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文字d的ae86內飾
1. 頭文字D中的「86」 到底是什麼車
AE86是豐田出廠的一款小巧、輕量、經濟效益取向的小車,在1983年以豐田卡羅拉五代的身份投入生產線。
1、電影版本車型
AE86是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布局,馬力小(藤原拓海的AE86經父親藤原文太改裝過後也只有150匹),因此在第一集頭文字D里藤原拓海只能與人比下坡賽。車身輕是AE86唯一的優點。
2、日本版本車型
- Trueno 3door GT APEX(電影《頭文字D》中藤原拓海用的那輛送豆腐的外賣車)。原廠有許多選裝裝配,空調、天窗、黃金色的輪圈和兩門的裝飾包圍。
3、北美版本
在北美不叫Trueno,叫做Corolla GT-S和Corolla SR5,從外型是看不出來的,唯一可以分辨的方法是看輪框和座椅。兩種版本只有引擎,剎車碟大小,避震系統和內裝不同,所以要把SR5版本轉換成GTS不是一件難事。
(1)頭文字d的ae86內飾擴展閱讀:
《頭文字D》漫畫初始賽道秋名山賽道:
位於群馬縣的秋名山,是秋名Speed Stars車隊的根據地,全段落斜 賽道中,前段的直路較長,斜度較細;後段的賽道則屬急斜區域,最 有名的是"五連發夾彎",由五個連續的急彎組成,對飛車手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整體而言,秋名是一條彎多直路短的山路。
賽道初段是一段直路,可供起步時競速用。接著是難度較低的低速彎道,在這里搶先比較困難,就算賽車的加速與剎車非常優良,在這里想超車也只是徒然增加車體的消耗。
在低速彎之後節奏開始加快,一段全賽道最長的高速直路之後就是連續不斷的高速彎,大馬力的車如果不能在長直路的時候將對方擺脫的話,很容易會在高速彎中被追得很緊,AE86通常利用高速的轉彎追回直路的差距。在賽道的末端就是秋名山賽道的五連U型彎,最終的勝負就在這里決定。
2. 《頭文字D》AE86很受年輕人喜歡,豐田汽車公司為什麼不重新生產呢
新版的86已經改名為豐田86,造型一點看不出來AE86的影子,當然了,新款86的定位就是入門級跑車。但是造型太平庸、大眾化。
受到周傑倫電影《頭文字D》和日本動畫版的影響,估計很多年輕人和我一樣,對這款上個世紀80年代的車子非常喜歡,感覺AE86造型不要太帥啊,雖然停產很久了,如果重新設計、生產,(掀背)外形保持不變(造型變了,就沒味道了),內飾、發動機變速箱、車身框架等注入現代科技,如圖3、4估計會大賣啊!
買不到AE86,就來一輛GT86.
3. 誰知道頭文字D裡面的86是什麼牌子的啊
一款上世紀80年代初的TOYOTA經濟型小車如此有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不懂的人胡亂喜歡AE86,等他實際上開一輛以後,幾乎是徹底失望。AE86原廠車基本上挺難駕駛:老舊的方形內飾,而且多數AE86內飾老化、破裂甚至殘缺不全。滿車都是那種幾乎是要報廢掉的老車的味道,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能買到的普通的AE86的第一印象。
使用了幾乎20多年的方向盤,還沒有助力,年輕人很多都不喜歡這個,開這種車幾乎不用去健身房了。離合器也不輕,這車畢竟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技術,雖然是那個時候的代表,但是慢是肯定的。1.6升才130匹,20年後,估計也就有個110邁不錯了,拆開引擎就知道了,裡面基本上是烏黑的。這種引擎的車子,跟上世紀90年代的TURBO車比賽的話,如果是跑直線,你拉到8000轉也追不上人家!聽起來難以置信,但是這小車的優點也很重要,首先是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前後車身50比50的配重比,還有輕量化車身,原產AE86隻有940公斤,還有GTV的輕量化版本還要更輕一些,一些改裝後的AE86隻有800多公斤。也是因為這些特性決定了AE86在一些特殊比賽的特殊地位,比如下山賽和漂移比賽,至今在日本AE86還是漂移比賽的熱門車種之一。現在的AE86都是多少改裝過或是重度改裝過的,如果你聽說哪輛AE86有200匹,不要小看這200匹哦!而一般漂移用的AE86至少也得是180匹的樣子。AE86改裝空間很大,潛力也不小,只要你喜歡,V8都可以裝進去!
