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卡羅內飾多寬
① 豐田卡羅和本田思域哪個更好
我覺得選卡羅拉會更合適些。
首先兩款車同為家庭式轎車,卡羅拉的新外形和內飾都更顯年輕和時尚。雖然思域看起來可能比卡羅拉更扎眼,但你要考慮到太前衛的造型可能會給你帶來一些不便,您的家人可能接受不了這超前衛的造型,相比卡羅拉的外型雖時尚但絕不張揚,能適合一家人開,更可以出席一些較為正式的場合。有朋友在試駕後認為思域的車頭為了整體的流線造型做出了太多犧牲,以至於駕駛的時候完全看不見車頭,怕產生隱患。
其次在動力上,卡羅拉採用的是雙VVTI發動機,思域採用SOHC VTEC直列四缸發動機,從動力上說兩者不相上下。在節油方面,以前9代花冠單VVTI技術的確不如思域VTEC技術,以為VVTI只能控制進氣門開啟幅度時間,VTEC可以控制進氣門以及出氣門,所以那時VTEC領先,但現在卡羅拉才用的是雙VVTI技術,所以會比VTEC更加出色。而且大家都知道思域VTEC發動機的噪音比一般同級車的噪音都要大,並且VTEC發動機只有在高速行使下才會發揮起真正作用,而在平時市內低速行使中反而會更費油,買完車,你不可能天天在環路上瘋狂彪車吧。
然後在車內,思域採用淺色,米淺色的內試,看起來車內空間更加寬敞明亮,卡羅拉採用深淺搭配內試看著更加大氣些。但純淺色內飾易臟不易清洗,思域中控台雖大,但極其不平坦,放一些隨手用的東西很不方便,如果急轉彎時上面放的小東西比如香水瓶、墨鏡等等很容易來回滑動,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在這點上卡羅拉更適合家庭成員使用,並且帶有黑色的內飾顯的更上檔次,其實豐田品牌本身就要比本田高檔的。
綜合角度上說,卡羅拉適合年輕人以及30歲左右的成功人士開,而思域我個人覺得更象富家小姐少爺的玩物。
還有一些細節,簡單說下:卡羅拉的行李箱容積為450l,而思域只有375l,並且思域還沒有採用液壓裝置,你得自己去搬後備箱蓋。
思域所有配置都是手動調節坐椅,並且只有主駕和天窗可以一鍵升降。
② 起亞K5的內飾配置高嗎它的空間大嗎
優點:外觀年輕時尚,被一致好評,臉上有光。
缺點:底盤較硬,過減速帶時路感較強,輪胎品牌較差,並且愛嵌小石頭,不愧傳說中的石頭收集器。現在雖然說新款改進很多,但期望異響不要來臨,諸天神佛保佑,小百姓傷不起。
外觀:剛開始以為K5的外形會不耐看,但是發現買回來了之後越看越好看,越來越喜歡。
內飾:內飾做工精細上檔次,採用軟材料手感很好。中控略微傾向駕駛員設計的很好,操作方便。
空間:空間上,2795mm軸距絕對是沒得說的,乘坐寬敞。動力2.0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19kw,最大轉速6500轉,動力絕對不輸給渦輪增壓發動機。液壓助力操控指向精準,上手舒適。配置上,K5滿足人們需求,在同級別的車型在,該有的都有。總之,K5是一款不錯的車型。
配置:很高,19萬落地,高配B級
配置:性價比很高了,A級車的價錢買到B級車,但是感覺車門比較單薄,關門聲音不夠厚重,翼子板也單薄,擦車時能明顯感覺到那塊後面是空的,有晃動。
動力:開始看到很多2.0的B級車都說很肉,搞的我都不敢去看車了,後來才知道這是相對玩車的人來說的,一般2.0的車與其說是肉還不如說很平順更合理些,我感受過我老大的尚酷,那加速我坐邊上都心慌,那說他買那車就是玩動力,沒法比,目的也不一樣。
