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1月產銷
⑴ 1月新能源汽車預計銷售4.4萬輛;特斯拉1月份Model 3生產超2600輛
1、中汽協:1月新能源汽車預計銷售4.4萬輛,同比下降54.4%
2月13日下午,中汽協舉辦線上月度信息發布會。2020年1月,新能源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完成3.5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3%和54.5%;商用車產銷預計均完成0.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4%和51.7%。
12、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經銷商1月庫存預警超62%
汽車行業在疫情之下持續承壓。2月7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今年1月,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達到62.7%,同環比分別上升6.5和6.3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依然位於警戒線之上。這也是該指數自2018年1月份以來,連續第25個月在警戒線之上。
13、牽手美國初創公司Canoo,現代汽車電氣化豪賭再下一城
現代汽車於2月11日表示,該公司已經與美國加州的初創公司Canoo達成協議,將共同開發電動汽車,以此拓寬面向未來的產品投資組合。這是現代和起亞近期宣布的第二筆同類型投資,在今年1月中旬,起亞公布將向英國初創企業Arrival投資1.1億美元,聯合開發電氣化商用車。
14、日產汽車起訴其前董事長戈恩:索賠100億日元
2月12日,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稱,日產汽車公司在橫濱地方法院正式對其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提起民事起訴,要求其賠償高達100億日元(約合9100萬美元)的損失。日產汽車在聲明中指出,由於戈恩長期非法支出公司資金、無償使用海外住宅以及私自使用公司的噴氣式飛機等不當行為,對公司造成的實際損失超過350億日元(約合3.19億美元)。另外,日產汽車在聲明中補充,取決於日產汽車必須付出的罰款和處罰,對戈恩的索賠額可能還會增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鄧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1月銷量公布 新能源的拐點還會是2020年嗎
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行線上發布會,公布了1月份銷量數據。
具體來看,1月份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了144.4萬輛和16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降幅大於汽車總體市場。商用車方面產量為34.1萬輛,同比下降7.8%;商用車銷量為32.6萬輛,同比下降5.7%。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為4.0萬輛,同比大幅下降55.4%;銷量為4.4萬輛,降幅高達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預計完成為3.5萬輛和3.9萬輛。1月份汽車批售銷量大幅高於產量,說明之前12月庫存比較充分,這也能夠大幅緩解2月份開工推遲帶來的影響,經銷商端庫存在短期內還能夠堅持。
下半年,傳統車企尤其是跨國汽車巨頭將掀起新品投放大戰,尤其像大眾MEB平台電動車等重量級選手的進場,或將產生新車帶動效應提升一定的產銷增長。如果疫情確實影響到了國內自主品牌車企新品的研發與投放速度,那麼無論傳統企業還是造車新勢力幾乎都將失去短暫的車市紅利期,與合資汽車展開正面碰撞。大眾MEB在2021年將真正形成百萬產能,通用、福特這些巨頭的純電動車都會投放到中國市場,而特斯拉這樣的龍頭車企甚至可能在中國年產30萬輛。也就是說,2020年是國內汽車企業搶佔新能源市場最後的機會。
百姓評車
2020年,將是越來越充分的技術儲備,越來越豐富的市場選擇,以及越來越殘酷的競爭。對於車企來說,挑戰中孕育了機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1月新能源車銷量解讀,至暗時刻未到,車企們如何自救
自去年新能源車補貼大幅減少後,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萎靡數月,進入2020年,新能源市場也迎來了開門首跌,1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4.1萬輛,同比下降57.9%,環比下降68.4%,銷售狀況相當不理想。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該細分市場的具體表現。
龍頭品牌的銷量都暴跌
從各個車企公布的銷量來看,1月份新能源車的成績可以用慘烈來形容,比如比亞迪汽車,其新能源車板塊在1月的銷量成績下滑至7,020輛,同比下跌75.0%。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144輛,同比下滑68.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876輛,同比下滑84.1%。
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等不來的春天,我們一定能戰勝此次疫情,而疫情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也是暫時的。但是新能源車身上的問題,短期內是難以解決的,特別在充電便利性方面,據買車君了解,民用電的電壓和電流都有嚴格規定,不能過載,而超級充電樁的數量多,多輛車同時充電,電網也可能無法承受,這也意味著目前給電動車充電的時間縮短至與燃油車一樣是不現實的,也許在較長時間內,新能源車市場銷量會繼續下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北汽新能源1月銷量2006輛 同比下滑55.54%
?1,北汽新能源1月銷量2006輛同比下滑55.54%
北汽藍穀日前發布了企業在2020年1月的產銷量數據,北汽新能源1月產量為1602輛,同比增長1028.17%,但是終端銷售僅為2006輛,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5.54%。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為了在德國建造其第一座歐洲汽車和電池生產工廠,特斯拉在柏林附近進行了森林清理工作。但是,2月16日,柏林和勃蘭登堡州高級行政法院命令特斯拉停止砍伐樹木,而這項命令對於當地的環境保護者來說是一次勝利。
去年11月,特斯拉宣布將在德國勃蘭登堡州東部的格倫海德建造一座超級工廠。此前,勃蘭登堡州環境辦公室曾批准特斯拉為建設工廠清理92公頃的森林。然而,超級工廠的規劃當前尚未得到批准,這意味著埃隆·馬斯克(ElonMusk)的公司正在進行的准備工作,需要他們自己承擔風險。
法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經發布了要求特斯拉停止砍伐樹木的命令,因為特斯拉只需要再花3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全部砍伐工作。如果不盡快發布命令,在法官對當地環保組織所提出的訴求做出最終裁決之前,特斯拉就將早已完成了砍伐。向法院提起訴求的環保組織名為勃蘭登堡綠色聯盟(GrueneLigaBrandenburg)。
反對特斯拉建廠的人吸引了當地與國家級立法機構的注意,數百名示威者抗議稱,超級工廠將對當地野生動物的生存以及供水造成威脅。
當前特斯拉在美國擁有兩座超級工廠,並且在中國上海還有一座。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相信馬斯克的願景,自去年6月初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經飆升了340%。(來源:蓋世汽車?星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1月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分析!
