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恆大新能源汽車內部調不調薪

恆大新能源汽車內部調不調薪

發布時間: 2022-08-16 02:27:27

Ⅰ 現在開始,造車這事全歸恆大自己幹了!

在恆大健康以3.795億美元收購NEVS剩餘股權一個月後,7月16日,恆大國能新能源汽車集團內部已經證實創始人蔣大龍已卸任董事長職位,同時有消息稱,蔣大龍將轉任恆大新能源汽車板塊顧問。

此外,恆大汽車的組織架構也有新的調整,今年5月將原本獨立的研究總院並入到了新能源汽車集團旗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總裁劉永灼接任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旗下整車研究院院長。

蔣大龍卸任董事長、劉永灼接任恆大新能源整車研究院院長向外界釋放了恆大全面接手恆大國能汽車集團的信號。兩年的時間,NEVS已經實現向恆大健康的自然過渡,蔣大龍也逐漸從台前隱退幕後。

1

NEVS用兩年時間實現自然落地

梳理資料可知,NEVS在2019年引入恆大健康作為股東,作價9.3億美元出售51%股權,這之後,恆大健康又對NEVS進行了增資。對於恆大健康來說,收購擁有汽車生產資質的國能汽車後,又先後入主動力電池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全資入股Protean、收購廣匯,先期完成汽車生產資質、工廠、三電技術、銷售渠道等新能源汽車基礎布局。

與全資入股輪轂電機企業Protean不同的是,NEVS是一家位於瑞典的附屬公司,從事電動智能汽車整車製造、電機電控、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為恆大健康的汽車自主品牌「恆馳」電動汽車進行研發工作,一位接近恆大國能的知情人士表示:「和輪轂電機需要長期合作投入不同,NEVS是對技術、產品、資質等方面的一次性交接。」

就在今年6月10日,MiniMinor與NationalModern訂立股權買賣協議。根據股權買賣協議,MiniMinor已同意購買NationalModern所持有的NEVS的17.6%股份,總代價為3.795億美元。汽車預言家梳理後發現,NationalModern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最終實益擁有人為蔣大龍。這意味著,在完成股份出讓後,蔣大龍將不再持有NEVS任何股份。

雖然簽署股權買賣協議後恆大健康總市值直線突破2000億,但在業內看來,恆大健康內部甚至說恆大新能源汽車內部的人事體系依然動盪。近兩月,相繼曝出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旗下整車研究院院長黃向東與恆大動力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呂超離職的消息。

2

恆大全面接手電筒動汽車版塊

恆大國能內部證實蔣大龍卸任董事長後,雖未透露誰將接任下任董事長,與此同時,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總裁劉永灼接任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旗下整車研究院院長。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預言家通過梳理恆大健康相關信息發現,恆大健康最大的股東是ChinaEvergrande,即中國恆大,持股74.99%,可以發現,恆大造車至此並未引入外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恆大造車百名員工或將被調至新業務「恆大寶」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恆大日前已成立新公司「恆大寶」,並將30%員工調往新公司。據其援引某社交平台上,一位自稱恆大新能源員工的人士表示,「在被調去『恆大寶』的名單上,來自(恆大新能源)汽車的有180人。」

啟信寶的數據顯示,恆大寶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2月28日,注冊資金30億元,由深圳市盈貿投資有限公司100%持股,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銷售、汽車、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等。

有恆大新能源內部人士認為,恆大內部「串崗」被認為非常普遍,即使是汽車與房地產幾乎不相關的領域。此外,在恆大集團的某些特殊時期,即使不是房產銷售員工也都有有看房賣的指標,達不成相關領導將被扣款。

據內部人士透露,「恆大寶」可能類似於恆大的線上賣房APP「恆房通」,啟信寶的數據顯示,恆大寶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2月28日,注冊資金30億元,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銷售、汽車、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等。

