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遊安全問題論文
① 戶外徒步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徒步旅行注意事項1、出行時准備好一雙合腳的鞋,一般的行程基本上是靠自己的雙腳走的,最好選擇球鞋、布鞋和旅遊鞋、平底鞋。2、要做好保暖工作,早晚天氣變化大,如果是山區,溫差更大,要帶好保暖衣物,備好雨具。3、帶好必備的葯品。4、請保管好您的貴重物品,每次離開住宿地前檢查好自己的物品,避免旅行中臨時忙亂,丟失物品,防止被竊。5、注意自身旅遊安全,勿擅自到未開放的旅遊山區和危險山區遊玩。6、愛護環境衛生,不破壞景區資源。7、晚上最好不要獨自一人活動,以免發生不必要的麻煩,自由活動時,最好結伴而行,有事請及時與導游聯系。8、注意飲食衛生,盡量避免小攤小販兜售的食品。
② 戶外運動論文
關於我國高校戶外運動發展現狀的分析
摘要:國外對於戶外運動的研究是在20 世紀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開始,它的出現是人類對體育提出了新的需要,當今社會人們的工作方式
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質的飛躍,人們新的需求不斷增長,渴望回歸自然的思想愈來愈強烈,進行旅遊、探險等戶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2003 年我國教
育部把戶外運動明確納入普通高等體育教育的范疇,並從2007 年起將戶外運動課程在全國范圍內的普通高校進行全面推廣。針對我國高校的戶外
運動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總結,旨在推廣和普及戶外運動在我國健康發展。
關鍵詞:戶外運動;發展;運動普及
雖然戶外運動自20 世紀80 年代從歐美國
家傳入中國,但在2000 年以前有關戶外運動文
獻並不多見,直至2002 年以後才相繼有少量戶
外運動文獻出現,而把戶外運動納入高校體育
教育課程進行系統研究的文獻就更加少之又
少。戶外運動被納入高校體育課程進行研究最
初源於中國登山協會戶外運動管理中心的張志
堅和中國地質大學的董范。1989 年時任中國地
質大學地質教師的張志堅和董范就提倡在地質
專業學生中間開展野外生存、攀岩、登山等戶外
體驗課程,以提高地質學生野外作業時的生存
能力從而滿足地質專業學生進行自然科學考察
的需要。這也是我國戶外運動得以發展的源頭。
1 我國戶外運動發展的前景研究
近年來戶外運動在我國不斷升溫,據業內
人士估計我國目前參加戶外運動的人數已經達
到5000 多萬,產業規模也超過了100 億元,並
且每年以翻倍的速度不斷地增長,由於戶外運
動所特有的挑戰性、刺激性和參與性等特點,正
好適應了當今人們的需求,因此頗受人們的喜
愛。不僅如此,作為推動我國戶外運動的重要力
量,近幾年戶外運動也受到我國高校大學生們
的格外青睞,許多高校成立了自己的戶外運動
協會,同時全國每年舉辦各種大學生戶外運動
比賽,參與人數成倍增加。
2 我國學校戶外運動教育的情況分析
戶外運動課程是指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資
源,以傳授戶外運動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技能
為主要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獨立安全地參與
戶外運動和競賽的能力、增進學生身體健康、拓
展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
學生綜合素質為主要教學目的的一門課程。
2007 年四川省教育廳,對某高校進行了問卷調
查,通過其數據總結如下:
2.1 學生對戶外運動的理解
從數據結果中可看出,學生對戶外運動的
理解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鍛煉身體:體育的最大功效在於它是
一種強身健體的最有效手段。體育運動還能調
節人的心理,給人注入一種奮發向上的活力,使
人朝氣蓬勃精神得到極大的陶冶,這是其它任
何活動所無法比擬的。
第二,興趣愛好。調查發現大學生參加戶外
運動的動機正朝娛樂、消遣的方向轉移。對體育
運動的興趣愛好則是較多學生參加戶外運動的
重要動因。它使這部分學生對參加戶外運動表
現出極大的熱情和積極主動的態度。
第三,愉悅心情:體育的作用之一是調節人
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心態。當今大學生學習壓力
大,面臨擇業、就業等問題。心理壓力較大,通過
戶外運動能夠在自然中得到較好的放鬆。
第四,社會交往。在強調團隊協作的當今社
會中,不僅鍛煉集體主義思想,而且在與隊員或
活動中的其他個體交往的過程中發展友誼,鍛
煉社會交往能力。
當前很多院校只注重對大學生知識與技能
的培養,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即將步入社會,有
著豐富的精神世界,有著獨自的個性,而學生對
戶外景色的欣賞過程,也是對美的追求和享受
的過程,學生自覺地接受著美的熏陶和個性的
陶冶。學生的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都
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培養,學生的身心得到了
全面的、和諧的和健康的發展。
2.2 學生參與戶外運動的意願情況分析
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對參與戶外運動的
愛好意願情況,對大學生進行戶外運動的意願
進行了問卷調查,有23%的大學生選擇了非常
願意,39%的大學生選擇了願意,28%的大學生
選擇了一般,不願意的僅佔10%(數據來源:四
川大學體育學院學報,2
008),具體情況如圖1
所示:
