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至道新能源汽車

至道新能源汽車

發布時間: 2022-08-16 05:45:44

㈠ 江蘇省泰州市的簡介是什麼

泰州市是江蘇省長江北岸的水陸交通樞紐,新興工業城市。位於揚州市與南通市之間,地當澛汀河、東泰運河、南官河與通揚運河交會外,通揚公路經此,扼省境長江北岸東西間水陸交通樞紐,里下河地區入江門戶。

這里春秋時代開發,長期隸屬吳國。漢代置海陵縣。與揚州幾度分合。1988年改為省轄地級市,並管轄靖江、泰興、姜堰、興化四市和海陵、高港兩區,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總人口503萬。

境內地勢平坦,總體上呈現從南到北中間高、兩頭低的形勢,沿江地勢稍低,西北部低窪,河網密布,稱為「里下河水鄉」。自古以農業豐盛、鹽業發達著稱。西漢吳王劉濞設「海陵倉」於此。五代南唐和宋代均於此設海陵監。明代設鹽運使分司,管理淮南鹽業生產和運輸。自淮南鹽業衰落後,泰州經濟亦趨衰落。傳統手工業發達,特別以銀器打造為地方特色行業。

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了紡織、機械、化工、電子、食品等工業,所產空調器、機動泵、發電機組、錦綸簾子布、機制紙和紡織品等均享有較高市場聲譽。工藝美術品以地毯、刺綉、絹花著名。20世紀80年代之後,泰州家 電業發展較快,春蘭牌空調曾經領軍中國空調業10年。

泰州市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較多,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渡江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及東進談判舊址、楊根思烈士陵園、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紀念館等現代革命歷史紀念場館,有泰興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溱湖國家濕地公園、興化垛田千島濕地奇觀、興化水上森林、鳳凰河國家水利風景區、河橫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區等自然風光,有泰州學政試院、興化船廳、興化鄭板橋故居紀念館、梅蘭芳故居紀念館、慶雲禪寺、曲江樓、上方寺溱湖明日涉園(又名喬園)、岳武穆祠和五代銅鍾等文物古跡。

泰州市 - 自然地理
泰州綠韻泰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位於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4″~120°32′20″。
泰州南臨長江,北通鹽城,東鄰南通西接揚州,是蘇中里下河地區入江達海5條航道的交匯處,是沿海、長江與內河的「T 」型結合部。泰州高港是重要的長江港口。

全市區域呈南北長條狀,南北長而東西窄,南北最大直線距離約124公里,東西最窄處約19公里,最寬處也僅55公里。全市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公里。總面積中,陸地面積佔82.74%,水域面積佔17.26%。

全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外,其餘均為江淮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呈中間高、兩頭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真高一般在2~5米,中部高沙地區真高一般在5~7米,北邊里下河地區真高在1.5~5米。

泰州晨曦全市區域內唯一的獨立山丘——靖江孤山,位於靖江市區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鎮,海拔55.6米,周長1.5公里,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東北延伸的余脈之一。全國四大孤山,鄱陽湖畔大小孤山以雋秀聞名,廣東肇慶孤山以俏麗聞名,杭州西湖孤山以嫵媚聞名,靖江孤山卻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山——長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蘇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頗具盛名。
泰州境內河網密布,縱橫交織。北部地區,地勢低窪,水網呈向心狀,由四周向低處集中,這里的湖泊眾多,水網密布,是古代射陽湖的殘余。

江淮分水線由西向東從中部穿過該市,境內河流大致以通揚公路為界,路北屬淮河水系,路南屬長江水系。人們習慣上把屬於長江水系的老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接的河流稱為「上河」,而把屬於淮河水系的新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的河流稱為「下河」。把揚州至淮安的運河稱為里河,里河與下河之間的地區稱為「里下河」。高水位時,上河水位高於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為0.9米。而里河與下河之間的水位落差較大。里下河地區以興化地勢最低,俗稱「鍋底窪」。

泰州引江河泰州市在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性特徵。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具有無霜期長,熱量充裕,降水豐沛,雨熱同期等特點。泰州市的氣溫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在14.4℃—15.1℃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為113天。但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變率較大。
泰州常年主導風向以東南風居多,春、夏兩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以偏北風為主。泰州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進入春季,6月上、中旬進入夏季,9月中旬開始進入秋季,11月中旬轉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個多月,夏季有3個多月,春、秋季各2個多月。一般情況下,該市四季的氣候特徵比較明顯。

春季,該市天氣多變。春季冷暖氣團互相爭雄,旋進旋退,因此天氣就時寒時暖,乍晴乍雨。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春天孩兒面,一天有三變」。春雨對三麥、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長,以及春播作物的及時下種和萌
發都是極為有利的,這真是「春雨貴如油」。

初夏,來自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會帶來一段高溫多雨的天氣。該市夏季最典型的兩種天氣是梅雨和伏旱天氣。正常年份的初夏(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多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這是由於冷暖氣團在江淮地區勢均力敵,形成准靜止鋒天氣系統。這時正好是江南的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稱為梅雨(亦稱「黃梅雨」、「霉雨」)。古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正是梅雨季節的景象寫照。梅雨天氣一般持續23天左右。梅雨有利於水稻、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生長發育。但由於夏季風強弱不一,雨期來臨有早有晚,持續期有長有短,降水量也有多有少,往往出現「空黃梅」或「旱黃梅」、「澇黃梅」、「遲黃梅」等不正常現象,不正常的梅雨天氣最易出現旱澇災害,這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著嚴重的影響。

泰州人民公園梅雨過後的盛夏,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這時正值三伏季節,人們稱之為「伏旱」。伏旱天氣多出現旱災,尤其是對「三日不雨小旱,七日不雨大旱」的高沙土壤區威脅最大。盛夏,正值稻穀生長旺季,需水正多,其他秋熟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等開始揚花結籽,棉花開始吐絮,甘薯塊根開始形成,也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供應。
秋季天高氣爽,冬季風逐漸南遷,冷空氣慢慢占據該市,氣壓也逐漸升高,多出現晴朗天氣,這時的風力也不大,有利於此季的農作物成熟和收割。

另外,在每年的夏秋季節,該市也常受到台風的侵害。台風出現時,多強風、特大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這也會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等帶來嚴重的災害。

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易受到寒潮侵襲。當冷鋒過境時(即北方冷空氣南遷時),全市普遍降溫,氣壓上升,有時還會出現大風、雨雪、霜凍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後,天氣轉晴,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氣變化過程。如果遇到強冷空氣爆發南下(即冬季風強烈作用),48小時內氣溫驟降10℃以上那就是寒潮天氣。寒潮是該市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寒潮入侵時,會造成劇烈降溫,有時還會出現大風、大雪、凍害等災害性天氣,這對農業生產、水陸交通、市政建設及人民的生活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泰州市 - 歷史沿革

過江陰大橋就進入泰州境內泰州,古稱海陽、海陵,是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周秦時稱海陽,東晉設海陵郡,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美譽,南唐時建泰州,寓意「國泰民安」。據馬令《南唐書》中記載,南唐開國之初「供億公費,不知限極,烈主喜之,以海陵為泰州」。即由於泰州上繳國家的鹽稅很多,又是蘇北地區的水陸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來。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周代,稱海陽,屬吳國。

西漢,建海陵縣,屬臨淮。海陵縣始置時間史無明載。《漢書.地理志》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設置臨淮郡,下轄29個縣,其中有海陵縣。海陵縣命名由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雲:「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漢代海陵,縣治所在地不詳,唐以後縣治位於今泰州市市區(海陵區)。

