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新能源汽車續航
①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大概是多少公里
目前,車主在選擇新能源汽車時,一般都以400公里續航保底,希望續航里程越長越好。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之前電動汽車續航太短了,怕了。
出行特徵VS里程焦慮
大數據論文:北京市每日出行特徵,文中顯示80%的每日出行都在50公里以下,95%的出行在100公里以下。
雖然理論上說,200公里的續航就妥妥的了。然而,理論終究是理論,消費者還是會產生「里程焦慮」,原因上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充電餘量:一般車主都不會等到剩餘電量不足時進行充電,多數人都習慣還有幾十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去充電。考慮到充電樁的數量要少於加油站,那剩下100公里續航的時候,就得去充電了。所以,以200公里續航為基準的話,這下除去100公里,那麼至少要300公里續航。
2. 真實續航vs工信部續航:中國廠家給的是NEDC續航,美國的是EPA續航,歐洲目前是WLTP續航。大體上來說EPA比較准,而NEDC就要大打折扣了。給各位車主舉個例子就是說是300公里續航,實際上大約開到的里程在260左右吧。開空調、高速的話,可能還要再除去一些。如此看來,要想開的舒服,那至少要200+200+100=500公里續航。
3. 遠行需求/突發需求:即使說是95%的情況下都在市區開,但大家也是希望周末去郊個游、春節回家等,那電動汽車該怎麼辦?
考慮到以上情況來說,大多數消費者在選電動汽車的時候,還是希望續航里程越多越好;然而,就目前來說這是由問題的。
高續航帶來的問題
電動汽車電池很重,往往要佔到整個車重的20—30%左右。相對於燃油車來說,這部分車重是額外增加的,相當於是「能量征稅」。
也就是說,我再多加1度電的電池,需要先被征走0.3度,只有0.7度是真正可以增加續航的。隨著續航邊長,電池增加;這種「能量稅」會越來越重,從經濟上變得不再可行。
通俗解釋:能量密度決定了堆電池數量的難度!在能量密度受限的情況下,電池數量堆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相當不經濟了。
那麼有沒有解決方案?
一. 硬核方案: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如果說能量密度是關鍵問題,那我不斷地研發,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不就行了嗎?
這個道路其實是非常艱難的。
短期來看:面臨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矛盾。
長期來看:面臨物理化學的上限瓶頸。
二. 提高充電便利性
有兩個方向:
1. 提高充電速度
2. 增加充電樁數量
最根本的方法便是解決基礎設施。
三. 電池充電寶
目前市場上有外置的充電寶還有一款內置的充電寶,也就是傳說中的「增程式電動汽車」;此款電動汽車在定義上都不一定能歸納在電動汽車里。這里米神也就不一一細說了。
寫在最後:
對消費者來說,如果不加錢,續航自然是越高越好。所以說,在特定條件下,電動汽車時續航越多越好的。
對於全社會來說,即使不加錢,過高續航也就意味著更不節能,更不環保。核心問題在於電池能量密度低。所以綜合來看,電動汽車並不是續航越多越好。
② 5年前買的純電車現在怎麼樣了還能開嗎
4/5年前買的純電車現在怎麼樣了?
預算10-15萬之間的插混車怎麼選?
......
這期問答電哥邀請了@郵差先生@等一個BKB@黃瓜@羅順鵬@周師兄@涼介幾位老司機來為大家解惑,快來看看這一期小夥伴們的提問吧。
@文沛
關注皆電很久了,你們接觸到的案例比較多,我想了解下4/5年前買到手的那些新能源汽車(純電車)現在怎麼樣了?電池衰減了多少?還能正常使用嗎
回答者:郵差先生
話說大家對於純電動車的一大顧慮就是電池衰減,畢竟動力電池的成本比較高,一旦衰減達到一定程度,無論是使用還是出手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那麼幾年前的新能源車,現在的電池衰減成什麼樣了呢?