操控:指向性還有一點模糊,沒有德系車的精準,減震偏硬,過坑窪路段比較顛簸。
油耗:2.0升自然吸氣 耗油還是可以的
舒適:懸架偏硬,自從開了這車,我才知道我的越野有多麼舒服。
③ 09年卡羅垃車漆叫什麼黑
暗夜黑。據查詢相關公開資料可知,2009年的卡羅拉車型共有三個顏色,分別為星光白、烈焰紅和暗夜黑,所以09年卡羅拉的車漆叫暗夜黑。
④ 懂車的朋友請來一下 加急
轉別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
選車第一步:從所有車型中篩選符合要求的目標車型
15-20萬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在這個價格區間里,歐系車、日系車、美系車各佔一部,家用車、商用車各分半壁江山。全部具體車型如下表:
派系類別 家用車 商務用車
歐系車 一汽大眾速騰;上海大眾斯柯達明銳
長安福特福克斯; 上海大眾帕薩特領域;長安福特蒙迪歐;
東風雪鐵龍凱旋
日系車 一汽豐田卡羅拉;東風本田思域
長安馬自達3; 一汽奔騰;一汽馬自達6;
美系車 上海通用雪佛蘭景程; 上海通用別克君威
註:由於福克斯和蒙迪歐完全是在歐洲研發,非常歐化的車型,所以將其歸為歐系車;由於奔騰完全是在馬6基礎上改型而來的產品,所以歸為日系車。
了解了這一區間內的所有車型之後,下一步的任務就是從這些車型中選擇符合我們需求的產品,選擇的過程分同時進行的兩個部分,一是從家用車中選出可以商務使用的車型,二是從商務用車中選出適合家用的車型。在左邊家用車一欄中,速騰、福克斯和馬3都過於追求運動,車內空間太小,不適合商務用,景程和思域的外形過於前衛和獨特,同樣不適合商務使用,剩下也只有明銳和卡羅拉,這兩款車不管外形還是空間,商務使用也都說得過去;在右邊商務用車一欄中,凱旋的外形決定了他很難成為真正的商務車,帕薩特和君威太過商務,臃腫龐大的身軀和較高的油耗使它基本不適合家用,馬6時尚的外觀和硬邦邦的懸掛使它也不適合家、商兩用,如此算下來,這些商務車中適合家用的也就剩下蒙迪歐和奔騰。
選車第二步:明銳和卡羅拉、蒙迪歐和奔騰兩兩對決
一、 明銳和卡羅拉:穩重內斂的明銳比亮麗時尚的卡羅拉更富商務感
兩者最高配車型的價格分別是:明銳1.8TSI自動18.59萬元和卡羅拉1.8自動17.98萬元。選擇誰更符合商務使用,關鍵要看外形是否穩重,內飾是否內斂,內部空間是否寬敞。
外形:卡羅拉時尚、明銳穩重,明銳占據上風
卡羅拉外形
與第九代花冠穩重大方的造型截然不同,卡羅拉的整體造型在大方之外融入了更多的飽滿與時尚感。前臉造型被全新設計,正中間「牛頭」車標的隆起向後慢慢隱去,向兩邊拉伸的進氣格柵採用鍍鉻裝飾條,裝飾線條比上一代車型更簡化了,兩旁大角度向後延伸、變窄的前大燈看上去非常歐化,外凸的設計顯得更加硬朗。卡羅拉的前臉最大的特點是立體感較強,車標、前隔柵、車頂、保險桿都無法形成一個面,而是一種三維的感覺。卡羅拉的車身側面線條顯得比較流暢,A柱與發動機艙蓋過渡很自然,但側面線條在尾部收得過快,就像一部好的電影在最後時段匆匆收尾,影響了車身側面的整體效果,這樣的設計更多是考慮了車內的後部頭部空間,為了實用而適當犧牲美觀,這是豐田乃至日系車一貫的特點。
外形時尚,是卡羅拉最大的特點,因為這是它給人的第一感覺。只不過這種時尚對卡羅拉的商務性減分不少。
明銳
