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江淮汽車新能源
『壹』 江淮汽車到底怎麼了江淮汽車的產品主要用在什麼行業江淮汽車分紅股權登記怎麼操作
最近幾年來,全球多個國家就發布了將來幾年或十幾年後禁止出售燃油車後,一大部分馳名品牌車企的研發方向相繼轉向了新能源汽車。因此能源汽車領域迎來了空前未有的前景和紅利,並且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才剛剛開始興起,該行業的發展和研發發展潛力將會非常大。
作為投資者的我們是否存在機會一起搭上這趟駛往未來的"列車"呢?剛好今天就可以好好跟大家講解一下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車!
在對江淮汽車進行分析前,我把這份最近整理的汽車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大家瀏覽一下,想看的小夥伴就動動手指領取吧:寶藏資料:汽車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和服務於一體的汽車企業集團。截止目前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與此同時它還是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汽車品牌前5強,研發、生產和銷售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是公司的重點營業范圍。
大略說明了江淮汽車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瞅下江淮汽車公司有什麼突出點,值不值得我們入股?
亮點一:細分市場領先優勢
2017年的報告透露出,公司實現售出輕型貨車19.1萬輛,是同行業該領域的銷量前列。而且MPV銷量在逆勢中增長,全年實現銷量6.65萬輛。公司的出口汽車總量在同行業中排名很高,可以排到第四。其中輕卡和高端輕卡出口還是跟以前一樣排行第一,SUV出口數量比4萬輛還要高,成為了行業出口第一。
公司的MPV及輕卡在國內外市場均被認同,這也有助於公司在該細分領域中鞏固地位和擴大市場。

亮點二:新能源車先發優勢
江淮汽車於2017年的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達到了2.83萬輛,同比增長佔比是53.86%。同時公司在新能源技術積累、市場推廣、合資合作方面具備先發優勢。以及公司還跟華霆動力、巨一自動化分別在電池系統、電機電控領域協作開辦了合資公司。
這時候,公司更是與大眾的合資公司、蔚來汽車均有合夥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項目,為公司將來在新能源領域占據優勢地位。
然而篇幅受限的緣故更多關於江淮汽車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大家可以點擊下文進行查看,點擊鏈接就能看到:【深度研報】江淮汽車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中國的汽車品牌在2021年順利完成從追逐世界品牌到齊頭並進一起跑的目標,徹底趕超的關鍵一年。中國汽車在世界領域中不斷占據技術和先發制勝優勢,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我國已經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和市場的好評,在以後的日子裡,中國汽車銷量和認知度能可以越歐美日國家的一部分有名的老車企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江淮汽車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項目中的研發技術已經獲得全國知名汽車生產企業的認可,今後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桿之一!
只不過文章具有時限性,倘如想更准確地去了解到江淮汽車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給你提供幫助,看下江淮汽車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江淮汽車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1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貳』 左手江淮右手蔚來,安徽省將成為新能源領頭羊
安徽省的汽車工業起步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晚,畢竟早在1968年4月,江淮汽車製造廠就成功試製成功了一輛2.5噸的載貨汽車,只是來到了改革開放這個合資與進口車橫行的年代,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大眾、豐田、本田等舶來品大賺銷量和口碑,而安徽的造車工業則似乎有點掉隊了,畢竟自力更生難度更高。
數據顯示,雖然安徽也加入了長三角經濟圈,但它的汽車工業產銷規模要弱於周邊城市,而且奇瑞和江淮受限於品牌溢價較低的現狀,只能力拚中低端市場,盈利水平著實不高。
