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向新能源汽車上下游
A. 寶馬新能源汽車哪幾款寶馬混合動力車型大全
雖然新能源車的發展目前有種種阻礙,但是未來是新能源車的世界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會認同。傳統汽車品牌,尤其是寶馬這種以製造內燃式發動機起家的品牌現在也在往新能源的方向發展,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寶馬新能源汽車有哪幾款。
寶馬i3
指導價:33.98-40.58萬元
車型定位:小型兩廂車(長寬高4020/1775/1600mm)
作為一款與賓士S級和奧迪A8同級別的車型,寶馬7系新能源在配置上完全不輸任何競爭對手。軟硬高低可變的空氣懸架、後輪輔助轉向、全車電吸門、感應後備廂、後座加熱、11色氛圍燈、分區空調加負離子發生器等等豪華配置應有盡有。
B. 在電動汽車這個市場,寶馬比誰都想贏
在豪華品牌新能源汽車領域,寶馬無疑一開始就走在了最前列。
特別是在電動化方面,早在2011年2月,寶馬集團便在德國發布了旗下全新子品牌寶馬i,這也是寶馬在新能源領域的初步嘗試,2014年該品牌分別推出了定位小型車的寶馬i3以及定位跑車的寶馬i8。因此i系列也被稱為寶馬電動化轉型的方向標。
可惜的是,雖然截止去年底,其累計新能源車銷量已經超過50萬輛,但無論是在性能上還是在消費者的關注度上和後起之秀特斯拉都相差甚遠。
2020年6月11日,寶馬官方宣布,最後一輛寶馬i8於德國萊比錫工廠下線,該車也正式宣告停產。此外,有消息稱寶馬i3也將在2024年停產。隨著寶馬i8和i3相繼退出市場,寶馬在新能源戰略上的「投石問路」時代已經過去。
毫無疑問,無論從建立研發中心、產品投放提速還是在中國市場尋找合作夥伴等等,寶馬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野心昭然若揭。
另外,在中國市場,寶馬新能源汽車其也已有一定市場基礎,據數據統計,其累計銷量已經超過7.5萬輛,上半年在華銷量同比增長49%,其中5系PHEV車型交付了10,650輛。所以隨著iX3以及此後的產品相繼推出,寶馬有望擴大這一優勢。
作為目標是2021年新能源車型銷量達到百萬輛,2023年全球提供25款新能源車型,2030年新能源產品累計銷量實現700萬輛的寶馬,絕不會甘於自己在新能源市場中發生「起了個大早,幹了個晚集」的事情發生,但是又不可避免的必須放下身價與特斯拉等新造車勢力正面迎戰,這也就意味寶馬未來的對手早已不再是賓士或者奧迪了。
文/匹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全新i4引領寶馬再度出發 昔日老將重回新能源軌道
這兩天寶馬可謂消息不斷,不但推出了全新的i4概念車,同時還更換了新的Logo,這款Logo一改此前已用百年之久的黑色環狀配色,似乎在預示著人們這次寶馬想搞波大的,而這款i4正是此次計劃的開路先鋒。
註: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若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原創文章歡迎轉載,需註明來自一號汽車。如發現非法轉載,我們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創新生態可持續 展望2025 寶馬集團以中國為家升級中國戰略
寶馬舉辦2022年「迎新年線上年會」,以「家在中國」這一感性主題描述了企業的中國戰略升級:將企業戰略與中國發展目標保持協同,秉持「中國優先」原則,在新產品開發中優先考慮中國市場的需求,不斷強化與中國夥伴的共創共贏。展望2025,寶馬集團將在中國加速推進電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與中國保持同頻共進。
寶馬集團全球財務董事彼得博士說:「每次來到這個偉大的國家,我都感覺像是回家,因為這里充滿活力,還有無數家人般的夥伴。我們相信,中國的動向將引領世界的方向。這里有推進轉型的理想環境和優秀夥伴,寶馬集團將堅定地與中國同行。」 他還宣布:「2022年,寶馬集團將在沈陽和張家港迎來三座全新或升級的新工廠開業,並在沈陽投產第二款BMW 純電動車——純電動3系,進一步提升中國作為寶馬集團全球三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的地位。」
再有,持續推進全國銷售和服務網路升級。BMW在全國的約600家經銷商網點中已有500多家完成BMW i業務認證。2022年,寶馬將攜手經銷商在城市中心試點「BMW i體驗店」,呼應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新體驗需求。
2025年將是寶馬戰略轉型的重要節點。屆時,寶馬集團將發布「新世代」車型,具備完全重新設計的IT和軟體架構、全新一代高性能電力驅動系統和電池、以及貫穿整個車輛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續理念。在「新世代」的開發過程中,中國市場的特定需求仍將被置於首位。到2025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銷量的四分之一將是純電動車。
「家在中國」:寶馬加入中國創新潮,攜手中國夥伴推動數字化創新
寶馬集團在中國的數字化創新涵蓋研發、生產、車輛智能化和數字化服務等所有相關領域。寶馬集團在中國建成了德國之外最大研發和數字化體系,團隊人數超過1650人,包括約600名軟體開發人員。