圖1 學生參與戶外運動意願情況
(不包括郊遊)
2.3 我國高校學生參加戶外運動項目歸納
2005 年國家體育總局對我國高校學生,參
加的戶外運動項目做了歸納,具體分為五大類,
包括:
第一,山地項目:包括叢林系列、峽谷系列、
岩壁系列以及其他。
第二,海島項目:包括荒島生存、灘塗運動、
峭壁運動、環島運動和潛水。
第三,荒漠項目:包括沙漠系列、荒原系列
和濕地系列。
第四,高原項目:包括登山系列和探險系列
(冰川探險、雪地探險)。
第五,人工建築項目:包括攀樓、攀塔和公
路穿越。
按參與的人氣排列依次是:郊遊、登山、野
營、徒步穿越、定向越野、攀岩、越野騎行、溯溪、
漂流、岩降、滑雪滑冰和溶洞探險。郊遊與登山
是我國的傳統戶外項目,充分體現了愉悅身心
的意義;野營與徒步穿越是進年逐漸流行的戶
外項目,它反應了當代大學生渴望有機會進行
互相交流和溝通,渴望回歸大自然,遠離城市的
喧囂。定向越野是目前我國教育部大力推廣的
戶外項目具有強健體魄、拓展心質、熔煉團隊精
神等價值,目前在高校學生中特別流行,第六位
的是攀岩,攀岩運動是從登山運動中派生出來
的運動項目,被稱為懸崖上的芭蕾,它集健身娛
樂和競技為一體受到廣泛的歡迎,在我國舉辦
的幾屆全國大學生攀岩大賽對攀岩運動的開展
起到了推動作用。攀岩後依次為越野騎行、溯
溪、漂流、岩降、滑雪滑冰和溶洞探險。由於場地
器材及相關教練缺乏等原因,排序後半部分的
對裝備、技術高要求的運動項目被大學生選擇
的比例較小。總的看來大學生對戶外運動的選
擇多是技術要求較低、器材限制較小、難度級別
較低的項目,這與我國戶外運動專業師資不足、
課程開設較少、裝備缺乏呈正相關。
3 戶外運動的人才培養需求
據調查我國目前戶外從業人員擁有此類證
書的人並不多僅佔12%,而且通過短期的培訓
並不能使一些戶外從業人員達到較高的專業水
准,同時我國戶外運動行業管理方面存在著諸
多漏洞,許多不具資質的戶外從業人員與非正
規的俱樂部在目前我國戶外運動市場佔有較大
的比例,此類從業人員專業水平相對較低,從而
導致我國戶外運動現存問題的出現。由於戶外
運動發展較快,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如高
山向導、戶外領隊、拓展培訓師、攀岩保護員等
缺口很大,同時,作為新興的攀岩、戶外、拓展運
動等,場地標准和人員資格認證工作呈滯後狀
態,以及我國戶外運動現存問題的出現,勢必影
響我國戶外運動的發展,因此培養出專業戶外
技能人才與戶外管理人才是迫在眉睫的。
參考文獻
[1]李凌.試論教育理論指導下的高校戶外運動
一中日高校課程比較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
報,2006,7.
[2]操學誠,吳祖德.戶外運動與青少年的全面發
展[J].中國青年研究,2006,6.
[3]汪治國.成都市高校大學生開展戶外休閑運
動的調查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2008,3.
[4]仝仕勝.對高校戶外運動的探索[J].體育世界
(學術版),2006,3.
③ 求一篇關於出行安全的論文以議論文的形式來寫不少於3000字
面臨全世界氣候系統瓦解的危險,咱們必需行動起來,不想當氣候災黎,就要當氣候公民。作為一位平凡的地球氣候公民,在這里,我拍發倡議:只要咱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油、骨氣,饜足基本需要,限定豪侈浪費,就能產生偉大的節碳效驗。為此咱們但願大家以及你的家人、朋友可以或者許參與進來,配合體貼環保,降低碳排放。讓咱們一路從節能「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總體上配合做到:食:出外吃飯,盡量罕用一次性筷子,出門用餐時本身隨身攜帶帶一套餐具,這樣既衛生,又不浪費。用:洗菜水、洗澡水輪回哄騙、房間照明選擇節能燈、購物使用環保袋、紙張雙面列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盡量購買包裝簡單的產品等等,既減少生產中消耗的能+量,也減少了樂瑟。節電、節水。罕用升降機,合理使用電視機、冰箱、電腦等電器,及時切斷其電源。工作時,單面紙要重復哄騙,能電子化辦公的罕用紙張。平時,咱們應該做到罕用紙巾,改用手絹兒,相當於掩護了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行:倡導多步行、多騎腳踏車、多乘坐大眾交通工具。汽車是碳酐的排放大戶,有需要購買汽車的話,應盡量選擇低油耗、更環保的汽車。少開車,選小排量車。以是,如果塞車的步隊太長,還是先熄了火,等車隊起頭移動再開火吧!思量到坐公交為世界情況做的貢獻,至少可以相互消除一部分隔私人車帶來的優越感。出行時,盡量走路或者乘搭大眾汽車。這樣既減少尾氣排放,又熬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呢?低碳生活,對咱們平凡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咱們應該踴躍倡導並去實踐低碳生活,咱們不該該只在這里拍發倡議,咱們應該不僅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骨氣這種小事做起,更應該注重從咱們的日常的衣食住行上做起。低碳生活是咱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體式格局,只要咱們去行動,就能夠接近低碳生活,甚或者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准。底下先來談談咱們周圍睡房裡同窗們的低碳綠色生活吧!面臨全世界氣候系統瓦解的危險,咱們必需行動起來,不想當氣候災黎,就要當氣候公民。作為一位平凡的地球氣候公民,在這里,我拍發倡議:只要咱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油、骨氣,饜足基本需要,限定豪侈浪費,就能產生偉大的節碳效驗。為此咱們但願大家以及你的家人、朋友可以或者許參與進來,配合體貼環保,降低碳排放。