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新能源汽車推廣走在先列
A. 極星汽車再被傳與亦庄國投合作 潛在標的或能創造雙贏
極星與亦庄國投的合作若能落地,極有可能是一次雙贏。
近日,有消息稱極星汽車或將與北京亦庄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採取此前蔚來與亦庄國投未落地的合作模式,在北京亦庄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極星中國總部和全國旗艦展廳。
路透社也在10月末報道稱,極星汽車與包括亦庄國投在內的中國投資者進行最後階段的融資談判,計劃在首次外部募資中籌集約9億美元。
財經網汽車就上述消息聯繫到極星汽車有關人士,對方表示,該說法已流傳一年多時間,全球總部至今尚未給出明確回復,自己並不知情,也無法回應。
有沃爾沃和吉利雙向流量加持的極星汽車能否步入發展快車道,無疑是一個容易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而投資蔚來未果的亦庄國投,能否覓得「第二個蔚來汽車」,也被業內一致關注。
融資有望加快發展節奏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認為,之所以極星汽車總體而言進展緩慢,主要是因為吉利和沃爾沃雙方仍舊將主要精力放在傳統燃油車領域,且雙方在新能源領域並無亮眼的業績,能夠為極星提供的幫助也較少,極星汽車的產品研發和營銷等主要靠自身努力。
極星與沃爾沃的合作關系可以追溯至1996年。2015年,極星被沃爾沃汽車全資收購,並在之後以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的身份獨立出來。
作為沃爾沃欽定的純電車企,極星自然少不了吉利的資源傾斜。今年3月,吉利和沃爾沃合資成立電動汽車品牌「極星」,吉利還為極星在成都和台州分別設立了生產基地。按照吉利的說法,極星汽車將是「總部位於瑞典哥德堡、研發在瑞典和英國、生產製造在中國、產品面向全球市場的高端品牌」。
但是,截至目前,極星僅推出兩款車型,一款是定位於高端純電動跑車的Polestar1,一款真正適合量產的純電轎車Polestar2。盡管在挪威和瑞典的單月銷量一度超過特斯拉,但總體而言,其營銷力度和銷量表現均未能掀起太大波瀾。
汽車分析師張翔指出,吉利近年來在其它幾個新能源品牌的投入力度超過了極星汽車,因此,與蔚來「不在一個量級的」極星汽車明顯需要融資,「只有融資以後,它才能加快新產品上市的節奏。」
或能成為潛在新標的
自2017年以來,位於亦庄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就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重要發力點,並設立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集群。亦庄國投則主要為北京經開區引進龍頭企業、完善上下游產業鏈,開展產業促進、產業投資、金融服務、園區運營等業務。
在尋覓了兩年後,已於美股上市的蔚來汽車被亦庄國投順理成章地納入標的之一。2019年5月,蔚來汽車宣布與亦庄國投簽訂框架協議,前者將在位於亦庄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新工廠,後者將向其投資100億元,以獲取持有「蔚來中國」的非控股股東權益。
此後,有關融資是否落實的消息遲遲不見更新,蔚來汽車股價在無利好消息面支撐的情況下,一路跌至1美元。今年以來,有了合肥國資助力的蔚來汽車逆勢翻盤,股價一路狂飆突進。11月底,漲至54美元/股高位的蔚來汽車,市值達到4785億元人民幣,合肥市政府70億元的戰略投資價值隨之升至1153億元。
任萬付認為,全球新能源二次熱潮已經形成,錯失蔚來的亦庄國投肯定很後悔,尋找新標的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極星汽車是否是亦庄國投新標的不二之選,尚不得而知,俯拾皆是的新造車企都可能是潛在投資對象。但就極星汽車而言,沃爾沃的背書已經使其從大批從無到有的造車企業中脫穎而出,更何況,面向全球市場意味著銷量可以「積少成多」,由此提出的產能需求可以成為地方經濟的新興增長點。此外,沃爾沃血統不僅能帶來品牌效應,還為其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更多想像。而銷量和產品上的不足,恰恰是資本可以解決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或許對於亦庄國投,極星汽車並非最優秀的一個潛在標的,但無疑是最能帶來「雙贏」效應的一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崛起 技術差距進一步凸顯
近年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崛起。隨著在環保、經濟、便捷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新能源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自主品牌把握住難得機遇,將大力發展新能源車視為對歐美傳統車企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途徑。不過,這些年我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風生水起,但車企在發展中暴露出補貼依賴症、產能初顯過剩、核心技術仍舊缺失等不足。尤其是在國際傳統知名車企發力新能源造車後,技術差距進一步凸顯,我國新能源造車下一步該往何方發力值得深思。
新能源造車形成四大先發優勢