恆大成立恆大寶,可能是因為線下業務成本高企,有意加大線上銷售布局,降低銷售成本,為日後新能源汽車銷售做鋪墊。

此外,恆大作為房地產企業跨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有其自己的邏輯。

據億翰智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上半年,恆大通過新能源汽車項目獲得的新增土地建築面積約726.6萬平米,占恆大新增土地儲備面積的約為16.3%,其中工業用地為440.4萬平米,平均樓面地價僅為389元/平米。

在之前的恆大分析師溝通會上,中國恆大總裁夏鈞海曾說:恆大在與地方政府談判時會建立一個模式,其中包括當地投資建廠的預計虧損、汽車產業帶來的就業機會和稅收增長,然後憑此模型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住宅和生活用地。夏鈞海還表示,恆大未來將推出「買樓送車」模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恆大每年的加薪有幾次啊一般在幾月份呢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才能申請

每年會有一次大范圍的薪資調整,一般是在10月份,然後補發7月開始的調薪後工資的差額。條件是當年1月1日前轉正的全體員工,無職位變動的員工調薪幅度為1-3級工資,有職位變動的員工按照調整後的職位薪資標准進行重新核定,基本符合條件的無重大錯誤肯定都會有所增加。除了此次大范圍的調薪外,平常有職位變動也是有調薪的。

Ⅳ 恆大新能源汽車收到offer可以不去嗎

可以不去。但是某些功能可能會受影響,另外就是後續的維修理賠會受到牽連。建議你還是打一下官方的電話,確認之後再做決定。望採納謝謝

Ⅳ 收購完國能卻為何另起爐灶恆大造車力推恆馳背後有隱情

不得不說,房地產企業的「江湖做派」讓習慣了工程師文化的汽車業從業人員頗為吃驚,而一位消息人士更是用「卸磨殺驢」這個詞來形容恆大對國能新能源員工的管理。

「恆大一接手國能,就讓每個員工梳理崗位流程,分享資源,不明白的甚至還讓員工飛到深圳總部去逐條講解,而且對人員進行分流,研發和部分采購有用的就留下,去年年底就簽署了合同,剩下的研發、質量、生產、市場等部門的員工就都安排到恆大寶」。

雖然有不少帖子已經被刪掉了,但在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筆者還是能夠看到很多類似說法的帖子。

寫在最後

在與多位消息人士溝通後,筆者對恆大造車的看法有點復雜,不可否認,無論是在產業鏈布局,還是大筆投入上,都能感受到恆大造車的「誠意」,雖然房地產與造車聯動的模式還有待驗證,但這也的確不失為一種創新模式,畢竟以恆大在房地產業的實力,如果玩得好也真的有可能玩出一條新的「造車之路」。

然而,恆大在天津工廠、員工調動、全員營銷等事情上的種種操作,讓筆者感覺「套路滿滿」,而這種「江湖做派」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有句話我們說了很多遍,但仍然需要不斷強調:任何不敬畏市場的造車者,最終也將被市場拋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恆大發布盈利下降預警,恆大汽車再添難題丨汽車產經

日前,中國恆大(03333.HK,下簡稱「恆大」)發布公告稱,預期2019年全年度錄得之核心業務凈利潤及凈利潤有所下降。其中核心凈利潤預期約為人民幣408億元,較去年下降約48%;凈利潤預期約為人民幣335億元,較去年下降約50%。

同日,恆大健康也披露2019年業績快報。恆大健康表示,預計2019年錄得凈虧損約人民幣49億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14.28億元。

恆大健康表示,公司虧損主要是由於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目前還處於投入階段,購買固定資產及設備,研發等相關費用及利息支出增加。恆大健康預計,公司在2019年產生20億元凈虧損,新能源汽車業務凈虧損32億元,其健康管理業務於同期預計凈盈利約為3億元。

這種虧損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對於恆大來說,其造車之路「買買買」策略很簡單直接,能夠以最快速度補充新能源汽車技術瓶頸,但後遺症就是入不敷出。按照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計劃,恆大今年在新能源領域將再投150億元。

