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1月份旅遊地理試題及答案
① 為什麼攀枝花一月份的平均氣溫較高
1、位於四川盆地,不易散熱。且阻擋了南下冷空氣。
2、緯度海拔低,一月均溫高。
3、因地形阻擋,冬季受北方冷空氣(寒潮)影響較小;位於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氣流,氣流在下沉過程中增溫。
(1)攀枝花1月份旅遊地理試題及答案擴展閱讀:
攀枝花市屬南亞熱帶——北溫帶的多種氣候類型,被稱為「南亞熱帶為基帶的立體氣候」,具有夏季長,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氣候乾燥,降雨量集中,日照長,太陽輻射強,蒸發量大,小氣候復雜多樣等特點。
年平均氣溫是四川省年平均氣溫總熱量最高的地區,無霜期300天以上。
攀枝花市隸屬長江水系,河流多,境內有大小河流95條,分屬金沙江水系、雅礱江水系,兩水系在雅江橋處匯合。
流域控制面積較大的主要有安寧河、三源河、大河三大支流。其中流域面積大於500平方千米以上的6條;100平方千米-500平方千米的26條;50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的18條;5平方千米-50平方千米的小河流只統計直接匯入金沙江、雅礱江的45條。
② 旅遊地理試題,誰知道答案請回答:多謝了!
不要選旅遊,環境題比較容易!我們班都選環境的.
③ 攀枝花旅遊必去景點
攀枝花旅遊必去景點有:
1、青龍洞
神奇的地下溶洞——青龍洞,象一座奇異非凡的地下宮殿,隱沒在鹽邊縣江西鄉蒼蒲村的青龍山下。在青龍洞附近,便有幾股終年常流不斷的地下水。其中有一股桶口粗細的泉水,被引人環山水渠.人們謂之「龍泉聖水」
2、二灘國家森林公園
二灘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成都-峨眉山-西昌-昆明這條旅遊熱線上。公園規劃面積達60多萬畝。其中二灘庫區形成的丁字型湖面15萬畝,林地4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
二灘包括二灘電站大壩以上,市境內雅礱江水系整個湖面第一道山脊,直至鹽源縣的滕橋河口,公園內山巒重疊,峽谷幽深,高山平湖,綠蔭密布,是一處難得的消閑度假療養勝地。
3、格薩拉生態旅遊區
主要自然景觀以萬畝杜鵑、原始森林、天然園林、大地盆景以及鬼斧神工的天坑地漏、瑰麗多姿的天堂石林、奇幻百出的地下溶洞、連綿起伏的高山草甸為主。
加上多民族的文化風情、優美的傳奇故事,以奇偉瑰麗的生態群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集生態旅遊、文化觀光、獵奇探險、民俗大觀於一體,構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文化旅遊勝境。
4、蘭家火山
在攀枝花蘭家火山、尖山,有一座國內最大的現代化的天然釩鈦磁鐵礦采礦場。它場面宏大,氣勢磅礴,每日成於上萬噸礦石從這里運走,因此名聞遐邇。成了人們爭相一睹的勝景。
要俯瞰宏偉的采礦壯景及攀枝花礦山全貌,最佳視點便是登上海拔1620米的蘭家火山山頂.在一個叫「埡口」的地方駐足而觀。
5、白坡山
米易普威的白坡山自然保護區,海撥1200-3400米,土壤氣候、植被呈垂直分布。原始森林以雲南松為主,藤蔓紐結纏繞,古木森森,杜鵑爭春,還有珍禽奇獸出沒。
④ 高二下冊旅遊地理試卷帶答案
、 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現代旅遊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 )
A.宿 B.游 C.娛 D.行
2.現代旅遊六要素中基本條件是:( )
A.宿 B.游 C.娛 D.行
3.一個人要成為旅遊者需具有的基本條件不包括:( )
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有適宜出遊的身體條件
C.要有出遊的時間 D.要大學畢業,有一定文化素質
4.現代旅遊,就目的性來講,占絕對優勢的是:( )
A.探親訪友 B.娛樂、消遣 C.科學考察 D.采風問俗
2010年5月1日,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期間約有7000萬人次的遊客,其中海外遊客約有350萬,世博會為上海創造了3100億人民幣的旅遊收入。據此答5-6題
5.材料反映了現代旅遊的一個特點:( )
A.旅遊主體的大眾化 B.旅遊空間的擴大化
C.旅遊形式的多樣性 D.旅遊目的的娛樂化
6.入境旅遊對中國的重要意義表現為:( )
①回籠貨幣,穩定市場 ②增加外匯收入
③平衡國際收支 ④促進經濟發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7.下列關於旅遊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旅遊可以增加旅遊者的生活閱歷,提高旅遊者的文化素質
B.旅遊可以強身健體,提高旅遊者的身體素質
C.旅遊可以飽覽祖國河山,感受歷史文化,提高旅遊者的道德素質
D.旅遊可以引導超前消費,不利於旅遊者傳統美德的養成
