩種經營模式。2008年奧運會期間,有60多輛新能源的純電動汽車示範運行。今年年底前力爭能夠進行500輛純電動計程車的示範運行,帶動電動汽車的產業鏈。北京市環境保護局2010年下發《關於電動汽車等零排放車輛辦理環保手續有關事項的通知》(京環發〔2010〕3號),生產廠家備案不必提交檢測報告,購買者辦理新車環保手續時,也無需進行排放檢測。
濟南:已配置純電動公交車6輛。擬在全運會期間,以奧體中心為核心,開辟4條公交電動汽車示範運營線路。規劃2009年—2012年,將推廣電動汽車1610輛(公交車370輛、計程車400輛、公務、環衛、郵政、旅遊觀光車約840輛);2013年—2015年,推廣電動汽車10000輛以上。
武漢:2005年提出,以武漢市電動汽車示範運營有限公司為依託,抓好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
觀光汽車的示範運營。曾採用「一環兩區多點」的試點運營格局。
昆明:2輛純電動客車預計在6月試運營。雲南電網公司和在昆單位也將示範使用一批約100輛純電動汽車。
南昌:江西省《進一步支持工業企業開拓市場搞活營銷擴大銷售意見》的通知(贛府廳發
[2009]91號):「南昌市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試點城市,在同等性價比條件下,應優先選用省產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產品。」
天津:在汽車中心、集團內部或政府公務用車中,通過以里程計費的方式租賃使用。
鄭州:《河南省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力爭盡快列入國家電動汽車示範試點城市並先後啟動電動汽車示範工程。河南省實施《10項行動計劃》中:在鄭州市區新開辟2條混合電動汽車公交示範線路;以鄭州為中心,推出中原城市群城際公交電動汽車示範線路,今明兩年先開通2條試運行,投入電動客車20台
唐山:規劃到2012年底,公共服務系統推廣純電動汽車2000輛,帶動社會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8000輛。
成都:到2012年,共投入電動公交車250輛(首期50輛在國慶前投入運營)、電動計程車1300輛、電動專用車(旅遊觀光、綠化、市政、環衛、城市管理)350輛。
洛陽:《河南省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力爭盡快列入國家電動汽車示範試點城市並
先後啟動電動汽車示範工程。
新鄉:《河南省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力爭盡快列入國家電動汽車示範試點城市並
先後啟動電動汽車示範工程。河南省實施《10項行動計劃》提出在新鄉市推出城市公交、計程車和民用電動汽車示範運營;
株洲:8.3公里長的試點線路沿市東西向主幹道,純電動小汽車投放到8萬人的組團式社區運營。
南京:首批3輛電動公交汽車在南京公交遊1線正式上路示範運營。
威海:公交公司啟動線路運營,以沿海岸線作為綠色環保對外展示線路。
③ 目前世界各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是怎樣的
一、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國研網:目前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是怎樣的?
王曉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環境系統面臨巨大的挑戰,汽車作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需要進行革命性的變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形成了共識,從長期來看,包括純電動、燃料電池技術在內的純電驅動將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方向,在短期內,油電混合、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是重要的過渡路線。目前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共同的難題,例如關鍵技術的突破、汽車工業的轉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等。
具體到各國,應該說,引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還是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這些國家起步比我國要早很多,它們的發展也各有側重。
美國長期側重降低石油依賴、確保新能源安全的戰略,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交通領域實現根本上擺脫石油依賴的重要措施,並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地位。早在柯林頓時期,美國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經濟性為目標的計劃,混合動力是當時主要的技術解決方案。到了布希時期,變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賴,技術解決方案主要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後來還有一個計劃,想用十年的時間實現20%的石油替代和節約,主要措施是生物質燃料。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奧巴馬政府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實施新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提出了總額40億美元的動力電池以及電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的計劃,產品上,選擇了以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為重點。
日本長期堅持確保能源安全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雙重戰略,通過制訂國家目標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時高度重視技術創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國家能源戰略,目標是到2030年交通領域對石油的依賴從100%降到80%,為了配合這個新能源戰略的實施,提出了下一代汽車燃料計劃,明確提出改善和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標准,推進生物質燃料的應用,促進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等。近期,日本又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低碳革命的重要內容,並且計劃到2020年普及以電動汽車為主體的下一代汽車。目前,日本正全面發展三類電動汽車,其混合動力全球銷量第一;在純電驅動方面,規劃和產業化推進步伐也是最快的;另外,日本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也優於其他國家。
相對於美國和日本,歐洲更加側重於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滿足日益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經成為歐洲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質燃料、天然氣以及氫燃料為主,本世紀初曾經提出到2020年23%的石油替代目標。近期,歐洲則對電動汽車給予高度關注。例如德國2009年下半年發布電動汽車計劃,高度重視純電驅動的電動汽車發展,以純電為重點,分別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目標。
二、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有較好的基礎
國研網: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背景是怎樣的?
