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疫情的影響今年五六月份還能旅遊嗎
⑴ 想近期去三亞旅遊,疫情對旅遊有影響嗎
沒有任何影響。,你也不要去擔心這樣的狀況,去有什麼事情發生
⑵ 春節期間,新冠病毒還會再爆發嗎
從理論上說,春節期間由於人流量比較大,而且還有很多人會海外歸來,因此很可能會爆發一波疫情,但絕對不會像2019年一樣出現大爆發。就算在某些區域會出現一些新增病例,以我國目前的醫療水平和經驗來說,也是完全可以遏制住疫情的擴散,絕對不會有第二個城市再次成為疫情下的武漢。所以說,有喜也有憂。

我們曾經以為這次新冠疫情就和當年的非典一樣,可能只是一個短期的過程,實時的情況並非。全球范圍內對抗新冠肺炎可能會長達好幾年的時間。
雖然我國已經研製出了一定的疫苗,但目前仍然沒有辦法投入到市場。而且雖然我國國內的情況非常樂觀,但是國外的情況還是非常嚴峻的。
在武漢疫情大發布會期間,世界都認為中國是最危險的地方,但縱觀世界各地目前中國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如果疫苗能夠盡快的投入市場,讓全世界人類都形成群體免疫效果的話或許疫情還能早點過去,否則“抗疫”將是一場持久戰。
⑶ 因為疫情,大多人都取消了出遊計劃,這對旅遊板塊會造成什麼影響
大家今年應該是都只能家裡遊玩了吧,哪裡都是去不成的,更不用說什麼馬爾地夫、三亞了,就只能家裡的卧室、衛生間、書房遊玩了。這都是由於在我國爆發了以武漢為主的新型冠狀病毒了,這個病毒的死亡率呢是比埃博拉病毒等病毒來得低的,但是呢它的傳染率是遠遠高於這一些病毒的,所以就要自我隔離在家裡,阻斷病毒的傳染的。想必這個疫情或多或少就會對很多行業造成不少的影響的,就拿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個旅遊板塊來說,肯定是會造成不小沖擊的。我們今天就來一起談一談的。

以上的就是自己的看法了,大家要是還有其他想法的歡迎大家來和我一起交流。
⑷ 疫情對旅行社的影響有哪些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上升,旅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
2009年國務院《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被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
2018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高達5.97萬億元,旅遊人數累計達55.4億人;且新世紀以來的絕大多數年份里,旅遊業收入同比增速均高於GDP增速;貢獻了近8000萬個就業崗位,對國民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旅遊業的敏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易受突發事件影響
旅遊行業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這是由行業自身特點所決定的。在發展過程中,很難完全避免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和突發事件的干擾,例如經濟危機、金融動盪等經濟因素,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地區沖突、戰爭、動亂、恐怖活動等政治因素都會導致旅遊需求下降,給旅遊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差異巨大。在一年中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國多數旅遊目的地的客源狀況會呈現出有規律的消長變化, 因而旅遊業在每年都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旺季和淡季。
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上看:
由於隔離是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手段,而旅遊行業中幾乎所有細分領域均涉及人群聚集與社交,故而在景區關門、酒店空轉、餐館閉客、航班驟減的現狀下,2020年的經營預期完全被改變。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有必要去探究旅遊業在疫情下的真實面貌,以及後續將會如何演變。
新冠疫情:將給旅遊業帶來什麼?