8.旅遊資源的核心是:( )
A.具有經濟價值 B.可以開發利用
C.產生社會效益 D.對旅遊者有吸引力
9.下列事物或現象中,不是旅遊資源的是:( )
A.旅遊飯店 B.上海的東方明珠
C.大型商貿會 D.蓬萊閣的海市蜃樓
10.下列旅遊資源中屬於人文旅遊資源類型的有:( )
A.安徽黃山 B.傣族潑水節 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
11.下列我國的世界遺產中,全部屬於自然遺產的是:( )
A.泰山、黃山、龍門石窟
B.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泰山、長城
C.北京故宮、廬山國家公園、平遙古城
D.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12.下列世界遺產與其所在省區的連線,對應正確的是:( )
A.大足石刻——重慶 B.黃龍——安徽
C.龍門石窟——雲南 D.麗江古城——山西
13.關於旅遊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旅遊資源通常劃分為自然景觀和天然景觀兩種類型。
B.自然景觀更多的表現在教育性旅遊方面。
C.人文景觀對於探險、游樂、療養等性質的旅遊具有重要意義。
D.人文景觀更多的表現在教育性質旅遊等方面。
14.關於人類活動與旅遊資源開發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類活動對優美自然環境資源的被認識、提升其文化內涵具有重要影響
B.人類活動對一些旅遊景點、景區的形成起主導作用
C.人類活動對旅遊景區的影響,只有在單純的人造的景區中可以體現
D.在古代,我國的規劃師與建築師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15.如果按照緯度從南到北排列,正確的順序是:( )
A.平遙古城 皖南村落 開平碉樓 避暑山莊
B.避暑山莊 平遙古城 開平碉樓 皖南村落
C.開平碉樓 平遙古城 避暑山莊 皖南村落
D.開平碉樓 皖南村落 平遙古城 避暑山莊
16.2007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我國旅遊市場異常火爆。讀「中國重點城市旅遊實力比較圖」,有關圖中各城市的敘述是:( )
A.上海、廣州、深圳是發展中旅遊城市 B.大連旅遊人次比值大於西安
C.大連、西安的旅遊資源類型相同 D.北京的旅遊實力是最強大的
17.有「山石一是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稱的樂山大佛,觀賞要求是:( )
A.把握觀賞時機 B.發揮想像,移情於景
C.特定位置遠眺 D.置身其中,求質求真
18.「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反映了泰山的:(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動態美 D.朦朧美
19.自然景觀的美感是多方面的,在自然景觀構成中:( )
A.地貌是基礎 B.水文是基礎 C.植物是基礎 D. 動物是基礎
20.與雲南元陽梯田景觀形成有關的自然因素是:( )
①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帶來降水 ②來自怒江的水汽帶來降水
③人類修渠灌溉 ④山地崎嶇,海拔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關於把握觀賞自然美景良機的正確敘述是:( )
A.到黃山、廬山旅遊,秋季的觀賞效果最佳
B.游覽海拔較高的風景名山,選擇雨過天晴的時候最佳
C.觀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宜選擇陽歷8月1 8日
D.反映哈爾濱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觀,夏季的觀賞效果最佳
讀我國山水風景區最宜欣賞時間與緯度關系圖,回答22-23題:
22.我國南北方山水風景區欣賞時機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按規律推理,④處欣賞時間較短的原因可能是:( )
A.緯度低 B.地勢高 C.雨季長 D.氣溫高
24.下圖為世界地圖上的一段緯線。P點以西為海洋,Q點以東為海洋,PQ
為陸地。讀該圖,判斷下列四項,屬於X地所在國的是:( )
A.澳大利亞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25.下列不屬於旅遊規劃的基本內容的是:( )
A.旅遊吸引物和旅遊活動 B.旅遊者
C.旅遊設施和服務 D.旅遊交通條件
26.旅遊活動的規模與環境承載量的關系是:( )
A.活動規模不受環境承載量限制
B.活動規模應小於環境承載量
C.活動規模與環境承載量應相適應
D.活動規模越大,環境承載量也越大
27.旅遊地造成生態結構失調,導致環境功能減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道路、旅店、餐館等服務性設施所致
B.旅遊地居民對動植物資源的破壞所致
C.旅遊者的觸摸、拍照等所致
