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華豫電動汽車
Ⅰ 華北地台
主要包括3個二級構造單元。
1)山西隆起。位於河南平原西北部的太行山區。中生代燕山運動後該區上升,區內構造線以近南北和北東向為主。此外,尚有近東西向及北西向斷層疊加,太行山大背斜是該區著名的褶皺構造。
2)華北坳陷。河南平原主要位於該坳陷地區,構造運動總的趨勢是下沉。特別是中生代燕山運動以後,下沉速度加大。進入新生代以來,沉降速率亦較快,構造線以北北東及近東西向為主。按有無古近系分布,華北坳陷又劃分為5個次一級構造單元:內黃隆起(由滑縣凸起、元村集斷陷組成)、開封坳陷(由湯陰斷陷、東明斷陷、中牟斷陷組成)、太康隆起、周口坳陷(由鹿邑斷陷、臨潁凸起、鄲城凸起、沈丘斷陷、平頂山凸起、午陽斷陷組成)和豫皖隆起(由平輿凸起、板橋斷陷、汝南斷陷、石滾河斷陷、任店斷陷組成)。各級構造單元大都以斷裂為界。在新鄉-蘭考-商丘斷裂以北,為北北東向構造區,以南為東西向構造區,它們直接控制著河南平原第四系地層的發育和第四紀地貌的演化。
3)魯西隆起。河南平原僅包括永城、夏邑和范縣部分地區。主要由菏澤凸起、褚廟店凸起、民權斷陷、商丘斷陷、利民凸起、碭山凸起組成。近南北向聊城-蘭考深斷裂為魯西隆起與華北坳陷的分界線。
Ⅱ 豫G是哪個市
豫G是河南省新鄉市的車牌號。河南省車牌號:豫A鄭州,豫B開封,豫C洛陽,豫D平頂山,豫E安陽,豫F鶴壁,豫G新鄉,豫H焦作,豫J濮陽,豫K許昌,豫L漯河,豫M三門峽,豫N商丘,豫P周口,豫Q駐馬店,豫R南陽,豫S信陽,豫U濟源。
新鄉市,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北部、南臨黃河,緊鄰省會鄭州,南臨黃河,與鄭州市、開封市隔河相望;北依太行,與鶴壁市、安陽市毗鄰;西連焦作市,與晉東南接壤;東接油城濮陽市與魯西相連。
(2)內黃華豫電動汽車擴展閱讀:
車牌字元代表汽車是第一個省級行政區,戶口的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車牌是第二個字母代表汽車的戶口在地方行政區,每個地區城市、地區、自治州、字母代碼,車管所一般由省級到各地一級行政區的分區號。
字母「A」是省會、省會或直轄市的代號,後面跟著字母,沒有特定的順序。此外,在汽車牌照的排列中使用字母代碼時,省略了I和O,以免與阿拉伯數字1和0混淆。
Ⅲ 內黃縣第一中學的辦學特色
為每個學生設計卓越人生,內黃縣第一中學始終秉持「為每個學生設計卓越人生」的辦學特色,在21世紀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奮勇前行。 「一中的今天,成功的明天!」
內黃一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從「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彰顯個性」開始的。學校以德育教育為第一要務,不斷提高德育管理的規范性,全面落實德育在學校的基礎主導地位。學校的德育工作體現了「求真、向善、唯美、創新」的教育理念,強調凡是接受一中教育的每一位學生,都必須擁有真、善、美的品性、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才質。
學校鮮明地踐行著「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彰顯著「為每個學生設計卓越人生」的辦學特色,貫穿著「低進高出」的發展戰略,不斷探索現代、科學的教學模式,教學質量年年攀升。2007年考入北京大學的王翠平同學無限感慨地說:「我考入內黃一中時成績並不理想,3年來,在老師的精心培養下,我學會了自強、自立,內黃一中確實是一座精神殿堂,她讓我邁向了更燦爛的未來。」
近幾年來,學校進行了「個性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堅持張揚個性,突出特長,堅持改革與教研相結合,促進「整體、主體、個體」教育的實施,讓學生都能學有所長、學有所成,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生的遠大理想。 「把孩子交給一中,成功之路由此延伸。」
「銳意創新,敏於開拓,遵循科學」。近幾年來,學校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道路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教學特長、教學互動的教風和學風。站在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的高度,學校開展了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在科學規律的指導下,以興趣愛好和已有的研究條件為依據進行自主選題,極好地訓練學生的自立能力。
「唯有改革才有創新,唯有創新才有發展,唯有發展才有未來」。內黃一中這種改革精神首先體現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正如張貴安校長所說的那樣:「我們的教學對象是變化的,不研究教與學的心理變化,教法和學法的改革就不能夠深入……要嘗試適合學校特點的其他課堂教學模式,探索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方法,才能使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實踐不斷完善,不斷升華,內黃一中的老師在課堂上才能到處閃耀著創新的思想火花;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才能最終實現。」 「咬住科研不放鬆,方顯一所學校的綜合實力。」
