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電控集成度比較
㈠ 電動汽車買什麼牌子的好哪個電動汽車技術比較成熟一些
電動車已經成為很多人出行的工具,在品牌繁多的電動車市場,選擇什麼樣的品牌就成為了大家選擇的困難,畢竟牌子多而且不知道好不好開。除了低碳環保的出行之外,電動車其實還有很多好處,包括節省電量和節省保養費,電動車相對於傳統燃油車來說,相對保養簡單,而燃油車還會出現其他方面的保養問題。享受政策輔助,選對品牌,同時,電動車的篩選也逐年嚴格,一些低里程的電動車或將從市場上消失,如果預算充足,可以選擇高里程的車,例如小鵬P7這款,是目前國內綜合續航最長的電動車,採用了三合一電驅系統,將電池、電控、電機高度集成,集合後該系統的功率密度達到了1.96w/kg,通過系統配置的優化,電機系統最高效率達93%。簡單地來說,集合後的功率和效率都提高了,有利於提高整體的續航能力,同時,對於高功率帶來的隱患,小鵬p7運用了導熱性極強的材料,還應用了電池熱管理技術,據說能保證在-30攝氏度下也能正常工作,就算是大東北的朋友也可以放心了
㈡ 燃油車只是換個電動發動機就可以變成電動車,這么簡單嗎
燃油車的電動改裝正在朝著更簡單、更便捷的方向發展。Electric GT正致力於打造一個一體式的模塊化電驅動系統,也許在不久的未來,改裝電動車需要的只是更換一台打包好的「電動V8」而已。燃油車的電動改裝正在朝著更簡單、更便捷的方向發展。Electric GT正致力於打造一個一體式的模塊化電驅動系統,也許在不久的未來,改裝電動車需要的只是更換一台打包好的「電動V8」而已。 其實這個說法對於很多對新能源汽車了解不深的用戶來說的確是一個很普遍的認知,但是其實並沒有用戶想的那麼簡單,畢竟現在市面上流行的那些油改電車型產品,從根本上是和那些基於純電動汽車平台打造的產品有著區別。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現在市面上會出現這么多的油改電車型,在雙積分政策和環保壓力的不斷施壓狀態下,對於車企來說勢必要想辦法來應對。由於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儲備要求比較高,而且准入門檻相較於傳統燃油汽車要高,所以對於一些車企來說,如果從頭開始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會極大的落後於其他車企,但是如果基於原有生產平台進行改造的話,就會節省極大的資金投入和研發周期時間。並且還能夠藉助於之前積累的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在市場上份額的搶占。但是對於這個過程可並不是單純的更換了發動機就能夠解決的。其次對於油改電車型,看似簡單,其實整個過程還是比較復雜的,畢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是「三電系統」,這是要取代傳統燃油汽車身上的發動機、變速箱、油箱等部件的,而這樣的改動是需要對車身結構進行調整優化,畢竟在追求續航能力的過程中,堆砌動力電池組的數量就成為了唯一選擇,所以不僅要對車身結構布局進行改動,而且還要提前考慮汽車的電路以及車身自重對於汽車續航里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最大程度上發揮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最後就是和傳統燃油車不同的是,油改電車型對於原有生產線和生產人員的改變也是十分大的,畢竟作為一種新的產品,不僅在生產過程中要進行大的調整,而且對於生產和維修人員也要重新進行培訓和讓他們熟悉。這樣對於製造成本也是會增加不少。其實在現在新能源汽車技術越來越透明的時候,很多車企也都拋棄了採用油改電的方式進行電動化轉型,畢竟在未來的市場競爭當中,油改電的優勢還是要低於純電動汽車平台的產品的。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逐漸的升高,各大車企們也是都在積極的布局新能源汽車產品,目前市場上的純電動車,有很多是由傳統燃油車改造而來。比如軒逸·純電、帝豪EV,逸動EV等等。這些燃油車改款而的電動汽車,只是換個電動發動機就可以變成電動車,這么簡單嗎?雖然從車輛的外觀上面來說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內部的變化還是很大的,可以說用乾坤大挪移來形容也不為過。對於燃油車來說,在結構上面,都會考慮到車輛的各個動力部件結構和位置安裝的變化,每個零部件件之間都有相對應的角度,同時燃油車的前軸與後軸之間的各自所承擔的重量分配,而電動汽車在結構上面來說,是需要考慮電動以及車輛的安全性能的,燃油車平台的產品在內部並沒有專門為電池預留空間,相當於是強塞進去的一塊電池。