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山艦旅遊詩怎麼寫
㈠ 中山艦旅遊區的中山艦事件
1926年3月10日,蔣介石指使他的法西斯黨徒--孫文主義學會分子,以黃埔軍校駐省辦事處的名義,傳達給海軍局代理局長兼中山艦 中山艦全景艦長李之龍(當時是共產黨員)一個命令,要李之龍調中山艦到黃埔候用。當中山艦開到黃埔時,蔣介石一面指使其黨徒散布共產黨「陰謀暴動」推翻廣東革命政府的謠言,一面假裝「驚異」,造謠說李之龍不服調遣,擅入黃埔。以此為借口,3月20日,蔣介石調動軍隊宣布戒嚴,斷絕廣州內外交通;逮捕李之龍,扣留中山艦及其他艦只;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收繳其衛隊槍械;包圍廣州東山的蘇聯顧問所;驅逐了黃埔軍校中及國民革命軍中以周恩來為首的共產黨員。
㈡ 中山艦旅遊區的介紹
中山艦旅遊區是位於武漢以中山艦博物館為主題的大型的綜合性旅遊區,現在中山艦旅遊區包括核心區——中山艦博物館,軍事野戰區,水上樂園區,美食區,運動極限區,主題公園區。現在中山艦旅遊區已經建成完畢,2011年10月就正式開放。
㈢ 中山艦旅遊區怎麼樣
五四青年節之際,單位組織職工來中山艦旅遊區參觀,算是五四活動吧,一行人坐的單位大巴從光谷出發,上了三環到達白沙洲大道之後再上青鄭高速,於上午10點多到達江夏金口鎮的中山艦旅遊區。中山艦旅遊區位於江夏區金口鎮中山艦路特1號,佔地約3.3平方公里,緊鄰長江,周邊比較空曠,視野蠻好的,整個游覽區以金雞湖和中山艦博物館為主要建築物景點,搭配游樂區、軍事旅遊區、民俗風貌區等其他景點一起組成整個中山艦游覽區。景區門口有交通路線圖,告知遊客如果是從漢口漢陽方向來的話,可以走江城大道,然後上京珠高速過軍山大橋後在金口下即可到達,如果是從武昌青山方向來的話,可以走白沙洲大道然後上青鄭高速再轉京珠高速也是在金口下即可,另外還有910公交車可以到達景區,以及輪渡碼頭。不過貌似這個輪渡碼頭幾乎快荒廢了吧,都沒有人值班,而且我們游覽完了整個景區也沒看到有遊船到過碼頭哦~~~游覽區大門進去以後,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通遠處的中山艦博物館,整個博物館外部造型類似於一個揚帆起航的軍艦,而博物館正對的金雞湖就如同要駛入的大海,視野非常開闊,景點之間搭配得很和諧,沿湖一圈有林蔭大道,可以漫步湖邊,欣賞附近的樹林小山,以及各種艦艇雕塑,不失為一個散步的好去處,游覽完了博物館,從另外一邊出門可以看見軍事旅遊區,裡面擺放有部隊裡面淘汰下來的真實坦克、飛機和高炮,可以合影但是不許攀爬,有工作人員專門守護呢~~~另外景區內還有一家酒店,酒店和景區接待中心在一起,提供餐飲住宿服務,但是感覺整個景區除了學生遊客和大型團體遊客以外,散客好像蠻少,真正住酒店的也沒多少人吧。。。作為青年人,來這里參觀一下還是蠻不錯的,接受一次革命歷史教育~~~
㈣ 風景詩是怎麼寫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說的是西湖)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賞析: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從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緻,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盪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濛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緻。「瀲灧」,波光閃動。「空濛」,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並非只適用於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裡,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像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麼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於個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採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於感受,同時也訴之於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像去發揮詩的內涵。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後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說的是錢塘江)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賞析:
全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遊人帶來的喜悅之情。尤其是中間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寫了孤山寺一帶到白沙堤一帶的景色,中間的轉換不露痕跡,銜接很自然。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給予人的感受。如不說綠草如茵,雨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和盤托出,使人在欣賞了說「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從結構上看,從描寫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西湖的醉人風光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對待春天、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所感染和打動了。
杜甫《望岳》(說的是泰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賞析:這首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說的是洞庭湖)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賞析:這是一首「干祿」詩。所謂「干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遊長安,以此詩獻之,以求錄用。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徵開元的清明政治。後半即景生情,抒發個人進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了急於用世的決心。全詩頌對方,而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
