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曼徹斯特旅遊二月份

曼徹斯特旅遊二月份

發布時間: 2021-07-06 05:31:01

㈠ 曼徹斯特 是哪個國家的城市

曼徹斯特
英國最大的棉紡織和紡織機械製造業中心,西北英格蘭地區(包括蘭開夏和東北柴郡)首府。位於英格蘭西北部、奔寧山脈西側的平原上。人口 45.75萬(1983)。附近煤藏豐富。氣候溫和濕潤。是英國發展較早的工業城市。公元1世紀建為要塞,9世紀被毀。13世紀興建為城鎮。14世紀佛蘭芒人創辦毛、麻紡織業。18世紀80年代首次出現棉紡織廠。19世紀初曾集中了全國棉紡錠的1/4。 1830年建成通往利物浦港的世界上第一條鐵路線。1894年開鑿了通往默西河口的運河。19世紀在城的東部與北部,出現了紡織工業專業化的工業城鎮,城區則為商業中心,是英國原棉和棉紡織品的貿易中心。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口迅速增長,1717年僅有居民1萬人,至1851年增加到30萬人。20世紀,逐漸成為大都市。1974年建立以曼徹斯特為中心,包括鄰近的索爾福德、斯托克波特、奧爾德姆、羅奇代爾、貝里、博爾頓、威根、沃靈頓等工業城鎮的大都市區。面積為1287平方公里。人口260.5萬(1981)。 城東以紡織、針織、印染、機床和金屬加工為主,城西以通用機械、電機為主。化工、煉油、電子、食品加工、玻璃、橡膠製造等工業也相當發達。英格蘭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有公路、鐵路通往利物浦和其他重要城鎮。海輪自愛爾蘭海溯默西河經運河可抵本市。曼徹斯特的人工港是英國主要港口之一,吞吐量僅次於倫敦和利物浦。城南16公里處建有國際機場。英國新聞業第二大中心。設有英格蘭北部地區的廣播和電視總部。《曼徹斯特衛報》創辦於1821年。有曼徹斯特大學(1851年建)、薩爾福德大學及理工學院等高等學府,並有建於年盛譽歐洲的第一個公共圖書館

㈡ 去曼徹斯特簽證怎麼辦

就像樓上說的那樣你想做哪種類型的簽證,商務簽證,還是個人旅遊簽證還是探親訪友簽證.

英國個人旅遊簽證材料清單

1.簽證申請表一份
2.6個月以上有效期護照

3.1張2寸白底彩色近照

4.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負責人簽字)

5.申請人的准假證明
6.個人名片2張

7.資金證明:存款證明一定要提供、存摺原件及復印件、或銀行卡原件及復印件及近半年對帳單明細、或股票交易單等等(以上存款存期要在半年以上)

8.房產證原件及復印件,車證原件及復印件

9.旅程安排

10.酒店預訂單

11.機票預訂單

12.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夫妻戶口不在一起的,請提供結婚證原件)

必要時要提供勞動合同,個人所得稅稅單,以及社會保險單。

所有材料都需要原件,復印件和翻譯件3套。

㈢ 英國曼徹斯特機場離曼徹斯特火車站有多遠

英國曼徹斯特機場有火車站點,可以直接買票上火車,20多分鍾就能到達曼徹斯特火車站。

㈣ 誰有曼徹斯特的城市介紹,最好詳細點

搬到曼徹斯特居住已經兩個多月了,第一學期也已經結束了。充實的生活的確過得就象飛一樣快。讀過無數人對於曼徹斯特的描述,也借鑒了不少前人經驗,才得以在這個城市裡順利地生存。其實我的生活是很簡單的——教室,宿舍,圖書館。老公則由於打工的緣故要跑遍曼城各處。這樣的組合倒也正好,因為我本來就是一個很容易迷路的人。在北京的時候就無數次干過這種事:明明要找的樓就在眼前10米處還追著別人問xx大廈在哪裡。

