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加大旅遊安全風險提示

加大旅遊安全風險提示

發布時間: 2022-01-11 19:49:24

1. 文化和旅遊部如何提醒切勿冒險出海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海上旅遊項目因其較強的觀賞性、娛樂性和刺激性而深受廣大遊客歡迎。然而隨之而來的涉海旅遊安全事故也迅速增加,需要廣大遊客高度警惕。

海上旅遊安全風險較高,部分遊船公司經營管理鬆懈、一些涉水項目安全設施建設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情況仍然存在,為此,文化和旅遊部特別提醒廣大遊客參加海上旅遊項目時要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警惕各類風險,平安出遊,理性出遊。

三是正規商家,精心選擇。選擇正規旅行團組,簽訂正式旅遊合同,並留意合同中有關人身、財產安全事故的理賠范圍和要求;出境游建議出行前購買合適的境外旅行意外保險,謹慎選擇旅行項目;搭乘水上交通工具,務必選擇正規經營、報價合理的承運方,謹防低價陷阱。

四是遇險冷靜,科學求助。如遇緊急情況,請保持鎮定,及時尋找工作人員或報警求助;境外遇險,可及時報警並向當地使領館或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中心尋求幫助。

2. 如何預防旅遊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是加強對旅遊產品要素的安全評估。旅行社是組織旅遊產品的龍頭,要對所采購的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產品進行安全評估,並將評估資料備案上報,嚴禁采購不合格、沒有資質、明顯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素產品。
二是加強對旅遊者的安全教育。以零團費、負團費的危害為主題對旅遊者進行全國性的大規模案例教育,使旅遊者認識到零團費、負團費將給自身造成的風險與傷害,掃除零團費、負團費存在的土壤。
三是加大旅遊保險投保力度。以宣傳貫徹《旅行社條例》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旅行社責任險的統保工作力度,積極引導遊客購買旅遊意外保險,增強旅遊安全的保險保障能力。
四是在旅遊旺季進行旅遊交通事故的專項治理。在我國,旅遊運營車輛管理不規范、司機疲勞駕駛、不規范操作、危險路段等是造成旅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要排除以上安全隱患,應該向歐洲學習,對旅遊車、旅遊司機的准入資質進行嚴格的規范和監管,同時對旅遊司機的單次行車時長、特定旅遊線路的行車資質等進行限定,並積極鼓勵遊客對旅遊司機和車輛進行安全投訴。
五是嚴厲打擊零團費、負團費等惡性經營行為。對零團費、負團費的操作者和所涉及的旅行社,取消其相關的旅遊資質,強化旅行社之間的連帶監管。
六是加強旅遊合同管理。對旅遊格式合同進行嚴格監管,要求組團單位將旅遊要素,尤其是旅遊購物點、購物次數、發生額外行程的違約責任等條款內容明確列入合同,以提醒旅遊者謹慎購買旅遊產品,慎防陷入低價陷阱。
七是建立旅遊暗訪制度。通過暗訪調查旅遊企業的經營情況,對違反旅遊相關法規和國家安全法規的旅遊企業進行嚴厲的制裁與處罰,發現一家查處一家,規范和調整旅遊行業的經營模式。

3. 旅遊 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制度

不知道你是針對什麼場所或區域,景區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但不限於如下部分:
一、公園、風景名勝區安全管理規范
二、商業、服務業經營場所傳染性疾病預防措施
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五、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六、應急准備和響應控制制度
七、安全保衛人員管理制度
八、巡邏崗位管理制度
九、保安管理制度