4. 頭文字D里各輛車的原型
1、豐田AE86
作為主角藤原拓海的座駕,這台AE86型號為Toyota Sprinter AE86 Trueno 3door GT-Apex,是典型小型輕量FR(前置後驅)的代表,空車重只有925kg,這也是拓海在下山賽能夠跑過其他大馬力賽車的原因之一。
前後車身50:50配重比,這使得車身的平衡性能很不錯,原廠車最大馬力130馬力。從拓海送豆腐的夥伴到賽場上的戰友,最終在拓海手中以全勝的戰績完美退出舞台,至今仍是不少人的DREAM CAR。
2、馬自達RX7 FD3S Type-R
其主人高橋啟介與拓海同為Project D主力車手。三代馬自達RX7從91年起進入了RX7 FD3S的時代,而高橋啟介這台Type-R更是RX7 FD3S系列中動力最強勁的一款。驅動模式同為FR,原廠車最大輸出功率可達280馬力。
3、日產Skyline GT-R BNR32
《頭文字D》中駕駛這台車的是中里毅,日產在89年8月推出了這台猛獸,繼承了日產著名賽車系列Skyline血統,GT-R32被稱為「無敵戰神」, GT-R32也是GTR系列車系中性能取向最純粹的版本。搭載經典RB26DETT發動機,配備5擋手動變速箱,原廠車最大輸出功率280馬力,最大扭矩353NM。
4、NISSAN Silvia K』S(PS13)
NISSAN S13屬於FR(前置後驅),機械規格方面與 180SX大同小異。其實S13隻是那一代的日產Silvia車架代號的一個統稱,而180SX的代號則是RPS13。採用80年代非常流行的跳燈設計的180SX實質上是S13 Silvia的一個姐妹車型。
5、馬自達RX7(FC3S)
《頭文字D》中最具傳奇色彩人物高橋涼介的戰車, RX7 FC3S是RX7 FD3S Type-R的上一代產品,也就是第二代RX7,FD與FC的區別在於車架的標號不同。除了使用轉子發動機外,FC的另外的特點就是電子控制雙渦輪 ,電子控制渦輪的反應時間相對於傳統渦輪會更快,增壓效果會更接近與機械增壓,油門對輸出扭矩控制會更出色。
5. 電影《頭文字D》中主角的座駕是什麼車
《頭文字D》是漫畫家重野秀一畫的一部青年漫畫,自連載以來一直極受歡迎,這部漫畫的故事以山路賽車為主題,描述了男主角藤原拓海在高超的駕駛技術被發現後,不斷受到來自其他地方車手的挑戰,於是他用父親的愛車AE86開始了賽車之路,後來他與之前的對手高橋涼介、高橋啟介組成了一個遠征車隊“Project D”,開始征戰關東境內各地的崎嶇山路。
AE86這款車的官方名稱是卡羅拉,也是第四代卡羅拉,就像今天的卡羅拉,是一款家用車。AE86搭載豐田的扣殺命中1.6L 4A-GE發動機,最大馬力130馬力,最大扭矩149牛米。雙凸輪軸控制和每個氣缸四個氣門,還有T-VIS可變進氣和EFI-D電子燃油噴射系統。
原車基本不好開,老款方形內飾和離合器都不輕便,但是這款車的優點也很不錯,首先就是FR,前置發動機和後輪驅動,前後體平衡性好,重量比為50: 50,還有就是輕量化的車身,原裝86隻有940 kg,GTV的輕量化版本更輕,有的改裝86隻有800多斤,因為這些特點決定了AE86在一些特殊比賽中的特殊地位。
6. #改裝賞析#頭文字D主角光環戰車—AE86改裝
相信頭文字D這部漫畫及其衍生的動畫和電影是不少JDM車迷的啟蒙老師,而隨著主角拓海所駕駛的AE86在下山賽的一步步成長也見證了我們這代車迷的青春。
寫在最後,雖然JDM的時代已經逝去,但JDM留下的東西始終會再度發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頭文字D裡面的86在現實中十什麼具體型號
經典老車AE86 Trueno/Levin,它是1985年5月登場接替豐田(Toyota)旗下TE71 Corolla的後繼車種,車款共分為二種,一為三門掀背,另一則為雙門款,並根據頭燈形式區分為固定式大燈之Corolla Levin與啟閉式大燈之Sprinter Trueno,而上圖中的AE86為其三門掀背版本之 GTV,全部配置五速手排變速箱,搭載4A-GE之120匹引擎;外型是如今在日本大受歡迎的方角設計,雖然沒有新穎的設計與流線的造型,但仍然從它的外觀就能感受到跑車的氣息,比起現其它的一些三門掀背車,更顯出其魅力所在。
AE86車身重量僅區區940kg加上後輪驅動的FR設計,帶動不到1000kg的車身已綽綽有餘,也正是其能在甩尾界大紅大紫的最大原因。而說到此車的改裝,國外改裝的範例不在少數,加裝Turbo或是直接移植3S系列引擎,高C/P值之優異潛力,放眼日制老車無出其右,知名度更是連番攀升,《頭文字D》迷們誰不知道AE86,在車迷朋友的眼裡,後驅的AE86將絕對是永遠的經典
車款:Toyota Sprinter AE86 Trueno GT-Apex
