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車內飾 » 美國普通人住房車庫

美國普通人住房車庫

發布時間: 2022-06-17 13:28:19

A. 美國物價

美國的房價(下)
——美國訪問、交流之六
時寒冰

《美國的房價》上和中發出後,引起的反響出乎意料。一位朋友告訴我說,地產界幾位「胖子」(重量級人物)私下閑聊時,評價說「姓時的最近表現很不好」。其實,對於某些人而言,我何曾「表現好過」?我只是寫下美國之行的一點見聞而已,真不明白何以惹得那麼多人「忍無可忍」,以至於有人興致勃勃地上門叫陣,被我慈祥地摸一下頭又回去洗洗睡了——當然,摸腦袋的事情不能常干,畢竟,搶神父的飯碗是很不厚道的,所以,再出現這類事情希望大家伸出援手幫我一把,只當做慈善了。
對於我前面拍攝的照片,有人說美國的那些房子都是木頭房,以便於隨時拆遷。你當我和那些帶我去看房的在美國生活了30年以上的華人,都是吃泡泡糖長大的么?你當美國是中國,人們時刻准備著離開家園為城市改造獻青春嗎?美國的憲法和法律不是僅供觀賞的。而且,在美國,由於標准要求高,木結構的房屋成本並不低,對防火、防潮、防蟲、透氣等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比如,用來建造美式木屋的木材的平均含水率只有17%),否則,一旦因房屋質量出現問題而被告上法庭,所面臨的賠償可能令其傾家盪產。即使在中國,木結構房屋的造價也並不低。為此,我專門咨詢了幾位開發商,並查詢了相關資料。資料顯示:木結構房子全部完工後的總成本與混凝土等其他結構房相當,甚至更貴一些,獨立木結構住宅每平方米的總建造成本甚至能達到6000元左右。
整體而言,即使從絕對值上比較,中國的房價也超過了美國,更不用說像北京、上海這種一線城市的房價了。如果從房價收入比來看,中國的房價絕對是全世界最高的。大家不妨參看一下曾在美國生活過的多位財經人士寫的中美房價的比較文章,更可以參看中國和歐洲的房價對比——這種對比更直觀。至於物業稅,我走訪過的住宅小區,物業稅一般在1%(劉廣宇先生所在區域)至1.2%(Jack家所在區域)之間,由於政府通過很多優惠措施減輕自住房者的負擔,實際支付的稅收要遠低於這個規定值,更何況,物業稅都有明確的支出項目,繳納稅收換取了優質的服務,這是美國公民自願繳納物業稅的重要原因。
在《美國的房價》上和中發出後,我也收到幾位在美國工作的朋友的來信,他們提供的資料與我在美國了解到的情況相吻合。