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

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

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

泰州望海樓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

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

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後增設齊昌、海安2個縣。

南梁時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

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南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復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蒲濤縣省,臨江縣並入寧海縣。

隋代,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並入海陵縣,如皋縣並入寧海縣,臨澤縣並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並入海陵縣。

海陵區,泰州老城區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復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並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並入海陵縣。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政權將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於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南唐元宗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於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馬令《南唐書》卷一:「改元升元,……以揚州海陵縣為泰州。」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相傳以為取通泰之義。」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

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

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設置泰州路,屬淮東道,至元十九年屬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為泰州,屬揚州路。泰州轄海陵、如皋2個縣。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

清代,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世宗雍正三年,如皋縣改屬通州,從此泰州不再轄縣,成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東北境設置東台縣。

古民宅記錄了遙遠的過去
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台。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2月至34年8月,日軍侵佔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北行營與蘇北綏靖主任公署。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台、台北7個縣。

泰州古巷子1950年1月,蘇北泰州行政區與蘇北揚州行政區合並為蘇北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駐泰州,下轄2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征。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行政區,東台、台北兩縣劃屬鹽城行政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行政區,揚州市直屬蘇北行政區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並,稱泰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泰州行政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行政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行政區。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

1958年7月,泰州市改為專署轄市,屬揚州專區。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並,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

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

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

1996年8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調整揚州市行政區劃,「揚泰分設」: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劃出,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興化市。

1997年,海陵區、姜堰市、泰興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組建高港區。

由此,泰州下轄四市兩區和泰州經濟開發區。

泰州市 - 人口民族

泰州海光廣場夜景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泰州實際登記總人口為4785759人。

在普查登記的常住人口中,有本地戶籍人數為4742737人,其中農業戶口3569774人,非農業戶口1172963人,農與非農人口的比例為3∶1。全市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403310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22%;女性人口2382449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78%。

每十萬人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為:大學程度人口2379人,高中程度人口12081人,初中程度人口36469人,小學程度人口34849人。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學程度佔2.51%,高中程度佔12.75%,初中程度佔38.50%,小學程度佔36.79%。

泰州市總人口共由38個民族構成,漢族人口為4779742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9.87%;少數民族6017人,佔0.13%。有8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200人,其中,土家族1425人,苗族1291人,壯族570人,回族554人,布依族374人,侗族370人,滿族267人,彝族222人。

泰州市 - 經濟概況
泰州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工貿城市。1996年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4年,全市實現GDP705.20億元,財政收入86.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4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712.09億元。

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

「魚米之鄉」泰州擁有32.6萬公頃耕地、11.3萬公頃水面灘地,是國家重點糧棉、蔬菜和水產品生產基地。以無公害大米為主的河橫綠色食品基地被聯合國環境署認定為「全球500佳」,「大佛指」銀杏是昆明世博會指定的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被譽為「長江三鮮」的刀魚、鰣魚、鮰魚蜚聲中外、名滿天下。5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著泰州農業實現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歷史性跨越。

泰州工業經濟在江蘇省處於中上游水平。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

春蘭集團曾經占泰州經濟「半壁江山」
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3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或年利稅過億元企業。

工業經濟是泰州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經濟。擁有輕工、紡織、冶金、食品、建材等傳統產業,醫葯、機電、船舶、化工等四大優勢主導產業,戴南不銹鋼、靖江微特電機、泰興減速機、姜堰五金等十大特色產業集群,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及生物產業等新興產業。培育了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新世紀造船等大型企業集團,陵光集團、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鋼簾線公司等一批規模企業團隊。中成葯、VC、鋼簾線、汽車零部件、離子膜燒鹼等產量全國領先,空調、冰箱、微特電機、船舶成為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以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核心,創成國家火炬計劃醫葯產業基地、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和國家生物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全力打造「中國醫葯第一城」。

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

泰州工業基礎扎實,規模工業是泰州經濟的顯著特色。以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為代表,全市擁有大中型企業集團2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000多家,50多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之首。機電、醫葯、化工、船舶修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隨之迅速崛起,進一步提升了泰州企業的配套能力。春蘭集團,其發展之路被中國經濟學界稱為「春蘭現象」、「春蘭模式」、「春蘭奇跡」,已成為高科技支撐、多元化揚子江葯業集團,30年前還只是一個作坊式小廠,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中成葯提取生產基地,綜合效益連續數年在全國6000多家醫葯企業中名列三甲。緊跟春蘭和揚子江發展的步伐,陵光集團、LG公司、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集團、新世紀造船廠等企業脫穎而出。「十五」期末,全市30強工業企業營業總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

泰州城區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

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

泰州是一個開發開放步伐加快的濱江城市。截止2004年9月份,先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泰州投資興業,累計興辦三資企業17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9.77億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韓國LG公司、雅馬哈、久保田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國GMT公司、荷蘭阿克蘇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戶。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全市現有自營進出口獲權企業256家,出口市場發展到137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經濟合作進一步擴大。全市勞務輸出遍及亞、非、歐、美等34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與美國紐波特紐斯市、澳大利亞拉特羅布市、韓國陰城郡、芬蘭科特卡市等4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

泰州境內長江岸線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較為穩定的深水岸線60公里,正成為沿江開放開發的重要板塊。目前,沿江開發總體規劃編制完畢。楊灣海螺水泥、陵光重交瀝青——燃料油等重點產業項目已落戶沿江,沿江高等級公路、泰州電廠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中石化(泰州)開發園區、中國精細化工(泰興)園區、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等重點園區發展勢頭良好。

㈡ 濟南大還是太原大

濟南境內主要山峰有長城嶺、跑馬嶺、梯子山、黑牛寨等等。陸地面積8154平方千米,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公里,平原5000平方公里。
行政級別:副省級城市
濟南市現轄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3個縣:
市轄區:市中區、歷下區、天橋區、槐蔭區、歷城區、長清區、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縣級市:章丘市;
縣:平陰縣、濟陽縣、商河縣。
濟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2600多年前,就建有城廓。最早出現史冊上的名稱為「濼」(《春秋左傳》),系因本市諸泉匯為濼水,故名。春秋戰國時代,濟南為齊國之濼邑。隨後,齊國又把濼邑改為歷下。2100多年前的漢代改稱濟南(《史記》)。因地濟水之南,故名。公元前16年設立濟南國。公元 前154年又廢國改郡。到了宋代至道三年 (公元997年),分全國為15路,濟南屬京東路,為齊州(《宋史》)。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齊州升為濟南府,轄歷城等五縣,治所設歷城,為府治之治。自明清以來,一直是山東省省會。1929年7月設立濟南市。 新中國成立後,濟南成為山東省的政治中心,目前濟南是國家批準的副省級城市,現轄歷下、歷城、槐蔭、天橋、市中、長清六區和平陰、商河、濟陽三縣及章丘市,總面積8227平方公里,人口約700萬,其中市區人口360萬。
經濟

