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恆大科技旅遊城房價5月份下降嗎
㈠ 在武漢恆大科技旅遊城買房合同戶型和房管局備案不一致怎麼辦
簡單地說,這就是開發商採用了欺騙手段進行銷售。對此,你可以有兩方面的選擇:第一,因對方弄虛作假,故意欺騙,直接解除合同,並按經濟合同法規定,追究其違約責任;第二,要求開發商予以調換,繼續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
㈡ 5月17城二手房價環比下降,深圳二手房價格由升轉跌
6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5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從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看,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上漲城市數量為62個,已連續3月持平;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繼續減少,為50個,且價格漲幅較上月收窄,漲幅達年內最低水平。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解讀稱,2021年5月份,統計監測的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基本保持穩定態勢。
5月二手房房價漲幅收窄,深圳二手房價下降0.1%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在70個大中城市中,5月二手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為50個,比上月減少4個;持平城市3個,較上月增加1個;下跌城市17個,比上月增加3個。
從漲幅情況來看,5月70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上漲城市平均漲幅為0.49%,漲幅收窄0.08個百分點。從各等級城市來看,一線城市的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收窄是主要帶動因素,其中深圳在二手房指導價作用下,市場成交持續低迷,房價結束過去連續上漲的態勢後首次下跌;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業主預期減弱,帶動房價漲幅收窄。
從各城市數據看更為直觀,今年5月份,北京、上海和廣州的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1%、0.7%和0.9%,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1、0.2和0.3個百分點;深圳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則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1%。
「隨著多城出台調控政策重點轉向二手房市場,如深圳、成都出台的二手房成交指導價新規等相關精準調控下,二手房價格漲幅呈現收窄態勢。」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說道。
從5月份二手房價格環比漲幅排名前十的城市來看,分別是北京、徐州、重慶、西安、杭州、廣州、銀川、上海、揚州、溫州(泉州、三亞二手房環比漲幅與溫州相同),其中北京和徐州二手房價格環比漲幅1.1%,並列全國第一。
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有17個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顯示下降,包括深圳、南寧、秦皇島、錦州、宜昌、呼和浩特、南昌、烏魯木齊、贛州、常德、太原、牡丹江、安慶、岳陽、南充、唐山、遵義。
新房市場熱度提升,五成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擴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上漲城市數量62個,較上月持平;價格持平城市3個,與上月一致;下跌城市5個,較上月持平。
從漲幅情況來看,70城平均漲幅為0.52%,漲幅較上月擴大0.04個百分點;上漲城市平均漲幅0.61%,環比漲幅擴大0.05個百分點。
分等級城市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0.3%、0.4%、1.5%、0.6%,除北京外,其他3城漲幅均較上月擴大。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與上月持平。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與上月持平。
許小樂指出,5月份,新房市場熱度有所提升,超五成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較上月擴大。新房市場的熱度主要是重點城市土地供應不足疊加新房預售限價下,新房項目供不應求,而限價導致的一二手房倒掛更促使更多購房需求選擇新房市場,進一步加劇供需矛盾。
對於近兩個月新房向上、二手房高位回調的情況,許小樂認為,這主要是兩個市場的供應主體差異,二手房的供應主體是獨立分散的業主個人,供應和定價更靈活,反應更及時。而新房的供應主體是政府與房企,前端的土地供應不足短期難以有效改善,而以「穩房價」為目標預售限價制度下存在地方政府與房企的博弈,也影響新房項目的供應量,因此新房供應缺乏彈性導致供不應求較難快速解決。
重慶新房價格漲幅連續兩月位居70城首位
具體到各城市房價表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新房價格環比漲幅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重慶、廣州、大連、濟南、銀川、揚州、濟寧、沈陽、廈門、武漢。
其中,重慶新房價格漲幅連續兩個月位居70城首位,環比漲幅達1.9%,其次為廣州和大連,環比漲幅為1.5%和1.2%,位居漲幅第二、三。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近期的市場監測情況看,要關注長江沿線尤其中西部城市的價格走勢,包括重慶、武漢近期都出現了房價炒作的現象。從後續市場的表現看,相關城市應該積極落實政府責任目標,嚴防房價反彈風險。
分析人士認為,重點城市集中供地成交部分高溢價地塊,也對市場預期有帶動作用。重慶於4月28日完成了首次集中土拍,房企競拍積極性較高,多宗地塊高溢價成交,甚至刷新了重慶最高樓面價記錄,熱度可見一斑,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重慶樓市的熱度。
據悉,4月28日至29日,重慶市中心城區集中出讓46宗地塊,共收金635億元。其中,溢價率最高的是招商地產以32.5億元競得的沙坪壩區西永組團21026地塊,溢價率高達129.98%,樓面價10459元/平方米。另外,保利地產拿下的兩江新區兩路組團21059號地塊,樓面價15711元/平方米,刷新了重慶主城區的地價紀錄,地塊溢價率達83.22%。
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也有5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顯示下降,分別是安慶、南充、蚌埠、常德、大理,其中大理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4%,為70城中跌幅最大的城市。
㈢ 天府恆大文化旅遊城房價多少
177-26423-018 不限購 精裝修帶新風帶地暖
㈣ 買武漢恆大科技旅遊城,還是買鄂州恆大文化旅遊城買哪個好
當然買武漢恆大科技旅遊城好
㈤ 武漢恆大科技旅遊城,有發展前景嗎
就是挨著山湖溫泉的商業地產而已,是不是要買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㈥ .武漢的房價以後會不會下跌
現在買不買房,價格還會降嘛?