我們今天不妨從簡單的數據入手做做一下比較吧。
2008年,美國人均年收入(全美國民)為3.76萬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國2008年人均年收入(全國居民)僅1100美元(世界排名109位),美國人均收入是中國的34倍。當然,這樣算可能會讓一些人不爽,脾氣大點的可能會「忍無可忍」,伸長腦袋讓你摸,以折磨你善良的內心。
我們退讓一步比較吧。中國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很大。200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5781元,約摺合2300美元;2008年,全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4761元,摺合700美元。顯然,即使拿中國城鎮的人均收入與美國(含農村)的人均收入對比,中國城鎮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僅相當於美國的6%,或者說,美國(含農村)的人均收入是中國城鎮居民(不包括農村)人均年收入的16.3倍。另外別忘記了,美國有健全的社會保障,並且,物價水平低於中國——這一點下篇文章介紹。
這樣比較讓開發商們平衡點了吧?
那麼,美國目前的房價是多少呢?
2009年10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9月份的新房銷售中間價為每套20.48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40萬元(美國所發布的房屋中間價是比平均價更能反映房屋平均價格水平的指標)。換句話說,在美國每套約20萬美元的房子,是絕對的主流。需要強調的是,這指的是美國的新房價格,二手房價格的中位數一般要比新房中間價低4萬美元左右。
美國的新房指的是什麼樣的房子呢?上海社科院經濟景氣與預測研究室主任劉熀松先生曾經撰文指出:美國的房屋面積一般為每套200平方米左右,且為全裝修房。
這樣計算出來,美國住房的單價摺合成人民幣大約6800元/平方米。
其實,這樣算並不嚴謹。因為,美國的住房不像中國這樣按照所謂建築面積計算,美國是按照使用面積計算的,而且,諸如車庫、陽台、地下室、儲藏室這樣的都不算入面積,綜合折算下來,美國200平方米的房子差不多相當於中國4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這也顯出中國既得利益者用建築面積計算房價的高明)。即便這樣,還沒有考慮前後院,美國住房的前後院也是不算入面積的。另外,還有四點不同:其一,美國的房子在中國被稱為別墅,而中國被稱為房子的住房在美國只是公寓。嚴格說來,美國的房價與中國的別墅價格相比才是恰當的。那樣的話,差距就更離譜了——中國公寓的價格遠遠超出了美國的別墅價格。其二,中國的房子不包括土地,相當於一次繳納了70年的租金,而美國的房子是包括土地的,永遠歸其所有。其三,中國的是毛胚房,美國的是精裝修房。其四,美國的住房質量和品質更好,美國的住宅平均壽命是80年——100年,而中國是30年(這個數字連開發商自己都「供認不諱」,不妨看看他們此前寫的文章)。
在中國,許多普通人,用花費畢生心血積累的財富,換取的是價高質次的商品房。美國中低收入者花費幾萬美元就可以買一套房,房屋質量雖然不能跟幾十萬美元的房子相比,但有院子,可以種花草,是一片屬於自己的世界。而且,位置稍遠一些的房子,幾萬美元的照樣舒適地令人感慨!在洛杉磯的時候,我們開車去看一位朋友,導航儀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同名的街道,那裡居住的是中低收入者,一套住房的價格也就4萬美元左右,院子美化得花園一般。
正因為美國的房子品質好價格低,所以,才有那麼多的官員、商人,悄悄地在國外買房,心甘情願地把家人送到水深火熱的資本主義國家體驗生活,基本上都是「一去不復還」。最聰明的當屬開發商,他們一邊說中國的房價低,美國的房價高,一邊又悄悄地把財富轉移走,去國外買房。據一位開發商職業經理人估計,至少超過一半的有實力的開發商,把財富和子女轉移到了國外。他們自己則既不買也不住他們所聲稱的由他們自己建造的「絕對物有所值」的房子。
美國的住房政策對建設美國特色(原諒我用這種表述)的和諧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美國對公眾購房尤其自住房有很多優惠政策。通過媒體的報道,國內的讀者一般都知道,美國自住房住滿兩年以上出售時享有增值稅減免優惠,自住房貸款利息可抵消個人所得稅等等政策。其實,還有更多。據《Housing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書介紹,美國建立住房體系過程中,有兩大主題:一是自有房。為了讓民眾買得起房,美國政府採取補貼等措施,幫助民眾買房。「聯邦和州政府長期以來一直通過降低抵押貸款的利率來減少自有房的費用。更近些的辦法對低收入住戶的本息還貸支出進行補貼,使得他們可以獲得購房所需的抵押貸款……到1972年為止幫助40萬戶家庭成為了有房戶。」(該書第265、266頁)後來,聯邦政府又通過發行抵押貸款收益券等方式,為購房者提供補助。「除了住房抵押貸款利息支出免交個人所得稅之外,其他針對有房者的稅收政策還包括不動產稅減免、出售住房所得的資本收益減免,以及由免稅債券資助的面向首次購房者的低利率貸款……除稅收支付之外,聯邦政府為低收入者提供的資助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支付具體住房工程的建設;二是幫助租房者獲得私人市場的住房;三是為州及地方政府提供資金,使其發展自己的項目。」(第6頁)根據《Housing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書的介紹,美國自有房住戶的住房支出絕大部分(接近80%)在其總收入的30%以下,而且,美國的社會保障健全,這使得民眾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消費,所以,很少聽到美國拉內需,人家一直是超前消費。與美國的情況相比,中國由於社會保障不健全,相當一部分收入要用於彌補社會保障不足的缺口(教育、醫療、養老等等),能夠用於買房的收入應該佔到總收入的10%是合理的,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比例在中國到底有多麼令人觸目驚心!不然也不會有「房奴」這樣的詞產生出來。
在美國,對於買不起房的人,政府通過提供房租補貼等方式幫助他們。「總的說來,目前有將近690萬低收入家庭接受某種形式的房租補貼,其中,受政府工程補助的私人所有出租房是最大的補助項目,提供了200萬套廉價住房。租房券作為第二大項目,提供塞180萬套廉租房。公共住房排名第三,提供了120萬套住房……剩下的190萬套廉租房由低收入住房稅收補貼、免稅多戶住房債券和Home項目資助。絕大多數受資助的住房獲得了多種渠道的補助……住房政策不只局限於提供項目資助和稅收激勵,它還涉及與住房有關的融資、開發、租賃、銷售等各個方面。換句話說,所有致力於為低收入和少數族裔住戶提供住房的制度、法規與實踐都是住房政策的中心。」(該書第7頁)而在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住房的最大受益者是地方政府,他們為了力推房價以把地賣個好價錢,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動力嚴重不足。保障性住房跟不上,任何調整房價的措施都必然失敗。實際上,許多調控手段被巧妙地扭曲成了推高房價的手段。
美國建立住房體系的第二大主題是收入融合(Income Integration),簡言之就是化解貧富對立,建設和諧社會。兩個辦法,一是「分散」,幫助公共住房居民和其他極低收入住房搬入中等收入、通常位於郊區的社區,二是「收入融合型住房」,即把不同收入階層的住房置於同一建築或同一開發項目中。(全書第269頁)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不想再像前兩篇那樣,用自己拍攝的照片作為說明,免得有人繼續說我不客觀。在拉斯維加斯的時候,我拿了兩本當地出版的售樓指南,本想找個掃描儀,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全部掃描出來,讓大家看看,20萬美元以下的房子,在美國是不是主流,讓大家明白,「美國9月份的新房銷售中間價為每套20.48萬美元」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但是,我們偌大一個報社,居然沒有掃描儀,我只好用數碼相機翻拍下來代表主流的信息,讓大家看個大概。由於才疏學淺,時間匆忙,不當之處請指出,本人即更正。
再說明一點,這只是我在美國的一些見聞。美國不是天堂,但是,我們要汲取它好的一面,經常對照別人的優點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各級官員從諸如「釣魚」這樣的繁雜事務中擺脫出來,認清腐朽、墮落的資本主義執政者通過重視諸如住房這類民生欺騙、麻痹人民的可恥伎倆,認真執行中央的各項民生政策,正確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以使民眾擺脫房奴的枷鎖,在生活質量上趕超英美,使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露出猙獰的面孔,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棄,使中國特色的執政理念成為各國效法的典範,在人類歷史上寫下最光輝的一頁。
http://shihb.blog.sohu.com/136750877.html
你可以上網看看