自清朝後期,濟南便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濟南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自開商埠(1904年)主動進行資本主義化的城市。著名的瑞蚨祥就發祥於此。20世紀初由德國修建的膠濟鐵路和津浦鐵路交匯與此,更促進了濟南的繁榮。近年來,濟南在機械紡織、鋼鐵、化工、輕工、 食品、建材等優勢工業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產業政策, 適時地把機(高性能、 高附加值機械產品和冶金產品)、車(先進的重型汽車、改裝車、摩托車)、 電(新型電子產品和高檔家用電器)、化(現代生物醫葯化工、 精細化工和化纖)作為四大主導產業發展, 提高了全市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濟南還大力實施名牌產品戰略,不斷擴大名優產品生產規模,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以輕騎牌摩托車、大型壓力機、數控機床、 高檔改裝車為代表的車機產品,以小鴨牌洗衣機為代表的家電產品,以將軍牌卷煙、趵突泉牌啤酒、 金鍾牌電子衡器、元首牌針織品、雙利達牌箱包為代表的輕工產品, 均在國內市場佔有很大份額。 其中小鴨牌全自動滾筒洗衣機、輕騎牌系列摩托車已是中國家喻戶曉 的名牌,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濟南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綜合實力50強」城市之一,1998 年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309.4億元。
目前濟南的大型企業主要有:
重工業企業
中國石化集團濟南煉油廠
中國石油濟南柴油機廠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
中國輕騎集團
山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
山水集團(山東水泥廠)
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
濟南鐵路集團
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輕工業企業
濟南趵突泉釀酒有限公司
濟南元首針織股份
小鴨集團
山東將軍煙草(集團)有限公司
齊魯軟體園

高新區全景
位於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於1995年11月,是一個以軟體為核心,延伸至服務外包、動漫遊戲、通信、半導體、系統集成等多個產業門類的ICT專業園區。 1997年3月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全國首批「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2001年7月被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信息產業部認定為「國家軟體產業基地」,2006年「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CIIIC)」 、「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範區等三個「國字型大小」招牌也先後落戶齊魯軟體園。
齊魯軟體園擁有50餘家軟體外包出口企業,國內三大外包公司都在園區設立分支機構,成為當前中國重要的服務外包基地。在推動服務外包業務開展過程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備受關注。齊魯軟體園創新性地推出了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平台園區,建立了企業維護知識產權同盟及其完善的機制。
齊魯軟體園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成為山東省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軟體產業基地, Microsoft、IBM、Intel、Panasonic、NEC、日立等世界500強企業在這里設立分支機構及開放實驗室;中興通訊、華為通信等國內計算機、通信和軟體巨頭紛紛入駐。中國最大的伺服器研發基地、最大的中間件研發基地、中國最大的商用加解密研究基地等都誕生、成長在這里。齊魯軟體園全面締造的世界級軟體開發、網路通信、外包服務、動漫、IT培訓、數據服務等產業格局,為國際企業入住園區提供了一流的產業環境。
目前,齊魯軟體園有入園企業近550家,經科技部認定的骨幹企業11家,規模以上企業33家,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9家。106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達到315家, 18家企業通過CMM/CMMI認證,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軟體產品600餘種,從業人員達2.2萬多人。
自2000年以來齊魯軟體園經濟指標以每年超過50%的速度遞增,2007年園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303億元,利稅13.5億元,出口額達1億美元,在全國軟體產業基地中位居前列。
2008年全年經濟概況:
生產總值邁上3017.42億元新台階,比上年增長13%;地域財政收入922.55億元,增長20.3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6.01億元,增長18.47%;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5.8∶44.1∶50.1,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金融、房地產、物流、信息、旅遊、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達到44.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2.2元,增長15.5%;農民人均純收入7180.2元,增長14.0%。
人口狀況

2008年,年末戶籍總人口658萬人,下降1.42‰。全年人口出生率9.86‰,上升0.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6‰,上升0.0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3.26‰,上升0.18個千分點。人口機械增長率-5‰,降低4.24個千分點。年末常住人口約700萬人,增加5.54萬人,增長8.43‰。

轄區
10個。太原共轄6個區、3個縣、1縣級市。
政府
山西省政府位於杏花嶺區。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王君。
太原市政府位於杏花嶺區。市委書記申維辰,市長張兵生。
面積
全市面積6988平方千米。
人口
355.31萬(2007年末)。包括未落戶常住人口6.77萬人。在太原市總人口中,男性183.40萬人,女性172.10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6.8(以女性為100)。按居住地域分,城鎮人口為281.89萬人,占總人口的81.5%,男性比女性多5萬餘人。
地區生產總值
1468.09億元人民幣(2008年,佔山西省GDP的21%)。人均GDP 超過40000元人民幣,約合6000美元(2008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 /°F 1.8
(35) 5.4
(42) 11.5
(53) 19.8
(68) 25.5
(78) 28.6
(83) 29.3
(85) 28.0
(82) 23.7
(75) 17.8
(64) 9.5
(49) 3.1
(38) 17.0
(63)
平均低溫 °C /°F -11.6
(11) -8.0
(18) -2.0
(28) 4.8
(41) 10.5
(51) 15.1
(59) 18.2
(65) 16.9
(62) 10.8
(51) 4.0
(39) -2.7
(27) -9.2
(15) 3.9
(39)
降水量 毫米/英寸 3.2
(0.13) 5.2
(0.2) 13.4
(0.53) 19.9
(0.78) 33.3
(1.31) 55.9
(2.2) 102.1
(4.02) 107.0
(4.21) 51.6
(2.03) 25.6
(1.01) 10.7
(0.42) 3.2
(0.13) 431.2
(16.98)
日照時數 173.4 174.0 202.3 229.8 265.1 250.9 228.6 223.8 209.6 206.9 174.6 162.6 2,501.7
來源:中國氣象局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存取日期:2009-03-17

自然資源

太原礦藏堪稱豐富,主要有鐵、錳、銅、鋁、鉛、鋅等金屬礦和煤、硫磺、石膏、釩、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雲石、石美砂等非金屬礦。在礦物資源中以煤蘊藏最豐,鐵礦次之,石膏居三。山西以盛產煤而有「煤海」之稱。太原處在「煤海」中部,地質上稱太原的煤藏為「太原系煤」,儲量居全省第七位,是山西煤炭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太原系煤不僅儲量豐富,而且煤種齊全,焦煤、肥煤、瘦煤、貧煤、氣煤、無煙煤應有盡有。鐵礦儲量較為豐富,分布亦較廣,主要類型為沉積變質型、接觸交代(矽卡岩)型、沉積型,錳鐵礦儲量較少。非金屬礦中石膏礦是太原第三礦產,石膏以其質地優良馳名全國。
太原植物區系含有種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地衣、藻類和菌類,具有植物資源豐富、植物起源古老、單種屬植物較多等特點。許多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廣泛的用途,為太原市的科學研究、經濟發展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植物資源。
據1987年普查,太原地區野生動物資源,有鳥綱16目、37科、17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四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7種、中日保護候鳥80種、山西省重點保護鳥類8種;哺乳綱6目、17科、4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獸類一種、國家二級保護獸類5種、山西省重點保護獸類3種;爬行綱動物3目、4科、8種;兩棲綱1目、2科、5種;魚綱2目、4科、21種;甲殼綱動物1目、2科、2種;昆蟲綱13目、70科、177種;蛛形綱2目、3科、
太原位置及行政區劃圖
太原市現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即:迎澤區、杏花嶺區、萬柏林區、尖草坪區、晉源區、小店區六個區,清徐縣、陽曲縣、婁煩縣三個縣,古交市一個市,和2個國家級開發區(太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太原工業園區、太原不銹鋼生態工業園區)。計22鎮61鄉和50個街道辦事處。市人民政府駐新建路,全市總面積6988平方太原是我國建國初期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一五」時期,太原為全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當時與北京、天津同為華北地區「工業重鎮」。20世紀末以來,隨著國家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和全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政策的出台,太原的經濟發展又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在全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中,太原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承擔起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化「領頭羊」的重任。近年來,以不銹鋼生產基地、新型裝備製造工業基地和鎂鋁合金加工製造基地「三大基地」為代表的優勢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經過50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機械、化工為支柱,紡織、輕工、醫葯、電子、食品、建材、精密儀器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加之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集中及商業物資供應中心的優勢,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代表性的企業有世界產能第一的不銹鋼生產基地——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鎂鋁合金加工和研發基地——富士康太原科技工業園;全國最大的主焦煤生產基地——山西焦煤集團;製造曾托起「東方紅」、「神舟」七號升空的航天發射裝置和三峽水電站 1200噸橋式起重機的太原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大型企業

