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電動汽車充電樁新聞

電動汽車充電樁新聞

發布時間: 2022-08-14 05:05:11

❶ 百億投資充電樁:產業從野蠻生長向精細化進軍

5月12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的 「新基建 充電板塊在行動」新聞發布會,又一次將充電樁行業推上輿論關注的焦點。其中,最惹人關注的莫過於各企業的投資計劃。
國家電網27億元、南方電網12億元、特來電10億元、星星充電10億元……自今年3月充電樁產業被納入新基建范疇之後,充電樁企業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僅國內四家領頭企業的自身投資就已接近60億元,再加上資本的押注以及其他企業的投入,有業內人士預測,2020年充電樁全行業的投資或將輕松破百億元。
不僅是企業,輿論層面對充電樁的關注度也遠高於任何時期。「新基建催生新動能」「新基建提振特高壓概念股」「新基建和在線新經濟帶來巨大投資機會」等與新基建有關的各種新聞,明顯多了起來。
這是充電樁產業從未擁有過的高光時刻。盡管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相比於純電動汽車產銷量的超高速增長,充電樁市場過去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如今,在這一輪新基建建設潮中,充電樁企業終於站上了風口。從整個市場的動態來看,充電樁企業對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逐漸開始從過去的野蠻生長向精細化運營轉變。
新基建的1/7
「充電樁產業的春天來了」,這是今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召開後,行業內普遍存在的觀點。在這場會議中,區別於此前「修橋鋪路」的傳統基建概念,國家用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來形容未來針對5G通信技術、特高壓、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七大科技端的市場建設。
其中,針對充電樁市場,相關預測顯示,未來十年,中國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台的缺口。借勢「新基建」,該行業有望激活萬億元級別的市場。
大好的前景加上國家政策的推動,中國的充電樁企業真正動了起來。以四家充電樁頭部運營企業的國家電網為例,2020年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其中,居住區充電樁5.3萬個,公共充電樁1.8萬個,專用充電樁0.7萬個,岸電設施150個。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促進聯盟統計,國家電網現在運營的充電樁是8.78萬個。這意味著,如果今年的建設任務達成,國家電網的充電樁數量將接近翻番。
在5月12日「新基建 充電板塊在行動」發布會上,南方電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浩舟也公開了他們的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12月,南方電網充電設施建設的投資累計已經達到31.8億,累計建成充電樁3.16萬個。」
根據陳浩舟的介紹,未來4年內,南方電網將投資251億元建設充電設施,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為現有數量的10倍以上。
盡管特來電和星星充電沒有國企的背景,但在投資上也毫不遜色。特來電董事長於德翔表示,特來電潛心投資6年,到今年年底總投資會不低於70億元。而根據此前於德翔透露的已往投資金額來看,2020年特來電的直接投入將超過10億元。
星星充電董事長邵丹薇也透露,今年將投入10億元建設充電網路。她強調,這只是自營部分,未來還將拿出30億元的預算,助力城市合夥人的聯營創業。
向精細化發展
從10億元、50億元再到上百億元,充電樁企業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充電樁行業的第一次建設熱潮。在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爆發之際,充電樁建設就迎來過一次建設大潮。然而,時至今日,我國在新能源充電樁方面仍存在巨大缺口。
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底,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53.1萬台、私人充電樁71.2萬台,車樁比約為3.5:1,遠低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
「過去充電樁行業發展不起來有多方面原因。以北京地區為例,大多數北京小區的私人車位無法安裝個人充電樁,而在公用充電樁建設方面,有部分企業盲目擴張追求速度,導致大量場站閑置、充電樁分布不均衡的情況出現。」一位來自充電樁行業的專家告訴本報記者。
對於這些問題,充電樁企業也進行了重新的思考。就各頭部企業發展計劃來看,在本輪建設熱潮中,他們無疑吸取了教訓,改變了此前憑借資金野蠻生長的模式,而是轉為對質量、運營效果的精細化追求。
本報記者從南方電網官方了解到,今年南方電網的建設重點在大規模的集中式充電站建設上。「這種有穩定客戶需求的充電站,將會帶來更加清晰可見的投資回報。」南方電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南方電網目前在深圳集中開工的三個項目中,光明公常路充電站共有84個240kW直流充電樁,可以滿足周邊600輛重型的純電泥頭車充電。
此前,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全生明在談到國家電網2020年充電樁投建計劃時表示:「新一輪新基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能像過去那樣大面積推出公共充電樁,而要以社區為主、公共為輔,避免重復投建,要提高建設效率和使用率。因此,國家電網今年新增的7.8萬個充電樁建設,重點會放在社區。」
特來電的規劃顯示,2020年其自身投資加上社會資本合夥人投資或將超過20億元,這將大部分用於充電樁建設,計劃投建公共充電樁50000個。
但在私人充電樁投建方面,無論是國企還是像特來電這樣的民企,都沒有對外公布更詳細的規劃。在業內專家看來,這主要是受限於部分老舊小區的環境,「私人充電樁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因此充電樁企業的私人充電樁建設工也作更加謹慎」。
企業間的「合縱連橫」
不僅投資熱情空前高漲、建設更加精細化,「合縱連橫」也成為本輪充電樁建設的一大特徵,而這一變化背後體現出企業在運營模式領域的一種探索。
3月12日,國家電網「尋找合夥人」活動正式上線,不論個人充電樁主、樁群用戶、場地所有人、充電樁生產企業和資金方,都可以加入國網管理平台。
在業內看來,國家電網的「合夥人」制度,既能極大地調動社會資源,如激發設備製造商參與充電樁投建,也能讓國家電網發揮長處,避免選址等短板。
與國家電網一樣,南方電網日前也公布了尋找合作夥伴的消息,面向場地資源、車隊資源、已建充電場站和銷售代理商尋求合作。
在尋找合夥人之外,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和星星充電四大頭部運營企業之間也進行了「合縱連橫」,其共同創建的聯行科技或將於6月份發布充電樁互聯互通產品。
一位來自其中一家企業的高管對記者表示:「聯行科技將發揮各個充電運營商之間的樞紐作用,未來,車主無論是使用e充電、順易充、特來電或星星充電APP,都將支持查詢並使用其他運營商的充電樁。充電樁互聯的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
對於這種模式,業內專家表示:「充電樁建設對於技術和資金的要求都比較高,在多重機遇面前,往往是行業的龍頭企業直接參與的機會更大。而經過第一輪洗牌後,在新一輪建設熱潮中,新能源充電樁的市場格局已現端倪,巨頭之間的共建聯贏將有利於整個市場的打通,進一步推動產業的向上。」
「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極大的問題。」在肯定聯行科技的作用後,該專家也指出了「合縱連橫」可能帶來的後果:充電樁運營企業大多不願意將數據展示給其他充電運營企業,在合作中,如何把握分享的程度將是企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而在後續的合作中,若由某家運營商主導,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將不利於公平競爭,平台上充電樁的信息推送可能有所傾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2022年底新建充電樁1萬個 西安推新能源車充電基礎設施方案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西安市政府官方渠道了解到,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2年底新建充電場站200個,充電樁10000個,具體如下:

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新基建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我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完善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配套,著力培育我市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結合我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到2022年底,全市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宜、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確保滿足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需求。全市計劃新建成投運集中式充電場站200個;充電樁10000個,其中2020年完成3900個,2021年完成3290個,2022年完成2810個。建立相對完善的標准規范和市場監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逐步建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覆蓋全市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網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生態體系。

二、重點工作

(一)完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1.編制新能源汽車公共充(換)電基礎設施布點規劃。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資源規劃局、市發改委、國網西安供電公司、省地電西安分公司;完成時限:2022年底。

2.做好新建、配建停車場和綜合交通樞紐設置公共充(換)電設施的建設審批工作,保障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項目用地的報批、徵收、供應。牽頭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資源規劃局、市發改委、市交通局;完成時限:2022年底。

3.落實新建建築配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要求。新建住宅配建的停車場,應設置30%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車位,100%預留充電設施安裝和在車位附近敷設低壓線纜及安裝電纜分線箱;大型公共建築物配建停車場和社會公共停車場,應設置10%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車位,預留總車位數量30%的配電容量。牽頭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國網西安供電公司、省地電西安分公司;完成時限:長期。

(二)加快推進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到2022年底,全市計劃新建投運公共充電場站150個,公共充電樁7500個;專用充電場站50個,專用充電樁2500個。

1.落實新能源汽車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任務,配合市級相關部門做好布點規劃、場站選址等工作,配合市級相關部門完成新能源汽車公共充(換)電設施驗收工作,協調解決轄區內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牽頭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西安城投集團;配合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完成時限:2022年底(詳見任務分解表)。