恆大對這一規模的投資不以為意。在恆大前述會議上,中國恆大總裁夏鈞海曾說,恆大有超過2萬億元的資產,2800億元的現金余額,每年利潤700億元,「拿出一兩百億支持新產業發展,不會傷筋動骨。」

只是如今,在疫情之下,恆大想要繼續讓地產給新能源車輸血並維持雙線作戰,對許家印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1

房地產主業承壓

在2019年上半年,恆大集團的財報便有承壓的跡象。

一是預收款(合同負債)太少,2019年上半年還剩1205億,而碧桂園可有6076億,萬科年報顯示有6216億,明顯不是一個體量。

二是恆大存貨中已建好的房子1303億(持作出售的竣工物業)且增長中,這個指標也非常特殊。在房地產top5的2019年中報中,碧桂園313億,融創488億,萬科47億,其他地產往往才幾十億。

負債狀況也不容樂觀:2019年上半年總負債1.75萬億,資產負債率83.7%,有息負債高達8132億,今年6月30前需償還3758億。手頭現金總額2880億,不能完全覆蓋這個債款,還需銷售回款來還。眼下,恆大亟需加快去化庫存,優化現金流。

房地產行業有一個痛點,那就是由於自帶高杠桿、高周轉的屬性,需要大舉借債、大量儲備土地,在順風局時日進斗金,在逆風局時現金流緊綳,稍有失衡,就會出現企業危機。

事實上,未等疫情結束,今年2月16日,恆大集團就已宣布於2020年2月18日啟動其歷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優惠讓利:2月18日-2月29日期間,全國在售樓盤住宅(含公寓及寫字樓)可享受七五折優惠,3月1日-3月31日可享受七八折優惠。單棟樓去化率達80%-90%,可再享受額外九七折優惠;單棟樓去化率達90%以上,可再額外享受九四折優惠。

比較無奈的是,三四線城市房價早已虛高多年,降價不僅觸及已購房者的利益,而且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下,反而更多人觀望。在海外資本市場持續動盪的背景下,恆大國內外融資都將受限,如何維系房地產業務現金流正常流動考驗著許家印掌握全局的能力。

另外,恆大能否在雙線作戰的情況下,頂著房地產現金流的壓力,持續為新能源汽車計劃輸血,也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2

汽車大業,再添難題

許家印曾表示,要在3至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未來10-15年內將實現年產500萬輛汽車,產品線覆蓋中端、中高端、高端等等,涉及轎車、SUV、MPV等各領域。

為實現這個目標,恆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三年投資預算是450億,其中2019年投資200億、2020年投資150億、2021年投資100億。

不過,這接下來的250億投資計劃能否到位,從房地產主業的承壓狀態來看,明顯變數在增加。

截止目前,恆大計劃計劃在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既定投入已超過3000億,包括廣州南沙(1600億)、沈陽(1200億)兩個基地建設的承諾性投入。如今,在現金流如此短缺的情況下,不排除這兩個基地的開工都出現延遲的可能。

除了投資資金上的不確定,恆大新能源汽車約180名員工也或將遭遇部門調整。有消息顯示,恆大集團內部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員工大動員,分布在各個不同部門員工突然接到一紙調令,報名前往恆大新成立的公司「恆大寶」,但關於新公司,除了領導班子已確定外,具體職能都還未確定。

據內部人士透露,「恆大寶」可能類似於恆大的線上賣房APP「恆房通」,作為恆大旗下房產、汽車,甚至奢侈品等所有商品的線上展示及銷售渠道,以降低銷售成本。

不難看出,在造車這條路上,恆大也開始考量如何節省現金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汽車產業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需要足夠的規模效益才能實現造車盈利。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特斯拉2019年全年銷量超過36萬輛,即便如此,也還未曾實現全年盈利。而國內的新勢力龍頭企業蔚來汽車創辦逾五年時間,最新財報數據顯示蔚來還在受負毛利之困。

恆大目前無一款自己生產的車型下線,僅在今年3月,在2020年3月3日的日內瓦車展上,恆大與科尼賽克的合資公司推出新能源超級跑車Gemera,限量生產300輛,起售價高達138萬歐元,當天銷售了30輛,恆大以此秀出收購汽車產業鏈後的整合實力。