雖然斯柯達是捷克的一個汽車品牌,但是它的產品已經完全德化了,尤其是國產斯柯達在上海大眾生產,源於大眾的PQ35平台,而且外形非常穩重,完全是大眾的風格。傳統的進氣格柵造型、拉長了的前大燈、朴實的車身線條,中庸的造型,明銳的車身外觀幾乎沒有任何突出之處,車頭的表情很嚴肅,大燈、中網和發動機艙的棱線都是斯柯達的典型設計。穩重有餘、時尚不足,這就是明銳外形最大的特點。唯一能讓人感覺到一點生氣的是環繞車身一周的鍍鉻飾條。雖然外觀沒有讓人眼前一輛的地方,但明銳的外形設計非常實用,掀背式的後備廂我們在奇瑞、馬自達轎跑等車上已經見識過,裝卸一些貨物十分方便。明銳的後門開度也非常大,這樣的設計使乘員上下車較為方便。穩重大氣、朴實無華的風格正是斯柯達明銳的外形特點,這樣的設計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審美,適合商務用途。
內飾:同樣精細的做工,依然是時尚與穩重不同風格的比較
卡羅拉內飾
坐進卡羅拉的車內,體會到的第一感覺便是日式的舒適與精細,這從來都是豐田的強項。和外形的設計理念相同,卡羅拉在內飾處理上也堅持了時尚的特點,內飾顏色上深下淺的搭配有些突然,缺乏一條鋁質飾條的連接。不知道是不是豐田把鋁材都省下來用在了中控面板上。中控板兩側和底部大面積的鍍鋁裝飾與三副方向盤上的鋁飾車標相配和,卡羅大試圖體現出一種運動氣質。卡羅拉中控台各功能按鈕的布局已圓形為中心,在中心圓形按鈕的引導下組成空調系統。
卡羅拉的配置較高,這一點也將是其佔領市場的重要砝碼。在其高配車型上,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眾多城市地圖的DVD導航系統、可視倒車影像系統、真皮座椅、自動空調、電動天窗以及定速巡航都是標准配置。安全性配置包括雙氣囊、ABS+EBD以及VSC動態穩定系統。
明銳內飾圖片
汽車的內飾設計應該和外形設計保持風格一致,卡羅拉如此,明銳同樣如此,與穩重朴實的外表一樣,明銳內飾堅持了朴實的作風,「簡潔干練」是它給人的第一感覺。
與卡羅拉類似,明銳的內飾顏色也選擇了黑色和米色的搭配組合,但明銳比卡羅拉的成功之處就是它用飾條將上深與下淺連在一起,還能起到點綴的作用。明銳有兩套不同風格的內飾,2.0L排量上採用的亮銀色金屬面板,而1.8T車型上使用的深色桃木風格。但不管是那種風格,明銳的內飾都顯得中規中矩,四輻式方向盤,中控台都採用梯形造型,與老帕薩特差不多,一看便知是典型的大眾風格。內飾整體做工非常精緻,手感也很細膩,各種按鍵分布規則,操作十分便捷,看來在對斯柯達品牌的改造中,大眾的確下了一番工夫,尤其是內飾設計,因為中國消費者很看重這一點,車做的細才能讓人覺得有檔次。明銳的駕乘舒適性也不錯,寬大的座椅設置了電動方向調節功能,座椅對身體的包裹性不錯,只是側向支撐力稍顯不足。
配置方面,除了大多數同級車上標准配置,明銳還提供了一些奢侈配置,比如6碟CD、6氣囊、氙氣大燈、電動天窗、電動真皮座椅、倒車雷達、雙區自動空調、後排空調出風口、前排座椅加熱、無骨式雨刷、藍牙手機系統等一應俱全,但要擁有這些配置必須購買1.8TFSI的頂配車型。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明銳沒有配備定速巡航和ESP電子穩定系統,而同樣或類似的配置在卡羅拉高配車型上確是標配。
空間:相近的空間大小,卡羅拉的細節空間設計更有特點
卡羅拉內部空間
與上一代花冠相比,卡羅拉車長增加了10毫米,寬度則增加了55毫米,雖然卡羅拉的車身長度和寬度都有所增加,但2600毫米的軸距沒有變化。所以這種變化只是讓其車內橫向空間有了一定改善,並排坐下三個成年人也並不會覺得擁擠,但是腿部空間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明銳內部空間