D.個別旅遊者的不文明行為所致
28.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 )
A.動植物資源的利用 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C.保護旅遊資源 D.制定旅遊法
29.在進行旅遊景區規劃過程中,保護和營造旅遊資源特色的工作有:( )
①研究旅遊區的歷史文化格局 ②設計保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案 ③營建高雅的旅遊環境 ④改善交通條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1年五一假期期,安陽市某高中的張三想約幾個同學一起外出旅遊。李四提出去香港,王五提出最好去海南三亞,麻六想去日本,侯七提出去嵩山。但他們每人只有五百元的花費,又想讓旅行社全包。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據此回30-32答。
30.他們最宜選擇的旅遊風景地是:( )
A.日本 B.三亞 C.香港 D.嵩山
31.選擇的主要理由是:( )
A.旅遊費用 B.交通條件 C.身體狀況 D.旅遊安全
32.影響旅遊地選擇的最主要的主觀因素是:( )
A.旅遊者的動機和偏好 B.旅遊者的資金和閑暇時間
C.旅遊者的出遊方式 D.旅遊地的美學價值
某旅行社組織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動。下為考察路線示意圖,據此回答33—35題。
33.旅行團在黃山、衡山、泰山、華山考察中都能見到的自然帶是: ( )
A.山地常綠闊葉林帶 B.山地針葉林帶
C.山地落葉闊葉林帶 D.山地冰雪帶
34.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設計了下列主題活動,其中不可能實現的是:( )
A.a—c:喀斯特地貌之旅 B.c—d:江南奇山異水之旅
C.d—f:南北景觀之旅 D.g—f:西北大漠戈壁之旅
35.旅行考察隊沿線四地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建議,其中合理的: ( )
A.甲地——立足氣候優勢,發展花卉生產
B.乙地——利用土地優勢,發展糧食生產
C.丙地——瞄準國際市場,發展出口農業
D.丁地——退耕還林還草,發展立體農業
36.風景區不少攤販出售景區內捕殺和採挖的動植物資源,如此會造成:( )
A.環境污染 B.對正常社會秩序產生沖擊
C.對文物古跡的破壞 D.生態環境失調,資源枯竭
37.目前,許多地方提出了「綠色旅遊」的口號,主要是針對:( )
A.旅遊活動對動植物的破壞
B.旅遊活動對文物古跡的破壞
C.旅遊活動對正常社會秩序的沖擊
D.旅遊活動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38.河南省某著名景點旅遊旺季遊客爆滿,非常擁擠。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淡季的吸引力
B.和周邊景區合作,做到客流的協調
C.實行限時游覽
D.禁止遊客旺季前來游覽
2004年2月13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我國的廣東丹霞山、河南雲台山、雲南石林、黃山、廬山、嵩山、張家界、五大連池等八處為「世界地質公園」。回答39-40題。
39.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五大連池 B.石林 C.嵩山 D.廬山
40.其中離我國主要的旅遊消費市場較近且接待能力較強的是:( )
A.五大連池 B.嵩山 C.石林 D.廬山
二、 主觀題部分(共40分)
41.讀A、B、C、D四國某年旅遊業資料表,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國家 國際旅遊收入(億美元) 出口總額(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億美元) 國際旅遊就業
人數(萬人) 就業總人數(萬人)
A 150 300 1 500 75 1 500
B 120 400 1 000 50 1 000
C 200 1 000 5 000 300 15 000
D 80 320 1 000 95 950
(1)從表中可以看出,國際旅遊收入最高的是 國,國際旅遊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值最高的是 國,達 %,反映出發展旅遊業可以促進的 發展。
(2)國際旅遊收入占出口總額比重最高的是 國,反映出發展跨國旅遊能夠增加國家的 收入。
(3)國際旅遊就業人數最多的是 國,國際旅遊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比重最高的是 國,反映出發展旅遊業能擴大 。
(4)在國際旅遊就業人口中,人均旅遊收入最高的國家是 國。