2.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城區內採用立體式充電站(塔、樓)、停車場加裝等模式建設公共充(換)電設施;繼續對大型商超、景區、物流園區、地鐵站停車場等公共設施進行改造建設充(換)電場站。牽頭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化旅遊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西安城投集團;完成時限:2022年底。

3.持續推進專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保障郵政、環衛、行政機關等專用車輛的充電需求,確保到2022年底車樁比達到2∶1。牽頭單位:市國資委、市城管局、市機關事務中心;配合單位:西安城投集團;完成時限:2022年底。

4.結合「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實際,對有條件、有需求的小區配建一定數量的充電設施,以滿足小區業主充電需求。牽頭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西安城投集團、國網西安供電公司、省地電西安分公司;完成時限:2022年底。

5.支持個人自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個人在自有固定車位加裝自用充(換)電設施,須向小區物業管理和屬地供電部門提出申請,經同意後,可加裝自用充(換)電設施,接入小區供電系統。鼓勵個人自用充電基礎設施對社會車輛進行分時共享。牽頭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科技局、國網西安供電公司、省地電西安分公司;完成時限:2022年底。

(三)構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智能化服務體系

1.構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服務體系。以市級平台為載體,整合我市電動汽車充電資源,實現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級平台數據由市級主管部門統一管理,與社會服務平台合作,將全市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點位布局信息上傳,便於車主查詢、使用。牽頭單位:市科技局;配合單位:市住建局、西安城投集團;完成時限:2020年12月。

2.構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監督管理體系。推動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檢測工作,按照國家標准,制定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安全及性能檢驗檢測管理制度,加強公共充電基礎設施行業安全監管,督促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企業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定期組織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充電設施生產企業進行產品一致性和生產過程監督檢查。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住建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西安城投集團;完成時限:2021年3月。

三、場站驗收

公用、專用和居民個人自用充(換)電設施在投運試運營前均要進行場站驗收,未經驗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牽頭單位:市住建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完成時限:2022年底。

四、支持政策

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對驗收合格的充(換)電設施,按照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細則有關要求給予財政補貼。牽頭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完成時限:2022年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西安市推進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專班。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任副組長,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和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西安城投集團、國網西安供電公司、省地電西安分公司分管領導為成員。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負責本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設施建設統籌協調、督促推進與考核工作,統籌制定公共充電樁設施建設相關支持政策。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統籌協調督促落實全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市發改委:負責制定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政策;下達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目標任務;依據驗收結果下達補貼資金計劃;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資金支持;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專班日常工作。

市科技局:負責市級平台建設、運營、管理工作,做好全市公共充(換)電設施接入及其他相關工作。

市工信局:負責做好中央和我省、我市關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相關政策的解讀工作。

市財政局:負責籌集新能源汽車公共充(換)電設施市級財政補貼資金,做好年度市級財政補貼資金撥付工作。

市住建局:負責在全市公共停車場內增設充電車位;指導物業企業加大消防檢查,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消防安全常識宣傳,配合業主對自有車位加裝充(換)電設施;負責協調推進專用、公用充(換)電設施,居民個人自用充(換)電設施的建設、驗收、備案工作;制定居民個人自用充(換)電設施驗收程序和材料清單。

市資源規劃局:負責新建住宅、新建(配建)停車場和綜合交通樞紐設置公共充(換)電設施的規劃審批工作,優先保障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項目用地的報批、徵收、供應工作。

市交通局:負責主城區新能源出租汽車推廣應用及充電需求測算(主城區以外的由區縣、開發區負責本轄區內新能源出租汽車的推廣應用工作)。

市應急管理局:負責協調、督促市級相關部門履行公共充(換)電設施安全生產的行業監管責任。

市消防救援支隊:負責指導行業部門檢查充電設施場站消防設施各種標識設置、擺放,指導充電設施運營企業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開展消防宣傳培訓、疏散演練、充電設施自查工作。

市城管局:負責按照規定辦理公共充(換)電設施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挖掘、佔用城市道路等審批許可。

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依法查處價格收費違法違規、不正當競爭行為;負責督促檢查全市用於貿易結算的公共充(換)電設施年度計量強制檢定工作。

西安城投集團:負責集團系統停車場(站)公共充(換)電設施的建設和推進工作;結合小區提升改造工作,在有條件的小區加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

