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TT內飾視頻
1. 奧迪TT內飾 分高配或者低配么
可以指定顏色,低配缺少一些功能 外觀是一樣的。
2. 奧迪TT有什麼功能
奧迪TT是奧迪公司開發的一款跑車,1998年首次上市。作為運動型轎車,TT型以它幾乎和概念車版相同的漂亮外形,出色的性能在市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第一代早期的車型有車主抱怨高速轉彎不穩定並發生車禍,Audi調整TT的懸吊系統並在車尾加上後擾流板,使Audi TT的車尾上揚力在時速125英哩時從148磅大幅減為53磅,低於同時期同時速下BMW Z3 Coupe的64磅車尾上揚力和保時捷Boxster的68磅,賓士SLK的104磅。
2011款奧迪TT轎跑車和敞篷車從內到外都將有適度改款,更重要的是這兩款車將搭載新的2.0升TFSI引擎。新車將於2011年初在美國上市。
新的2.0升四缸直噴渦輪增壓引擎最大功率208馬力,峰值扭矩258磅-英尺(約合350牛米)@1600-4200轉。而2010款TT的最大功率為197馬力,峰值扭矩207磅-英尺(約合281牛米)。新引擎最大的升級是採用了雙階可變排氣門升程系統。在美規車型上,該車將配備S tronic六速雙離合器手自一體變速器(可選裝方向盤換擋撥片)和Quattro全輪驅動系統。奧迪稱該車0-60英里/小時(約合96公里)駕駛時間不到5.6秒,最高時速152英里(約合245公里)。該車在歐洲工況下的綜合油耗為36英里/加侖(百公里油耗約合6.53升)。
2011款TT外觀上的變化包括改款後的前後保險杠和新的隔柵,更大的進氣口,LED日間行駛燈,鍍鉻處理霧燈邊框和新的氙氣前大燈(可選裝隨動轉向功能)。車尾的改變包括新的尾燈,更大排氣尾管和散流器。當車速超過74英里(約合119公里),車尾的擾流器會提供額外的下壓力。2011款轎跑車和敞篷車的長度比上一款車增加了0.8英寸(約合2厘米),其他三維尺寸未變。新增加的車身顏色包括深水藍,深灰,火山紅和達科他灰。內裝顏色包括棕色,鈦金灰和深紅色。
折疊奧迪TTRoadster
奧迪TT Roadster敞篷跑車顯得更為舒展,即便在靜止狀態也讓人覺得它蓄勢待發;簡潔的儀錶板更凸顯了該車型的運動氣質。奧迪TT Roadster敞篷的長度為4,178毫米,比上一代產品增長了137毫米,寬度增加了78毫米,達到1,842毫米。
奧迪TT Roadster敞篷跑車配備的2.0 TFSI發動機在5,100-6,000轉/分鍾的轉速區間內輸出147千瓦的最大功率,在1,800-5,000轉/分鍾內輸出280牛?米的最大扭矩。奧迪TT Roadster百公里的加速時間為6.5秒。6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箱可提供極為迅捷、平順的駕乘感受。
折疊奧迪TTS
奧迪TT在上市十多年來以其前衛的造型著稱於世,但一直不被認為是一輛真正的高性能運動車。但最近這種觀念發生了變化,這主要是由於奧迪的賽車部門Quattro GmbH(該部門曾發布了動力強勁的R8 V10車型)推出了TTS轎跑車,這款車無論是速度,性能還是操控性都大大超越標准版TT。
由於車輛名稱中增加了字母「S」,奧迪這款小型2+2座椅布局轎跑車的整體機械結構獲得進一步升級,這讓駕駛它的人獲得更多樂趣。該車搭載的2.0升四缸引擎的缸體獲得進一步強化,採用了鋁硅合金汽缸蓋,更大的蓋瑞特(Garrett)可變渦輪增壓器,進一
步強化的內部結構已經重新調校的電子控制單元(ECU)。
