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食品安全工作自查工作
Ⅰ 求一篇關於旅遊景區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論文。如通過,高分追加!
淺談季節性旅遊市場食品監管的方式方法
目前正值旅遊旺季,確保旅客食品安全,是旅遊景點監管的重點,也是工商部門監管的主要對象。針對旅遊市場周期短、遊客相對集中,食品經營者結構復雜、客流量大、監管難度大等特點,如何加大對旅遊市場食品、餐飲的監管,是擺在我們工商部門的首要問題,探索對其監管方式和方法,對於今後監管工作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 目前季節性旅遊市場餐飲經營存在的問題:
1、因經營的條件所制,難以辦理《衛生許可證》。這些旅遊勝地由於受自然、生活等環境的制約,再加上經營設備簡陋,經營周期短,經營地址不固定等因素,按照衛生部門要求,不具備辦理《衛生許可證》的條件,因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不予頒發《衛生許可證》。
2、因有關前置手續的制約,為辦理營業執照造成難度。季節性強的旅遊勝地經營的大部分是商業、餐飲業。在對餐飲業的監管上,由於辦理《營業執照》前需要經營者提供衛生部門核發的《衛生許可證》、經營人員《健康證》,而絕大多數經營者全年只能經營3至5個月時間,再加上經營的從業人員不穩定,正因為如此,從衛生部門要求獲取不到辦證的資格,工商部門就無法辦理辦注冊登記手續,經營者就領不到《營業執照》。
3、對工商部門日常監管工作造成困難。工商機關對旅遊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嚴把市場准入關。因大部分經營者的前置許可不夠條件,因而就造成了無序進入或違法經營(無照經營)長期存在,給工商部門日常監管造成了許多不便。同時也制約著旅遊市場的發展和遊客對本地區旅遊景區食品安全的信譽度。
4、經營的飲食質量無法保證。在「三證」尚不健全、監管難以深入、各職能部門職權不及時到位的情況下,經營者經營的飲食質量就難以保證,萬一發生飲食方面不安全問題時就無法查處,形成部門之間相互扯皮,當地政府以經營的商戶屬於衛生、工商、公安為理由推辭,衛生部門以沒辦《衛生許可證》為由不參與處理,工商部門沒辦營業執照處罰難以介入等問題,到最後處理的結果將導致遊客不滿意,經營者意見大的問題。
二、監管的方法:
1、配合衛生部門辦理臨時《衛生合格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應本著確保遊客食品安全,加強對旅遊市場的監管力度。特別是對景區餐飲業的管理,應由景區管委會協調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聯手,形成監管合力。對不符合辦理《衛生許可證》條件可以協調衛生部門嘗試核發臨時《衛生合格證》的辦法,以解決前置許可的問題。
2、辦理確不具備條件的,實行實名登記制。對辦不下《衛生許可證》的,採取實名登記制的辦法:一是經營者出攤經營前出示本人身份證有效證件並予以復印,詳細登記經營者出攤位置、名牌號;二是登記經營者詳細地址,起碼知道經營者是什麼地方人,萬一出了問題,就能及時聯系;三是由工商部門對採集到的經營者相關信息進行建檔保存、備查。
3、簽訂食品安全合同,責任到人。在經營前,由衛生、工商部門對經營者簽訂有關食品安全責任合同書,合同上必須載明有關各負責任承諾等事項,應負的責任范圍。
4、建立市場查巡制。實行實名管理以後,對經營者在日常監管中具有以下4個作用:
(1)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明確了雙方間的連帶責任。經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簽訂食品安全生產經營合同書以後,明確了經營者在經營中各種事項,達到的標准,如發生不安全事故時所負的責任,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經營者不得規范各自的經營行為,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
(2)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彌補了原先經營者地址不詳、聯系方式不通的局面。徹底改變以往傳統地做法,對經營者提供的個人身份證及住所要與公安核實,經審驗准確無誤後備案,同時所備案的聯系方式是否能打通,並每月聯系一次。這樣萬一發生什麼問題,就能果斷做出應急措施,消除不安全隱患。
(3)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方便了日常監管。一般旅遊勝地離工商所比較偏遠,為日常巡查工作帶來很多不利因素,特別是對外地來本地經營的,人員流動性大、經營周期短、經營人員又不穩定,加之我們日常監管因人員少、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局限,一度曾出現過監管不到位、巡查缺失、記載不詳等問題,導致有些旅遊市場曾發生過食物中毒事件。實行這一管理後,就會降低事故發生的極率,提高日常監管力度。
(4)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取得了遊客的信任。實行實名制管理後,對每個經營者製作一個《文明經商監督牌》,正面標明經營者姓名、年齡、地址、營業執照號、監督電話等事項,反面印有《文明經商公約》,讓遊客一看,一目瞭然,如發生什麼問題遊客就撥打監督電話,也能說清經營者的姓名。這樣以來,讓遊客吃的放心、住的舒暢、喝的滿意、玩的快樂,領略大自然的美,逐步提高旅遊景點對遊客的滿意程度。
Ⅱ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第三十六章、食品生產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1.目的