國網西安供電公司、省地電西安分公司:負責公共充(換)電設施的電網接入工作;參與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負責編制轄區新能源汽車公共充換電基礎設施布點規劃;做好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驗收、市級財政補貼資金撥付工作;做好配套資金籌集、撥付工作。

(二)強化考核管理

將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目標任務納入市考指標,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按照《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目標任務分解表》中明確的目標任務,抓好落實,確保按期完成任務。各單位於每月5日前,將上月的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工作開展情況(項目備案數、建成數)報市發改委。市發改委定期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落實行動方案情況(包含是否制定詳細的工作推進計劃、明確工作任務、完成時限和保障機制等)進行督促檢查,檢查結果計入考核得分評定。

(三)加強宣傳引導

各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對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政策、規劃布局和建設動態等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全面了解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意義,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我市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加強輿論監督,曝光阻礙充電樁建設、損害消費者權益等行為,形成有利於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制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細則。西咸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參照本方案執行。

❸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發展現狀如何

❹ 2025年江蘇充電樁將達80萬個,給當地的電動汽車帶來了怎樣的保障

有了這么多的充電樁,就不會再出現開著開著沒有電了,當車沒有了電那就是一點用都沒有了,電動汽車和現在的這種石油汽車相對比是更加節能環保的,但是也因為這種新能源的汽車是剛剛推出,所以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就比如說它的充電樁不像加油站那樣能夠遍布整個城市,所以導致很多開電動汽車的人容易陷入沒有電的窘境,但是江蘇設置了80萬個充電樁就可以解決這一情況了。

前面還看到對這類的汽車進行亂收費的情況,不過現在也出台了相關政策進行管理,電動汽車會變得越來越規范,在不久之後電動汽車也會像石油汽車一樣受到大家的歡迎的,畢竟誰都想節約成本,只要電動汽車的市場越來越規范,那麼大家對它的接受度也會越來越高的。

❺ 上海力推「新基建」 未來3年新建10萬個電動車充電樁

(文/彭科峰)5月7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並正式發布《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方案》)。《方案》提出了上海版「新基建」「35條」,其中包括將新建1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的方案。
《方案》稱,到2022年底,要推動上海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創新能級邁向國際一流水平;初步梳理排摸了未來三年實施的第一批48個重大項目和工程包,預計總投資約2700億元。
在「新終端」建設方案中,上海市提出,要新建1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45個左右的計程車充電示範站,建設20個左右的加氫站。同時,《方案》還提出要建設國內領先的車路協同和智慧道路,新增50公里開放測道路。
由此看來,在相關政策的鼓勵下,未來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迎來一波發展的新高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電動車充電樁有輻射嗎

有!但無害。
輻射,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充電樁也不例外。充電樁的電磁干擾(輻射)肯定超過大多數家用電器。這源於內部電源變換。

❼ 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創新意義

使人們更加方便。
安裝小區電動車充電樁對業主來說解決了因為用戶私自拉線充電的安全問題。在全國出現很多起,因為用戶拉線給電動車充電引起的事故,不僅給用戶的財產帶來損壞,也對小區其他業主的人身安全帶來了隱患,對物業來說,安裝了小區電動車充電樁,美化了小區的環境,不用每天派專人到小區內巡查,省下了人力物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當今國際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顯顯得尤為重要。

❽ 充電樁納入新基建,百億投資加持,風口之上如何走向成熟

[億歐導讀]?新基建按下的加速鍵,會如何催熟市場?

電動汽車充電/Pexels

不過,「新基建」地位的確立,並不意味著充電樁未來的發展就能一帆風順。十三五期間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顯示,到2020年底,中國要實現車樁比1:1的目標。截至到2020年2月,這一數字僅達為3.2:1。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還在拖累著行業的發展速度。因此,2020年實現這樣的目標恐怕並不容易。

雖然當下的行業發展遠未達2015規劃的目標水平,但億歐汽車對於充電基礎設施行業未來5年的發展仍有巨大的信心。近年來,全球汽車企業開始走向電動化、CTP等動力電池技術走向量產、更多高效的充電場站完成建設、新能源汽車成本逐漸下探、V2G技術距離量產越來越近……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的活力也將不斷提升。

在今年1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預計,在2025年之前,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相關技術都會全方位成熟,電動化拐點來臨;同時,新能源發電價格拐點也將到來。

億歐汽車預計,在2025年左右,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逐步超越燃油車,充電基礎設施市場的發展期也將結束,正式邁向成熟階段。