4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黃山,1985年入選「中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這里山峰劈地摩天,雲凝碧漢,氣象萬千;青松蒼郁虯勁,千姿百態;煙雲翻飛飄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羅棋布,惟妙惟肖;溫泉終年噴涌,五色無嗅,可飲可浴。
(1)黃山位於_____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處我國地勢的第_____級階梯,由______岩構成,植被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
(2)黃山的標志性景觀是______________。
(3)黃山「四絕」中,屬於氣象與氣候景觀的是___________。從旅遊資源的類型來看,它們都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觀賞到「黃山雲海」,最佳季節是_______,最佳天氣是_______。
(5)游覽黃山的「怪石」時,欣賞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時必須_________。
43.(10分)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遊客數量統計表。
材料二 三亞市擁有海南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在約兩百公里的海岸線上密布亞龍灣(又稱「天下第一灣」)、大東海、鹿回頭公園、天涯海角、海山奇觀、南山文化旅遊區等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下面為三亞市旅遊景區分布圖。
(1)簡析海南省接待遊客數量的季節特徵,並說明其原因。(4分)
(2)據題中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對三亞旅遊資源開發條件做簡要評價(6分)
44. (10分),簡答
(1)請說出河南省內的兩處世界文化遺產。
(2)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五嶽劍派分別在現在得哪個省。
問答題參考答案
41.讀A、B、C、D四國某年旅遊業資料表,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從表中可以看出,國際旅遊收入最高的是 C 國,國際旅遊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值最高的是 B 國,達 12 %,反映出發展旅遊業可以促進的 國民經濟 發展。
(2)國際旅遊收入占出口總額比重最高的是 A 國,反映出發展跨國旅遊能夠增加國家的 外匯收入。
(3)國際旅遊就業人數最多的是 C國,國際旅遊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比重最高的是 D 國,反映出發展旅遊業能擴大就業 。
(4)在國際旅遊就業人口中,人均旅遊收入最高的國家是 B 國。
42.共10分,每空1分
⑴ 安徽 三 花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⑵ 迎客松
⑶ 雲海 自然景觀旅遊資源
⑷ 夏季 雨過天晴
⑸ 選擇特定的觀賞位置
43.共10分
(1)冬季接待遊客較多(2分)
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而海南溫度適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2分)
(2)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資源集群狀況和地域組合較好,游覽價值高;處在海南島最南端,臨海,地理位置優越,有高速公路、飛機場,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東南亞等地區,市場距離近;經濟較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地區接待能力強;景區空間大,旅遊容量大。(答出3點即可得6分)
44.共10分
(1) 龍門石窟 殷墟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每空1分)
(2)北嶽恆山 山西,南嶽衡山 湖南,西嶽華山 陝西,東岳泰山 山東,中嶽嵩山 河南(每答對一省份1分)
⑤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尋找最佳避寒地」的課外研究中發現,有「百里鋼
(1)從材料攀枝花1月平均氣溫13.6℃(昆明為7.7℃,成都為5.5℃;可知,與昆明、成都相比,攀枝花1月(冬季)平均溫度較高.從圖7a可知,攀枝花的緯度比昆明高、比成都低,所以緯度不是主要影戲因素.從圖7b可知,攀枝花地處高山峽谷之中,因此地形是影響攀枝花冬季溫度較高的主要因素,峽谷地形,冬季來自北方的冷空氣不易進入;氣流下沉增溫等導致氣溫較高.此題在於考查影響氣溫的因素,主要有緯度、海陸位置、洋流、地形地勢、距離冬季風源地的遠近等.知識點考查的更細致.