成立最早的北京研發中心主要負責車輛工程、測試和認證。上海研發中心側重於數字產品、軟體開發以及與當地數字生態系統和創新圈的聯系;上海還有一支BMW Group DesignWorks設計團隊,細微體察年輕一代客戶的審美和需求。沈陽研發中心專注於本土電動車開發和國產車型量產後的研發工作。
數字化開發方面, 2019年寶馬在北京成立了領悅數字公司,專注於創造無縫連接的客戶數字旅程。目前,由領悅和寶馬研發部門共同開發的My BMW App已經吸引340萬注冊用戶,其中月活用戶超140萬。同時,為了打通線上線下的用戶體驗,寶馬正在向全國約600家經銷商推廣「BMW網路領創項目」,通過軟硬體升級和數字化轉型優化客戶的品牌體驗。目前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經銷商完成了這一升級。
2021年,寶馬的創新布局拓展到南京。首先,合資成立了寶馬誠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利用中國本土軟體力量深耕車載軟體開發;同時,寶馬又在南京設立領悅南京分公司,旨在為寶馬在中國運營企業的生產和服務提供敏捷、高效的IT研發及技術解決服務。此外,寶馬集團還積極探索與中國科技公司合作,目前已經和80多家專注車機數字化內容的中國企業簽約合作。
在生產領域,華晨寶馬的數字化工廠是「工業4.0」科技應用的典範,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下一代生產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全球率先實現5G網路全覆蓋。
「家在中國」:寶馬堅定支持中國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寶馬集團與中國經濟共創共贏的典範,華晨寶馬沈陽生產基地自2010年以來獲得總投資超過730億元人民幣。華晨寶馬連續15年成為沈陽最大的納稅企業,僅2020年就納稅380億元。另一方面,寶馬集團在中國擁有約600家經銷商和460餘家零部件供應商;僅華晨寶馬在2020年就從沈陽本地的供應商采購超過330億元,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寶馬集團企業戰略的基石,也是寶馬與中國大環境協同發展的又一方向。寶馬集團堅定支持《巴黎協定》提出的1.5度控溫目標,並提出到2030年將平均單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較2019年降低40%,減少碳排放2億噸。寶馬集團視電動化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但寶馬集團的可持續戰略遠不止電動車一個方面。實際上,寶馬集團關注的是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減排——從供應鏈、生產、使用到回收利用缺一不可。
比如,華晨寶馬因為在供應鏈可持續管理方面的成就被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路授予「2020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最佳實踐獎」,是20家獲獎企業中唯一的汽車公司。在生產端,華晨寶馬自2014年起連續八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向社會公開可持續足跡。2021年,華晨寶馬再次名列「汽車企業綠色發展指數」第一名,並連續第四年獲「國家級綠色示範工廠」榮譽。
寶馬還一直堅持以實際行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BMW童悅之家」項目已開展10年,「BMW中國文化之旅」項目更是走過了15年。近日,寶馬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的關注領域在「文化保護」和「社會發展」基礎之上新增了「環境保護」,並發布「BMW美麗家園行動」。該項目第一期將率先在遼寧省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教育基地,向保護區捐贈監測、鳥類救護等相關設備,直接助力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展望2025,伴隨「新世代」的到來乃至更久的未來,寶馬傳遞出的聲音是自信、更是承諾:始終秉持「家在中國」,始終保持與中國經濟和社會同頻共進、協同發展、共創共贏。體驗BMW的創新、生態可持續與純粹的駕駛樂趣,由
E. 寶馬同時進軍氫能源市場和電動市場真的可以兩者同時兼顧嗎
寶馬同時進軍氫能源市場和電動市場可以兩者同時兼顧。近年隨著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將視線從傳統燃油車轉向新能源汽車。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日發布的數據來看,6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13.4萬輛的高點,較於5月份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3.4%。7月2日,比亞迪創始人兼CEO王傳福在參與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時稱,在當前傳統汽車面臨巨大下行形勢之下,提議進一步限制傳統燃油車逐步實現全面禁售,堅定扶持新能源汽車全面電動化,將指標向新能源汽車全面傾斜,一線城市放開新能源汽車限制。另一方面,隨著「寶馬即將進軍氫燃料」消息的發布,之前還是純電動汽車擁護者的德系三巨頭(BBA)現已全部轉戰氫燃料市場。而一周前寶馬研發總監Klaus Frlich在慕尼黑接受采訪時表示:「沒有消費者對純電動車有需求,一個也沒有。有的只是監管機構的需求,而非消費者的需求。」