王曉明: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應對節能減排重大挑戰的需要,同時也是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需要。歐美日這些國家,都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制高點來考慮,國家投入力量加強產業的發展。我國傳統汽車領域和國外相比還比較落後,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們和發達國家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說法較多的是「彎道超車」,我們有機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西方發達國家在一個平衡的層面上創新。我國汽車工業以純電驅動作為技術轉型的主要戰略方向,重點突破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實現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近期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逐步提高我國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節能汽車,中度、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計劃超過100萬輛,但是占總體汽車保有量的比重還是小的。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產業化,市場保有量有望超過500萬輛。
從2001年開始,我國「863」項目共投入20億元研發經費,形成了以純電動、油電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為「三縱」,以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動力總成控制系統三種共性技術為「三橫」的電動汽車研發格局。共計有200多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000多名科技人員直接參加了電動汽車專項研發。到目前為止,共有160多款各類電動汽車進入了我國汽車產品公告,建成30多個電動汽車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別的技術創新平台,制定電動汽車相關標准40多項。
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有較好的基礎。首先,我國是僅次於日本、韓國的全球第三大鋰電池生產國,佔全球約25%的市場份額。雖然目前來看,產品還多用於手機、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等領域,但產業規模龐大、產業鏈基礎較好、生產工藝共性點多,具備大規模發展汽車用動力電池的條件。另外,我國也是鋰資源儲量大國,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的主要性能明顯進步,初步具備了產業化的能力。第二,在車用驅動電機方面,我國電機產業規模位居全球首位,產品量大、面廣。我國又是工業電機的生產大國,在電機生產方面有較強的技術基礎。目前,我國電動汽車整車已經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包括動力性、經濟性、續駛里程、雜訊等指標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前期是城市公交,現在乘用車產品也越來越多,比如比亞迪(002594)、鄭州日產、奇瑞、長安等都有混合動力性汽車生產上市。
近幾年,我國陸續出台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以及私人消費補貼的相關政策,並在不斷擴大試點的范圍。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開始啟動,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了初步發展,部分城市已經形成了網路雛形。隨著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的實施,電動汽車能源供給基礎設施的潛在機會開始受到重視,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普天海油公司等能源企業,圍繞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強勢介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各示範城市和社會各界也積極響應。截至2010年年底,已經建設各種類型充電站大約100座,充電樁300多個。
三、發展新能源汽車需標准先行私人消費大規模啟動尚需時日
國研網:目前新能源汽車相關標準的制定情況如何?私人消費開展的情況又是怎樣的?