2020年,一個「南」字開了頭,一場疫情,對眾多行業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汽車行業同樣也不例外,工廠延長假期、4S店冷冷清清,可謂是損失慘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近期各大車企開始陸續公布1月的銷量成績單了,新能源汽車1月下滑54.4%,可見日子真是不好過啊!
蔚來汽車算是造車新勢力中混得比較好的品牌,基本每個月都有數千輛的銷量,2020年1月蔚來品牌整體交付量為1598輛,同比下滑11.47%,其中蔚來ES6交付1493輛,蔚來ES8交付105輛。可見蔚來ES6是越來越受歡迎了,或許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成為蔚來汽車的銷量支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遭遇疫情 銷量腰斬的新能源車企如何「翻身」
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發布了2020年1月份汽車產銷數據。數據指出,1月份的國內汽車產銷降幅十分明顯,產量及銷量分別為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同比則分別下降24.6%和18%。
各家車企在疫情期間主推的營銷及服務方便雖然命名都不同,但基本的內容大同小異。主要就是讓消費者不用出門就可以完成購車、貸款、保養、充電等行為,如果必須要出門,也盡量減少人員接觸,最大限度的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此外,蔚來、小鵬等部分車企還推出了針對醫療人員的專屬購車福利。
●車企給旗下經銷商夥伴「減負」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對經銷商復工情況的調查來看,截至2月12日17時,接受調研的3997家4S店中,員工復工率20.2%,銷售效率4.7%,售後效率6.2%,由此計算得出的綜合復工效率僅為8.4%。在4S店未開工原因中,地方政府規定了復工時間的佔71.9%,其他主要原因還包括復工申請未得到批准,防疫物資短缺不支持復工,員工返崗過程存在困難,復工後業務量不支持運營開銷等。在已開工企業中,仍面臨相關物資短缺、客流量銳減等現實問題。
不少車企在保障消費者的利益之外,也針對經銷商也推出了眾多措施,減小線下壓力,主要包括:降低或取消2月或一季度銷量考核、補貼經銷商或庫存貼息、金融服務支持、取消經銷商提車任務等。
作為新創車企的代表之一,哪吒汽車做出表率,給予經銷商包括線上投放、線下銷售等多項營銷及資金方面的政策支持,如搭建數字展廳及在線推廣平台,助力和賦能經銷商的線上集客;減輕投資人資金壓力,延長到期賬務還款限;給予重點疫區城市合夥人銷售團隊人員工作補貼等。此外,哪吒汽車還通過提高經銷商的體系化運營效率,加強對經銷商的管理和協同聯動,為進一步穩定和提振汽車經濟貢獻一份力量。
在疫情出現後,廣汽新能源積極與合作金融機構磋商,目前已經聯合金融機設置了專門的窗口對接經銷商及客戶,針對經銷商及客戶在金融方面面臨的問題給予專門的指導,並給予經銷商庫存融資以及客戶還款延期等關懷支持,對於特別困難的經銷商一事一議,提供專項支持幫助經銷商共克時艱。
比亞迪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經銷商2月可根據銷量情況自主規劃提車節奏。同時將取消一季度1-2月部分項目的考核,並且給予一定運輸物流資源補貼。
●寫在最後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同的車企均有各自的應對方式。截至目前,國內汽車企業的累計捐款、捐物價值總額已經超過了10億元,國難當前,我們看到了這些車企的付出與擔當。病毒還在蔓延,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還要打下去,我也堅信我們最終一定會取得勝利,但隨著復工的進度不斷加快,對於車企之間來說,2020年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觀察】1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奧迪e-tron上榜,中國品牌缺席
2020年1月,雖然歐洲市場實現了新能源車銷量的大幅增長,但由於我國受春節假期和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1月全球新能源汽車共計銷量15萬輛,同比下降7%,銷量數據依然呈下滑趨勢。
整體來看,特斯拉Model3表現依舊強勢,而雷諾Zoe取得上市以來最高單月銷量紀錄。其它車型的銷量表現就不如前兩者那麼突出,都沒有超過5000輛。另外,在銷量排行前十中,中國品牌表現相對慘淡,出現首次缺席,北汽新能源EU系列、比亞迪元EV等熱門車型甚至跌出Top20。
Model3奪冠,雷諾Zoe銷量創歷史新高
特斯拉Model3,憑借著長續航,高性能等產品優勢,取得了10013輛的銷量。這也是自去年2月以來,Model3連續12次獲得月銷量冠軍,並且也是1月份唯一銷量過萬輛的新能源車型。