短期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原本應該擁有一個無比熱鬧的春節旅遊黃金周——按照先前各大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2020年春節出遊人次將突破4.5億,較2019年春節增加8%,還將創造約為5550億元的消費規模。
由於疫情的突然來襲,上述預測值瞬間失去了價值,從交通和出行人數兩方面數據可以得到充分佐證:
(1)交通數據: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8日,2020年春運鐵路發送旅客2.1億人次,同比下降47.3%;公路發送旅客12.1億人次、同比下降50.8%;水路發送旅客1689萬人次,同比下降58.6%;民航發送旅客3839萬人次,同比下降47.5%。
(2)黃金周出行人數:從2020年除夕到大年初六的春節「黃金周」(1月24日~1月30日),全國出行人數僅有1.52億人次;相比之下,2019年的春節黃金周(2月4日~2月10日),全國出行人數多達4.21億人次,驟減態勢比「腰斬」更甚。
行業低迷之勢或將在短期內持續
1、供給端:行業整體受到波及
當前,幾乎全部旅行社的員工都處於停工狀態,收入和現金流面臨挑戰;
多數景區關閉,或者採取關閉部分停車場、下調限流人數等措施來應對疫情,創收有限;很多酒店暫停營業,短期內出租率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受到影響;
海外疫情同樣在蔓延,國際航班紛紛取消或者停飛,出入境旅遊被加以限制。
2、需求端:國人出遊意願銳減
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通知發布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主動取消了春節期間及節後的旅行計劃,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與外出活動。
從歷史上看:旅遊行業的業績最低值將出現在疫情爆發後兩個季度,可見疫情對旅遊業業績影響持續時間之久,至於人們的出遊意願何時恢復,一切都要取決於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境外管控措施、旅遊重振計劃的實施等等。
疫情過後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相比於非典時期,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更強,傳播范圍更廣,且在防控力度上也比非典時期更為嚴格。各省市均實施不同程度上的區域封鎖、交通管制、景區暫停開放等,大部分民眾主動或被動的隔離在家不出門,對旅遊業造成的沖擊較為嚴重。
不過,長期的隔離與居家辦公讓不少人被過久地「壓抑」,故而我們預計在疫情徹底結束後,隨著出遊信心的恢復,人們將以更加強烈的意願去策劃「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行業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按照非典時期的經驗,五一黃金周的旅遊市場很難出現明顯改觀,我們預計景區受到的沖擊可能持續半年以上;考慮到疫情結束後,各行各業普遍都會採取措施以彌補前期的損失,企業員工很難通過休年假等方式來外出旅行,故而可能要到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國的旅遊業才會有所起色,景區和酒店的生意也會有所好轉;
⑸ 今年五六月份去國內那些地方旅遊合適
今年五六月份,有旱情的地方就先暫時不要去了,歡迎你們到湖南來旅遊。
如果想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玩,建議你們到湖南株洲的酒埠江看一下,這里是國家地質公園,有山、有水、有湖、有溶洞、有天生橋、也有宗教廟宇還有一些紅色紀念地,比如說紅軍兵工廠之類的,而且湖邊的小島還可以開篝火晚會。
⑹ 今年春節疫情還能出去旅遊嗎
可以的。但出去旅遊的條件必須符合才行。如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健康碼等等……
⑺ 五六月份適合到國內那裡旅遊
地點如下:
香格里拉|心中的日月
香格里拉簡介:
「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建塘,人間最殊勝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從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問世以來,作品中所描繪的香格里拉曾引起無數人的嚮往,皚皚的雪山、廣闊無垠的草原、鮮紅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院……構成了這里最美的風景,香格里拉藏語音譯又為「香巴拉」,意思是「心中的明月」,指的是一種理想的生活,英語為Shangri-La,意為世外桃源,而這里,的確是一個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南潯古鎮|文化聖地
南潯古鎮簡介:
南潯,和眾多江南古鎮一樣,具有典型的水鄉風貌,不同的是,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一個。周庄有陳逸飛畫過的方圓雙橋,甪直有葉聖陶寫過的萬盛米行,烏鎮有茅盾筆下的林家鋪子,南潯則默默地守候著她濃厚的文化積淀,等待著真正懂她的遊人們,毫無怨言。
丹巴|最美鄉村
丹巴簡介:丹巴,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旅遊資源豐富多彩,自然風光神奇美麗,「天然盆景」、黨嶺風光,集雪山、森林、海子、溫泉、草甸於一體;墨爾多神山,納山、水、林、崖、洞108聖景於一爐,是休閑度假、探險旅遊、回歸自然的最佳去處。還有古碉、莫斯卡格薩爾石刻等人文景觀,還有出了阿蘭·達瓦卓瑪這樣女子的美人谷,可謂人傑地靈。