因此,基於新能源汽車的良好發展前景,充電樁作為其配套補能設施也必將隨之成長,不管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

新基建按下了加速鍵之後,充電樁的快速布局成為推動新能源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它卻不是制約消費者購買的唯一原因。

(近期,億歐汽車正在推進《2020-2025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預期研究報告》,歡迎大家交流探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北京:到2025年將建成70萬個充電樁/74座加氫站

易車訊 近日,北京市正式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規劃》。4月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一級巡視員蔣志輝介紹,到2025年,本市累計建成充電樁、加氫站將達到70萬個和74座,平原地區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平均服務半徑小於3公里。

據介紹,北京市新能源車保有量已達50.7萬輛,按照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到2025年北京新能源汽車累計保有量力爭達到200萬輛。

北京將打造世界領先綠色智能電網,提升電網供電能力,外送通道輸送能力由3100萬千瓦增至4300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400億千瓦時左右,外調可再生能源電力300億千瓦時,電力負荷達到3300萬千瓦。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6%,電網高峰負荷削峰能力達到最高用電負荷3%-5%,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佔比達到29%左右。

關於推進充電樁和加氫站設施建設方面,截至2021年12月底,北京市將累計建成充電樁、加氫站分別為25.6萬個和10座。到2025年,力爭達到70萬個和74座,平原地區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平均服務半徑小於3公里。(圖片來源網路)

❿ 你的電動車充電方便嗎,威馬即客行平台破解充電難

每次聽車主向我抱怨充電樁安裝難問題,心情都很沉重。」日前,威馬創始人、CEO沈暉也在微博上吐槽稱,今年威馬共交付了4萬多台車,但隨車附贈的充電樁卻有近一半送不出去。微博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廣泛熱議,截止目前已超過2500條轉發及評論。

此次合作,對於產業雙方而言可謂強強聯手:作為新勢力中的頭部企業,威馬汽車已累計交付智能純電汽車83,624輛,今年1-11月,威馬汽車共計銷售達3.9萬輛,年銷量有望突破4萬輛,在售車型也主要覆蓋15-25萬元的最主流區間;而身為地產龍頭,雅居樂旗下物業管理服務板塊覆蓋31個省級行政區域、199個城市,服務項目超過3600個,服務業戶超過300萬個。

威馬汽車在推進汽車銷售的同時,對公關充電基礎設施領域也早有布局。目前,適用於威馬的公共充電網路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360個城市,並通過自有的「即客行」APP,為用戶提供超過43萬個公共充電樁服務。

而此番與雅居樂取得合作後,威馬將進一步深化家充樁的布局,保障其新建住宅100%配建停車位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規劃新建小區的公共充電區域,並多樣化混合提供慢充、快充、超級快充等多種柔性補能手段。

由此可見,一旦雙方合作開啟推動充電設施布局,有望為體量龐大的新能源車主帶來更加無慮的充電體驗。

從威馬與雅居樂的合作案例中也能看出,要徹底解決業主用戶的補能焦慮,相關政策措施不僅有待時間的催化而不斷完善,更需要產業相關各方相向而行,協力協作。由於充電行業具有高投資、慢回報的特點,因而站在行業角度,體量較大、資金充裕的新能源車企更有可能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主力。

而威馬等行業頭部企業則以實際行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由此形成示範效應,也無疑將對推動充電布局加速向好發展。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內,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新能源車主終將迎來比燃油車更好的駕乘、維保和補能體驗。

熱點內容
荊州皮卡貨箱保護 發布:2025-05-18 04:14:48 瀏覽:563
奧迪a642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5-18 04:11:11 瀏覽:371
房車智能水泵系統 發布:2025-05-18 03:56:11 瀏覽:129
改裝北汽b40越野視頻 發布:2025-05-18 03:53:41 瀏覽:712
20萬以內的越野排行榜 發布:2025-05-18 03:42:24 瀏覽:545
越野車防翻滾 發布:2025-05-18 03:40:51 瀏覽:81
雪佛蘭老賽歐論壇內飾裝扮 發布:2025-05-18 03:25:09 瀏覽:477
撒哈拉馬拉松越野賽 發布:2025-05-18 03:17:33 瀏覽:212
房車鋁合金配件廠家 發布:2025-05-18 03:02:03 瀏覽:479
出租普通房車的價格表 發布:2025-05-18 02:44:20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