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的關鍵人物
A. 院士陳清泉為何說中國電動汽車要抓核心技術
2018年8月17日報道,被媒體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陳清泉,當地時間8月16日在加拿大多倫多表示,中國在發展電動汽車的過程中「一定要抓核心技術」。
81歲的陳清泉說,他和他的團隊仍在從事一些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的研究及推動工作,譬如,鋰硫電池的產業化,材料研究,退役電池利用等。他期待,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加拿大)今後可助推信息、項目等的互通,促進中加合作,加速創新。該中心負責人曲濤表示,科創中心將致力於兩國在新能源等領域相關科技研發和市場資源的有效交流與分享。
陳清泉留意到,一些中國的電動汽車品牌正進軍高端車市場。他建議,中國需要發展不同類型、不同檔次的電動汽車,以滿足潛力不小的市場需求。
「我相信電動汽車產業一定會漸入佳境,」陳清泉說,「最關鍵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不能夠浮在表面,不能夠投機取巧,一定要扎扎實實地從基礎設施、基礎技術做起。」
B. 有誰知道國內那些新能源車企的實力到底怎麼樣啊,比如飛凡汽車這個牌子,能說說看嗎
飛凡汽車挺有實力的,畢竟它背靠的是上汽集團,有國資背景,不管是技術、資金都能給予支持,對它的發展是有幫助的。當然,飛凡汽車也不是「吃素」的,其實它的目光很有前瞻性,它不只是局限在單一出行上,而是注重塑造豐富的用戶體驗空間,所以你會發現,飛凡汽車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口碑都很好。
C. 戈恩潛逃、紅旗飄紅、大眾撞傷,2019年車壇八大「想不到」
2019年是中國車市「太難了」,全年新車銷量跌幅約1成,2019年也發生很多讓我們想不到的事情。哪些事件讓你記憶猶新?哪些又事發突然,讓你始料未及?
01,卡洛斯-戈恩潛逃出日本
卡洛斯-戈恩恐怕是當今全球最知名的汽車人物了,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前一把手,更主要的原因是2018年11月19日,戈恩因涉嫌少報收入等罪名在日本被逮捕,出來指責的居然是戈恩指定的日產CEO西川廣人,讓外界嘩然。
這說明未來這說明,沒有疲弱的市場,只有疲弱的產品,一個小眾市場也可以做大,在2020年,長城全系列的皮卡預計銷量將達到20萬輛,成為一個主力市場。
在未來隨著皮卡的解禁以及偏向乘用化設計,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皮卡車型。皮卡也會響應國家新能源號召,在皮卡車型上推出電動版本,顛覆消費者以前對皮卡的認知。
文|大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電動車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電動車是法國發明的,由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發明。
第一輛電動車於1881年製造出來,發明人為法國工程師Gustave Trouvé 古斯塔夫·特魯夫,這是一輛用鉛酸蓄電池供電的三輪汽車。它是由直流電動機驅動的。如今,電動汽車的類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860——1920階段:隨著蓄電池技術的發展,電動汽車在19世紀下半葉的歐美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1859年,偉大的法國物理學家和發明家加斯頓·普蘭特發明了可充電鉛酸電池。
1920 ——1990階段:隨著美國德州石油的開發和內燃機技術提高,電動汽車在1920年後逐漸失去了優勢。汽車市場正在逐漸取代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只有少數城市的電車和手推車很少,電池車也非常有限(使用鉛酸電池組,被使用在高爾夫球場、鏟車等領域)。
(4)中國電動汽車的關鍵人物擴展閱讀:
電動車曾以其價廉、便捷、環保的功能優勢,受到城市中低收入群體的青睞。中國電動車從研發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場,從2012年開始產銷逐年快速增長。
由於需求旺盛,中國電動自行車市場近年來呈現出突飛猛進的增長態勢。電動汽車作為綠色朝陽產業,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十年。在電動車方面,截至2010年底,中國電動自行車已達1.2億萬輛,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E. 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創始人
中國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很早了,但是都沒有量產,只是在實驗室或者一直處在樣車階段,這算不上是創始。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創始人應該是比亞迪的王傳福。
F. 比亞迪王傳福:擁抱行業變革 堅守電動車安全底線
目前,全球汽車產業已經進入深度轉型期,隨著新能源車型快速發展,中國汽車品牌也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最佳時機。在1月11日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現場講到:目前,我國正處於從「傳統車大國」邁向「電動車強國」的關鍵期,在這期間我們應當加強行業安全標准體系建設,在主動尋求變革的同時,堅守電動車安全底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有哪些國產新能源車企已經進軍海外汽車市場呢
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速度超乎想像,這背後不僅有國家的支持,也有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我國作為汽車大國,在汽車研發、製造、消費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進步。汽車行業的新能源化轉型升級,更是博得了世界各國的矚目:中國消費了地球上55%的電動車,還擁有全球99%的電動巴士,早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頭號玩家。根據外媒的預測,我國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還將至少保持到2040年以後。