王曉明:新能源汽車的標准體系建設是一個大問題,國家標准委目前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標准。新能源汽車驅動方式、驅動結構、電源結構的變化,充電設施、充電站的變化,都需要制定新的標准來規范。有了標准之後,產業的發展才有依據,否則,不同企業制定不同的標准,導致介面不統一,會造成社會資源的重大浪費。現在據我了解,新能源汽車充電的介面標准已經有了,充電設施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標准。當然,標準的制定本身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需要新能源汽車大量的生產和使用,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和更新。有一種說法,叫「標准先行」,用標准來引導企業,但這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難做到,有些存在的問題沒有通過大規模的使用是反映不出來的,也就很難把這些問題吸收到標準的調整之中。國外也是如此,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標准都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是業界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現在新能源汽車真正的走入家庭,還存在幾個方面瓶頸的制約。第一個瓶頸是,受動力電池本身能量密度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充一次電行駛的里程較短。比如輕型車目前大約是120-160公里左右,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城市內短距離行駛尚可以接受,長距離就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另外,新能源汽車受電池成本過高的影響,整體的價格競爭優勢還不明顯。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在於,行駛同樣的距離,其使用電能的成本要比傳統內燃機動力汽車使用油的成本要低,但是新能源汽車的購置成本較高,而且比傳統汽車要高很多,目前政府要靠補貼才能使新能源汽車的購置成本看起來有競爭力。這也是消費者考慮比較多的一個方面。另外從充電的基礎設施來說,家庭的慢充,要對車庫和停車場進行改造,目前很多家用的車庫和停車場還沒有這樣的設施,改造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另外公共場合的快充設施目前還沒有到位,所以從充電的便利性來看,也是消費者的一個顧慮。最後一個制約是,新能源汽車的駕駛感覺和體驗與傳統汽車還存在差距。消費者買車,一定會首先從使用的因素、成本的因素全都考慮過之後,再從舒適性、駕駛體驗等方面與傳統汽車做一個比較,看是不是有優勢。現階段真正面世的高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並不多,因此在這些方面的消費者體驗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造成消費者在購買這些汽車的時候,心裡會打個問號,從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選擇。我個人認為,廠家對這些問題也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所以現在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分成了幾個階段:近期看私家車、乘用車還是以混合動力為主,逐漸從輕混向中混、高混,中間加電機驅動發展,最後再發展到純電動汽車。具體到市場來看,還是放到城市公交等領域。例如比亞迪現在把重點就放到了大巴、公交等領域,因為這些車型行駛路線比較固定,充電問題比較好解決,另一方面,在公交領域政府的補貼力度也較大,這部分車型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已經形成了市場。但是私人汽車方面,大規模的啟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
新能源汽車從國家的角度已經列入到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發展的戰略上已經明確了,具體的支持政策也正在陸續出台,力度上也越來越大,除了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貼外,以後地方政府還會陸續出台一些優惠政策,例如購置稅優惠,停車收費優惠,還將會提供一些行駛上的便利,比如傳統汽車的限行,對新能源汽車是沒有的。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努力營造一個新能源汽車使用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引導消費者來加深認識,主動購買。從未來的趨勢來看,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因為不論從技術、成本還是駕駛體驗方面,都會越來越好。
四、新能源汽車發展要與能源結構調整相結合
國研網: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節能和減排效果怎樣?
王曉明:新能源汽車的節能、二氧化碳減排效果不能僅從新能源汽車本身使用的環節來看,還得看上游能源的結構,也就是說要從新能源汽車的全生命周期來考慮。我們也做過測算,分成幾種不同的技術路線來考慮,相對於傳統的汽油車,在中國現有的能源結構下,純電動汽車節能是有效果的,要好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但在減排方面,二氧化碳排放目前還略高於內燃機汽車。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在積極發展純電動汽車?原因就是上游的能源結構趨勢是可變的,比如我國就在逐步提高清潔能源、低碳能源的比重,核電、風能、太陽能、水電的比重越高,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效果就會越好,即使依靠現在火電為主的能源結構,如果未來採用IGCC、超超臨界等發電技術之後,發電效率大概能夠提高40%,下游用電來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它的減排效果就能好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總結起來就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傳統的火力發電技術還在進步,另一方面從結構上看,我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也在進一步改善,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比重會越來越高,一次能源向電能轉換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會逐步減少,這樣,新能源汽車的減排效果會逐漸地體現出來。
針對節能減排效果來說,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著眼於長期應該將電動汽車作為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無論是提升傳統汽車的燃油經濟性,還是大規模普及混合動力汽車與其他類型的節能汽車,所能夠帶來的耗油和排放減少最終都將遇到瓶頸制約。因此從長遠來看,純電動汽車才是汽車工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然而,純電動汽車對於技術的要求也最高,普及起來比混合動力汽車困難得多,短期內尚不具備全面推廣的條件。因此,至少在未來二三十年中,混合動力汽車仍將會是汽車工業走向低碳之路的重要過渡。
國研網: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以後,會不會對電網造成更大的壓力?
