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加快新能源汽車通知
①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統籌考慮各類城市公交車購置和運營成本,在對城市公交行業補助總體水平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調整優化財政補助支出結構,平衡傳統燃油公交車和新能源公交車的使用成本,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的比較優勢。循序漸進,分類實施,推動形成有利於城市公交行業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確保公交行業平穩轉型、健康發展。
法律依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關於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二、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
通過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進一步理順補助對象和環節,加快新能源公交車替代燃油公交車步伐。一方面還原燃油公交車的真實使用成本,遏制燃油公交車數量增加勢頭,另一方面調動企業購買和使用新能源公交車的積極性,鼓勵在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車時優先選擇新能源公交車,推動新能源公交車規模化推廣應用,促進公交行業節能減排,為大氣污染防治做出貢獻。
(一)總體思路。
統籌考慮各類城市公交車購置和運營成本,在對城市公交行業補助總體水平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調整優化財政補助支出結構,平衡傳統燃油公交車和新能源公交車的使用成本,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的比較優勢。循序漸進,分類實施,推動形成有利於城市公交行業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確保公交行業平穩轉型、健康發展。
② 新能源汽車產業有關發展扶持政策
總結出近年來關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如下10條:
1.《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
2. 《關於進一步加強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通告管理的通知》
3. 《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
4. 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
5.《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6. 《關於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
7. 《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8.《關於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優惠政策的通知》
9.關於「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
10. 《關於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
③ 兩部門: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加快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
1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表示,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加大「首台套」「首批次」應用政策支持力度。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聚焦新能源汽車、醫療裝備等重點領域,實施重點領域「1+N」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貫通發展。
《通知》提出,加強資源統籌調度,推進煤炭優質產能充分釋放,提高發電供熱化肥用煤中長期合同履約水平,推動煤電企業提高發電出力。制定好能源保供應急預案,做實做細能源電力保供工作,保障民生和重點用戶用能需求。對煤電和供熱企業今年四季度的應繳稅款全部暫緩繳納。完善能耗雙控有關政策,嚴格能耗強度管控,多措並舉有效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保障工業發展合理用能。嚴厲打擊散布虛假信息、哄抬價格等各類違法行為和資本無序炒作。
《通知》還提出,加快「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區域重大戰略規劃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確的重大項目實施,推進具備條件的重大項目抓緊上馬,能開工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爭取早日竣工投產。在5G、千兆光網等領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盡快啟動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樞紐節點建設工程和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礎網路完善工程。發揮國家和地方重大外資項目專班作用,加快推動先進製造業等領域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實施。
《通知》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健全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實施家電生產者回收目標責任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家電等領域推出新一輪以舊換新行動。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行動。面向北京冬奧會轉播等重大場景促進超高清視頻落地推廣。推動傳統線下業態供應鏈和運營管理數字化改造,發展新型信息消費。加大線上線下融合力度,擴大自主品牌消費和線上新型消費,促進老字型大小創新發展,高水平辦好中國品牌日活動。
④ 2021年新能源汽車還有補貼嗎
有補貼。
為創造穩定政策環境,2021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根據《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86號)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
為推動公共交通等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為加快推動公共交通行業轉型升級,地方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購置補貼。
(4)縣加快新能源汽車通知擴展閱讀
要求加強汽車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嚴控增量、優化存量,嚴格執行新建企業和擴大產能項目等規范要求。加大僵屍企業退出力度,鼓勵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
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推動產業向產能利用充分、產業基礎扎實、配套體系完善、競爭優勢明顯的地區和企業聚集,不斷提高產能利用率和產業集中度。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購置補貼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
⑤ 遼寧省對新能源汽車停車費有何規定
為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安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四部門關於印發加快廣西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的通知》(桂工信規范〔2019〕1號)文件精神,加快我縣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結合我縣實際,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對我縣境內的政府投資或利用國有資源設立的公共停車場、市政道路兩旁設立的停車位,對新能源汽車實行減半徵收停車費的優惠政策。
二、各有關停車場(所)要認真做好收費公示,並在公示牌標明「新能源汽車類減半徵收停車費」。
三、上述政策自本通知下達之日起執行。
⑥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的通知
財建[2010]230號
有關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科技廳(科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發展改革委: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第91次常務會議有關決定,加快汽車產業技術進步,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節能減排,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關於擴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的請示》(財建[2010]41號),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根據汽車產業基礎、居民購買力等情況和有關要求,四部委選擇5個城市編制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實施方案,並組織專家對實施方案進行論證,論證通過後啟動試點。試點補助資金管理按照《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見附件)執行。
為保證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各試點城市及所在省財政、科技、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等主管部門要依據本通知及有關文件規定,加強組織領導,堅持依靠科技,突出自主創新,切實抓好試點工作。要跟蹤新能源汽車試點運行情況,及時將試點效果、補助資金安排使用情況以及試點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函告四部委。
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財建〔2013〕55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科技廳(局、科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發展改革委:
為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節能減排,促進大氣污染治理,報經國務院批准同意,2013年至2015年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現將有關補貼政策通知如下:
一、依託城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
(一)繼續依託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細顆粒物治理任務較重的區域,選擇積極性較高的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實施。
(二)示範城市或區域須滿足以下條件:
1.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點區域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低於10000輛,其他城市或區域累計推廣量不低於5000輛。
2.推廣應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於30%。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采購外地品牌車輛。
3.政府機關、公共機構等領域車輛采購要向新能源汽車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務、物流、環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30%。
4.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公交車運營、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已出台具體明確的政策措施。
5.相關城市須接受年度考核評估,未能完成年度推廣目標的將予以淘汰。
(三)能夠滿足上述條件的城市,可編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於10月15日前逐級上報至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四部委)。四部委將對上報方案進行審核評估,擇優確定示範城市名單。