小鵬汽車最優秀的特質就是實干。何小鵬先生表示,小鵬汽車不為營銷做產品,而是讓產品成為營銷,在營銷宣傳上省下來的錢可以平攤到每一輛車上,讓產品價格更有競爭力消費者是直接受益者。小鵬G3從開發到上市經歷了無數版本的優化,雖然上市較晚,但憑借良好口碑迅速贏得了銷量。小鵬汽車踏踏實實做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的精神與華南理工大學校訓中的「篤行」不謀而合,選定了方向就扎扎實實地做,這是對華工人務實態度的最好詮釋。
H. 陳虹、李書福、徐和誼、朱華榮……車圈大佬提案,你pick哪一些
汽車業有沒有「一生飲奶建議」?我們幫大家搜集了一圈(文末可投票)
過去兩年,整個汽車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而進入到2020年,新冠疫情無疑是雪上加霜,使得原本就處在低迷期的車市再遭重創,已有多家市場研究機構對2020年的中國車市繼續做出了悲觀的判斷,這種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市場的深度調整和洗牌。
一方面,根據中汽協的銷量數據顯示,在月銷量連續下行21個月後,今年4月國內汽車產銷終於又實現環比、同比雙增長。但在國內車市回暖的背後,卻是「馬太效應」的愈發顯現,未來又會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
另一方面,面對更加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以及消費、經濟、政策和能源結構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汽車相關企業又該如何迎接新的挑戰?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已經開幕,未來,如何面對疫情蔓延下全球動盪的不確定因素、全國的經濟發展將如何定調、汽車產業將在經濟發展中處於怎樣的位置,都是業界關心的問題。
今天上午公布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路,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今年汽車界兩會代表、委員都在關注哪些領域,又提了哪些建設性意見呢?
為此我們整理了代表們已經公開的議案建議和提案,涉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中國品牌向上、交通管理、區域產業發展等內容,大家看看有哪些是你最關心的。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提出,應審視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重新制定新能源汽車的計劃量,研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宏觀調控機制,規范新能源發展;完善雙積分政策可操作性,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要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激發消費動力;要繼續加大對使用新能源車的鼓勵,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強力推動公共用車、公務用車全面新能源化,構建公務用車出行平台。
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以產融結合新模式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行穩致遠》中建議:政府主導創建動力電池產業引導基金,對全產業鏈進行創新金融支持,統籌和放大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加快綠色金融一攬子工具在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創新應用,以產融創新結合為產業鏈賦能;加大汽車金融在消費、使用、服務等環節的推廣力度,進一步釋放消費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關於加快實現節能減排戰略目標 促進社會和諧 鼓勵小型電動車發展的建議》提出:確立小型電動車產品標准;制定以降低能耗為導向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給予小型電動車稅費優惠;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凸顯小型電動車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關於大力推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促進能源和動力轉型升級的建議》提出:政府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的技術瓶頸,促進產品國產化;鼓勵、推動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氫能示範應用,鼓勵地方政府創新激勵方式,推動大規模產業集群的形成;通過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能源企業牽頭建立穩定、便利、低成本的氫能供應體系;完善標准法規建設,加快氫氣納入能源管理體系後的管理細則制定;制定國家級頂層氫能規劃,合理規劃加氫站,制定長期穩定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在《取消NEV正積分結轉限制,推動新能源汽車加速發展》中建議:取消對NEV正積分結轉的相關條件限制,以提高傳統汽車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積極性。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在《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再製造再利用,促進綠色循環經濟發展》中建議: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基礎高價值零部件延長在役壽命工程,將再製造歸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出台政策允許整車製造企業回收低續航新能源汽車,經升級改造後視同新車銷售;允許回收鋁合金及復合材料車身以及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納入再製造再回收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在《制定商用車積分管理辦法,促進汽車產業協調發展》建議:打通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積分,將輕型商用車(N1類)與乘用車雙積分管理辦法(基本為M1類車)相融合,統籌制定為輕型汽車雙積分管理辦法。