2018年10月,汽車產銷量環比均呈一定下降,同比降幅更為明顯,延續了7月份以來的下降走勢。但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成為行業的一大亮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6萬輛和13.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8.1%和51%。累計產銷方面,2018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9萬輛和8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0%和75.6%。
2018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經過這些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車產業已經從培育期過渡到成長期,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近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年均復合增長率近130%。
1、我國在新能源造車上取得的成果稱得上豐碩。首先是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支持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培育了全球領先的市場規模。各部門先後推出40餘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措施,涵蓋研發、生產、推廣等各個環節。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三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
2、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已涵蓋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整車開發等產業鏈上下游,形成了結構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說,通過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補貼、對新能源公車給予運營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推動了行業顯著發展,從全球范圍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體系應該是最全的。
3、與此同時,配套環境持續優化,充電網路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公共場所、居民小區、單位內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場所充電樁的覆蓋率大幅提升。截至今年7月,全國共建成公共充電樁27.5萬個,同比增長了52%,新用戶私人安裝率接近80%,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已經在全國推廣使用。
4、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溢出效應更為明顯,吸引了資本、人才、技術加速集聚,帶動了產業投資就業。2017年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投資超過7000億元,占整個汽車產業的投資新增投資額的50%以上。
電動汽車正在迎來快速發展的階段
中國品牌汽車企業電動汽車布局基本完成,大量互聯網公司造車的新勢力以及合資企業的新能源汽車也步入發展快車道。隨著技術日益成熟,續航里程和用戶的體驗也穩步提升。
今年1到7月份,廣汽集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9400輛。隨著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超過410公里的傳祺GE3上市,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望突破2萬台。從明年開始,廣汽將以每半年一款新產品的速度密集推出純電動汽車系列產品,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品占集團整體銷售總量的10%。
面對新能源汽車業迅猛勢頭,石油化工行業也不甘落後。中國石化將發揮現有3萬座加油站的網路優勢,打造油、氣、電、氫自由組合的綜合服務體系和智慧服務體系。而且,中國石化也將研究布局電池材料和氫能產業鏈的可行性。
新能源車存量不斷累積 面臨挑戰越發突出
國新能源汽車業取得的成績很大程度上依賴先發優勢。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車存量不斷累積,同時面臨國際傳統知名車企覺醒後開始發力新能源造車,我國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越發突出。
1、行業一哄而上,加劇產能過剩的同時,騙補行為屢見不鮮。國內新能源汽車業的異軍突起,與財稅政策的有效支持密不可分。在補貼扶持下,不少企業哄搶市場「蛋糕」,尤其是整車和動力電池產能過剩風險在加大,一些低水平企業採取低質低價競爭方式擾亂市場,影響了我們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高端產能不足和低端產能過剩問題並存,產業出現盲目擴張、投資過熱苗頭。