主角拓海的座駕,TOYOTA出產,十數年前的舊款車.與LEVIN是 生兄弟,它們基本上是一樣的車,只不過是面罩及尾燈設計有分別。
86是FR(前偈後驅)布局,馬力細(拓海的86經父親文太改裝過後也只有150匹),因此在第一輯頭文字D里拓海只可與人比賽落斜.車身輕是86唯一的優點。
賽車資料
車身編號AE86
車長/車寬/車高(mm)4180/1625/1335
前軸長/後軸長(mm)1355/1345
剎車前碟後鼓
空車重(kg)925
引擎編號4A-GEU
AE101型 4A-GEU (改裝後)
引擎型式直列式4氣缸 DOHC16 Valve
直列式4氣缸 DOHC20 Valve (改裝後)
發動機容積(cc)1587
最大馬力130ps/6,660rpm
240ps/1,1000rpm (改裝後)
最大扭力15.2kgm/5,200rpm
N/A (改裝後)
驅動型式FR
輪胎(前後)185/60 R14
頭文字D的傳奇車輛,在現實中其實也是大受歡迎的漂移車種,D1至今仍有不少選手在使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AE86,盡管好多人都沒見過真車 :)尤其是在國內。我也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關於AE86吧。
AE86 是TOYOTA(豐田)車里一個小型車系叫COROLLA(花冠)的一款。AE86不是名字,只是車架號碼。AE86是COROLLA在1983年首次投產的第4代車型,以前的型號有TE27、TE51、TE55、TE61、TE65、TE71,後來才是AE86的車架,這個車架不只用在COROLLA的LEVIN上還有用在TRUENO上,所以才有翻燈和不翻燈的AE86區別。
AE86還有兩門版和兩門揭背版,這樣的話,算是有4種外型,都叫AE86,總體都是一樣的,比如引擎波箱等,區別比較的大的地方就是DIFF(後差速器),據說有4個版本的差速器!
生產年份1983-1987,分為前期和後期,1985年以後的後期版AE86在外表有少許變動,好看了不少,但是後期配件相對少而且貴,比如後期的AXLE(驅動軸)比前期的稍大,二手配件只有在日本能找的到,而且也挺困難,除非讓TOYOTA做新的。
一款80年代初的TOYOTA經濟型小車如此有名,原因是多方面地。有些不懂的人胡亂喜歡AE86,等他實際上開一輛以後,幾乎是徹底失望!AE86原廠車基本上挺難駕駛:老久的方型內飾,而且多數AE86內飾老化、破裂甚至殘缺不全!滿車那種幾乎是要報廢掉的老車的味道,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能買到的普通86的第一印象。使用了幾乎20多年的方向盤 還沒有助力(這個是選裝配件,不是所有的車都是全配置,全配置的只有在日本比較多,其他國家都是極少有),年輕人很多都不喜歡這個!開這種車幾乎不用去健身房的。離合器也不輕。這車畢竟是80年代初的技術,雖然是80年代的代表,但是慢是肯定的!1.6升才130匹,20年後,估計也就有個110也就不錯了,拆開引擎就知道了,裡面基本上是烏黑的!這種引擎的車子,跟90年代的TURBO車跑的話,如果是跑直線,基本沒戲,你拉到8000轉也沒有用!聽起來難以置信,但是這小車的優點也很重要,首先是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前後車身平衡性好,50:50的配重比,還有輕輛化車身,原廠86隻有940公斤,還有GTV的輕量化版本還要更輕一些,一些改裝後的86都只有800多公斤的身條!也是因為這些特性決定了AE86在一些特殊比賽的特殊地位,比如下山賽和DRIFT(漂移)比賽,至今在日本AE86還是漂移比賽的熱門車種之一,由於AE86的種種歷史包括漫畫和土物圭市還有他本身的賽車天分,使得目前他的車價貴的離奇!現在的AE86都是多少改裝過或是重度改裝過,如果你聽說哪輛AE86有200匹,不要小看這200匹哦!而一般漂移用的AE86至少也得是180匹的樣子。AE86改裝空間很大,潛力也不小,只要你喜歡,V8都可以裝進去!日本人比較喜歡用原廠4AGE改裝,也有換裝其他引擎,保守點是4AGE AE92、AE101 或是AE111 再或是AE101 SUPERCHARGER,誇張的比如裝 3SGTE、SR20DET、20B、F20C、2JZGTE等等。
下面有些關於AE86當年的小資料:AE86的開發團隊為86定了3個目標,一挑戰築波賽道最快單圈記錄,二稱霸日本國內的RALLY(拉力)賽道,三挑戰200公里的極速。結果都完美完成任務。
AE86出世之前,做過各種各樣的試車活動,其中之一就是在YAMAHA賽道上連續行駛三天三夜!證明了AE86的TWIN CAM 16V的4AGEU引擎韌性極強!