(2)根據攀枝花冬季氣溫較高,在上題的基礎上,推測天氣特徵,天氣特徵可以從陰晴雨雪、氣溫氣壓、風力風向,表示天氣狀況的角度描述.
(3)屬於論證類問題,在《考綱》中屬於考核目標與要求的第四方面: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目標層次高,但命題人能夠化繁就簡,以較為容易的題目體現這一要求.對空氣質量的質疑,從自然和人為角度分析;百里鋼城說明工業尤其重工業排放的污染物質多,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氣;地處高山峽谷之中,空氣不易擴散,污染物質積聚產生污染,多霧霾.
故答案為:(1)因地形阻擋,冬季受北方冷空氣(寒潮)影響小;
位於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氣流,氣流在下沉過程中增溫.
(2)多晴天,少雲雨,風力弱,氣溫較高,較穩定(波動小)
(3)鋼鐵工業以及其他工業、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廢氣;(山高谷深)地形相對封閉,下沉氣流,空氣穩定(易出現逆溫),不利於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因此,空氣質量不佳,不適宜度假)
⑥ 新課標全國卷1地理大題的第一道,即攀枝花那道題的第一問求解析!一定要說詳細,我地理基礎不好!
一 攀枝花1月溫度較高原因:
1.地形阻擋,冬季受北方冷空氣(寒潮)影響較小。
2. 位於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氣流,氣流在下沉過程中增溫。
二 攀枝花一月份天氣特徵
多晴天、少雲雨,風力弱,氣溫較高、較穩定(波動小)
三 小亮質疑論據
鋼鐵工業級及其他工業、城市交通等排風大量廢氣;
2.(山高谷深)地形相對封閉,下沉氣流空氣穩定(易出現逆溫),不利於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與稀釋
望採納,謝謝!
⑦ 攀枝花地理位置及旅遊優勢
地理位置
攀枝花是全國惟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位於中國西南川滇交界部;東北面與會理、德昌、鹽源3縣接壤;西南面與華坪、永仁2縣,寧蒗1自治縣為界。攀枝花北距成都749km,南接昆明351km,是四川通往華南、東南亞沿邊、沿海口岸的最近點,為「南方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資集散地。
旅遊優勢
攀枝花地處攀西裂谷中南段,屬浸蝕、剝蝕中山丘陵、山原峽谷地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山脈走向近於南北,是大雪山的南延部分。攀枝花是一個既有壯麗山河奇景,又有亞熱帶旖旎風光;既有現代人創造的偉業,又有遺存古樸風貌的理想的旅遊勝地。
旅遊資源獨特,集溶洞、石林、瀑布、溫泉、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地下海子、世界第三高壩、象牙微雕鋼城為一體;擁有國家、省級森林公園多處,被稱為植物學家的天堂,其中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原始蘇鐵林,這里鐵樹年年開花,被譽為奇觀。還有植物立體分布的大黑山;有號稱「中華奇洞」的米易龍潭溶洞;有稀有的氡氣溫泉;有舉世驚嘆的攀鋼和雄奇的二灘高峽平湖;有奇趣橫生、有驚無險的「萬里長江第一漂」。熱帶水果、水產品及水晶、瑪瑙、翡翠等寶玉石和稱為「硯中奇品」的苴卻硯等旅遊商品豐富多彩。開辟了桃花節、陽光之旅、潑水節、龍舟節和風箏節等旅遊項目和節慶活動。
⑧ 自考旅遊地理試題
課程代碼:0019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根據心理學家羅伯特•麥金托什的分類方法,下列哪種旅遊活動屬於交際動機?( )
A.保健旅遊 B.刺激旅遊
C.民俗旅遊 D.展覽旅遊
2.2003年我國SARS傳染病爆發,它屬於影響我國旅遊客流因素中的哪一類因素?( )
A.來自旅遊客源地的因素
B.來自旅遊目的地的因素
C.來自客源地—目的地相互作用的因素
D.突發因素
3.沿海與內陸的差異屬於自然地理環境中哪個等級的差異?( )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4.我國下列景區中不是賞梅勝地的是( )
A.北京香山 B.無錫梅園
C.南京梅花山 D.杭州孤山
5.中國大規模修築長城的三個朝代是( )
A.秦、隋、明 B.秦、漢、唐
C.秦、唐、明 D.秦、漢、明
6.上海和平飯店是哪一類西式建築的代表?( )
A.羅馬式建築 B.巴洛克建築