1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2 山西省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
3 太原鐵路局
4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 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6 山西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
7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8 美錦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9 晉西機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0 太原煤炭氣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8年山西省企業100強,太原部分)

㈢ 請問一下連雲港的由來和歷史背景

夏商時代:屬徐州,稱「人方東夷」「人方國」「隅夷」。

西周時代:屬青州(一說兗州),稱「人方國東夷」。

春秋戰國時期:先屬魯後楚,叫「郯子國」。

秦代稱東海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下邳、淮陰、盱眙、東陽、 堂邑、廣陵、凌12個縣。

西漢時稱東海郡,屬徐州刺史部。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良城、下邳、平曲、戚、開陽、臨沂、利城、海西、蘭祺、南城、山鄉、即邱、祝祺、費、厚丘、容邱、東安、合鄉、丞、建陽、曲陽、司吾、於鄉、都陽、陰平、?吾鄉、武陽、新陽、建凌、昌慮、都平、建鄉、平曲38個縣。

東漢時期稱東海郡,隸屬於徐州刺史部。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鄉、昌慮、贛榆、陰平13個縣。

三國時期稱東海國,屬魏。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城11個縣。

西晉時期稱東海郡,隸屬於徐州。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鄉、贛榆12個縣。

東晉時期稱東海郡,隸屬於後趙、前燕、南燕、東晉。轄朐縣、郯城、利城、襄賁、祝祺、厚邱、贛榆7個縣。

南朝前期稱東海郡,轄齊郡、東莞、琅玡、西海、東海、北海郡;南朝後期轄青州、冀州(僑置)轄地同上。

南朝齊、梁稱:(一)東莞郡、琅玡郡,轄即丘、南東莞、北東莞3個縣;(二)北東海郡,轄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5個縣;(三)北海郡,轄都昌、廣饒、贛榆、膠東、劇、下密、平壽7個縣;(四)齊郡。轄臨淄、齊安、宿豫、尉氏、平慮、昌國、益都、西安、泰9個縣。

北朝東魏稱琅玡郡(又稱海州朐縣)。(一)東彭城郡,轄龍沮、安東、勃海3個縣。(二)東海郡,轄贛榆、安流、廣饒、下密4個縣;(三)海西郡,轄襄賁、海西、臨海3個縣;(四)沭陽郡,轄下邳、臨渣、懷文、服武4個縣;(五)琅玡郡,轄朐、海安、山寧3個縣;(六)武陵郡,轄上鮮、浴安2個縣。

北齊北周稱海州。(一)東海郡,轄廣饒、東海2個縣。(二)朐山郡,轄朐山縣;(三)武陵郡,轄上鮮、洛安2個縣;(四)沭陽郡,轄沭陽縣;(五)海安郡,轄襄賁縣。

隋朝稱海州,後稱東海郡。轄朐山、東海、漣水、沭陽、懷仁5個縣。

唐朝隸屬於河南道。先稱海州總管府,後稱海州,又稱東海郡。轄朐山、東海、沭陽、懷仁4個縣。

五代時屬吳、南唐、後周,稱海州,轄朐山、東海、沭陽、懷仁4個縣。

宋明帝泰豫元年(西元472)於郁洲島(連雲港東部)立青州、冀州,是為連雲港獨立設州郡之始。青州領齊、北海、西海三郡,其中齊郡轄臨淄、華城、齊安、西安、宿豫、尉氏、平虜、昌國、泰、益都十縣,北海領郁、廣饒、贛榆、膠東、劇、下密、平壽七縣,西海轄縣不詳,冀州無實領土,共計十七縣,相當於今連雲港市連雲區和新浦區東部。同年,徐州移治朐縣(今連雲港市海州區),領東海郡,轄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五縣,相當於今新浦區西部、海州區、贛榆縣南部、沭陽縣、新沂縣、漣水縣、灌雲縣、灌南縣、淮安市淮陰區。

宋後廢帝元徽元年(西元473),徐州移治新昌(今安徽省滁州市),而所轄淮北領土不改。

齊高帝建元元年(西元479),東海郡轉屬冀州,改名北東海郡,領土不變,同時,青州無西海郡,改轄東莞琅邪二郡,領即丘、北東莞二縣,此時連雲港東西兩部分才合一,作為一個完整的行政區,轄現連雲區、新浦區、海州區、贛榆縣南部、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新沂市、漣水縣、淮安市淮陰區。同年,北海郡郁縣易名都昌縣。

齊武帝永明元年(西元483),廢齊郡齊安縣。

齊武帝永明二年(西元484),青州齊郡移治瓜步(今南京市六合縣),同時廢華城縣入臨淄縣,青州因此增領今南京市六合地區。

梁武帝天監十年(西元512)之後,多析置州縣,青冀二州分為東彭城、北海、東海、僮陽、琅邪、北譙、齊、武陵八郡,其中東彭城郡轄龍沮(梁武帝置)、彭城(梁武帝置)、清河(梁武帝置)三縣,北海郡轄贛榆、都昌(梁武帝置)、廣饒(齊武帝置)、下密(梁武帝置)四縣,東海郡轄襄賁、臨海(梁武帝置)二縣,僮陽郡轄縣不詳,琅邪郡轄海安(梁武帝置)、招遠(原朐縣,梁武帝改名)二縣,北譙郡轄縣不詳,齊郡轄縣不詳,武陵郡轄高密縣,共計十二縣。

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西元549),趁侯景之亂、梁朝無暇顧及江北地區的機會,東魏佔領青、冀二州,並改名海州,轄東彭城、東海、海西、沭陽、琅邪、武陵六郡,其中東彭城郡轄龍沮、安樂(彭城縣改)、渤海(清河縣改)三縣,東海郡轄贛榆、安流(都昌縣改)、廣饒、下密四縣,海西郡轄襄賁、海西(分襄賁縣置)、臨海三縣,沭陽郡轄下城(新置)、臨渣(新置)、懷文(新置)、服武(新置)四縣,琅邪郡轄海安、朐(招遠縣改),山寧(北譙郡改)三縣,武陵郡轄上鮮(齊郡改)、洛要(高密縣改)二縣,共計十九縣,相當於今連雲區、新浦區、海州區、贛榆縣南部、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漣水縣。

北齊(550-574)分東海郡廣饒縣置東海縣。

陳宣帝太建五年(西元574),陳收復海州。

陳宣帝太建十一年(西元580),海州為北周所佔,改琅邪郡為朐山郡,朐縣為朐山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西元583)廢郡,同時廢原南青州義塘郡為懷仁縣,並入海州,至此,贛榆縣北部始歸入連雲港地區。此時,海州轄朐山、廣饒、漣水、沭陽、懷仁五縣,相當於今連雲區、新浦區、海州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漣水縣。

