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政策問題
A. 2022年低速四輪電動車新政策,老年代步車新規定新標准2022
2021年6月15日,國家工信部發布了「公開徵求對推薦性國家標准《純電動乘用車 技術條件》的意見」,該國標主要是對低速四輪電動車的尺寸、動力性能、質量、電池、外形等方面制定標准,用以規范管理微型低速純電動乘用車,維護正常的交通秩序,保障行車安全。低速四輪電動車新政策有什麼看點呢?《》為大家進行了歸納。
1、對低速四輪電動車的歸類與定義
低速四輪電動車或者說老頭樂,屬於微型低速純電動乘用車,這類車的座位數在4座及以下,最高車速小於70 km/h。
2、尺寸及質量要求
尺寸方面,長度應不大於3500mm,寬度應不大於1500mm,高度應不大於1700mm。
質量方面,整車整備質量不應超過750kg。
3、動力性能要求
比功率,電機峰值功率與整車整備質量之比計算的比功率值應不小於10kW/t且不大於20kW/t。
最高車速,大於等於40 km/h且小於70 km/h;
加速性能,0~30 km/h不大於10s。
4、電池要求
續航:按照GB/T 18386.1測量工況法續駛里程,不小於100km。
5、外觀要求
在車身兩側及後側易見部位噴塗黃底黑邊的橢圓形狀「微電」標志,B.2 在車身後部噴塗或粘貼表示最大設計車速(單位:km/h)的阿拉伯數字並用紅色圈包圍。
值得一提的是,該老年代步車新規定屬於推薦性標准,企業不按照這個標准生產也不會有問題;此外,該標准還未正式實施,至於何時會實施,這個誰也不清楚。
如果這個新標准不具有強制性,豈不是大家都不會遵守?那標准制定還有什麼意義?
不然,當這個標准臨近生效時,大部分低速電動車廠家都會主動按照這個標準的絕大部分要求去做,可以試想一下,低速電動車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性差,但有一天突然告訴你它符合國家標准,你就會覺得它很安全,這是一個很大的賣點啊!
但想讓企業各方面都按照這個標准去做就太難了,有良心一點的可能尺寸、外觀、整備質量符合要求,沒良心的可能就外觀貼個微電標,也能說它符合國標要求。
其實這個非強制性標準的意義,是引導低速電動車規范化的第一步,不排除將來會推出強制性的標准。但不能一上來就強制企業按照嚴格標准來,否則低速電動車企業一大半都要死掉,據了解某些省市的低速電動車企業是納稅大戶,是地方GDP的保障,必須要一步一步引導這些企業產品走向規范化。
B. 關於電動汽車政策問題
您好。
第一,電動汽車肯定要受交管部門的管制,所以必然需要掛相應的牌照上路,駕駛電動汽車並不需要特別的駕駛執照,普通的C照即可滿足要求。
第二,國家關於電動汽車主要的政策有三個。
一是關於電動汽車掛牌上路資質的,這個關繫到工信部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截止到今年3月22日為止一共是發布了八批名單。
二是國家統一充電介面標准,預計是今年7月份會出台相關政策。
三是國家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公共領域的補貼政策已經出台而民用領域的補貼政策還在制定過程中,最新的新聞是5月底會有眉目。
第三,是否能上路您可以參看第二條中的第一項敘述。
C. 20217電動車補貼政策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為:原則上2020 -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過渡期期間,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20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照對應標準的0.5倍補貼,符合2020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20年標准補貼。
補貼車輛限價規定過渡期後開始執行。補貼退出是必然趨勢,補貼的初衷就是為了刺激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與普及化,起到扶持作用,而現在新能源汽車製造與消費的進展程度,已經走入正軌。
(3)中國電動汽車政策問題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介紹如下:
國內新能源汽車比例已經占據到全球的50%,說明補貼已見成效。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無補貼,續航里程300-400公里(含3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下降至1.3萬元;400公里以上(含4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下降至1.8萬元。
同時新政指出,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影響。
D. 國家有那麼多對新能源汽車有利的政策,為何有人還是不喜歡電動汽車
國內目前出台了很多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福利政策,但盡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不看好新能源汽車。其實隨著汽車市場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車型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這也使得各個廠商之間的競爭也更加的激烈,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廠商只要競爭的越激烈,汽車的質量和後面的服務也會更讓人稱心如意。因為我國對環境保護相當的重視,所以也是一直在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而且也在背後不斷的扶植,這也使我國誕生了很大一批的新能源汽車廠商。
最後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新能源汽車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因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主要就是電池,而電池的成本也比較高,現在電池的技術也不是很發達,在遇到比較嚴重的溫差影響時,電池的儲電能力就會變差,尤其是在溫度低的地方,對電池的使用有著極大的影響。
E. 中國對電動汽車產業都有什麼政策