1984年的富士新人賽裡面,ADVAN AE86和土物圭市以華麗的漂移技術以6連勝的記錄瞬間和AE86成為英雄人物.
以AE86出名的日本車手還有織戶學等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AE86,盡管好多人都沒見過真車 :)尤其是在國內。我也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關於AE86吧。
AE86 是TOYOTA(豐田)車里一個小型車系叫COROLLA(花冠)的一款。AE86不是名字,只是車架號碼。AE86是COROLLA在1983年首次投產的第4代車型,以前的型號有TE27、TE51、TE55、TE61、TE65、TE71,後來才是AE86的車架,這個車架不只用在COROLLA的LEVIN上還有用在TRUENO上,所以才有翻燈和不翻燈的AE86區別。
AE86還有兩門版和兩門揭背版,這樣的話,算是有4種外型,都叫AE86,總體都是一樣的,比如引擎波箱等,區別比較的大的地方就是DIFF(後差速器),據說有4個版本的差速器!
生產年份1983-1987,分為前期和後期,1985年以後的後期版AE86在外表有少許變動,好看了不少,但是後期配件相對少而且貴,比如後期的AXLE(驅動軸)比前期的稍大,二手配件只有在日本能找的到,而且也挺困難,除非讓TOYOTA做新的。
一款80年代初的TOYOTA經濟型小車如此有名,原因是多方面地。有些不懂的人胡亂喜歡AE86,等他實際上開一輛以後,幾乎是徹底失望!AE86原廠車基本上挺難駕駛:老久的方型內飾,而且多數AE86內飾老化、破裂甚至殘缺不全!滿車那種幾乎是要報廢掉的老車的味道,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能買到的普通86的第一印象。使用了幾乎20多年的方向盤 還沒有助力(這個是選裝配件,不是所有的車都是全配置,全配置的只有在日本比較多,其他國家都是極少有),年輕人很多都不喜歡這個!開這種車幾乎不用去健身房的。離合器也不輕。這車畢竟是80年代初的技術,雖然是80年代的代表,但是慢是肯定的!1.6升才130匹,20年後,估計也就有個110也就不錯了,拆開引擎就知道了,裡面基本上是烏黑的!這種引擎的車子,跟90年代的TURBO車跑的話,如果是跑直線,基本沒戲,你拉到8000轉也沒有用!聽起來難以置信,但是這小車的優點也很重要,首先是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前後車身平衡性好,50:50的配重比,還有輕輛化車身,原廠86隻有940公斤,還有GTV的輕量化版本還要更輕一些,一些改裝後的86都只有800多公斤的身條!也是因為這些特性決定了AE86在一些特殊比賽的特殊地位,比如下山賽和DRIFT(漂移)比賽,至今在日本AE86還是漂移比賽的熱門車種之一,由於AE86的種種歷史包括漫畫和土物圭市還有他本身的賽車天分,使得目前他的車價貴的離奇!現在的AE86都是多少改裝過或是重度改裝過,如果你聽說哪輛AE86有200匹,不要小看這200匹哦!而一般漂移用的AE86至少也得是180匹的樣子。AE86改裝空間很大,潛力也不小,只要你喜歡,V8都可以裝進去!日本人比較喜歡用原廠4AGE改裝,也有換裝其他引擎,保守點是4AGE AE92、AE101 或是AE111 再或是AE101 SUPERCHARGER,誇張的比如裝 3SGTE、SR20DET、20B、F20C、2JZGTE等等。
下面有些關於AE86當年的小資料:AE86的開發團隊為86定了3個目標,一挑戰築波賽道最快單圈記錄,二稱霸日本國內的RALLY(拉力)賽道,三挑戰200公里的極速。結果都完美完成任務。
AE86出世之前,做過各種各樣的試車活動,其中之一就是在YAMAHA賽道上連續行駛三天三夜!證明了AE86的TWIN CAM 16V的4AGEU引擎韌性極強!
1984年的富士新人賽裡面,ADVAN AE86和土物圭市以華麗的漂移技術以6連勝的記錄瞬間和AE86成為英雄人物.
以AE86出名的日本車手還有織戶學等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AE86,盡管好多人都沒見過真車 :)尤其是在國內。我也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關於AE86吧。
AE86 是TOYOTA(豐田)車里一個小型車系叫COROLLA(花冠)的一款。AE86不是名字,只是車架號碼。AE86是COROLLA在1983年首次投產的第4代車型,以前的型號有TE27、TE51、TE55、TE61、TE65、TE71,後來才是AE86的車架,這個車架不只用在COROLLA的LEVIN上還有用在TRUENO上,所以才有翻燈和不翻燈的AE86區別。
AE86還有兩門版和兩門揭背版,這樣的話,算是有4種外型,都叫AE86,總體都是一樣的,比如引擎波箱等,區別比較的大的地方就是DIFF(後差速器),據說有4個版本的差速器!