王曉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社會上來說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是驅動方式的改變,同時對能源基礎設施、能源結構的調整也有它的需求。從能源,尤其是電網來說,現在發展智能電網也是一個方向,全球各個國家,包括中國,都在大力推進。智能電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適應了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變化。新能源汽車有充電的需求,但是可以利用峰谷的方式充電。比如家庭用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在夜間採用慢充的方式,用7到8個小時完成充電,這個時間正好是電網負荷比較低的時候,這種方式本身可以起到調峰的作用,利用峰谷電來完成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對整個電網的穩定是有好處的。另外,新能源汽車可以加強對電網分布式的利用,比如在一個區域,一個局部的城市或者一個社區使用新能源汽車,就形成了一個分布式的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起到儲能的作用,每輛車都是一個小的儲能單位,整個車輛匯總起來,就變成一個儲能系統,這個儲能系統和電網配合就能實現一些功能上的互補。就目前的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對電網運行不會造成大的沖擊。
五、小型低速電動車發展尚存在爭議
國研網:目前我國的一些地方,小型低速電動車發展很快,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王曉明:在山東等一些地方,正在發展一些小型低速電動車,實際應該稱之為小型低速低成本電動車,這些車型之所以發展的快,不是因為小型和低速,而是因為它的低成本,消費者的門檻比較低。低成本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使用一些傳統上低成本的鉛酸電池,另外整車的設計、製造方面犧牲了一些舒適性、安全性。從小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上來說,行業內的爭論比較多。有專家認為,小型低速電動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方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基於現有平台的這些電動汽車,價格都比較高,主要是電池的價格比較高,市場接受起來還比較困難。而小型低速電動車由於大多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城鄉結合部來使用,很多購買者是第一次購買,沒有傳統汽車做一個參照和比較,另外由於電費較低造成使用成本較低,加上購置成本也比較低,因此接受度比較高,市場就形成了,以後可以通過電池的不斷改進,車輛整體設計的不斷改進提高整車的技術水平。這是一種觀點,認為不能否定小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而是要引導它的發展,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另一種觀點認為,這種小型低速電動車,與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不一致。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兩個判斷的重要前提條件,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重大的技術創新,具體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主要是圍繞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方向的技術創新,而小型低速電動車很難說是重大的技術創新。第三種觀點認為,要分開來看,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一定要把小型低速電動車納入到裡面,而小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現在也不一定要出台政策去限制,而是可以通過一種引導的方式把這兩種路線結合起來是最好的。
④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營銷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一、發展現狀
1.萌芽期(2001-2008年):在此期間,新能源汽車等相關概念被提出,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工藝受到重點關注。
2.推廣期(2009-2014年):期間政府出台新能源汽車補貼,啟動新能源汽車示範運營項目,新能源汽車正式上線。試點示範推廣工作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政策不斷出台,完整的產業政策體系逐步形成。
3.高速發展期(2015年至今):這一時期的產業政策與推進期相似。試點推進、政策補貼等主要方面正在完善,但不同的是,這一時期的政策延伸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因此,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更高。2015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標准不斷調整,呈現出技術門檻提高、補貼減少的趨勢。
(4)基礎設施不足
目前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充電不便。不同廠家生產的充電裝置介面不同,給新能源汽車充電帶來很大不便。當油箱加滿時,傳統的汽油動力汽車平均可以行駛600公里左右。雖然有些新能源汽車的行駛能力超過600公里,但傳統燃油車只需幾分鍾就能充滿電,而快充新能源汽車則需要兩個多小時。
⑤ 誰知道「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在各地的實施情況如何
做秀,不實在
實際上國產「新能源」汽車需要政府、企業加油努力而不是吹牛
⑥ 新能源車的推廣