奧迪稱該車0-60英里/小時加速時間僅為4.9秒,這簡直可以和配備PDK雙離合器的保時捷CaymanS相媲美(該車0-60英里/小時加速時間為4.4秒),這使得TTS當之無愧的躋身高端運動車行列。不過遺憾的是,我們未能對TTS進行穿樁測試,雖然如此,但我們認為它的穿樁測試成績也應該是很優異的。在智能化Quattro全輪驅動系統和鋁制懸掛的助力下,直線加速時抓地力表現良好,而這時我們設定的駕駛模式為「正常」(Normal)
完美的造型、卓越的穩定性與超凡的動力——這就是對TT Coupé硬頂跑車、一款純粹的極品駕駛車型的精華詮釋。穩健的車身、低置緊湊的駕駛室勾勒出該車型簡約明朗的形象。奧迪的設計隊伍沿用並強化了第一代車型的視覺主題——圓形風格。奧迪TT Coupé硬頂跑車顯得更為舒展,即便在靜止狀態也讓人覺得它蓄勢待發;簡潔的儀錶板更凸顯了該車型的運動氣質。TT Coupé硬頂跑車的長度為4,178毫米,比上一代產品增長了137毫米,寬度增加了78毫米,達到1,842毫米。
採用了ASF奧迪空間框架結構設計的車身由鋁和鋼製成。這是奧迪首次混合使用不同的材料,上部構造中有69%採用了鋁質材料。剩餘的31%鋼質零部件則用於尾部,以保證車軸載荷的平衡分配。當車速達到120公里/小時後行李箱蓋上會自動伸出一個擾流板,以增加下壓力。
與上一代車型相同,TT Coupé硬頂跑車也採用了2+2的座椅布置;而獨立的敞篷跑車將於晚些時候上市。巨大的行李箱擁有290升的基本儲物空間,取放物品都十分便利。如果將後排座椅折疊收好,其容積可以增加到700升。運動座椅提供了出色的側向約束。座椅外套有3種不同的皮革可供選擇。
駕駛區完全以駕駛員為中心,採用了完美的人機工程學設計,並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著經典的TT圓形主題,例如三個圓形通風口等。
奧迪TT Coupé硬頂跑車配備的2.0TFSI發動機在5,100-6,000轉/分鍾的轉速區間內輸出147kW的最大功率,在1,800-5,000轉/分鍾內輸出280Nm的最大扭矩。奧迪TT Coupé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6.4秒。標配的先6速S Tronic雙離變速箱可提供極為迅捷、平順的駕乘感受。在輸出強勁動力的同時,TT Coupé硬頂跑車同樣具備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其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7.7升,顯示出奧迪高效模塊技術的非凡魅力。
奧迪TT Coupé硬頂跑車的輪距得到了增加,採用17至19英寸的大號車輪,並在彈性運動學方面進行了大力改進。全新的多連桿後懸架令TT Coupé呈現完美跑車的操控動態特性。
用戶還可以選裝高科技的奧迪電磁減振系統。在該系統中,微小的磁顆粒在減震器的油路中循環運動。施加一定的電壓之後,它們就能夠在幾毫秒內改變阻尼特性。根據特定的駕駛工況和駕駛員的偏好,這一自適應系統能夠在滿足駕駛舒適性的同時提供全面的運動體驗。
奧迪TT Coupé硬頂跑車的標准配置包括自動空調系統和平底運動型轉向盤。後者不僅能夠與運動跑車的風格完美融合,同時也令進出車門更為便捷。通風口、轉向盤輻以及許多控製件都採用了鋁制外觀。
在選裝件方面,消費者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高科技配件,包括自適應燈光、動態轉向燈系統以及輔助停車的奧迪駐車系統。