讓咱們一路從節能「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總體上配合做到:食:出外吃飯,盡量罕用一次性筷子,出門用餐時本身隨身攜帶帶一套餐具,這樣既衛生,又不浪費。用:洗菜水、洗澡水輪回哄騙、房間照明選擇節能燈、購物使用環保袋、紙張雙面列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盡量購買包裝簡單的產品等等,既減少生產中消耗的能+量,也減少了樂瑟。節電、節水。罕用升降機,合理使用電視機、冰箱、電腦等電器,及時切斷其電源。工作時,單面紙要重復哄騙,能電子化辦公的罕用紙張。平時,咱們應該做到罕用紙巾,改用手絹兒,相當於掩護了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行:倡導多步行、多騎腳踏車、多乘坐大眾交通工具。汽車是碳酐的排放大戶,有需要購買汽車的話,應盡量選擇低油耗、更環保的汽車。少開車,選小排量車。每月少開一天,每車每年可減排碳酐98公斤,如果出行選擇大眾交通工具或者腳踏車,碳酐排放量將會更少。以是,如果塞車的步隊太長,還是先熄了火,等車隊起頭移動再開火吧!思量到坐公交為世界情況做的貢獻,至少可以相互消除一部分隔私人車帶來的優越感。出行時,盡量走路或者乘搭大眾汽車。這樣既減少尾氣排放,又熬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呢?低碳生活,對咱們平凡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咱們應該踴躍倡導並去實踐低碳生活,咱們不該該只在這里拍發倡議,咱們應該不僅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骨氣這種小事做起,更應該注重從咱們的日常的衣食住行上做起。低碳生活是咱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體式格局,只要咱們去行動,就能夠接近低碳生活,甚或者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准。底下先來談談咱們周圍睡房裡同窗們的低碳綠色生活吧!望採納!
④ 1200名大學生徒步迷路,旅途探險怎麼做到堅決不拿安全開玩笑
很多人都有一個熱愛探險,熱愛探險的夢想。但是探險需謹慎,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比如之前就有新聞報道,甘肅有1200名學生徒步穿越戈壁迷路而報案,這幸虧是有人報警,警方出動幫忙,不然一直走下去還不知道會遇到多少麻煩呢!
探險不是拿生命開玩笑。尤其是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外出探險多是為了尋找刺激,但是又缺乏相關知識,這樣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使家人朋友們為你擔心著急。所以在探險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備。
探險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美好追求,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運動。但是也要注意制定好計劃,做好充足的准備以應對困難。願每一個探險愛好者都能安全又愉快的完成自己的探險夢!
⑤ 獨自戶外運動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和好的建議
旅行中吃水果的特別注意項
水果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有的能生津止渴,清暑解煩,有的能健胃消食,還有的有治病的作用。但是,吃水果也要注意吃得衛生,吃得科學。 要清洗干凈 吃水果前,最好將水果消毒好,在0.1%的高錳酸鉀或0.2%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5-10分鍾,再用清水沖凈即可。或在開水中燙半分鍾左右用以殺茵。有的水果可先在冷水中沖洗一下再剝去皮吃,不僅能將皮上附著的細菌去掉,而且還能避免將果皮上殘存的農葯吃下去。 要「四不吃」 1)不吃不成熟的水果,因這樣的水果含鞣質多,味澀可口性差。 2)不要摘不認識的野果吃,因為有些野果對人體有害。 3)不要吃腐敗變質的水果,因為這樣的水果中有大量細菌繁殖,食後容易引起疾病。 4)不要隨便剝食果仁,因有些果仁中含有毒物質(如苦杏核仁,枇杷核仁等),食後會引起中毒。 注意水果的性質和治療作用 有些酸味水果有助消化作用,如山楂、木瓜、枇杷及酸味的蘋果、梨、葡萄等,宜飯後吃。還有的水果,如生吃白果會引起中毒,必須熟吃,菠蘿會使有的人產生過敏反應,吃柿子不當會發生胃結石等,須引以注意。 不同水果有著不同性質,一般分為濕性、涼性和中性。若能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食,就更有益於健康。例如身體平素虛弱、怕冷、手腳涼、大便稀薄等,所謂「虛寒之體」,應選食溫性或中性水果;相反,若口乾舌燥、心煩、大便乾等,所謂「上火」、「升虛火」者,應選食涼性水果。 常見水果的性質 溫性水果:山楂、櫻桃、石榴、荔枝、青果、木瓜、白果等。 涼性水果:西瓜、甜瓜、梨、柑、桔、香蕉、桑椹、柿子、荸薺等。 中性水果:葡萄、蘋果、桃、杏、菠蘿、龍眼、甘蔗、烏梅等。
夏天戶外活動中的六項注意
夏季進行戶外穿越,登山,騎行等運動時,陽光相當強烈,務必請注意以下幾項:
1.防曬:一般來說,隊伍在早晨出發,到達出發地點已經是將近中午,隊伍前進時間不長,已經是正午時分這個時候的氣溫最高,驕陽似火,陽光中的紫外線特別強烈,皮膚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會造成1~2度的灼傷,並會發生中暑現象紫外線還可以透過皮膚骨骼,輻射到腦膜視網膜,使大腦和眼球受損傷!