相比之下,明銳的空間與卡羅拉差別不大,2.578米的軸距、4.572米的車長和1.769米的車寬也都與卡羅拉相當。無論是前排還是後排乘客,都有比較充裕的活動空間,而且身體各部位的空間比較均衡,沒有哪一項指標顯得特別局促。明銳的後排座椅放倒後,車後部的儲物空間則可由560升增加到1350升。
由此可見,明銳和卡羅拉在內部空間一項上基本持平,但是明銳的外形和內飾明顯更加穩重、內斂。所以說,兩者相比之下,明銳更適合商務使用。
二、 蒙迪歐和奔騰:奔騰的商務融合了更多的家用性
一汽奔騰的價格區間是15.18萬到20.88萬,蒙迪歐價格區間為16.98萬到24.98萬,在20萬一下的車款中,價格最為接近的是18.88萬的奔騰2.3手自一體尊貴型和蒙迪歐2.0自動精英型(由於是商務使用,我們只在自動擋車型中選擇)。
外形及空間:蒙迪歐車身尺寸及空間稍大
蒙迪歐外形
奔騰外形
車型 蒙迪歐 奔騰
車長(mm) 4810 4705
車寬(mm) 1800 1782
車高(mm) 1450 1465
軸距(mm) 2754 2675
從外形上看,蒙迪歐更顯穩重,簡潔、規則的線條透出一種符合東方傳統審美的氣息,從前臉、前大燈到車身側面,再到尾部尾燈,蒙迪歐的整體車身沒有一處讓人驚艷的地方,這樣的設計無疑是最適合商務,但的確不是很適合家用。瞄準後商務時代的奔騰則相對更顯私人化,它的定位就是商務帶家用,比馬6更加敢於突破的外形設計運動圓潤,且稍稍有些怪異。
兩者在車身大小上也有較大區別,蒙迪歐在車身長度和軸距方面都佔有優勢,但在實際體驗中,奔騰的車內空間並不比蒙迪歐小,這主要來源與日系車在車內空間設計上的獨到優勢。
內飾和配置:奔騰在舒適和便利方面勝出一籌
奔騰內飾
就如同它的外形風格一樣,奔騰的內飾則比較偏重於商務設計卻不失運動的天性。許多人性化的舒適裝備富有靈動的氣息:八方向電動調節加熱真皮座椅配合腰部支撐、駕駛員信息顯示系統(顯示瞬時油耗、平均油耗、續航里程、行駛里程等信息)、全自動空調帶車外溫度顯示、新型亮度可調節組合式儀表,奔騰前排坐椅有腰部支撐,其中駕駛員的坐椅可以八向電動調節,副駕駛坐椅可以四向電動調節,而蒙迪歐的前排坐椅都只能手動調節並且沒有腰部支撐;奔騰具備6碟CD,而蒙迪歐是單碟。這些都顯示著個性商務的特點。
蒙迪歐的整個內飾穩重平實,多少還有點老氣橫秋。這是一輛完全側重商務取向的轎車。規規矩矩的布局倒像是90年代轎車的風格,嚴謹守舊的風格體現在蒙迪歐的內飾上。綜合蒙迪歐2.0的中庸穩重表現,它是徹頭徹尾的行政商務轎車,適合的是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斯文淡定的駕馭風格,從容不迫的務實作風。
所以說,在奔騰和蒙迪歐兩款商務用車的對比中,奔騰顯然具有更多的家用氣息。
第三步:最終決定自己的選擇
經過前兩步的篩選,我們的目標最後聚焦在上海大眾斯柯達明銳和一汽奔騰兩款車上,至於這兩款車怎麼選,恐怕就需要購買者自己抉擇了,它們之間不具備絕對的可比性。如果您買車更多是為了家用,偶爾用作商務,那明銳將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如果您買車主要是商務使用,有時用於家私,那奔騰更能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