奧迪TT Coupé硬頂跑車採用了單個CD驅動作為標配立體音響系統。它採用了先進的接收和回放技術及直觀、易於操控的用戶控制系統。可以通過6個軟鍵來選擇菜單,控制一系列不同的功能。立體聲收音機採用單碟CD作為標准配置。車內還為手機配置了藍牙界面。可通過MMI多媒體交互系統、多功能轉向盤或語音控制系統操作電話功能。選配導航系統的操作控制系統,則採用了與奧迪A6、A8以及Q7相仿的多媒體交互系統。
折疊最新奧迪TT
外觀:
改款TT前中網增加了鍍鉻裝飾,其中TTS的保險杠變化最為顯著。
動力:
動力方面,奧迪對TT車型上面的2.0TFIS發動機進行了重新調教,TT系列車型:使2.0T車型最大功率達到211馬力,相比現款車型增加了11馬力。而TTS車型並沒有變化最大功率依然為272馬力,TTS全系車型標配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以及6速雙離合變速器。
配置:
可選裝設備包括可以連接移動播放設備的AMI奧迪音樂界面(Audi music interface),標配交響樂symphony系統。或BOSE環繞立體聲音響系統(新奧迪TTS車型標配)使嘹亮的高音,渾厚的中音和頗具震撼力的低音都得到最完美的還原,而且逼真的細節清晰度和廣泛的音域也將乘客帶到了宛如音樂廳一般的音效環境中。
TTS Coupe/Roadster車型標配電磁懸掛,可以通過調節懸掛的軟硬選擇運動和舒適的駕駛模式。
奧迪TTRoadster 霸主新車型上市推薦
廠商指導價:56.50-70.80萬
浪漫指數:★★★★☆
跑車市場在近幾年發展得很快,比起其他豪華品牌,奧迪進入跑車市場的時間較晚,但TT一面世,便引起了消費者的普遍關注,最值得驕傲的是,奧迪TT榮獲了德國1999年最佳跑車稱號,結束了保時捷23年之久的霸主地位。
從外形上看奧迪TT同樣延續了奧迪家族的大嘴風格,相對於老款的比較面善的前燈設計,新一代TT通過一雙鷹眼式的前燈透出它凌厲的風格。奧迪TT在整體風格上,尤其是側身與尾部設計與保時捷911(報價 參數 圖片 論壇)系列有些相似,流線型的跑味。其實有這樣的觀點也不為奇怪,大眾、奧迪、保時捷,原本就是同根同源,保時捷現有的卡宴(報價 參數 圖片 論壇)車型就從大眾汽車途銳(報價 參數 圖片 論壇)身上得到不少靈感,這是優勢互補。
奧迪工藝算是有著良好口碑,如果我們將國產A4與奧迪TT放在一起,還是感覺到明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邊線接縫與用料上,毫不誇張的認為,奧迪TT幾乎找不到瑕疵。奧迪TT內飾採用了銀色金屬與深色皮革搭配,營造出典型的跑車味道,還未扭動鑰匙,就已經知道內涵並不簡單。奧迪TT的座椅如同奧迪其它車型一樣比較硬實,和日系高檔車型有著不同的質感。
奧迪TT Roadster敞篷跑車顯得更為舒展,即便在靜止狀態也讓人覺得它蓄勢待發;簡潔的儀錶板更凸顯了該車型的運動氣質。奧迪TT Roadster敞篷的長度為4178毫米,比上一代產品增長了137毫米,寬度增加了78毫米,達到1842毫米,空間對於這級別車型只能說是夠用,但還是有點局促。
奧迪TT Roadster敞篷跑車配備的2.0TFSI發動機在5100-6000轉/分鍾的轉速區間內輸出147千瓦的最大功率,在1800-5000轉/分鍾內輸出280牛米的最大扭矩。奧迪TT Roadster百公里的加速時間為6.5秒。6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箱可提供極為迅捷、平順的駕乘感受。