面對巨額補貼誘惑,更有甚者鋌而走險,走上了騙補的道路。2016年9月,深圳五洲龍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被曝光騙取新能源汽車補貼上億元。從調查情況看,五洲龍公司產品尚未完工就提前辦理機動車行駛證,從而為騙取補貼鋪路。
企騙補的手段五花八門。有的先生產一批「合格」的新能源車,賣給自家成立的租賃公司,然後回收已賣車輛的電池。通過將同一塊電池反復安裝在新車殼上這一方式,實現了持續騙補。從對行業摸底的情況看,騙補行為絕不僅僅是少數個案。目前,已有10餘家車企的騙補行為被查處公布。
2、市場機制不足,不少車企患上「政策依賴症」,自主發展意願不強,市場對接緩慢。我們可以從銷量結構看出,大多數企業和產品卡在補貼最低的那一條線上。」這就意味著,不少車企不願過多投入,僅僅是為了拿到補貼才勉強維持。
3、中國在電動汽車發展指數整體排名中位列第一位,但這主要體現在市場規模上,而在技術層面,中國的整車製造仍定位於低技術含量領域。新能源車上的電驅動高速軸承、控制晶元等基礎元器件,不少仍依賴進口。
主品牌車企在燃料電池電堆的科研上與國外比差距突出。質子交換膜、高壓儲氫瓶、碳紙、各類高壓精密閥門等也存在一定的技術滯後。盡管動力電池領域有產能過剩風險,但仍然欠缺原創性的技術突破。
4、資源環境制約風險加劇。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激增,全球金屬資源爭奪日益激烈。我國金屬鋰、鈷等主要動力電池資源缺乏,資源的穩定供應和價格穩定的挑戰較大。
同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用電清潔化等問題也不容小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曾公開表示,1個20克的手機電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可以想見,如果是幾噸重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廢棄在自然環境中,將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目前,大多數車企對消費者承諾電池使用壽命和質保大都在10年以內。不過,隨著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的火熱,不久以後就將出現大量換電需求,尤其是使用頻率較高的電池組,如計程車、公交車,需求產生可能將更快。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到17萬噸。
三大方向突破核心技術瓶頸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擔憂與希望,集中在使用可靠性、續航能力、保養費用、智能化程度等幾個方面,這些問題的核心歸根結底仍舊是技術。專家對我國新能源車技術層面突破提出三大方向:
1、支持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
2、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
3、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這三大方向無疑是自主品牌車企須牢牢把握的。
C. 小米汽車為什麼會選擇北京亦庄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逐漸擴大,手機製造廠商加入了智能汽車的生產過程中。小米公司作為國內最具知名度的手機製造公司之一,小米公司自然不會放過新能源汽車的巨大優勢。
根據相關機構平台上顯示的信息,小米汽車已經被正式更名為小米汽車有限公司,並且第一家工廠的位置為北京亦庄。根據相關媒體公布的內容,我們不難發現當地的政策以及市場是小米公司選擇北京亦庄的最主要原因。
總的來說,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一家企業的選擇位置非常重要。小米公司在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擁有著非常強大的信心,這也使得該公司將會選擇合適的地點。
D. 國內首個新能源整車能效試驗室亦庄落成,這意味著什麼
國內首個新能源整車能效試驗室亦庄落成,這意味著什麼首先是可以精確測試新能源汽車能量轉化比,其次就是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研究水平,再者就是提升新能源汽車的一些核心續航能力,另外就是可以測試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國內首個新能源整車能效試驗室亦庄落成,這意味著什麼。
一、可以精確測試新能源汽車能量轉化比
首先就是可以精確測試新能源汽車能量轉化比 ,對於很多的新能源汽車而言在整車製造完成後都是需要進入對應的能效實驗室進行試驗的,這樣子可以保證新能源汽車的一個數據搜集。
新能源汽車行業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多渠道的長期合作,並且主動加強一些新能源汽車的長期建設。
E. 極星汽車與亦庄國投合作 其中國總部將落戶當地
財經網汽車訊??極星中國總部和極星汽車全國旗艦展廳有望落戶北京亦庄。
12月2日,財聯社援引內部人士消息稱,極星汽車已和北京亦庄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亦庄國投」)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極星中國總部和極星汽車全國旗艦展廳也將落戶北京亦庄。