今年4月,豐田宣布向全世界開放涉及混合動力及燃料電池兩種新能源汽車的共23740項專利。據大拿了解,這23470向專利中包含了最核心的電動馬達、電源控制元件、系統控制功能等燃料電池汽車所必備的零部件專利,而且以上專利均為經過已在豐田旗下多款車型中使用且技術成熟的專利。過唯一的限制就是這些專利的開放日期截止到2030年,所以大拿懷疑這才是德系三巨頭「歸順」氫燃料汽車的最大誘因!而大拿查閱了近一個月的相關資訊得知,目前豐田已經決定為寶馬、一汽、北汽福田等7家國內外企業提供氫燃料電池或氫燃料相關技術,也怪不得為何德系三巨頭不顧臉面也要加緊研發氫燃料汽車。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網友應該都知道,國內外所有以新能源汽車為生的車企截止到目前還沒有一個能達到正利潤的。強如特斯拉(18年虧損9.76億美元)、蔚來(18年虧損14億美元),每年至少也得虧損個幾十億。
而根據鉅大電池發布的統計數據,目前每輛電動車的成本中有一半的費用都來自動力系統,其中動力電池的成本又佔到整個動力系統總成本的70%左右。雖然有相關機構預計,到2030年左右,動力電池占整車價格的百分比將會下降到20%,但按照目前的車輛售價來看,電池仍然會是蠶食整車成本的大頭。而傳統車企油改電也依然艱難,據相關機構統計,比亞迪汽車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37.4億元,凈利潤1.02億元,其中包括國家給予新能源汽車的補貼6.4億元。而如果沒有國家補貼,那比亞迪第一季度就將實現爆虧5個億!
F. 寶馬實現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 用於生產全新動力電池
易車訊 5月25日,寶馬集團宣布與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華友循環」)攜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打造動力電池材料閉環回收與梯次利用的創新合作模式,首次實現國產電動車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
根據易車App「熱度榜」數據,寶馬新能源的日均關注度為1.76萬,在全部新能源品牌中排名第32位,如需更多數據,請到易車App查看。
G. 寶馬今年要為推進電動化進程做哪些事情
在目前一大批轉型電動化的車企當中,寶馬應當是步伐最迅速、成果也最顯著的一個。去年售出的250萬台寶馬、MINI與勞斯萊斯新車當中,超過145815台為新能源車型。此前寶馬已宣布計劃於2021年底累計售出新能源車輛100萬台。
2021年歐洲銷售的車輛中25%為新能源車型,2025年三分之一,2030年達到一半。為此寶馬計劃到2023年將新能源陣容拓展至25款,其中一半為純電動車型。到2021年底,將有五款純電動車型進入寶馬經銷商展廳,包括已在生產的寶馬i3、MINICooperSE,以及將在2021年量產並搭載第五代eDrive電驅動系統的寶馬iX3、iNEXT和i4。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寶馬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寶馬新能源汽車車型推薦
寶馬X1、X3、X5、X7都有新能源版,不過車型單一,而且基本上都是插混。不得不說,國產新能源發展的欣欣向榮的時候,BBA大佬們的新能源之路走的確實有點慢。如果你考慮新能源的話,可以看看價位差不多的SERES SF5,最近剛剛預售。現在用的是增程技術,而且是綠牌,動力性能啥的不比BBA差,百公里加速4秒8,而且不受電池電量影響。
I. 新能源戰略生變 寶馬集團或轉向純電動汽車平台開發
據德國《明鏡》雜志報道,寶馬集團工會負責人ManfredSchoch公開呼籲,為了與特斯拉競爭,寶馬集團應該拋棄之前能兼容多種動力的柔性平台戰略,轉而去開發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平台。
據悉,此前寶馬集團一直推行打造一個可以兼容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油車等多種動力的柔性平台,以此來應對多元化需求。但如今上述戰略卻遭到了工會的反對。目前寶馬集團其他高管也開始內部推動純電動汽車平台,在他們看來,只有純電動平台上生產出的電動車才能更輕、擁有更大的空間以及更長的續航里程。
之所以不願意開發純電,是有部分寶馬集團高管認為,開發純電動平台耗資巨大,並且如今距離電動化時代的爆發式增長期還有很遠。但從現今上看,2019年寶馬共售出插電式混動車型14.6萬輛,位列全球車企第五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寶馬公司會有何措施
寶馬不會開發電動車的專有平台
告別了2019,新的一年已經過去一個月了,根據外媒報導,現在很多汽車公司都在推動新產品的開發,當然,新能源汽車自燃是眾多廠家想要完成的一個目標,但是寶馬ceo齊普策(oliverZipse)卻對外表示不會針對電動車開發專有平台,寶馬這么大的品牌,早已有平台既可支持電動汽車,又可以支持傳統燃油汽車,依靠這些平台,寶馬公司完完全全是可以和電動汽車公司競爭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