2008年底啟動的「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工程,經歷了2009年、2010年參與城市轟轟烈烈的圈地立項、剪綵、啟動儀式和成立產業聯盟後,2011年以後忽然冷卻下來。「政策熱、市場冷」,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的尷尬寫照。究其原因,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分析認為,政策集中度不夠,「在產品成熟度不夠的情況下,示範城市不宜搞得太多。」「十城千輛」示範工程,原本計劃自2009年起,用3年左右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範運行。
2009年首先在北京、上海、重慶等13個城市展開,當時重點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2010年又增加了天津、廈門等12個城市為第二批、第三批試點城市。同時選擇6個示範城市,開始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
截至2011年底,參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的25個城市,實際推廣數量目標完成率,只有當初申報規劃的38%,且大部分是混合動力公交車,純電動公交所佔比例很低。「前期研發不充分,會讓示範城市成為試驗品使用者。上萬輛新能源車在全國各地示範運行和產品技術考核,匯集起來的反饋信息雜亂,這個說續航里程不夠,那個說電池起火了,集中起來,很容易給人一種新能源車都是毛病的印象。一聽說出了這么多問題,市場就冷了下來,開始反思了。」
示範工程的成績不理想,導致政府態度的猶疑,一度使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一拖再拖,反復修改,遲遲未獲通過,示範工程行至岔路口。「不管是中央政府的態度、地方政府的參與積極性,還是產品技術的成熟度、基礎配套設施的跟進,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位曾參與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調研摸底的業內專家表示,雖然示範城市紛紛表示要加大馬力推廣電動車,但他認為難度很大。為此趙航建議,「新能源汽車試驗階段不宜大規模推廣。」
2015年8月29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在2015中國(隨州)專用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根據上半年統計數據,2015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72711輛,超過美國52704輛的銷量,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2015年我國出台的《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對此,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童光毅表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已有各類電動汽車12萬輛,今年上半年電動汽車產銷量約為8萬輛;目前單月產銷量已經突破2萬輛,因此預計到2015年底累計產銷量將超過32萬輛,增長勢頭迅猛,雖然離50萬輛的規劃目標有點差距,但估計明年上半年就能達到。
⑦ 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25個是哪些 其中包含貴州嗎
2009年,科技部、發展革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四部委,聯合開展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確定北京、上海、重慶、長春、大連、杭州、濟南、武漢、深圳、合肥、長沙、昆明、南昌等13個城市作為國家首批試點城市。
2010年初,科技部、發展革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四部委等4部委下發通知,進一步擴大公共服務領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工作,增加天津、海口、鄭州、廈門、蘇州、唐山、廣州等7個試點城市。
上周,有媒體披露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或將由20個增至25個。記者經多方求證,此消息屬實。並獨家獲悉,沈陽、成都、南通、襄樊、呼和浩特為新增的5個城市。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⑧ 什麼樣的城市能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
任何城市
甲醇.汽車.燃料(爐具)行業標准領導者!車燒甲醇油費省1半。
甲醇燃料、甲醇爐具;介紹車燒甲醇、燒火甲醇所有問題及解決方案。
甲醇國標99.9%最好!【M100】——水燃料,又叫生物;醇基;碳氫;甲醇汽油/燃料、燒火油。
燒火燃料:純燒最好;或(無論叫生物、醇基;燃料或油都是甲醇)勾兌與水勾兌10~20%的水
車用燃料:純燒最好(雙油箱,雙燃料最經濟穩定);或勾兌與汽油勾兌10%~20%的汽油。
【比汽油】省錢35%~55%安全、環保、保護發動機
【比液化氣、天然氣】比液化氣、天然氣更安全;可在網上視頻里搜【瓶裝液化氣罐爆炸】甲醇比汽油安全、環保;可做實驗;氣罐高壓縮氣體,爆炸是炸葯的6倍,氣罐進空氣超過一定量也爆炸;甲醇液體、常壓,並可用水稀釋,最壞是著火而不是爆炸。
只要是電噴汽油車都可以改智能雙燃料控制(3~12缸都可以)!或燒天然氣車都可以燒甲醇!甲醇汽車迎來發展春天,必須專業改裝!比氣安全動力好、更省、續航能力強,改裝方案多等優點。
甲醇汽車改裝,甲醇燃料市面上99%都是簡易改裝,車燒甲醇不是加個所謂的控制器就是甲醇汽車改裝,要不車廠早就自己加上了。甲醇如果簡單的勾兌就可以使用,那3桶油早就做了。
必須專業改裝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要不必定失敗。
SHANJIE山捷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6種智能轉換控制;9種匹配調試;10種智能控制模式,根據不同車型狀況可選擇】:油費省1半(根據當地運輸情況)比燒氣安全、動力好、續航能力強、便捷!
