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毛利潤
A. 電動車利潤空間有多大,
電動車的利潤不足10%。
對於品牌車來說約55%的利潤是歸零件和裝配廠家的,經銷商點30%,剩下才是專賣店或零售商的。一輛3000元的品牌電動車零售商頂多賺100-300塊錢。加上如今的房屋租金和水電越來越昂貴,稍不留神就虧本了,而雜牌車可以把車架、電池、充電器都分別進貨,再進行組裝,用普通的車架和便宜的電池利潤反而比品牌車要高出幾成。
做零售主要靠大量出貨來賺錢,而不是靠單台高毛利來賺錢,否則會有無數的競爭者進入,拉低行業利潤。
另外廠家會給經銷商返利,每年銷量靠前的經銷商都會得到大量現金獎,平時的銷售利潤能維持門店經營就不錯了,獎金反而是利潤的最主要來源,但綜合下來,利潤仍不足10%。
賣電動車注意事項
1、出於業績考慮,銷售人員往往在客戶剛一出現時就著急著圍上去推銷,以為這樣能最快、最有效率地贏得顧客關注、完成銷售任務。其實不然,客人甫一進店,還需要跟銷售有一個熟悉的過程,通過一來一往的交流表達自己的購買需求。只有這樣循序漸進才算是銷售的好開端。
2、融洽的氛圍對於銷售電動車是有極大幫助的。當顧客感覺到被關心時更容易推銷成功。這一點要改進很容易。比如下雨天,顧客進門時及時為他遞去紙巾擦掉雨水;主動詢問客人手機是否需要充電;為顧客提供茶水解渴等等。
B. 有人了解九紫新能源嗎這家汽車銷售商到底怎麼樣
作為一家成立於2017年的企業,九紫新能能夠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就登上納斯達克的舞台,速度不可謂不快。從九紫新能的介紹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家致力於在三四線城市建立消費者家門口的新能源汽車超市,以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普及新能源汽車環保理念為發展宗旨,並且迄今為止已經與包括威馬、北汽、比亞迪、廣汽傳祺等在內的多個新能源品牌達成了合作,全國已經有100多家連鎖店籌建中。
C. 現在開始,造車這事全歸恆大自己幹了!
在恆大健康以3.795億美元收購NEVS剩餘股權一個月後,7月16日,恆大國能新能源汽車集團內部已經證實創始人蔣大龍已卸任董事長職位,同時有消息稱,蔣大龍將轉任恆大新能源汽車板塊顧問。
此外,恆大汽車的組織架構也有新的調整,今年5月將原本獨立的研究總院並入到了新能源汽車集團旗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總裁劉永灼接任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旗下整車研究院院長。
蔣大龍卸任董事長、劉永灼接任恆大新能源整車研究院院長向外界釋放了恆大全面接手恆大國能汽車集團的信號。兩年的時間,NEVS已經實現向恆大健康的自然過渡,蔣大龍也逐漸從台前隱退幕後。
1
NEVS用兩年時間實現自然落地
梳理資料可知,NEVS在2019年引入恆大健康作為股東,作價9.3億美元出售51%股權,這之後,恆大健康又對NEVS進行了增資。對於恆大健康來說,收購擁有汽車生產資質的國能汽車後,又先後入主動力電池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全資入股Protean、收購廣匯,先期完成汽車生產資質、工廠、三電技術、銷售渠道等新能源汽車基礎布局。
與全資入股輪轂電機企業Protean不同的是,NEVS是一家位於瑞典的附屬公司,從事電動智能汽車整車製造、電機電控、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為恆大健康的汽車自主品牌「恆馳」電動汽車進行研發工作,一位接近恆大國能的知情人士表示:「和輪轂電機需要長期合作投入不同,NEVS是對技術、產品、資質等方面的一次性交接。」
就在今年6月10日,MiniMinor與NationalModern訂立股權買賣協議。根據股權買賣協議,MiniMinor已同意購買NationalModern所持有的NEVS的17.6%股份,總代價為3.795億美元。汽車預言家梳理後發現,NationalModern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最終實益擁有人為蔣大龍。這意味著,在完成股份出讓後,蔣大龍將不再持有NEVS任何股份。
雖然簽署股權買賣協議後恆大健康總市值直線突破2000億,但在業內看來,恆大健康內部甚至說恆大新能源汽車內部的人事體系依然動盪。近兩月,相繼曝出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旗下整車研究院院長黃向東與恆大動力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呂超離職的消息。
2
恆大全面接手電筒動汽車版塊
恆大國能內部證實蔣大龍卸任董事長後,雖未透露誰將接任下任董事長,與此同時,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總裁劉永灼接任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旗下整車研究院院長。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預言家通過梳理恆大健康相關信息發現,恆大健康最大的股東是ChinaEvergrande,即中國恆大,持股74.99%,可以發現,恆大造車至此並未引入外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新能源「三傑」Q3財報公布,業績亮眼,理想毛利率接近特斯拉
新能源汽車市場從去年開始進入洗牌階段,已經有多家造車新勢力退出舞台,而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則從洗牌階段脫穎而出,成為目前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的中堅力量。
理想汽車在今年第三季度末的現金儲備也達到了189.16億元,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根據近日透露出的消息,理想汽車目前已經開始了下一款全尺寸SUV的研發,預計在2022年上市,屆時理想汽車或許會迎來新一輪的強勢增長。如果不出意外,理想汽車在未來還會保持快速穩健的發展節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在比較其他行業,電動車利潤真的很高嗎充電企業盈利空間在哪裡
電動車市場有多小利潤,在2020年之前,家用的兩輪電動車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基本上在150-400之間。
這幾年政府大力提昌節能環保,一時間國民紛紛響應!很多城市已經禁摩,也限止小汽車上牌!卻允許電動車上路,如是乎,電動車成了普通老百姓在城市交通上的首選!而農村更是如此,一般家庭都選擇買電動車,主要是節能環保,相比小汽車更加實惠!現在保守估計中國的兩輪電動車和電動小汽車幾億人在使用!至於電動車的差價,廠家至經銷商再到實體店,要視電動車具體品牌和商家協商而定!總之,電動車在中國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發展方向,前景廣闊!所以可以肯定賣電動車利潤很大!