合不合適買房,除了看地段,還要看價位,更要看買了房的人能否接受剛買的房就降價。
全國土地流拍、廈門房價腰斬、杭州萬人搖樓盤流搖、深圳房價暴跌...
對比而言,目前武漢市場還尚屬溫和,降價維權、買房送寶馬送車位、5折甩賣的情況都沒有在武漢出現,倒是有購房者因為搶不到房而維權的。
武漢房價降沒降呢?
新房還在硬撐
先看一下上周武漢新房總體去化情況,18盤入市,只有7個樓盤日光,就連萬元低價盤去化率也只有45%,還有個別樓盤去化率僅5%。然而就算去化率很慘淡,各大開發商也沒有誰敢明目張膽的降價。
暗地裡降的也就是武漢一些偏高端產品,比如武漢江山、保利大都會、千禧城等等。
上周加推的華僑城原岸,9月30號推出的建面約140-230㎡高層,含精裝整體均價約28000-31000元/平,而此次開盤高層精裝改毛坯,整體均價變為23000-26000元/平,面積段調低至148-170㎡。
晚買一個月,總價節省了七八十萬左右,相當於主城區一套房的首付了。
雖然說最近有不少樓盤精裝變毛坯銷售,比如說正榮紫闕台上次開盤精裝變毛坯,然而還是去化艱難。昨天剛拿了預售證的高價地項目華發峰尚最早預計對外稱賣精裝,後改為賣毛坯。
除此之外,武漢市面上多了許多毛坯房,這在一個月以前還是非常少見的,比如陽邏金茂逸墅、中建壹品瀾郡、保利城、福星惠譽東湖城、大華鉑金瑞府、遠洋萬和四季、新城庭瑞君悅觀瀾等。
雖然這些樓盤因為促銷都加入賣毛坯行列,性價比也提升了許多,但總體來看,武漢的新房市場在降價這道風口上仍然在硬撐著。
二手房明顯降了
反倒是二手房,不愧是樓市晴雨表,樓市好的時候跟風漲,樓市涼的時候率先跌。
中介朋友圈已經被各種降價房源所覆蓋,降價10萬、20萬已經是常態,即使降價萬也不是很驚奇了。
圖:二手房價格下跌明顯
房價降了會怎麼樣?
別以為只有購房者想降價,其實很多開發商也想降價,但降價沒那麼容易。
主動降房價對於開發商來說影響很大。
一、降價是為了促銷,可事實卻是,一旦開了降價的口子,可能就收不住了,大家反而會更加觀望,中國人普遍都有「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所以說降價反而會適得其反。
二、降價可能會影響維權。開發商想降價,買了房的人卻不允許,具體可參考各地的降價維權和「房鬧」。
就在上個月,廣州多個樓盤同時爆發維權,業主們集體去售樓部,要求開發商全額退款。
重慶西著七里降了3000每平,上一期業主圍攻售樓部。
江西某知名樓盤,因為從1萬/平米精裝修,降到7000元/平米毛坯,引發業主維權,要求開發商退房,並打砸售樓部。
上海浦東X郡從3.5萬降到2.6萬,業主們齊齊到售樓處門口舉橫幅。
開發商想不想降價?想,但不敢!
