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音樂游戲大家一起去旅遊

音樂游戲大家一起去旅遊

發布時間: 2021-07-08 04:36:55

Ⅰ iPad上一款音樂游戲,就是放一首歌然後讓你根據節奏在16個格子上點來點去的那款游戲叫什麼

叫做《jubeatplus》

相關介紹:

《jubeat plus》是一個休閑益智類游戲,是KONAMI推出的一款超高人氣iOS音樂游戲,又名「樂動魔方」便攜版。該作在日韓、香港等地區一經推出就引起了玩家極大關注,現在也是當地各大機廳最熱門的音樂游戲。

(1)音樂游戲大家一起去旅遊擴展閱讀

《jubeat plus》是透過 iPad 的多點觸控與大畫面來重現大型電玩版配合聲光節奏點擊 4 × 4 方格按鈕的簡單玩法。

《jubeat plus》主程式免費提供下載,內含3首預先安裝樂曲可供遊玩。之外並同步推出 5 種追加樂曲包,各含 4 首樂曲,下載費用各 450 日圓。

KONAMI 在 iPad 平台上推出的《jubeat plus(ユビートプラス)》,將支援更新 iOS 4.2 並且公布追加樂曲包。

游戲追加 Game Center 功能,讓玩家可以與其他玩家進行排名競爭,新的樂曲包則包含了JPOP、人氣卡通、ARCADE 版《jubeat》系列的曲子共 16 首曲子。

Ⅱ 小班音樂游戲郊遊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大全
主要是因為本土環境因素,幼兒多為3、4歲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不夠,有部分幼兒動作協調能力不足,同時為了激發幼兒對於音樂游戲的興趣愛好。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五官的名稱和位置,樂意用小手指出來。
2. 認識五官的名稱及位置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五官的名稱和位置
難點:在音樂游戲快速的用手指出五官的位置
活動准備
《小手拍拍》的音樂、組織幼兒坐好准備學習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做「指五官」的游戲。
師:今天老師要來考一考小朋友的小手本領大不大,我們來玩一個「指五官」的游戲。老師問XX在哪裡?小朋友就要很快地用小手指出來,還要說XX在這里,好嗎?
2、教師示範歌曲。
音樂伴奏,教師唱歌曲《小手拍拍》,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內容。
3、幼兒學唱歌曲。
在老師的帶領下,請幼兒跟著學一學《小手拍拍》,並反復幾次,加深印象。
4、引導幼兒邊唱邊隨歌曲做相應的動作。
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請幼兒嘗試邊唱邊做動作,鞏固五官的名稱和位置,並從中體驗游戲的樂趣。
5、請個別幼兒上台表演《小手拍拍》。
教學反思
在音樂快樂活躍的節奏中游戲,能夠充分的抓住幼兒的眼球,邊玩邊學習更加容易被幼兒接納。在一開始就表明呆會兒會請最棒的小朋友上台來給大家表演,那麼在學的時候無疑又給了幼兒們一種心理動力,啟發他們敢於表現自己的慾望,培養努力向上、競爭的意識。而且從這一環節中還可以讓老師去了解每個幼兒們的個性特徵、學習特點。這堂課師生互動貫穿全堂,但是在課後感覺缺乏了一定的延伸性,在游戲的基礎上還應該適當的加入一些拓展訓練。

