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2017新能源汽車地補
① 新能源汽車補貼怎麼領
在4s店即可領取
國家補貼與地方補貼均是由經銷商墊付,搜集購車者的相關資料後提交政府部門允於批復與報銷。
因此消費者在購置新能源電動車時只需要支付扣除雙重補貼之後的價格,在辦理完完稅證明後,車主需把發票原件、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書、完稅證明這四份文件,拍好照片,發給4S店即可。
補助范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應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重點加大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公交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
補助對象。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消費者按銷售價格扣減補貼後支付。
資金撥付。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年度清算。生產企業在產品銷售後,每季度末向企業注冊所在地的財政、科技部門提交補貼資金預撥申請,當地財政、科技部門審核後逐級上報至財政部、科技部。
(1)青島2017新能源汽車地補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補貼對象:
第四條中央財政對試點城市私人購買、登記注冊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車給予一次性補助,對動力電池、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標准化建設給予適當補助,並安排一定工作經費,用於目錄審查、檢查檢測等工作。
第五條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包括私人直接購買、整車租賃和電池租賃三種形式。
(一)直接購買:中央財政對汽車生產企業給予補助,汽車生產企業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私人用戶。
(二)整車租賃:中央財政對汽車生產企業給予補助,汽車生產企業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租賃企業。
(三)電池租賃:中央財政對電池租賃企業給予補助,電池租賃企業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向私人用戶出租新能源汽車電池,並提供電池維護、保養、更換等服務。
第六條地方財政安排一定資金,重點對充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購置和電池回購等給予支持。
② 新能源汽車補貼是補貼給誰車企還是消費者
新能源汽車補貼是補貼給消費者的。
根據《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第一條四部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中央財政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實行普惠制。具體的補助對象、產品和標準是:
第一點 補助對象。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銷售新能源汽車產品時按照扣減補助後的價格與消費者進行結算,中央財政按程序將企業墊付的補助資金再撥付給生產企業。
(2)青島2017新能源汽車地補擴展閱讀
《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中規定:
第十五條 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對消費者購買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補貼。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較大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的城市或企業給予獎勵,獎勵資金用於充電設施建設等方面。
有關方面要抓緊研究確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財政支持政策,爭取於2014年底前向社會公布,及早穩定企業和市場預期。
③ 新能源車補貼標准有哪些
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90Wh/kg,對高於120Wh/kg的按1.1倍給予補貼。
按照2020年以後補貼退出的制度安排,為了使新能源汽車產業平穩過渡,採取分段釋放調整壓力的做法,即2019年補貼標准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這一退坡比例與當前整車綜合成本下降的比例基本適應。
從2019年起完善政策,過渡期結束後不再對新能源汽車(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將購置補貼集中用於支持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環節。
(3)青島2017新能源汽車地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汽車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行駛時,應將空氣入口置於內循環的位置,以防車外灰塵進入。
汽車正常行駛中,為防止蒸發器過度結霜,影響空調系統的運行,空調的送風速度及溫度控制不應長時間置於最低位置。但是當車速低於25km/小時,應將風速開關置於低速檔位,避免發電量不足和冷氣不足。
空調使用時,在壓縮機關閉後應使鼓風機繼續通風吹1~2分鍾,以使蒸發器芯表面殘余水分排出,同時消除室內外溫差,避免空調系統因潮濕而產生黴菌。
④ 新能源汽車補貼是什麼補貼,是可訴補貼還是不可訴補貼
按照《財政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財建〔2013〕551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純電動專用車、燃料電池汽車2014和2015年度的補助標准將在2013年標准基礎上下降10%和20%。現將上述車型的補貼標准調整為:2014年在2013年標准基礎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標准基礎上下降10%,從2014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2]
2013-2015年補貼標准
補助標准依據新能源汽車與同類傳統汽車的基礎差價確定。其中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都以純電行駛里程(R)為標准。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R≥50公里每車補貼3.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80≤R<150公里每車3.5萬、150≤R<250公里每車5萬、250公里≤R每車6萬元。
對於純電動客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按其車長劃分,純電動客車每輛補助標准為30萬至50萬元,混合動力客車每輛則補助25萬元。(超級電容、鈦酸鋰快充純電動客車定額補貼15萬元。)[3]
2017年標准
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技廳(局、科委)、發展改革委:
