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東北冬季測試
A. 東北冬季零下20多度電動汽車能運行嗎
東北冬季零下20多度電動汽車可以運行。
電動汽車,相對燃油汽車而言,主要差別在於四大部件,驅動電機,調速控制器、動力電池、車載充電器。相對於加油站而言,由公用超快充電站。驅動電機之調速控制也分有級調速和無級調速,有採用電子調速控制器和不用調速控制器之分。
電動汽車時速快慢,和啟動速度取決於驅動電機的功率和性能,其續行里程之長短取決於車載動力電池容量之大小。車載動力電池之重量取決於選用何種動力電池如鉛酸、鋅碳、鋰電池等,它們體積,比重、比功率、比能量、循環壽命都各異。
(1)新能源汽車東北冬季測試擴展閱讀:
溫度過低對電動汽車電池的保養非常的不利,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部分,需要車主們的細心呵護。建議在漫漫的冬日裡,車主們應當有意識的盡量選擇溫度相對較高的環境進行充電,如各類地下停車場、自家的封閉式車庫等場所。
即便沒有這樣的充電環境,也最好選擇在冬季的白天,將愛車停在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進行充電,這可以延長電池組的壽命,有效的降低維護成本。由於在為電動汽車充電時,如果電池溫度低於攝氏0度,則需要先為電池預熱後才能進行充電,這也會使得充電過程增長,不利於電池的保養。
B. 新能源車冬天的真實續航到底如何
新能源車冬天的真實續航到底如何呢,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新能源車,現在普遍受制於電池技術,所以標稱續航,是不包含用電器使用的情況下測出來的情況。400多的續航本身就很少,然後天冷的時候,電池需要保溫,座艙需要加熱,這些都需要用電。所以續航減少是正常的。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了
C. 談談電動車冬季續航 小鵬G3在北上廣接受測試
電動車冬季續航縮減的問題可能是大部分車主放棄選擇電動車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在國內北方地區。如果達到一定的數值,部分電動車的續航能力可能以斷崖式下跌。隨著春節臨近,大部分車主會長途自駕回鄉,續航里程也變得至關重要。
網路APP有駕聯合廣州、上海以及北京媒體對目前熱門純電車型做了一次冬季續航測試,根據不同地區的溫度為變數,以實際巡航里程為定量,綜合其得出冬季續航情況。
而解決電池因低溫造成的影響,就是為電池加熱。通過PTC加熱電池冷卻液對電池進行預熱,可在插槍時利用充電樁的電力進行加熱,但這種加熱方式同樣不適用於沒有充電樁的車主。
目前市場上還有一種較為實用的加熱方式,就是利用柴油機加熱。柴油機功率比PTC更高,加熱速度更快,但噪音上也會更高。這種加熱方式適用於東北地區且自家沒有充電樁的車主。
關於冬季續航衰減的問題沒有辦法完全解決,但是可以減少其衰減的幅度。而關於續航衰減還關乎其他因素,例如駕駛習慣、駕駛速度、使用空調等。而尤其是在華北、東北地區的消費者應注意氣溫的問題,其實電動汽車續航能力並沒有那麼可怕,相信未來充電樁、新造車實力會將這些問題逐個攻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北方冬天新能源車怎麼樣,可以買嗎
太冷的地方如果家裡只有一輛車的話不建議買,冬天續航問題比較差
E. 零下30度啟動無壓力 北汽新能源極寒技術群攻克低溫難題
(文/張鈺翊)一到冬季,氣溫驟然變低,許多新能源車主便開始發愁了:我買的不是電動車,是電動爹!的確,新能源汽車的續航焦慮一直都是消費者心中的痛,特別是氣溫降低後,純電動車在寒冷天氣中續航里程通常都會衰減更快。
為了解決寒冬天氣下的里程焦慮,近日,由北京理工大學牽頭、北汽新能源和北汽福田參與的「面向冬奧環境的純電動汽車關鍵技術開發及示範應用」項目在中汽協牙克石試驗場再次進行極寒環境下的車輛測試。
整個挑戰試驗過程相當順利,挑戰成功。這充分證明了北汽新能源開發的超低溫動力電池系統在極端低溫環境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鞏固了北汽在純電動車研發的領先地位,展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技術開發研究上的突破和進展。
此次測試解決了極寒環境下新能源汽車里程焦慮的痛點,在此基礎上,也驗證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在全氣候電池、低溫增焓空調、全氣候整車控制三項核心關鍵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也為後續突破嚴寒禁區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新能源汽車將無懼超低溫嚴寒,緩解極端狀況下的里程焦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油電混動車在東北是否適用
油電混動車在東北不適用,原因有以下幾點:
1、天氣原因
對於新能源汽車在東北冬季里啟動和續航里程方面仍有疑慮,東北冬季氣溫低而且持續時間長,電池性能的衰減速度較快,相比燃油動力汽車,他們擔心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會「扛不住」。
2、配套設施不完善