甲醇汽車燃料行業領導者——GCM新能源
我們讓您全面了解,不做事後悔事!解決車燒甲醇所有問題!
(甲醇導電水性,傳統機構油泵、液位器、過濾器等部件不適合)
與我們合作保證你發展無後顧之憂!單、雙油箱各種改裝方案滿足不同客戶需要!
【推薦雙油箱】:(可智能轉換控制【具有智能控制甲醇、汽油雙模式及10種模式滿足任何汽車智能模式】或手動轉換控制)【避免改雙軌出現,噴油嘴噴射角度不好、噴油嘴質量差滲漏已壞傷車,避免其他改裝必須停車前轉換到汽油;隨時啟動片刻及能轉換到所用燃料】,全年可純燒甲醇、GCM100、雙油箱雙油路【推薦新增大油箱裝甲醇;也可後裝小油箱裝汽油,原車大油箱裝甲醇,不佔用空間改裝不明顯】。
【單油箱】:無需增加油箱【避免出現改裝車輛問題:雙模式、雙泵控制計程車的黃金搭檔】10種智能模式選擇可滿足任何車輛及使用甲醇、甲醇汽油、汽油及多種手動模式,無明顯改裝車輛,推薦雙泵雙供油保障(鼠籠式變頻燃油泵與原車泵保障油路無憂)根據溫度是純燒甲醇、甲醇汽油、M85、M70、M50。
甲醇(水性導電能力強,汽油導電差。車燒甲醇必須用耐水油泵、液位器!甲醇避免被酸性、腐蝕性液體污染(罐車只做水清洗,不做蒸灌處理)。
傳統油泵:普通油泵無論是進口車還是國產車,油泵都為直流有刷泵,碳刷及導線接觸甲醇通電後氧化嚴重(甲醇導電性與汽油不同),原車泵相對會好一點(原車泵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後換泵有一星期不到就壞泵現象。
鼠籠式變頻無刷燃油泵:鼠籠式結構,避免碳刷、導線接觸燃料氧化損壞,鼠籠式電機啟動性好、動力好、穩定性好耐免維護;變頻器功率大,產熱少,適合汽車環境,保障油泵可靠運行,變頻器壽命可超過汽車使用年限。滿足各種車輛壓力、流量、耐疲勞性好,啟動性好,防堵轉能力強。
傳統液位器:普通油位器為汽油設計滑動觸點,甲醇導電性與汽油不同,滑動觸點電阻通電氧化後阻值不準,浮子適合甲醇等,壞的是傳統油位器,而不是油表。(中、高檔車相對液位滑動觸點材質好耐用)
非接觸式磁感應液位器:磁感應式無觸點接觸燃料,避免傳統液位器易壞弊端。
傳統濾芯:用紙質膠粘。GCM專用濾芯,非紙質膠粘。
控制器:液晶屏顯示、可顯示液位、溫度模式等數據;處理器:鋁壓鑄外殼;電磁閥(德國GSR代工廠產)不銹鋼鑄造,密封材料耐醇