機械集成度更低,就相當於拆散了一個原本完整的部件,強行湊起了一個新的,整體性能也會有所下降。所以將燃油車直接改車電動車,理論上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情。再者來說燃油車來說在結構上面安全等要素都經過測試的,尤其是發動機等零部件的布置和設計,而一旦改車電動汽車在安全性上面會大大折扣,油燃油車在碰撞的時候,有一個緩沖和潰縮區,這個緩沖區是,根據原車的重量和結構來進行設計的,但是該成電動以後,在碰撞緩沖區依舊參考燃油車的結構,那麼在車輛的保護效果上面,起到保護的效果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下降的情況,甚至是大打折扣的情況。雖然油改電」車型研發投入低、研發周期短,在整個駕駛感受和功能體驗上會有明顯的不同,這種「套殼」電動車的舒適性會比較差,但安全性還是有一定的安全保證。 在外行的人眼裡,電動車就是由電池帶動電機,然後驅動車輛行駛這么簡單,看著也就是把燃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更換成電池和電機,其實這種觀點也沒有什麼錯誤,電動車簡單來說就是如此,不過同時也忽略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電動車的電控系統,相比燃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這三大件,電動車的核心三大件就是電池、電機和電控,雖然電控系統是一種程序類的軟體,屬於看不見摸不到的類型,但是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及時了解到各個電池組的工作狀態、電量、溫度等信心,並且做出合理的能量分配,這樣才能使一款電動車達到最佳的性能表現、續航里程等。比如電動車中的豪華品牌特斯拉,其核心技術就在於電控,它的電機和電池都是採用外購的形式,並沒有什麼核心技術而言,但是它的電池管理系統能隨時掌握著幾千個鋰電池的狀態,並且能夠隨時做出相應的調整,把這些做好是很難的,所以電動車只能說是看起來簡單,想要真正做好難度卻非常高。 傳統燃油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區別在於動力系統的不同,而動力系統肯定不只是一個燃油發動機換成驅動電機那麼簡單。傳統燃油汽車的動力系統從車頭貫穿至車位,主要包括進氣系統、排氣系統、發動機、變速箱、油箱等。而純電動汽車則大相徑庭,沒有進排氣系統,變速箱和汽油箱,驅動電機的體積也遠比燃油發動機小的多,重量輕的多,在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中動力電池處於絕對重要的角色,不僅體積和重量大且在整車中成本佔比最高。動力電池的布局、管理重要性遠超過驅動電機。電動汽車里的動力電池要向一些低壓用電設備供電, 動力電池組電能還要通過DC/DC 轉換器。動力電池組採用並聯、串聯、混聯等方式進行組合,它在電動汽車上占據很大一部分有效的裝載空間,在布置上有相當的難度, 通常有「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兩種形式。另外控制器是電動汽車里的大腦, 它負責控制著電池電量的輸出、電動機的轉速、 轉向、 過載保護、 能量回收反饋等, 目前電動車上使用的控制器分為兩大類: 直流控制器和交流控制器。直流控制器使用比較廣泛,兩者在應用方面有各自的優勢。 目前交流控制器現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變頻調速, 但是由於成本高因而在使用范圍上受到了很大限制。 電動機是整個電動車的動力輸出部分, 就像汽車的發動機。 現在電動汽車上使用的電動機以直流永磁電動機為主流,交流非同步電動機目前應用越來越少。因為工作效率比永磁同步電機差,雖然在成本和功率容忍度方面有它天生的優勢。綜上所述,油改電絕非容易事,需要很多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技術底蘊支撐。 車市雖然遇冷,但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卻愈演愈烈,新能源車型在市場上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可以說,目前基本所有車企都在加速電動化的進程。