4. 出境游安全風險的防控應該注意什麼

出境游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但風險的發作具有偶然性。強化出境游風險的防範和控制,是旅遊管理部門、旅行社和遊客的共同責任。在當前形勢下,出境旅遊安全風險的防控應注意以下工作:
第一,加強出境游風險教育。遊客是安全保障的對象,遊客的安全素質是確保安全的重要基礎,出境遊客的安全素質更是影響其出境安全的關鍵因素。對於出境遊客應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其對出境旅遊的風險關注,提升其應對境外突發風險的能力。應從出境地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行為習慣等各個層面加強認知教育,並從旅遊線路等專項產品入手加強風險學習,以防患於未然的姿態提升遊客對出境旅遊安全教育的力度和強度。
第二,優化出境旅遊產品的安全設計。大部分遊客對出境地的風險情形處於信息劣勢,旅行社在設計出境游產品時應進行充分的安全考察,對旅遊線路和行程面臨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旅遊者的能量消耗、各種意外突發風險、安全支持等都應進行細節均衡,提供具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旅遊產品。相關部門應該加強抽檢、暗訪、綜合考察和遊客反饋的力度,推動旅行社加強安全優化工作。
第三,注重出境旅遊的行前考察。旅遊管理部門、旅行社和遊客等都應關注目的地的安全形勢,強化行前考察,避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魯莽之舉,有關部門應做好風險預警,旅行社應做好風險預測,遊客應做好風險信息接收。如最近土耳其發生針對中國遊客的騷亂事件,部分遊客果斷取消行程,這是保障自身安全的應有之舉。
第四,強化出境旅遊產品的保險保障。相比於國內旅遊,出境旅遊遭遇意外風險的頻率更高,受語言、經濟、文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出境遊客應對意外風險的能力更弱。因此,積極通過有效的保險產品來分解出境旅遊可能遭遇的風險應成為旅行社和遊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旅行社和遊客既要加強意外保險保障的力度,也要重視專業救援險等專項保險產品,全方位提升保險保障能力。
出境游還處在發展過程中,我國出境遊客也處在不斷成熟過程中。出境游的安全與健康發展需要各方利益主體的支撐與呵護,既要明白風險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觀性,也要注意風險分布的差異性和嚴重性。出境游的風險防範既需要旅遊管理部門的監管與引導,也需要旅行社等旅遊企業維護與支撐,更需要旅遊者自身給予更多關注和自重。
現在正是暑期旅遊旺季,出境旅遊必然會出現新一輪熱潮,此時更應對風險防範工作予以強化和優化,以確保出境游安全。

5. 文化和旅遊部將開展哪些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據報道: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關於做好暑期旅遊安全工作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出境自助游相關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防範各類涉旅突發事件的發生。

針對出境自助游,文化和旅遊部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加大我國公民在境外旅遊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切實做好我國公民出境自助游相關工作。要立即對當地在線旅遊企業和平台、旅行社開展緊急排查,下架一批不合格自助游產品。遊客在購買境外單項旅遊產品時必須填報遊客信息,要求在線旅遊企業和平台、產品供應商在宣傳銷售高風險的出境自助游項目時加強風險提示。要指導在線旅遊企業和平台建立完善出境自助游應急機制,明確在線旅遊企業和平台相關責任,完善應急預案,細化安全措施,暢通信息渠道,及時進行風險提示。此外,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旅遊和理性消費宣傳,引導遊客合理規劃出遊線路,選擇有運營資質的交通工具,不在旅遊探奇中盲目追求刺激。

6. 災害性天氣旅遊安全風險防控怎麼做

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各地旅遊管理部門要督促旅行社、A級旅遊景區、漂流企業和星級飯店(以下簡稱涉旅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指導完善應急預案和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做好災害性天氣的應急准備;要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及時掌握並轉發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必要時聯合發布災害性天氣旅遊風險提示。如有極端災害天氣可能影響遊客安全時,要督促涉旅企業及時採取防範措施,遏制安全事故發生。要推動A級旅遊景區開展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隱患排查,在存在災害性天氣旅遊安全隱患的區域設立警示標語、警戒線、圍擋等警示標志和阻隔設施,嚴防自然災害引發安全事故。各級氣象部門在發生涉旅氣象災害事件時,要及時組織開展針對性的預報會商和區域聯防,准確提供應急處置的技術支持和後續氣象保障服務。

各地旅遊管理部門與氣象部門要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將氣象服務納入旅遊安全保障內容,共同推進旅遊氣象防災減災規范化、標准化建設,共同推動具備條件的3A以上旅遊景區建設災害性天氣監測自動氣象站和預報預警信息傳播設施。

7. 哪個部門制定旅遊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等級

由國務院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制定旅遊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等級。

8. 文化和旅遊部如何提醒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7月5日下午,在泰國南部普吉島附近海域,兩艘載有共127名中國遊客的遊船突遇特大暴風雨發生傾覆事故。文化和旅遊部已啟動應急機制,同時提醒廣大遊客,出境旅遊要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警惕各類風險,平安出遊,理性出遊。

針對出境旅遊特別是海外自助游,文化和旅遊部提醒廣大遊客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警惕各類風險,平安出遊,理性出遊。一是要做好行前准備,關注旅遊、外交等有關部門發布的出行提示,了解目的地天氣、衛生、交通和社會治安情況,謹慎或暫勿前往恐怖襲擊頻發、政局動盪不穩或發生重大疫情的國家和地區。二是要提高安全意識,看管好隨身物品,遵守當地交通法規,遇突發事件時保持冷靜,妥善應對,及時報警。三是理性消費,合理規劃出遊線路,選擇有運營資質的交通工具,謹慎選擇高風險旅遊項目,不在旅遊探奇中盲目追求刺激。四是購買旅遊意外保險,保障出遊安全。