小班音樂游戲反思二: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捉小魚》案例與反思(1492字)
在一次晨接過程中,一名幼兒的家長正好端著一小缸金魚,當看到金魚在魚缸里游來游去時,全班幼兒頓時活躍起來,一邊喊著「小魚」一邊不停地做小魚游泳的動作,由此,我想到小班的幼兒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同時喜歡模仿不同的小動物,而《捉小魚》這一游戲正好符合幼兒這些好奇、好動、好模仿的特點,從而生成了本次音樂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幼1.知識目標: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學會小魚游得動作,能跟著音樂積極參與游戲。
2. 2.能力目標:幼兒能遵守游戲規則,能隨著音樂旋律積極地創編不同的小魚游泳動作。
3. 3.情感目標:幼兒能通過游戲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學會幾種不同的小魚游得動作
難點:幼兒能根據音樂自由的創編不同的小魚游動作同時按游戲規則玩游戲
活動准備
兒歌錄音《許多小魚游來了》; 小魚頭飾若干 ; 小貓頭飾一個 ; 漁網一個 ; 自製池塘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引起幼兒興趣
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踏著碎步,做一些簡單的小魚游的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復習兒歌,理解歌詞
(1)師:魚寶寶們(師呼喚幼兒),我們學過一首有關小魚的兒歌,你們還記得這首歌叫什麼名字嗎?是怎麼唱的?
(2) 幼兒跟著老師一起打著節拍唱歌
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麼?有什麼小動物?(小魚)
小魚在做什麼?(游泳)
三、幼兒學習小魚游泳動作
師:歌曲裡面的小魚在快樂地游泳,那我的魚寶寶們會游泳了嗎?(會) 那誰來游給魚媽媽看看呢?
(引導幼兒做不同的小魚游泳動作)
擴展引伸:
(1)魚寶寶向上面游是怎麼游的?(或向下游,左右游)
(2)魚寶寶吃東西的時候又是怎麼做的?(嘴巴做吃東西的動作,搖尾巴)
師:魚寶寶們真能幹,學會了小魚不同的游泳姿勢,那我們現在就來玩一個《捉小魚》的游戲,怎麼樣?
四.介紹游戲規則
師:現在我們要到大池塘里去游戲,魚寶寶們要隨音樂在池塘里自由地游泳,聽到小貓叫的聲音,小魚就要蹲在池塘的中間,圍在魚媽媽的身邊,不要發出聲音,以免被小貓抓走了。如果你被小貓抓走了,你就不能玩游戲了,就要被小貓捉到小貓家去,被小貓吃了。
五、玩音樂游戲
1、第一遍游戲,玩後發現了什麼問題,老師要及時糾正和指出來,並提出要求。
2、第二遍玩游戲,提示幼兒要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魚游泳的姿勢。
3、繼續玩一次游戲,提示幼兒要注意躲閃小貓的漁網。
4、請一個小朋友當小貓,其餘幼兒當小魚,繼續玩一次游戲。
六、結束部分
1、師:魚寶寶們,今天的游戲玩得高興嗎?還想玩嗎?(如果小朋友還想玩,根據時間,可以另請一個幼兒扮小貓,再玩一次游戲。)我們下一次又來漁塘玩好嗎?今天快到中午了,太陽曬得好熱,我們回家吧。
2、放輕松歡快的音樂,幼兒邊做動作邊離開活動室。

兒歌:
許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許多小魚游來了,快快捉住
教學反思
本次游戲活動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達到了預期的活動目標,師幼互動、幼幼互動都很融洽,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呈現出輕松愉快的氛圍,「魚媽媽」的角色引導讓幼兒能夠輕松自然地進入到「魚寶寶」的角色中去,教師的正面鼓勵與引導讓幼兒能很好地學習了小魚游水的動作,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用語言多鼓勵幼兒讓其自主地去做不同的小魚游水的動作,在每一次游戲結束後教師都應用正面鼓勵的話語總結前一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重聲游戲規則後再玩下一次游戲。其次,在游戲時,老師扮演的是「魚媽媽」的角色,所以當「小貓」來網魚時「魚媽媽」應該竭盡全力去保護或者營救被捉的「小魚」,而不是幫著「小貓」把「小魚」送出「魚塘」,另外,在對幼兒的提問中盡量避免選擇性(如:好不好?是不是?對不對?)提問多一些啟發性(如:你覺得怎麼樣?為什麼?)

小班音樂游戲反思三:小班音樂游戲《捉小魚》反思(343字)
在本次活動中,我執教了小班音樂游戲《捉小魚》。第一次看到這個音樂游戲的時候我覺得會適合我們小段的幼兒,這是一首輕松愉快的歌曲。在活動過程中,我覺得我對每個環節的層次把握還是挺明確的。第一環節:出示小魚的圖片作為導入。第二環節播放音樂並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想像做不同的小魚游泳動作。第三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幼兒能夠伴隨著音樂來做游戲,了解游戲的玩法及規則。這個活動我個人認為上得比較成功,幼兒都非常投入地參與游戲,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耍」的樂趣達到了所設的教學目標,增進老師、同伴之間的感情。在活動中比較不足的是由於我們幼兒年齡差距有些不同,導致有些年齡較大的幼兒很快就會玩了,年齡較小的吸收比較慢要反復進行游戲,還有游戲過程中幼兒的情緒處於有些過於興奮的狀態在平時的常規中還有待加強。