為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經國務院批准,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完善推廣應用補貼政策
(一)提高推薦車型目錄門檻並動態調整。一是增加整車能耗要求。純電動乘用車按整車整備質量不同,增加相應工況條件下百公里耗電量要求;純電動專用車按照車型類別增加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噸百公里電耗等要求;進一步提升純電動客車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要求。二是提高整車續駛里程門檻要求。提高純電動客車、燃料電池汽車續駛里程要求,適時將新能源客車續駛里程測試方法由40km/h等速法調整為工況法;逐步提高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門檻。三是引入動力電池新國標,提高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循環壽命、充放電性能等指標要求,設置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門檻。提高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要求。四是提高安全要求,對由於產品質量引起安全事故的車型,視事故性質、嚴重程度等扣減補貼資金、暫停車型或企業補貼資格。五是建立市場抽檢機制,強化驗車環節管理,對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及產品,及時清理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六是建立《目錄》動態管理制度。新能源汽車產品納入《目錄》後銷售推廣方可申請補貼。一年內仍沒有實際銷售的車型,取消《目錄》資格。七是督促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應用。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補貼標准和技術要求按照車輛獲得行駛證年度執行。
(二)在保持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調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對新能源客車,以動力電池為補貼核心,以電池的生產成本和技術進步水平為核算依據,設定能耗水平、車輛續駛里程、電池/整車重量比重、電池性能水平等補貼准入門檻,並綜合考慮電池容量大小、能量密度水平、充電倍率、節油率等因素確定車輛補貼標准。進一步完善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補貼標准,按提供驅動動力的電池電量分檔累退方式核定。同時,分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其中地方財政補貼(地方各級財政補貼總和)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詳細方案附後)。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准和上限,在現行標准基礎上退坡20%。同時,有關部委將根據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產業發展、推廣應用規模等因素,不斷調整完善。
(三)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每年初,生產企業提交上年度的資金清算報告及產品銷售、運行情況,包括銷售發票、產品技術參數和車輛注冊登記信息等,企業注冊所在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企業所上報材料審查核實並公示無異後逐級報省級推廣工作牽頭部門;省級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審核並重點抽查後,將申報材料報至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並抄送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申請報告進行審核,並結合日常核查和重點抽查情況,向財政部出具核查報告。財政部根據核查報告按程序撥付補貼資金。
二、落實推廣應用主體責任
(一)生產企業是確保新能源汽車推廣信息真實准確的責任主體。生產企業應嚴格遵守國家和行業相關法律法規、標准和制度辦法;應對自身生產和銷售環節加強管理與控制,會同銷售企業對上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信息的真實可靠性負責;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管控方案,運用產品信息管理系統等,加強對其各級銷售商銷售信息的管理,銷售企業應嚴格核對每一筆銷售信息,確保逐級上報的產品推廣信息和消費者信息真實、准確、可查。生產企業應建立企業監控平台,全面、真實、實時反映車輛的銷售、運行情況,並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統一介面和數據交換協議,及時、准確上報相關信息。新出廠車輛必須安裝車載終端等遠程監控設備;2016年及以前已出廠或銷售車輛,為用戶提供無償加裝服務;對銷售給個人消費者的車輛,在信息採集和管理上應嚴格保護個人隱私。
(二)地方政府是實施配套政策、組織推廣工作的責任主體。地方政府應認真落實國務院有關文件要求,承擔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主體責任,要明確本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切實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組織實施工作。一是調整完善地方支持政策。各級地方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加大城市公交、出租、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更新更換力度,加強對企業監督檢查。二是強化資金使用管理。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切實承擔財政資金申報使用管理的監管,按各自職責對車輛上牌、車輛運營、補貼申報、數據審核等環節嚴格審核把關;應加強驗車環節管理,確保車輛交付使用時整車及電池等核心零部件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一致;應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依法對把關不嚴的責任人予以追究,加大對騙補等失信企業處罰。各地財政部門應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根據企業實際推廣情況撥付補貼資金,確保補貼資金安全有效。三是建立健全地方監管平台。有關省(區、市)應建立地方新能源汽車監管平台,及時匯總整理企業報送數據,對接國家監管平台,加強對本地區車輛的監督管理。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施限行限購政策。應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目錄》,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外地品牌車輛及零部件、外地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進入本地市場。
