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2025年實現電動汽車

2025年實現電動汽車

發布時間: 2022-08-17 19:43:47

A. 豐田計劃2025年將售出50萬輛電動車 竟然是因為中國的市場

豐田在純電動車領域一直沒有太多的動作,但是根據最新的信息顯示,豐田將推出許多電動車,但這似乎僅僅是因為歐洲和中國的市場法規迫使它這樣做。

豐田汽車電氣化事業部執行副總裁茂樹茂重(ShigekiTerashi)說:「混合動力汽車無法通過即將頒布的法規,而電動汽車和其他技術將是必要的。

目前,我們已經看到了來自豐田的純電動汽車——LexusUX300e。預計到2025年將至少有10款車型。相比之下,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到2025年每年生產300萬輛純電動汽車,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積極的一面是,豐田公司正在開發新的e-TNGA平台,這是增加產量的第一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賓利計劃將於2030年實現全電動化 2025年推首款純電動車

?根據汽車製造商的一項內部研究,至少55%的現有客戶表示,他們有興趣購買電動賓利。另外,該公司已經在其位於克魯的總部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其中包括更可持續的製造工藝,以抵消其未來十年的碳足跡為負數。

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更多資訊請關注佰咖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首款電動汽車2025年問世 法拉利電動跑車專利公布

易車訊 日前,一項法拉利電動跑車的專利在美國公布。此項專利展示了法拉利的底盤設計理念,能夠支持混合動力或電動跑車。此外,法拉利主席約翰·埃爾坎(John Elkann)稱,法拉利的首款電動汽車將於2025年問世。

在圖中,BT1指的是第一個電池組,BT2是第二個電池組。第一個電池組在乘客艙下面,它很寬但很薄,為乘客騰出空間。在乘客的後面,第二個電池組有足夠的空間來增加高度。由於該區域的形狀,該公司表示,它可以支持圓柱形、稜柱狀或袋狀電池。

專利文件稱,這種設置既可以用於混合動力汽車,也可以用於純電動汽車。內燃機仍然可以安裝在汽車的前部或後部電池的後面。

值得一提的是,法拉利董事長約翰·埃爾肯最近告訴股東,法拉利的首款電動汽車將於2025年問世。而之前法拉利表示,電動車型要到2025年之後才會出現。

D. 索尼與本田正式簽署協議成立合資企業 擬2025年銷售電動汽車

易車訊 今日(6月16日),從官方渠道獲悉,索尼集團株式會社(以下簡稱:索尼)與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本田)正式簽署了成立旨在銷售高附加值純電動汽車(EV)並提供移動出行服務的新公司的合資協議。

從易車App來看,本田(進口)位於所有品牌第69,如了解更多請到易車App查詢。

E. 本田汽車計劃2025在歐洲實現完全電動化戰略的深層用意是什麼

據外媒報道,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於3月6日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宣布了一條重要消息,即本田汽車將致力於「到2025年在歐洲汽車市場全面實施電動化」的目標,這個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使得人們紛紛猜測,本田汽車的這一戰略目標意味著什麼?

首先,本田汽車的這一戰略目標可能意味著它將成為第一個從燃油車企完全過渡到新能源車企的汽車品牌。要知道,盡管歐洲在環保方面非常看重,並提出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的議案,但始終未通過。即使歐洲擁有眾多像BBA這樣的明星車企,但都未就此表態,只對外稱會加大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力度,由此可以看出,本田汽車推出這一戰略目標意在徹底轉型為新能源車企。

綜上所述,從本田汽車實施2025年在歐洲汽車市場實現完全電動化的戰略中,可以看出多層深意。但在筆者看來,更大的意義是又一次提醒了我們,新能源汽車或許才是終極目標。

F. 通用:2025年在中美實現每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目標

在經過一系列退出市場與關閉工廠的鋪墊過後,通用的最終主角終於閃亮登場。

美國時間3月4日(北京時間3月5日凌晨),在新型冠狀肺炎全球蔓延的陰影之下,通用汽車的「EVDay」依然如約而至。

這或許也可以看作是當下通用的一種急迫。無論是否願意承認,以2019年累計銷售774萬輛車輛的成績,通用汽車已經不能與德系、日系巨頭同日而語了。因此,占據下一個風口,加速向電動化轉型,便成為了通用孤注一擲的砝碼。

而今天舉辦的「EVDay」,更可以看作是通用向世界,尤其是懷疑者的一次宣誓與示威,不僅前所未有地向世界展示了11款全新電動車型,涵蓋雪佛蘭、凱迪拉克、通用汽車和別克品牌,同時還宣告,計劃到2025年,通用將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投資200億美元,並最終實現在美國和中國每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