9. 溫馨提示 外出旅遊如何做好安全防範

五一長假即將來臨,外出旅遊是時下很多人的選擇,濱海警務室提醒轄區居民,外出旅遊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一、在飛機場
注意行李不要脫離你的視線,隨身攜帶放有貴重物品或現金的提包。若要求退機票,應盡快辦理,越接近起飛時間,退票手續費越高。如誤機、客票作廢,票款不退。
二、坐火車旅行
在售票處要小心被扒竊。如果突然有人在旁邊聚集起鬨,你最好不要看熱鬧,因為人多擁擠最易受害。在火車上不要接受陌生人饋贈的飲料、食品,因為裡面可能含有麻醉葯品。不要請陌生人照看行李。夜間中途停車,要留心行李包。
三、在公共汽車上
零錢和大鈔分別放置,不要亂掏亂放。切勿時不時用手摸摸或掏出錢包來看看,這樣做往往更不安全。對周圍發生的異常現象要保持警惕,當感到有人故意在你身邊擠來擠去時,要留心自已的財物。
四、在旅館里
聽到有人敲門,必須問清楚後再決定開門與否。貴重物品要存放在寄存處,尤其是與陌生人同住一間房時。不要與剛認識的人說你帶了多少現金或貴重物品,如果對方特別熱情,要加倍警惕。
一忌匆匆忙忙。許多人就是不願早做准備,甚至連車、船票或機票都不早定好。去車站、碼頭或機場的路上時間往往太緊張,故而趕不上班次。不早做准備,臨走時忘這忘那,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乃出遠門之大忌。
二忌拖兒帶女。出外旅遊本是輕松一下,若帶著孩子就很不方便,時時處處要受牽制,怎能自由自在地玩個痛快?因此,7歲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同行。
四忌行李過多。吃的、用的、水果、飲料、大包小包,其實不用帶這么多。有些東西,如食品,途中大都可以買到;短期旅遊的話,替換衣服也不必帶很多。總之,盡可能的輕裝上陣為好。順便體醒一下,旅遊時不宜穿皮鞋。
五忌疲勞過度。有些人出外總想多玩幾個地方,一日內想去好幾處景點,爬山涉水,馬不停蹄,弄得十分疲憊。這不僅有損於身體健康,而且是走馬觀花,失去了旅遊的意義。
六忌不講文明。途中大聲談笑,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或任意在景物上刻劃留念等,都是不文明的行為。
七忌爭吵打架。要盡量避免與當地人發生爭吵乃至動武。特別是與小商小販購物時要謹慎,不想買的,不要去碰摸。
八忌晚歸旅館。夜間獨資在外地游盪,較不安全,有的旅館晚上會鎖大門,要大喊大叫才得以進入,影響了他人休息,也麻煩了自己。

10. 近期旅遊安全事故頻發,安全旅遊有哪"7大注意"

近期,旅遊安全事故頻繁出現在新聞報道中,旅遊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旅遊安全無小事。旅遊安全事故是社會事故在旅遊行業一部分,它具有特殊性和一般性。要確保旅遊安全,需要追根溯源,探究旅遊安全事故發生的深層原因。有以下"7大注意":

3.風險監測安全監管不到位

旅遊活動常常受到各類自然災害的侵襲,在偶發性的重大突發事件中,旅遊管理單位和旅遊經營單位應該加強對風險的監測預警能力,如可能導致重大旅遊傷亡的台風、龍卷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旅遊旺季時段,應該做出預警,避免大規模人流聚集可能導致的踩踏擠壓風險,全方位、全時段的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實時監控旅遊風險,並對風險過高的地點和區域發布風險預警。

熱點內容
福田風景內飾隔板 發布:2025-07-05 15:28:41 瀏覽:871
歡樂頌趙醫生的車價格 發布:2025-07-05 15:07:06 瀏覽:277
內蒙古4月份適合去哪兒旅遊 發布:2025-07-05 14:58:16 瀏覽:682
搬家工拖掛 發布:2025-07-05 14:46:07 瀏覽:896
廣東皮卡車二手車 發布:2025-07-05 14:39:15 瀏覽:235
皮卡堂小火龍打工傢具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5-07-05 13:47:32 瀏覽:214
嘉年華改裝內飾 發布:2025-07-05 13:05:36 瀏覽:253
江鈴皮卡千斤頂在哪裡 發布:2025-07-05 12:44:09 瀏覽:479
咸寧商務車電話號碼 發布:2025-07-05 12:21:42 瀏覽:8
2016年汽車價格走勢圖 發布:2025-07-05 12:08:13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