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住房車
歪果仁……要好多品種好嗎?也不是所有的外國人都總開著房車去旅遊。
房車主要是歐美發達國家出現的比較多,歐洲有歐洲的特點,美國有美國的特點,歐洲人的房車多為拖掛式,美國人旅行的更多自行式房車,錢多地方大么。南歐、東歐就比較少。美國也是發展不均衡。
② 在國外,住房車是不是成本最低,不用出房租,也不用交房產稅
在國外,購房和車的成本也是很高的,他們也是一樣出租房屋的,並且要需要交房產稅。但相對落後的地方就成本相對來說低很多。
③ 為什麼老外不喜歡房車
不是的,他們愛房車的。它既是富人的玩具又是窮人的家 美國人為何愛房車?
房車在美國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家安輪子上,並非美國人所創。19世紀的吉普賽人,就居住在木製、由騾馬牽引的大篷車里,四處流浪。吉普賽人的大篷車,符合了他們四海為家的流動特性,但空間的相對狹小,並不能滿足全部的生活活動。這種大篷車更多時候只是用來睡覺的。
對屌絲群體而言,住房車是生存,沒有愛與不愛,只有便宜與貴的區別;對中產階級和富人而言,開著房車出遊是生活,愛不愛沒關系,房車是提供一個類似家的感覺,讓我的生活品質不會下降;而對真正的流浪者而言,房車是他們靈魂的寄居地,愛房車,就如愛流浪、愛生命。
④ 買個房車當房子住好不好
我認為這基本上不太可行。
房車雖然可以居住,但是更多的是側重於旅行途中的短期居住,即使將來得到了推廣,在長期居住方面,第一是要解決長期的駐車地點,停車停在哪?能停多久?這樣是否符合國家的政策?在就是像題主說的,水電怎麼弄?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去解決的。
您可能會說,市面上也有很多A型的房車空間絕對夠呀。但是就以現在的市場價格來說,一輛A型房車的價格並不便宜,例如上圖福萊納大巴房車的市場價是500萬。這個錢在三四線城市去買一套大房子是綽綽有餘了。
所以從這些角度上來說,房車包括其他代替住宅的空間即使得到了推廣,也是老百姓在買完房之後的選擇,無法完全代替房子給我們安定的家的感覺。房價過高這個問題也很難從這個方面去解決。
⑤ 房車這兩年越來越火,住房車真能代替租房嗎
房車這兩年越來越黃,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房車不能代替真正的租房。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更加的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縛在一個地方,因此房車可能會成為他們更好的選擇。等到達一定年齡段之後才想穩定下來,那個時候就可以考慮買房子,定居下來的事情。
有些住房車的人需要把車停在公共的停車場,但是在停車場的周圍有一些垃圾桶或者是垃圾堆,這樣整體的居住環境就會更加的惡劣,同時也會遭到他人的白眼。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現在這種生活和預想中的有一定的差距,同時一些地方的交通過於擁擠,沒有想像中的便利。
⑥ 住在房車裡面是真的舒服嗎
晚上睡在房車里,有兩種感受。緊張與踏實。
剛剛接觸房車的時候,第一次睡房車還是在房車廠大院里,原本廠家給安排好了賓館,非要把被褥搬到房車里睡一下,感覺感覺。
雖然門窗都關上,窗簾也拉上,好像外面有一百個人在盯著我。索性打開窗戶,趴在床上東張西望。除了看門大爺叼個煙卷在門口看電視,夜深人靜廠區已經沒人了。心裡作怪。
後來習慣了這種生活,清早睡醒躺在床上偶爾聽到車外人在討論。
極少有人會在你休息的時候敲門打擾,這種情況不用吩咐,我家大黃就要登場了。
白天開車趕路也好,還是逛街遊玩累了,晚上吃飽躺在床上,雖然空間不大,四周眼能看到,手能觸到,外面有保溫隔音的玻璃鋼三明治車身。當外面大雨打在車體上,狂風呼嘯,雪靜靜的下。這種聲音伴我入眠,感覺很好,很踏實。關起門來自成一家,早上起來又是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心情。
在這里,我要說的是,玩好房車,不能讓房車去適應你,你要主動去適應房車使用的環境。
在家裡有點噪音就睡不著的,懼怕野外和陌生城市,沒有安全感,害怕附近都是小偷強盜,又怕發水又怕著火。
⑦ 退休後長期旅行要不要買房車
做為一個不那麼喜歡旅行,也沒玩過房車的退休人員強行答一波。
1,長期旅行,聽著就累。就是說,把旅行作為常態,一年多半時間在外面。先不說體力能不能勝任,光是這舟車勞頓,風餐露宿的日子,長此以往,再美的風景,鐵打的身子也難堅持吧。
在我看來,退休後旅行也是為了休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為目的的旅行那是年輕時候的事,所有年輕人體驗激情和刺激的游戲都不適合中老年人,比如帳篷、睡袋,青年旅舍,就住宿條件來說,房車其實沒比這些好到哪去。
房車,雖然可以自己做飯,但是畢竟簡陋,經常只能將就,天天下館子也倒胃口。吃住車上,狹小局促的空間,總是人在旅途的感覺。不知道別人怎麼想,在我,漂泊,是不得已的人生況味。
也不是說退了就得全休在家,興致來了出去走走。近一點的,開個車,兩三天來回。遠一點的,買個機票或者動車。住宿,不需豪華,但必須干凈舒適,標準的連鎖酒店就行。退休人員,錯開高峰期,出行的成本都不會太貴。出門在外,衣食住行,衣食可以省,住和行不能省,這直接關繫到龍體安康和出遊體驗。
上了年紀,對世界的好奇已經大減,興趣由探索外部更轉向關注自我。即便日復一日的平凡煙火,也因為細心的體會,靈魂的參與而變得不同凡響。「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世上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從容與淡定。」
旅行,經常是想得很美,實地一看不過如此。現在網路發達,點點滑鼠就可以領略各地風光,省去大量人力物力。既有這個便利,安住在家,吃喝玩樂不香嗎,何需事必躬親,面面俱到。
2,再說房車,真是沒有比車更劣質的資產,也沒有比買車更無聊的投資了,房車更甚。
公共交通這么便利,為什麼要自己養個車?如果不是代步工具,汽車就毫無價值可言。 當然如果說它的隱形價值,比如面子上的滿足,生活情趣的豐富等,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房車不能做市內交通,除非住在車里,一年使用幾率可想而知。有了房車,人就閑不下來了,要不就是它閑著,人看見都覺得鬧心吧
我以為,住房車的只有一種人,吉普賽人,他們開著車在歐洲到處遊逛,每到一個地方,就停在當地市政府給他們提供的駐地,有水有電,有基本生活設施。小孩也可以在當地學校入讀,不過他們的孩子因為整天旅行、轉學,一般都跟不上進度。
作為一個非重度旅遊愛好者,有錢,就讓旅行變得和在家一樣舒適,或者更舒適。沒錢,就好好在家呆著,讓靈魂在路上。房車就算了,不想做流浪民族。
看遍千山萬水,你才是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