這的確是令人震驚的舉動,尤其對於通用來說。要知道,自提出至少要推出20款全新電動車的計劃以來,兩年多的時間里,通用在中國推出的電動車型屈指可數,而其在美國的唯一一款全電動車型雪佛蘭BoltEV的銷量更是連續兩年下降。

因此,「這對通用汽車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正如通用汽車集團CEO瑪麗博拉所言,「我深信我們將成為電氣化領域的領導者,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們都要繼續努力。他們要麼相信,要麼我們給他們看,讓他們相信。」

據悉,今年春天,通用與LG耗資23億美元的合資工廠便將開工,工廠年產能將實現30千兆瓦時。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現代汽車集團首發電動專屬平台E-GMP,2025年將推23款電動汽車

【EV視界報道】12月2日,現代汽車集團舉辦全新電動汽車專用平台E-GMP線上發布會,首發具備全球競爭實力的電動汽車專用平台——E-GMP(Electric-GlobalMolarPlatform,電動化全球模塊型平台),繼氫燃料電池車之後,欲在純電汽車領域同樣確保其領先市場地位。

起亞汽車7款專用電動車型示意圖

2019年年底,現代汽車集團提出未來發展戰略——2025戰略,主要圍繞「智能移動出行產品」及「智能移動出行服務」兩大業務結構,推出三大戰略方向,其中確保在電動化領域的領先實力為重要方向之一。現代汽車計劃至2025年,將電池電動車及氫燃料電池車的全球年銷量提升至67萬輛,不斷提升電動車在產品陣營中的比重,從2030年起,在中國、韓國、美國、歐洲等重點市場,積極推進新車實現電動化。

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該集團將為該戰略共投資61萬億韓元,每年約10萬億韓元用於研發未來技術。此外,現代汽車集團還通過企業合作加快電動化戰略的落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西安提出2030年汽車全面電動化 2025年個人購車新能源佔比50%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是落實黨中央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的有效途徑。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辦發〔2020〕39號)、工信部等14個部門關於印發《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工信部聯通裝〔2020〕159號)、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關於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發改產業〔2020〕202號)等文件精神,搶抓機遇,加快構築汽車產業發展新優勢,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推動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思路

深入貫徹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緊扣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方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自主培育和引進合作並重,強化整車整機帶動、創新引領、應用牽引,著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化、產業基礎高端化;依託龍頭企業,持續補鏈、強鏈、延鏈、增鏈、穩鏈,培育聚集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鏈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將西安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產業發展實現「一躍升四突破」:

(一)產業規模實現新躍升。到2025年,力爭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汽車製造業的40%以上,產銷規模穩居全國前列。

(二)核心競爭力提升取得新突破。整車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千瓦時/百公里,市場推廣規模全國領先。

(三)關鍵領域發展取得新突破。高級別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深入融合發展。

(四)品牌培育打造取得新突破。培育國際、國內知名的汽車品牌,打造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形成市場認可度高、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多元化的西安新能源汽車製造品牌。

(五)綠色交通體系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注冊汽車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提高,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萬輛左右;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提升重載貨車、工程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力爭到2030年全面實現電動化。

三、發展重點

(一)加快新能源汽車迭代升級。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方向,強化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氫燃料汽車等引領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領域,推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多技術路線並重,實現乘用車、商用車及專用車全系列多元化發展。

(二)提高產業鏈穩定性競爭力。著力構建安全可控、層級合理、供給全市、配套全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以整車需求為牽引,做強動力電池,做大電機、電控,破解「卡脖子」瓶頸及短板弱項,形成全產業鏈集群化發展。

(三)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推進全市汽車電動化,持續提高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制定相關標准和完善監管體系,營造良好的使用環境。

四、主要任務

(一)發展壯大整車規模

1.擴大新能源乘用車領先優勢。大力支持比亞迪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動比亞迪發揮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先、品牌領先、市場領先優勢,支持企業DM-I超級混動和純電動並行發展,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新車型,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依託現有基礎,積極引進國際高端品牌和造車新勢力,進一步擴大全市新能源汽車產能。鼓勵支持西安吉利加大研發投入,及時推出更多性能優異、性價比高的車型產品,搶占市場,充分釋能。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乘用車基本形成高、中、低端全覆蓋,純電動與混合動力多路線,轎車和SUV全系列發展的格局。(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投資局)