目前階段純電動轎車中央財政補貼6萬元,純電動客車最多可補貼50萬元。但這些車輛必須被列入「國家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並且在25個示範城市范圍內運行,這些城市另外還有補貼和政策。
F. 買電動汽車有補貼嗎
法律分析: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私人購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啟動最高補貼6萬。補貼種類: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及1.6升及以下節能車型:1.純電動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2.插電式混合動力每輛最高補貼5萬。3.1.6升及以下節能車補貼3000元。補貼標准: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貼。補貼對象:補貼資金撥付給汽車生產企業,按其扣除補貼後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私人用戶或租賃企業。配套措施:將重點對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購置和使用、電池的報廢及回收體系建設等給予支持。購置補貼:1、純電動乘用車:100≤R<150公里(R為標准工況續駛里程,單位:公里,下同)1萬元/輛,150≤R<250公里1、8萬元/輛,R≥250公里2、2萬元/輛。2、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R≥50公里1、2萬元/輛。3、純電動客車:按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快充類純電動客車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快充倍率和車輛長度給予補助。4、純電動貨車和專用車:對取得我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營運許可的純電動貨車和專用車,按照中央單車購置補貼標準的50%,以提供驅動動力的動力電池總儲電量為依據,採取分段超額累退方式給予補貼。
法律依據:
《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第三條 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完善市場化長效機制落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缺陷調查及主動召回。生產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門行政處理處罰的,明知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不主動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門責令召回的,視程度予以暫停或取消推薦車型目錄、暫緩或取消財政補貼等措施。推動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和監管機制,強化對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運營、報廢等全流程監管,對於起火、重大安全事故等情況,開展跨部門聯合調查。進一步加強購置補貼審核,提高重點關注企業現場審核比例。落實和完善新能源乘用車積分交易政策,加快研究新能源商用車積分交易制度,承接購置補貼有序退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發展。
衍生問題:
國家新能源政策是什麼?
補助標准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新能源汽車主要指插電式(plug-in)混合動力乘用車和純電動乘用車。一次性充電補貼:1.純電動乘用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分別給予一次性充電補貼5000元、1000元。2.純電動專用車、貨車。對載重3噸及以下輕型、微型貨車,並取得我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營運許可的,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600元的標准,給予一次性充電補貼。
G. 新能源汽車一般有什麼難題
NO.1 電動汽車碳排放問題
目前很多人都在質疑,認為電動汽車雖是零排放,但發電的碳排放依舊影響霧霾環境。王秉剛稱,一般小型的電動汽車百公里電耗是10度,每公里碳排為50克左右;對比燃油汽車,以百公里5升油耗為標准,碳排每公里達150克,這一碳排指標遠高過普通的電動汽車;而更大的SUV,每公里碳排放甚至達到450克。
NO.2 我國電力資源能否支持電動汽車發展
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是否會增加電力資源負擔?
國內目前的電力發展現狀能否支持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
王秉剛指出,電動汽車使用時間大部分在白天,夜間上路的時間並不多,因此電動汽車用電主要利用低谷電,少增加裝機容量,這樣不僅有利於平衡電網,更可減少儲能費用,未來還可以實現車網電力交易。電動汽車的發展不但不會使電網建設投資大量增加,恰恰還會改善電網運行效率,降低電網碳排放。
NO.3 國內動力電池如何面對國際競爭
當前在車企及核心零部件企業領域,成長出一批優質本土企業,發展利好的同時,國內電動汽車發展尤其是動力電池也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王秉剛建議一方面所有電池企業努力將自身產品做好,做高安全、高質量的產品;一方面國內車企要多支持本土電池企業的產品,避免出現國內新能源汽車必須大量使用國外動力電池的局面。
NO.4 國內電動汽車是否具備進入市場條件
王秉剛認為電池技術的進步決定著電動汽車的命運。隨著電池成本下降,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在成本上差別不大。考慮到傳統汽車排放要求繼續嚴格,車聯網的發展等有利因素,電動汽車將具有經濟優勢;同時從大幅減少排放考慮,國家會不斷出台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
NO.5 基礎設施滯後如何緩解?