內黃一中為進一步彰顯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學中的綜合實力,將「科研興校,打造師魂,追求卓越」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基礎,啟動了「科研興校」的發展戰略,以科學發展觀探索素質教育的新內涵。教育科研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新的增長點;成為學校強化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素質新的支撐點;成為學校發展教育特色,促進學校發展新的閃光點。 「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為使學校文明之花長盛不衰,堅持「三理」教育工作常抓不懈,2005年3月特邀心理學博士王國榮來學校做心理講座,針對中學生的各種心理狀況進行指導教育,為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疏導壓力,排除干擾,更好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 。2006年4月,又邀請屠新民教授、張銳專家舉行高考專場報告會,針對考前復習要求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指導.2008年3月邀請瘋狂英語講師梁君林舉行瘋狂英語專題講座. 2010年5月,學校高三年級組邀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一專家舉行高考前心理輔導專場報告會 「低進高出」的培養機制」
「為每個學生設計卓越人生」理念深入到了內黃縣第一中學教育教學的每個細節,「低進高出」的培養機制,使「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在這里不再是神話。有關部門將內黃縣周邊地市各重點高中歷年的中招、高招情況做了一個對比統計,結果表明,內黃縣第一中學的中招錄取線是最低的,但是三年後,該校高考升學情況卻是最好的。「為每個學生設計卓越人生」的理念譜寫了一曲麴生命的華美樂章。
劉志龍,2008年畢業生,入校時成績1128名,高一期間,盡管付出百倍努力,但成績進步不明顯。爭強好勝的他曾一度灰心:只要保住這個成績,畢業時隨便考個學校就行了。班主任看出了他黯淡的情緒,及時幫助他制定了學習計劃,並結合其他教師不斷給予其學法指導。2008年高考,劉志龍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劉軍亮,2009屆畢業生,入校時成績813名,美術老師從一次談話中得知他從小喜歡畫畫,極力推薦他參加美術特長班學習,美術學習激發了他的興趣和進取意識。2009年,劉軍亮一舉通過美術專業水平測試,接著又以優異的文化科成績,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錄取,成為全市重點高中藝體院校高考升學的亮點。在內黃縣第一中學,像劉志龍、劉軍亮這樣的例子很多。2006屆:王長艷入校1084名,考入大連海事大學;呼敬雷入校888名,考入第三軍醫大學;王改玲入校807名,考入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喬曉瑞入校1100名,考入南開大學;劉利傑入校1205名,考入上海交通大學;王利兵入校2079名,考入北京交通大學;張曉旭入校1711名,考入大連理工大學;蘇國龍入校1380名,考入山東大學……2008屆:崔靜靜入校1605名,考入華北電力大學;陳鵬飛入校1574名,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張民壘入校1213名,考入大連理工大學;岳志芳入校1939名,考入鄭州大學……2009屆:張曉萌入校1059名,考入北京郵電大學;崔琦入校1060名,考入華北電力大學;劉冬楊入校1089名,考入中國海洋大學;王夢超入校1624名,考入中國醫科大學…… 「一二三四五」的教學方略」
內黃縣第一中學在實施「為每個學生設計卓越人生」辦學理念的基礎上規劃了「一二三四五」的教學方略,鼓勵教師以此為基礎,挖掘學科特點,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課堂,實現高效教學,並以此促使教師「學者化」的發展。「一」即「一個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激情為中心,讓學生的學習動力異常強勁。「二」即「二個限制」,嚴格限制教師講課時間,嚴格限制沒有預習的講課,以實現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最大化提高。「三」即「三個轉變」,變「高耗低效」的「體力型」教學為「優質高效」的「智慧型」教學,變重視學生「學會」為「會學」,變「教學型」課堂為「學習型」課堂。「四」即「四化教學」,化教為學,教學相長,讓學生成為獨立學習的主體;化學為思,學思結合,讓學生體驗思考帶來的幸福;化知為行,知行統一,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真知的力量;化識為智,識智並進,讓學生在頓悟中激活智慧。「五」即「五個一定」,能讓學生觀察的一定讓學生自己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一定讓學生自己思考;能讓學生表達的一定讓學生自己表達;能讓學生動手的一定讓學生自己動手;能讓學生總結的一定讓學生自己總結,得出結論。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動手、總結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提高的過程,就是知識的生成過程。為促使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根本性的轉變,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師生配合的完美化,使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超常提高、超常進步,該校在「一二三四五」的教學方略總的指導思想下,提出了「四化」和「四制」的教學改革模式。 「內黃一中珍珠班」