期望實現整體轉型,從農業大省升級為工業大省的任務,讓安徽一屆又一屆的掌舵班子操碎了心,但伴隨著新能源產業布局的平地而起,機會終於來了。
大眾與江淮聯姻 博弈還將繼續
其實安徽一直期望以引入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外資等各類資本的方式,來盤活國有車企以及相應的配套產業鏈,奈何第一次江淮混改引入的建投投資雖然貴為背景深厚的央企,有錢是肯定的,但本身的管理水平並沒有帶給江淮更多的經驗,也沒有提升企業的抉擇效率和執行效率,畢竟央企本身就以穩與慢出名,央企與國企的組合,對擴大規模提升行業形象有極大裨益,但對安徽急需的對機制和治理機構的整改並沒有預想中的作用。
引入外資成為了另一個解法。這一次,培養了上海現代汽車工業半壁江山的大眾汽車決定出手。在2020年5月29日,大眾汽車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拿下了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並且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取了關鍵的管理權。
瞬間咸魚翻身,要知道,在2020年年初,江淮大眾還一度進入了「分手劇本」,坊間傳聞兩者在產品層面停滯不前,甚至江淮大眾的研發中心除了一個奠基儀式,其他毫無進展。彼時大眾揮舞著西雅特,時而向前一步時而向後一步,撩撥自己的合作夥伴。而江淮也沒安好心,他們雖說是准備與大眾聯手在新能源車市布局,實質上還是窺探著大眾手頭擁有的燃油車資源,一旦「勾引」成功,前有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在燃油車市場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說不定江淮大眾也能成就三分天下呢?然而對西雅特的追求被否,捷達品牌開心地將之收入囊中,當時直接動搖了江淮大眾的根本……
當然對於大眾來說,這也是一次不錯的嘗試,畢竟此前大眾一直有一個夢想,想要調整各家合資公司的股比,上汽大眾中外股比為50:50,一汽大眾中外股比為60:40,而此次雖然在最弱的江淮大眾上成功實現了目標,如果運營得當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另外兩家合資公司的股比態度。
畢竟先得做出成績,說話聲音才能更響亮。
而對於安徽的工業布局來說,損失掉控股權也沒啥,畢竟此前江淮大眾就屬於半死不活的狀態,而讓大眾控股之後,起碼大眾會更加上心,投資有了,新車也就有了,比如此前念念不忘的大眾MEB電動平台,以及電動車工廠和研發中心,要知道當初為了給桑塔納做配套,養活了多少配件廠,而一旦設想中的5年內推出5款純電動車真能實現,那麼無疑安徽的汽車工業將會獲得一次難得的超車機遇和挑戰。
撿漏蔚來 並獲得重要話語權
根據2019年披露的信息,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銷12萬輛,已經占據了全國10%的比重,並且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底子還算不錯,但並沒有一個足夠強勢的領頭羊,所以當蔚來出現困境時,安徽伸出了援手。
李斌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個新創的公司沒有融到200億人民幣的能力,可能比較難開始一個新的汽車品牌。」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發出一句感嘆:「以前看別人造車覺得100億太誇張了,現在覺得200億都不夠花。」
融資速度是造車新勢力的命門所在,只有拿到錢才有接下來的研發、建廠、量產、鋪設渠道等等一系列操作,這些新勢力的理念可能會與傳統造車企業不同,但最終都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你可以顛覆動力科技,但不能顛覆生產和銷售的模式。
融完市場上的錢,讓對手無錢可融。在這場速度競爭中,我只要比對手多融到錢,對手就會因為資金流斷裂而進入安樂死,博郡汽車是這樣,拜騰汽車也是這樣。
蔚來原計劃在上海建廠,據稱地址都去考察過無數次,但特斯拉這個「小三」出現後,「未婚妻」蔚來直接被一腳踢開,也間接導致了蔚來接下來的融資計劃難產,起碼得想個法子把這事兒給圓回去。
在危難時刻,安徽國資委挑中了蔚來,這個時間點卡得非常棒。按照原本蔚來的計劃,京滬兩地是唯一的選擇,這兩個城市的消費者購買實力強,並且一旦與城市發展綁定,售價明顯偏高的蔚來也能夠從政府采購中得到一些分潤,並且京滬本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得就明顯更好,牌照問題卡住了不少想要擁有一台車的消費者,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也明顯優於其他城市,因而不到山窮水盡,蔚來是絕對不會將基本盤從這兩個城市撤走的。
但沒辦法,上海不要它,北京看不上它,偏安安徽絕對不是最佳選擇,即便是來到合肥這個省會城市。但這可能是唯一能夠融到的救命錢,人窮則志短,不得不低頭。