「奧迪TT的v6發動機絕對是最耀眼的明星。它動力強勁,加速有力,轉速性能極佳。這一切賦予了奧迪TT 最佳的路況表現。」同時,他也對奧迪TT的懸架系統給予了高度評價:「其直接轉彎反應極其靈敏。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的抓地性能非常卓越,彷彿要鑽進路面瀝青里似的。而電子穩定程序(esp)的完美表現也是獨領風騷。另外,奧迪TT的設計十分精密,並展示出超凡的駕駛舒適特性,整個測試完成得天衣無縫,讓其他車型相形見絀,自嘆不如。」
奧迪TT總體來說是相當不錯的一款小跑車,其各方面的優點,得到了越來越多各界人士的青睞。
3. 奧迪TT這款車,你覺得性價比如何
奧迪TT性價比高,作為運動型轎車,與概念車版本基本相同的漂亮外形規格,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TT的裝修使用了大量的鋁裝飾板,整個車房充滿了金屬的美感。空調出風口、儀表盤及其他鑰匙均以圈為基調,與光滑外形相呼應。這些精心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卓越的名牌風格。用皮革和Alcan ta ra面料製作的運動前座,高度可連續調節,具有加熱功能,TT有4種音響系統可供選擇。
例如,奧迪TT在3段行駛時,第二個離合器被分離。變速器的控制電腦判斷駕駛員加速並切換到4檔時,它會提前掛檔。駕駛員推上變速桿發出變速命令後,第一組離合器分離,第二組離合器迅速接合。這個過程只需要幾秒鍾,完全感受不到功率輸出被截斷的跡象,變速過程非常平穩。在此期間,TT的動力似乎仍然很強勁。超過BMW 535,買車一周後高速,其涼爽,腳油門,直接秒殺多輛車,操作非常好,方向盤輕便,道路感鮮明,底盤平穩,彎曲穩定性強,握持性強。
4. 奧迪TT幾個門能坐幾個人
2個門,標准座位數:4。
奧迪TT是奧迪公司開發的一款跑車,1998年首次上市。作為運動型轎車,TT型以它幾乎和概念車版相同的漂亮外形,出色的性能在市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奧迪TT第一代早期的車型有車主抱怨高速轉彎不穩定並發生車禍,Audi調整TT的懸吊系統並在車尾加上後擾流板,使AudiTT的車尾上揚力在時速125英哩時從148磅大幅減為53磅,低於同時期同時速下BMWZ3Coupe的64磅車尾上揚力和保時捷Boxster的68磅,賓士SLK的104磅。
(4)奧迪TT內飾視頻擴展閱讀
內飾:
TT的內飾採用了大量的鋁合金飾板,整個車室彌漫著金屬美感。空調出風口、儀表盤和其他按鍵均以圓形為基調,藉以和圓滑的外形相呼應。
這些一絲不苟的設計充分顯示出其出類拔萃的名門風范。由皮革與cantara面料製成的運動式前座,高度連續可調,還有加熱功能,另外tt還有四種音響系統可供選擇。奧迪tt的表盤上設有排檔顯示,但是據車主反映並不良好,因為將座椅調校至合適的坐姿後,方向盤容易將排檔顯示完全遮著。
奧迪為ttroadster和ttcoupequattro配上的6速手動檔變速箱,以及ttcoupe的5檔,肯定不會令萬千個TT的支持者失望。1至4檔有一氣呵成的加速貫注力,起步或上斜坡加速,也有很好的速度感。
5. 奧迪tt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車,但是您覺得奧迪tt的內飾是不是過於簡陋而且這種價位的車盡然沒有配備導航
首先,車界人士普遍認為TT內飾不耐看,但依我看這個要看你自己喜歡什麼風格了,它是簡約型,其次,TT後面一般是給你放東西的,它設計的時候就沒怎麼考慮坐人,畢竟是跑車麻,然後關於導航,那都是小問題,花錢找個店裝一下,為何它不自帶導航呢,我得打電話給奧迪的CEO,你等一下阿,呵呵。另外要買TT,就不要等了,近年是不會出新款的,這是官方消息。