「珍珠班」,這個特殊的名稱,從2008年起為豫北人民所熟悉。迄今,內黃縣第一中學已連續三年與「浙江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簽訂「雙特生」合作培養協議,成立「珍珠班」,每屆招收珍珠生50名,為「成績特優、家庭特困」的學生點亮人生。該基金會每年給予每名學生2500元生活補助,學校對每名學生的學費及住宿費予以全免,幫助他們完成高中三年的學業。基金會看重的就是內黃縣第一中學優良的育人環境、卓著的辦學成就和大愛的胸襟。附:珍珠班介紹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所開展的「撿回珍珠計劃」,即與當地的重點高中合作成立珍珠班,按照家庭特困、學業特優的要求,每班招收五十名珍珠生,資助因為家庭貧困而面臨失學的高中生繼續求學。學校免除珍珠生的學費及住宿費,而基金會每月發放250元的生活補助費,每學年十個月,三年共7500元,這筆資助令珍珠生得以重返校園,安心求學。就如同將丟進垃圾桶的珍珠撿回來,再把他們重新擦亮,自2004年實施撿回珍珠計劃至2010年,已在23個省區市76所合作學校開設了230多個珍珠班,一萬二千多名的珍珠生受惠。 「獨特的教學模式」
教學低重心、「後十名」工程、「二二一」教學模式、「一標三導」教學法等一系列措施和教師獨創的課堂模式,成為「生本課堂」回歸的催化劑,由原來的「以教代學」、「只重結果」轉變為了「能力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心理引導」的動力課堂、高效課堂;「有差異,無差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潛能和生命的價值,使會學者善思,使困學者突破,使厭學者樂學。由該校教師創新實踐的「二二一」教學模式,以「教案到學案的課堂教學方式」為平台,以激趣為動力,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深入、自主變換、自主創新、自主批判,激活學生的思維和問題意識,追求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以使學生形成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思想,該教學模式榮獲國家「十一五」課題規劃優秀成果一等獎;「一標三導」教學法,以對「課程標準的解讀」為基礎,以「導學、導悟、導練」為教學步驟,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力求達到三維目標和諧統一,該模式榮獲河南省優秀教研成果三等獎。
Ⅳ 冉華是哪位將軍的原型
冉閔(?-352年6月1日),有文獻記為「染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安陽市內黃西北),以善戰著稱,是中國 五胡十六國時期 後趙 君主 石虎的養孫,冉魏的君主。
生平
冉閔的父親冉瞻(後改名石瞻)是漢族人,原乞活軍陳午部下,隨陳午投降石勒。在十六國中後趙的國君羯人石虎的部下擔任將領,並成為石虎養子,於是改姓石。史書記載,石瞻「驍猛多力,攻戰無前。歷位左積射將軍、西華侯」。 石瞻在咸和三年(328年)石虎和前趙劉曜部隊交戰中被劉曜部隊殺死於新絳,但記載並無明確說明這位戰死的石瞻便是冉閔之父。
石虎在位時,冉閔歷任北中郎將、游擊將軍。
殺胡令
永和五年(349年),石虎死,石世即位。同年五月,石遵得到冉閔支持發動政變推翻石世。即位後,冉閔任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
起初,石遵答應立冉閔為皇儲,後來卻立石衍為皇儲,引發冉閔的不滿。孟准等人勸石遵誅殺冉閔,石遵便與其兄石鑒及母親鄭櫻桃商議,鄭櫻桃認為石遵之所以能夠即位,冉閔有功勞,不可殺他。會後,石鑒將此事密報冉閔。冉閔遂協同漢族將領李農和王基遂推翻並誅殺鄭櫻桃與石遵,改立石鑒。冉閔被任命為大將軍,封武德王,並掌控大權。
350年,石鑒二次欲殺冉閔而不成,事敗後反為冉閔和李農所殺。冉閔殺石鑒前一個月,致書各地,宣布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於是漢族盡誅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史載當時的全國各地方的漢人「所在承閔書誅之」,於時高鼻多須,頭發略有發黃者亦被殺。殺胡令頒布後,在北方造成了極大混亂,「青、雍、幽、荊州徙戶及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飢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諸夏紛亂,無復農者。」
稱帝
350年正月,冉閔改後趙國號為魏(衛),並改姓李。石鑒密遣宦者齎書召張沈等密謀反冉閔,宦者告之冉閔、李農,閔、農馳還,廢石鑒殺之,並誅石虎孫三十八人。此後冉閔自稱帝,改國號魏。過一個月,冉閔恢復自己祖父和父親少年時的冉姓。建都於鄴城(今河北 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南20公里鄴城遺址),改年號 永興。冉閔遣使臨江告東晉:「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由於冉閔已稱帝,加上之前曾參與對東晉的戰爭,東晉對其抱有成見,所以冉魏無法得到東晉支持。
結局
冉閔的政策引來胡人的反抗。350年,石虎庶子 石祗於襄國(今河北邢台)稱帝,非漢人的將官紛紛響應。351年,石祗聯合鮮卑、羌人夾擊冉閔,冉閔起初大敗,部眾大量死亡。此戰後,冉閔所據的徐州、豫州、兗州和洛陽等紛紛歸降東晉,冉閔繼續與胡人攻戰。期間冉閔誅殺齊王李農及其三子。