C.哥特式建築 D.文藝復興式建築
7.下列有關皇家園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多奇石秀水,輕盈秀麗
B.一般面積比較大,並保持自然景色
C.力求在較大的水域上布置三個島嶼,以形成「一池三山」的意境
D.為了滿足政治活動的需要,常有局部的中軸線
8.下列因素中不會影響到遊客人均佔用空間的是( )
A.旅遊活動的性質 B.旅遊者的社會經濟地位
C.旅遊活動時間 D.旅遊者的文化背景
9.國家旅遊規劃、省市旅遊規劃、市地旅遊規劃、縣市旅遊規劃、鄉鎮旅遊規劃等是按照下列哪種分類角度分類的?( )
A.地域范圍 B.規劃的層次
C.規劃涵蓋面 D.規劃的歷史沿革
10.下列刺綉作品中哪個是蘇綉的代表作?( )
A.虎 B.雙面綉《小貓》
C.《芙蓉鯉魚》條屏 D.金銀綉《百鳥朝鳳》
11.下列不屬於我國「文房四寶」之精品的是( )
A.湖筆 B.徽墨
C.宣紙 D.臨洮硯
12.廣州的別稱是( )
A.蓉城 B.榕城
C.羊城 D.泉城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3.屬於我國入境旅遊洲內一級客源市場范圍的國家是( )
A.德國 B.新加坡 C.美國
D.日本 E.越南
14.下列哪兩座名山屬於花崗岩地貌景觀?( )
A.華山 B.武夷山 C.雁盪山
D.江郎山 E.泰山
15.下列湖泊中從成因上看屬於潟湖的是( )
A.千島湖 B.鄱陽湖 C.新疆喀納斯湖
D.太湖 E.杭州西湖
16.我國下列陵墓中屬於山陵式墓葬的是( )
A.明十三陵 B.唐乾陵 C.紹興越王陵
D.明孝陵 E.長沙馬王堆漢墓
17.根據羅惠斌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下列屬於自然環境評價范圍的要素是( )
A.氣象 B.水質 C.水文
D.噪音 E.動植物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後括弧內打「√」,錯的打「×」。
18.相對於中老年旅遊者而言,青年旅遊者的旅遊消費特點較為模糊。( )
19.中山和低山的旅遊價值主要體現在大眾性的登山旅遊和滑雪旅遊兩個方面。( )
20.泉水中水溫高於當地平均氣溫的泉叫溫泉,而超過當地沸點的泉被稱為「沸泉」。( )
21.在江浙一帶,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而設立的紀念日。( )
22.在旅遊容量的概念體系中,旅遊心理容量是惟一一個反映旅遊供給的容量概念,其餘均為涉及需求的容量概念。( )
23.長期以來我國國內遊客較遠距離旅遊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鐵路旅遊交通。( )
24.我國當前的名茶是以紅茶為主的。( )
25.蘇州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四大名園分別代表了我國宋、元、明、清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 )
四、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13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目前我國將國內旅遊者定義為:我國大陸居民離開長住地在境內其它地方的旅遊住宿設施內至少停留一夜、最長不超過_____________個月的國內遊客。
27.旅遊資源評價就是選擇某些____________,運用一定的方法對旅遊資源的___________作出評判和鑒定。
28.我國的避暑名山主要有「奇秀甲天下」的江西_____________、有「清涼世界」之稱的浙江_____________、「東南第一山」雁盪山以及「海天佛國」普陀山。
29.古城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城旅遊景觀的代表,西安可以說是典型代表。
30.可持續旅遊發展的實質就是要求旅遊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成為一個整體。
31.旅遊交通差價主要有批零差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質量差價等。
32.旅遊商品可以分為旅遊實用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大類型。
五、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3.旅遊地理學
34.近鄰效應
35.旅遊資源容量
六、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6.簡述我國入境旅遊者的流向特徵。