然而,飛速發展的事物總會產生不可避免的弊端,我們知道,一款車無論是平台,還是核心部件的研發,都是非常耗時的事,成功的車企會耗費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去鑽研技術。但目前新能源的發展之快讓所有人措手不及,因此才產生了所謂的"油改電"車型。顧名思義,"油改電"車型就是在原有的燃油車產品上進行改造,摘除發動機、變速箱、郵箱等部件,加入電驅動模塊後得到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對於傳統廠家來說,"油改電"的確是非常省事的做法,只要改造原有的成熟產品,便可省下大量時間和幾十億的研發費用。這種做法其實可以理解,畢竟快速產出新能源產品是為了搭上補貼的順風車,滿足"雙積分"政策以免要被罰款。而純正電動平台生產的車型,立項之初就根據電動車的特點開發、設計以及調教,所以無論在空間使用率,還是操控性、安全性都要優於"油改電"車型。盡管各家車企"油改電"的方法都不同,但歸根結底,它們完全沒有發揮電動化系統本應具有的優勢,也沒有增加任何技術附加值,與專項研發的純電平台有本質區別。我們知道,電動車的續航能力主要取決於電池容量和能耗效率。而電池容量又取決於能量密度和電池數量,這也是動力電池公司主要要提升的方向,但能量密度難以改變的情況下,電池數量也就決定了電池容量。燃油車平台的產品在內部並沒有專門為電池預留空間,相當於是強塞進去的一塊電池。而為了增加全新的電動結構,整車所用鋼材增多,車重也會增加,加快了電耗速度。當然,車體結構方面帶來的問題不僅是續航能力弱,包括車內乘坐空間,以及給高功率電機預留的空間都是不足。並且,油改電車型的機械集成度更低,就相當於拆散了一個原本合作默契的團隊,強行湊起了一個新的,整體性能也會有所下降。事實上,"油改電"車型與電動車平台車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安全性。我們知道,電動車最重要的部件就是PACK(電池包),也就是散裝電池的整合體,它擁有很大的重量與體積,大部分油改電車型的電池包都是放置於底盤甚至裸露在外,很容易造成地面剮蹭,而燃油車結構也缺乏專門針對電池保護的部件,這其實是很有可能造成短路的。總體而言,"油改電"車型的諸多缺點雖然可以盡量彌補,但終究不是長遠之計,"彎道超車"並不可取。還是希望以後我們在參觀車展的時候,更多地是可以討論一個車企的新技術,而不是那些浮於表面的東西。 根據Electric GT的想法,他們的核心是創造一個模塊化的板條箱電動引擎套件,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戶選擇進行各種組裝,然後再把組裝好的電動套件發送給製造商,節約他們的整體裝配時間。板條箱電動套件將包括電動機在內的所有電力設備,但不包括電池組。Electric GT目前已經與一些汽車製造商開展了此類合作。還記得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大眾Type 20電動概念麵包車嗎?這款復古概念車是大眾向公眾展示其未來用戶界面技術的產品,其打包好的電動動力系統就是由Electric GT提供的。Electric GT表示,盡管他們未來將繼續承接此類項目,但他們並不想進行更多的電動車整體改造工作,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為整車廠提供打包好的電動動力系統。 把燃油車換個電動發動機就是新能源汽車了?一般人的理解中就是這樣的,因為從外觀上來看,電動汽車跟燃油車差別並不大。今天咱們聊一聊它們之間的區別。燃油車的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電動汽車三大件:電動機、動力電池、電控系統。驅動方式的不同:燃油車以發動機作驅動,以燃油做原料。新能源汽車以電機驅動,以電池作動力來源。還有一種混合動力汽車,有一套燃油發動機,又增加了電機,在不同的工況下可以自由切換驅動模式,以達到高效節能的目的。有些車企生產新能源汽車確實用的傳統燃油車的平台,這樣能節省研發成本,縮短生產周期。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就是燃油車能量釋放是不可逆的,當燃油在發動機內燃燒後,輸出的這部分動力你用或不用都不能回收。把熱能轉換成動能能再把動能轉換成熱能在燃油車上是不可逆的,回收能量也就沒有了意義。新能源汽車有個優點就是可以能量回收,電機可以在動能和電能之間來回轉換,在制動、下坡、滑行時都可以把動能換成電能儲存到電池中去,有了能量回收系統,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加續航里程,其次是對制動效果更好。從外觀來看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區別並不大,前網進氣格柵封閉與否不是特性,它們之間有著根本性的不同,而有些PPT車企一度用燃油車改裝成新能源汽車,但是下場都是草草離場,也註定不會有未來。在駕駛體驗上,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也是不同的,燃油車噪音大,平順性不如電動汽車。在用車層面,電動汽車每公里能低至幾分錢至一毛左右,而燃油車一年需要2萬-4萬元左右。 @2019