Ⅲ 我們一起去旅遊歌名

一起去旅行
演唱:魏如萱
溫暖的陽光好亮
照著公園一朵朵鮮花
大樹的身體好壯
小鳥們都搶著曬太陽
我和春天商量去旅行
把夏天的熱情一起帶去
涼涼微風 輕輕吹起
我和秋天騎單車旅行
把冬天的假期一起帶去
大聲唱歌 大口呼吸
藍天的白雲好白
襯著彩虹一條條燦爛
少女的洋裝隨風擺
男孩打赤腳散步在
教堂前噴水池 談戀愛
我和春天商量去旅行
把夏天的熱情一起帶去
涼涼微風 輕輕吹起
我和秋天騎單車旅行
把冬天的假期一起帶去
大聲唱歌 大口呼吸
其實我好想好想
我好想和你一起去旅行
我和春天商量去旅行
把夏天的熱情一起帶去
涼涼微風 輕輕吹起
我和秋天騎單車旅行
把冬天的假期一起帶去
大聲唱歌 大口呼吸

Ⅳ 中班音樂《大家合作力量強》教案

(一)目標

1.用肢體語言感受活潑歡快的音樂。

2.了解集體游戲方法,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感受音樂的節奏、結構;在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學習輪流的合作方法。

(二)准備

1.旅行舞音樂:《庫乞乞》mp3、導游旗三面分別寫上數字「3」、「4」、「5」;大紙一張、記號筆一支;海邊遊玩和登山的照片。

2.幼兒14人,小椅子圍成半圓形。

(三)過程

1.說說快樂的旅行。

教師:「老師最喜歡出去旅遊了!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到過哪裡旅遊?那裡有些什麼好玩的地方?」

2.初步感受音樂,大家一起快樂地「庫乞乞」。

今天老師邀請你們參加我的音樂旅行團,旅行的時候有首動聽的曲子,仔細聽——

播放音樂《庫乞乞》——

教師:「你覺得什麼地方特別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種很特別的聲音,誰來學一學?」

請幼兒再次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注意裡面的「︱庫 0︱庫0︱庫 乞︱乞 -︱」,並帶著孩子一起念音樂里的這個部分。

教師:「猜猜看,什麼是庫乞乞?」

教師:「旅行中玩得最開心的時候就會說︱庫 0︱庫0︱庫 乞︱乞 -︱」。

教師:你覺得旅遊的時候什麼事情讓你感到最開心!

引導幼兒交流、分享或者想像自己旅行時候的快樂時刻,重點引導幼兒交流在海邊遊玩、和爬山登上山頂時的快樂。

教師:「海邊遊玩真開心,就讓我們一起到海邊做三件快樂的事,最開心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說︱庫 0︱庫0︱庫 乞︱乞 -︱」。(具體的事情從孩子們的交流中來,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大膽、快樂地表現。)

教師:「登山時,登得越高,看得越遠!登上山頂望一望,你看到了什麼?」(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圖片引導幼兒想像投入到登高望遠的情境中。)

教師:「登上山頂,看到美麗的景色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讓我們大聲地說︱庫 0︱庫0︱庫 乞︱乞 -︱」。

3.通過圖譜和律動進一步感受音樂。

教師: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旅行吧!先去海邊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頂啦!(播放音樂,教師隨著音樂繪圖譜。)

教師:「發現了嗎?音樂到哪裡我們開始上山?」(播放音樂,教師指圖譜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結構)。

教師:「一共要爬幾次才到山頂?」

引導幼兒坐著,用自己的兩只手指當兩條腿,平放的膝蓋想像成海邊的平地,身體想像成高山,並找找山腳、山腰、山頂等位置。

層次1:教師和幼兒一起聽著音樂律動——A段「海邊走走」、B段「登山」、C段「庫乞乞」。

層次2:教師指圖譜,幼兒律動。

層次3:個別幼兒指圖譜,教師和幼兒律動。

層次4:請幼兒站起身大膽創編A、B兩段的動作,教師幫助幼兒配合音樂優化動作。

4.合作游戲「快樂的旅行團」。

教師出示「導游旗」。

教師:「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音樂旅行團,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游覽的地點是海邊和高山,我們一起手拉手出發吧——」

層次1:教師當導游領著孩子們一齊手拉手游戲。

層次2:把導游旗遞給個別幼兒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旗子上的數字找到相應的遊客人數組團;出示另外兩面導游旗引導幼兒分別組團,在音樂聲中三個旅遊團一同出發。

