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電動汽車產業專利預警分析
㈠ 關於專利和汽車的問題:純電動汽車與電動汽車(非混合動力)區別,詳細說明請看問題補充,謝謝大家。
7月9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華晨汽車聯合舉辦的「持續創新與發展論壇」在沈舉行。
10餘位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就華晨模式進行了討論。會後,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就近期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現在國家比較推崇新能源技術是電動車,還有插電的,華晨有沒有計劃借機推出電動車?
祁玉民:國家現在在新能源上的路徑和戰略性比較清晰。眼前先抓混合動力,長遠開發純電動。不管外邊怎麼說,純電動現在並不具備市場化條件。所以現在混合動力開發的過程也是為下一步發展純電動打基礎的過程。國家現在其實既鼓勵混合動力也鼓勵純電動,混合動力是希望能有一個插電式,純電動是一個希望,因為弱混只能降低8~10%,所以需要將它逐步在往深了做。
還有就是把重心放在傳統技術的升級上,讓傳統技術減碳20%,這個意義要大得多。
記者:提到兼並重組,華晨有沒有考慮採用收購的方式來做強?
祁玉民:第一我覺得中國汽車產業現在做強比做大的意義更加重要,所有國家的一些政策、國家的一些戰略規劃都應該圍繞著做強來做。什麼叫強?第一品牌強;第二水平高;第三產品精;第四服務優;第五運營好。前三點尤其重要。第二就是國家要研究體制。我覺得我們市場化的進程還是很慢的,還是要研究進一步的開放市場,激活市場,非國有的經濟是最活躍的經濟,一定要鼓勵支持非國有的企業。第三,有機會的話,沒有一個人不想壯大自己,但是我現在想到更多的問題還是怎麼讓華晨做強、做優的問題。現在在河南、河北和江蘇常州我們已經和別人50:50和51:49聯合重組了,開始搞輕型卡車和麵包車。但是在轎車上我們沒什麼兼並重組的計劃。會不會像你說的像沃爾沃那麼來一下,我認為每個廠有每個廠的經營理念,並不一定都要走相同的發展道路。
記者:華晨在出口上遇到一些困難,沒有達到之前的目標,下一步華晨將怎樣做?
祁玉民:歐洲市場在貿易保護,但是我們還將繼續往前走,我還是那句話,我就一輛車不賣,我就跟他們聊技術也是個提高,我就跟那水平高的跑。我們如果和國外都沒有差距,一帆風順地出口了,那中國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㈡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新銷售車輛主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的發展願景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規劃還提到,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充換電服務網路便捷高效,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特斯拉把所有專利都公布了,為什麼國產的電動車綜合性能還遠不如特斯拉,特別是續航
1、特斯拉並沒有公布所有專利,
核心的肯定還是作為商業秘密進行保存,比如電池技術、電控系統技術等;
核心的肯定還是作為商業秘密進行保存,比如電池技術、電控系統技術等;
2、特斯拉僅僅是開放了充電樁的技術,讓大家一起來生產製造更多地充電樁;
3、開放這些專利,更多地是為了更好地推廣電動車,如果許多生產廠家生產製造不了充電樁,或者製造的標准五花八門,那電動車的推廣必然受阻,畢竟電動汽車的續航是個很大的瓶頸,制約了電動車的發展,並不像加油站隨處可見。
前段時間豐田預計開放混動汽車專利技術,也是為了推廣混動技術和自己的產品,如果不公開,混動極有可能就沒人玩了,可能行業就轉向純電動汽車了,所以豐田和特斯拉影響著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
前段時間豐田預計開放混動汽車專利技術,也是為了推廣混動技術和自己的產品,如果不公開,混動極有可能就沒人玩了,可能行業就轉向純電動汽車了,所以豐田和特斯拉影響著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
因為業內流傳著這么一句話:「
世界上有兩種混動,一種叫豐田混動,一種叫其他」;
世界上有兩種混動,一種叫豐田混動,一種叫其他」;
對於電動汽車也一樣:「
世界上有兩種電動,一種要特斯拉電動,一種叫其他」;
世界上有兩種電動,一種要特斯拉電動,一種叫其他」;
別忘了給我點贊喔!有興趣交流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號~
別忘了給我點贊喔!有興趣交流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號~
㈣ 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專利發展水平的策略有哪些
一、提高專利申請的集中度
考慮到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專利申請並不高度集中。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國家需要出台相關政策支持,通過優惠政策和財政補貼,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專利申請的集中度,合理投入資源,加大產業技術研發的集中度和專業化,並建立了技術研發中心;加強工業專利集中申請和自主專利技術研發。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專利申請數量和質量。
四、明確工業技術專利的發展路徑
為了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得更好,中國還需要不斷攻克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核心技術,確保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上繼續追趕國外發達國家。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研發的不斷推進,我國在混合動力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開發了許多新技術、新結構和新材料,促進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專利申請。豐富的趨勢。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很多專利申請將圍繞燃料電池展開,我國將繼續整合新能源汽車行業資源,加強產業技術研發,進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數量和質量,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
㈤ 電動車行業的述職報告
如下: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國內電動車產業迅速增長,從弱逐漸到強,在中國眾多的產業中獨樹一幟。目前,我國電動車市場主要是由電動輕便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以及電動自行車組成,前兩類占據了60%的市場份額。
我國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實施以來,在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整車集成技術、動力系統集成技術以及動力總成關鍵零部件技術方面取得重要技術突破,同時也在專利戰略和技術標准平台建設方面為自主知識產權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各種激勵政策的鼓舞下,國內汽車企業紛紛增加對電動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的研發投入,我國電動汽車產業正在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發展電動車具有獨特的有利條件。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市場。中國人口眾多,具有世界最龐大的客運交通市場,因此也具有世界最龐大的電動觀光車、電動小轎車市場,這為中國電動車技術的發展創造了特殊的市場有利條件。
