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燒車事件
『壹』 比亞迪回應多台e5電動汽車被燒燃事件:初步判斷是人為縱火
易車訊日前,比亞迪汽車官方回應了關於寧波e5被燒燃的事件。2020年8月15日18點左右,位於寧波市的江北區車源匯網約車停車場內,有多台比亞迪e5同時被燒燃。客戶第一時間報警,警方已按刑事案件立案處理。據悉,該燃燒事件現場沒有人員傷亡。
經過現場勘查,比亞迪汽車於8月17日下午發文回應:此事件不是車輛引起,很可能是有人沿著牆邊隱蔽處進行縱火導致。具體原因,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貳』 深圳一充電樁起火燒毀多輛車,充電樁起火事件為何頻發
深圳寶安一小區附近的充電樁發生火災,火勢蔓延致眾多輛電瓶車燃燒報廢。然而在過去的幾年中因為電動車充電起火的事件頻繁發生,據調查顯示現在市面上有許多不規范的充電樁,已經在平常使用中不規范保養與維修才會導致起火事件。
充電樁為什麼會發生火災?
充電樁起火有許多因素,有天氣因素、人為因素、電路因素等等。充電樁在充電過程線路和電池產生熱量加上天氣溫度會發出熱量燒壞接頭的情況,從而引發火災。其次,很多充電樁的安全設備配置不齊全,如煙感,滅火器,噴淋等。如果能夠做到實時監控,報警等措施。可以大大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
『叄』 福建一輛威馬汽車EX5再次發生自燃,燒成鐵殼
近日,據國內汽車媒體報道福建發生一起電動汽車自燃事故,事故車輛疑似一輛威馬EX5車型。
威馬汽車官方聲明回應稱,8月25日在威馬汽車成都研究院內,一輛經過多輪破壞性試驗的報廢的早期試裝車,已進入拆解程序,拆解了電路保護裝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時完成全部拆解,出現電器元件短路引發火情。事件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控制,未涉及任何人員損傷。同時,威馬已經展開報廢試裝車輛隱患排查,將對所有報廢試裝車進行復審並及時清理,同時進一步完善報廢試裝車輛追蹤機制,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同時,威馬汽車承諾,旗下正式量產車均歷經多種嚴苛測試,安全性能高於國家標准。
不過就目前幾次自燃事故來看,威馬汽車承諾好像就像一句空話,多種嚴苛測試,安全性能高於國家標准,卻變成自燃成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林志穎車禍細節:車燃燒3小時未熄滅,鋰電池著火為何難以撲滅
特斯拉Model X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裡面的成分鋰是非常活躍的金屬,遇到空氣、氧氣或者水都會發生劇烈反應,電動汽車的滅火事件已經成為了全球的消防難題,消防隊曾經作過一個實驗,將單片的三元鋰電池,從中間撞擊將其短路,三秒鍾的時間就看到了明火,不管是用沙子覆蓋還是用水槍、滅火器,都只能短暫的將外面的火控制住,裡面的金屬仍然在發生劇烈反應。
三元鋰電池的安全性是很大的問題,但它的優勢也是目前不可替代的,超高的能量密度使得續航大大提升,三元鋰電池的電池密度幾乎是同類型磷酸鐵鋰電池的兩倍,相比較起來磷酸鐵鋰電池就顯得笨重,但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較高,受到碰撞的化學反應並不快速和激烈,各有利弊。
『伍』 威馬電動汽車35天連燒4輛,這鍋到底誰來背
說到過充,可能有人會問那過放會不會也導致析鋰呢?
基本不會。
負極材料表面會在第一次充放電循環時形成一層SEI膜,這種SEI膜會對負極材料起到保護作用,使材料結構不容易崩塌,也就是能提高電極材料的循環壽命。電池充放電過程中,SEI膜會發生少許變化,並不影響大局。而電池過度放電後,SEI膜會被消耗,到了一定程度,失去對負極材料的保護作用,也會讓電池的循環能力下降,影響電池壽命。
所以,過充會讓電池有析鋰的風險,而過放更多會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
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了電池自燃的原因,三元材料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沒有必要過於擔心自燃問題。當然日常生活中各位車主也要注意用車,合理使用電池,合理規劃充電時間,避免過充過放,高頻率的使用快充,也要正確看待電池續航里程在合理程度內的下降,畢竟手機的電池也會隨著使用,健康程度有所下降,所以對電動車的電池,也就不要求全責備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時左右,山東省日照市一輛特斯拉撞擊護欄後發生火災。
2、2019年4月21日晚8時許,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冒出白煙。
3、2019年4月24日,武漢一輛比亞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來ES8分別在上海、武漢市再次出現自燃事件。
(6)電動汽車燒車事件擴展閱讀: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在發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已查明著火時的車輛狀態)中,41%的車輛處在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在靜置狀態、19%的車輛處在充電狀態。
《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發現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79起,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車輛為乘用車、28%的事故車輛為專用車、7%的事故車輛為客車。從動力電池類型看,86%的事故車輛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7%的事故車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7%的事故車輛電池類型不確定。
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19%的車輛起火源於碰撞問題,還有部分車輛的起火原因源於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問題等原因。
『柒』 電動汽車自燃事故頻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自從新能源汽車進入公眾生活以來,火災和自然的發生並不少見,每一次事故都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最近,特斯拉、威來、榮威、比亞迪四大新能源電動車品牌相繼火起來。這方面說明大家都很重視新能源汽車,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寄予厚望,這是好事;但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任何瑕疵都暴露無遺,可謂一招全身。新能源汽車並不是唯一會因事故和碰撞而燃燒的汽車,傳統燃料汽車也會燃燒。根據美國消防局的數據,美國高速公路上每年約有19.4萬輛汽車著火,其中64%在發動機區域啟動。
但是目前的情況是針對不同的車企的不同需求。電池組公司為汽車公司提供符合能源要求、循環壽命要求、經濟性要求的電池組,而充電設備公司為汽車公司提供符合汽車公司充電電壓、電流、功率、計費要求的充電設備,簡單地認為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個組成部分。充電設備企業基本都是和電池BMS企業隔離的,平時很少有接觸。基本上,只要BMS企業滿足PACK企業的技術要求,一切都會好的,很少能實現與電池組企業和整車企業的同步溝通。目前BMS企業-電池企業-Pack企業-整車企業-充電設備企業溝通不足,共同合作開發相對碎片化,停留在某些環節,大大增加了整個系統集成帶來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