曼徹斯特城市印象

來了英國上學,時刻把辯證的觀點放在腦袋裡。有好的地方自然就有不好的地方。

曼徹斯特是英國第三大城市。其實面積上來說絕對應該是第二大,但人口不如伯明翰。在這樣一個繁華的城市中生存,購物、生活等各方面比起以前的小鎮來說都方便了許多。門口的馬路有N趟公共汽車,來往於市中心和城郊的大街小巷。學生可以購買年票,135鎊坐遍天下車。(不過這個價格我還是嫌貴就沒買,因為我上課的樓離我家步行只有10分鍾實在沒有理由非得坐那兩站車。)冬天促銷的時候也有2鎊的周票和50p的單程票。坐10分鍾車到市中心,琳琅滿目的商店可比考文垂那個市中心氣派得多了。我們經常光顧的有一家超大型休閑服商店,一家化妝品及護膚品商店,一家食品超市和一家一元店。順便說,這里的一元店賣的可不是北京大街上那種「兩塊八塊」的假冒偽劣三無產品,而全是正規貨品,只是由於品牌默默或者某些其他原因而銷路相對不暢而已。另外,中國超市這回離我家近了,就在兩條街以外。至少買個面條什麼的不用再坐火車去了。城市大了,華人多了,各種華人社團聯合會也就數不勝數。目前我只加入了曼城華人學聯的的郵件列表,每天幾十封email就提供了大量包括各類活動、二手商品、房屋租賃及生活資訊等豐富信息。逢年過節市中心還有大型的華人聚會,如中秋及國慶聯歡會和即將到來的春節慶典。可以說,生活在這里,你要發愁的只有熱鬧太多湊不過來的問題,而不是沒熱鬧可湊的問題。

於是可以想像的是,繁榮的代名詞就是喧鬧。搬來這里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晚上睡覺。我們的窗戶面對城市最繁華的主路——如果按北京的地理方位來說恐怕就是在六部口,正沖著長安街——每天日夜車水馬龍也就算了,偏偏就有一幫吃飽撐的馬路歌手不到半夜11點不開張,不到凌晨3點不罷休……我家樓下有個銀行加雜貨店,伸出的門廊正好成了他們擋風避雨引吭高歌的好地方。最恐怖的是有一天晚上整條街道塞滿了汽車,就跟交通癱瘓了似的。仔細看時發現開車的基本上全是一臉大鬍子面目可憎的印巴人。回家上網一查,那天是伊斯蘭教的開齋節。想想人家都餓了一個月了,終於可以吃飯了,也是應該高興一下。可是想不明白為什麼非得都跑大街上來吃。堵車堵得實在走不動,他們就變換著各種節奏音調按汽車喇叭。我暈……那一覺睡的,第二天早上起來感覺就跟基本沒睡差不多。不過經過一禮拜之後我們就對這種事習以為常了。現在我最擔心的反而是半夜裡就算震耳欲聾的火警響起來恐怕都醒不了。

城市大了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去哪兒都得坐車,要想像原來一樣靠走路的話,動不動就得走半小時以上。於是每月交通支出上漲,而好不容易快練就的健步如飛體質又有所下降。

這個城市位於英格蘭北部且較靠近海邊,所以下雨更多且無常,是英國雨量最大的城市。每天書包里就算什麼都不帶也必須得裝把雨傘,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突然開始下雨。我一般還會在書包外側掛一個帶檐兒的棒球帽,感覺下小雨的時候戴帽子比打傘方便些。而且曼城有很多處維護修建的工地,所以弄得晴天塵土雨天泥,家裡也感覺比考文垂臟了許多。不過客觀地說,再怎樣也還是比北京干凈多了。

另外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的一件事是:大城市裡無可否認的工作機會比較多,但是由於學校里並沒有一個好的工作中介機構,所以在近處不容易找到好的工作機會。工作中介一般在市中心附近,不僅要坐車去一個個上門填表查詢等等,被介紹的工作機會也大多是體力勞動,而不像華威大學里的工作中介那樣專門為學校文職類的兼職工作和學生求職者搭建橋梁。如此對於生活在這里的外國人來說,想找到一個相對合適的文職類工作反而難度大了許多。

總的來說在這里過的是一種已經熟識的城市生活,比起以前住在「鄉下」的感覺還是舒服了許多的。

曼徹斯特大學印象

說實話這學校給我的第一印象很不好。

從我申請的時候開始就發現他們的工作效率極低。我申請的17所大學,這個錄取通知基本上不是最後一個也是倒數第二個到的——在我都基本准備放棄了的時候才翩翩遲來。由於聽說曼城私人出租房治安狀況極令人擔憂,所以在回復學校接受錄取的同時我還填表申請了雙人住宿。結果3月到8月間我發了4-5回email打了N個電話詢問得到的回答均是「在處理中」。等不及了我們就打算自己找房子之際,我在hotmail的過濾郵件中揀回來一封簡短得只有兩行字的信讓我兩天內回復確認我申請了xx宿舍。謝天謝地……