在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上,王秉剛透露,目前基礎設施問題已經被各級政府提上日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將加快推進國內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不過,應加快制訂、落實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補貼政策,加快充電介面統一標准實施,加快制訂充換電站聯網與付費標准化,更多關注充電安全等。
NO.6 如何評估現行的鼓勵政策
對當前熱議的補貼政策問題,王秉剛認為國內政府的鼓勵政策力度大、涉及面廣,包括科技項目、創新工程、購車補貼、取消限行限購等,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起了關鍵作用。
隨著國家政府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不斷扶持,以奇瑞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一大批車企已經在當下大放異彩,成為未來車市的主流產品。相信在王秉剛組長為大家解答過一系列有關新能源汽車對環境、未來發展、政策等方面的困擾後,會讓廣大受眾重新認識並接受新能源汽車
H. 電動汽車在推廣中面臨那些問題
雖然基於電動汽車的優點和國家的政策支持,電動汽車滲透率快速增加,然而,我們必須看到電動汽車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這些挑戰阻礙了電動汽車的進一步發展。比如從用戶角度來看,存在老舊小區充電難、冬季電能衰減過快、售價依然偏高等問題。從電網角度來看,在無序充電的情況下,電動汽車充電高峰同用電高峰存在部分重疊,對電網構成一定的負擔。
為應對這些挑戰,經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同有關專家交流,認為以下三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配電網的升級改造需求尚待深入量化評估
目前配網層面對電動汽車的接納能力還缺乏系統深入的調查分析。雖然從定性的角度,大家都看到了部分配網進行增容的必要性,但是未來電動汽車在哪些場所、增加到什麼程度配網需要增容改造?這些場所現有的配網現狀如何?怎樣通過有序充電降低配網改造需求?這些問題有待量化分析。
二、充電樁利用率低造成相關基礎設施的浪費
一方面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配網存在潛在的增容需求,但另一方面很多公共充電樁卻存在利用率低的問題。這是存在矛盾的方面。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課題報告2017 典型區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及互聯互通調研報告》的調研,有4家運營商的充電樁使用時間每天小於1小時,有3家每天在1~2小時,有3家每天在2~3小時,有4家每天在3~4小時。而利用率低的原因包括:布局不合理、運維不及時、充電停車位被燃油車搶占、運營商之間信息和支付方式無法互聯互通等。
三、電動汽車尚未與電網實現互動
雖然各方對V2G都寄予厚望,但從目前來看,除極少數車型外,電動汽車僅是從電網購電,單純扮演了負荷的角色,遠未實現有效互動。而僅作為負荷,則意味著電網承擔了更多的調節服務供能,這一服務目前是單向的。
車網尚未大規模實現雙向互動使得很多美好的暢想(電動汽車在高峰賣電、低谷買電,提供輔助服務)只停留在"PPT"層面。V2G落地的技術挑戰、對電池的影響等都需要深入評估。
I. 電動汽車發展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
優點:
一、電動汽車的優點首先是節約能源,因為電動汽車的主要能源是電力,也就是說根本不會用到汽油,這樣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污染排放量幾乎是零,對於保護環境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屬於環保出行工具。
二、中國政府目前對於電動汽車政策方面有一些扶持,雖然力度已經減小,但是起碼在一線城市的話,你會得到一些好處。首先你上牌的話會比較容易,其次稅費方面有一定的優惠政策!這對拿不到車牌的老百姓比較有吸引力。
三、電動汽車駕駛起來比較方便,目前電動汽車就是一個檔位,也就是說幾乎不需要怎麼樣操作。前進的速度方面主要看你踩加速的力度而定,因此駕駛起來比較方便,也比較容易上手。
缺點:
一、電動汽車的缺點也比較多,首先電動汽車市場方面使用的人比較少,因此電動汽車維修的費用高昂,一旦出現任何的問題,那麼必須去4S店面進行保養,這樣一次下來價格至少在一千元左右。
二、電動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很低,因此保值增值率更加低,一般新買的電動汽車,只要一到消費者手裡,直接貶值百分之六十以上,這樣下來買車的消費者損失慘重,只能自己使用,賣掉的話可以說極不劃算!
三、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只有一個檔位,因此駕駛起來幾乎沒有任何的駕駛感,同時電動汽車的方向盤指向模糊,因此駕駛起來只有一種方向性,而沒有汽車精確的指向性,因此電動汽車被譽為老年代步車。
四、電動騎車冬季駕駛的話,電池的消耗很大,一般來說一輛官方宣布續航里程三百公里的汽車,冬季的時候至少會消耗三分之一的里程,因此也就能跑二百多公里,因此買電動汽車可以說駕駛的問題很大。
五、電動汽車的電池消耗問題也值得人們考慮,一般來說一組電池價格至少為三千元左右,這樣換算一下,你的電動汽車更換電池至少六七萬元!這個價格幾乎可以買一輛汽油車了,因此購買的時候一定考慮這方面的成本。
六、電動汽車充電的過程很麻煩,一般至少需要兩個小時,可是這屬於快充。對汽車的電池損耗很大。可是適應慢充的話,一般是八個小時以上。這樣的話有任何緊急的事情,根本沒有辦法處理。
J.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國家政策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國家政策:當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端的支持總的來說可概括為金錢補貼、稅費減免、牌照路權三個方面。
從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2月12日至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此前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准不變。
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實施好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購置補貼等財稅優惠政策,加強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應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重點加大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公交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補助對象。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消費者按銷售價格扣減補貼後支付。
資金撥付。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年度清算。生產企業在產品銷售後,每季度末向企業注冊所在地的財政、科技部門提交補貼資金預撥申請,當地財政、科技部門審核後逐級上報至財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組織審核後向有關企業預撥補貼資金。年度終了後,根據核查結果進行補貼資金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