隋文帝仁壽元年(西元601),改廣饒為東海縣。

隋煬帝大業三年(西元607),改州為郡,海州改為東海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2),海州置總管府,領海、漣、環、東楚四州,海州領朐山、龍沮(新置)、新樂(新置)、曲陽(新置)、沭陽、厚丘(新置)、懷仁、利城(新置)八縣,漣州轄漣水、金城(分漣水縣置)二縣,環州轄東海、青山、石城、贛榆四縣,東楚州轄山陽、安宜、鹽城三縣,共計十七縣,相當於今連雲港市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漣水縣、阜寧縣西部、鹽城市區、建湖縣、鹽都縣、淮安市區、淮安市淮陰區、楚州區、洪澤縣、金湖縣、寶應縣。是為連雲港領域較大時期。

唐高祖武德六年(西元624),改海州新樂縣為祝其縣。

唐高祖武德七年(西元625),改總管府為都督府,海州總管府改為海州都督府,同時東楚州改屬揚州都督,而以沂州來屬,沂州轄費、臨沂、顓臾三縣,此時海州總管仍轄四州十七縣,相當於今、漣水縣、山東省臨沂市區、費縣、平邑縣、臨沭縣、莒南縣。這也是連雲港領域較大時期。

唐高祖武德八年(西元626),廢龍沮、曲陽縣入朐山縣,利城、祝其縣入懷仁縣,厚丘縣入沭陽縣,又廢環州為東海縣,此時海州都督府轄海、漣、沂三州九縣。

唐高祖武德九年(西元627),廢漣州為漣水縣,改屬泗州。

唐太宗貞觀元年(西元627),罷都督府,分天下為十道,海州屬河南道。此時,海州轄朐山、沭陽、懷仁、東海四縣,相當於今連雲港市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沭陽縣。

唐高宗總章元年(西元668),沭陽縣改屬泗州。 唐高宗咸亨五年(西元674),沭陽縣復屬海州。

唐玄宗天寶元年(西元742),改州為郡,海州改為東海郡。

唐肅宗乾元元年(西元758),改郡為州,東海郡復改為海州。

唐昭宗光化二年(西元899年),海州入吳國。

南唐元宗保大十三年(西元959),為後周所佔。

宋太宗至道三年(西元998),分天下為十五路,海州屬淮南路。

宋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3),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海州屬淮南東路。

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1131),海州為金侵佔。

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西元1162),海州復歸南宋。

宋孝宗隆興年間(1163-1165),海州再割讓金國。

宋寧宗嘉定十二年(西元1220),海州再歸南宋。

宋理宗端平二年(西元1235),海州徙治東海縣。

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西元1253),海州復治朐山縣。

宋理宗景定二年(西元1262),海州改為西海州。

宋恭帝德祐元年(西元1275),西海州為元所佔,復改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西元1279),升為海州路總管府,領朐山、沭陽、贛榆(懷仁縣改)、東海縣及錄事司。後改為海寧府。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西元1284),海寧府改為海寧州,錄事司與東海縣均並入朐山縣。海寧州改屬淮安府路。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西元1292),設立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海寧州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淮東道宣慰司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淮安路。

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西元1367),海寧州歸吳,屬江南行中書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西元1368),海寧州復改名海州,屬淮安府,廢朐山縣,沭陽縣直屬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贛榆縣,從唐貞觀元年(西元627)以來的局面從此被打破,相當於今天連雲港市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是連雲港局域最小時期。同年,廢江南行中書省,海州屬中書省淮安府。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西元1381),廢行中書省,淮安府歸六部直轄。

明成祖永樂元年(西元1403),海州仍屬南京淮安府。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海州為滿清侵佔。

清順治二年(西元1645),設江南省,屬江南省淮安府。

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從江南省分出安徽省,海州屬安徽省淮安府。

清康熙五年(西元1662),淮安府復歸江南省。

清康熙六年(西元1662),江南省改名江蘇省,海州屬江蘇省淮安府。

清雍正二年(西元1724),海州升為直隸州,統州治和贛榆、沭陽二縣,脫離淮安府管轄,恢復唐初以來的局面。相當於今連雲港市區、贛榆縣、東海縣、沭陽縣、灌雲縣、灌南縣、響水縣。

民國元年(西元1912)海州直隸州被廢,東海縣分成東海和灌雲兩縣;

1935年由東海、灌雲各劃出一部分成立連雲市,區域:臨洪口以南,燒香河以北,東至東西連島,西沿臨洪河新浦、板浦以東為范圍。為江蘇省第三個省轄市和全國較早的省轄市。民國時期實行市縣平級政策。

1946年4月1日,連雲市第一任市長張振漢到任。(因爆發抗戰,連雲市籌備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現市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山東魯中南行署。先稱新海連特區後稱新海連市,轄新海市、連雲市、雲台辦事處(後又分前雲台區、後雲台區)兩市一區。新海連市時,轄新華區、民主區、錦屏區、浦西區、雲台區、連雲區等7個區。1953年1月1日起劃入江蘇省,歸徐州專署管轄,1961年新海連市更名為連雲港市,1962年為江蘇省直轄市。1983年國家地市體改時,江蘇省將原徐州地區的贛榆、東海、灌雲3縣劃歸連雲港市;1996年江蘇省又將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轄四縣四區。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雲台區,現轄東海縣、贛榆縣、灌雲縣、灌南縣、新浦區、海州區、連雲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㈣ g20期間公交車哪些改道