2.推動新能源載貨車規模化量產。鼓勵支持陝汽、比亞迪加快產品結構優化,加大純電動、氫燃料、無人駕駛重卡的技術儲備和產品研發,針對不同用途、不同工況、不同需求,豐富系列、拓展車型、加快推廣。支持專用車企業針對電動汽車特點,做好現有產品升級換代,加快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研製上市,做專做精新能源專用車。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載貨車實現多技術路線並舉、產品系列全覆蓋、產銷規模行業領先。(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

3.加快新能源客車投產釋放產能。支持比亞迪純電動客車基地充分釋放產能,依託品牌優勢、營銷渠道,豐富客車品種,實行定製化生產,進一步擴大產銷規模。實施品牌培育工程,以公交、旅遊觀光車、通勤車等市場為重點,研發生產適應城市和農村不同使用條件、耐用、經濟的城鎮客車系列產品,激發現有客車企業的發展潛力,大力培育特色客車自主品牌,不斷做大新能源客車製造產業規模。(責任單位:高新區管委會、相關區縣政府;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

(二)貫通產業鏈供應鏈

1.做大做強動力電池產業。推動比亞迪、三星環新等企業持續放量和提產擴能,加快比亞迪刀片等新型動力電池、北汽雙園等高端動力電池項目建設,力爭到2025年,全市汽車動力電池形成配套西安、供應全國,產銷規模居全國前列的發展格局。(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投資局、市發改委)

2.培育拓展產業鏈體系。圍繞整車需求牽引,堅持政策引導、企業主導、園區承載,加快引進培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等「三電」核心部件企業,以及車聯網、車規級晶元、汽車電子電器等關鍵核心部件企業,補齊短板弱項,形成自主可控、層級合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體系。(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相關區縣政府;配合單位:市投資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

3.構建關鍵零部件產業集群。優化產業合理布局,突出重點區域,持續強化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加快標准廠房建設,優化園區「軟硬體」實力,創新入園政策,不斷提高園區承載能力,通過整車帶動、服務吸引,力促一批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聚集發展,打造1—2個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關鍵零部件產業集群。(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相關區縣政府;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投資局)

(三)強化突破關鍵領域

1.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以新能源汽車作為智能網聯技術率先應用的載體,支持和推動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企業跨界協同、跨領域融合。發揮全市科研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支持高校、企業、研發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重點聯合攻關復雜環境融合感知、智能網聯決策與控制、信息物理系統架構設計等關鍵技術,突破研發車載智能計算平台、高精度地圖與定位、車輛與車外其他設備間的無線通信(V2X)、線控執行系統等核心技術和產品。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範應用,支持西咸新區、高新區、航天基地等區域,率先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先導區和測試示範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配合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航天基地管委會,相關區縣政府)

2.布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以龍頭企業為依託,整合高校科研機構、汽車企業以及制氫運氫等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台,重點推進燃料電池電堆、超臨界水蒸氣制氫等重大技術攻關項目產業化應用。支持推動陝汽等整車企業,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試驗、適應性改進,鼓勵有條件的區縣、開發區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示範,探索研究市場運營商業模式,加快產業化步伐。(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交通局、市市場監管局)

3.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鼓勵陝汽、比亞迪、法士特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高水平的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等,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產業鏈協同創新,產學研聯合攻關,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關鍵環節、瓶頸技術,突破整車控制、車身輕量化、電動汽車底盤、動力電池設計、電池正負極材料、驅動電機及控制器、智能駕駛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支持龍頭企業加強標准化建設,參與國內外、行業標准起草,引領行業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四)突出產業市場拓展