(三)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強推廣應用監督檢查。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建立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台,並通過該平台對新能源車輛(私人購買乘用車可視情況適當放寬)推廣應用等情況進行日常監管。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核查制度,定期不定期組織第三方機構或省級有關部門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信息核查、抽查。
三、建立懲罰機制
(一)對違規謀補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補的企業,追回違反規定謀取、騙取的有關資金,沒收違法所得,並按《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相關企業和人員予以罰款等處罰,涉嫌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查處。同時,依情節嚴重程度,採取暫停或取消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取消補貼資金申請資格等處理處罰措施。對不配合推廣信息核查,以及相關部門核查抽查認定虛假銷售、產品配置和技術狀態與《公告》《目錄》不一致、上傳數據與實際不符、車輛獲得補貼後閑置等行為,將視情節嚴重程度,採取扣減補貼資金、取消補貼資金申請資格、暫停或取消車輛生產企業或產品《公告》等處罰措施。對在應用中存在安全隱患、發生安全事故的產品,視事故性質、嚴重程度等採取停止生產、責令立即改正、暫停補貼資金申請資格等處理處罰措施。
(二)對協助企業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補貼資金的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按照《公務員法》《行政監察法》等法律法規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對管理制度不健全、審核把關不嚴、核查工作組織不力、存在企業騙補行為的地區,將視情況嚴重程度予以通報批評、扣減基礎設施獎補資金等處理處罰。
本通知從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其他相關規定繼續按《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財建〔2015〕134號)執行。[4]
⑤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過渡期多長時間
《通知》規定,4個月過渡期里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及客車按照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進行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准不變。由此來看,在此過渡期內,新能源乘用車及新能源客車的補貼退坡幅度為30%,新能源貨車及專用車的補貼退坡幅度則為60%。事實上,早在去年11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就曾表示,由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超過主管部門的預期,造成補貼金額會超出預算,因此主管部門有加大退坡比例的想法。
同時,為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市場,《通知》還強調,各地不得採取任何形式的地方保護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設置地方目錄或備案、限制補貼資金發放、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檢驗、要求生產企業在本地設廠、要求整車企業采購本地零部件等措施。此外,新政要求地方應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和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充電基礎設施一直以來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制約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銷售,隨著地方補貼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將在充電方式上得到改善,甚至是迎來變革。」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公共充電樁保有數量21.4萬個,月均新增約6000個,私人充電樁數量23.2萬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量超過44萬個,樁與車仍保持近1∶4的比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秘書長許艷華曾預計,2018年我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或將超過30萬個。
⑥ 2017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方案 有哪些變化
純電動汽車
新政策中,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標准仍按照現行標准實行,或許是由於目前燃料電池技術不成熟、具備該項技術的企業少有關系,但新政策仍然提出了技術要求:
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不低於驅動電機額定功率的30%,且不小於30kW。
總結:http://www.okeycar.com/
在這個新能源補貼政策方案里,相比以往的補貼方案顯得更加用心。在新的方案中,更多的考慮到了對技術的推動,比如純電動車的補貼方案就加入了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的因素,通過簡單堆疊電池的方式生產長續航里程的車型將獲得更少的補貼,高能量密度車型獲得更多補貼,這樣就推進汽車企業開發新型的動力電池,從而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
對消費者來說,將會有更多續航里程長、技術含量高、節能環保的車型可供選擇,不僅滿足了日常使用需求,在北京這種限牌城市也將得以通過購買新能源車來取得汽車牌照資格。
⑦ 國家在新能源汽車補貼上花了多少錢
2017年的補貼額度出來後算是情理之中的,但並不像之前那樣容易獲得了,因為此次針對純電動車新增了3條新規定,而對插電式混動車則新增了
1
條新規,只有符合且達到要求的車輛才可獲得以上的補貼。另外,2017年補貼政策是從1月1日開始執行的。
針對純電動車新增的3條新規定:
1、純電動乘用車30分鍾最高車速不低於100km/h。
2、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90wh/kg,對高於
120wh/kg
的按
1.1倍給予補貼。
3、純電動乘用車產品,按整車整備質量(m)不同,工況條件下百公里耗電量(y)應滿足以下要求:m
≤
1000kg
時,y
≤
0.014
×
m
+
0.5;1000
<
m
≤
1600kg
時,y
≤
0.012
×
m
+
2.5;m
>
1600kg
時,y
≤
0.005
×
m
+
13.7。
相信除了「老年代步車」,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正規純電動車都能在分分鍾內把車速提到100km/h;而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也都是符合要求的,但是高於
120wh/kg
幾乎還沒有(有的還沒上市,要麼就是進口);其實第2和第3條的細則都是在給廠商提要求,因此我們不用去深究,只要提前咨詢好所購買的車能否獲得對應的補貼就行。
電動車優惠及政策補貼:針對插電式混動車新增的1條新規定
針對插電式混動車新增的1條新規定
1.