F. 比亞迪年報七大信息:新能源市佔率第一,汽車毛利率近22%
如今當全球汽車企業產、銷盤踞低位,收入、盈利不斷承壓,比亞迪在保證營收的同時,似乎正展現出不同的經營思路。
4月21日,比亞迪發布2019年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14億元,公司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47.41億,同比增長17.71%,較去年同期增長的22.18億現金流,成為上市車企中為數不多現金流正增長的之一。
比亞迪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集團將繼續加大供應鏈體系開放,推進子公司的獨立運營和市場化。通過比亞迪近來的經營活動與財報數據可以發現,分拆業務已經成為比亞迪新的經營策略之一,簡單來說,比亞迪准備對外銷售更多的汽車零部件。
在汽車預言家看來,從某種方面而言,比亞迪2019年度對於營收背後的調整、集團內部經營策略的變化以及人才制度的傾向等方面,是更需要著重關注的地方。
1
新能源汽車市佔率保持第一
目前,比亞迪財報將產品和服務劃分業務單元,共分為三個報告分部。根據財報中「報告分部的財務信息」一項,「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收入包括對外交易收入與分部間交易收入(對內交易收入)。2019年財報中,上述對外、對內板塊的銷售額分別為105.06億元和120.13億元,較2018年分別增加17.39%、減少27.68%。
通過變動比例來看,該板塊對外業務正在增長,這也印證了比亞迪希望從內銷轉外供的經營目標。此外,同動力電池業務相比,比亞迪半導體業務的規模較小。公開信息顯示,比亞迪半導體業務主要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感測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等業務。4月15日,比亞迪發布公告稱通過下屬子公司間的股權轉讓、業務劃轉完成對全資子公司比亞迪微電子(已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內部重組,比亞迪微電子受讓寧波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廣東比亞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並收購惠州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智能光電、LED光源和LED應用相關業務。比亞迪半導體擬以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照此說法,比亞迪半導體將形成多元化股東結構,尋求獨立上市。
金融機構花旗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若比亞迪半導體業務獨立上市,或將大力提高現在上市公司的現金狀況,並為電池業務的IPO奠定基礎。相關數據顯示,全球乘用車電氣化的市場空間約600億,若比亞迪半導體能做到15%全球市佔率,對應100億營收,其拆分上市的市值約300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新能源車的大部分的利潤真的在電池製造商手裡嗎
新能源汽車環保,用車成本低廉,已經成為了眾多人在買車的時候所考慮的,但是購買新能源汽車很多人考慮的還是車輛價格,拋開補貼來說,按照售價而言新能源汽車從價格上面來說比傳統的燃油車要貴,貴的少則幾萬塊,多著數十萬之多,那麼縱觀新能源汽車的利潤,都給了誰?
但無論如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補貼時代逐步過渡到市場化的發展階段,在市場需求和利潤訴求之間如何才能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這也是眾多新能源車企需要深思的問題了。
H. 賣電動車的利潤有多大
呵呵,是的,賣電動車一般最少就是要投資10多萬,我給你算一下哦,房租一年按2萬算,裝修和擺設得4萬,倉庫費用一年一萬吧,還得買車拉貨,僱人組裝,這都需要錢,進貨連擺樣品,最少得100台,光第一次進貨就要8萬以上的,還不算周轉資金哦。。但是利潤也是非常大的,一般電動車散件是700多到1000的,組裝起來以後可以賣到1500到2000多的,利潤基本是翻一倍。一年生意好了也可以賺個十幾,二十多萬的。。
I. 經銷商賣一輛新能源汽車利潤是多少
利潤率8.25%。
汽車作為單價較高,銷售規模較大的商品,利潤率不可能做得太高,相比傳統汽車廠商,新能源汽車廠商的利潤率是3~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