應對措施
高溫天氣下應盡量避免走海岸線和山脊上的防火帶參加一般的活動一定要帶上太陽帽墨鏡防曬霜毛巾,穿長袖上衣,並帶上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丸清涼油等防暑葯品
2.飲水
夏季戶外運動出汗多,必須及時補充水分,但如果飲水方式不對,會引發不良的後果很多飲料廣告中的模特,在動中或休息時,往往拿起一瓶飲料一飲而盡,看起來很解渴,實際上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上來說,是非常有害的運動中和運動後大量飲水,會給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特別是給心臟增加負擔,造成更加疲勞大量飲水的結果只會是出汗更多,導致鹽分進一步流失,引發痙攣抽筋
應對措施:
少量多次,每次喝水只喝幾口一般來說,夏季一天的活動(5-8個小時),至少需要2-3升以上的飲用水,高溫情況下甚至需要6升水建議攜帶量:600毫升的瓶裝水4P以上,550毫升的運動飲料1P以上,榨菜50克也可以自己調配運動飲料,配方:綠茶或紅茶若干(袋裝的2小包)果珍等水果味粉狀沖飲料若干葡萄糖若干食用鹽少許(可選項,醫用的生理鹽最佳)
3.熱病(熱衰竭中暑)
夏季參加戶外運動,由於氣溫高,運動量大,身體內的熱量積累的比散發的多,如果不注意防範,就很容易發生熱病,熱病輕微的為熱衰竭,嚴重的就是熱中風(也就是中暑)
在高溫天氣下運動,人的身體為了降低體溫,皮膚的血管會膨脹,而且會因大量排汗而導致失水現象的發生,循環到腦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的血液會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結果會發生以下症狀:脈搏加快皮膚濕冷眩暈虛弱惡心,這就是熱衰竭如果不及時處理降溫,體內的溫度進一步積累而使身體的關鍵器官溫度上升到危險的地步,就會出現緊急症狀:脈搏極快虛弱頭疼心理狀態改變(意識模糊或是無法配合,慢慢陷入昏迷)皮膚熱燙而泛潮紅,這說明已經發生中暑,如果不及時處理,會有生命危險
由於活動中為了防曬和防止身體被茅草荊棘拉傷,行軍中需要戴帽子穿長衣長褲,但這樣就帶了散熱的問題為幫助體溫散發,在陽光下行走時,可以用水把帽子浸濕;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時,把帽子去掉;休息的時候,盡量把背包放下來,把上衣領口紐扣解開一些;休息的地點最好是太陽曬不到和通風的地方
行軍途中要注意節奏,一次行走不宜超過一個小時,高溫情況下30分鍾左右休息一次,根據具體情況休息5至15分鍾,以免脈搏過快體溫過高和大量出汗引發中暑另外,一路上必須要注意補充水鹽份和電解質,帶齊防暑葯品
應對措施:
如果肌肉發生抽筋,馬上找地方休息,在抽筋的部位按摩,慢慢地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舒緩伸展開來,最重要的是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當出現熱衰竭以後,必須馬上休息,最好是找一個陰涼的地方,把患者的雙腳抬高,頭部稍微放低,立即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及流質的東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丸等防暑葯品
當出現熱中風(中暑)現象,必須馬上處理患者可能會因為意識模糊而無法合作,必須把患者扶到陰涼的地方,採用蒸汽冷卻法,把水均勻地灑到患者的身上頭上,並不斷吹風,(最好有冰塊,用毛巾包起來放在頭上身上降溫)等到身體溫度恢復到正常體溫,就不必再降溫了不過要繼續觀察患者的溫度和身體狀況,因為體溫有可能會再度升高而需要再次實施降溫如果患者的嘔吐反射能力和吞咽能力沒有問題,可以給患者喝冰涼的流質物體,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及流質的東西,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丸等防暑葯品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熱衰竭患者,經過處理恢復正常以後,基本上可以繼續完成後續的活動嚴重的中暑患者,除非恢復的很好,建議找人陪伴讓患者退出活動
4.熱傷風
夏季在高溫下運動,人體內部產熱快,皮膚的毛細血管大量擴張,以利於身體散熱如果遭遇到過冷刺激,會使體表已經開放的毛孔突然關閉,造成身體內臟器官功能紊亂,大腦體溫調節失常,導致生病,通常會發生熱傷風,也就是夏季感冒,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應對措施:
夏季行軍途中,大汗淋漓的情況下,如果有山泉水溪流池塘等,或者是途經海邊,千萬不能貪圖一時涼快而立即跳下去洗涼水澡即使活動結束,到達目的地以後,也要等身體溫度降下來以後再洗涼水澡活動結束以後,如果大家返程的車輛是空調車或者在空調房裡,務必不能打開空調直接對著身體吹,最好是打開車窗戶用自然風降溫,等身體溫度降下來以後再開空調
5.冷飲
夏季參加戶外活動,如果有冰鎮飲料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活動中或者是活動結束以後,不能馬上大量吃冷飲冷飲不僅降低了胃的溫度,而且也沖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機能受損,輕則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重則導致急性胃炎
應對措施:
少量攝入冷飲對降溫有利,但不能過量,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大家出發前帶的冰凍飲料等,要少量多次地飲用活動結束以後,要等身體溫度大幅度降下來以後,才喝冰凍的飲料或啤酒等