知情人士還稱,未來極星汽車全國旗艦展廳選址位於特斯拉亦庄展廳附近。
有推測認為,極星汽車或將採取此前蔚來與亦庄國投接近達成的合作模式,即在北京亦庄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新實體「極星中國」,並向這一實體注入特定業務和資產。
內部人士表示,極星落戶北京亦庄「一舉多得」。當地有較好的汽車產業基礎,政策支持力度較大,還有機會獲得亦庄國投的注資,同時該品牌面向的消費者也主要來自一二線城市。「極星是吉利體系中專門從事『新四化』研究、製造、銷售和服務的品牌,是吉利對於未來的一種創新與突破,吉利不會容許其不溫不火的發展下去。」
自2017年以來,位於亦庄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就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重要發力點,並設立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集群。亦庄國投則主要為北京經開區引進龍頭企業、完善上下游產業鏈,開展產業促進、產業投資、金融服務、園區運營等業務。
雙方此次合作早有傳聞。路透社在10月末報道稱,極星汽車與包括亦庄國投在內的中國投資者進行最後階段的融資談判,計劃在首次外部募資中籌集約9億美元。如果融資進展順利,極星的投後估值將超過50億美元。
這筆資金將有助於極星擴大生產規模,豐富產品陣容。不過消息人士補充稱,由於談判是私下進行的,融資還未完成,因此其中的條款細節可能還會發生變化。
目前,極星已有兩款車型上市交付,為電驅混合動力GT轎跑Polestar1和純電動轎跑Polestar2,前者意在樹立高端品牌形象,後者承擔走量重任。此外,該品牌還在北京車展期間展示了極星Precept概念車,未來將在中國投入量產。
根據規劃,極星目標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使Polestar2的年銷量超過5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左手攬極星右手簽廣汽蔚來,北京也要力捧一個「特斯拉」
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日前在海口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與媒體交流互動時的表態很耐人尋味。秦力洪說,對於廣汽蔚來和長安蔚來而言,雖然蔚來仍然是大股東並且有出資,但扮演的角色更像投資人而非介入真正運營層面的股東。在廣汽蔚來有望牽手北京的檔口,蔚來高層這樣的表態耐人尋味且富有深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國內首個新能源整車能效試驗室亦庄落成,該試驗室對汽車企業有何影響
試驗室將促進汽車在低能耗技術上做出更多的創新和突破,帶來真正節能和在不同行駛場景下安全、可靠、實用的汽車,為整車企業及相關產業鏈提供整車能效服務。這次落成運營的試驗室專注於新能源車輛整車能效開發,同時也可用於混合動力車輛以及傳統內燃機車輛,填補了國內此領域的空白。
H. 錯失蔚來後,亦庄沒有再失去小米 | 汽車產經
押寶蔚來成為安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最成功的投資
過去很長時間里,安徽寄希望於建立「大安汽」的願望一直未能達成,安徽也一直都不是中國汽車產業的最核心區域,但工業基礎和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布局,讓合肥可以迅速成為新能源汽車的聚焦之地。而在2020年,依靠蔚來的快速增長,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佔到全國的7.7%,整體汽車產量也重回百萬。
而在今年安徽省印發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提到,要打造3到5家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支持合肥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如果說要成為北京、合肥還需要一些積淀,那麼隨著自動駕駛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也給了更多「小地方」破局的機會。比如湖南衡陽牽手蘑菇車聯,正在建立起規模龐大的自動駕駛公共服務車隊;比如無錫在V2X領域布局,吸引了奧迪、華為等企業在此進行車路協調自動駕駛測試。
寫在最後
Auto X創始人肖建雄曾在采訪中對汽車產經表示:「我們今年要新增1000個工程師,但人才很難找,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把研發中心開到他家門口,在人才聚集的北上廣深,統統都開研發中心。」
這也代表了智能汽車時代,產業布局的走向與趨勢。
而以亦庄為代表的區域,之所以能夠留住像小米這樣的「明星企業」,相信小米所看重的,也更多是新產業的布局,而非傳統製造本身。或許,這也是讓雷軍忍心舍棄對武漢的情感,而留在北京的理性。
當然了,從當年放棄蔚來到如今留住小米,態度的變化也從側面說明,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汽車行業變革的速度,遠比我們想像中來得更快。
I. 國內首個新能源整車能效試驗室亦庄落成,這將對當地的發展帶來哪些助力
因為隨著世界趨勢的形成,新能源汽車會越來越普及,這將對當地的經濟帶來很大的發展作用,提高整體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