生產年份1983-1987,分為前期和後期,1985年以後的後期版AE86在外表有少許變動,好看了不少,但是後期配件相對少而且貴,比如後期的AXLE(驅動軸)比前期的稍大,二手配件只有在日本能找的到,而且也挺困難,除非讓TOYOTA做新的。
一款80年代初的TOYOTA經濟型小車如此有名,原因是多方面地。有些不懂的人胡亂喜歡AE86,等他實際上開一輛以後,幾乎是徹底失望!AE86原廠車基本上挺難駕駛:老久的方型內飾,而且多數AE86內飾老化、破裂甚至殘缺不全!滿車那種幾乎是要報廢掉的老車的味道,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能買到的普通86的第一印象。使用了幾乎20多年的方向盤 還沒有助力(這個是選裝配件,不是所有的車都是全配置,全配置的只有在日本比較多,其他國家都是極少有),年輕人很多都不喜歡這個!開這種車幾乎不用去健身房的。離合器也不輕。這車畢竟是80年代初的技術,雖然是80年代的代表,但是慢是肯定的!1.6升才130匹,20年後,估計也就有個110也就不錯了,拆開引擎就知道了,裡面基本上是烏黑的!這種引擎的車子,跟90年代的TURBO車跑的話,如果是跑直線,基本沒戲,你拉到8000轉也沒有用!聽起來難以置信,但是這小車的優點也很重要,首先是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前後車身平衡性好,50:50的配重比,還有輕輛化車身,原廠86隻有940公斤,還有GTV的輕量化版本還要更輕一些,一些改裝後的86都只有800多公斤的身條!也是因為這些特性決定了AE86在一些特殊比賽的特殊地位,比如下山賽和DRIFT(漂移)比賽,至今在日本AE86還是漂移比賽的熱門車種之一,由於AE86的種種歷史包括漫畫和土物圭市還有他本身的賽車天分,使得目前他的車價貴的離奇!現在的AE86都是多少改裝過或是重度改裝過,如果你聽說哪輛AE86有200匹,不要小看這200匹哦!而一般漂移用的AE86至少也得是180匹的樣子。AE86改裝空間很大,潛力也不小,只要你喜歡,V8都可以裝進去!日本人比較喜歡用原廠4AGE改裝,也有換裝其他引擎,保守點是4AGE AE92、AE101 或是AE111 再或是AE101 SUPERCHARGER,誇張的比如裝 3SGTE、SR20DET、20B、F20C、2JZGTE等等。
下面有些關於AE86當年的小資料:AE86的開發團隊為86定了3個目標,一挑戰築波賽道最快單圈記錄,二稱霸日本國內的RALLY(拉力)賽道,三挑戰200公里的極速。結果都完美完成任務。
AE86出世之前,做過各種各樣的試車活動,其中之一就是在YAMAHA賽道上連續行駛三天三夜!證明了AE86的TWIN CAM 16V的4AGEU引擎韌性極強!
1984年的富士新人賽裡面,ADVAN AE86和土物圭市以華麗的漂移技術以6連勝的記錄瞬間和AE86成為英雄人物.
以AE86出名的日本車手還有織戶學等等。
車身型號:AE86
引擎形式:1.6L L4 DOHC NA
馬力/扭力:130ps@6600rpm / 15.2kgm@5200rpm
重量:940KG
長/寬/高: 4180/1625/1335
撥箱:4 AT/5spd MT
現實中的AE86分為LEVIN和TRUENO兩款。AE86是車架號。它配備4A-GEU發動機,最大馬力130匹,這在當時的汽車里已經是很牛氣的了——可以在16.3秒內實現0至400米的加速,最高時速可達190km/h。出廠時AE86給自己留的改裝空間就很大,改裝潛力不小。只要車主喜歡,甚至連V8發動機也能裝進發動機艙。原配的這款4A-GEU發動機改裝之後,動力更是能夠提升至240匹!