應當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並規定對食品安全狀況定期進行檢查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定期對公司的食品生產安全狀況進行自我檢查評價,及時發現危害食品安全的不符合情況並立即採取整改措施,確保我公司食品安全。
2.范圍
食品生產安全自查范圍包括現場檢查、管理制度和質量記錄。
3.職責
3.1質管部負責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文件的編制、修改、更新。
3.2質管部組織人員每月兩次進行食品生產安全現場檢查。
3.2生產部、質管部分別指派1名以上管理人員組成食品安全自查小組,每半年度對公司的食品安全總體狀況檢查評價一次,並向質量管受權人提交自查報告。
4.食品生產安全檢查規程
4.1現場檢查規程
一、原輔料(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采購進貨查驗落實情況。
檢查項目:原輔料存放;專庫管理;標簽標識;索證索票;制度具備情況;現場記錄。
(一)原輔料存放
1. 原輔料存放是否離地、離牆。外包裝是否完整,並做好防護。 檢查規程:查看原輔料存放情況,是否符合存放要求
重點注釋:原輔料堆放是否離地10cm以上,離牆20cm以上,並應有防止蟲害侵入的裝置。
2. 倉庫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檢查規程:查看現場衛生情況。
3.原輔料倉庫內是否有過期原輔料,過期原輔料清理及記錄是否符合要求。 檢查規程:查看是否有過期原料,是否有處置記錄。
4.生產過程中用到的危險化學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
檢查規程:查看是否有危險化學品,是否符合存放要求。 重點注釋:需符合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要求;
5.生產用原輔料是否與有毒有害物質一起存放。 檢查規程:查看是否有毒有害物質與原輔料一起存放。 重點注釋:庫房內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
6.原輔料倉庫內是否有非生產用原輔料和非生產用其他物品。 檢查規程:查看倉庫內是否有非生產用原輔料和非生產用其他物品。 重點注釋:原輔料倉庫內不應堆放非生產用物品,專庫專用,防止交叉污染。
(二)專庫管理
1.食品添加劑是否專庫或專櫃保存,並有專人管理。 檢查規程:查看是否有食品添加劑專庫,詢問管理人員。 重點注釋:查看是否有專人專管。
2.內包裝材料是否有專庫或專門區域存放。 檢查規程:查看是否有內包裝材料倉庫。 重點注釋:原料、包裝材料等應依據性質的不同分設貯存場所、或分區域碼放,並有明確標識。
(三)標簽標識
1.原輔料(除農副產品)標簽是否有產品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貯藏條件等內容。
檢查規程:抽查至少3種原輔料,不足3種的全部檢查,查看標簽內容。 重點注釋: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示應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准代號及其他需要。
Ⅲ 食品安全自查記錄 多久做一次
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食品生產安全自查管理制度
1.目的
定期對公司的食品生產安全狀況進行自我檢查評價,及時發現危害食
品安全的不符合情況並立即採取整改措施,確保我公司食品安全。
2.范圍
食品生產安全自查范圍包括現場檢查、管理制度和質量記錄。
3.職責
3.1質管部負責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文件的編制、修改、更新。
3.2質管部組織人員每月兩次進行食品生產安全現場檢查。
3.2生產部、質管部分別指派1名以上管理人員組成食品安全自查小組,每半年度對公司的食品安全總體狀況檢查評價一次,並向公司管理辦公司提交自查報告。
Ⅳ 食品安全工作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
食品安全工作現在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食品原材料控制,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人員的責任心是否強。是否進行了培訓,在儲存的過程中,環境的溫度,濕度。
Ⅳ 如何加強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與自查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成立了由所長為組長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各項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及時安排部署工作。
二、明確目標,落實責任:
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1、做好餐飲服務單位基本情況調查摸底。
2、認真做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
3、按餐飲服務單位專項整治工作目標要求切實加強監管,做到全面覆蓋,確保餐飲服務食品安全。
4、做好今年餐飲服務單位的量化分級管理工作。
三、認真開展整頓工作:
1、基本情況:
2、監督檢查情況:
3、整治的重點:
以學校食堂、農家樂、旅遊景點、大、中、小餐飲服務單位為重點進行整治,重點檢查餐飲服務許可證經營是否在有效期內,食品及原料采購索證索票和台賬登記情況,濫用食品添加劑情況,餐飲具消毒及設備運轉情況,加工場所衛生環境情況。
4、量化分級工作
Ⅵ 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怎麼寫
《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
為切實加強我公司食品安全衛生工作,預防和控制腸道傳染病及食物中毒的發生,有效提高我公司的衛生水平,保障廣大員工及客戶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食品安全法》、《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我公司特製定本計劃。
檢查范圍:公司食堂設備設施、衛生、食品及飲用水
檢查內容:
公司食堂衛生安全:圍繞公司集體用餐食品安全,按照《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主要檢查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食物中毒預防控制措施、從業人員體檢培訓、環境衛生、設備設施、原料采購、食品儲存、加工製作、食品添加劑使用、餐用具清洗消毒、留樣管理等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公司飲用水衛生:公司切實解決飲水問題,提供開水或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對自備水源、供水設施及管道的防護和管理,落實清洗消毒措施。自備水源應經所在區衛生部門檢測合格後,方可作為供水水源。
檢查安排:公司食堂安全領導檢查小組不定時對公司食堂進行抽查,每月至少一次。
工作要求:
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落實。公司食堂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公司衛生專項檢查活動,加強組織領導,把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食堂自律與強化監管有機結合,把公司食堂食品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將宣傳教育貫穿始終、完善制度貫穿始終、落實責任貫穿始終、檢查指導貫穿始終,確保整治取得實效。
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檢查效果。公司各塊負責人要密切配合,要根據區政府相關要求,努力開展食堂食品安全示範工程建設。在全區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公司食堂,充分發揮示範食堂的引領和輻射作用,不斷提高我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硬體設施,使我公司食堂從采購、加工、個人衛生提高到一個新台階。
開展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公司領導要加強對食堂食品安全培訓,認真組織學習《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督促公司切實落實餐飲服務第一責任人責任,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工作不留盲點、不留死角。
加強食堂檢查督導,嚴查違法行為。公司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將公司食堂作為食品安全事故防控的重點,採取措施,排查隱患,積極指導公司不斷完善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提高防控水平及應對能力。嚴厲查處食堂違法違規行為;對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案件,要加大處罰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認真開展全面排查。
做好檢查總結,及時上報信息。公司要確保每月至少對單位食堂檢查一次以上。
Ⅶ 淺談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食品安全監測。
2.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標准。
3.構建食品安全信息體系。
4.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撐能力。
5.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應急體系建設。
6.建立食品安全評估評價體系。
7.完善食品安全誠信體系。
8.繼續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9.完善食品安全相關認證。
10.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
11.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
(7)旅遊景區食品安全工作自查工作擴展閱讀
食品安全既包括生產安全,也包括經營安全;既包括結果安全,也包括過程安全;既包括現實安全,也包括未來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十章附則第九十九條規定: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