西湖景區封閉管理區域線路調整
8月20日0時起至9月6日24時,調整以下49條線路走向:
(1)4路,調整為方家畈至動物園。
線路走向:方家畈始發,循原線至虎跑路後進入動物園首末站。
撤銷:動物園、赤山埠、蘇堤、凈寺、長橋、南山路萬松嶺路口、清波門、錢王祠、延安路飲馬井巷(原至龍翔橋方向)、一公園(至方家畈方向)停靠站及龍翔橋始發站。
增設:動物園始發站(原31路終點)。
(2)6路,調整為草庵公交站至半道紅。
線路走向:草庵公交站始發,循原線至半道紅;半道紅始發,經湖墅南路、密渡橋路、莫干山路、文暉路後循原線至草庵公交站。
撤銷:半道紅(原至少年宮方向)、市府大樓(原至少年宮方向)、武林門馬塍路口、八字橋、松木場河西、省府路彌陀寺路口(原至少年宮方向)、省府大樓西(至草庵公交站方向)、省府大樓(原至少年宮方向)停靠站及少年宮始發站。
增設:半道紅始發站。
(3)7路,城站火車站始發,循原線至西湖大道,雙向經中河中路、中河北路、體育場路、中山北路、環城北路、天目山路、玉古路、靈隱路、靈竺路至靈隱。
撤銷:柴垛橋(至靈隱方向)、耀江廣廈(至城站火車站方向)、涌金門東(至靈隱方向)、一公園(至靈隱方向)、延安路解百(至城站火車站方向)、湖濱(至靈隱方向)、東坡路平海路口、小車橋、少年宮(至靈隱方向)、錢塘門外(至城站火車站方向)、葛嶺、新新飯店、岳廟、植物園(玉泉)停靠站。
增設:豐樂橋南、聯橋、杭州大廈、八字橋、浙大西溪校區、玉古路天目山路口停靠站。
(4)10路,浙大紫金港校區始發,循原線至環城西路,經體育場路、中河北路、中河中路後再循原線至平海路岳王路口。平海路岳王路口始發,經平海路、浣紗路、慶春路、中河北路、體育場路、環城西路後循原線至浙大紫金港校區。
撤銷:省府大樓東、環城西路十四中、錢塘門外(至平海路岳王路口方向)、小車橋停靠站。
增設:武林門停靠站。
(5)12路調整為三塘竹苑至鳳起路十四中。
線路走向:三塘竹苑始發,循原線至鳳起路十四中;鳳起路十四中始發,經鳳起路、環城西路、體育場路、武林路後循原線至三塘竹苑。
撤銷:鳳起路十四中(原至絲綢博物館方向)、昌化新村(至三塘竹苑方向)、長壽橋(至三塘竹苑方向)、東坡路慶春路口、東坡路平海路口、一公園、錢王祠、清波門、南山路萬松嶺路口、闊石板停靠站及絲綢博物館始發站。
增設:省府大樓東(至三塘竹苑方向)停靠站及鳳起路十四中始發站。
(6)15路,調整為汽車北站至古盪。
線路走向:汽車北站始發,循原線至古盪;古盪始發,經天目山路、學院路、文三路後循原線至汽車北站。
撤銷:古盪(原至植物園方向)、天目山路學院路口(原至植物園方向)、古盪東(至汽車北站方向)、古翠路天目山路口(至汽車北站方向)、天苑花園(至汽車北站方向)、東方通信大廈(至汽車北站方向)、玉古路天目山路口、玉古路求是路口、浙大玉泉校區、東山弄(原至植物園方向)、曙光公寓(原至植物園方向)、玉泉(至汽車北站方向)停靠站及植物園始發站。
增設:學院路黃姑山(至汽車北站方向)停靠站及古盪始發站。至汽車北站方向的天目山路學院路口站遷移至對向設置。
(7)16路,岳王路始發,循原線至慶春路,經延安路、鳳起路、保俶路後再循原線至浙大公交站;浙大公交站始發,循原線至保俶路,經鳳起路、延安路、慶春路後再循原線至岳王路。
撤銷:小車橋、錢塘門外(至岳王路方向)、少年宮(至浙大公交站方向)、省府大樓西停靠站。
增設:鳳起路昭慶寺停靠站。
(8)25路,蔣村公交中心站始發,循原線至環城西路,經鳳起路、延安路、高銀街、勞動路、河坊街至吳山公交站;吳山公交站始發,經延安路、鳳起路後循原線至蔣村公交中心站。
撤銷:錢塘門外(至吳山公交站方向)、東坡路慶春路口(至吳山公交站方向)、六公園(至蔣村公交中心站方向)、東坡路平海路口、湖濱(至蔣村公交中心站方向)、一公園(至吳山公交站方向)、錢王祠(至吳山公交站方向)、河坊街荷花池頭(至吳山公交站方向)停靠站。
增設:鳳起路十四中、勝利劇院、吳山廣場(至吳山公交站方向)停靠站。
(9)27路(含區間),岳王路始發,循原線至浣紗路,經慶春路、中山北路、環城北路、天目山路、玉古路、靈隱路、龍井路、梅靈北路、吉慶山隧道、龍井路後循原線至茶博龍井館區(龍井村);茶博龍井館區(龍井村)始發,循下行走向至中山北路,經慶春路、浣紗路、平海路、岳王路至終點。
撤銷:小車橋、錢塘門外(開往岳王路方向)、少年宮(開往龍井方向)、葛嶺、新新飯店、岳廟、植物園(玉泉)、茅家埠、浙江賓館、雙峰停靠站。
增設:杭州大廈、八字橋、浙大西溪校區、玉古路天目山路口、上茅家埠、里雞籠山停靠站。
(10)28路調整為火車東站西至浙大玉泉校區。
線路走向:火車東站西始發,循原線至曙光路,經求是路、玉古路、浙大路至浙大玉泉校區;浙大玉泉校區始發,經浙大路、曙光路後循原線至火車東站西。
撤銷:浙大附中(原至植物園方向)、曙光公寓(原至植物園方向)、玉泉(至火車東站西方向)、浙大玉泉校區(至火車東站西方向)及植物園始發站。
增設:求是路(至浙大玉泉校區方向)及浙大玉泉校區始發站。
(11)31路調整為火車東站西至勝利劇院。
線路走向:火車東站西始發,循原線至慶春路,經浣紗路、平海路、延安路至勝利劇院;勝利劇院始發,循原線至火車東站西。
撤銷:勝利劇院(原至動物園方向)、延安路湖濱、延安路解百(原至動物園方向)、延安路飲馬井巷、吳山廣場、河坊街荷花池頭、清波門(原至動物園方向)、南山路萬松嶺路口、闊石板(原至動物園方向)、絲綢博物館(原至動物園方向)、赤山埠(至火車東站西方向)、蘇堤(至火車東站西方向)、凈寺(至火車東站西方向)、長橋(至火車東站西方向)及動物園始發站。
增設:勝利劇院始發站。
(12)38路調整為朝暉五區至浣紗路國貨路口。
線路走向:朝暉五區始發,循原線至浣紗路國貨路口;浣紗路國貨路口始發,經浣紗路、開元路、清泰街、中河中路、解放路、浣紗路後循原線至朝暉五區。
撤銷:浣紗路國貨路口(原至河坊街荷花池頭方向)、涌金門東(原至河坊街荷花池頭方向)、錢王祠(原至河坊街荷花池頭方向)、吳山廣場西(至朝暉五區方向)、紅門局西(至朝暉五區方向)停靠站及河坊街荷花池頭始發站。
增設:浣紗路國貨路口始發站。
(13)42路,近江一園始發,循原線至解放路,經中河中路、中河南路、鳳山路、江城路、復興路、水澄北路、虎玉路至杭州陶瓷品市場;杭州陶瓷品市場始發,經虎玉路、南復路、之江路、紫花路、復興路、江城路、鳳山路、中河南路、中河中路、解放路後循原線至近江一園。
撤銷:官巷口、解放路吳山路口(至近江一園方向)、一公園、涌金門、錢王祠、清波門、南山路萬松嶺路口、闊石板、絲綢博物館、玉皇飛雲(至杭州陶瓷品市場方向)、南觀音洞(至近江一園方向)、施家山停靠站。
增設:豐樂橋南、鼓樓、美政橋停靠站。
(14)45路,長板巷始發,循原線至環城西路,雙向經體育場路、中山北路、慶春路後再循原線至錢潮路公交站。
撤銷:省府大樓東、環城西路十四中、小車橋、慶春路浣紗路口停靠站。
增設:武林門、貫橋停靠站。
(15)46路,費家塘始發,循原線至武林路,經鳳起路、延安路、慶春路、武林路至六公園。
撤銷:鳳起路十四中(原至六公園方向)單向停靠站。
(16)49路,汽車西站始發,循原線至天目山路,雙向經環城西路、鳳起路、延安路、慶春路後再循原線至城站火車站。
撤銷:杭大路、松木場、武林門西、小車橋停靠站。
增設:浙大西溪校區、八字橋、孩兒巷停靠站。
(17)51路,暫時停運。
(18)52路,暫時停運。
(19)56路,景芳南站始發,循原線至延安路,經平海路、浣紗路、解放路後再循原線至景芳南站。
撤銷:勝利劇院、解放路吳山路口停靠站。
增設:龍翔橋、井亭橋停靠站。
(20)59路,采荷路秋濤路口始發,循原線至延安路,經慶春路後再循原線至采荷路秋濤路口。
撤銷:涌金門東、一公園、東坡路平海路口、東坡路慶春路口停靠站。
增設:延安路飲馬井巷、勝利劇院停靠站。
(21)60路,采荷路秋濤路口始發,循原線至慶春路,經浣紗路、定安路、西湖大道、延安路後再循原線至采荷路秋濤路口。
撤銷:東坡路慶春路口、東坡路平海路口、一公園、涌金門東停靠站。
增設:市一醫院、浣紗路國貨路口停靠站。
(22)78路調整為沈家村至鳳起路皇親巷。
線路走向:沈家村始發,循原線至鳳起路皇親巷;鳳起路皇親巷始發,經鳳起路、延安路、體育場路、中山北路後循原線至沈家村。
撤銷:天水橋(至沈家村方向)、鳳起路皇親巷(至沈家村方向)、鳳起路十四中、省府路彌陀寺路口(至沈家村方向)、省府大樓(至沈家村方向)及少年宮始發站。
增設:延安新村(至沈家村方向)及鳳起路皇親巷始發站。
(23)82路,調整為三塘汶園至浙大玉泉校區。
線路走向:三塘汶園始發,循原線至曙光路,經求是路、玉古路、浙大路至浙大玉泉校區;浙大玉泉校區始發,循原線至三塘汶園。
撤銷:浙大附中(至三塘汶園方向)、曙光公寓(原至植物園方向)、玉泉(至三塘汶園方向)及植物園始發站。
增設:浙大玉泉校區始發站。
(24)87路,調整為西湖體育館至之江路南復路口。
線路走向:西湖體育館始發,經玉古路、靈隱路、龍井路、梅靈北路、吉慶山隧道、龍井路、滿覺隴路、虎跑路、九曜山隧道、蓮花峰路、玉皇山路後再循原線至之江路南復路口。
撤銷:浙大附中、植物園(玉泉)、茅家埠、浙江賓館、雙峰、赤山埠、蘇堤、凈寺、長橋、絲綢博物館停靠站及黃龍旅遊集散中心始發站。
增設:玉古路求是路口、上茅家埠、里雞籠山、動物園停靠站及西湖體育館始發站。