352年,石祗部下劉顯殺死石祗,投降冉閔,從而後趙滅亡。當時占據遼東並由鮮卑族慕容氏所建的前燕乘機占據幽州,分三路軍隊南下。慕容恪帶領的前燕軍在廉台(今河北 石家莊東部無極縣東北)攻冉閔。起初冉閔出擊,十戰十勝。後來中計陷入鮮卑騎兵重圍,冉閔突圍東走二十餘里,坐騎朱龍突然死亡。冉閔於是被趕上的前燕兵生擒。留守鄴的冉魏部下向前燕投降,前燕佔領鄴城,冉魏滅亡。冉閔被送於薊城(今天津市 薊縣),慕容俊嘲笑冉閔:「你只有奴僕下人的才能,憑什麼敢妄自稱天子?」冉閔怒道:「天下大亂,你們這些夷狄,人面獸心,還想要篡逆。我中土英雄,為什麼不能當帝王呢!」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後在龍城(今遼寧 朝陽)被斬首。但後來慕容俊不安,上冉閔謚號為「武悼天王」。疑似他的後人的冉華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帝」,羅新教授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謚號。
家庭父母父
烈祖高皇帝 冉瞻
母
王太後
後妃
董皇後
子女子
太子 冉智,後為前燕海賓侯
太原王 冉胤,351年被石祇所殺
彭城王 冉明
武興王 冉裕
冉操
Ⅳ 河南省內黃縣屬於哪個市
河南省內黃縣屬於安陽市。
內黃縣隸屬河南省安陽市,位於河南省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縣域面積1161平方公里。內黃縣是中原經濟區銜接融合環渤海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前沿地帶,處於京港澳、大廣、范輝、南林四條高速構築的「井」字大框架中心。
(5)內黃華豫電動汽車擴展閱讀:
內黃縣全縣擁有30萬畝紅棗、60萬畝蔬菜、30萬畝花生、16萬畝小雜果,被譽為中國紅棗之鄉、中國花生之鄉、中國尖椒之鄉、中國蔬菜之鄉、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中國蔬菜標准化建設十強縣。
內黃縣屬黃河沖積平原,亦系華北平原的一部分。內黃縣境南北長平均55公里,東西寬平均21.1公里,全部是平原,地形平坦,起伏較小。內黃縣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Ⅵ 河南省的所有城市名稱
河南省下轄: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17個地級市。
新鄭市、新密市、登封市、滎陽市、鞏義市 、偃師市 、舞鋼市、汝州市 、林州市 、衛輝市、輝縣市 、沁陽市、孟州市 、禹州市、長葛市 、義馬市、靈寶市 、永城市 、項城市 、鄧州市 、濟源市21個縣級市。
(6)內黃華豫電動汽車擴展閱讀
河南歷史文化悠久,是世界華人宗祖之根、華夏歷史文明之源;文化燦爛,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資源豐富,是全國農產品主產區和重要的礦產資源大省;人口眾多,是全國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豐富,消費市場巨大;
區位優越,位居天地之中,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農業領先,是全國農業大省和糧食轉化加工大省;發展較快,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5位;潛力很大,正處於蓄勢崛起、攻堅轉型的關鍵階段,發展活力和後勁不斷增強。
河南概貌
1、名稱由來
河南位於我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來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
《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九州之中,現今河南大部分地區屬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2、自然地理
河南界於北緯31°2339;—36°2239;和東經110°2139;—116°39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全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73%。
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分別占總面積的55.7%、44.3%。靈寶市境內的老鴉岔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固始縣淮河出省處為全省最低處,海拔僅23.2米。
3、資源環境
河南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徵,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和氣候災害頻繁的特點。
近1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2.7℃—16.2℃,年平均降水量為477.8毫米—1167.3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468.0小時—2246.6小時,年無霜期207.9天—271.7天,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全省耕地面積12166.50萬畝,人均耕地1.28畝。
河南是我國唯一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地形地貌和水資源分布情況是中國的一個縮影。
