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1電動汽車
『壹』 汽車排放的歐1標准具體是指什麼
1.何謂歐洲環保標准
有關環保的話題灸手可熱,其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歐洲環保標准,尤其以歐I、歐Ⅱ標准出現的頻率最高,那什麼是歐I、歐Ⅱ標准呢?以設計乘員數不超過6人包括司機,且最大總質量不超過2.5噸這類車輛為例,在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31日這個階段,必須達到排放標準的限值為:一氧化碳不得超過3.16克/公里,碳氫化合物不得超過1.13克/公里,其中柴油車的顆粒物不得超過0.18克/公里,耐久性要求為5萬公里,以上便是我們平常所提到的歐洲I號標准。到2004年1月1日後,這個標准又有所提高,汽油車一氧化碳不超過2.2克/公里,碳氫化合物不得超過0.5克/公里,柴油車一氧化碳不超過1.0克/公里,碳氫化合物不得超過0.7克/公里,顆粒物標准不得超過0.08克/公里,這便是我們所說的歐洲II號標准。如果僅考慮排放量,執行歐Ⅱ標準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將比歐I標准減少30%到50%。而歐洲Ⅲ標準是目前歐洲、美國正在實施的真正意義上的低污染排放標准。據專家介紹,我國實行歐洲標準的影響:7輛執行歐Ⅱ標準的汽車,就相當於1輛化油器車的污染物排放量;14輛執行歐Ⅲ標準的汽車,才相當於1輛化油器車的污染物排放量。汽車排放從歐Ⅱ到歐Ⅲ,不是像歐Ⅰ到歐Ⅱ那樣簡單,提升幅度大了很多。歐Ⅲ排放標准比歐Ⅱ在NEDC和燃油蒸發排放檢測項目上的內容有所變化,歐Ⅲ標准中增加了低溫HC/CO排放檢測、車載診斷系統檢測和在用車排放檢測。從歐Ⅱ到歐Ⅲ執行不同的排放控制技術,歐Ⅱ排放標准只要求三元催化器及發動機改進措施兩項,而歐Ⅲ排放則還包括改進的催化轉化器塗層、催化劑加熱及二次空氣噴射。可以看出,歐Ⅲ排放控制技術要比歐Ⅱ復雜和困難得多。歐洲汽車排放標准見表1。
表1 歐洲汽車排放標准
法規名稱 車型 CO(g/km) HC(g/km) NOx(g/km) HC+NOx(g/km) PM(g/km) 實施日期
歐洲I號 汽油車和柴油車(形式認證/一致性認證) 2.72/3.16 0.97/1.13 0.14/0.18 形式認證1992.7.1
一致性認證1992.12.31
歐洲Ⅱ號 汽油車 2.2 0.5 形式認證1996.1.1
非直噴柴油車 1 0.7 0.08 一致性認證1997.1.1
直噴柴油車 1 0.9 0.1
歐洲Ⅲ號 汽油車 2.3 0.2 0.15 形式認證2000.1.1
柴油車 0.64 0.5 0.56 0.05 一致性認證2001.1.1
歐洲IV號 汽油車 1 0.1 0.08 0.025 形式認證2005.1.1
柴油車 0.5 0.25 0.3 一致性認證2006.1.1
『貳』 歐洲需要什麼樣的電動汽車
MatthiasSchmidt在6月《歐洲電動汽車報告》中提及他統計的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今年在歐洲整體純電動市場銷量上升的情況下,特斯拉的銷量只有36,700輛(同比增長-18%),其中Model3銷售32,300台,ModelX和S一共賣出3400台,結合上半年歐洲最暢銷的純電動車ZOE,我們來看一看歐洲電動車市場分車企和車型的情況。
備註:根據MS做的統計分析,在純電動車市場,雷諾日產三菱和大眾集團兩家的市佔率已經超過了特斯拉,甚至現代的市佔率都靠近了特斯拉。
歐洲市場分車型銷量情況
目前歐洲汽車集團的銷量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字,但是類似於PSA集團的銷量我們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今年往上升的有雷諾日產三菱RNM、大眾集團和PSA三家比較顯著。
圖7?挪威上半年市場的情況
所以談及目前的問題,Model3這樣的車是否適合歐洲市場?在2019年把存量的需求「洗出來」然後不停交付以後,我們應該細致來考慮,基於歐洲第一階段補貼背景下,歐洲需要什麼樣的電動汽車?歐洲這個時期電動汽車購買者的是沖著什麼去買的純電動?電動化和智能化是兩根平行線,在這種政策鼓勵的背景下,只要做好電動化配合傳統車的搭配就能賣得動,而下個階段如中國出現的400-600公里續航都有豐富的可選產品的時候,中國大城市消費者是因為智能化和科技感去買的純電。要往歐洲賣車的中國車企需要時刻想明白這個事情,這個轉變也會很快,尤其隨著歐洲車企把大量電動汽車往裡面填。
小結:總體來看,歐洲市場短期內隨著補貼的上升,很多純電動汽車和PHEV的性價比都有所提升,這可能在3-5年內對於幾個主要的國家如德國、法國、英國都會是一種常態,消費者也沒把純電動汽車當作新物種來看,這波歐洲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還是沿著固有的車輛特性替換了動力總成。而中國隨著這波電動+智能產品直接和Model3/Y進行爭奪,倒是讓我們開始真正思考怎麼設計和銷售電動汽車的大問題來了。
圖|網路及相關截圖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小心!歐洲新能源或將超過中國
根據JATODynamics的數據顯示,2月歐盟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27個成員國的新能源(包括插電和純電)乘用車銷量為67,400輛,同比增長114.0%。這已是該銷量連續第二個月翻番,此前1月為同比增長122.4%至72,800輛。
由於歐盟和歐貿聯的30個成員國基本囊括了歐洲最主要的汽車市場,且有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統一公布其銷量,因此一般用其總銷量指代整個歐洲市場,以此判斷歐洲整體市場的走勢。
?