㈢ 橫評:哪些電動汽車更適合作為網約車運營
就在主機廠之外,「第三方」勢力對網約車市場的發展帶來的諸多商機,促進了充電設施建設規模以及充電服務體系的上升。新能源情報分析網注意到,國家隊(國家電網)與4S店為主題構成的「第三方勢力」,開始在充電體系建設和服務層面的進行主動出擊,甚至打出了XXXX度電、包X年的充電套餐的服務內容。
這種通過國家級能源廠商在相關區域「壟斷」優勢,與銷售端的4S店,為網約車甚至私家車的充電服務,直接降低了用電成本。直接的提升電動汽車使用便利性,間接的促進新能源整車市場由「政策型」向「市場型」的轉變。
文/新能源情報分析網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較,其結構及工作原理何不同
與傳統汽車的「三大件」不同,由「電機、電池、電控」組成的「三電」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包括人車交互等新型智能網聯系統,這些都是由新能源汽車產業催生出的新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電動汽車的組成包括: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驅動力傳動等機械繫統、完成既定任務的工作裝置等。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也是區別於內燃機汽車的最大不同點。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由驅動電動機、電源和電動機的調速控制裝置等組成。電動汽車的其他裝置基本與內燃機汽車相同。
純電動汽車(BladeElectricVehicles,BEV)是一種採用單一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
混合動力汽車(HybridElectricVehicle,HEV)是指驅動系統由兩個或多個能同時運轉的單個驅動系聯合組成的車輛,車輛的行駛功率依據實際的車輛行駛狀態由單個驅動系單獨或多個驅動系共同提供。因各個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動力汽車有多種形式。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是利用氫氣和空氣中的氧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在燃料電池中經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能作為主要動力源驅動的汽車。
氫發動機汽車是以氫發動機為動力源的汽車。一般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
油,氫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氣體氫。氫發動機汽車是一種真正實現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純凈水,其具有無污染、零排放、儲量豐富等優勢。
雖然目前來看專用車的銷量佔比在整體銷量中的佔比較小,但隨著未來政策方面的扶植力度加大,預計未來將成為市場增速的主力。
㈤ 純電動汽車的「三電」是指什麼
在未來的純電動時代,三電系統將是考察一款車最核心的標准,籠統的講,他們分別是電池、電機、電控系統,電池系統。這里的電池並不是為車輛照明、空調等提供電能的電池,而是負責提供動力來源的高壓電池。純電動車電池的性能直接決定了續航里程,目前的電池容量、充電時間和體積問題都是需要突破的技術瓶頸。由於目前的電池為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這些都屬於高污染、化學活性極強的化學品,所以電池的安全問題也是值得考慮的因素。