耐油;新增油箱(油箱、液位器為專利產品)容積20~75升可選可安裝任何車輛含轎車、MPV商務車、SUV越野車。新增油箱與原車供
油系統互換工作又可獨立工作,雙燃料甲醇、汽油獨立分裝,可完全使用純甲醇、或GCM100比改氣安全、動力好、使用成本低、燃料
加註方便無憂。市面所謂的改甲醇簡單的加個控制器、冷啟動罐,存在材料劣質、控制簡單、安全隱患大、故障多、燃燒不好損車、改
裝發動機等問題!使用甲醇必須安裝鼠籠式變頻油泵、非接觸式磁感應液位器、專用燃料過濾器等要不很多小問題成為大問題成為後患。
車燒甲醇常見問題:
不是壞噴油嘴:而是堵塞,傳統清洗,及超聲波清洗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詳細了解請登錄
不是壞油表:而是傳統液位器,不適合甲醇特性,燒壞,或液位滑動電阻被導電氧化或隔離。【用磁感應非接觸式液位器就可避免】車燒甲醇常見故障,壞油泵,傳統油泵、所謂的陶瓷泵、甲醇泵、普通的無刷泵不能徹底解決油泵導線接觸燃料導電氧化問題,甲醇導電性與汽油不同,同時部分車輛出現壞油表(其實是壞油箱內有位滑動觸點);壞噴油嘴,其實是堵塞,傳統清洗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需要特殊清洗修復。原車的噴油嘴最好,不要給用戶輕易更換。很多維修工作人員工作不規范細致,拆噴油軌時,(噴軌拆卸一定要把油軌周圍沙土清理干凈避免掉落氣缸內造成拉缸!車燒甲醇很多問題是認為問題,以及找不到問題所在,不能根本性解決,汽車調試適應甲醇後,故障率比燒汽油還少。純燒甲醇或燒M100低溫不易啟動,或部分車輛啟動難問題!改裝一定要用智能雙燃料
1、解決發動機燃燒純甲醇或GCM100時在20℃以下啟動時不易啟動,啟動後運行不穩定、動力慢慢變小問題、越來越不節省等問題。
2、解決發動機燃燒甲醇、汽油需要兩種燃料供給轉換問題,能智能、手動轉換燃料,智能、手動控制供給,根據汽車發動運行狀態、需
求智能控制、轉換,充分使用不同燃料,達到最佳效果。實現雙燃料全面解決最佳方案,具有汽油(-20度到20度控制)和甲醇(約20度到60
度)雙控制模式;比用油電混合車(購、保、維修)成本低,環保。新能源——中醇醇油(甲醇)可全年使用,不受季節溫度變化影響。
3、解決簡易改裝雙油路,需停車前需提前轉換問題,不能避免氣阻問題!汽油油箱可不用使用純汽油,用GCM85燃料、更省更方便!
