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國新能源汽車
❶ 10月歐洲新能源車繼續狂飆
圖5?10月歐洲混合動力汽車市場概覽
小結:近期新能源板塊和整個汽車板塊都在一個大周期上面開始往上飆數據,真的是非常強的業績、前景驅動下的快速狂飆。當然我的理解,還是在汽車行業變革的大沖擊下,傳統車企要經歷一場非常大的「除舊迎新」,現在資本都對新造車領域和電池產業鏈期待特別高。
圖|網路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歐洲車企拿下半壁江山,特斯拉一支獨秀,前四月車企新能源車銷量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日系車企因為本國石油資源較少,非常注重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在新能源技術上的投入也是非常超前的。豐田在1997年就推出了首款油電混動車型普銳斯,2014年又推出了首款燃料電池車Mirai。當然本田也有Clarity這樣集油電混動、插電混動和氫燃料電池多種不同動力的車型,日產還有前全球銷量最高電動車聆風。
但在電動汽車蓬勃發展的這幾年,日系車企彷彿瞬間就被其他品牌甩在了身後,看看今年前四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就可以發現這一點。
在全球車企2020年1-4月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前十中,豐田本田都不見蹤影,日系車企僅有日產一家上榜,還是多虧聆風貢獻了絕大部分的銷量,可見日系車在電動車時代確實有掉隊的感覺。
而一向被我們認為不需要擔心加油的豪華品牌,反而有三個廠商上榜,分別是僅次於特斯拉的寶馬,奧迪和沃爾沃,這三個老牌豪華車企。其中奧迪是憑借剛上市不久的e-tron車型立下汗馬功勞,其餘兩者則是早就推出了多款插電混動車型,可以大幅降低油耗,滿足節能減排的法規,同時也為電動化轉型鋪好了道路。
其它方面,中國品牌有兩家車企上榜,分別是比亞迪和上汽集團,前者不必多說,一直都是我國新能源車銷量最高的車企,後者則擁有榮威和名爵多個品牌,推出的電動汽車也很有競爭力,其中名爵還是以海外市場為主,表現可圈可點。
此外,歐洲車企在本次榜單中拿下了半壁江山,當然有品牌眾多的優勢,不過也說明了歐洲在電動化的轉型非常迅速,同時也推出了不少很有競爭力的車型,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隨著歐洲各家相繼出台力度更大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相信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還會進一步提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歐洲10月電動車銷量冠軍易主 ID.3贏了Model 3
【EV視界報道】盡管整個汽車市場仍在艱難成長,但歐洲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卻逆勢火爆,10月新車注冊量多達近147000輛,同比增長195%,創出有史以來第二好的成績,歷史記錄是去年9月創造的160000輛。
10月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也提高到13%,其中純電動汽車站6.5%,今年前10個月累計增幅達到113%,銷量達到900000輛,累計市場份額提高到9.5%,僅純電動汽車就占據5.1%,可以肯定地說,今年歐洲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將突破10%,12月可能將再創新紀錄,市場份額有望超過15%。
從車型銷量看,歐洲純電動汽車10月純電動汽車銷量73257輛,同比增長192%,增速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PHEV)相同,PHEV的銷量繼續攀升,漲幅高達198%,創出歷史新高73349輛,使得兩種技術路線打成平手。但從今年前十月的情況看,PHEV仍低於純電動汽車的份額,二者分別占據47%和53%。
10月歐洲的最暢銷新能源汽車是大眾ID.3,成功擊敗了雷諾Zoe,特斯拉Model3由於第三季度初期的交車低潮而無緣前十。
大眾ID.3在歐洲市場開賣8周,便已交車超過19155輛,而且這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與軟體問題延宕下的成績,熱門程度可見非比一般。
大眾汽車集團發言人近日表示,9月中旬開始首批交車後,ID.3的訂單已超過38000輛,這為大眾汽車的電動化策略帶來信心,未來還將通過ID.4電動SUV、ID.Buzz小型電動MPV等產品搶攻市場,?2024年前投資330億歐元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
大眾汽車以10%的市場佔有率獨占鰲頭,雷諾以9%位居第二,而特斯拉的市場佔比下降了2%至7%,輸給了梅賽德斯賓士,憑借強大產品陣容賓士的市場份額上升了1%至9%。寶馬和沃爾沃均以7%分別占據第四和第五。
2020?年以來,歐洲新能源汽車能保持高速成長的主要原因是各國政府的補貼政策。德、英、法等國為刺激國內經濟,推出購車補助計劃,補貼對象以環保為要求的新能源車為主,其中又以純電動車能拿到的補貼金額最高,在各國原計劃實施新能源車補貼逐年退出的情況下,不降反升的補貼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大誘因,部分國家提供的高補助金額等同於抵消了純電動車與燃油車間的價差。
以區域市場來看,新能源車銷售成長的支撐力主要來自德國、英國、法國,三國2020?年預計將銷售63萬輛新能源車,年成長率高達163%。