B. 美國人住的別墅有沒有車庫和地下室美國人車停在車庫還是地下室

美國人的別墅都有車庫和地下室。地下室一般像儲藏室一樣,放一些平時不常用的東西。車庫在地面。

C. 為什麼美國有相當一部分人只住在房車

在美國,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收入不高卻拖家帶口,對價格飛漲的房屋不敢問津。為了圓一個家的夢,這些人便把目標鎖定在了汽車房屋,也就是拖車式活動房屋。如今,每15個美國人中就有一人居住在汽車房屋裡,而這種房屋也成為近年來美國最熱銷的的一種房子。

汽車房屋走俏的主要原因是各地房價太高。據統計,在長島,普通房屋要20多萬美元一套,房主每年收入至少保證在6.4萬美元才能養得起這樣的房屋。美國房地產界有一句盡人皆知的話,那就是「地段,地段,地段」,意思是說地點決定房價。像曼哈頓這樣寸土寸金之地,一個普通套間的月租金也高達3500美元,而一輛不到1萬美元的房車卻可以為一個三口之家解決住房問題,這個價格通常只相當於一處不動產房的1%。住房車不僅價廉,而且「物美」,房車族的聚居地大多離城市不是很遠,交通比較便利。

D. 請問美國老百姓是不是都不住公寓啊看美劇里好像都是別墅啊

我也很愛看美劇~~ 同好~ 握手!
美國人得住房不像中國分兩居室,三居室。主要是house,就是你說的別墅,兩三層,草坪,車庫。這是美國最好的住房,像人人都愛雷蒙德里Mary家和Ray家都是house,Robert就是住apartment,然後是townhouse,幾家人住一個樓,一家一個門。還有condominium,樓里住的人更多,幾家人公用一個門。最後是apartment,就跟咱住的樓似的。 BIG BANG THEORY里主人公就是住apartment。美國住apartment的非常非常少,工薪族都是二三百坪建築面積的小別墅,二三十萬美金,基本等於一個家庭三四年的收入。美國房價便宜,政策也優惠,什麼人都能貸款,由政府擔保,窮人貸款買房,現在危機了,小布希救市,沒有錢還銀行也能住。美國低收入階層還是買不起房子,這一部分住國家提供的廉租房,交30%的租金。