搬家過來後明顯感覺整個大學乃至整個城市的人服務態度比較差。當然這個比較是相對原來的小鎮而言。那裡的人彬彬有禮,禮貌用語掛嘴邊,微笑服務記心間。這里就變成了急匆匆有事說事雷厲風行的作風。不過回頭看看後面的隊伍,也安慰自己可以理解為什麼人都來不及跟你笑了。其實每一件不同常理的事之後,我都會思考如果在中國會不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所以對於這件事我給出的解釋是:西單商場和某村供銷社的服務態度一定也是天壤之別。

另外讓我在這所學校里感覺不爽的是指示不清。可能也是我前面提到的自己不善於找路的原因吧,去任何一個沒去過的地方就沒有一次走對的,基本都得連猜帶蒙加問路。學校最大的圖書館我最不愛去,進去一次就暈一次。前兩天由於搶手的一本書必須去那裡借閱只好硬著頭皮去找,不僅沒找到那個書架,連出口在哪裡都快找不著了。結果只能跑到樓梯間里給同學打電話現場咨詢……學校對於學業的指引就更加的不完善——開學就告訴我們期末要交四篇論文,但怎麼寫,什麼要求一概不知道。我們問起時,老師說:會有專門的課程講授,並會給每個人分配個人導師。學期上到一半了,又問起,答:專門安排論文講座學校要付錢的,往屆的學生上座率不高,所以今年的講座取消了。(倒……)又問個人導師,答:等我們開會研究一下的吧。(再倒……)到了期末,講座在強烈要求下終於是安排了,那時候我的一篇論文已經基本完成;導師也終於和我們見面了,在學期的倒數第二天……

曼大沒有明顯的校區分別,城市主路穿過學校並延伸到市中心。沿著這條街走,兩旁基本上都是學校的各系教學樓。說是「基本上」,因為有時候冒出來一家商店,有時候有餐館銀行什麼的,走著走著就到了曼城的另一所大學(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寫著校名的學校「大門」也建在路邊,其護衛之後的老樓恐怕是曼大年代最為久遠的一座了。高大的門面和陰暗的樓道讓人想起恐怖片。那裡現在早已不作教學之用,而僅供國際學生辦公室和一些學校行政機構辦公。今年原曼大和曼徹斯特理工大學兩所學校新近合並成為新曼大,學校勢力更是延伸了到無限遠。市中心那邊也有原理工現屬曼大的校區。我去市中心玩的時候就驚訝地發現:啊,怎麼這里也是我們學校啊?

在英國上學,普遍感覺是課余時間相當多。而到了我們系,假期就更是格外多。當然這個要因系因專業而異。我雖然將以科學碩士身份畢業,但所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基本屬文科類,考試全部為開卷式論文,所以學校給學生留出的業余時間相對多些以便大家自行查找材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論文撰寫。

曼城的招聘活動很多,這倒是讓我覺得待遇不錯。9月後到年底就開始了年度的招聘季,英國的各大公司和中國來訪的代表團紛紛選擇曼大作為展點之一。這樣極大地便利了我們尋找工作信息並與僱主方進行直接交流。

另外值得一提,這學校福利還不錯。開學第一周就組織全班去湖區的四星級酒店住了兩天一晚,目的是幫助同學之間拉近距離。下周系裡的領導將帶我們去印度餐廳吃本學期的散夥飯兼慶祝聖誕新年。下學期還會有一次出國考察活動,不過不太爽的是別的專業都去馬來西亞、約旦這些新鮮地兒,而我們專業只能去比利時布魯塞爾。無論如何,我們交了那麼多的學費總算還有點回報吧。