預計未來新能源車在歐洲市場的滲透率還將進一步提升,德、英、法三國的補貼政策也有機會延續至2021年,加上明年將歐盟將實施碳排放新規,未達標的車企將面臨巨額罰款,這都將驅動新能源車市的蓬勃發展,同時也將帶動充電樁與供應鏈的發展機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歐洲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力,到底誰應該背鍋
上周六的法蘭克福車展有點亂,成千上萬人在車展展館周邊遊行,他們舉著「Make Love Not CO2的標語」,抗議汽車產業排放二氧化碳。
汽車很明顯是此次抗議的目標,抗議者們在大眾、寶馬、戴姆勒和豐田等公司高管的肖像上用排氣管替代他們的性器官。他們要求車企們停止銷售排放大戶SUV車型。2017年,由於SUV車型銷量的快速上漲,歐洲連續10年走低的新車CO2排放量逆轉上揚,全行業CO2排放量上升2克,達到120.4克/公里。
客觀數據也許能證明車企的觀點。一方面,歐洲新能源車型銷量佔比僅有1.5%,且其中一半車型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因為PHEV車型可以不那麼依賴充電樁。另一方面,在充電樁設施普遍缺失的國家(每公里充電樁數少於1),新能源車型銷量佔比低於1%。
汽車企業預測,到2030年,歐洲需要230萬個充電樁才能滿足需求。但目前整個歐盟還不到14.5萬個充電樁。其中四分之三位於歐盟28個國家中的4個國家——德國、英國、法國和荷蘭。
中國政府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扶持力度顯然要強於歐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108萬台,同比增長67.8%。得益於充電樁數量的大幅增長,中國純電動車型銷量佔比達75%,3倍於插電式混合動力。
❺ 比亞迪唐EV將出口挪威,歐洲新能源市場為什麼會如此火熱
近日,挪威一名汽車博主Kris Rifa,在當地拍攝到了一輛比亞迪的純電動車。新車雖然全身上下的所有車標、標識均被貼紙遮蓋,但對電動車有所了解的朋友來說,能夠看出這是一台比亞迪的唐EV?600。換句話說,比亞迪唐EV甚至更多的比亞迪車型將出口到挪威。
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3月份全球多數市場的汽車銷量紛紛下滑,然而歐洲新能源市場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已經延續了三個月的快速增長態勢。
那麼比亞迪為什麼會選擇出口挪威?整個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為什麼會如此火熱?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今年3月對挪威來說算的上是一個特殊的月份,當月,挪威共賣出9358輛新能源汽車,佔新車銷量的75.2%,這是2019年以來的最高值。換句話說,每售出4輛新車就有3輛是新能源汽車。
在這其中,賣的最好的是奧迪e-tron,其銷量為1,681 輛;特斯拉Model 3排在第二,共售出997輛;第三名是大眾e-Golf共賣出629輛。
不僅如此,事實上挪威目前是世界上電動汽車擁有率最高的國家,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報告顯示:挪威的電動汽車數量占所有汽車數量的百分比高達50%,這就意味著在挪威的所有汽車中,兩輛車中就有一個是電動汽車。並且更為重要的是,挪威超過德國成為歐洲增長最快的電動汽車市場。
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動車擁有率最高的國家,與挪威自身的條件和政策是分不開的。首先,挪威人口少、面積小、全國地理環境差異不大,非常有利於推廣普及電動汽車。
其次,挪威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支持和扶持,要遠早於其他國家,從1991年就開始對電動汽車進行免稅或補貼了,而且為了讓更多市民接受電動汽車,停車費、過路費統統有優惠,而且加強充電網路建設與改造升級,可謂是用盡了一切能想到的辦法推廣普及電動汽車。
由此可見,作為電動車市場份額佔比最高,且電動車市場潛力巨大的國家,挪威已經成為了電動車的天堂,各大新能源車企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在這里有一席之地,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比亞迪要把唐EV出口到挪威。
實際上,不僅是挪威,整個歐洲地區都在經歷一股電動化的浪潮。在整體車市受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仍能保持向上勢頭,有多方面原因。但是這其中,碳排放標准急速加嚴和「禁售燃油車」政策,是歐洲電動汽車發展的最大外驅動力。
去年底,歐盟啟動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計劃,該地區希望在本世界中葉之前實現碳中立。此前車輛製造商在歐洲已經感受到了壓力,如果他們不能大力推廣零排放車輛,他們就要向歐盟支付高額罰款。
與此同時,歐洲多國如法國、英國、挪威、西班牙、荷蘭等,都提出了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部分城市開始劃定燃油車的禁行區域。政府的「禁油」力度也極大推動了歐洲各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當然,與中國情況相同,歐洲電動汽車初期發展迅速,也離不開政府資金和政策支持。
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新能源汽車的情況值得關注。去年底德國政府宣布延長電動車補貼政策至2025年底,並且售價低於40,000歐元的純電和插混電動車的補貼都能相應提高50%,分別享受6,000歐元和4,500歐元的補貼;而價格處於40,000歐元至65,000歐元的純電和插混則的補貼分別提高至最高5,000歐元和3,750歐元。