全國人大代表,小康汽車董事長張興海在《關於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建議》提出,在稅收上支持: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和購置補貼政策繼續延長至2025年;在技術研發上支持:培育電動化和智能化核心技術;在市場端支持:建議國家出台統一政策,要求各地方在限行限購、共享、路權等方面,應對所有符合我國規定的新能源汽車一視同仁;在二手車市場支持:打通新能源二手車流通環節。
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重型車公司副總周福庚建議:出台運營類政策指導文件和置換補貼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擴大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政策范圍,降低新能源汽車製造成本,優化新能源汽車市場供給;進一步明確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目標;降低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通行費全免或減半收取、降低新能源汽車充電費用等;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檢驗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合眾新能源創始人兼董事長方運舟在《關於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車一攬子支持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穩定健康發展的建議》中提出,大力推進對公市場使用新能源汽車;放開城市新能源汽車限購指標;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拓展農村市場;積極推進路權、電價、停車、高速收費等方面給予新能源汽車優惠;延長國補政策退坡時間,加快資金結算;給予金融、稅費及資金支持;給予新能源汽車企業專項研發資金支持,助力技術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在議案建議中提出,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發展低速電動車產業;廣泛聽取企業及行業協會意見,科學製品產品標准;支持創新轉型,鼓勵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開展兼並重組,交叉持股等,培育具有強大資源整合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的骨幹整車企業;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特別是智能化、網聯化技術在低速電動車上的率先應用。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加快推進綠色配送,提升城區物流效率》中建議:加快推進城區配送企業燃油車更換為新能源車的比例;加強城區周邊物流園區建設,形成規模效應,集約化配送;加快推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建設,放寬新能源車輛的路許可權制;加快推動「最後100米」無人配送常態化運營,實現無接觸交付驗收。
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工商聯主席、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在《關於大力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提案》中建議,取消對插混汽車的政策歧視,在雙積分政策、路權、准購權、政府用車采購等方面,給予插混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相同的待遇;保持免徵購置稅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提供政策導向支持與執行保障,鼓勵插混汽車用於共享出行和網約車;打破地方保護,取消部分城市設置的地方新能源汽車目錄,由國家統一制定目錄;鼓勵並促進大眾消費,對發動機排量小於1.5L的插混汽車免徵消費稅。
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兼首席運營官曾毓群在《全力推進工程機械和重卡等公共服務領域車輛電動化 打贏藍天保衛戰形成全球產業高地的提案》中建議:開展示範工程加速推廣應用;建立相關標准法規引導技術發展;鞏固我國核心零部件的領先地位;制定政策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從而引導產業快速發展,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
民建中央在《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提案》中建議: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頂層設計;建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加大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技術研發;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商業化發展。