崔灝《黃鶴樓》(說的是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賞析: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前四句寫登臨懷古,後四句寫站在黃鶴樓上的所見所思。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這首詩在當時就很有名,傳說李白登黃鶴樓,有人請他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說的是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賞析: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台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慨。「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暢順;雖然十四個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但絲毫不使人嫌其重復,更沒有常見詠史詩的那種刻板、生硬的毛病。鳳凰台為地點,在舊金陵城之西南。據《江南通志》載:「鳳凰台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台於山,謂之鳳凰山,里曰鳳凰里。」李白用「鳳凰台」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登臨抒懷,而是別有機杼。從遠古時代開始,鳳凰便一直被認為有祥瑞的意義,並且與社會的發展有關:美好的時代,鳳凰鳥則從天而降,一片天籟之聲。因此,鳳凰鳥的出現,多半顯示著稱頌的意義。然而李白在這里首先點出鳳凰,卻恰恰相反:他所抒發則是由繁華易逝,盛時難在,惟有山水長存所生發出的無限感慨。引來鳳凰的元嘉時代已經永遠的過去了,繁華的六朝也已經永遠的過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長江之水與巍峨的鳳凰之山依舊生生不息。
杜甫《蜀相》(說的是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賞析:
抒發了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托,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
古典詩歌中常以問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這首詩的首聯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一問一答,一開始就形成濃重的感情氛圍,籠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題意,語意親切而又飽含崇敬。「何處尋」,不疑而問,加強語勢,並非到哪裡去尋找的意思。諸葛亮在歷史上頗受人民愛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廟宇很容易找到。「尋」字之妙在於它刻畫出詩人那追慕先賢的執著感情和虔誠造謁的悠悠我思。下句「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詩人憑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這里柏樹成蔭,高大茂密,呈現出一派靜謐肅穆的氣氛。柏樹生命長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徵意義,常被用作祠廟中的觀賞樹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這一景物,展現出柏樹那偉岸、蔥郁、蒼勁、朴質的形象特徵,使人聯想到諸葛亮的精神,不禁肅然起敬。接著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鋪展到石階之下,映現出一片綠色;只只黃鶯,在林葉之間穿行,發出宛轉清脆的叫聲。
《題西林壁》 蘇軾(廬山風景)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賞析: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朴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准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㈤ 游記古詩怎麼寫
【春遊曲】長孫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相和歌辭·子夜春歌】王翰
春氣滿林香,春遊不可忘。
落花吹欲盡,垂柳折還長。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裝。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陽。
【春遊】王勃
客念紛無極,春淚倍成行。
今朝花樹下,不覺戀年光。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應制(景龍三年二月十一日)】李嶠
主家山第接雲開,天子春遊動地來。
羽騎參差花外轉,霓旌搖曳日邊回。
還將石溜調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鸞輅已辭烏鵲渚,簫聲猶繞鳳凰台。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一作韋應物詩)】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沈佺期
東郊暫轉迎春仗,上苑初飛行慶杯。
風射蛟冰千片斷,氣沖魚鑰九關開。
林中覓草才生蕙,殿里爭花並是梅。
歌吹銜恩歸路晚,棲烏半下鳳城來。
【春遊值雨】張旭
欲尋軒檻列清尊,江上煙雲向晚昏。
須倩東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華園。
【春遊樂】李端
游童蘇合彈,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時,相思忽相見。
