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門暑期旅遊安全隱患整改
『壹』 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
以上問題都需要進行整改回復
1由產權單位提供檢測合格報告(這個必須有)
2信號工安排有證人員進行作業,無證人員不能作業(提供有效證件復印件)
3有檢測報告以後才能辦理,未辦理使用登記塔吊是禁止使用的
4對未帶安全帽工人進行安全教育或者處罰
5現場一閘多用已經進行整改,刀閘配電箱全部拆除。
6木工作業區已進行防護措施
『貳』 文化和旅遊部將開展哪些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據報道: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關於做好暑期旅遊安全工作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出境自助游相關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防範各類涉旅突發事件的發生。
針對出境自助游,文化和旅遊部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加大我國公民在境外旅遊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切實做好我國公民出境自助游相關工作。要立即對當地在線旅遊企業和平台、旅行社開展緊急排查,下架一批不合格自助游產品。遊客在購買境外單項旅遊產品時必須填報遊客信息,要求在線旅遊企業和平台、產品供應商在宣傳銷售高風險的出境自助游項目時加強風險提示。要指導在線旅遊企業和平台建立完善出境自助游應急機制,明確在線旅遊企業和平台相關責任,完善應急預案,細化安全措施,暢通信息渠道,及時進行風險提示。此外,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旅遊和理性消費宣傳,引導遊客合理規劃出遊線路,選擇有運營資質的交通工具,不在旅遊探奇中盲目追求刺激。
『叄』 雲南官方發布的旅遊最嚴整頓令包括哪些內容
3月27日,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為整治旅遊市場突出問題,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促進旅遊產業健康發展,確保全省旅遊市場秩序在一年內實現根本好轉,上午,雲南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相關情況。據了解,措施將於2017年4月15日起施行。
(三)嚴懲針對旅遊者的欺詐銷售。嚴厲打擊各類商店以及酒吧、餐廳等場所通過「葯托」「酒托」等方式誘騙旅遊者消費的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購物商店虛假宣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誘騙購物、強迫購物、不明碼標價、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對商業賄賂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商局牽頭;省公安廳、旅遊發展委、質監局、食品葯品監管局、物價局配合)
二、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
(四)禁止「不合理低價游」。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遊活動,誘騙旅遊者,並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禁止旅行社發布、銷售「不合理低價游」產品,組織、接待「不合理低價游」團隊。對經營「不合理低價游」產品的旅行社予以停業整頓,對整頓後再次經營「不合理低價游」產品的,依法吊銷旅行社經營許可證。被吊銷經營許可證的旅行社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列入「黑名單」,實施行業禁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旅遊發展委牽頭;省工商局、物價局,省通信管理局配合)
(五)實行新的旅遊標准合同。出台新的旅遊合同示範文本,取消旅遊合同中的購物附加條款。對旅行社未與旅遊者簽訂旅遊合同,旅遊合同未載明游覽、娛樂項目具體內容和時間,未載明交通、住宿、餐飲等旅遊服務標准,旅行社指定購物點、推銷自費項目、強迫或變相強迫旅遊者消費的,依法從嚴處理。(省旅遊發展委、工商局負責)
(六)嚴格監管旅遊合同。加大對旅遊合同的日常監管,對簽訂虛假合同、陰陽合同的旅行社及從業人員,依法從嚴處理。實行旅遊合同電子化管理,實現旅遊者、旅行社及監管部門實時查詢,確保公開、透明。(省旅遊發展委、工商局負責;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七)建立旅行社「黑名單」制度。根據旅遊者投訴、行政處罰等信息,對旅行社進行綜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建立旅行社「黑名單」,並向社會公布。對進入「黑名單」的旅行社,通過約談、加大檢查力度、限制新增業務范圍、停業整頓等措施進行重點監管,對在規定時間內未達到整改要求的,吊銷旅行社經營許可證。(省旅遊發展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商局配合)
三、改進導游管理方式
(八)建立全省導游管理平台。建立全省統一的導游管理信息平台,將全省所有導游納入平台進行實時動態監管。(省旅遊發展委牽頭;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九)公開導游服務質量評價。建立導游服務質量網上評價系統,方便旅遊者對導游服務質量進行網上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導遊星級評定的主要依據。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授權行業協會對導游進行評價考核和自律管理。實時動態公布導游服務質量網上評價、違法違規情況和星級評定結果,為旅遊者自主選擇提供參考,形成導游良性競爭機制和良好執業環境。(省旅遊發展委牽頭;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十)強化簽約導游管理。旅行社、導游服務公司、景區景點等機構,對簽約導游進行嚴格管理,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加強教育培訓,建立合理薪酬制度,保障導游合法權益。(省旅遊發展委牽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各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四、加強景區景點監管