大概就是這樣,也不知道我說明白了沒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啊~

E. 美國的居民住宅,都是獨門獨棟的嗎

美國居民住房大多是獨棟的建築,平均面積160㎡—180㎡左右,一般都有車庫、地下室、前院後院。

地基上基本上是木質結構,木質結構抗震性好,不過要做好防蟲蟻措施。

內部填充保溫隔熱材料,安裝防火板等。

窗戶大都是買好直接裝上去的。

美國特色,貼牆壁爐。

外牆用磚頭裝飾。

F. 美國的住房有哪些類型

townhouse(連體的別墅)
condominium(公寓房,和appartment基本上一樣,就是appartment是租的,而condominium是買的)
appartment house(出租的公寓房)
patio house(擁有獨立院子的別墅,也是美國人家普遍居住的房屋) 美國住宅中低層住宅(別墅)佔有大部分的比例。輕鋼結構的低層住宅又在 90 年代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除結構體系採用鋼結構外,其它的住宅部件基本上與傳統的木結構體系相同。要想深入了解美式住宅文化,我們應從其淵源方面來探討。

美式別墅的淵源
美國民宅 / 別墅建築豐富多彩、材料及施工方法既繼承了歐洲各國的傳統,又因各地區氣候、地理、經濟條件不同而有所發展,特別是現代建築材料和施工方法的廣泛採用,使美國民宅 / 別墅獨樹一幟,以其經濟、快速、外形美觀多變,內部功能齊全而享譽於世。

美國民宅 / 別墅建築可大致歸類為四種主要建築傳統。古典傳統出自希臘和古羅馬的遺跡。文藝復興傳統源於義大利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二者共有許多建築細節。第三種截然不同,只承自中世紀哥特式教堂建築的中世紀傳統。第四種是現代傳統,開始於十九世紀拉丁美洲的西班牙傳統對美國民宅 / 別墅建築影響甚巨。東方傳統,埃及傳統也有所影響。

源遠流長的建築傳統為建築師們提供了無限的創作空間。從時間順序來說,美國民宅 / 別墅建築經歷了十六世紀到十世紀初的殖民地式(包括後中世紀英國式、荷蘭殖民地式、法國殖民地式、西班牙殖民地式、喬治式、亞當式、早期古典復興式),十八世紀中葉的浪溫主義式(包括希臘復興式哥特復興式、義大利風格式、外國情調復興式、八角式),十八世紀末的維多利亞式(還可細分為多種形式),十九世紀上半葉折中主義式(包括英法風格的殖民地復興式、新古典式、都鐸式、大別墅式、西班牙折中主義式、曼特瑞式、村鎮復興式、現代風格的大草原式、工匠式、現代主義式和國際式),十九世紀下半葉的現代式,新折中主義式和當代式等等。

美國民宅 / 別墅建築設計師發掘傳統,不拘一格,建造了多姿多彩的民宅 / 別

墅建築。另一方面,現代技術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對美國民宅 / 別墅建築的影響甚巨。幾十年來,可容光煥發兩輛車的大車庫成為民宅建築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象徵財富和地位。然而,隨著汽車普及,人們開始厭倦了車庫對房屋的主宰,又去尋求新的表現方式。

住宅功能分區的合理利用
公共活動空間

美式別墅公共活動空間的功能分區比較明確,如客廳、餐廳、家庭廳及室外門前花園及屋後休閑平台等,但功能分區之間又有相互的聯系,各空間之間具有連續性和流動性。客廳一般布置在正門入口的旁邊,主要起會客的功能,而家庭廳是家人休息、娛樂的場所,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家庭廳與客廳之間常常有牆分隔,但一般距離較近。與客廳、家庭廳聯系比較緊密的是正餐廳(美式別墅一般有兩個餐廳,廚房常常帶一個小餐室或早餐廳)。較大一點的房子可能有更多的公共活動空間,如游戲房、家庭影院廳等。美式別墅公共空間另一個特點是充分利用了室外空間,在別墅的後院,一般布置有較大的活動平台,家人可在傍晚的時光在那裡休息談天。由於美式別墅可提供較多的公共活動空間,因此,如舉辦酒會或聚會將是非常實用和方便的。

卧室及私秘空間
美式別墅的卧房是住宅中重要的私人空間。住宅的主卧房不光是片面的把面積增大,而是更注重使用的舒適與方便。一般主卧房除設有寬大的卧室外,還配有休息區、書房、主人更衣室及功能齊全的主人衛生間。衛生間配有沖浪浴缸、淋浴間、雙人洗面台等。

廚房及設備用房

廚房作為住宅的活動中心來布置,一般面積都在十平米左右,因為舒適的備餐操作空間不僅為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也常常在這一良好的環境中進行。另外,住宅中的洗衣房、設備房、餐具房等也常常單獨布置,充分體現其功能的專用性。