6. 奧迪TT的車輛
第一眼的感覺是新款TT的外形比老款要大。一查資料果然如此,長了14厘米,寬了8厘米,再加上採用了現如今奧迪的統一標志性元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嘴」,前臉造型明顯比老款更具攻擊性。車頂還是沿用原來的穹頂設計,增高的6毫米讓人幾乎感覺不出來。
車尾卻更向後延伸。這樣的改動使得全車在整體外觀上顯得更加協調和成熟。新款TT的座椅設置得比老款要低,加上有力的側面支持,讓我覺得自己被牢牢地裹住。包著Nappa皮革的三輪輻運動方向盤手感極佳,下部形狀扁平的設計更讓我彷彿與勒芒運動型賽車渾然一體。其實這種設計除了體現運動感外還有方便駕駛員進出的實用功能。
中控台的設計基本是在向傳統致敬。奧迪TT的經典圓形主題更是在內飾上得到了充分體現:通風口,儀表盤,無不以圓形為主。除了車速和發動機轉速這兩個凹陷的大儀表盤延續了典型的奧迪特徵之外,黑色背景加紅色指針,短 小的換擋桿握柄,超級大的空調旋鈕,這些設計也都是對奧迪TT傳統的繼承。當然也有不乏新意之處:現有的三個出風口代替了原先的兩個;在車速表和發動機轉速表之間出現了一個大面積的數字式駕駛員信息顯示屏;整個中控台也更多地向駕駛員傾斜。
輕踩油門,這輛奧迪TT已經反應迅速地向前躥動。換擋平順,毫無生澀的感覺。即便在4000以上的轉速,發動機聲音也依然非常克制。底盤的扎實讓人印象深刻,和老款TT相比有本質上的提高,這應該和後懸掛由扭桿彈簧式改為四連桿式關系密切。
同時磁阻尼減震系統的作用更是決定性的。第一段試駕是從機場到策爾湖邊(ZellamSee),這段路程大部分是高速,奧地利交警對超速查得很嚴,所以奧迪工作車一直在最前面壓著速度,我們鮮有超過140公里/小時的機會,這也讓我的2.0TFSI和其他的3.2quattro沒有太大差別,甚至在某些路段還能比那些大排量的傢伙們表現更敏捷,畢竟比它們輕150公斤。在時速超過120公里時,擾流板優雅緩慢地升起,給平淡的旅途帶來一絲驚喜。
新奧迪TT還增加了不少日常實用性功能,為運動型跑車設立了新的標准。這其中包括行李艙內的儲物網袋,以及前排座椅和儲物網袋之下的儲物盒。中央通道上的杯托和儲物盒都是標准配置,而車門上的儲物盒可以放入最大0.7升的水瓶。手套箱中還劃分出一個獨立的空間擺放眼鏡。行李廂的地板與外邊緣齊平,並配有固定物品用的捆綁點,甚至在兩側的裝飾板上也還有儲物空間。從車內或從行李廂內都可以很方便地將左右對稱的靠背折疊著起來,這樣290升的行李廂就能達到700升的容積,長達1.7米的空間足以放置兩個高爾夫球袋以及輔助工具,或著大型的旅行箱或包袋。
第二段試駕的路線完全和方才的中規中矩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策爾湖邊的山谷里,70公里的山路由海拔1500米高度疾弛而下,同時轉彎極多,毫無疑問,這種路段是發揮奧迪TT性能的最佳場所。這回我挑選的是全時四驅的3.2quattro,和之前的2.0TFSI相比,3.2quattro發動機輸出充沛,聲音輕快,加之奧迪TT的車身是鋁合金與高強度鋼材混合製造,比老款TT輕了整整80公斤。
因而對動力表現的描述簡直可以用「大馬拉小車」來形容。這輛3.2quattro配備的是S-tronic雙離合器變速器,在手動模式中可以通過方向盤上的撥片進行換擋操作,0.2秒內一切搞定。不必再騰出右手照看換擋,操控起來自是得心應手。輪胎抓地很扎實,3.2quattro甚至採用了245的寬胎。