關鍵詞:汽車消費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關於促進汽車消費的建議》中提出要推動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減輕汽車消費總體稅負,改善汽車消費環境,拓展消費渠道。具體措施如:適當增加汽車限購地區的號牌配額、取消限購限行、放寬購車條件和牌照限制、推遲國六實施時間、減免路橋費、優化汽車消費補貼政策;加快放開皮卡進城的速度;加大汽車下鄉支持力度,對農村老百姓購車實行特定的補貼或優惠政策;降低新能源、二手汽車首付比例、按揭利率等。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與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聯名提交的《關於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的建議》提出: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比例為50:50的中央地方共享稅,並將調整後的車輛購置稅地方財政收入,以適當比例用於汽車企業新技術研發以及促進汽車消費。
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將汽車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至銷售環節並實現中央與地方共享》建議:將汽車消費稅徵收環節由目前的生產環節後移至銷售環節,並建議中央與地方「五五共享」。
全國人大代表,小康汽車董事長張興海在《關於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擴大內需的建議》提出,國家層面對小於或等於1.5升排量的汽車,減免購置稅,並減免貸款購車利息。
關鍵詞:智能網聯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在《關於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建議》中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選擇整體環境較好的區域,建設高度自動駕駛先行示範區,並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在示範區內試點突破法律法規限制,允許高度自動駕駛車輛上高速、高架道路進行測試及示範應用,在特定區域率先試點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載人、載貨商業化應用;依託國家2020 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從5G新型基礎設施、智能網聯汽車、智慧交通系統等方面入手,加快構建智能汽車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培育相關的創新鏈和產業鏈。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關於減輕企業負擔節約社會資源 實現汽車消費信息整合升級的建議》提出:打通電子化流程,節約社會資源;搭建大數據平台,減輕企業與消費者負擔,包括政府加快大數據中心建設進程,並採取多證合一的形式改變過去紙質證書繁多的情況,以綜合性二維碼或其他可識別的電子憑證,代替紙質證書。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關於當前汽車社會下建立機動車智能檢測體系的建議》中提出:完善道路安全法相關法規檢測要求,細化汽車檢測標准及檔期;政策推動機動車檢測技術向智能化、大數據方向發展,全面提升機動車檢測效率;推動建立機動車智能檢測體系,完善數據共享和使用機制,解決車檢難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在《大力推動發展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搶佔全球競爭制高點》建議:以智能網聯操作系統頂層設計為指引,國家級創新中心組織各方共同組建市場化運營創新主體,以行業需求為牽引,聚集交叉行業人才,發力融合創新領域並加快輸出市場競爭力產品;設立國家專項經費,支持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產業化;依託國家及行業主管部門政策與標准指導,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內形成操作系統發展戰略、標准體系等共識,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規模化產業應用,加快更新迭代,豐富應用生態。
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以汽車為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中建議:革新汽車產業頂層設計思路,加大對新型汽車產業的支持;聯合高科技企業、汽車企業共同建設城市大腦;引導的同時監管智能共享汽車發展;引導跨產業合作,規范跨產業數據應用。
全國政協委員,網路董事長李彥宏在《關於加快推進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力交通強國戰略落地的提案》中建議:國家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各地政府加大探索和投入,一方面加強探索城市智能交通運營商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另一方面則要加快交通路網車路協同智能化改造。除此之外,還要建設全國性的新一代智能交通治理平台,加快形成安全可靠的現代化交通治理體系。
民革中央在《關於加快車規級晶元研發,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儲能發展的提案》中建議:集中力量支持技術路線明確的晶元研發項目,將車規級晶元技術突破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計劃重點研究任務;引導相關企業加強應用支撐,車規級晶元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實際應用在市場競爭中成熟完善;加強創新能力和人才隊伍的培養,國家應加大吸納產業頂尖人才的力度。;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力求在知識產權的獲取、歸屬、分配、轉移等方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符合國家利益,符合國際規則和慣例。