花冠的賽車歷史,也是從LEVIN開始的。LEVIN是在第二代花冠經歷了技術變革後的半年,也就是1972年3月上市的。LEVIN名為閃電,車如其名。花冠LEVIN結構緊湊、性能優越,是最為大眾化的GT轎車。在這一點上,花冠在當時算得上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這款LEVIN在國內外各級比賽中戰果赫赫,例如奈及利亞的野外拉力賽、美國POR拉力賽,日本國內的JMS冠軍系列拉力賽等高水平賽車中都倍受矚目。花冠的進化水平可見一斑。
8. 電影頭文字D里的AE86是怎麼來的
是改裝車。不改裝上不了路 一款上世紀80年代初的TOYOTA經濟型小車如此有名,原因是多方面的。
AE86原廠車基本上挺難駕駛:老舊的方形內飾,而且多數AE86內飾老化、破裂甚至殘缺不全。
滿車都是那種幾乎是要報廢掉的老車的味道,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能買到的普通的AE86的第一印象。
片中的AE86發動機是經過改造的,通過一些調校以及配件的更換,馬力幾乎已經達到了180匹馬力。並且還有它的車身重量,僅有925公斤(1850斤)的車身重量。
《頭文字D》中AE86的數據:
《頭文字D》是以汽車漂移為主題的一部動漫作品,所以要圍繞著「漂」這個字來研究。
事實上AE86也確實是先天上的漂移怪才,更准確地說是抓地低能兒。
AE86後輪是採用非獨立的硬軸配單拖曳臂懸掛,這「麵包車風格」的後懸掛,導致其後輪循跡性出奇地不濟。
「AE86是要飄起來才能開快的車」,漂移教父土屋圭市並非為自己耍帥找借口。
理論上,抓地跑法才能更充分地利用輪胎的抓地力,但對於AE86來說,後輪極限比前輪要低。若要後輪循規蹈矩,那麼前輪不能發揮出最大抓地力;
那麼要充分利用前輪的轉向力,就得打破後輪抓地狀態,通過不斷橫移,以轉向過度來糾正車身角度,跟上前輪節奏。
所以土屋圭市能用AE86在實戰比賽中使用漂移跑法,其實是克服AE86短板的手段。
9. 頭文字D里拓海的86是什麼車呀
toyota trueno gt-apex(AE86)
驅動方式 FR (前置後驅)
引擎模式 NA (自然吸氣)
波箱設計 5 前速
駕駛車手 藤原拓海
車長: 4180mm
車寬: 1625mm
車高: 1335mm
最大馬力: 240ps/11,000rpm(改裝後)
130ps@6600rpm / 15.2kgm@5200rpm
AE86 是TOYOTA(豐田)車里一個小型車系叫COROLLA(花冠)的一款。AE86不是名字,只是車架號碼。AE86是COROLLA在1983年首次投產的第4代車型,以前的型號有TE27、TE51、TE55、TE61、TE65、TE71,後來才是AE86的車架,這個車架不只用在COROLLA的LEVIN上還有用在TRUENO上,所以才有翻燈和不翻燈的AE86區別。
AE86還有兩門版和兩門揭背版,這樣的話,算是有4種外型,都叫AE86,總體都是一樣的,比如引擎波箱等,區別比較的大的地方就是DIFF(後差速器),據說有4個版本的差速器!
生產年份1983-1987,分為前期和後期,1985年以後的後期版AE86在外表有少許變動,好看了不少,但是後期配件相對少而且貴,比如後期的AXLE(驅動軸)比前期的稍大,二手配件只有在日本能找的到,而且也挺困難,除非讓TOYOTA做新的。
一款80年代初的TOYOTA經濟型小車如此有名,原因是多方面地。有些不懂的人胡亂喜歡AE86,等他實際上開一輛以後,幾乎是徹底失望!AE86原廠車基本上挺難駕駛:老久的方型內飾,而且多數AE86內飾老化、破裂甚至殘缺不全!滿車那種幾乎是要報廢掉的老車的味道,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能買到的普通86的第一印象。使用了幾乎20多年的方向盤 還沒有助力(這個是選裝配件,不是所有的車都是全配置,全配置的只有在日本比較多,其他國家都是極少有),年輕人很多都不喜歡這個!開這種車幾乎不用去健身房的。離合器也不輕。這車畢竟是80年代初的技術,雖然是80年代的代表,但是慢是肯定的!1.6升才130匹,20年後,估計也就有個110也就不錯了,拆開引擎就知道了,裡面基本上是烏黑的!這種引擎的車子,跟90年代的TURBO車跑的話,如果是跑直線,基本沒戲,你拉到8000轉也沒有用!聽起來難以置信,但是這小車的優點也很重要,首先是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前後車身平衡性好,50:50的配重比,還有輕輛化車身,原廠86隻有940公斤,還有GTV的輕量化版本還要更輕一些,一些改裝後的86都只有800多公斤的身條!也是因為這些特性決定了AE86在一些特殊比賽的特殊地位,比如下山賽和DRIFT(漂移)比賽,至今在日本AE86還是漂移比賽的熱門車種之一,由於AE86的種種歷史包括漫畫和土物圭市還有他本身的賽車天分,使得目前他的車價貴的離奇!現在的AE86都是多少改裝過或是重度改裝過,如果你聽說哪輛AE86有200匹,不要小看這200匹哦!而一般漂移用的AE86至少也得是180匹的樣子。AE86改裝空間很大,潛力也不小,只要你喜歡,V8都可以裝進去!日本人比較喜歡用原廠4AGE改裝,也有換裝其他引擎,保守點是4AGE AE92、AE101 或是AE111 再或是AE101 SUPERCHARGER,誇張的比如裝 3SGTE、SR20DET、20B、F20C、2JZGTE等等。
下面有些關於AE86當年的小資料:AE86的開發團隊為86定了3個目標,一挑戰築波賽道最快單圈記錄,二稱霸日本國內的RALLY(拉力)賽道,三挑戰200公里的極速。結果都完美完成任務。
AE86出世之前,做過各種各樣的試車活動,其中之一就是在YAMAHA賽道上連續行駛三天三夜!證明了AE86的TWIN CAM 16V的4AGEU引擎韌性極強!