磁阻尼減震系統在3.2quattro上表現依然讓人稱道。選用運動模式時感覺稍稍生硬,轉換成普通設置後讓人幾乎以為身在房車之中。轉向精準無須贅言,制動系統的表現更是出色,四個車輪均採用盤式制動,而且一旦踏板踩下,制動伺服就立即啟動。若再有意外,ESP更會適時介入。所以即便在如此地形復雜的路段,奧迪TT仍然應付自如,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
高速行駛時方向盤有些過於靈活,影響了車身的穩定性,尤其使用18英寸輪胎的車型在公路上馳騁時,駕駛員可能會矯枉過正,造成神經緊張。這不是轉向機不夠准確,而是因為太過直接和靈敏。
奧迪TT對彎道充滿了熱情。發動機推動前輪,可是只有在很狹窄的彎道里需要充分調動那200馬力的時候,駕駛員才會感覺到前輪驅動的轉向不足特性,屆時牽引力控制系統會適當地進行干預,保證方向不會受到驅動力的影響。
奧迪TT對行駛路面上的信息提供真實的反饋。懸掛隨時仔細報告路面的狀況、輪胎的附著力和車輪的偏移。車輪的偏移一般都出現在前輪,也就是導致車輛轉向不足,但是由於在彎道中車輪負荷的急劇變化,也有可能出現轉向過度。電子穩定程序這時會使不安分的車尾恢復理智。
奧迪的品牌哲學喜歡將懸掛調校得比較硬,因為奧迪不允許人們對汽車的動感產生絲毫的懷疑。在奧迪公司的人看來,轉彎時車身搖搖晃晃是對奧迪TT最壞的批評。所以奧迪TT在緩慢行駛時乘客就已經感到震動,即便動態行駛控制系統處於正常模式,懸掛還是太硬了。只有當車的速度逐漸提高,車身的平穩性才得到好轉。所以說動態行駛控制系統的重要性並不大,因為它沒能真正提供兩種不同的行駛狀態。合理的狀況應該是系統在舒適模式和運動模式之間選擇,而且可以真的帶來舒適的乘坐感。
奧迪TT的價格較上一代沒有增加,但內部的配置更加豪華,盡管這些仍不能使新車達到備受矚目的程度,但奧迪就是要一直遵循不事張揚、注重內在的原則,行家都是不動聲色地進行享受。 2.0TFSI融合了渦輪增壓器和FSI汽油直噴技術,燃油直噴的(FSI)發動機比傳統的間接式進氣歧管噴射發動機的燃油利用效率更高,因而在經常處於部分負載工況中,它的燃油消耗率較低。令人比較遺憾的是,2.0車型上並沒有裝配奧迪每每引以為豪的quattro技術。
奧迪TT在動力性上的亮點在於一款結合了自動變速器和手動變速器所有優點的新型變速器——Stronic。得益於雙離合器技術,這款變速器能在0.2秒內完成六個檔位間的任意切換,且不會切斷動力輸出,對於250馬力的動力傳遞,Stronic做的讓你絲毫感覺不到停頓和遲滯感,令人對此肅然起敬。
Stronic變速器本質上是兩個3速變速器,舉例來說,當奧迪TT正在3檔上行駛時,第二個離合器是脫離的。當變速器的控制電腦判斷出駕駛員正在加速並將切換至四檔時,它將提前掛檔。一旦駕駛員推動變速桿產生了換檔的命令,第一組離合器就會脫離,第二組離合器迅速接合。這一過程僅需要百分之幾秒,根本感覺不到任何功率輸出被切斷的跡象,換檔過程非常平滑。
奧迪TT - 特點全新奧迪TT的長度為4178毫米,比上一代產品增長了137毫米,寬度增加了78毫米,達到1,842毫米。但是在高度上,新奧迪TT與上一代相差無幾。奧迪TT盡管體型「龐大」,但是在重量上顯然經過了「瘦身」,鋁鋼材料合成的全新ASF空間框架結構,這對於提高轎車的運動性能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新TT由於增加了鋁質零件,與它的上一代車型相比,減輕了50公斤。我們認為TT不論什麼顏色都十分搶眼,但筆者特別鍾情今天試駕的這一款,蔚藍色的情調,突出非凡的質感。
關於奧迪TT的座椅,依然採用2+2式設計,與寶馬Z4、保時捷等純粹雙座車型不同。雖然為2+2式的設計,但是從實 際感官中得出,後排稱為放手提袋的或者寵物的真皮更合適,即便是身材再嬌小的人士,腳與頭部都得不到很好的舒展,更別提舒適性了,況且相對而言,進出奧迪TT的後排尤其不方便,從某種觀點看來2+2座椅對人來說並沒有多大意義。當然2+2也有一個其它跑車無法達到的優勢,將後排放平,行李空間可以從290升擴大到700升。如果兩人世界,奧迪TT帶更多的裝備跑的更遠一些。