省內河流大多發源於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山區,全省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560條,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64條,流域面積10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11條。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量403.5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約376立方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5。
河南動植物資源豐富,現有省級以上森林公園117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1處,已知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20種,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4種。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礦產資源大省和礦業大省,礦業產值連續多年位於全國前5位。已發現的礦種144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10種,已開發利用的礦產93種。
既有鋁、鉬、金、銀、銅、鉛、鋅、鎢、銻等有色金屬及貴金屬礦產,又有鐵、鈦、釩等黑色金屬礦產;既有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又有耐火粘土、螢石、天然鹼、珍珠岩、石墨、寶石等非金屬礦產。
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9種,居前3位的有33種,居前5位的有42種,居前10位的有68種。靈寶、欒川、桐柏、葉縣先後被命名為「中國金城」、「中國鉬都」、「中國天然鹼之都」和「中國岩鹽之都」。
4、歷史淵源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誕生在河南新鄭,中華文明的起源、文字的發明、城市的形成和統一國家的建立,都與河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5000年中華文明史中,河南作為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0多年,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此建都、200多個皇帝在此執政。
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均源自河南。河南文物古跡眾多,有記載著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
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測景台;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馬寺;有「天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大相國寺,等等。洛陽、開封、安陽、南陽、商丘、鄭州、浚縣、濮陽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9、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河南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是全國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中有五個通道途徑河南。鄭州已初步形成全國鐵路路網中的「雙十字」中心,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之一,鄭州東站是全國最大的高鐵站之一,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大格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設和普通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內河航道升級改造持續加快。
2017年末,全省鐵路通車里程5470.26公里,其中高鐵1307.91公里,鐵路和高速鐵路里程均位居全國第5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522.63公里,位居全國第4位;普通干線公路3.1萬公里,農村公路23萬公里。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是國家民航局確定的全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共開通國際貨運航線29條,基本形成以鄭州為樞紐、鏈接亞歐美澳等四大洲的航空國際貨運網路,洛陽、南陽支線機場運營良好,信陽明港支線機場建成。水路運輸加快發展,內河航道1675公里。
全省各種運輸方式貨物運輸總量22.94億噸、增長11.7%,貨物周轉量8160.34億噸公里、增長11.2%;旅客運輸量11.66億人次,旅客周轉量1945.20億人公里、增長4.7%。鄭州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通車里程93.6公里,年客運量超過2.5億人次、增長103.9%。
10、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