木梨硔村|雲端的古村
木梨硔村簡介:
木梨硔村是黃山市百佳攝影點之一,該村生態絕佳,地形獨特,地處山脊,三面懸空,徽風濃郁,被譽為「黃山最美的高山村落」,近幾年來,木梨硔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以雲海景觀為主,吸引了一大批攝影愛好者前來欣賞風景。
仙居公盂|神隱之地仙居公盂,:神隱之地。在公盂,有火山熔岩地貌所形成的石柱,最值得一看的自然是夏季蔥郁、秋季金黃的梯田。晚上,漫天的繁星閃爍,四周一片寂靜,這是在大城市中怎麼也無法體會到的寧靜。
⑻ 之前受疫情影響出門旅行不方便,在這個五一假期你會報復性出遊嗎
近日,一則“五一假期到來”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我們知道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發展的也是非常的快,而這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呢,也是由我們的勞動人民們給辛苦勞動做出來的。現在上班除了國企之外,是很少有公司能夠雙休的,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做六休一的一個狀態,而互聯網公司呢,則更甚,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所以有人調侃說:“上班九九六,生病ICU”的這樣一個情況。那麼人們在平時呢,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所以來講基本上是沒法出遊的,而人們呢,就是在等待一個五一假期這樣的時間來出遊。那麼之前呢,是受疫情的影響出門旅遊不方便,那麼這次會報復性的出遊嗎?我們來談談。
一.疫情
去年呢,因為疫情的因素,就算是有假期,人們也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到人多地方,所以很多人在去年這個時候都是沒有出門旅遊的。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⑼ 現在疫情期間不能出國旅遊還能換匯嗎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9943元,較上一交易日上調142個基點。這也是時隔逾三個月,人民幣中間價首度重回「6時代」,創下近四個月以來新高。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銀行網點發現,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出國旅遊以及留學受到限制,換匯「剛需」驟減。另外,匯率差幅度逐漸縮小,可獲取收益很少。
某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表示,目前基本沒人來網點換匯。「從客戶需求來看,近期少數來兌換美元的客戶還是『剛需』族,比如留學生,或者購匯付款的企業等。而將美元用於投資或資產配置的客戶則很少。」
「以前暑期放假來我行兌換美元的人很多,每天幾乎都是排長隊,今年卻一直冷冷清清,現在消費者兌換美元的積極性明顯下降。」另一家某股份制銀行網點的業務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當天的走訪,從數家銀行網點處獲悉,換匯冷清與疫情有一定相關性。「客戶換匯要麼是投資,要麼是消費,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境外消費需求銳減。」而且現在很多市民通過手機銀行直接換匯,不需要來銀行網點,很方便。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強勢回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首先,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基本面是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其次,我國繼續擴大深化改革開放。這些都使資本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更加有信心,同時,今年以來,人民幣作為避險資產的特徵也更加顯現,國際投資者紛紛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潛力和前景,資金也開始持續流入,而短期資本的流入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
在溫彬看來,下一階段,人民幣一籃子匯率還是會有小幅的升值,對美元而言,與年初相比有小幅的貶值,人民幣對美元總體還是在一個合理均衡的水平,仍然會是雙向波動走勢。
浙商證券分析師李超認為,進入7月份,我國股市行情重燃,強勁的股市資金流入與人民幣匯率形成正向加強。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盡管近期人民幣走勢亮眼,但是兌美元還不在低點。有理財經理給記者舉例稱,去年7月10日,6.8856元人民幣即可換1美元,而時隔一年之後,換1美元需要6.9943元人民幣。換句話說,按5萬美元的額度來計算,相隔一年的時間,換匯成本要高5435元人民幣。
「購買外幣理財產品要涉及購匯和結匯,承擔兩次買賣價差成本,另外匯率差的幅度越來越小,靠匯率差盈利的空間很有限。」 上述理財經理表示。
記者在網點咨詢購匯相關事宜時,幾乎所有與理財經理的對話都會從購匯轉至「購基」;「目前換匯還不如選擇一款好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例如近期眾多基金收益表現不錯,用理財收益來抵禦匯率貶值造成的資產縮水風險。」上述理財經理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