那麼對於安徽來說,將蔚來收入囊中,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了中國唯一一個在定位上可以與特斯拉掰一掰手腕的品牌。如果說一個國產品牌將最便宜的車賣到30萬以上,大家都會覺得這絕對是自殺行為,但蔚來通過瘋狂的燒錢,讓市場接受了35萬起的ES6以及46萬起的ES8,這與一眾圍繞20萬左右的消費市場做文章的造車新勢力門,成功拉開了差距。
同時,蔚來已經具備了黏性非常強的粉絲群體,同時由於蔚來一貫注重服務的傳統,已購車用戶也願意將車型推薦給身邊好友。根據李斌自己的話來說,從去年9月開始,蔚來ES6已經連續8個月蟬聯了電動SUV銷量排行榜冠軍,而在剛剛過去的5月,蔚來累計交付新車3436輛,其中ES6為2685輛,ES8交付751台,從而讓它的累計銷量達到了42342輛,其中10429輛是在今年完成的,前景可期。
不出大意外的話,蔚來是活下去了。同時,由於引入了新的戰略投資者,蔚來也開始反省自己以往的做法,李斌靠砸錢砸出了一個高端品牌,但中後期繼續砸錢意義不大,而是應該專注於精細化服務上,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要求也沒那麼高,只需要差不多等同於奧迪、雷克薩斯就已經超乎他們想像了。當然,蔚來在服務上的花費依然是在燒錢,但速度相比過往要慢了一些,目標是從過往每年每單虧損4000多元,能夠控制到只虧損1000多元,這個差額如果能實現的話已經足夠讓窮怕了的安徽投資人滿意,而如果真的像規劃那樣,在第二季度實現毛利率轉正,而且在年底達到兩位數,安徽就是真正撿了一個大漏。
更何況,按照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的協議,蔚來來到安徽之後,會將中國總部設立於此,並「建立總部管理、研發、銷售服務、供應鏈製造一體化基地」,這將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也能讓安徽更好地整合由科大訊飛、京東方、江淮大眾、國軒高科等企業在這條產業鏈上的合作。
寫在最後
前景很美好,但新能源產業鏈也需要足夠的購買力支撐,畢竟大家都喜歡支持本土企業。
安徽2018年GDP為37114億元,總量全國第11名,人均則位列全國第13名,不高也不低,但勢頭相當不錯,特別是融入長三角經濟圈之後,它可以承接江蘇、浙江和上海的產業轉移,再者人口大省也必定會帶來更多的政府采購機會,這對於蔚來或者江淮大眾來說,也有著光明的前景。
當一系列基礎夯實之後,安徽將真正在新能源市場上提速,它將會交出怎樣的答卷?不好說,但我覺得,十分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排放升級成江淮汽車的「一道坎」,押寶新能源該如何應對目前困境
對於多數車企來說,2019年是個「難過」的一年,而對於江淮汽車來說,似乎面臨更多的難題待解。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近70%,四月份與大眾合資公司面臨股比調整壓力,五月份因2018年經營數據出現大幅下滑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在六月份正式回復上交所問詢之後,七月伊始又收到來自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江淮汽車被處罰的原因是三輛被抽查的載貨汽車,經檢測發現車載診斷系統功能性檢測不符合標准要求,不應作為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因此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認定江淮汽車存在「以次充好」行為,按照相關規定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二倍罰款,共計1.7億元。江淮汽車也在7月6日正式發布公告:1.7億罰款將相應的減少2019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對公司2019年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近幾年車型銷量下滑以及新能源投資加大,江淮汽車在財務上已「捉襟見肘」,只能寄望在燃油乘用車取得突破。按照規劃,江淮汽車今年年底計劃推出一款溜背設計的A級轎車,明年上半年將推出一款6-7座的SUV車型,2021年計劃推出基於全新平台打造的緊湊型SUV。
目前中國車市競爭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品牌力對車型銷量影響越來越大,而這顯然是江淮汽車短板,排放造假事件更是讓其「雪上加霜」。去年年底江淮汽車推出重點車型瑞風S4目前月銷量僅5-6百輛,兩款轎車每月銷量也只有100多輛,因此繼續推出轎車和SUV新車型,能否會改變目前江淮汽車的困境,還是讓人打上大大問號。
『肆』 江淮新能源車怎麼樣費電么
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我們的生活,很多人都選擇買一輛新能源汽車用於代步,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很多的新型品牌都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當中,使得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而江淮汽車作為老牌國內廠商,自然也不甘落後,那麼江淮新能源汽車怎麼樣呢?