根據最新的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3月,德國整體車市銷量同比降幅達到38%。但是電動汽車銷量為19755輛,市佔率達到歷史最高值9.2%。根據相關人士分析,即便是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德國的電動汽車市佔率也能達到10%。
相比之下,疫情對法國整體車市的沖擊極大(新車銷量跌72%)。或許是因為法國政府為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提供6,000歐元的獎勵(最高可達14,500歐元補貼),以及免除進口稅、增值稅和道路稅等優惠政策的原因,3月份法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受到的影響較小,3月銷量同比上漲12%至7,740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7,318輛,約占當月乘用車總銷量的11.7%,創下歷史新高。
有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法國電動汽車的市佔率有可能達到10%。也就是說,法國全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大約為15萬輛-20萬輛,有望成為歐洲僅次於德國的電動汽車大國。
2018年開始,英國逐步取消了針對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僅為純電動汽車提供了最高可達3500英鎊的補貼和返款。作為歐洲第二大汽車市場,英國車市受到了「退歐」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影響。
3月份,雖然英國整體汽車銷量受疫情影響同比下跌44%,但電動汽車銷量和市場份額卻仍然保持了驚人的增長。當月英國共售出18,512 輛電動車,創歷史新高,較2019年同期同比增109%,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也給車市的總體衰退帶來了一些緩解。
荷蘭雖然是個歐洲小國,但在電動汽車銷量上的表現,遠遠超出了預期。當前,荷蘭提供了多種優惠措施,其中包括對於每輛電動汽車,其售價處於5萬歐元以下的部分,將享受比燃油汽車低得多的銷售稅率,以及免徵公路稅等。
今年3月份,荷蘭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了25%,但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仍然實現8%的正增長,達5,102輛。更值得一提的是,該國新能源車市場份額擴大到17%,僅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就達14%。
雖然北歐作為歐洲最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位置在去年被德國奪走,但作為電動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地區,北歐國家很早就開始為消費者提供購買補貼。除了上面提到過的挪威之外,在瑞典,電動汽車買家可以享受最高6萬克朗(約6300美元)的獎勵。
在丹麥國內,該國政府取消了此前計劃的對電動汽車增收稅費的決定。並且為駕駛電動汽車上下班的車主提供稅收減免。
通過銷量數據可以看到,今年3月,瑞典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再次創下新的記錄,共售出7,794輛,同比增幅高達79%;市場份額也接近創紀錄的28%。與此同時,丹麥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僅上升,而且還占據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市場份額。上個月,丹麥一共銷售了1,758輛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銷量的12%,大約每售出8.3輛車就有一輛為新能源汽車。
總的來說,比亞迪選擇把唐EV出口到挪威,看中的是挪威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潛力,希望憑借自身的實力在遍地都是電動車的挪威占據一席之地。而歐洲新能源市場逆市上揚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業的共同推動下,歐洲已經進入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時期。
當然,考慮到當前歐洲的疫情較為嚴重,今年歐洲市場的新能源和整體銷量都會受到不小影響,可能會無法達到此前預期的水平,但這改變不了歐洲電動化進程加快的大趨勢。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歐洲和中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截然不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的整體銷量的確可能會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歐洲1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寶馬奧迪上榜,跟國內真的不一樣
在連續看完了我國和全球的1月新能源車銷量之後,氫雲鏈今天准備帶車友們看一下1月的歐洲新能源銷量排行榜,看看在這個車企眾多,且對我國汽車消費有著深遠影響的地區,他們又喜歡哪些新能源車型呢?