6.衣服:
夏季戶外運動大量出汗,衣服很快就濕透了,很多人到達目的地以後,往往任憑衣服濕著,企圖靠自己的體溫把衣服烤乾這樣做是極其有害的,長此以往,會引發風濕或關節炎等疾病
應對措施:
參加活動前,在背包里帶上一套備換的貼身乾衣服(特別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了目的地以後,即刻把濕衣服換下來活動途中休息的時候,在風很大的情況下,如果休息的時間較長,要及時穿上外套,否則風會把身體的熱量大量帶走,人的身體冷熱交替,很容易引發疾病
為方便汗水揮發和散熱,去戶外活動的外衣最好買化纖成分的快乾服裝,最佳的是快乾並防紫外線的衣服,褲腿最好可以拆卸下來(轉)
沒人想生病,當然要聽勸了,主意不錯
大概就是這些吧,如果你覺得還不夠你可以告訴我。
⑥ 幼兒園戶外活動安全問題的研究論文
安全是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的危害的隱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安全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 「安全」作為現代漢語的一個基本語詞,在各種現代漢語辭書有著基本相同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對「安」字的第4個釋義是:「平安;安全(跟『危險』相對)」,並舉出「公安」、「治安」、「轉危為安」作為例詞。對「安全」的解釋是:「沒有危險;不受威脅;不出事故」。《辭海》對「安」字的第一 辭海個釋義就是「安全」,並在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含義上舉了《國策·齊策六》的一句話作為例證:「今國已定,而社稷已安矣。」 當漢語的「安全 」一詞用來譯指英文時,可以與其對應的主要有safety和security兩個單詞,雖然這兩個單詞的含義及用法有所不同,但都可在不同意義上與中文「安全」相對應。在這里,與國家安全聯系的「安全」一詞,是security。按照英文詞典解釋, security也有多種含義,其中經常被研究國家安全的專家學者提到的含義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指安全的狀態,即免於危險,沒有恐懼;另一方面是指對安全的維護,指安全措施和安全機構。
⑦ 旅遊管理畢業論文怎麼寫
大學生自助旅遊探析 摘要] [關鍵詞] 自助旅遊是一種時尚的旅遊方式。在旅遊消費已經成為大學生熱點消費時,大學生自助旅遊也隨之而生。但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 系列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從配套服務設施的完善、安全建設的加強、高效信息平台的構建、專項服務機構的設立和學生旅遊優惠政策 的加強等方面進行探討,使得大學生自助旅遊能夠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繁榮大學生旅遊市場。 大學生自助旅遊對策 一、大學生旅遊的影響因素 二、大學生自助旅遊發展現狀 三、大學生自助旅遊存在的問題 四、大學生自助旅遊的解決對策 (一)經濟因素 大學生目前大多仍為消費者,沒有獨立 的經濟收入,收入來源主要是父母給的零花 錢,還有其他親戚給的壓歲錢,有些學生也 利用假期打工得到一些收入,但總的來說, 收入來源十分有限,受制於家庭經濟狀況等 因素,因而在旅遊時仍以基本消費為主,只 是花在吃、住、行上,享受型的不多。 (二)時間因素 大學生出遊的時間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 征。調查結果顯示,多集中在假期較長的寒 假和暑假。旅遊平均停留時間為4.8天。 (三)空間因素 大學生的旅遊願望是非常強烈的,但因 為長期生活在學校和家庭范圍內,缺少旅遊 經驗,社會實踐能力較弱,出遊的顧慮較 多,因此多選擇中短線。調查結果顯示,大 學生省內游的百分比是59.96%,國內游是 39.62%,海外游為0.42%。[5]可見,大學生 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符合旅遊的距離衰減規 律,即旅遊人數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少。 (一)出遊人數越來越多 大學生的出遊人數越來越多,接觸和了 解外面的世界是他們習慣性的選擇。據對重 慶、昆明、南京三個城市的300名在校大學生 進行抽樣調查顯示:62.5%的大學生有外出 旅遊的經歷,19.5%的大學生正准備出遊; Troveilok網在線調查也顯示:52%的大學生 准備暑假參團旅遊或邀幾個朋友自游天下。[6] (二)背包族日益受到關注 由於他們背著大包做徒步旅行,因此在 國外被稱為backpacker或trekker、hiker; [7]他們通常比較節省,有時也被稱為budget traveler,也正是由於這個特點,使他們一直 沒有受到國內旅遊業的重視。近幾年,隨著 自助旅遊的發展,背包族也日益受到了關 注。學生族自然是這一群體的主力軍。 (三)自助旅遊越來越深入人心 具備了一定旅遊經驗的大學生,越來越 偏向於較為個性化而且具有挑戰性的自行出 游。一方面,自助游可以自行選擇個性化的 旅遊路線;另一方面,自助出行可以得到較 便宜的旅行費用,花費最少的金錢而獲得最 大的精神滿足。因此,自助旅遊對追求新 奇、體力較好而且文化層次較高的大學生具 有較大的吸引力。 (一)基礎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全面發展,旅遊基礎 設施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對於自助旅遊者來 說,這一因素仍然制約著大學生自助旅遊的 發展,如旅遊目的地各景點之間缺乏便利的 公共交通,旺季住宿設施緊張,並且很多的 自助旅遊者前往的旅遊目的地以及他們所選 擇的住宿設施都缺乏預訂網路,很難提前預 訂房間。 (二)安全問題急待解決 安全問題對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沒有 安全保障,大學生即使有強烈的旅遊動機也 無法成行。2006年的「五一黃金周」期間, 全國發生較大的與旅遊相關的安全事故11 起,共有遊客19人死亡,23人受傷,90人被 施救,來自全國假日辦的統計信息顯示,上 述事故,除1起發生在景區內,其餘10起均是 散客自助旅遊或離團自行活動過程中發生 的。[9] (三)自助旅遊信息不夠全面 人們現在查詢旅遊信息的渠道越來越 多,旅遊報刊、自助叢書、電視中的旅遊欄 目等。但是這些渠道所提供的信息卻不夠全 面,真正能為大學生提供的自助旅遊信息相 對較少。一些網路開通了酒店預訂、機票預 訂、旅遊線路預訂、網上拼團等多項服務, 但必須「在線預訂,離線確認,離線付 款」,自助旅遊者無法通過網路預訂使自助 游更輕松便捷。[10] (四)旅遊企業行為短視 大學生旅遊正在成為旅遊客源市場的新 寵兒,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其利潤薄、 事情多、責任大,許多旅遊企業也因此而不 願涉足這一市場。另外,傳統的旅行社產品 多數屬於團體旅遊產品,對自助旅遊的重視 不夠。 (五)優惠政策的力度較小 在國外,對大學生旅遊有很多的優惠政 策,對開拓學生旅遊市場的旅遊企業也予以 支持。日本、美國、朝鮮等國對開拓學生旅 游市場的旅行社實行稅收、線路設計等方面 的優惠。[11]而我國大中專學生憑學生證一年 只能坐四次火車,且局限在學校和家庭所在 地之間,對開發學生旅遊市場的企業也沒有 相關的優惠政策,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大 學生旅遊的快速發展。 (一)基礎配套設施的完善 無人導游系統的設立。大學生自助游沒 有導游陪同,許多事情都要自己解決。因 此,設立無人導游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它 可以幫助自助游者更方便、更安全地完成旅 游活動。無人導游系統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的內容:自助旅遊手冊,地面標示物,景區 遊客咨詢中心。 (二)安全建設的加強 健全安全救援系統。目前我國公共救援 體系基本還是空白,救援任務多數時候是由 俱樂部成員、公安及當地政府部門來承擔, 但是公安和政府部門未必具備安全專業的救 援能力,這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壓力。政府應 發揮主導作用承擔發起,協調責任,再通過 市場手段吸引保險公司建立相關險種,多方 合作,建立公共救援體系,以保障救援能及 時有效。 (三)高效信息平台的構建 大學生自助旅遊網的建立。大學生自助 旅遊網站的建立可促進大學生自助游的發 展,可收集大學生旅遊活動記事,把他們旅遊 的所見、所聞、所感用文字和圖片的形式表現 出來,建立在線互動欄目,讓大學生在網上自 由交流,交流信息,使他們的出遊更加安全、 便利。在線咨詢和預訂服務的完善。 (四)專項服務機構的設立 隨著大學生旅遊市場的不斷發展,旅遊 商家也逐漸看到了這一商機,他們根據大學 生求新、求險、求刺激、求知識、求溝通的 心理需求為大學生建立了專項服務機構-學 生旅遊超市。它的主要特點就是選擇線路的 自由化,旅遊消費的廉價化,實際出遊的便 捷化,團體聯合的規模化。 (五)學生旅遊優惠政策的加強 應放寬自助旅遊出遊的相關政策,激發 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助旅遊,支持旅行社經 營自助旅遊業務;在各方面給予優惠,降低 自助旅遊價格;另外,應該積極推動銀行業 向大學生提供旅遊消費貸款服務政策,政府 和學校聯合設立大學生旅遊專項基金,積極 推動修學游,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全面 素質,繁榮大學生旅遊市場。[11] 參考文獻 [1]陳俊鴻,論風景名勝區自助旅遊的開發[J]旅遊學 刊,1995,6:40-44 [2][7]盛蕾,背包旅遊及其特徵[J]社會科學家, 2003(7):88-90 [3]楊麗娟,賴斌,論我國當代自助旅遊的興起與旅 游者需求的變遷[J]商場現代化,2005(18):52- 53 [4][5]梁留科,錢宏勝,陳德廣,河南高校大學生旅 游市場初探[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7,7 (2):79-80 [6][11]焦士興,曹新向,關於開發學生旅遊市場的 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5):99;101 [8]丁磊,淺析自助旅遊發展的障礙與對策[J]商業研 究,2006(9):95-96 [9]劉麗梅,黃金周自助游檢驗安全意識[N]中國青年 報,2006-05-12
⑧ 徒步旅行應該注意什麼
1、預熱身體,健康的體魄與良好的體能儲備是徒步穿越最重要的條件之一。這些沒有捷徑可走,必須制定適合自己的一個體能訓練計劃,在耐力、力量、負重行走等方面漸漸增進,
2.最好是結伴而行,至少是三個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則互相干擾,行動不便。行李帶得少而輕,但一定要帶一些常用葯。