江淮新能源汽車怎麼樣——外觀
外觀上,iEV6E造型個性,上挑的車頂設計配合著一些細節的點綴,使得整輛小車顯得充滿活力由於軸距較短,這就使得車輛的後排空間較為緊張,雖然是四門車,但後排座位建議只是在應急情況下坐坐人,久坐肯定是不適宜的。
江淮新能源汽車怎麼樣——內飾
內飾方面,主體為黑白兩色,大大降低了內飾的塑料感,織物材質座椅厚度足夠,包裹感也較好,配有多功能方向盤以及一塊7英寸的觸控顯示屏,融合了GPS、倒車影像等功能,同時也支持科技感十足的人機對話、手機遠程操控的模式,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口味。配備了ABS、EBD及前排安全氣囊,駕駛環境較為舒心,安全也有保障。
江淮新能源汽車怎麼樣——動力
動力方面,iEV6E續航里程約為170公里,足以應對日常城市代步,搭載一台永磁發電機,輸出功率較大,變速箱只有三檔,操作十分簡便。採用的磷酸鋰電池,在快充模式下僅需一個小時就能將電量充至80%。駕駛中,iEV6E提供了三種模式,應對不同電量下的情況,基本不存在換擋頓挫,起步加速都較為平順,駕駛舒適性較高,但由於未採用後獨立懸掛,遇到比較顛簸的路面,車輛駕駛就沒那沒愉快了。
『伍』 江淮汽車新能源車電池保質多久
摘要 您好,您的咨詢的問題我已經看到,請稍等片刻,馬上為您解答。
『陸』 江淮新能源汽車質量如何
很不錯的。我家就有一台,續航能力不錯,也沒出過問題。最好的是電池終身質保。聽4S 店的人說江淮現在和大眾合作。吉利和江淮新能源汽車相比總體來說個人認為還是吉利的好一些,車子的做工還有保值性方面來說吉利相對更有優勢。
『柒』 純國產汽車都有哪些品牌
1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依維柯、上海申沃、名爵、榮威)。
2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東風日產、東風神龍、東風本田、東風乘龍、東風霸龍、東風龍卡、東風風行、東風小康)。
3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一汽解放、一汽轎車、一汽大眾、一汽豐田、一汽馬自達、紅旗轎車、通用紅塔、一汽海馬、一汽奔騰)。
4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國內較早地方汽車工業之一,品牌有北京牌、北京Jeep,切諾基、北京現代、北汽福田、北京賓士)。
5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傳祺、廣汽客車、廣州五十鈴等品牌,廣州市政府國有資產授權經營企業集團)。
6長安汽車(集團)(擁有長安、哈飛、昌河、陸風等自主汽車品牌,並與福特、鈴木、馬自達、標致雪鐵龍等建有合資品牌)。
7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全國最大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中國第一輛重型載重汽車黃河的製造者,國內重卡行業質量較好的企業)。
8 華晨汽車集團(旗下有自主品牌中華轎車、華晨金杯和合資品牌華晨寶馬,我國汽車工業民族自主品牌的主力品牌)。
9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擁有長安、哈飛、昌河、陸風等自主汽車品牌,並與福特、鈴木、馬自達、標致雪鐵龍等建有合資品牌)。
10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 (旗下擁有江淮汽車、安凱客車品牌,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中國企業500強)。
『捌』 江淮新能源電動汽車多少錢續航怎麼樣
2018年12月8日,江淮發布IEV5電池問題召回計劃,本人電話咨詢廠家,答復車輛不在召回之列,北京城市捷運4S店多次電話催促,跟廠家溝通廠家建議去4S店免費檢測,於是本人於2019年3月31日前往電池車輛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電池問題,有過熱自燃風險,問題與需召回車輛問題一致,建議更換,故於當天更換了動力電池,更換後,電池續航嚴重下降,4月2日25.6%的電量行使36公里,按比例計算滿電續航約140.6公里,4月3日19.2%電量行使30公里,滿電續航約156公里,與工信部工況170公里相比縮水嚴重。更換電池的維修師傅說確實從快充裝上能看出新電池容量有所減少,根據其他車主反映,電池容易從23度減少至21度,減少8.7%,以工信部170公里工況續航為基數,相當於減少續航約14.8公里,約156公里,與4月3日車輛更換電池後實際續航相當。由此懷疑是否江淮汽車為降低成本,不惜損害消費者利益,對新更換的電池減少了電池容量。請相關部門不要僅僅把投訴直接轉給廠家解決,要深入介入調查,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復。存在同樣問題的車主可以直接去車質網進行投訴。
『玖』 江淮新能源電動汽車怎麼樣有人了解嗎
江淮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蠻不錯的,大家都知道車輛電動化所需的核心技術是電機、電控和電池。掌握了這「三電」技術,便能製造出各種類型的電動化車輛。作為電動汽車「三電」核心技術之一的電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江淮汽車則歷經14年的踏實研發,在電池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最新研發的蜂窩電池通過外延包覆的UE技術,對圓柱電芯實現單元化封裝,可做到電芯單體之間電隔離和熱隔離,有效避免因電池失效導致的車輛起火,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增添多一份安全保障。所以說新能源汽車哪家好,江淮汽車還是蠻不錯,它不斷創新新能源技術,為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汽車產品。非常經濟的一款市內代步車,續航里程大概在120-150km左右,每公里使用費用0.1元左右,而且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在合肥的保有量比較大,有一千多台,今年應該會進行一定批量的市場投放,整車價格比燃油車要貴點,但是考慮到使用費用和維護費用只有燃油車的五分之一,所以綜合考慮的話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