想降價,只能偷偷打折
想必大家也都發現了,最近幾周開發商的推貨量特別大,10月底和11月初這兩周開盤量都接近20個。本周僅5號和6號就有9個樓盤拿了預售證,預計這周開盤量也不小。
新盤首開、老盤加推、精裝和毛坯同時開,區域內各大樓盤開始暗自較勁,爭奪已經不多的客戶,狼多肉少,各大開發商壓力也是非常大,沒有一定的產品優勢和價格優勢還真的打不贏這場戰爭。
因此很多樓盤通過全款優惠、裝修打折、一次性付款優惠等等多種方式來招攬客戶,可見開發商想降價的心思已經萌動了。
再來看一下房企的負債率。市場好的時候負債意味著能力,市場差的時候或許就是危機。
近日,中地會數據研究院對60家活躍的上市房企綜合運營數據進行分析。今年上半年,房企平均資產負債率已經上升至80.42%。
60家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繼續上升,從2015年的76.04%升至80.42%,其中31家資產負債率超過80%,融創、中南建設、碧桂園、綠地、新城控股等12家資產負債率在85%以上。
這也就是為什麼年底開發商都加大推貨量的原因之一,市場不好再加上年底,資金鏈緊張,開發商也需要快速回籠資金。如果是小開發商,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就很難生存,這兩天武漢某樓盤就被爆出「爛尾」的消息。
年底任務重,就連貼罰單的警察叔叔查崗都更加頻繁了,開發商要是資金實力雄厚,也不怕這個「熊市」,然而各大房企負債率高企,年底多個合作方需要結款,想不想降價把房子都趕緊賣了?當然想,畢竟空有價格賣不出去也很慘,即使降價了利潤空間也是很大的。
明目張膽降價?不敢!
價格是想降就能降的?譬如網友說的,聽到的每天都是降價,看到的沒一個地方真正降價。為啥沒有明面上的降價?開發商不敢。
一種是不敢降。
降價會發生什麼?沒錯,就是維權。前面靖哥哥也都提到了,各地血淋淋的例子擺在開發商的眼前,降價可以,先把購房者的錢賠了先。
降價還是個連鎖反應,隔壁樓盤降了你不降?我幹嘛要買你這個。
降價還是有蝴蝶效應,都降價了,再等等吧,說不定還要降。
開發商內心os:我到底要怎麼做,你才會買我的房子?降還是不降?
另一種,降價等於割肉。
比如說中南熙悅,隔壁佳兆業悅府只賣12500元/平,而它為啥偏要賣18500元/平?
中南熙悅內心os:地價貴+高品質,讓我賣12500元/平,是要我虧本賣?
中南熙悅拿地樓面價是10133元/平,這個成本已經接近佳兆業悅府的開盤價了,而且中南熙悅本身樓盤品質還不錯,成本擺在這里,如果只是按照目前其他促銷樓盤的手段,變成毛坯也難賣,不過就算降價也不可能降的太多,處境非常尷尬。
武漢房價會降嗎?
認為,武漢房價整體較為平穩,個別房價預估太高的、附加值過多的樓盤和區域可能會小幅下跌。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唱房價跌,而事實上沒有看到實際降價的原因。
就武漢目前的情況而言,所謂的降價就是精裝變毛坯=降價、全款打折=降價,實際上呢,武漢房價並沒有大幅下跌。
不過目前樓市轉冷已經是事實,二手房價格下跌是大概率的事情,新房房價總體較為穩定,可能會出現個別樓盤和區域通過各種手段降低購房門檻,但普遍降價估計很難。
因此,建議遠城區地段、交通不好的樓盤可以多考察,有可能會降價,而對於供貨量較少的主城區,樓盤性價比較高的則果斷下手。比如四新,最近聽說地王項目都報建了,地價已經高達15606元/平,可能就會出現「現在不買房,以後買地王」的尷尬局面。
㈦ 形勢緩和後,如果武漢房價不跌,房多多上有哪些新房值得重點關注
未來武漢的房價下跌雖然已是事實,但是經過下跌之後,反彈上漲也是必然。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購房者見不得房價優惠。如果說武漢的房價單純是逆向下跌,那麼想買房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少,畢竟對於購房者而言,買漲不買跌才是購房的最佳策略。不過如果可以在後續還上漲的情況下,先行買到優惠的房子,那一定是比買漲不買跌更機智的。所以現在也是比較好的抄底時期。在房多多上正有大量獨家特惠房源,同時平台還在送1億購房補貼,在這樣的利好之上,我們將迎來比較好的置業時機,幾個熱銷項目值得重點關注,海倫堡漢江府送購房補貼1500元;漢口幸福萬象送購房補貼1500元;首開光明國風上觀送購房補貼3500元;恆大文化旅遊城另送購房補貼2000元;江夏府另有購房補貼2000元。
㈧ 武漢正商金域世家樓盤怎麼樣
如果開發商資質沒有什麼大問題的話,可以在加推前多看看周邊項目,然後決定是否下手購買!