許家印此前稱,恆大汽車品牌「恆馳」第一款車型計劃2020年上半年亮相,2021年量產。總言之,談論恆大新能源汽車業務盈利為時過早。不過,目前來看,聚焦新能源汽車業務,講好恆馳汽車的故事,這可能也是恆大集團手上少有的有利籌碼。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恆大布局汽車業務或許是發展房地產的另一種思路。

此前,在恆大分析師溝通會上,中國恆大總裁夏鈞海曾說:恆大在與地方政府談判時會建立一個模式,其中包括當地投資建廠的預計虧損、汽車產業帶來的就業機會和稅收增長,然後憑此模型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住宅和生活用地。夏鈞海還表示,恆大未來將推出「買樓送車」模式。

恆大的造車夢是否純粹?它是否能在房地產處於行業周期下行之下,穩步推進?這些疑問,很快會在3月底恆大發布的2019年全年度業績報告、以及即將在上半年亮相的首款量產車上得到回答。

Ⅶ 恆大員工獨家透露:月度淘汰5%屬實 今年不會推出汽車產品

3月22日,恆大健康發布2019年盈利預警公告,披露恆大新能源汽車業務凈虧損32億元。就在兩日後,有消息傳出恆大集團內部部分員工接到調令,調往恆大新成立的公司「恆大寶」。有輿論稱,此次人員調動或將涉及到恆大新能源汽車約180名員工,甚至有員工曝出借考核變相裁員的嫌疑。

「恆大寶」是什麼?為什麼將員工抽調到這一公司?恆大汽車業務目前的發展情況是什麼?對此,3月25日,汽車預言家分別聯繫到恆大內部涉及地產、健康與汽車的相關員工了解情況。

據悉,恆大寶是恆大圍繞集團業務設立的線上銷售機構。由於恆大2019年業績出現下滑,因此內部已經大范圍推動「全員營銷」。包括汽車在內所有業務的中高級負責人都有一定的銷售任務,但一位恆大相關業務的底層負責人透露,確實存在月度考核末位淘汰5%的情況,但對網上傳出按周淘汰並不知情。對於恆大汽車業務的發展,恆大內部有員工表示,恆大的很多做法和傳統汽車有很大不同,但2020年拿不出產品,最早也要到2021年,目前歐洲研發業務在平穩推進。不過對於接下來的發展,很多員工對恆大在汽車領域的投入與產出管理持保守態度。

1

「裁員漩渦」恆大寶是什麼?

3月22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稱,集團2019年度凈虧損約49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業務虧損32億元。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恆大健康公開表示購買NEVS、柯尼塞格、德國Hova等股權約計23億元人民幣,電動車研發費用約30億人民幣,汽車生產基地土地款、設備投入約150億元人民幣,汽車預言家匯總發現,2019年恆大公開表示汽車投入合計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恆大健康財報公開表示2020年還將繼續投入150億元。

不過汽車預言家查閱恆大健康半年報發現,截止到2019年6月,恆大除了在收購相關企業產生的幾億元成本外,其他投入還始終處於規劃階段,是否確實像恆大對外宣布已經投入還有待最終年報披露。另外,汽車預言家查閱恆大健康2019年半年財報數據發現,恆大規劃5-18年攤銷新能源汽車專利、專有技術與特許權成本;規劃2-10年攤銷已收購的電腦軟體特許使用權;針對研發成本,恆大健康財報顯示這筆資金尚未支出,確認支出後將核算攤銷時間。從這些數據看,恆大汽車做好了長期投入對公司財務影響的准備。

恆大健康半年報數據

不過汽車預言家查閱恆大健康2019年半年財報數據發現,恆大規劃5-18年攤銷新能源汽車專利、專有技術與特許權成本;規劃2-10年攤銷已收購的電腦軟體特許使用權;針對研發成本,恆大健康財報顯示這筆資金尚未支出,確認支出後將核算攤銷時間。以此可以看出,短期內,恆大還是做好了長線投資汽車的心理准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恆大物業員工被抽調去恆大寶做什麼