河南省公用電信網在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國家骨幹公用電信網「八縱八橫」有「三縱三橫」途徑河南,加上南北、東西兩條架空光纜干線從河南穿過,構成「四縱四橫」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建成直達全國24個省的互聯網省際出口鏈路,鄭州互聯網國家級骨幹直聯點總帶寬居全國第2位,全省接入網站數量居全國第4位,引入TOP20萬網站信源佔比居全國第5位。「
寬頻中原」戰略全面實施,全省光纜線路總長度居全國第7位,行動電話基站總數居全國第5位,所有貧困自然村實現4G網路全覆蓋,所有行政村實現兩種制式4G網路全覆蓋,4G基站、互聯網寬頻接入埠均居全國第6位,互聯網省級出口帶寬居全國第4位,全省互聯網基礎設施指數居全國第5位。
11、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河南是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綜合能源基地,原煤產量、電力裝機規模、發用電量、油氣管道長度均居全國前列。堅持「節能優先、內源優化、外引多元、創新引領」,大力實施電網建設、煤電結構優化、煉化基地、「氣化河南」、新能源提速發展和煤炭轉型工程,能源保障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參考資料
河南省人民政府
網路-地級市
網路-縣級市
Ⅶ 內黃縣出身的名人
胡大一好像是開封人。
劉漢生(1910- ) 內黃縣六村鄉千口村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內黃縣第一批中共黨員之一。抗日戰爭前,歷任中共大名中心縣委書記、天津市委書記、河北省委秘書長。抗日戰爭時期任直南特委宣傳部長兼抗日四支隊政治部主任,直南抗日第二支隊政委,冀魯豫區黨委委員兼行署公安總局局長,遼北、遼寧省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建國後,任鐵道部政治部主任兼鐵道兵政治部主任,唐山市委、地委第一書記,地質部、水電部副部長,中紀委委員。
王從吾(1910-2001) 內黃縣六村鄉後化村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內黃縣第一批中共黨員之一。歷任中共濮陽縣委書記、中心縣委書記,直南特委組織部長、書記,冀南區黨委委員兼豫北地委書記,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華北局組織部副部長、部長、副書記。建國後,任中組部副部長,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中共中央黨校書記、校長,中紀委書記等職。中央「七大」候補委員、「八大」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
李劍晨(1901-2002),原名李汝驊,內黃縣宋村鄉北溝村人,著名畫家,被稱為中國水彩畫之父。1937年留學英國,後去法國研究繪畫和雕塑。回國後歷任重慶國立藝專教授,江蘇省美協副主席,江蘇省水彩畫協會會長等職。他的繪畫作品收藏在國內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同時也被收藏於英、美、法、日、泰、新加坡、尼泊爾等國,其水彩印製品流傳於萊比錫、日本、香港等地。主要著作有《水彩畫技法》、《英國水彩畫選集》、《水彩畫小輯》、《劍晨水彩畫選集》等。
趙紀彬(1905-1982)原名濟焱、化南,字象離,筆名向林冰、紀玄冰。內黃縣六村鄉千口村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今內黃縣第一個共產黨員。著名哲學史家。早期主要從事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1934年轉入文化教育界,開始對古哲學、中國哲學史、思想史、倫理學、邏輯學和邏輯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歷任中共濮陽縣委宣傳部長,河北省委宣傳部長,通俗讀物編刊社研究部主任、中國文化服務社青年文庫主編和復旦大學、東北大學、東吳大學教授;建國後,曾任山東大學校委會副主任委員兼文學院院長,平原省政府委員、政協副主席,平原師范學院院長,開封師范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河南分院副院長,河南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央高級黨校哲學研究室教授、顧問等職。
平傑三(1906-2001)內黃縣井店鎮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內黃縣第一批黨員之一。歷任中共濮陽內黃滑縣中心縣委書記,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華北局副秘書長、秘書長、統戰部長等職。建國後,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全國政協三、四屆常委、秘書長,中紀委委員、中顧委委員。
王艷玲(1962—)中共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漢族,1962年9月生,河南省內黃縣人,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生理生化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Ⅷ 為什麼手工黃豆頭層豆腐皮會出現發紅泡發不開的現象
出現紅色主要原因有2個:一是微生物問題,出現了微生物超標,在煮漿過程中,注意控制溫度和時間。二加工過程冷卻不及時,出現的豆腐皮的氧化反應,造成了豆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