12月武昌開盤的樓盤:
大武昌12月有24個樓盤入市,武昌核心區仍然供應短缺,僅1盤,供應主力仍然集中在洪山區、東湖高新區和江夏區。
洪山區的楊春湖畔,開盤價格比東湖金茂府的地價還低,才13000元/平,東湖金茂府住宅均價為2.6萬,比它高了1.3萬/平,也就是兩倍。楊春湖畔現在已經被捂成毛坯現房了,不過根本買不到。
白沙洲隨著新盤入市,供應也增加不少,區域內的價格也隨之提升。三環內的萬科雲城預計在本月底開盤,金地保利褐石公館已經於本月23日開盤,12月份繼續加推。白沙洲最低價盤愛家名校華城12月份也會繼續加推,一次性推出四棟樓,但據傳目前認籌人數已經遠遠超過房源的數量。
東湖高新區將有7盤入市,關山大道有2盤開盤,分別為琨御府和清江山水九程,目前關山供應量比較少,因此這倆盤也比較光搶手。
江夏有3個純新盤入市,武漢恆大科技旅遊城、新長江林肯國際城、江夏府。其中江夏府很早前就說要開盤,一直拖到現在,備案價上不去,據傳開盤價會低於預期。
㈨ 7月79城房價同比上漲 5城月內7次調控
一線城市成交環比下滑,二線城市成交量持續恢復,三四線基本停止反彈,累計降速穩定在一成。
7月的全國新房成交量恢復速度放緩,但部分城市從復甦直接升級成「火爆」。
7月南京、杭州新房累計成交量增速領跑全國,青島、濟南、東莞累計成交量同比增速由負轉正。深圳、南京、杭州、寧波、東莞等5座城市7月調整限購政策,劍指「假離婚」,以穩定市場預期。
中指市場研究副總監陳文靜在7月中指市場形勢及企業研究成果分享會上指出,「7月房企推盤保持一定積極性,1~7月2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供應面積約168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5%,供應規模居歷史同期高位。」
7月79城新房價格同比上漲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顯示,7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43%,漲幅較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上漲3.21%,漲幅較上月擴大0.05個百分點。
從漲跌城市個數看,環比上漲城市有49個,環比下跌城市50個,1個城市持平。同比來看,7月新房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79個。其中,江陰、南通、紹興、成都和溫州漲幅在10%~15%之間;無錫、寧波等17個城市漲幅在5%~10%之間;蘇州、南京等57個城市漲幅均在5%以內。
在重點監測的十大城市中,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同比上漲3.41%,漲幅較上月擴大0.06個百分點。十大城市中,除天津、北京同比分別下跌1.40%、0.20%外,其餘城市同比均上漲。
具體來看,成都、杭州和上海新建住宅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2.18%、8.38%、5.02%;南京、武漢、重慶(主城區)以及廣州同比漲幅在1.0%~5.0%之間;深圳同比漲幅相對較小,為0.01%。
前7月南京、杭州新房成交量增速領跑全國
7月份,重點城市新建住宅整體推盤量依舊維持高位,但多數城市去化表現一般,據中指研究院百城住宅價格指數報告,城市內項目分化明顯,剛需盤去化較好。深圳、東莞調控政策加碼,廣州市場活躍度提高。
據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新房市場成交量下滑幅度仍最大,其中成交套數累計同比下滑22.5%、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下滑21.2%;二線城市成交套數累計同比下滑14.3%、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下滑14.1%;三四線城市成交套數累計同比下滑9.8%、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下滑7.0%。一二線城市新房市場仍保持緩慢恢復,三四線城市累計成交量同比保持不變。
從累計同比來看,上海、廣州成交面積累計降速較6月收窄4~5個百分點,北京、深圳成交面積累計降速較6月收窄1~2個百分點。總體看,京滬穗成交面積累計同比下降幅度收窄至3成以內,市場保持復甦。
「短期市場成交規模仍有一定放量空間,但市場預期將隨調控導向的趨嚴有所緩和,且考慮到前期積壓的需求已連續較快釋放,市場需求入市節奏或有放緩,在周期作用下,市場仍面臨一定調整壓力。」陳文靜說。
1~7月一線城市新房市場成交情況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各地住建局
