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去旅遊時用瓶
Ⅰ 小明同學去九仙山旅遊時,用飲料瓶裝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
(1)利用明礬溶於水後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的吸附,使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之沉降) (2)D (3)吸附 (4)+6 (5)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 |
Ⅱ 小明同學去旅遊時,用瓶裝了一些山下3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3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製取蒸餾水
(1)明礬溶於水形成的膠體能吸附水x的懸浮雜質,使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g)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x的色素和異味;
(手)在製取蒸餾水的過程x,在清水x加入消毒劑,其作用是殺菌消毒;
(h)經過蒸餾能制y蒸餾水是最純凈的水,在這f流程x凈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餾.
故答案為:(1)加速懸浮雜質沉降;(g)吸附;(手)殺菌;(h)蒸餾.
Ⅲ 小明同學去黃山旅遊時,用瓶裝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製取
(1)明礬溶於水後電離產生了Al3+,Al3+與水電離產生的OHˉ結合生成了氫氧化鋁,氫氧化鋁膠體粒子帶有正電荷,與帶負電的泥沙膠粒相遇,彼此電荷被中和.失去了電荷的膠粒,很快就會聚結在一起,粒子越結越大,終於沉入水底,氫氧化鋁膠體的吸附能力很強,可以吸附水裡懸浮的雜質,並形成沉澱;
(2)過濾時用到:燒杯、鐵架台(鐵圈)、漏斗、玻璃棒,所以玻璃儀器缺少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體濺出的;過濾操作中要注意: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二低:濾紙低於漏鬥口,濾液低於濾紙邊緣;三靠:玻璃棒末端緊靠三層濾紙處,漏斗尖嘴部分緊靠燒杯內壁,燒杯嘴緊靠玻璃棒中下部;
(3)活性炭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能把水樣中的色素和異味吸附在它的表面;
(4)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1)×2+X+(-2)×4=0解得X=+6;鈉、鐵、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3×2:56:16×4=46:56:64;166g高鐵酸鈉中含鈉元素的質量為:166g×
46 |
166 |
故答案為:(1)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之沉降;(2)①漏斗,引流.②D;(3)吸附;(4)①+6,②46:56:64,③46.
Ⅳ 小明同學去旅遊時,用瓶裝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圖1流程進行實驗,製取蒸餾
(1)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分別是:a是酒精燈,b是試管;明礬溶於水形成的膠體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樣中的色素和異味.
(3)在製取蒸餾水的過程中,酒精燃燒生成了新物質,屬於化學變化.
(4)蒸餾得到的水是純水,所以,凈化後的水變為純水的步驟是蒸餾.
故答為:(1)酒精燈,試管,加速懸浮雜質沉降;(2)吸附;(3)酒精燃燒.(4)蒸餾.
Ⅳ 小明同學去爬山旅遊時,用瓶裝了一些山上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製取
(1)明礬溶於水後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的吸附,使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2)過濾需要燒杯、漏斗、玻璃棒等玻璃儀器;
(3)根據過濾的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過濾時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防止液體濺出,濾紙的邊緣要低於漏鬥口,液體要低於漏斗邊緣,防止液體從濾紙和漏斗間的縫隙進入濾液,達不到過濾的作用;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能用來攪拌液體,防止戳破濾紙,故選項A是錯誤的,故選A;
(4)活性炭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所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樣中的色素和異味;
(5)在製取蒸餾水的過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
(6)造成水污染的來源有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污染;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方法很多,如一水多用,用淘米水澆花,拖地等;
故答案為:(1)利用明礬溶於水後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的吸附,使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2)燒杯;
(3)A;
(4)吸附;
(5)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
(6)農業污染;淘米水澆花,拖地等(合理即可).
Ⅵ 小明同學去旅遊時,用瓶裝了一些山裡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製取蒸餾水
(1)檢驗此泉水是硬水還是軟水用肥皂水,其中加入此物質後,當有大量浮渣出現時,說明是硬水;當有大量泡沫出現時,說明是軟水;故填:肥皂水;大量浮渣;大量泡沫;
(2)明礬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之沉降;故填: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之沉降;
(3)A.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防止濾紙破損,故A正確;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防止液體外濺,故B正確;
C.濾紙的邊緣要低於漏鬥口,防止濾紙破損,故C正確;
D.液面要低於濾紙邊緣,目的是防止液體從濾紙後面透過,起不到過濾的目的,故D錯誤;
故選:D;
(4)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樣中的色素和異味,這是利用了其吸附性,這個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故填:吸附;物理;
(5)在製取蒸餾水的過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劑,其作用是殺死水中的細菌.故填:殺死水中的細菌.
Ⅶ 小明同學去旅遊時,用瓶裝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圖1進行實驗,製取
(1)操作A是過濾,其中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故填:過濾,引流;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異味,故填:活性炭;
(3)大試管中要先放一些碎瓷片,能起到防止液體暴沸的作用;試管口有大量白霧,說明冷凝效果不好,需要在導管上用濕抹布包上,故填:防止液體暴沸,將導管用濕抹布包上.
Ⅷ 小明同學去郊遊,用瓶子裝了一些山下的溪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對水進行凈化.請回答
(1)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明礬溶於水形成的膠體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
(2)在實驗室里,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作吸附劑來吸附色素和異味;
(4)在經過凈化後得到水中還含有可溶性的雜質,所以凈化後的水仍為混合物,而不是純凈物.
故答案為:(1)吸附沉澱;
(2)燒杯;引流;
(3)吸附;
(4)不是;清水中還含有可溶性雜質.
Ⅸ 小明同學去黃山旅遊時,用瓶裝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製取蒸
(1)在水樣中加入明礬的作用,是利用明礬在水中形成膠體後,吸附凝聚小顆粒而沉澱.故答案為:使水中小顆粒凝聚成大顆粒(或起凝聚作用) (2)A.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處,而不是任一下方.錯誤;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這樣能夠防止迸濺和加快過濾速度.正確; C.濾紙的邊緣要低於漏鬥口,這樣能夠使濾紙不容易破損.正確; D.液面要低於濾紙邊緣,這樣能夠使濾液被充分過濾.正確. 故選A. (3)活性炭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能夠吸附有色物質和異味.所以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樣中的色素和異味.故填:吸附. (4)高鐵酸鈉(Na 2 FeO 4 ),由於鈉元素為+1價,氧元素為-2價,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鐵元素為+6價.故填:+6. (5)A.過濾,是除去不溶性顆粒的過程,不能去除可溶性雜質; B.吸附,有明礬吸附和活性炭吸附,兩者都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雜質; C.沉澱,是自然沉降的方式,除去的是大顆粒的物質,小顆粒以及可溶性物質無法去除; D.蒸餾,是水受熱成水蒸氣後再次冷凝的過程,這樣得到的水幾乎就是純凈物. 故選D. (6)圖A是簡易蒸餾水的製造過程,是物理變化,而圖B是電解水的過程,是化學變化.故答案為:2H 2 O
|
Ⅹ 小明同學去旅遊時,用瓶裝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製取蒸餾
(1)利用明礬溶於水後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吸附,使雜質沉降從而達到凈水目的; (2)D; (3)吸附; (4)加熱煮沸; (5)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防止燃燒後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瓶底,引起瓶底炸裂;探究燃燒條件時在燒杯內放入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