關鍵詞:中國品牌向上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關於當前世界經濟環境下,快速提升中國品牌汽車品牌力、拉動中國經濟的建議》中提出,倡導領導幹部及公務人員、公眾人物,優先使用、購買中國品牌汽車;大型活動或國家行為層面,更多展現中國汽車品牌形象;通過重量級媒體引導,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向上。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在《關於加大「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汽車「走出去」支持力度的建議》提出:制定中國汽車「走出去」國家戰略,推動汽車強國建設;引導新能源汽車出口新增長點,強化對出口企業的管理;建立汽車質量品牌評價體系,加強品牌培育;搭建「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台,護航企業「出海」;優化跨境金融政策支持,加大對汽車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風險防控和權益保障機制,保護中國汽車企業利益。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在《加強中國汽車新標准建設,推動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建議:國家統籌針對全球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汽車標准體系與共性技術壁壘進行研究,建立中國汽車的技術新標准,助力中國汽車核心技術實力的進一步突破、升級,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
關鍵詞:交通管理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在《關於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逐步開放城市限購限行的建議》提出, 在新基建的推動下,特別是5G及大數據中心建設會大幅提速,將互聯網路況數據與交通管理數據融合,就能實現對人、車、路、交通設施、交通狀況的透徹感知;同時可通過劃定電子區域,對擁堵區域進行動態管理,增加高峰時段進入成本,通過市場化的方式逐步取代限行;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演算法對城市停車進行動態疏導和定價調節管理;同時通過增加小區立體停車庫改造及構建共享平台,來化解停車難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適度放開「禁限摩」,科學規劃城市摩托車行駛》中建議:試點部分城市恢復摩托車上牌及通行,制定摩托車相關交通管理辦法;重新制定摩托車駕照考試等級,加強安全意識培訓和營運摩托車的管理;鼓勵摩托車相關企業在新能源暨摩托電動化方向加大研發力度,出台全國統一的電摩上牌政策。
關鍵詞:區域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關於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建議》中提出: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優勢的機遇,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效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小康汽車董事長張興海在《關於唱好「雙城記」,打造重慶萬億級汽車產業鏈,將成渝汽車打造為西部經濟增長極的建議》中提出,加強頂層設計,打通區域聯動,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體系;以汽車產業為重要突破口,打造重慶萬億級汽車產業鏈,將成渝汽車打造為西部經濟增長極,形成交通、能源、信息、城市一體化的區域優勢與發展動能。
原文投票鏈接,請點擊:https://mp.weixin.qq.com/s/0Ydo9c_0RphCz9Dx_zu78g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問道掌門人|車企幕後英雄 揭秘博格華納
[汽車之家行業]?9月中旬,在飛往北京的途中,談躍生又拿出《THEOpposableMIND》閱讀。這本書伴隨他許久,讓他對生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他認為,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每時每刻都面臨著沖突,把沖突化為動力,把困難變成機會,是最頂層管理者的決策思維。而博格華納的每一次決策幾乎都伴隨著這種思考方式。
在博格華納北京工廠第二車間,N60生產線正在調試,專門生產為北汽高端電動車品牌ARCFOX極狐配套的電子驅動變速橋,未來該生產線也可以拓展生產eDM/iDM電驅動模塊。面對數十年後,將全面電動化的汽車市場,博格華納還在摩拳擦掌,未來中國汽車市場,依然會有博格華納濃重的一筆。
編輯總結:
在半天對話之後,談躍生總結道,「在目前的職業生涯中,我是一名幸運兒」。他認可博格華納尊重、包容的企業文化,能讓老員工保持激情,讓新員工發揮價值。他也堅信C-H-E選擇的正確性,今天變幻莫測的汽車市場需要企業堅定長期戰略目標,同時保護短期經營行為,靈活平衡的經營之道值得本土企業學習。(文/汽車之家劉宏龍)
J. TNGA架構及電動化領路人 前豐田中國董事長大西弘致辭世
(文/張鈺翊)2015年4月1日,原本擔任豐田汽車公司專務、中國本部長的大西弘致就任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田中國」)董事長。至此,豐田汽車在華發展的迅猛勢頭便一發不可收拾。
擔任豐田中國董事長2年又9個月期間,大西弘致帶領豐田在華市場寫下佳績。2016年,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銷量達121.4萬輛,實現同比增長8%;2017年,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銷量達129萬輛,同比增長6%,連續5年刷新銷售紀錄。
回頭來看,大西弘致這一生的職業生涯,他將最寶貴的經歷留在了中國。如今,推動TNGA車型導入,推動電氣化發展的重任,落在了現任董事長,上田達郎的肩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