3.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兩頭稍慢,中間稍快,開始行走要慢行,幾天後再加快速度。每天途中應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點應避免烈日直曬和低窪、潮濕處。
4.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營養的補充,不要長時間僅僅食用干糧,要盡量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住宿可以選擇小程序旅小築,安全實惠。
5.徒步時較為理想的是穿旅遊鞋,因為此種鞋有一定彈性,還要輕便、透氣、防滑,對大腦能起到適度的緩沖作用,還能減少因長距離行走而引起的腳脹,也可以穿半新半舊的膠鞋。
6.徒步上山,身體要略向前傾;攀登陡峭山坡應走之字形路線;下山時,身體應稍後仰,放鬆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⑨ <旅遊安全管理的思考> 幫忙寫個大綱和論文
旅遊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
旅遊安全是旅遊業的生命線,在旅遊業中扮演著極為重要而特殊的角色。
第一,安全是旅遊活動進行 的保障。旅遊安全為旅遊者的精神愉快、身心放鬆提供了最大保障,使旅遊者能真正融人到旅遊地 的異地生活體驗中。
第二,旅遊安全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第三。旅遊安全隨旅遊業的發展而日益 出現、屢見報端。較早引起廣泛關注的當屬1994年3月31日發生在浙江千島湖的特大搶劫縱 火殺人案,造成32人死(其中24名台胞)。旅遊安全問題的客觀存在損害了旅遊地形象,給旅遊者心頭蒙上陰影,並對旅遊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旅遊安全音理現狀分析
1、概況 目前旅遊安全尚未得到應有的社會關注,安全問題也時有發生。據統計,1999年全國僅上報國家旅遊局的旅遊安全事故就達40起,共造成54人死亡,99人受傷;其中,急病脫險3人。
2、宏觀管理法規 現有旅遊安全法規大體分為三類:(1)旅遊主管部門頒布的全國性旅遊安全法規,如《旅遊安全管 理暫行辦法》、《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報告制度試行辦法》、《漂流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關 於加強旅遊涉外飯店安全管理,嚴防惡性案件發生的通知》。(2)其他相關部門頒布的全國性相關法規,如《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國標GB/T16767—1997游樂園(場)安全和服務質量》。(3)旅遊主管部門頒布的地方性 旅遊安全規章,如《吉林省旅遊安全管理辦法》等。這些安全法規幾乎涉及旅遊業運行的各個方面,大體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旅遊安全管理法規體系。然上述法規多停留在操作層面,仍存在諸多問題。
3、旅遊安全管理機構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除國家旅遊局外,旅遊業正常運作尚有其他主管機構。例如,旅遊景區的 主管機構有旅遊局、建委、林業廳、環保局、消防隊等。這些部門共同形成了旅遊安全管理的外圍 機構群體,能比較有效地抑制安全問題的發生。但也容易因主管機構多且分散而形成多頭管理和管 理的「真空地帶」,造成旅遊安全管理的低效。旅遊行業內部,雖有部分旅遊管理部門、旅遊企業 (尤其是飯店)設立了專門的旅遊安全管理機構或設有專人負責安全管理工作,但至今尚有為數不少的旅遊企事業單位連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也沒有。
4、旅遊安全配套設施 作為較早與國際接軌的行業之一,旅遊企業能夠及時地引進或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和新設備,配備相應 的安全配套設施,如飯店業中的防火防盜系統、閉路監視系統等。但由於折舊年限、安全使用年限、資金問題等的客觀存在,旅遊安全設施設備者化、配套不齊全、產品質量不合格現象依然存在。
5、安全管理范疇 現有旅遊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消防管理、治安管理、食品衛生管理等幾大內容,並隨著消費者意識與服 務意識的增強,增加了旅遊投訴管理;從內容上涵蓋了較為成熟的旅遊項目如娛樂場所、游樂園、 漂流旅遊安全管理等。但由於一些頗受旅遊者歡迎又對安全需求較高的參與型、探險型特殊旅遊項 目(如蹦極、漂流、空中滑翔、熱氣球觀光)的迅速興起;管理法規、措施相對於經營的滯後性( 時至今日尚無類似《漂流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的蹦極、滑翔、熱氣球安全管理辦法);地方和 企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因此,一些新興項目尚未及時納人安全管理范疇,新興旅遊項目的安全 事故時有發生。1995年4月23日,湖北省神農溪發生漂流翻船事故,8位台灣遊客和3名船 工死亡;1996年3月,廣東飛圖游樂城一熱氣球失控,一香港女遊客墜地死亡;1999年1 0月,上海錦江樂園一台灣遊客跳蹦極致死;1999年10月3日,貴州馬嶺河峽谷發生纜車墜毀事件,14死ZI傷。6、旅遊管理部門(者)安全認知 旅遊安全問題的破壞性已引起旅遊管理部門的重視。表現在:①旅遊管理部門注意到旅遊旺季、重大 節日、重大旅遊活動等特殊時期的安全保障問題。