1.推動公共領域汽車全面電動化。鞏固公交車電動化成果,加快計程車、網約車全面電動化進程,加強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采購需求管理,鼓勵其帶頭使用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比例。穩步提升駕校和考試車輛、物流配送、環衛、工程建設等領域新能源汽車佔比。2021年起,新投運的綠色物流轉運中心城市配送轉運車輛全部採用純電動車;2022年起,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全部實現純電動。到2024年,現存非純電動公交車、計程車基本完成淘汰或退出;到2028年,非純電動網約車全部完成退出。鼓勵渣土車、環衛車等電動化,2022年底前爭取向市場投放1000輛小型電動建築垃圾運輸車;力爭到2025年,渣土、環衛(中小型)、攪拌、城市客運、景區、通勤、物流、駕校和考試等車輛實行電動化替代。(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機關事務中心、市國資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發改委、市文化旅遊局、西安城投集團;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2.鼓勵私人領域推廣使用。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停車便利、不限行、充電樁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整車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宣傳力度,普及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經濟性等方面知識,進一步加大渠道建設和促銷力度、開展「以舊換新」等模式,讓利消費者,促進私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健全市場流通機制,鼓勵新能源汽車二手車交易並完善鑒定評估機構,不斷壯大交易份額。到2025年,私人購買的新能源汽車佔比逐年提升,力爭全市新增注冊個人購置汽車中新能源汽車佔比50%左右。(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3.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貫徹落實《西安市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按照適度超前、布局合理、智能高效的原則,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建設,鼓勵融資租賃等新型商業模式,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覆蓋全市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網路,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需求。到2022年,全市新建成投運集中式充電場站200個、充電樁10000根。力爭到2025年建成投運新能源汽車充電站350個、充電樁20000根。(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4.強化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切實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安全監督,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日常監督管理,完善營運車輛安全管理制度體系,貫徹落實新能源汽車缺陷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做好動力電池、充電設施等產品的質量監督檢查。支持制定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安全檢測標准,逐步推動動力電池針刺試驗等綜合測試工作。加強新能源汽車報廢回收管理,督促指導有資質的回收拆解企業做好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加大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和故障應急處置力度,完善應急預案,及時處理消防、救災和人員疏散等重大應急事故。(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配合單位:市工信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汽車產業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作用,市級相關部門、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各負其職,協同推進,研究解決產業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重大事項,全市形成上下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汽車專項資金向我市汽車項目傾斜支持。用活、用足先進製造業強市等相關政策,繼續兌現落實現行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補貼政策,實施三環內新能源物流車不限行等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研究制定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鼓勵銀行、擔保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機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信貸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並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

(三)強化人才保障。依託我市科技資源優勢,加快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機制,鼓勵企業與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陝西交通運輸學院、西安汽車職業大學等院校合作共建培訓基地,提高專業技能人才實踐能力。發揮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和企業作用,探索「訂單式」人才培訓機制,對操作人員加強針對性技能培訓。

(四)嚴格督導考核。建立工作考核機制,完善督查督辦舉措。市級相關部門,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制定工作計劃,細化目標任務,明確完成時限,將目標任務層層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I. 東風集團:2025年嵐圖和風神都將實現100%電動化

考慮到東風汽車集團在國內市場中,是產銷量都位於第一集團軍的汽車企業,所以此番「嵐圖」和「東風風神」將會到2025年實現100%電動化表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表明了加速自身電動化轉型的決心。

J. 傳2025年日產將實現所有中國車型電動化

在電動汽車方面,日產和其他所有日本汽車製造商一樣,一直比較慢。雖然日產在開發LEAF方面做得很好,但它已經有十年沒有擴大其電動產品的范圍,直到現在才有第二款電動車型Ariya。不過,據說日產要在2025年之前實現中國全系車型的電動化。

這個消息是在2035年的新計劃出台後不久傳出的,該計劃預計在中國銷售的新車中,有50%是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或燃料電池車,而50%的新車將是常規混合動力車。伴隨著這一計劃,常規混合動力車已經被政府重新歸類為「節能車",這將使汽車製造商更容易達到其要求的配額。

據消息人士透露,日產將向中國市場推出總共9款電動化的汽車。其中5-6款新車型中將有日產的"e-power"傳統混合動力系統,而最近看到的Ariya的車型中,至少有一款是全電動的。

日產希望將電動汽車在中國的銷售比例從2018年的2%提高到2023年的23%。為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正在擴大產能,今年在江蘇常州和明年在湖北武漢開始運營。合並後的設施擴建將使產量提升30%,達到200萬輛。

雖然這個消息一眼看上去不錯,但傳聞中將要推出的大部分汽車仍將是普通的混合動力車,這意味著日產要想真正實現電動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目前越野能力最強的汽車是什麼 發布:2025-08-24 04:02:19 瀏覽:361
海馬商務車550 發布:2025-08-24 03:05:56 瀏覽:522
什麼樣的越野摩托車可以上牌子好 發布:2025-08-24 02:54:23 瀏覽:493
寶馬五系內飾改裝報價 發布:2025-08-24 02:42:50 瀏覽:4
長沙周邊古鎮自駕游路線圖 發布:2025-08-24 02:35:00 瀏覽:542
七人傳奇汽車價格 發布:2025-08-24 02:32:12 瀏覽:941
四驅越野摩托車大架子 發布:2025-08-24 02:27:05 瀏覽:160
你們騏達內飾可以看看嘛 發布:2025-08-24 02:24:54 瀏覽:555
阿壩州自駕游最佳路線圖 發布:2025-08-24 02:19:38 瀏覽:364
dmax房車實測油耗 發布:2025-08-24 02:15:13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