補貼
(一)補助范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應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重點加大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公交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
(二)補助對象。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消費者按銷售價格扣減補貼後支付。
(三)資金撥付。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年度清算。生產企業在產品銷售後,每季度末向企業注冊所在地的財政、科技部門提交補貼資金預撥申請,當地財政、科技部門審核後逐級上報至財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組織審核後向有關企業預撥補貼資金。年度終了後,根據核查結果進行補貼資金清算。
(四)補助標准。補助標准依據新能源汽車與同類傳統汽車的基礎差價確定,並考慮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逐年退坡。2013年具體補助標准見附件。2014年和2015年,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純電動專用車、燃料電池汽車補助標准在2013年標准基礎上分別下降10%和20%;純電動公交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公交車標准維持不變。
財政獎勵
中央財政將安排資金對示範城市給予綜合獎勵,獎勵資金將主要用於充電設施建設等方面。具體獎勵辦法及標准另行制定。
⑦ 海南啟動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工作 個人最高補貼2000元
易車訊 今日(7月27日),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交通運輸廳、公安廳四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海南省2022年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的通知》,啟動2022年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工作,運營服務補貼最高可申領3萬元,個人最高可申領2000元充電費用補貼。資金補貼對象為符合條件的在海南省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車並在省內注冊登記上牌的機動車所有人(包括個人和非個人用戶)。原文如下:
易車App推出裸車價功能,了解當地購車底價,如需更多數據,請到易車App查詢。
⑧ 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汽車之家?新聞]?日前,我們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處了解到,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其中包含協調推動智能路網設施建設、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等,並將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
●?第七章深化開放合作第一節擴大開放和交流合作
加強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新能源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發揮多雙邊合作機制、高層對話機製作用,支持國內外企業、科研院所、行業機構開展研發設計、貿易投資、基礎設施、技術標准、人才培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標准制定,促進形成開放、透明、包容的新能源汽車國際化市場環境,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
第二節加快融入全球價值鏈
引導企業制定國際化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推動產業合作由生產製造環節向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全鏈條延伸。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資金,建立國際化消費信貸體系。支持企業建立國際營銷服務網路,在重點市場共建海外倉儲和售後服務中心等服務平台。健全法律咨詢、檢測認證、人才培訓等服務保障體系,引導企業規范海外經營行為,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節深化行業管理改革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健康有序發展。完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有效承接財政補貼政策,研究建立與碳交易市場銜接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夯實地方主體責任,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項目等亂象。推動完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管理相關法規,建立健全僵屍企業退出機制,加強企業准入條件保持情況監督檢查,促進優勝劣汰。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支持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第二節健全政策法規體系
落實新能源汽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務等措施。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科學布局、加快建設,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開放公平市場體系。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對公共服務、共享出行等領域車輛運營的支持力度,給予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等優惠政策。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制定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辦法。加快完善適應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數據使用等政策法規。加快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立法。
第三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機制,編制行業緊缺人才目錄,優化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領域學科布局,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加大國際化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弘揚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樹立正向激勵導向,實行股權、期權等多元化激勵措施。
第四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鼓勵科研人員開發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價值核心知識產權成果。嚴格執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大對侵權行為的執法力度。構建新能源汽車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加強專利運用轉化平台建設,建立互利共享、合作共贏的專利運營模式。
第五節加強組織協同
充分發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和地方協調機製作用,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部門任務分工,加強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行業在政策規劃、標准法規等方面的統籌,抓緊抓實抓細規劃確定的重大任務和重點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圍繞規劃目標任務,根據職能分工制定本部門工作計劃和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切實抓好落實,優化產業布局,避免重復建設。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連接企業與政府的橋梁作用,協調組建行業跨界交流協作平台。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調查研究,加強跟蹤指導,推動規劃順利實施。(編譯/汽車之家周易)
⑨ 兩部門:加快新能源車推廣應用 加快充電配套設施建設
易車訊 1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在有關汽車的方面,通知提出以下要求:
釋放重點領域消費潛力。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健全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實施家電生產者回收目標責任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家電等領域推出新一輪以舊換新行動。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行動。面向北京冬奧會轉播等重大場景促進超高清視頻落地推廣。推動傳統線下業態供應鏈和運營管理數字化改造,發展新型信息消費。加大線上線下融合力度,擴大自主品牌消費和線上新型消費,促進老字型大小創新發展,高水平辦好中國品牌日活動。
完善重點行業發展政策。持續鞏固提升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成果,對違法違規問題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完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統籌優化產業布局,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優化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有序推進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積極推動綠色智能船舶示範應用,加快推進沿海、內河老舊船舶更新改造。實施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組織開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探索推廣「兩業融合」新路徑新模式。
保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順暢。強化對重點行業的運行監測,建立完善產業鏈供應鏈苗頭性問題預警機制,加強問題分析研判,積極應對突發情況,及時處置潛在風險。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加大「首台套」「首批次」應用政策支持力度。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聚焦新能源汽車、醫療裝備等重點領域,實施重點領域「1+N」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貫通發展。深入開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創建。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推行一站式服務,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完善重點行業發展政策。持續鞏固提升鋼鐵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成果,對違法違規問題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完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統籌優化產業布局,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優化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有序推進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積極推動綠色智能船舶示範應用,加快推進沿海、內河老舊船舶更新改造。實施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組織開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探索推廣「兩業融合」新路徑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