無論從環保角度還是能源角度看,未來電動車都需要有一個大的發展,其開發將關繫到眾多工業的興衰,可能成為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電動車在中國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電動車行業運營態勢及戰略咨詢報告》共十章。首先介紹了電動車相關概述、中國電動車市場運行環境等,接著分析了中國電動車市場發展的現狀,然後介紹了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格局。隨後,報告對中國電動車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後分析了中國電動車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您若想對電動車產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電動車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採用國家統計數據,海關總署,問卷調查數據,商務部採集數據等資料庫。其中宏觀經濟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部分行業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及市場調研數據,企業數據主要來自於國統計局規模企業統計資料庫及證券交易所等,價格數據主要來自於各類市場監測資料庫。
第一章 電動車行業概述
第一節 電動車定義及分類
一、電動車定義
二、電動車分類
第二節 電動自行車
一、電動自行車定義
二、電動自行車的主要部件
三、電動自行車構造特點
第三節 電動汽車相關概述
一、電動汽車簡介
二、電動汽車的結構
三、電動汽車優缺點
四、純電動汽車的結構和特點
五、混合動力汽車工作方式
六、燃料電池汽車簡介
第二章 電動車行業全球市場分析
第一節 2013年全球電動車行業市場概況
第二節 2013年全球主要國家電動車行業市場概況
一、歐洲地區
二、北美地區
三、亞洲地區
第三節 2013-2017年全球電動車行業市場趨勢預測
第三章 中國電動車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國內電動車經濟環境分析
一、GDP歷史變動軌跡分析
二、固定資產投資歷史變動軌跡分析
三、2013年中國電動車經濟發展預測分析
第二節 中國電動車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第四章 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第一節 2011-2012年中國電動車市場分析
一、2011年電動車市場形勢回顧
二、2012年電動車市場形勢分析
第二節 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產品價格走勢分析
一、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二、2011-2012年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第三節 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發展的主要策略
一、發展國內電動車業的相關建議與對策
二、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建議
第五章 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供需分析
第一節 電動車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預測
一、2010-2012年我國電動車行業總產值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國電動車行業總產值預測
第二節 電動車產品產量分析及預測
一、2010-2012年我國電動車行業產量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國電動車行業產量預測
第三節 電動車市場需求分析及預測
一、2010-2012年我國電動車行業市場需求分析
二、2013-2017年我國電動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
第六章 2010-2012中國電動車行業生產數據分析
第一節 2010-2012年中國電動車行業總體數據分析
一、2010年中國電動車行業全部企業數據分析
二、2011年中國電動車行業全部企業數據分析
三、2012年中國電動車行業全部企業數據分析
第二節 2010-2012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不同規模企業數據分析
一、2010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不同規模企業數據分析
二、2011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不同規模企業數據分析
三、2012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不同規模企業數據分析
第三節 2010-2012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不同所有制企業數據分析
一、2010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不同所有制企業數據分析
二、2011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不同所有制企業數據分析
三、2012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不同所有制企業數據分析
第七章 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格局透析
第一節 中國電動車行業競爭現狀
一、同行企業間競爭分析
二、電動車產品競爭分析
三、營銷方式競爭分析
第二節 中國電動車行業集中度分析
一、市場集中度分析
二、生產企業的集中分布
第三節 中國電動車行業競爭中存的問題
第四節 2013-2017年中國電動車行業競爭趨勢分析
第八章 中國電動車行業優勢生產企業競爭力及關鍵性數據分析
第一節 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五、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六、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第二節 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五、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六、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第三節 江蘇雅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五、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六、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第四節 山東比德文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五、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六、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第五節 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五、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六、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第六節 青島澳柯瑪電動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三、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五、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六、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第九章 2013-2017年中國電動車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