高居榜首的雷諾Zoe,拿到了近萬的銷量,再看看其它車型,標致208EV、大眾e-高爾夫、日產聆風、現代KonaEV(昂希諾EV),基本都是小車,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歐洲消費者普遍喜歡小車,尤其是兩廂電動車。但是在國內,國人雖然也喜歡小型SUV,但是兩廂車的日子,還真的不太好過。
仔細分析之後,可以看到歐洲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喜好,跟國內有著很大的差別,不管是在動力類型、品牌還是車型上,都沒有太多的共同點,而有改變這個局面的車型,或許會是近期非常火爆的特斯拉MODEL3。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歐洲新能源汽車7月份銷量或仍將高於中國
8月7日,據汽車電子設計數據跟蹤顯示,歐洲幾個主要國家7月份的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已經超過9.3萬台,根據之前這幾個國家占歐洲81%的平均佔比估計,7月歐洲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會達到11.5萬台。而國內的乘用車合格證大約在8.5萬台,上牌數預估在8萬台。
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迅速起飛,主要得益於強力的補貼政策。2020年第一季度,雖然新冠疫情肆虐,整個車市銷量下滑嚴重。但歐洲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228210輛,同比增長了81.7%。
歐洲電池聯盟(EuropeanBatteryAlliance)的數據顯示,到2021年,歐盟市場上的電動汽車車型將從2019年底的98輛增至214輛。
在馬德里和巴塞羅那,西班牙為電動汽車降低了75%的稅收,並出台了一項補貼購買電動汽車4000-5000歐元的計劃,取決於一輛7年以上的汽車是否報廢。
在義大利,電動車在注冊後5年內免稅,之後可享受75%的減稅。此外,每輛二氧化碳/公里排放量低於70克的汽車可獲得至多6000歐元的補貼,但如果每輛汽車的二氧化碳/公里排放量超過250克,則將被處以2500歐元的罰款。
在這些政策的共同推動下,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20年迅速崛起,甚至超過中國。
根據清潔交通運動組織「運輸與環境」(transport&Environment)的數據,歐洲電動汽車產量將從2019年的不足50萬輛激增至2021年的逾200萬輛。
歐洲電池聯盟(EuropeanBatteryAlliance)表示,德國汽車製造商的電動汽車產量有望在2021年超過中國企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前四月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暴漲,中國市場何時回暖
據外媒報道,汽車市場研究機構德國汽車管理中心(CAM)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前四月,全球汽車銷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作為很多國家大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境遇,在歐洲不僅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而且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也在增長。
在幾個主要的汽車消費者大國,英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達到161%;法國銷量增長了97%;德國也增長了近100%,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各大車企的「救命稻草」,這跟我新能源車銷量跌幅超過燃油車的局面完全不同。
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也不難理解,相比起幅員遼闊的中國,歐洲的國家面積都不是很大,對續航的要求相對較低,因此更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車主在使用新能源汽車時,也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歐洲很多國家在近期都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這讓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得到了放大,讓很多消費者更加願意購買新能源汽車,接受程度也很高。尤其是在挪威,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42%,跟傳統燃油車幾乎平分秋色。
不過在經過了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驟降之後,我國未來的補貼金額幅度會呈現一種相對平緩的趨勢,對銷量的影響較低。車企在電動汽車的研發上,也變得更加用心,推出的車型不僅安全性更高,而且在智能化和使用場景方面也非常豐富。
相信在疫情結束之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有望在下半年開始實現正向增長,恢復到2018年快速增長的階段,穩固全球最大單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地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呈上升趨勢
全球新能源車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中國宣布將在2035年停售燃油車並且在2050年全面停止使用燃油車,歐洲出台最嚴格碳排放政策,政策倒逼大車企轉向電動化。2018年以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高增速發展,2019年增速有所放緩,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約為217萬輛,2020年產量約為255萬輛。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❿ 追趕中美,西歐多國電動車市場大爆發
燃油車文化深厚的西歐市場在2019年迎來了電動車的「進擊之年」,其中尤以英國、德國等國市場電動車銷量表現最為激進——在過去一年,英國純電動車銷量增幅高達144%,德國純電動車銷量增長75.5%。
此外,彭博社旗下研究公司BloomberNEF預測,2020年前三季度,歐洲電動車銷量整體增幅有望達到35%,遠高於中國和北美,成為電動車發展最快的地區。其中,西歐和北歐市場是推動電動車銷量增長的重要地區。
英國:純電動車逆流而上
近兩年,英國一直被「脫歐」困擾,國內汽車銷量更是連續三年處於下降狀態,2019年新車銷量更是達到了6年來的最低點,全年銷量為2,311,140輛,同比下降2.4%。
相比之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非常強勁,2019年純電動汽車注冊量增至37,850輛,同比增長144%,市場份額從去年的0.7%上升到今年的1.6%。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同比下滑18%,但是仍有34,734輛,因此,整個新能源市場的銷量達到72,584輛,相較2018年增長25.7%;全年市場份額也由去年的2.5%上升到3.1%。
2013-2019挪威電動車銷量與市場份額
特斯拉Model3是挪威市場的銷量冠軍,15,683輛的銷售成績使其在挪威新車市場佔比達到了驚人的11%;緊隨其後的是大眾高爾夫,憑借10,025輛的銷量拿下了7%的市場份額;日產聆風和奧迪etron緊隨其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