簡約精緻的室內裝修
美式別墅的室內裝修注重格調而並不一定講究奢華,一般的廳房之中沒有

太多的裝飾線條,而有裝飾的地方則做到簡約、精緻。別墅絕大部分的裝修均由承建商一步到位,如壁櫥、壁爐、廚房櫥櫃及家用電器、衛生潔具、地板(地毯)、燈具等。而裝飾部分則留下來給業主自由發揮,如窗簾、壁畫、可移動的傢俱、工藝品等。

G. 美國住宅房的車庫大約多少平方米

美國住宅房的車庫呢大概是4㎡。

H. 為什麼美國人的住房都喜歡搞個地下室

到了美國,這邊的住宅多半都帶著地下室。我那些勤勞能乾的朋友們,家家都把地下室裝修得很漂亮。有做成雅緻書房的,有做成家庭影院的,孩子多的人家有做成兒童游樂室的,愛運動的人家有做成健身房、乒乓球室的,好客的人家甚至有做成舞會廳的。浪漫些的可能安個酒吧台,藝術點的可能設個畫廊,實惠些的可能搞個配備浴室的客人房間……總之,凡是一樓的客廳餐廳、二樓的卧室中無法實現的功能,都可以在地下室里實現。
頂不濟的,地下室也可以充當個鍋爐房、洗衣房、儲藏室之類。孩子不再玩的玩具、女主人不再穿的衣服、被淘汰的電腦、用舊了的炊具……凡樓上不能露面的所有雜物,都可以藏在地下室。
似乎是,人人感恩家裡的地下室。

I. 美國人的房子好像跟我們不一樣啊 他們不住樓房啊

樓上無語...美國人中產階級大多都不在市區買房,人多還亂,都是住在市郊的,獨門獨院,有車庫、泳池,花園是隨房子一起贈送的,開車上班很方便。在市區住的樓房人家都叫公寓,是收入比較低的人住的,和我們國家正好形成鮮明對比。 農村????人家沒農村,只有農廠,一個農場主(相當我們一個農民)有上千畝的用地。。。

J. 美國的房子價格,對於美國的老百姓買的起嗎

美國一套房子的平均售價是20-30萬美元,大約是100多萬人民幣,而且美國所指的這些房子都是國內所說的的上下兩層帶車庫的別墅(House)。但京滬深三市,隨便50-60平米的小戶型,一百好幾十萬就跟說著玩一樣。中國雖然2012還要拯救地球,但是誰都知道,如今的中國沒有超過美國的經濟實力,更沒有美國完善的社會保障,以百姓硬性需求的房屋當做國家經濟前進的動力,危險系數實在太高了。美國人平均工資2000-3000美金,人家攢錢買20萬美金的房子。我們中國人平均工資2000-3000人民幣,我們也攢錢買20萬美金的房子。

換種說法,中國房價現在不能跌,因為一旦跌了,政府、銀行、各大企業都會遭受重大的損失。政府從中牟利是不容否認的。所以,如果與民爭利的政府利益不能被侵害,只能犧牲老百姓的利益了。房價2萬塊一平米,一個月2500元的工資都不夠被中國移動、中國石油搶的,喝著毒牛奶,吃著注水肉,去餐館點盤冷盤花個百八十,去醫院看個感冒花個百八千,孩子上幼兒園還要每個月交3000元的贊助費,這要省吃儉用到何年何月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啊!中國企業還有一點是非常搶錢的,雖然如今人民幣兌美元是6.8比1,但是中國引進的所有美國商品物價,全都是按照8比1換算計價的。中國百姓一點也沒有享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那一絲好處。而且政府近期還要計劃徵收企業發放給員工的生活補貼費。使本來就捉襟見肘的青年人,生活更加艱辛。

熱點內容
去吧皮卡丘注冊 發布:2025-07-14 16:56:55 瀏覽:272
解放62米貨車價格圖片 發布:2025-07-14 16:56:15 瀏覽:635
去吧皮卡丘蟲子符文 發布:2025-07-14 15:53:29 瀏覽:694
賓士商務車大全14坐 發布:2025-07-14 15:33:44 瀏覽:486
gubi推車價格 發布:2025-07-14 15:30:55 瀏覽:943
bigrock山地車價格 發布:2025-07-14 15:29:20 瀏覽:217
15款賓士e內飾升級 發布:2025-07-14 15:28:24 瀏覽:538
豪車做漆步驟 發布:2025-07-14 15:18:17 瀏覽:476
豐田c照房車 發布:2025-07-14 14:51:38 瀏覽:409
裸車價開票少開可以投訴嗎 發布:2025-07-14 14:51:30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