工況純電續駛里程(參配、圖片、詢價)
低於80km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b狀態燃料消耗量(不含電能轉化的燃料消耗量)與現行的常規燃料消耗量國家標准中對應限值相比小於70%。工況純電續駛里程大於等於80km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其a狀態百公里耗電量滿足與純電動乘用車相同的要求。
插電式混動車的純電續航低於80km時,發動機的百公里油耗必須低於常規燃油車標準的70%;而純電續航高於80km時,對電池組百公里耗電量的要求則需符合上述純電動車的第3條規定才行。總的來說,只要能上市銷售的插電式混動車基本都滿足這些條件。
另外,2017
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中對地方補貼也有了進一步的明文規定,規定地方財政對單車的補貼上限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以北京市場(每年都嚴格按照中央規定執行)為例,地方補貼只有國家補貼的一半,因此純電動車的總補貼在30000-66000元之間。2017年新能源車的總補貼(普通城市)如下表所示:
普通總補貼
2017年與2016年補貼對比
通過上述表格中的數據不難發現,2017年新能源車的國家補貼相比2016年的額度降低了20%,而以規定的標准為例來計算,總補貼的下降幅度則為40%,其中僅從普通地區的地補來看,按照規定的地補相比2016年甚至下降了60%(僅供參考,因為每個地方的補貼政策均不同)。
由於總補貼下降了40%,因此在我們購買新能源車時也將會支付比2016年更多的錢。圖表中以北京地區為例,購買250km
>
續航里程≥150km純電動車時,相比2016年要多花費3.6萬元;而購買續航里程≥250km
的純電動車時,則需要多花費4.4萬元,這樣看來在2016年就購買了新能源車的朋友無疑是賺到了。另外,如果買150km>續航里程≥100km純電動車,則會多花費2萬元,不過這種車貌似已經被市場淘汰掉了。www.okeycar.com
關於電動車優惠及政策補貼的介紹到這就結束了,其實對於在限購城市中有剛需的消費者來說,這一切也只能自行承擔了,但如果有車企願意暫時用廠補(犧牲利潤)來買單,相信在這段時間里必然會刺激到市場的需求,同時我們預計在
2017
年前期,整個新能源車市場也將會迎來一場車企之間「廠補比拼」的硬仗了。⑧ 看來你不是真的了解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很多人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最關注的問題就是,有沒有地補?用不用墊付?這是和消費者切身相關的問題,有地補就能省一筆不小的費用。不過很多人對地補的概念,也是懵懵懂懂,所以今天,邦老師就帶各位解讀一下關於地補的那些問題。
■ 什麼是地補?
▲ 網上流傳的2019年補貼標准
但2019年的補貼政策要作出調整是板上釘釘的事,並且非常有可能不設置過渡期。而2018年的補貼政策設置了6個月的過渡期。
■2019年的地補會取消嗎?
據了解,2019年有地補的城市依然有15個。取消地補的傳言從2017年底就有,主要是為了整治地方保護,在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中促進優勝劣汰。
■那麼在2018年交付定金的用戶2019年提車享受的補貼政策是哪一年的政策呢?
根據上牌時間來確定。車企每年年初會提交上一年的銷售數據,並提供購車發票等,來申請補貼。
也就是說如果你新政策實施之前上牌,是可以享受2018年的補貼政策,在這之後會按照2019年的補貼政策來實施。新政有望今年12月出台,並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執行。
最後提醒一點,2018年獲得北京新能源指標的消費者,指標最晚到期日是2019年2月26日,因此必須在這個日期之前完成上牌,否則指標作廢。
■邦點評
國家推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目的,是為了培育新能源產業,加強節能減排的部署,並非是給消費者的福利。在產業布局完成後、技術成熟後,這樣的補貼資金將會撤出,到時候各家企業就是真刀真槍的拼實力了。但在這個補貼政策過渡的過程中,出現了因為新車交付延期而導致當初承諾的補貼後價格與提車時候價格不同,這讓很多不太關注政策的普通用戶,在交付定金後措手不及,直接提高了購車成本。
邦老師認為,很多車企在新車上市公布價格後,並沒有告訴用戶具體的交付時間,以及因政策變化後所調整的價格,這將嚴重誤導消費者,在新能源汽車這樣一個特殊的行業,更會影響整個行業熱度,破壞行業發展。
延伸閱讀:
地補要消費者墊付?看來你不是真的了解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公示 約5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