電機系統。電機系統是為汽車提供扭矩的高壓電機(說白了就是給汽車提供力),一台車可以搭載一、二或者四個電機,目前分為交流非同步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兩種。如果要實現高效率,永磁同步電機則更優秀。在電機方面的技術,我們需要從扭矩、抗壓強度、穩定性、耐用性等方面考察。它充當了動力系統的角色,和電池系統一樣,是純電動車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電控系統。雖然電池和電機不可或缺,但電控系統則更為復雜,起到了系能源汽車中樞神經的作用。它主要功用是採集油門、制動踏板、方向盤轉向等各種信號,並根據相應的信息發出相應的指令。另外,電機控制器需要控制驅動電機的轉速與轉動方向,同時還要控制能量回收等工作。可以說電控系統猶如人的神經網路一樣紛繁復雜,各部分的信號和指令都需要電控系統來接收和傳遞。
㈥ 什麼是電驅動系統為什麼說它對電動汽車非常重要
電動汽車的電驅動系統就像燃油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一樣,是電動汽車的動力輸出裝置。也就是通過它可以將電池中的電能轉化成汽車行駛的動能,是決定電動汽車性能的核心部件,也被稱為電動汽車的心臟,所以才會那麼重要。
㈦ 為啥電動汽車更智能,難道是因為電更多
2020年汽車圈最大的事件,莫過於新能源車企在納斯達克股市瘋狂的股價攀升。
截至11月23日,在美上市的蔚來、理想、小鵬再次迎來集體大漲,其中蔚來大漲12.45%,市值達到747億美元;小鵬汽車大漲33.92%,市值530億美元;理想汽車漲幅14.48%,市值達到365億美元。如此大漲的股價和成交量很難用普通的投資理論來解釋。
股價最牛的蔚來,市值一路上升超越寶馬、通用、福特、賓士等巨頭,並反超比亞迪,成為中國車企中市值最高、全球車企中排名第四(次於特斯拉、豐田和大眾)的人氣選手。
曾經有人反應星瑞噪音有點大,沒想到短短二十天廠家就收到這個反饋了,並且在本次FOTA升級中,直接將SPORT模式下熱機怠速從900rpm調整到750rpm,解決了這個問題。既然你想靜靜,那我們就給你靜靜。
難道其他燃油車型就沒有整車升級嗎?也有的,那就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新車上市,改款換代。
寫在最後
我們看到,在智能化領域,燃油車正在奮起直追。但由於先天條件的桎梏,加上已經落後兩三個身位,要追上電動車難度很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在驅動電機的選用上有何差異
純電動汽車的驅動電機在選用時要考慮整車在全工況的驅動力,同時還要考慮整車的設計指標要求,如微型純電動車,功率要求不高的情況下,驅動電機選擇的指標就會較普通乘用車要低,
㈨ 電動汽車電控與驅動技術性能指標是什麼了
樓主你好 電控方面是集成度高、以及響應速度快。驅動技術方面要求無效功耗低,有效電能轉換效率高,響應速度高。 望採納。
㈩ 純電動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在結構上有哪些區別
1、純電動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所配置的冷卻系統比傳統燃油汽車少了一些內部結構。由於電動汽車並不使用發動機,而是使用電機來進行驅動。發動機艙減少了很多部件,其中包括發動機,變速箱,進排氣,驅動橋,排氣消聲系統等配置。
2、純電動汽車和燃油車型相比,電動車型的機艙內部多了一個電控系統。所謂的電控系統主要是由感測器,控制單元以及執行器來組成。它可以在汽車運行時實現對汽車的實時控制,而且將這些信息進行接收和決策。
3、純電動汽車和普通燃油汽車相比,機艙內部同樣配置了液壓冷卻系統和冷卻液壺等一些零散的部件,但是和傳統燃油汽車所配置的冷卻系統更加高級。
(10)電動汽車電控集成度比較擴展閱讀:
純電動汽車相比於傳統燃油汽車的優點:
1、節能減排,非常環保。從大的方向上來說,節能環保是純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因為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而電動汽車所需要的電力完全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進行獲取。同時,純電動汽車整體驅動效率也高於燃油車。
2、電動化平台下,更易實現智能化。
現階段,自動駕駛技術、遠程OTA升級技術、遠程故障診斷技術等都是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這些技術都是特斯拉純電動產品最大優勢的原因。相比於燃油車,在電動化的平台下,更容易實現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