層次3:教師提出問題——大家都想做導游怎麼辦?引導幼兒用輪流的方法合作游戲,並且明確在音樂進行到「庫乞乞」的時候進行輪換。三個旅遊團在音樂聲中游戲並輪換導游的角色。

5.提出新的旅行點,延伸活動內容,幼兒聽音樂往外走。

教師:「除了海邊和高山,你們還想到哪裡玩呀?」

感悟和反思:

這是一個中班的活動,老師們普遍感覺中班的孩子既不像小班孩子那麼天真、可愛各方面的能力也沒有大班孩子好,因此中班的小朋友常常是教學評比、教學展示活動中「沒人要」的那群孩子,但是這個活動在內容的選擇和活動的設計上都非常適切當下的中班孩子——作為活動載體的音樂《庫乞乞》結構鮮明、節奏感強,長短適宜很適合中班的孩子來感受;以旅行、旅遊中的海邊遊玩、登山等從孩子們生活經驗中來能引起孩子共鳴的事物的為情節、情境把音樂具體化;漸漸學會合作也是中班孩子的「必修課」活動中的難點便是「輪流」這一合作的方式、方法。所有的教育價值都蘊藏在了生動、有趣的活動中。

聽吳佳瑛老師上課最大的感觸就是整個活動中所體現的理念,她把那些寫在紙上、喊在口頭的《新綱要》中的理念化作了教育實踐,化作了幼兒真實的發展過程!她的教育行為時時刻刻都體現了教育的智慧和耐心——她的一言一行都順應了孩子的興趣,尊重了孩子獨有的經驗,她善於傾聽、理解孩子因此她總能發現孩子言行中的亮點,並結合孩子自身的經驗引導他們自主地去發現和理解。

如果把一個集體活動比喻成是一段「尋寶的旅程」那老師就是和孩子一起尋找寶藏的朋友。

Ⅳ 奧爾夫音樂小蛇一家去旅行的教案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唱歌曲,並用合適的速度和音色來表現歌曲中的情境。
2. 引導幼兒創編出各種猴子爬樹的律動。
3. 通過樂器與肢體感知數量的遞增與遞減。
活動准備;
1. 香蕉樹背景圖,小猴五隻。
2. 響棒人手一個
3.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 整體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歌曲表達的情境。
1. 在一棵很高很大的香蕉樹上,結滿了許許多多的香蕉!香蕉的香味吸引了一群小動物,它們是誰呢?讓我們先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曲吧,聽完你就知道了。(教師播放音樂,同時貼教具)
2. 提問:在剛剛的這首歌里,你聽到了什麼?(師念歌詞前半段,有一隻猴子、、、、伸出你的手來數一數。)
3. 看,樹上猴子的數量有什麼變化?(越來越多了)為什麼?(一隻一隻往上爬)可是歌曲的後半段,樹上的猴子卻越來越少了,為什麼?最後樹上還有猴子嗎?歌曲里用了一句不一樣的話,剩下沒半隻。
二、創編猴子爬樹的動作.
1.現在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好聽的歌曲吧。小朋友可以輕輕的跟著老師來唱一唱,還可以把小手當小猴來爬爬樹。
2.剛才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爬樹動作很有趣,你是怎麼爬的?老師來唱請你來爬一爬。還可以怎麼爬?(像疊磚塊一樣爬,用爪子抓住往上爬)
3..想一想,小猴爬樹的時候會做什麼動作呢?(看、抓頭、抓屁股、抓手臂、察汗)
4.小朋友想的方法可真多,讓我們再來唱一唱,把剛才想的這些動作都編進歌曲里,看看誰表演的最像小猴。
三、對唱遊戲
1.剛才小朋友的表演真有趣,接下來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對唱的游戲。把你們分成兩隊,這邊是紅隊,這邊是綠隊,請紅隊綠隊看著邵老師的指揮來唱歌。老師的小手指到哪邊,哪邊唱。請紅隊先唱爬樹的部分,綠隊來數數。
二、 音樂游戲----吃香蕉
1. 師出示響棒,瞧邵老師帶來了什麼?像什麼?變變變成一根香蕉。小猴子好不容易摘到了香蕉,他要來剝香蕉吃。仔細聽他是怎麼剝的,師示範。數字寶寶出來的時候它就開始剝香蕉。
2. 小朋友,趕緊從椅子底下拿出你的香蕉,讓我們跟著音樂來剝香蕉吃吧。剝好了要干什麼?數字寶寶出來的時候我們在來吃香蕉吧。
3. 香蕉好吃嗎?還想吃嗎?讓我們再去樹上摘一些好吃的香蕉吧!