1984年的富士新人賽裡面,ADVAN AE86和土物圭市以華麗的漂移技術以6連勝的記錄瞬間和AE86成為英雄人物.
以AE86出名的日本車手還有織戶學等等。
10. 卡通《頭文字D》中的提到的86、32等是什麼車
AE86全名字叫Toyota Corolla AE86下面是他的性能
車型資料
車身編號 AE86
車長/車寬/車高(mm) 4180/1625/1335
前軸長/後軸長(mm) 1355/1345
剎車 前碟後鼓
空車重(kg) 925
引擎編號 4A-GEU
AE101型 4A-GEU (改裝後)
引擎型式 直列式4氣缸 DOHC16 Valve
直列式4氣缸 DOHC20 Valve (改裝後)
發動機容積(cc) 1587
最大馬力 130ps/6,660rpm
240ps/1,1000rpm (改裝後)
最大扭力 15.2kgm/5,200rpm
N/A (改裝後)
驅動型式 FR
輪胎(前後) 185/60 R14
AE86 是TOYOTA(豐田)車里一個小型車系叫COROLLA(花冠)的一款。AE86不是名字,只是車架號碼。AE86是COROLLA在1983年首次投產的第4代車型,以前的型號有TE27、TE51、TE55、TE61、TE65、TE71,後來才是AE86的車架,這個車架不只用在COROLLA的LEVIN上還有用在TRUENO上,所以才有翻燈和不翻燈的AE86區別。
AE86還有兩門版和兩門揭背版,這樣的話,算是有4種外型,都叫AE86,總體都是一樣的,比如引擎波箱等,區別比較的大的地方就是DIFF(後差速器),據說有4個版本的差速器!
生產年份1983-1987,分為前期和後期,1985年以後的後期版AE86在外表有少許變動,好看了不少,但是後期配件相對少而且貴,比如後期的AXLE(驅動軸)比前期的稍大,二手配件只有在日本能找的到,而且也挺困難,除非讓TOYOTA做新的。
一款80年代初的TOYOTA經濟型小車如此有名,原因是多方面地。有些不懂的人胡亂喜歡AE86,等他實際上開一輛以後,幾乎是徹底失望!AE86原廠車基本上挺難駕駛:老久的方型內飾,而且多數AE86內飾老化、破裂甚至殘缺不全!滿車那種幾乎是要報廢掉的老車的味道,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能買到的普通86的第一印象。使用了幾乎20多年的方向盤 還沒有助力(這個是選裝配件,不是所有的車都是全配置,全配置的只有在日本比較多,其他國家都是極少有),年輕人很多都不喜歡這個!開這種車幾乎不用去健身房的。離合器也不輕。這車畢竟是80年代初的技術,雖然是80年代的代表,但是慢是肯定的!1.6升才130匹,20年後,估計也就有個110也就不錯了,拆開引擎就知道了,裡面基本上是烏黑的!這種引擎的車子,跟90年代的TURBO車跑的話,如果是跑直線,基本沒戲,你拉到8000轉也沒有用!聽起來難以置信,但是這小車的優點也很重要,首先是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前後車身平衡性好,50:50的配重比,還有輕輛化車身,原廠86隻有940公斤,還有GTV的輕量化版本還要更輕一些,一些改裝後的86都只有800多公斤的身條!也是因為這些特性決定了AE86在一些特殊比賽的特殊地位,比如下山賽和DRIFT(漂移)比賽,至今在日本AE86還是漂移比賽的熱門車種之一,由於AE86的種種歷史包括漫畫和土物圭市還有他本身的賽車天分,使得目前他的車價貴的離奇!現在的AE86都是多少改裝過或是重度改裝過,如果你聽說哪輛AE86有200匹,不要小看這200匹哦!而一般漂移用的AE86至少也得是180匹的樣子。AE86改裝空間很大,潛力也不小,只要你喜歡,V8都可以裝進去!日本人比較喜歡用原廠4AGE改裝,也有換裝其他引擎,保守點是4AGE AE92、AE101 或是AE111 再或是AE101 SUPERCHARGER,誇張的比如裝 3SGTE、SR20DET、20B、F20C、2JZGTE等等。
下面有些關於AE86當年的小資料:AE86的開發團隊為86定了3個目標,一挑戰築波賽道最快單圈記錄,二稱霸日本國內的RALLY(拉力)賽道,三挑戰200公里的極速。結果都完美完成任務。
AE86出世之前,做過各種各樣的試車活動,其中之一就是在YAMAHA賽道上連續行駛三天三夜!證明了AE86的TWIN CAM 16V的4AGEU引擎韌性極強!