正是在車企和政府的推動之下,2019年歐洲電動車的市場份額已從一年前的2.5%增加至3.6%,有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其份額將增加至5%至7%,到2021年甚至可能會達到10%。按照歐洲每年1,500萬輛的乘用車銷量計算,也就是說明年歐洲電動車的銷量或許就能突破100萬輛。
行業分析師馬特·施密特(schmidtmatthias.de)甚至稱,2020年僅西歐的純電動車銷量就能翻番至70萬輛,到2021年將達到近100萬輛,且2025年後高速增長狀態才會逐漸放緩。
不過,考慮到當前歐洲的疫情較為嚴重,特別是主要的汽車市場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情況頗為嚴重,今年歐洲市場的新能源和整體銷量都會受到不小影響,可能會無法達到此前預期的水平,但這改變不了歐洲電動化進程加快的大趨勢。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歐洲的新能源的確可能會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只是由於中國擁有更大的市場體量,隨著新能源的不斷普及,最終中國又會再次領先。一切都還需拭目以待。
文/康琴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愛瑪電動車迪歐一代二代價格都是多少目前來說拜託了
3300-3500元左右,
『伍』 電動車十大名牌
電動車十大名牌推薦:愛瑪、雅迪、新日、綠源、台鈴、小牛、立馬、小刀、比德文、庫克。
1、雅迪電動車
功率大,性能出眾,偏向運動風,是雅迪電動摩托的特點。得益於成熟的製造鏈和合作渠道,雅迪的產品在電機、電池、減震、輪胎這樣的核心部件中往往使用了自主特別研發,或者是該領域頂級廠商的產品,比其他國內電動車品牌更為可靠。E7和Z3系列是雅迪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電動摩托產品。
『陸』 9月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超過柴油車!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全球的車市都陷入了低迷,尤其在歐洲迎來第二波疫情的當下,為今年歐洲車市的收尾蒙上了一層陰霾。不過距JatoDynamics的統計,9月份,歐洲市場售出的新能源汽車(電動車、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動、輕度混動)數量首次超過的柴油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求電動車前十名排行榜,有哪些比較推薦
電動車前十名排行榜:愛瑪、雅迪、綠源、新日、立馬、小刀、小鳥、歐派、大陽、台鈴。比較推薦愛瑪和雅迪的電動車。
1、愛瑪電動車。
愛瑪品牌是經久耐用的時尚車,愛瑪電動車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而且愛瑪電動車主打的就是年輕人的市場,其實我們從愛瑪電動車的外形中就可以看出來,整體都非常時尚,每一款車型都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有些人覺得愛瑪電動車使用十年都沒有什麼問題。
加上前叉裝備雙液壓減震器,比一般電動車配置高得多,這樣一來,路面顛簸的震動被輕松過濾掉了,騎行者會感到很舒適。酷K的前後減震都經歷了40萬次振動測試依然穩固如初,扎實的做工、高端的材料,成就更舒適的體驗。另外,雅迪酷K電動車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搭載了霸氣側漏的哈雷式LED高亮大燈,高亮度保障你夜間出行安全。
『捌』 雅迪電動車歐K一TD2264Z價格
雅迪主打的車型有萊客、E3、悠米、F3這些,價格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萊客和悠米以及E3
價格就在4400左右,這幾款都是雅迪很暢銷的款,歐迪和銳致也是非常好看又實用的
也只需要3800左右,電單車F3的話,價格更低一點,2800就能搞定
而且做活動的時候,都有優惠券,相當劃算,運氣好可以扣減幾百塊呢。
『玖』 歐洲1-11月汽車銷量分析:歐洲人最愛高爾夫,熱銷42.7萬輛
2018年,歐洲的汽車市場就已經呈現出了不太平。先是柴油車遭遇信任和市場份額下滑的危機,又因WLTP(全球統一輕型車輛排放測試規程)的實施讓不少汽車製造商頭疼萬分。事情還沒得到很好的轉機,2019年的歐洲汽車市場仍舊萎靡不振。
相比國內補貼退坡帶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歐洲電動車市場卻開始不斷增長。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德國車企巨頭也都加大了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不少電池企業已在歐洲建廠,包括國內的寧德時代以及一些韓國的電池企業。近日更有外媒報道稱,歐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預計在2020年的前9個月將增長35%,增幅上將高於中國和美國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