除氣候原因外,充電樁不足等相關配套設施的不完善也是新能源汽車在東北地區銷售遇冷的重要原因。在東北推廣新能源汽車,關鍵需要提升研發水平,解決寒冷冬季電池的損耗問題,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成本。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即燃料和電能的混合,是有電動馬達作為發動機的輔助動力驅動汽車,屬於一種優勢互補的技術,也可以歸結為集成創新,拿主流的混合動力技術來言,動力源主要是發動機,然後配備了第二個動力源電池,這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節能,輔助發動機的電動馬達可以在正常行駛中產生強大而平穩的動力。
在起步、加速時,又由於有電動馬達的輔助,所以可以降低油耗,簡單地說,就是與同樣大小的汽車相比,燃油費用更低。因此,車主可以享受更強勁的起步、加速同時還能實現較高水平的燃油經濟性。
G. 從理性角度,如何評價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
天氣一冷電動車跑不遠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那麼跑不遠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氣溫下降,電池容量也隨之下降
現在市場上的電動車,80%用的都是鉛酸電池。鉛酸電池最佳充放電環境溫度是25℃-35℃左右,在這個溫度區間內,電池的充放電效果最好,當氣溫處於零度時,電池容量大約只有正常的70%。
二、騎行阻力增大,影響續航里程
事實上,低溫不僅會讓電池容量下降,還會使得騎行阻力增大,從而縮短續航里程
首先,氣溫下降,電動車輪胎內的空氣熱脹冷縮,導致輪胎胎壓變小,輪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增大,騎行時會損耗更多能量。
其次,冬天大家穿的衣服都比較厚,面積也比較大(特別是使用擋風被的時候),受風阻影響隨之增加。而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電量損耗也會更明顯。
那麼如何盡量緩解續航下降的情況呢?胖編給大家介紹幾個冬季電動車使用常識:
勤充電:冬季騎電動車切忌讓電池長期處於電量不足的狀態。一般情況下,當電量低至50%時,便可進行充電。長期不用時,需每隔一個月充一次電;
適宜溫度:冬季,電動車充電的最佳溫度為25℃。有條件的可以停放至地下車庫或者有遮擋且乾燥通風的環境中充電(切忌在室內、樓道等封閉空間充電);
勻速行駛:低溫環境中,保持勻速行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電動車電量的損耗,延長續航能力。另外,冬季氣溫低,路面容易結冰,保持低速行駛,能讓騎手及時有效控制電動車,保證騎行安全。
H. 埃安Y零下10度新能源車能跑多遠
埃安Y零下10度新能源車能跑280KM。
該實測數據是來源於是懂車帝在內蒙古牙克石地區舉辦的「41款新能源汽車的冬季實測」。AION Y在這一次集中的冬季測試,在實際續航方面,表現相對優越。由此推算AION Y在冬季日常生活中的Normal駕駛模式下,1h實際行駛里程42km,表顯續航里程消耗67km。
充電功率:充電方面,經實測,使用功率為120kW的直流電快充,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0.1kW左右。充電半小時,電池電量由22%充至60%,充電速度和續航里程都比較理想,並且與車輛電腦預計的用時基本吻合。
廣汽埃安全球首發亮相了全新車型 AION LX Plus:
新車採用了埃安家族最新的設計風格,但更為運動時尚,除了顏值之外,新車最吸引人的就是新車採用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NEDC續航里程將達到1008公里,成為國內首款續航超過1000km的純電動車型。
同時新車還搭載「超倍速電池技術」和充 「A480超充樁」技術,可實現充電5分鍾,續航200公里。該車將新能源車型面臨的安全、續航、充電這三大難點完美解決,讓用戶不會有里程焦慮。
I. 新能源車也可以不懼嚴寒 冰雪試駕WEY VV7 PHEV
每到冬季,各大車企都會在中國寒冷的北方舉行冰雪試駕。在這些冰雪試駕項目中很少有新能源車型參與,因為我們都知道鋰電池在遇低溫後性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早期沒有溫控系統的純電動車,在-30攝氏度的環境可能都無法正常啟動,即使勉強啟動也發揮不出任何新能,談何冰雪試駕。
總結:在2019年12月10日,VV7家族就開啟了一場萬里混動之旅活動。由深圳發車,途徑長沙、西安、杭州、天津、哈爾濱等城市最後到達黑河。此次在黑河舉行的冰雪試駕也是本次活動的最後一站,短短的一個月內,跨越了8000公里,歷經了零上30℃到零下30℃。用60℃的溫差展先了科技進步後的新能源汽車超強的環境適應性,讓消費者了解了VV7混動家族產品實力的同時也對新能源汽車刮目相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東北的低溫適合買新能源汽車嗎
從東北的供暖日期:11月5日至4月10日就可以看出來,東北的冬季真的很漫長。雖然一年中有五個月都處在供暖期,但實際上只有3個月溫度比較低,這三個月溫度最低時可以達到-30°。所以這三個月內純電動汽車的日子不好過。
華冠K50宣稱其獨創的RESS可充電能量存儲系統以及主動式液態冷卻及加熱系統,保證車輛在-30°C至+55°C環境正常使用,續駛里程不受影響。
所以,在購車之前需要先咨詢清楚車輛是否配置有電池溫控系統才是決定車輛在東北環境能否使用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