在強調運動感的同時,奧迪TT更強調了科技上的領先,在奧迪技術工程師滔滔不絕的介紹中,兩項技術令我印象深刻。其一是磁性減震器,在避免其他任何折衷的前提下,磁性減震器成功解決了長期以來在舒適性和駕駛動感間的矛盾。作為一種連續的自適應系統,它能在幾毫秒內調整阻尼特性使之適應路面情況和駕駛員的換檔習慣。
這種減震器內採用的不是普通油,而是一種稱作電磁液的特殊液體,一旦控制單元發出脈沖信號,線圈內便會產生電壓,從而形成一個磁場,改變電磁液中粒子的排列方式。這些粒子會按垂直於油流的方向排列,從而起到阻礙油在活塞通道內流動的效果,如此便能改變減震特性。相比傳統的減震器,奧迪磁性減震器阻尼特性改變可以在幾毫秒內完成。 奧迪工藝算是有著良好口碑,但是今天我們將國產A4與奧迪TT放在一起,還是感覺到明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邊線接縫與用料上,毫不誇張的認為:幾乎找不到瑕疵。奧迪TT內飾採用了銀色金屬與深色皮革搭配,營造出典型的跑車味道,還未扭動鑰匙,就已經知道內涵並不簡單。
奧迪TT的座椅如同奧迪其它車型一樣比較硬實,和日系高檔車型有著不同的質感,也許有人會固執的認為奧迪TT為什麼沒有注意這個細節,但是從我們了解的角度來認為,較硬實的真皮在長時間的駕駛過程中能提高良好的支撐性,相對其它車型,開奧迪車腰背部產生的疲勞會來的遲一些。
在這里我們特別要提一提:MRC電磁減振系統。「MRC電磁減振系統」是一種利用磁性流體控制阻尼器衰減力的懸掛系統,配件供應商Delphi曾經對此系統進行過改進,並運用在了奧迪的新型運動車型中。奧迪的電磁減振系統中,微小的磁顆粒在減震器的油路中循環運動。
施加一定的電壓之後,它們就能夠在幾毫秒內改變阻尼特性。根據特定的駕駛工況和駕駛員的偏好,這一自適應系統能夠在滿足駕駛舒適性的同時提供全面的運動體驗。
戰斗機風格的白紅兩色儀表盤和國內的新A6L相似,直徑僅36.5厘米的三輪輻運動方向盤手感不錯,底部被壓平的方向盤邊緣,以高級的Nappa皮革進行包裹;就像奧迪RS4和Le Mans quattro的配置一樣,這樣設計一方面體現了車輛的運動性,同時也方便了駕駛員進出。
空調出氣口的邊框被電鍍成鋁合金外觀。其它的部件如變速桿、門把手以及空調和音響系統的控制面板採用了類似的拋光鋁合金樣式;踏板和腳凳的面板材料可以選為不銹鋼,中控台和手套箱的嵌條可以選為鋁合金材質。高品質的圈絨地毯代替了該級別車型慣用的天鵝絨地毯,門內側的門框嵌條也可選為鋁合金材料。變速桿的護套由皮革製成。3.2 quattro版的手剎桿、中央通道上的扶手,以及車門把手也均嵌以皮革材質。
賽車化的座椅包裹性很好,腰部支撐比較到位,比較有意思的是,在2.0的低配版上竟然出現了手調座椅的型號。看來,德國人對於跑車的定位比國內平民化的多。作為為數不多的2+2型跑車,奧迪TT保留了兩個後排座椅,雖然狹小但聊勝於無。如果您覺得後排小坐利用度不高,那麼把它折疊起來,行李箱容積就可以從290升擴展至700升。 在始終不渝地保留其傳統風格的同時,奧迪TT加進了更多的時尚元素。上下貫通的散熱器格柵保留了奧迪新的家族特徵,那便是大嘴風格,再加上銳利的大燈和極富動感的保險杠,整個前臉顯得極富進攻性。與上一代車型相比,重新設計的車頂離尾部更遠,車尾也更向後延伸。車頂之下,占據2/3高度的車身顯的緊湊平衡且強勁有力,凹凸有致的線條使得車身充滿了動感與張力,就像一個正准備起跑的運動員。弧裝把手和安裝了發光二極體轉向指示燈的大號外後視鏡使得車身的設計更加完整。