(25)102路,汽車西站始發,循原線至武林路,經鳳起路、中河北路、中河中路、中河南路後再循原線至南星橋。
撤銷:錢塘門外(至南星橋方向)、東坡路慶春路口(至南星橋方向)、六公園(至汽車西站方向)、東坡路平海路口、一公園、涌金門、錢王祠、清波門、南山路萬松嶺路口(至汽車西站方向)、萬松嶺路南山路口(至南星橋方向)、萬松嶺停靠站。
增設:鳳起路皇親巷、聯橋、鼓樓、市腫瘤醫院、六部橋停靠站。
(26)103路(含區間),九溪(雲棲小鎮)始發,循原線至梅靈北路,經靈溪南路、靈溪隧道、靈溪北路、紫荊花路、天目山路、保俶路、省府路、環城西路、鳳起路、延安路、慶春路後再循原線至岳王路;岳王路始發,循原線至慶春路,經延安路、鳳起路後循上行走向至九溪(雲棲小鎮)。
撤銷:上茅家埠、黃泥嶺、洪春橋、植物園(玉泉)、浙大附中、黃龍洞、松木場、錢塘門外(至岳王路方向)、小車橋(至岳王路方向)、六公園(至九溪方向)停靠站。
增設:古盪、玉古路求是路口、慶豐村、松木場河西、鳳起路十四中(至岳王路方向)停靠站。
(27)108路,火車東站東始發,循原線至西湖大道,經延安路、高銀街、勞動路、河坊街至吳山公交站;吳山公交站至火車東站東方向走向不變。
撤銷:涌金門東、錢王祠、河坊街荷花池頭停靠站。
(28)118路,調整為西溪蒹葭苑至玉古路天目山路口。
線路走向:西溪蒹葭苑始發,循原線至玉古路天目山路口;玉古路天目山路口始發,經玉古路、西溪路、天目山路後循原線至西溪蒹葭苑。
撤銷:古盪東(至西溪蒹葭苑方向)、玉古路天目山路口(原至小車橋方向)、玉古路求是路口、求是路、浙大附中、曙光公寓、岳廟、新新飯店、葛嶺、少年宮(至西溪蒹葭苑方向)、錢塘門外(原至小車橋方向)停靠站及小車橋始發站。
增設:玉古路求是路口始發站。
(29)133路,暫時停運。
(30)186路,蔣村公交中心站始發,循原線至環城西路,雙向經體育場路、中河北路、慶春路後再循原線至慶春廣場南。
撤銷:省府大樓東、小車橋、眾安橋停靠站。
增設:武林廣場南、聯橋(至蔣村公交中心站方向)停靠站。
(31)194路,蔣村公交中心站始發,循原線至豐潭路雙向經天目山路、紫荊花路、靈溪北路、靈溪隧道、九里松隧道、吉慶山隧道、五老峰隧道、滿覺隴路、虎跑路後再循原線至濱文中心站。
撤銷:古盪小區、古盪、天目山路學院路口、玉古路求是路口、浙大附中、杭州花圃、丁家山、浴鵠灣、赤山埠停靠站。
(32)197路,文三支路始發,循原線至玉古路,雙向經天目山路、紫荊花路、靈溪北路、靈溪隧道、九里松隧道、吉慶山隧道、五老峰隧道、滿覺隴路、虎跑路後再循原線至南環路公交站。
撤銷:玉古路天目山路口、玉古路求是路口、浙大玉泉校區、東山弄(至南環路公交站方向)、曙光公寓、杭州花圃、郭庄、丁家山、空軍療養院、浴鵠灣、赤山埠停靠站。
(33)206路,吳山廣場始發,循原線至延安路,經鳳起路、武林路後再循原線至三塘小區。三塘小區至吳山廣場方向走向不變。撤銷:六公園(至三塘小區方向)、長壽橋(至三塘小區方向)停靠站。
增設:孩兒巷(至三塘小區方向)停靠站。
(34)287路(含區間)中村(望江山)始發,循原線至之江路,經復興路、江城路、鳳山路、中河南路、中河中路、平海路至龍翔橋;龍翔橋始發,經平海路、延安路、慶春路、浣紗路、平海路後循下行走向至中村(望江山)。
撤銷:六和塔、虎跑、動物園、凈寺、清波門、浣紗路國貨路口(至龍翔橋方向)、一公園(至中村方向)停靠站。
增設:之江路六和塔、復興路紫花路口、鼓樓停靠站。
(35)315路,蕭紹路公交站始發,循原線至錢江大橋,雙向經虎跑路、復興街、復興路、秋濤路至望江東路公交站。
撤銷:虎跑、動物園、蘇堤、凈寺、市腫瘤醫院、鼓樓(至蕭紹路公交站方向)、胡雪岩故居、望江路海潮路口停靠站。
增設:民安苑、三廊廟、望江門外停靠站。
(36)318路(含區間),武林廣場始發,經武林廣場東跑道、體育場路、武林廣場西跑道、環城北路、中山北路、體育場路、中河北路、中河中路、中河南路、鳳山路、江城路、復興路、之江路後循原線至桐塢高山茶村(大清社區);桐塢高山茶村(大清社區)始發,循上行走向至之江路,經復興路、江城路、鳳山路、中河南路、中河中路、中河北路、體育場路、武林廣場西跑道、環城北路、武林廣場東跑道至武林廣場。
撤銷:武林小廣場(至武林廣場方向)、勝利新村(至武林廣場方向)、松木場、黃龍洞、浙大附中、曙光公寓、杭州花圃、郭庄、丁家山、空軍療養院、浴鵠灣、赤山埠、動物園、虎跑、六和塔停靠站。
增設:聯橋、豐樂橋南、鼓樓、鳳山門、復興路紫花路口、閘口、之江路六和塔停靠站。
(37)334路,汽車南站始發,循原線至中河南路,雙向經鳳山路、江城路、復興路、之江路後再循原線至之江交通換乘中心。
撤銷:長橋、凈寺、蘇堤、赤山埠、動物園、虎跑、六和塔停靠站。
增設:鳳山門、復興路紫花路口、民安苑、之江路六和塔停靠站。
(38)514路B線調整為富陽公交站至九溪。
撤銷:九溪(原至菩提寺路方向)、動物園、蘇堤、一公園(至富陽公交站方向)、延安路飲馬井巷(原至菩提寺路方向)停靠站及菩提寺路始發站。
增設:九溪始發站。
(39)游2線,暫時停運。
(40)游6線,暫時停運。
(41)游10線,暫時停運。
(42)807路,朝暉五區始發,循原線至莫干山路,經天目山路、紫荊花路、靈溪北路、靈溪隧道、靈溪南路、靈隱路後再循原線至靈隱。撤銷:武林門西、勝利新村、松木場、黃龍洞、浙大附中、植物園(玉泉)、洪春橋、九里松停靠站。增設:武林門馬塍路口、八字橋、慶豐村西、古盪停靠站。
(43)822路,郵電路始發,經郵電路、中山中路、解放路、中河中路、中河南路、江城路、復興路、復興街、虎跑路後循原線至塘子堰村;塘子堰村始發,循下行走向至解放路,經浣紗路、郵電路至終點。
撤銷:涌金門東、清波門、南山路萬松嶺路口、長橋、凈寺、蘇堤、動物園、虎跑停靠站。
增設:豐樂橋南、涌金立交、通江橋、美政橋、閘口、進龍橋停靠站。
(44)假日1線,暫時停運。
(45)假日游9線,暫時停運。
(46)假日13線,暫時停運。
(47)臨時線,117醫院始發,雙向經靈隱路、靈溪南路、靈溪隧道、靈溪北路、天目山路、環城北路、機場路至機場路院區。
撤銷:洪春橋、植物園(玉泉)、曙光公寓、浙大附中、黃龍洞、松木場、武林門西、武林廣場南、寶善橋停靠站。
(48)朝暉五區至蕭山機場專線,停駛。
(49)蔣村公交中心站至蕭山機場專線,停駛。
2
黃龍封閉管理區域線路
調整8月20日0時起至9月6日24時,調整以下6條線路走向:
(1)17路調整為西湖科技園至浙大西溪校區。
線路走向:西湖科技園始發,循原線至浙大西溪校區;浙大西溪校區始發,經天目山路、保俶北路、文三路、教工路、天目山路後循原線至西湖科技園。
撤銷:浙大西溪校區(原至松木場河西方向)、松木場(至西湖科技園方向)、杭大路(至西湖科技園方向)停靠站及松木場河西始發站。
增設:八字橋北(至西湖科技園方向)停靠站及浙大西溪校區始發站。
(2)23路,調整為拱北小區至道古橋。
線路走向:拱北小區始發,循原線至杭大路,經西溪路至道古橋;道古橋始發,經西溪路、黃龍路後循原線至拱北小區。
撤銷:杭大路(原至黃龍體育中心方向)、黃龍洞(原至黃龍體育中心方向)停靠站及黃龍體育中心始發站。
增設:道古橋始發站。
(3)92路,古盪始發,雙向經天目山路、保俶路、體育場路後循原線至雄鎮樓。
撤銷:杭大路、松木場停靠站。
增設:浙大西溪校區、松木場河西停靠站。
(4)101路,西湖體育館始發,循原線至曙光路,經黃龍路、天目山路後再循原線至杭州汽車客運中心。
撤銷:黃龍洞、杭大路停靠站。
增設:黃龍體育中心停靠站。
(5)306路,調整為留下南至慶豐村西。
線路走向:留下南始發,循原線至慶豐村西;慶豐村西始發,經天目山路、教工路、文三路、學院路、天目山路後循原線至留下南。
撤銷:慶豐村(原至黃龍體育中心方向)、杭大路(原至黃龍體育中心方向)、黃龍洞(原至黃龍體育中心方向)及黃龍體育中心始發站。
增設:慶豐村西始發站。
(6)307路調整為劉文村至教工路花園亭。
線路走向:劉文村始發,循原線至教工路,經文三路、黃姑山路、天目山路、教工路至教工路花園亭;教工路花園亭始發,循原線至劉文村。
撤銷:教工路花園亭(原至黃龍體育中心方向)、慶豐村(原至黃龍體育中心方向)、杭大路(原至黃龍體育中心方向)、黃龍洞(原至黃龍體育中心方向)及黃龍體育中心始發站。
增設:教工路花園亭始發站。
3
錢江新城封閉管理區域線路
調整8月20日0時起至9月6日24時,調整B2線。B2線,池華街公交站始發,循原線至解放東路,經市民街、香樟街、富春路、解放東路折返。臨時取消市民中心南側免費換乘功能。
4
奧體封閉管理區域線路
調整8月20日0時起至9月6日24時,調整422路。
422路,調整為金山公交站至鴻寧路公交站,線路走向:金山公交站始發,循原線至文明路後,經民和路、振寧路、市心北路、奔競大道、鴻寧路至鴻寧路公交站。
撤銷:合豐東、合豐南、合豐北、合利橋、金雞路奔競路口5對雙向停靠站及利二村始發站。
增設:新中村西、盈一村、利二村3對雙向停靠站及鴻寧路公交站始發站。
5
配合安保任務進行調整
8月20日起,部分臨近郊縣開往主城區的線路將陸續臨時停運,具體為:
>>>>
8月20日至9月6日停運的4條:593、594、596、868(鹽官線、學院線)。
>>>>
8月28日至9月6日停運的3條:588、592、599。