熱門城市有多熱?南京7月連下兩道新政
從7月東莞、杭州、寧波、深圳、南京等城市先後7次出台限價、限購等政策及細則,可見部分城市樓市過熱的程度。以南京為例,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4月、5月、6月南京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1.8%、1.2%、1.0%,其中4月環比漲幅居70個大中城市首位。從同比漲幅來看,4~6月分別為4.5%、5.0%、6.1%,呈現迅速走高之勢。
7月23日,南京多部門深夜發布樓市新政,直指土地市場調控和住房限購。5日後,南京司法局、南京住房保障和房產局7月28日再發《關於做好人才優先選房及支持剛性購房需求工作的通知》,正式公布南京針對人才優先選房、支持剛需優先購房等事宜發布搖號、選房的具體細則。
被稱為「寧九條」的樓市新政最具殺傷力的無疑是堵上了離婚炒房的渠道。新政規定,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離異之日起2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通過離婚快速獲取購房資格在南京並不少見。位於南京熱門區域河西板塊的世茂天譽,二期開盤價49800元/平方米已告售罄。售樓處置業顧問楊萍(化名)告訴記者,「新政對離婚買房的客戶打擊最大,有的客戶已經看好了房子、辦了離婚,還沒開出購房證明,一夜之間購房資格沒有了。客戶中既有離婚後成功買房的,也有兩頭不靠岸的,但其他客戶暫時還沒有影響。」
「我們項目價格比較貴,搖號中簽率還算高的,南京市場上剛需樓盤,價格和面積都比較適中的,拿著錢都搖不到。」楊萍無奈地表示。
遏制離婚買房能否起到降溫市場的作用?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向記者指出,「這個比例在沒有數據的情況下,效果有待觀察。但從政策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信號——打擊投機。」
正如楊萍所說,「南京市場上有不少購房者拿著現金四處輾轉搖號,但仍然買不到房。」一方面,倒掛的價格讓買房人首選新房搖號,另一方面,「運氣差」的剛需族和一部分投資客不得不轉向二手房市場尋找機會,二手房價格水漲船高。
就職於夫子廟區域德佑地產的趙怡也對記者說,「最近幾個月,只要是單價合適、100平方米以內的新房都是剛需瞄準的對象。但是南京有購房資格的中老年一族、投資客也在四處搶房,很多剛需搖不中,只能轉頭買更貴的二手房。」
「炒房者炒的是預期,房子有上漲預期就會積極進入。現在出調控政策,市場預期轉變了,想要進入自然會謹慎些。而這一新政更是壓縮炒房的可能性,對炒作行為有抑製作用。」盧文曦認為。
貝殼研究院分析認為,7月各地調控政策主要調控方向在於四點:一是打擊假離婚,二是向無房家庭傾斜,三是擴大限購產品類別范圍(如二手住宅納入范圍),四是擴大限購區域空間范圍(如擴大限購地理范圍);政策調控主要方向在於引導市場向剛需傾斜,保障對於剛需的住房保障同時穩定市場走勢,持續減少住宅投資屬性。除東莞外,出台政策的城市均參加了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整體市場調控持續收緊成為調節常態化的長效機制的重要環節,7月政策逐漸收緊,控制市場預期。
㈩ 武漢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城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武漢武漢恆大文化旅遊城
城市:武漢
樓盤位置:東湖高新紅蓮湖旅遊度假區紅蓮大道6號
開發商:湖北合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小高層,高層,聯排,雙拼,
公交線路:社區巴士
其他交通方式:公交:社區巴士
地鐵:地鐵11號線 30號線(規劃中)
自駕:武黃高速、武鄂高速、武漢繞城高速、高新大道、創業大道、金碧大道、紅蓮大道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4524933.33平方米,容積率暫無數據,綠化率30%,共68棟樓,停車位待定
周邊配套:幼兒園:加州幼兒園
中小學:武昌實驗小學、華中師范大學附屬恆大學校、華中師范大學附屬梧桐湖學校
醫療葯店 :省人民醫院東院、同濟醫院光谷分院、湖北省中醫院分院
內部配套:浪漫婚禮庄園(建設中)、歐式城堡酒店(建設中)、精品酒店國際會議中心(建設中)、國際會展中心(建設中),繽紛商業廣場(建設中)、恆大童世界樂園(建設中)、大型演藝中心(建設中)、現代博物館群(建設中)、萬國美食街(建設中)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