奧迪TT車長4178mm、車寬1842mm、車高1352mm,較上一代增長137mm、增寬78mm、增高6mm,軸距更是達到了2468mm,尺寸增大的好處大多被轉嫁到了內部空間的增加,一米八的大個子坐進去,其頭部和肩部空間還相當寬裕。盡管由於車身尺寸的增加,奧迪TT的迎風面積由1.99平方米增加到了2.08平方米,但風阻系數卻由原來的0.34減小至0.30。
從外形上新TT同樣延續了奧迪家族的大嘴風格,相對於老款的比較面善的前燈設計,新一代TT通過一雙鷹眼式的前燈透出它凌厲的風格,而車身方面,新款奧迪TT依然延續了它圓潤的風格,同時更顯質感。圍繞著奧迪TT的四周,筆者突然想起前段時間在珠海賽車場試駕保時捷全系列車型,奧迪TT在整體風格上,尤其是側身與尾部設計與保時捷911系列有些相似,流線型的跑味。其實有這樣的觀點也不為奇怪,大眾、奧迪、保時捷,原本就是同根同源,保時捷現有的卡宴車型就從大眾汽車途銳身上得到不少靈感,這是優勢互補。
7. 奧迪TT是幾座的
奧迪TT是4座的。
奧迪TT採用了鋁合金與高強度鋼材混和製造的ASF技術。鋁合金的質量佔到了全車重量的69%。鋼制部件主要安裝在地板後部。車門和行李箱蓋也是鋼制的。
奧迪TT賽車化的座椅腰部支撐比較到位,作為為數不多的2+2型跑車,奧迪TT保留了兩個後排座椅,假如覺得後排小坐利用度不高,也可以折疊起來,行李箱容積就可以從290升擴展至700升。
(7)奧迪TT內飾視頻擴展閱讀
奧迪TT的內飾優點:
奧迪TT的內飾採用了大量的鋁合金飾板,整個車室彌漫著金屬美感。空調出風口、儀表盤和其他按鍵均以圓形為基調,藉以和圓滑的外形相呼應。
奧迪TT空調出氣口的邊框被電鍍成鋁合金外觀。其它的部件如變速桿、門把手以及空調和音響系統的控制面板採用了類似的拋光鋁合金樣式;踏板和腳凳的面板材料可以選為不銹鋼,中控台和手套箱的嵌條可以選為鋁合金材質。
圈絨地毯代替了該級別車型慣用的天鵝絨地毯,門內側的門框嵌條也可選為鋁合金材料。變速桿的護套由皮革製成。3.2 quattro版的手剎桿、中央通道上的扶手,以及車門把手也均嵌以皮革材質。
8. 奧迪tt2010 內飾液晶屏改裝可以嗎
沒有硬頂敞篷的TT,車頂造型的原因。原廠的TT沒有帶大液晶屏的,喜歡的話可以自己裝一套。
9. 奧迪TT怎麼樣值得買嗎
奧迪TT作為一款運動型轎車,和概念車版有相同的漂亮外形,性能出色,值得購買。
奧迪TT除了引擎蓋是由鋁製成的其他部分完全採用電鍍鋼鐵製造。TT roadster 採用的是軟頂,而並未隨大趨勢使用電折硬頂,軟篷的收折及儲存均比硬頂富彈性,優點是無須佔用車尾大量空間,篷身可選擇不同顏色,配搭出更多變化的視覺效果。
(9)奧迪TT內飾視頻擴展閱讀
選購汽車應考慮的因素:
1、安全:汽車承載的是消費者的安全。汽車是一種對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極高的特殊消費品,它的安全性能直接關繫到消費者的生命。
2、價格:家庭年收人決定購買車的價格。汽車屬於大件消費品,不能僅憑個人喜好來購買。
3、油耗:養車的主要成本來自於燃油費用,汽車的油耗必須考慮。
4、車型:根據買車的目的決定購買什麼樣的車型。
5、售後服務: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是需要養護和維修的,不同的汽車售後服務網路是不一樣的,同價位的車型售後服務的質量和價格也不一樣。
10. 怎麼樣查到奧迪tt門內飾及倒車鏡拆解視頻
後視鏡我會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