㈤ 曼徹斯特什麼最出名

曼徹斯特(Manchester)是英國的棉紡織業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文化中心,位於英格蘭西北部都市群的中心,英格蘭西北部平原,東部臨近奔寧山脈。 曼徹斯特是棉紡織工業的發祥地。兩百多年前,在這里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紡織大工業,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曼徹斯特也隨著棉紡工業的出現成為新一代大工業城市的先驅。 一、歷史沿革 19世紀初的「棉都」——曼徹斯特曼徹斯特與工業革命密不可分,但它存在相比紡紗機和珍尼機(早期的紡紗機)年代久遠得多。曼楚尼市(Mancunium)是公元79年由阿格里科拉將軍(General Agricola)修建的堡壘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在羅馬時期是個非常重要的城鎮。曼楚尼市沿著瓦特林街(Watling St.)逐漸擴展到今天的規模,連接倫敦與北方的切斯特。曼徹斯特中世紀的歷史鮮人知,部分原因是城市的歷史記錄毀於1666年的倫敦大火。14世紀,法蘭德斯的羊毛和亞麻紡織工人在這里定居下來,開創了最早的紡織傳統,並這個小鎮在18世紀加工從美洲殖民地來的棉花奠下良好的基礎。曼徹斯特有方便運輸的運河、充足的水和煤炭供應,加上進取和創新的文化傳統(理查德·阿克賴特發明的蒸汽紡紗機就是代表)。曼徹斯特孕育了全新的紡織工業,開創了工業革命的先河。 市名 曼徹斯特源於古英語名字「Mamucium」(奶頭形狀的山),後來的演化中加上了「ceaster」,起源於古拉丁語「Castra」而變成「Manchester」。 發展 曼徹斯特歷史悠久,早在公元79年羅馬人就曾在這里建立要塞,以控制從奔寧山麓到海邊的通道。14世紀移居此地的佛蘭芒織匠創辦了亞麻和毛紡業,為曼徹斯特的發展奠定了頭一塊基石。 十三世紀興起,產業革命後發展迅速。十六世紀中葉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紡織工業城市,它出產的呢絨、氈帽和粗棉布甚至遠銷海外。自1780年後的四十年中,擁有全國棉紡織工業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紗的貿易中心。東部以紡織、服裝、印染為主;西部以電機與通用機械為主。食品加工、化學和煉油也很重要。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海輪經曼徹斯特運河(1894年通航)可抵本市,是僅次於倫敦和利物浦的重要港口。 崛起 曼徹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業革命以來的事。1764年,蘭開郡紡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開始了從紡織機器發軔的工業革命。18世紀80年代第一家棉紡織廠在曼徹斯特誕生。1789年蒸汽機開始代替水力,裝備紡織廠,從此這里的棉紡業發展得更為迅速。到1830年,曼徹斯特的棉紡織廠已達99家。這里發達的棉紡織工業給清政府最早派赴歐洲考察的官員斌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乘槎筆記》(1866年)中寫道:「此地人民五十萬。街市繁盛,為英國第二埠頭。中華及印度、美國棉花皆集於此。所織之布,發於各路售賣……往織布大行(指工廠)遍覽。樓五重,上下數百間。工匠計三千人,女多於男。棉花包至此開始。由彈而紡,而織,而染,皆用火輪法……棉花分三路,原來泥沙攙雜,彈過六七遍,則白如雪,柔於綿矣。又以輪紡,由精卷而為細絲。凡七八過,皆用小輪數百紡之。頃刻成軸,細於發矣。染處則在下層,各色俱備。入浸少時,即鮮明成色。織機萬張,刻不停梭。每機二三張以一人司之。計自木棉出包時,至紡織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他的敘述生動地再現了100多年前此地棉紡業的盛況。那時的曼徹斯特已從舊集鎮發展為英國有數的大城和世界棉紡工業之都。 今日 自二十世紀初因經濟大衰退,曼徹斯特的工業開始受到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曼徹斯特的重工業設施受到納粹德國的嚴重轟炸和破壞。戰後的曼徹斯特工業開始式微,但曼徹斯特的大城市地位依舊不變。 近十年來曼徹斯特的市貌變化很大,大量在1960年代前興建的樓房都被拆毀,以新式建築物取代,而舊廠亦改建成住宅公寓。 [編輯本段]二、地理環境 平安夜中的曼徹斯特市政廳地理方位 曼徹斯特位於盆地之中,北方和東方毗鄰奔甯荒野,南面是柴郡平原。市中心位於艾威爾河(River Irwell)東岸,靠近另外兩條河——麥諾克河(River Medlock)和埃瑞克河(River Irk)的匯流處。默西河(River Mersey)也經過城市南部。內城區大部分是樓房,從許多高大建築物樓上可以看到廣闊的荒野。另外,曼徹斯特河道發達,靠近利物浦港和煤礦。 氣候環境 曼徹斯特氣候潮濕,屬於終年溫和多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該市的平均年降水量為809毫米,降水持續時間長,但降水強度小,降水常在1個小時以上,而鮮見幾分鍾的傾盤大雨。 旅遊時間 無論什麼季節或什麼天氣,到曼徹斯特旅遊都非常方便。4月到9月是到訪的最佳季節,但要記住,7月和8月可是旅遊旺季。如果是8月下旬去到訪曼徹斯特,就可以加入50萬的狂歡隊伍,在同志日的遊行隊伍裏手舞足蹈。一至三月的均溫度約為攝氏8度,到了七至九月的夏季,平均氣溫則升至攝氏20度左右。 [編輯本段]三、行政區劃 大曼徹斯特行政區劃曼徹斯特歷史上屬於蘭開夏郡。1974年英國進行了地方行政改革,建立了以曼徹斯特為中心,包括鄰近的索爾福德(兩市街市毗連,只隔一道小河),斯托克波特、奧爾德姆、博爾頓、羅奇代爾及其他城鎮在內的都市郡,叫大曼徹斯特,總面積1,287平方公里。這個都市郡是英國重要的經濟區和最大的都市區之一。 大曼徹斯特都市郡 由10個都會自治市(metropolitan boroughs)組成: 曼徹斯特市(City of Manchester) 斯多波特(Stockport) 塔姆塞德(Tameside) 奧德海姆(Oldham)(自治市) 羅奇代爾(Rochdale) 伯雷(Bury)(自治市) 保頓(Bolton)(自治市) 維根(Wigan)(自治市) 索爾福德市(City of Salford) 特拉福德(Trafford) 大曼徹斯特都市區 市鎮有Sale、Altrincham、Cheadle、Stockport、Ashton-under-Lyne、Oldham、Bury、Rochdale、Glossop、Stockport、Middleton和Stretford。特拉福德和索爾福兩市通常被理解為曼徹斯特都會區的一部份,但保頓和維根兩市並不被列入。 [編輯本段]四、人口結構 世界盃舉辦時的曼徹斯特交易廣場由於曼徹斯特地處英格蘭中北部,當曼徹斯特在工業革命時發展的同時,有大量來自鄰近鄉郊和大不列顛群島其他地方的鄉下人到曼徹斯特城尋求工作。尤其是在19世紀40年代中後期,因為愛爾蘭發生嚴重飢荒,大量愛爾蘭人到只有一海之隔的曼徹斯特做工。 這批愛爾蘭移民和他們的後裔持續在曼徹斯特城有其影響力。例如每年3月該市會舉辦大型巡遊,以慶祝傳統愛爾蘭天主教節日聖柏德烈日(St. Patrick's Day)。現在曼徹斯特及索爾福德約35%人口均有著愛爾蘭血統。另外,自20世紀以來,不斷有大批的中歐及東歐移民移居到曼徹斯特地區,主要為猶太人。僅在曼徹斯特區﹑索爾福德及普雷斯特維奇(Prestwich)地區已經有40,000猶太人聚居,是倫敦以外英國最大的猶太人社區。