㈤ 滑縣102公交車路線,哪位大神知道呢

從安陽汽車站有到道口的車。

㈥ 等你回來!馬航MH370乘客的豪車還停在首都機場,停車費怎麼算

首都機場:沒有這豪車,你別亂說,也別說什麼九萬停車費不收,你瞎扯,無良自媒體這種事也能造謠!吃「蘸血饅頭」就真的那麼香嗎?其實網路上很多自媒體在傳的《等你回來!馬航MH370乘客的豪車還停在首都機場,9萬停車費免了》都是虛假消息,首都機場並沒有該文章所說的豪車,自然也不存在機場管理方稱可以停車費免了……自媒體不過是在無中生有,用煽情的文章騙流量罷了……

另外,很多人都迷信媒體發布的信息,卻沒有關注到他們是否是權威媒體,發布的信息是否真實可靠,而且我們也很少有人掌握核實事實真相的技能,更不會有人「吃飽撐著沒事干」去確認自媒體發布的信息究竟是真是假……所以,最終這樣的謠言反而有很大的市場,讓人為之動容,瘋狂點贊傳播……

熱點內容
看片小網頁 發布:2024-05-05 11:06:02 瀏覽:968
長豐獵豹歐酷曼汽車配件 發布:2024-05-05 10:38:32 瀏覽:842
東風本田傑徳圖片內飾 發布:2024-05-05 09:52:36 瀏覽:915
韓國《肚臍》裡面演員表 發布:2024-05-05 09:50:42 瀏覽:614
男主拋棄妻子被人下了降頭電影 發布:2024-05-05 09:43:12 瀏覽:311
用人偶做的外國電影 發布:2024-05-05 09:41:51 瀏覽:909
少女肉肉電影 發布:2024-05-05 09:31:33 瀏覽:142
老款賓士amg內飾 發布:2024-05-05 09:29:34 瀏覽:191
越野m4摩托車改裝圖片 發布:2024-05-05 09:27:14 瀏覽:949
奧迪在歐洲是豪車嗎 發布:2024-05-05 09:23:47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