4、控制系統集成化、模塊化、超原車標准設計、生產,故障率低、運行穩定、可靠性好;核心部件全部為進口產品、定製、專用配件。
5、控制系統帶運行、狀態、燃料使用等顯示,運行、狀況、數據一目瞭然,讓您明明白白使用。
6、控制系統在汽車發動機燃料轉換、安裝不破壞原發動機結構,避免改雙軌帶來噴油嘴易壞、易堵、動力不好、後期不節省、壞油泵、
等故障率高問題。可用於任何電噴汽車車加裝第二套燃油系統。油箱標准帶有進氣、熱膨脹排氣、防翻車燃料泄露等保護。
油管軟:(耐甲醇、乙醇、汽油、柴油)可經受車廠、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可提供質檢報告的耐壓30公斤耐溫范圍從零下25度到
油管硬:(耐甲醇、乙醇、汽油、柴油)可經受車廠、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標準的耐壓20公斤耐溫范圍從零下40度到120度
高溫線:(除控制器用)其他線束耐溫200度,可經受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超原車技術要求50%繼電器:世界知名品牌材質銀點。高溫膠帶:發動機用超原車技術要求(為什麼不選擇市場配件,汽車裝配廠所用原車件,嚴禁供應商流通到市場,市場配件價格與裝配廠質量要求價格差多倍多者幾10倍,如油泵原廠上千元一個,配件幾十元;噴油嘴市場根本賣不到真品,所以有行家寧願選擇國外拆車件不用市場配件;如球龍套計程車用,便宜10多元只能用幾個月,好60幾元可以使用2年;現在客戶要求高,工時費高,所以要用就選用高品質產品)放心、省心、安心
我們的優勢:GCM中醇.新能源&醇油、SHANJIE山捷、山東.平捷屬公司注冊商標。為SHANJIE山捷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 在汽
車燃料、控制系統、轉換、控制、元器件、工藝、安裝、外觀造型等擁有商標、專利、等多達20多項知識產權保護。專業團隊、專利
保護、優質品質; 創品牌戰略、造精品產品!統一形象宣傳;統一管理服務;統一產品供應。因為燃料勾兌也可以使用!請用戶全面了解後再使用;詳細請登錄公司網站了解:
石油能源危機:全世界、包括中國都在大力開發、支持新能源,尤其是汽車在中國日益增長,原油需求增長遠大於國內生產增長,進口依賴達到60%以上;中國大部分石油、天然氣需要進口,石油只夠人類使用40幾年,天然氣不過60幾年;電瓶汽車的存、方電已經制熱製冷瓶頸很難突破;所以甲醇成了最好最佳替代品。
汽油:汽油是產品、商品名、而不是單一的化學成分,其成分復雜有100-200種化學成分組成;
天然氣:屬高壓壓縮氣體,危險性比汽油大,汽車使用必需加裝高壓氣罐,氣體泄漏檢測難等,50度以下需用汽油,氣進入氣缸前需加熱、燃燒溫度高、吸熱少、動力小、產生油膩多,對發動機傷害大,麵包車燒氣3-4萬需大修,計程車縮短30-50%壽命;尤其開空調或上坡路很多車動力不能滿足;氣體運輸、存儲不便!
甲醇:甲醇主要來自煤炭、天然氣轉換成甲醇便於存儲、運輸,及可再生植物等,煤炭夠人類使用200年以上,中國典型的富煤貧油國,所以發展甲醇替代傳統燃料趨勢所在。甲醇閃點高13左右;純甲醇因為高壓有氧燃燒,燃燒充分替代汽油的比例是1.5~1.7左右,所以車燒甲醇需加裝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還可以讓汽車同時燒汽油;純燒甲醇根據汽車壓縮不同,壓縮比低、點火弱的車輛在25度左右啟動開始困難,熱車後正常,壓縮比高、點火強車輛可以在17-18度以上正常啟動;汽車設計從零下20度到零上20度有1.8倍到0倍的放大,燒甲醇需甲醇模式。甲醇比汽油清潔環保。甲醇吸熱是汽油的3倍,所以甲醇對車輛的熱磨損更小,產生油膩更少,積碳少等優點;所以車燒甲醇比燒汽油對車還保護切不宜高溫,所以F1方程式車都燒含有甲醇燃料; 甲醇沸點不到70度,所以燒甲醇一定要解決氣阻問題,改智能汽車雙燃料控制系統解決此問題,全面改裝解決所有你們所聽到的片面問題!
中醇醇油:GCM100是純甲醇的改性燃料,比純甲醇點燃性好、燃燒更充分、動力性強等優點!
GCM85是純甲醇改性並添加了專用添加劑,根據不同地區車型可在零下10度左右正常啟動,比勾兌汽油經濟性好、冷啟動性好、動力好、又保護發動機磨損、部件的保護!GCM85不是簡單的讓車輛低溫能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