㈥ 有誰對曼徹斯特很了解嗎

對於學生和短期居留的人來說,當然只能租房而居.各大學都提供有針對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學生宿舍.另外的選擇就是租曼城人的HOUSE和FLAT住,價格和安全上可能都要斟酌,特別是往DISBURY方向和SALFORD的印巴\黑人區,要小心又小心.我們當初住的SALFORD的民辦學生公寓,靠近CITY CENTRE,還算安全,中國學生也很多,再往遠走就不行了.我們那家叫FRANK COWIN COURT,老闆是伊朗人還是土耳其人,記不清了.這家公寓在網上早有惡名,主要是不退押金.我們住那裡的時候,感覺價格確實便宜,但裡面住的人比較雜,服務不怎麼地,特別是限制我們用電和煤氣很讓人惱火,也碰到多次不讓學生退房搬走的事情,甚至鬧到要叫警察的地步.幾個工作人員對我們倒還算友善,留下了美好回憶.當然,站在公寓樓上看燒汽車和警用直升機和警車追歹徒也很讓人開眼界.旁邊其他幾個學生公寓在建築風格上和這家公寓一樣,據說情況要好很多.
如果只是到曼徹斯特旅遊,又住不起市中心的旅館的話,最好是先在網上聯系好一家"B&B",就是提供一張床和一份早餐的家庭旅館,一般在旅遊景點附近,據說最便宜的不到20鎊就可以住一晚上,比較劃算.
曼徹斯特的房屋都有供暖設備,這對如我這般的南方人來說,冬天真是一種享受.