37.試述旅遊景觀的審美方法。
38.簡述旅遊飽和與超載給旅遊地帶來的負面影響。
39.簡述目前我國旅遊度假區規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七、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0.試述旅遊資源評價的基本內容。
41.請結合實例說明旅遊交通的特性。
⑨ 為什麼攀枝花是以花命名的城市
攀枝花是全國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始建於1965年 共和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城市之一,位於四川省西南部金沙江與雅礱江匯合處,以資源開發的累累碩果聞名世界。是我國重要的鋼鐵、能源、釩鈦基地,被譽為「富甲天下的聚寶盆」 、中國西部工業明珠。
攀枝花市地理位置
攀枝花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地處金沙江,雅礱江交匯處,是一座以鋼鐵、能源和釩鈦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市。全市幅員面積74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3.15萬畝;轄三區兩縣,78個鄉鎮。總人口11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8萬人。全市海拔高度最低937米,最高4195.5米,屬以山地地貌為主的川西南橫斷山脈區。
攀枝花市主要地貌
攀枝花市西跨橫斷山脈,東臨大涼山山脈,北接大雪山,南抵金沙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攀枝花市東部為小相嶺-螺髻山-魯南山系,中部為氂牛山-龍肘山系,西部為錦屏山-柏林山系,山脈走向近於南北。境內最高點為西北部鹽邊縣境內的百靈山穿洞子,海拔4195.5米;最低點是東南部仁和區平地鎮的師庄,海拔937米。城市區海拔在1000~1200米之間, 主要農業區海拔在1000~1800米之間。金沙江、雅礱江、安寧河、大河、三源河及其支流深嵌在山地之間,形成雄偉的川西南峽谷區。攀枝花市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可分為平壩、台地、高丘陵、低中山、中山和山原6類,以低中山和中山為主,佔全市幅員面積的88.38%。
攀枝花市主要河流及流向
攀枝花市境內有大小河流90餘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49條,按水系可分為金沙江水系和雅礱江水系。其主要支流有安寧河、三源河、大河。金沙江在攀枝花市流域面積2370.1平方公里,從雲南境內流入,由西至東再轉向南又流入雲南境內。主要支流大河由南向北流入金沙江,境內流域面積662平方公里。雅礱江由涼山州流入,從北到南在東區銀江鎮倮果流入金沙江,境內流域面積5064.3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安寧河由東北向西斜貫米易縣全境,境內流域面積1651.6平方公里。三源河從西北向東流經鹽邊縣中部,境內流域面積1802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攀枝花市屬以南亞熱帶為基帶的立體氣候,具有夏季長、溫度日變化大,四季不分明,氣候乾燥、降雨集中,日照多,太陽輻射強,氣候垂直差異顯著等特徵。河谷地區全年無冬,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氣溫年較差小而日較差大,年平均氣溫19.0℃~21.0℃。年≥10℃的積溫6600~7500℃。全年日照2300~2700小時。年總降水量760~1200毫米,全年分干、雨兩季,降水量高度集中在雨季(6~10月),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90%左右。從河谷到高山具有南亞熱帶至溫帶的多種氣候類型。
氣候特徵對發展經濟的影響
攀枝花市豐富的光、熱資源為農業生產等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由於氣候呈立體性分布,因而適宜熱帶、溫帶等多種植物生長。糧食、蔬菜、甘蔗等不但產量高而且質量好,全年可種植番茄、辣椒等喜溫蔬菜。同時還具有發展香蕉、石榴、葡萄、芒果、番木瓜等熱帶、亞熱帶、溫帶水果的條件,使攀枝花市農村處處田園蔥綠,果蔗成林,瓜果飄香。也為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