(十一)實施新的景區景點管理辦法。依據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借鑒先進省(區、市)經驗,立足雲南實際,制定出台我省景區景點管理辦法,強化景區景點標准化管理。(省旅遊發展委,各州、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二)規范旅遊景區經營管理。加大對景區環境衛生、社會治安、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加強景區內部管理,提升景區服務質量。規范景區經營行為,禁止捆綁銷售、園中園、票中票、強迫或變相強迫旅遊者消費等行為。(各州、市人民政府牽頭;省民族宗教委、公安廳、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林業廳、文化廳、旅遊發展委、工商局、物價局配合)
(十三)整治景區景點突出問題。對旅遊者投訴率居高不下、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的旅遊景區景點進行重點整治,對問題嚴重的勒令停業整頓。對景區景點存在的攬客、拉客、「酒托」「葯托」等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對旅遊者多次投訴的酒吧、餐廳等勒令停業整頓。(各州、市人民政府牽頭;省民族宗教委、公安廳、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林業廳、文化廳、旅遊發展委、工商局、物價局配合)
五、推行綜合監管模式
適應全域旅遊發展需要,在重點旅遊地區實行「1+3+N+1」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模式。
(十四)建立健全集中統一的綜合監管指揮平台。強化綜合調度指揮中心職責,完善運行機制,配備足夠力量,形成信息匯集、及時研判、綜合調度、聯合執法、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工作機制。(各州、市人民政府牽頭;省公安廳、監察廳、旅遊發展委、工商局、編辦,省法院配合)
(十五)強化三支執法隊伍。建立工商和市場監管局旅遊市場執法隊伍,對旅遊虛假宣傳、假冒偽劣、違規經營、不正當競爭等進行快速查處。加強旅遊警察隊伍建設,出台旅遊執法指南,構建快速出警處理機制。設立旅遊巡迴法庭,構建矛盾化解和糾紛調處機制,及時就地解決旅遊矛盾糾紛。(各州、市人民政府牽頭;省公安廳、監察廳、旅遊發展委、工商局、編辦,省法院配合)
(十六)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旅遊、物價、交通運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文化、質監、食品葯品監管、民族宗教、商務、地稅、國稅、通信等涉旅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職責,發揮專業監管和執法作用,積極承擔旅遊監管責任,共同維護旅遊市場秩序。(各州、市人民政府牽頭;省公安廳、監察廳、旅遊發展委、工商局、編辦,省法院配合)
(十七)建立旅遊監管履職監察機制。監察部門要把各地、各有關部門履職情況作為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發生重大涉旅事件時,監察部門啟動監督、問責程序,依法依紀嚴格追究責任。(各州、市人民政府牽頭;省公安廳、監察廳、旅遊發展委、工商局、編辦,省法院配合)
六、深化行業協會改革
(十八)推動行業協會去行政化。旅遊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完全脫鉤,實現機構、職能、資產、人員等分離。行業主管部門通過授權、委託、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行業協會發展,並對行業協會進行指導、監督。行業協會按照現代社會組織要求,依照法規和章程進行自我管理。(省旅遊發展委、民政廳,各州、市人民政府負責)
(十九)強化行業協會職能。旅遊行業協會應發揮服務、引導、協調和監督作用,維護行業的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秩序,在旅遊行業主管部門的授權委託下,完善行業自律制度,引導企業誠信經營,切實承擔好旅遊行業標准制定,旅遊企業等級評定,旅遊從業人員教育培訓、資格認證、考核評價,旅遊糾紛調解等自律監管職能。(省旅遊發展委、民政廳,各州、市人民政府負責)
(二十)加強行業協會自身建設。建立健全旅遊行業協會法人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構建權責明確、運轉協調、制衡有效的法人主體。完善協會組織體系,合理確定省旅遊業協會與不同層級協會、各專業協會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保障協會組織有效運轉。(省旅遊發展委、民政廳,各州、市人民政府負責)
七、強化屬地管理責任
(二十一)強化旅遊市場屬地監管責任。各州、市人民政府負責本州、市旅遊市場監管,州、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為旅遊市場監管第一責任人。將旅遊市場監管納入年度綜合考評內容,對市場監管不力,發生惡性旅遊事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對有關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省政府督查室,省監察廳牽頭;省旅遊發展委配合)
(二十二)切實加大監督考核問責力度。建立旅遊綜合監管考核評價制度,納入全省綜合考核評價體系。重點依據旅遊者投訴情況、違法違規案件、處置應對效率、旅遊者滿意度等指標,每季度對州、市旅遊綜合監管進行量化考評,考評結果予以通報。季度綜合考評連續3次處於後3位的,對州、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進行約談;連續3次處於末位的,對州、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及有關人員進行問責。(省政府督查室,省監察廳牽頭;省旅遊發展委配合)
『肆』 關於要求對安全隱患進行整改的通知
關於安全隱患整改的交辦通知
各相關單位:
4月15日,縣安委辦組織人員對縣人大代表舉報鎮長山村採石場和鎮大江採石場非法生產情況進行了查證,發現兩家採石場均無工商營業執照、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目前正組織非法生產,性質惡劣、後果嚴重。根據《湖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暫行規定》[政辦發(2009)53號]及安全生產屬地監管原則,現將安全隱患整改予以交辦,請各責任單位務必高度重視,迅速制定整改方案,認真落實整改責任,嚴格按要求和時限整治到位。對安全隱患整改不及時而引發責任事故的,將嚴格按照事故處理「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責任追究。
隱患和問題的整改措施及落實情況,請各責任單位在5月15日前分別以書面和電子版形式報縣安委辦。
縣安委辦聯系電話兼傳真:,郵箱:。
附件:安全隱患和問題整改交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