㈦ 曼徹斯特是英國的第幾大城市

曼徹斯特是英國的第二大城市。
1、英國的第二大城市原來是伯明翰,現在逐漸被曼徹斯特超過了。
2、曼徹斯特(Manchester),英國第二繁華城市,人口51萬。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化城市,英格蘭西北區域大曼徹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單一管理區,英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工業、文化中心。
3、曼徹斯特發展新興工業,成為以電子、化工和印刷為中心,擁有重型機器、織布、煉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種行業的國際化城市。作為自由貿易、經濟自由化和合作運動的先導的曼徹斯特市對英國經濟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4、曼徹斯特與特拉福德、泰姆賽德、索爾福德、斯托克波特等城鎮聯合成曼徹斯特地區。從以工業城市發展成為以金融、教育、旅遊、商業、製造業為特色的繁華的不夜城,曼徹斯特是英格蘭主要的工業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曼徹斯特是英國除倫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

㈧ 曼徹斯特是個小城市嗎

是英國第三大城市

㈨ 英國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

英國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強大影響力、舉足輕重的經濟、文化、軍事和科技的世界強國。旅遊業發達。
倫敦,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白金漢宮,是一四層樓的正方形大建築物,從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至今一直都是英國王室的府邸。宮內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六百餘間廳室,此外佔地遼闊的御花園,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倫敦眼」是為迎接千禧年而建造的世界第四大摩天輪,是倫敦城內最著名的標志性景觀。劍橋,作為世界上最偉大學府之一的所在地,劍橋擁有厚重的歷史和顯赫的學術地位。
劍橋大學始建於13 世紀早期,來劍橋大學旅遊,乘船撐篙是必備的游覽項目,沿河觀景,欣賞舉世聞名的劍橋各學院後園風情。國王學院,是劍橋古建築的典型代表,也是劍橋大學內最有名的學院之一,這座建築由亨利六世親自設計,耗時近100年才完工。
牛津,校園就是城市,城市就是校園。這里遍布了30多個歷史悠久的學院,沒有圍牆和校門,就像是一個意味著夢想的天堂,向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招手。英國人把牛津當做一種傳統,一種象徵,一種懷戀和一種追尋。在那裡可以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可以重溫昔日的輝煌。

㈩ 曼徹斯特的介紹

曼徹斯特(Manchester),英國第二繁華城市1,人口51萬。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化城市2,英格蘭西北區域大曼徹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單一管理區,英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工業、文化中心。曼徹斯特發展新興工業,成為以電子、化工和印刷為中心,擁有重型機器、織布、煉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種行業的國際化城市。作為自由貿易、經濟自由化和合作運動的先導的曼徹斯特市對英國經濟有著較強的影響力。曼徹斯特與特拉福德、泰姆賽德、索爾福德、斯托克波特等城鎮聯合成曼徹斯特地區。從以工業城市發展成為以金融、教育、旅遊、商業、製造業為特色的繁華的不夜城,曼徹斯特是英格蘭主要的工業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曼徹斯特是英國除倫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

熱點內容
福田風景內飾隔板 發布:2025-07-05 15:28:41 瀏覽:871
歡樂頌趙醫生的車價格 發布:2025-07-05 15:07:06 瀏覽:277
內蒙古4月份適合去哪兒旅遊 發布:2025-07-05 14:58:16 瀏覽:682
搬家工拖掛 發布:2025-07-05 14:46:07 瀏覽:896
廣東皮卡車二手車 發布:2025-07-05 14:39:15 瀏覽:235
皮卡堂小火龍打工傢具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5-07-05 13:47:32 瀏覽:214
嘉年華改裝內飾 發布:2025-07-05 13:05:36 瀏覽:253
江鈴皮卡千斤頂在哪裡 發布:2025-07-05 12:44:09 瀏覽:479
咸寧商務車電話號碼 發布:2025-07-05 12:21:42 瀏覽:8
2016年汽車價格走勢圖 發布:2025-07-05 12:08:13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