抽調工程、設計、物業、材料、園林、汽車等崗位的員工去恆大寶做銷售。

恆大集團內部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員工大動員,分布在各個不同部門的30%的員工突然接到一紙調令,前往恆大新成立的公司「恆大寶」,但對於新公司具體的業務和相關安排公司卻並未多談。有消息顯示,該調整可能涉及恆大新能源汽車約180名員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調往「恆大寶」的員工中,除涉及工程部、設計部等部門,已處於量產前期的恆大新能源汽車也有部分員工被調出。「(恆大新能源)汽車的人也調過去了,名單上有180人。」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自稱恆大新能源員工的人士表示,自己已接到通知,調往「恆大寶」。

據內部人士透露,「恆大寶」可能將成為恆大旗下房產、汽車,甚至奢侈品等所有商品的線上銷售渠道,以降低銷售成本。疫情期間,恆大就已推出「線上看房」服務,並給出了75折的優惠幅度。

(8)恆大新能源汽車內部調不調薪擴展閱讀

據了解,在恆大集團的某些特殊時期,即使不是房產銷售員工也都有有看房賣的指標,達不成相關領導將被扣款。「如果成交,倒是一筆不菲的兼職收入,但我是一套都沒賣出去。」

上述恆大新能源汽車內部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每成交一套可以有3萬元左右的提成。記者發現,這名新能源汽車人士的朋友圈,已全部被看房賣房的海報和文案占據。

另一方面,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恆大寶」的成立在推廣線上賣房的同時,也是在為恆大新能源新車的線上銷售做鋪墊。資料顯示,恆馳汽車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陸續實現全面量產,但對於新車上市後將採取何種渠道銷售目前尚未對外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恆大集團此前通過投資已成為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的第二大股東。對於二者是否將展開渠道方面的合作,廣匯汽車董秘在3月18日答投資者問時表示,需關注後續發布的相關信息。

Ⅸ 恆大擴張新能源&地產業務 先裁員後擴張!寓意何為

對於目前來說,疫情對於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而近日有消息稱,恆大集團於昨日正式啟動全國招聘,宣布面向全社會招聘3萬名新能源汽車以及地產人才。

結合當前情況來看,恆大集團重啟新能源汽車的業務並大力扶持,與此前的情況相悖。著實引發大眾的思考,先裁員後誇張,這樣寓意何為?

依我個人觀點,如果說一個企業想要大規模重新洗牌來應對當前疫情危機以及在這個階段完成全新的戰略布局無可厚非,任意一家企業的高管們都會這么做的,但目前國能汽車相關事宜還並未得到有效處理,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對此作為汽車行業相關人員的讀者,有怎樣的見解,歡迎下方留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恆大去年燒掉32億造車,卻一款新車都沒造出,恆大汽車還有戲嗎