第一節 2013-2017年中國電動車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第二節 2013-2017年中國電動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電動車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二、電動車市場供需及價格發展趨勢分析
三、電動車產品自身發展趨勢分析
第三節 2013-2017年中國電動車行業市場預測分析
一、電動車行業市場供給預測分析
二、電動車行業市場銷量預測分析
第四節 2013-2017年中國電動車市場盈利預測分析
第十章 2013-2017年中國電動車行業投資分析
第一節 行業投資機會分析
一、投資領域
二、主要項目
第二節 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一、市場風險
二、經營風險
三、競爭風險
四、其他風險.
第三節 專家投資建議
參考來源:http://www.chinairr.org/report/R05/R0502/201302/20-122972.html
㈥ 專利預警分析是什麼
專利預警,是通過人工模式、自動化模式採集、檢測和分析專利申請、授權、糾紛信息以及相關科技、貿易、投資、法規和政策變化等信息,產生專利預警信息分析報告和警示預報。然後,這些預警信息在不同主題間傳播,並被進一步處理、組合、加工、篩選、審核、明晰、強化、擴散、共享。分析選定的技術領域,定期發布急需關注的重點監測的技術領域統計表。監測選定的技術領域分析整體專利申請情況、技術發展趨勢、重點技術、技術生命周期、技術領域主要競爭對手、重點技術領域強勢國家或地區等相關信息。
㈦ 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汽車之家?新聞]?日前,我們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處了解到,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其中包含協調推動智能路網設施建設、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等,並將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
●?第七章深化開放合作第一節擴大開放和交流合作
加強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新能源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發揮多雙邊合作機制、高層對話機製作用,支持國內外企業、科研院所、行業機構開展研發設計、貿易投資、基礎設施、技術標准、人才培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標准制定,促進形成開放、透明、包容的新能源汽車國際化市場環境,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
第二節加快融入全球價值鏈
引導企業制定國際化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推動產業合作由生產製造環節向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全鏈條延伸。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資金,建立國際化消費信貸體系。支持企業建立國際營銷服務網路,在重點市場共建海外倉儲和售後服務中心等服務平台。健全法律咨詢、檢測認證、人才培訓等服務保障體系,引導企業規范海外經營行為,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節深化行業管理改革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健康有序發展。完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有效承接財政補貼政策,研究建立與碳交易市場銜接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夯實地方主體責任,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項目等亂象。推動完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管理相關法規,建立健全僵屍企業退出機制,加強企業准入條件保持情況監督檢查,促進優勝劣汰。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支持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第二節健全政策法規體系
落實新能源汽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務等措施。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科學布局、加快建設,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開放公平市場體系。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對公共服務、共享出行等領域車輛運營的支持力度,給予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等優惠政策。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制定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辦法。加快完善適應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數據使用等政策法規。加快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立法。
第三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機制,編制行業緊缺人才目錄,優化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領域學科布局,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加大國際化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弘揚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樹立正向激勵導向,實行股權、期權等多元化激勵措施。
第四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鼓勵科研人員開發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價值核心知識產權成果。嚴格執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大對侵權行為的執法力度。構建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加強專利運用轉化平台建設,建立互利共享、合作共贏的專利運營模式。
第五節加強組織協同
充分發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和地方協調機製作用,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部門任務分工,加強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行業在政策規劃、標准法規等方面的統籌,抓緊抓實抓細規劃確定的重大任務和重點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圍繞規劃目標任務,根據職能分工制定本部門工作計劃和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切實抓好落實,優化產業布局,避免重復建設。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連接企業與政府的橋梁作用,協調組建行業跨界交流協作平台。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調查研究,加強跟蹤指導,推動規劃順利實施。(編譯/汽車之家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