褰裳蹋路草,理鬢回花面。
薄暮不同歸,留情此芳甸。
【春遊樂】李端
柘彈連錢馬,銀鉤妥墮鬟。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陽間。
意合辭先露,心誠貌卻閑。
明朝若相憶,雲雨出巫山。
【早春遊慈恩南池】司空曙
山寺臨池水,春愁望遠生。
蹋橋逢鶴起,尋竹值泉橫。
新柳絲猶短,輕蘋葉未成。
還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
【長安春遊】王建
騎馬傍閑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雲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城裡又須忙。
【長安春遊】楊巨源
鳳城春報曲江頭,上客年年是勝游。
日暖雲山當廣陌,天清絲管在高樓。
蘢蔥樹色分仙閣,縹緲花香泛御溝。
桂壁朱門新邸第,漢家恩澤問酇侯。
【春遊曲三首】令狐楚
曉游臨碧殿,日上望春亭。
芳樹羅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風前調玉管,花下簇金羈。
閶闔春風起,蓬萊雪水消。
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韓愈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台。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春遊曲二首】王涯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上苑何窮樹,花間次第新。
香車與絲騎,風靜亦生塵。
【春遊二林寺】白居易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熙熙風土暖,藹藹雲嵐積。
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身閑易飄泊,官散無牽迫。
緬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適。
是年淮寇起,處處興兵革。
智士勞思謀,戎臣苦征役。
獨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春遊】白居易
上馬臨出門,出門復逡巡。
回頭問妻子,應怪春遊頻。
誠知春遊頻,其奈老大身。
朱顏去復去,白發新更新。
請君屈十指,為我數交親。
大限年百歲,幾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輪。
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
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痴人。
【洛中春遊呈諸親友】白居易
莫嘆年將暮,須憐歲又新。
府中三遇臘,洛下五逢春。
春樹花珠顆,春塘水麹塵。
春娃無氣力,春馬有精神。
並轡鞭徐動,連盤酒慢巡。
經過舊鄰里,追逐好交親。
笑語銷閑日,酣歌送老身。
一生歡樂事,亦不少於人。
【錢唐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春遊】李商隱
橋峻斑騅疾,川長白鳥高。
煙輕惟潤柳,風濫欲吹桃。
徙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襄州春遊】皮日休
信馬騰騰觸處行,春風相引與詩情。
等閑遇事成歌詠,取次沖筵隱姓名。
映柳認人多錯誤,透花窺鳥最分明。
岑牟單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禰衡。
㈥ 毛主席詩詞中的鍾山風雨全首詩怎麼寫
七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出自毛澤東同志於一九四九年四月所寫的詩<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該詩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中最早發表。全詩的內容為:「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整首詩不僅描述了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義,表現了它的激動人心,不只是窮盡了理、事、情;而且還顯示了詩人的高瞻遠矚、破格創新、揮灑自如、神旺氣足,還表現了詩人的才、膽、識、力。正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為作者之文章。
㈦ 怎麼寫出遊詩歌自編
《旅行》
一直想
過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
或許
流浪是天生的本領
只因
夢的方向很遙遠
不是一個人的追逐
而是整個世界在沉寂
奔跑吧
像雲隨風
填滿未達的夢想
旅途中
你會看到
整片大海都在歡騰的奔跑
飛鳥不停飛向夢的國度
已經很累了
走走,歇歇
去過一段屬於自己的回憶
《旅行的意義》
一縷金黃色
渲染著空氣
風繾綣著葉
葉遲遲吾行
撒嬌地躺在地上
憐起憧憬去飄游
疲倦的抽離
追隨美的面貌
行在山徑
啋著腳下的土
踏上心中的路
㈧ 中山艦旅遊區要不要門票
摘要 中山艦旅遊區遊玩攻略
㈨ 江夏大道城際鐵路廟山站到中山艦旅遊區怎麼走
公交線路:902路 → 4201路,全程約32.4公里
1、從江夏大道城際鐵路廟...乘坐902路,經過10站, 到達北華街客運中心站
2、步行約30米,到達紙坊客運中心站
3、乘坐4201路,經過31站, 到達金嶺路金口站
4、步行約1.3公里,到達中山艦旅遊區
㈩ 中山艦旅遊區的中山艦旅遊區由來
受市政府委託,武漢市規劃部門2001年開始規劃中山艦文化旅遊區的建設方案。中山艦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可移動性文物,該艦整體打撈出水時,隨之出水各類文物3400件(其中一級文物43件),2002年12月以來,應有關方面邀請,中山艦出水文物先後到廣州、中山和香港地區展出。
2004年4月,省市文物管理部門正式將該艦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中山艦陳列地選址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中山艦陳列地最終確定建設在該艦的沉沒地金口地區。
2008年5月15日啟程,我國最大的可移動文物——中山艦,在武漢和重慶人的共同努力下,平安完成回家之旅,水路旱路約22公里長。
如今中山艦旅遊區基本上建成,准備在2011年10月份正式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