去年11月,恆大在廣州召開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此次峰會不僅請來了廣州市市長,全球206家頂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CEO也悉數到場,其規模和陣容可以說是世界汽車工業史上前所未有的。
而最近卻與「負面新聞」相掛鉤。隨著恆大健康的2019年度財報發布,財報顯示新能源汽車業務2019年全年虧損32億人民幣,這一「巨額虧損」的背後,不禁讓人為恆大的造車夢擔憂。接下來,斗車哥按照時間順序給大家講講恆大的造車故事。
故事的開始要回溯到2018年6月,兩個懷揣造車夢的男人相遇了,那一年,賈躍亭苦於資金鏈斷裂,整個世界都不再相信賈躍亭,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家印不顧流言蜚語,堅持要買下賈躍亭的FF,此時的FF人才專利齊備,根據協議,恆大的這筆錢將分三次支付:2018年底前支付8億美元(5月已付);2019年支付6億美元;2020年支付6億美元。
許家印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接管FF的准備,但是,賈躍亭無意放棄FF控制權,2018年的最後一天,許家印與賈躍亭突然分道揚鑣,已經投入8億美金的恆大不再繼續投資,先期投入的8億美元轉為32%的FF優先股權,並100%持有FF香港。賈躍亭可以在5年內回購恆大持有的32%FF股權。
在賈躍亭之後,許家印並沒有選擇放棄造車,依舊採取「買買買」的方式做新能源汽車。2019年1月,恆大入主全球性電動汽車企業NEVS,入主卡耐公司和荷蘭e-Traction公司。NEVS公司來到天津,在濱海高新區的高新二路建了廠,「恆大國能汽車」這才立了起來。
同年的3月16日,恆大國能新能源汽車集團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在天津召開,國內外行業的專家和合作夥伴悉數到場。許家印在此次峰會上信誓旦旦地立下壯語——首款電動汽車將在6月份全面投產,預計最近就會面向全球發售。
而恆大的唯一一款新車「國能93」,是一款基於薩博鳳凰技術平台開發的一款大眾化純電動汽車,成果並不是很樂觀。在2019年8月前,這款車只賣出了8輛,而且交付日期多次推遲,先是定了4月,又改為8月,最後才定了9月,其間並不順利。原本大家都以為恆大的造的新能源車會驚艷世人,但國能93有點事與願違。
但從恆大造車發展的軌跡來看,今年才是恆大的發力時刻。盡管3月22日,恆大健康發布盈利預警公告,披露2019年恆大新能源汽車業務凈虧損32億元,加上2018年虧損的17億元,兩年合計虧損近50億元。這意味著,造車兩年後,恆大新能源車還沒盼來營收。
而好消息是,在3月30日的線上直播業績披露會上,恆大健康集團副董事長兼瑞典NEVS總裁彭建軍表示,目前恆大新能源汽車項目進展順利,「恆馳1」將在今年亮相。廣東南沙、上海松江生產基地將於今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將為恆馳全系列產品2021年陸續全面量產提供強有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恆大健康和中國恆大宣布業績利空消息的同時,恆大集團內部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員工大動員,分布在各個不同部門的30%的員工突然接到一紙調令,前往恆大新成立的公司「恆大寶」,但對於新公司具體的業務和相關安排公司卻並未多談。有消息顯示,該調整可能涉及恆大新能源汽車約180名員工。
雖然很多業內人士預測,恆大新能源在2020年可能繼續虧損,但橫向來看,恆大新能源的年虧損額度並不算業內最高。數據顯示,同為新造車企業的蔚來汽車,過去4年累計虧損220億元,平均每年在50億元以上。而且,恆大新能源有財力雄厚的恆大集團做靠山,「不差錢」是其最大的標簽。
寫在最後的話:
從「造房」到「造車」,恆大看似不按常理出牌的背後,是否就是地產巨頭的積極轉型呢?雖然燒掉50億卻沒造出一輛好車,但斗車哥認為「國能93」只是恆大造車故事的開端,而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恆大汽車也將很快面世,也許到時能夠帶給我們驚喜。
關注「斗車」,回復關鍵詞「車型庫」就可以瀏覽更多車型的精彩文章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林肯大越野價格 發布:2025-05-18 01:03:10 瀏覽:996
東南越野改裝圖片 發布:2025-05-18 01:02:24 瀏覽:715
固鎮豪城到泗縣的車 發布:2025-05-18 00:48:09 瀏覽:331
賓利越野車報價及圖片 發布:2025-05-18 00:31:12 瀏覽:319
美國三輪童車價b 發布:2025-05-18 00:27:23 瀏覽:523
越野雅馬哈125 發布:2025-05-18 00:19:31 瀏覽:680
廈門定向越野價格 發布:2025-05-18 00:17:58 瀏覽:943
皮卡房車能後掛摩托車么 發布:2025-05-17 23:30:51 瀏覽:112
轎車拖掛房車小型 發布:2025-05-17 23:22:16 瀏覽:636
首付二十萬奔弛越野車 發布:2025-05-17 23:18:32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