汽車科技觀察,由跨界科技媒體人申斯基(微信號:shenyao)創辦、擁有中美兩地16萬公里公路自駕游經驗老司機,在各大自媒體平台擁有專欄,致力於汽車科技行業的觀察和思考,在這里讀懂汽車,看懂科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1月新能源車銷量,榮威Ei5登上榜首,北汽EU系列跌幅接近50%
從1月份的銷量表現來看,車市寒冬的影響並未褪去,再加上春節假期的緣故,新能源銷量受到了很大影響。此前,一直表現出色的北汽新能源和比亞迪汽車在1月份受到的影響最大。在這份榜單中,表現最好的車型銷量也僅僅突破了3千輛。而可以預見的是,2月份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的出現,整個車市的銷量將更加低迷,或將迎來新能源市場最大跌幅。我們只能期盼疫情早點結束,讓車市重新回到良好的軌道上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新能源汽車銷量
2021年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
1、理想ONE:8589
2、小鵬P7:6054
3、哪吒V:4469
4、零跑T03:4283
5、蔚來ES6:3669
6、威馬EX5:3373
7、雷丁芒果:3243
8、蔚來EC6:2560
9、小鵬G3:1986
10、蔚來ES8:1702
簡介: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能源車
⑽ 183家車企真實現狀:4S店僅復工8%,陷入五大困境
▲1月乘用車銷量廠商排名表
上汽通用1月銷量為12.4萬輛,排名第三,自主品牌吉利汽車以1月銷量10.2萬輛(暫估)排名第四,成為榜單上唯一的自主品牌車企。東風日產在1月賣出10.1萬輛汽車,排名第五。
排在後五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廣汽豐田、北京賓士,1月銷量均未超過10萬輛。
乘聯會預期,雖然疫情期間,不少車企開展了「雲看車」、在線下單等網路營銷活動,但總體來看收效甚微,整個汽車產業在2月份的生產經營回復較慢。
不僅如此,車企在短期內的生產經營面臨不小的壓力。
在目前情況下,汽車重鎮湖北地區的汽車零部件體系難以按時恢復生產,加之各地的封路、封村特色模式,很多地區人員和物流難以順利運行,不少車企復工復產存在困難。
而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與消費信心都大打折扣,對於汽車銷售非常不利。
但乘聯會也認為,疫情不是汽車產業優勝劣汰的一環,各方應該像辦法幫助企業活下去,尤其是疫情嚴重地區的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
所幸,不少產業協會積極建言獻策,中央與地方政府出台各類法案,幫助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危難中的車企,也發揮了自身的社會責任,積極向疫情嚴重地區捐錢捐物。據不完全統計,各大車企捐獻的物資與現金總額已超過10億元。
同時,乘聯會還指出,疫情中其實「危」與「機」並存。
一方面,疫情中,車企復工難,消費者購買慾望低,網約車市場需求小,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整個汽車產業供給與需求都大幅縮水。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短暫抑制後,消費者的汽車購買慾望會短暫爆發,首購群體會有較強的購買慾望。
購買欲的爆發將刺激車企大量出貨,此時,有庫存的企業將會從中受益。
此外,首購群體往往會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品牌與車型,在這波購車浪潮中,自主品牌有希望挽回一些疫情中遭受的損失。
結語:新冠肺炎疫情將持續影響我國汽車產業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雖然屬於短期影響,但到目前為止,本次疫情仍然沒有迎來拐點,中國汽車產業何時能夠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還無法作出研判。
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包括了中國汽車產量全年減產上百萬輛,汽車產業供應鏈中,中小企業面臨破產。雖然疫情結束之後,市場可能迎來一輪短暫的消費高峰,但整體來看,全年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政府正在積極出台經濟保障政策為企業減負,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在督促各地、各部門及時協調企業的困難與問題。目前,在已向中汽協反饋復工計劃的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佔比達到32.2%。
從長期來看,本次疫情可能會在汽車產業扮演「篩子」的角色,篩選出抗風險能力強,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是中國汽車產業的結構進行進一步優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