在2019年,研究指出,一家名為Geotab的海外公司,通過收集世界上近6000輛純電動車的使用數據,公布了一項關於電動車電池是如何隨著時間而退化的調研數據,得出純電動車平均每年會衰減2.3%電量的結論。
其中2015款的特斯拉ModelS的電池容量平均每年衰減2.3%,而2015款日產聆風的電池容量平均每年衰減4.2%。前者採用了(液體)主動式電池溫控系統,而後者採用的是被動式空氣冷卻系統。
至於國內的車型目前暫時沒有系統性的相關調查,但絕大多數的廠家都為自己旗下的新能源純電動車提供8年12萬公里電池衰減不超過20%的質保。
不過不少消費者顯然覺得這樣的承諾不夠,因此在新版汽車三包政策正在抓緊修訂當中,會針對新能源汽車、退換車條件、處罰額度等方面進行調整。其中針對電池衰減這塊,要求企業在向消費者銷售純電續駛里程的新能源汽車時,要向消費者明確標注該車電池的衰減限值和對應的測試方法。「企業要告訴消費者這輛車的電池容量一年衰減多少,兩年衰減多少,要讓消費者在買車之前對整車的基本性能有一個了解。」
因此對於電池衰減的情況,各位消費者也無須過於擔心,再加上目前的電控系統日趨成熟,跟前幾年的相比肯定不能同日而語。
@灝譞
有個很基礎性的問題,電動汽車電池能量密度遠沒有汽油高,目前鋰離子電池是主流,但為何偏偏是用鋰元素作為電池負極,而不使用其他?能否找到其他替代元素,使電池的能量密度有質的提升
回答者:涼介
很抱歉,全世界的材料科研人員都在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從化學周期表來看,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4,屬於第一族或第二周期,是已知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元素。正是因為如此,鋰原子擁有相對質量小、得失電子能力強、電子轉移比例高等特點,再從製造難度、製造成本以及整個生命周期的污染來看,鋰電池都是目前的最優解。即使是最近很火熱的固態電池,也是採用鋰、鈉製成的玻璃化合物為傳導物質,取代以往鋰電池的電解液。
當然,純粹從化學元素來看,氫元素無疑是更好的能量載體,這也是為什麼氫燃料電池一直方興未艾的原因,但是考慮到制氫難度和儲存氫的成本問題,現在都無法大規模使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北汽新能源汽車EU跟EV六年車還能續航多少公里
最大續航里程可達500公里。
北汽新能源EU系列採用純電驅動模式,最大續航里程可達500公里,實際續航里程還是跟行駛速度有關系,比如EU400在60km/h的行駛速度下可以續航達460公里,工況續航達360公里。電池供應可以最高持續五天左右。
秦EV,這款車是比亞迪旗下的一款車型,目前的銷量排在總銷量排行榜上的第二名,在總體的續航里程相差不大,而售價最低的一款車型最大續航里程為421公里。第二款車型就是北汽新能源EU,對於這款新能源汽車的總銷量排名在第三名,另外這款車的總續航里程為300公里,對於這個續航里程也是滿足市區代步使用的。
④ 新能源汽車領跑TO3續航5年後還能跑400公里嗎
⑤ 2015年前後新能源汽車進入了中國家庭,第一批新能源車主還好嗎
第一批新能源車主可一點都不好,因為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在續航和性能方面都遠超當時的新能源汽車,而且價格還不貴,第一批新能源車主都快被氣死了。
總的來說,第一批新能源車主肯定是不好的。因為他們沒想到,不到十年的時間,新能源汽車在續航和性能方面發展這么快,導致他們手中的車大量貶值,屬於是大冤種了。
⑥ 新能源汽車能用幾年
你好,車子倒是沒事,主要是電池,一般電池的壽命在6年左右,發生故障頻率會增高,存電少,充電慢,續航也不行
⑦ 一般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有多少
1、目前是100-300,300-500公里
2、特斯拉等高端的跑到300-500公里,主流是100-300
3、不過技術不斷進步相信這個數字會不斷提高的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提倡新能源汽車是為了應付環保和石油危機需要,減少或放棄燃燒傳統的汽油或柴油驅動內燃機的現時主流車型。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⑧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可以用多久換一次電池價格如何
當下,國內新能源車十分盛行,雖然,新能源車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從世界各國對新能源車的重視程度來看,新能源車將是未來汽車行業的大勢所趨。對於新能源車,由於當前的技術限制,還沒有做到完美無缺,因此,為了減輕車主的顧慮,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須提供不低於5年或10萬公里的質保。
不過,目前新能源在國內大力發展也是近2-3年的事情,以6年的質保期來看,換電池也要等到2020年之後。隨著新能源車的產量提升和技術成熟,電池成本或將大幅下降,到那時,更換電池的費用或許不再那麼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