2000年「五一」前,國家旅遊局下發有關通 知,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准備,並公布了旅遊投訴熱線電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還於「六一」前對 游樂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各級旅遊主管機構更於2000年國慶節「黃金周」到來之前啟動了旅遊 預警預報系統。②關注可能影響旅遊者生命安全的環境因素。1995年以來,除國家旅遊局的正 式文件外,安徽、陝西、浙江、貴州等地方旅遊局也分別發出了《關於加強汛期旅遊安全工作的緊 急通知》、《關於加強旅遊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海外旅遊者人身安全工作的通知》 、《關於加強對漂流安全管理的通知》。③加強對旅遊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和檢查。如1996年重慶市開創性地採取評分方式,對旅遊景區景點的各項設施設備進行安全評估。盡管如此,地方旅遊管理部門對旅遊安全仍存在主觀認知不夠甚至認識錯誤的問題。楊建原(199 7)認為至少有兩方面原因(一、認為安全問題上報與否關系不大;二、認為安全問題上報會為本 地帶來不良影響),使得自1993年《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報告制度試行辦法》發布之後落實情況 不盡人意、旅遊安全事故未能及時上報問題仍然普遍存在。1996年,國家旅遊局共收到旅遊安 全事故通報、報告25起,其中,旅遊管理部門上報的僅6起。顯然,這種認識上的錯誤行為對掌握安全動態、及時妥善處理和消除安全事故帶來的不良影響、完善旅遊安全環境造成極大的障礙。
二、加強旅遊安全管理的思路與對策
1、加強旅遊安全的宏觀管理 由於旅遊安全的敏感性與負面性,旅遊安全問題較易被掩蓋或扭曲而失真,旅遊安全問題也未能引起 有關部門的充分關注。因此,切實提高旅遊安全管理意識,加強旅遊安全的宏觀管理,從政策、法規制訂到安全指標、經費確定等給子扶持,以切實做好旅遊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強旅遊安全統計並張榜公布 一方面可建立專門的旅遊安全統計資料庫,另一方面可以與公安部門、交通部門、醫院、保險部門聯 合建立安全信息網路。統計資料既是作進一步研究的基礎性資料,又是尋找症結、解決問題從而加 強安全管理的先導。旅遊安全統計還應向社會公開。這至少有如下優點:一、有利於引起旅遊者注 意,提高旅遊者的安全意識;二、引起管理部門的重視以加強安全管理,盡可能控制安全問題的發生;三、教育和督促發生安全問題的部門(企業),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3、設立專門的旅遊安全管理機構 設立專門的旅遊安全管理機構,由專人負責,能保證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有效控制安全問題。 盡管部分旅遊行政部門、旅遊企業(主要是飯店)設立了專門機構,但地方旅遊部門、景區和旅遊企業的旅遊安全機構還有待完善。
4、建立社會聯動系統與設立旅遊警察 建立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牽頭,由旅遊地居民、旅遊從業人員和旅遊管理、治安管理、社區醫院、消 防、保險、交通等多部門、多人員參與的社會聯動系統,形成共享資源、社會關注旅遊安全的局面。可考慮設立旅遊警察,作為社會聯動系統的主要執法力量。
5、完善旅遊保險 這是做好安全事故善後工作、保障旅遊者合法權益的保證,也是社會聯動系統、旅遊救援系統的基礎 。目前我國旅遊保險尚不甚完善,因此,改革旅遊保險制度、制定便於各種旅遊者投保的險種是旅 游保險的發展方向之一。根據《旅行社辦理旅遊意外保險暫行規定》(國家旅遊局,1997年3 月1日發布),旅遊意外保險屬於強制險種。但旅行社在履行這一強制性義務的同時,可由旅遊者根據自願原則向保險公司購買除強制性意外保險外的其他旅遊保險。
6、加強旅遊醫療衛生保障 這也是旅遊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環,包括旅遊地的旅遊涉外定點醫療單位、保健療養設施、康復專項旅 游設施或旅遊產品、旅遊區內的醫療站或醫療點、餐飲場所的食品衛生管理以及旅遊地、旅遊區的空氣質量指標等。
7、加強旅遊安全宣傳與教育,提高旅遊安全意識 確保旅遊安全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公眾教育。由於旅遊安全認知現狀不容樂觀,旅遊經營管理人員 沒有充分認識到旅遊安全對旅遊業的重要性,部分旅遊者對安全也沒有客觀的認識。旅遊安全問題 很大程度是由旅遊者、旅遊從業人員的疏忽而引發的,因此,旅遊安全宣傳和教育尤為必要。宣傳 教育既要面向旅遊者又要面向旅遊地社區和旅遊從業人員。前者可通過旅途中的各種告示和旅遊從 業人員的安全建議等達到目的。旅遊從業人員安全宣傳和教育包括兩部分內容:一為旅遊安全問題的危害性及其與旅遊業的關系,二為旅遊安全事故的處理。
8、構建旅遊安全( 管理)學科 鑒於旅遊安全在旅遊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所涉及范圍的廣泛性、系統研究存在的空白及旅遊業發展的 深遠影響,建立與完善旅遊安全學科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其任務在於對我國旅遊業運行中的旅遊 安全問題進行全面深人的分析與研究,揭示旅遊安全的運行規律及其本質,創建旅遊安全的管理模 式和控制指標,從而得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對策與措施,為建立旅遊安全管理規范和標准提供理 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