1984年的富士新人賽裡面,ADVAN AE86和土物圭市以華麗的漂移技術以6連勝的記錄瞬間和AE86成為英雄人物.
以AE86出名的日本車手還有織戶學等等。
車身型號 AE86 引擎形式 1.6L L4 DOHC NA
馬力/扭力 130ps@6600rpm / 15.2kgm@ 5200rpm
重量 940KG 長/寬/高 4180/1625/1335 撥箱 4 AT/5spd MT
Skyline R32
車 名Skyline GT-R R32
車 廠Nissan 日產驅 動4 W D
車 型2 Door引 擎2568cc L6 DOHC 24-valve Twin-Turbo最 大 馬 力280ps/6800rpm
最 大 扭 力36.0kgm/4400rpm
生 產 年 份1992
壓 縮 比8.5:1
車 重1480kg
1989年5月R32面世,8月21日,代號BNR32GT-R隨即正式登場,這也是大名鼎鼎的第三代GT-R,距離上一代GT-R整整歷經16個年頭,這也說明了GT-R的名號絕非草草冠上了事,當時BNR32 GT-R強大的動力與極精密的底盤控制系統令其他以性能自居的跑車聞之色變,而本車的改裝也立刻成為各大改裝廠競相發展的重點。 1990年稱得上是Skyline最風光的一年,不但BNR32 GT-R囊括全日本A組及N組房車賽冠軍,並且在首次參加比利時利曼24小時耐久賽中的Group-N組包辦了2、3名的佳績。
這部R32 GT-R搭載RB26DETT雙滑輪增壓引擎,擁有280ps/6800rpm與36.0kgm/4400rpm的動力輸出,四輪轉向系統Super HICAS、四輪驅動分配系統ATTESA ET-S等精密電子控制系統也在R32 GT-R出現,而進化版GT-R V-spec I與II的ATTE-SA ET-S PRO更是當時4輪驅動系統科技的一大創新,無論引擎或底盤控制系統一直沿用至R33 GT-R亦只略為改良,直到今天日本當地改裝R32的風氣仍盛即可看出其地位,一直到1994年11月7日生產終了,市面上總共也不過43934部BNR32 GT-R。
在1994 年,FIA 啟動一個新的國際GT汽車比賽級別,並且命名為GT1。參加這個級別的比賽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不過參賽的車廠至少生產一台合法的該車型道路版本車型。這其中第一輛的GT1賽車是保時捷的Dauer 962以及麥克拉倫的 F1。麥克拉倫的車型在勒芒大賽中取得死亡勝利激發了梅塞德斯賓士開始設計他們自己的 GT1 賽車。
與麥克拉倫的 F1 車型不同,梅塞德斯賓士和 AMG 一起進行車輛的設計,而且是先設計一輛比賽用車型號,然後再生產一台道路版本的車型。從設計到生產出來僅僅用了 128 天,CLK GTR 在1997年首次登台亮相。在碳纖維材質的發動機蓋下面是一台經過 AMG 調試的 V12 引擎。除了車頭燈和車尾燈以外,沒有任何地方可以看出這台 CLK GTR 與 CLK 有任何的關聯。
與寶時捷的 911 GT1 相比較,CLK GTR 馬上就取得了成功。在有著高超技術才能的駕駛員 Bernd Schneider 和 Klaus Ludwig 的駕駛下,CLK GTR 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在1997賽季的最後,Schneider 被加冕為世界冠軍。
在1998 的首場比賽里,有兩台的 CLK GTR 參戰,並且兩台都獲得了勝利。在接下來的8場錦標賽中,勝利被 CLK GTR 的替補 CLK LM 贏得。在1998 和1999年 AMG 建造了25輛限量版的道路版本GTR。
GTR是一種賽車型號標准。
實名是GT-R,
GTR是性能特徵
G(Grand):性能優越的車
T(Touring):能夠長途賓士的車
R(Racing):適合用來比賽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