Ⅵ 幼兒園好玩的音樂游戲有哪些

一、《問候舞》

目標:

1.通過律動感受單二部曲式AAB,感受樂句的長短。

2.在歡快的音樂中感受游戲的快樂。

准備:《問候舞音樂》



玩法:

全體幼兒自由站在空的活動場地,A段音樂開始時幼兒邊拍手邊走,找到一個好朋友面對面站好。A段音樂重復時和對面的夥伴拍手。B段音樂共三個樂句,前兩個樂句兩人相互問好兩遍,第一次握手說「你好」,第二次鞠躬或脫帽問好等。第三次所有的孩子在教室里找老師在什麼地方,並向老師揮手問好。然後幼兒重新找朋友,游戲反復多次進行。

建議:剛開始游戲時,幼兒對音樂和玩法不夠熟悉,教師可以先讓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兩次A段的音樂都讓幼兒找朋友,以便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時間找到朋友。

二、《小星星》

目標:

1.能夠根據音樂的節奏繞圈走。

2.在游戲中遵守規則。

准備:《小星星》的音樂


玩法:

幼兒手拉手按順時針方向跟著音樂走,老師作為「領導者」站在圈外跟著音樂按逆時針方向行走。當每次唱到「小星星」時,領導者隨意觸碰一個幼兒的肩膀,該幼兒就離開圓圈,右手拉住領導者的左手,跟著領導者按逆時針方向走,圓圈裡的幼兒繼續唱著歌按順時針方向走,同時離開圓圈幼兒的左右兩個夥伴將手拉在一起,形成封閉的圓圈。如此反復直至中間只留下一名幼兒,此時領導者的右手拉住自己隊伍中最後一名幼兒的左手,形成一個圓圈並下蹲。中間唯一的幼兒舉雙手成為小星星。第二次游戲時,中間的幼兒就是領導者,游戲繼續。

三、《小蝌蚪找媽媽》

目標:

培養音樂的節奏感。

准備:小蝌蚪頭飾若干,青蛙頭飾一個。



玩法:

幼兒戴上小蝌蚪頭飾,跟著音樂邊唱歌邊做簡單的動作,如:游來游去,扭一扭,轉一轉等。唱到「小小蝌蚪游游游」,幼兒蹲下用手蒙住眼睛,老師戴上青蛙頭飾在活動室一角躲起來。唱到「媽媽媽媽在哪頭」,幼兒作尋找的樣子。歌曲結束後,青蛙媽媽叫兩聲「呱呱」,小蝌蚪循聲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延伸:可以請個別能乾的幼兒當青蛙媽媽。

四、《海獅頂球》

目標:培養幼兒表換節奏型的能力,發展幼兒的思維和反應的靈敏性。

准備:圖卡海獅4隻,皮球4個(其中兩個畫上X X節奏型,兩個畫上X節奏型。



玩法:

幼兒圍成圓圈,教師把4個球任意放在4隻海獅頭上成一個節奏型,如X X X|X X X|。幼兒起立按此節奏型在圈內邊走邊做節奏動作,如:跺腳、拍手、拍肩。樂曲停,教師變換球的位置,幼兒站立拍出新的節奏。

規則:拍錯的,回座位暫時退出遊戲。拍對的,聽音樂繼續按節奏做動作。教師按情況結束游戲,讓全體幼兒重新做游戲。

五、《老鷹捉小雞》

目標:聽音樂做母雞下蛋、小雞出殼、跳舞等的動作。

准備:母雞、老鷹頭飾,積累母雞生蛋、小雞出殼、孵蛋等知識。



玩法:

老師當母雞,聽《老母雞》音樂做下蛋動作,幼兒當小雞不動。聽到《小小蛋兒把門開》音樂時,幼兒做小雞出殼和跳舞的動作。聽到老鷹的音樂馬上躲在母雞的身後,一個跟一個搭著肩。(或者變成老鷹不愛吃的東西,一動也不動。)

規則:被老鷹捉到的小雞停做游戲一次,母雞和老鷹的角色可以請能乾的小朋友來扮演。

六、《小老鼠上燈台》

目標:聽音樂模仿小老鼠上燈台的動作,在游戲中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准備:小老鼠頭飾若干,貓頭飾一個;蛋糕盒做的燈台一個。



玩法:

配班老師戴上貓的頭飾,在一邊躲起來。幼兒戴上小老鼠的頭飾,圍繞燈台成一個圓圈。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模仿小老鼠上燈台的動作。唱到「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滾下來」,小老鼠躲避貓的追逐。

規則:被貓捉到的小老鼠停做游戲一次。貓可以請能乾的幼兒來扮演。

七、《碰一碰》

目標:根據不同物體種類、顏色等相同的特徵,聽游戲信號玩碰一碰。

准備:各種小動物或水果的指偶若干。



玩法:

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紙偶套在手指上。音樂起,幼兒起立邊唱歌邊做找朋友的動作。唱到X X X X|X 0︱時,聽老師的口令,如:小鴨碰小鴨,那小鴨紙偶的互相碰一碰。以此類推,游戲重復幾次。

規則:找錯的幼兒停做游戲一次。

八、《十個小矮人》

目標:

1.通過撕報紙、傳球等游戲,感知歡快樂曲中的延長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敏感度。

2.感受傾聽音樂、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准備:

1.幼兒人手一份報紙、記錄紙、筆。

2.教師操作的大記錄紙。

3.音樂《十個小矮人》。



玩法:

在撕報紙、傳紙球、做記錄游戲活動中感知延長音的次數和延長音不同的時

值。

1.聽音樂玩「撕報紙」游戲,自主感知延長音出現的次數,並在「撕」的過

程中感受延長音的延續。教師:發現小矮人找了幾次朋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記

錄?如果只給你一張舊報紙,你有什麼辦法?來記錄?什麼時候撕報紙?一起聽音樂試試。

2.聽音樂玩「傳紙球」游戲,合作完成游戲過程中加深對延長音的理解。

教師:要讓紙球有秩序的傳,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個紙球我們怎麼做?(同一個方向,同一時間傳)老師唱出樂曲,你們聽音樂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後開始傳紙球

3.聽音樂找一找在每次延長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幾個好朋友並用符號記錄下來。

4.再次玩「傳紙球」游戲,聽音樂找到好朋友,結束活動。

九、《聽音找朋友》

目標:能夠辨聽並根據音的數量,找到相應數量的朋友。

准備:鈴鼓一個。



玩法:

老師拍擊鈴鼓,若聽到連續快速的聲音,有幾聲就要和幾個朋友抱在一起。比如老師拍二下,那小朋友趕緊兩個兩個抱在一起。若聽到聲音連續一樣的時候,就要放開手,自己管自己走,不要走出圓圈就可以。若有人找不到朋友,或者找錯朋友,那麼就要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

建議:教師剛開始時鈴聲數量少些,根據幼兒掌握情況增加,但不要太多。

十、《拍蚊子》

目標:

1.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

2.發展敏捷的反應能力。

准備:鋼琴



玩法:

老師彈鋼琴(連續彈一個和鉉聲)作為蚊子發出的聲音,也就表示有蚊子出現了。小朋友仔細聽,當聲音消失的第一時間,老師迅速說出一個方位,如頭頂,則小朋友立即用手在頭頂合掌,表示拍蚊子。誰沒有打到蚊子(也就是在音樂聲停的那一刻,沒有拍手),就要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建議:游戲反復進行2次左右,可以請孩子來說方位。..

Ⅶ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全家去旅遊》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螺旋隊形變換的方法。

2、讓幼兒感受卷炮仗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導入,孩子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玩游戲卷炮仗。

2、教師帶領幼兒熟悉音樂《卷炮仗》。

Ⅷ 中班音樂活動大家一起去旅行 裡面的音樂哪位朋友有呀急用~ 裡面只有一句歌詞 酷,酷,酷氣氣

我沒喲

熱點內容
越野摩托怎麼保養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731
最車越野車圖片 發布:2025-10-20 08:28:26 瀏覽:85
眾泰內飾17款手動 發布:2025-10-20 08:27:05 瀏覽:666
超級越野車視頻 發布:2025-10-20 08:05:48 瀏覽:292
10萬元房車辦公 發布:2025-10-20 08:05:48 瀏覽:630
越野摩托h9 發布:2025-10-20 07:57:57 瀏覽:244
開豪車追大學女生 發布:2025-10-20 07:47:12 瀏覽:395
G10內飾板怎麼拆圖解 發布:2025-10-20 07:44:38 瀏覽:758
別克奧克雷商務車 發布:2025-10-20 07:36:03 瀏覽:929
帝豪二廂車ec715二手車價 發布:2025-10-20 07:17:55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