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豪車價格 » q5提車價作業

q5提車價作業

發布時間: 2021-05-30 18:34:55

❶ 遲來的奧迪Q5L探索藍提車作業及一萬公里用車感受

一直想寫一篇提車作業,但是拖延症太嚴重,恍然發現再不交作業照片都要發霉了,索性趕緊動筆,和家人們見個面,初次見面多多關照!!!提車其實是剛需加上機緣,去年年中准備結婚要添新車,剛好碰上國五換國六,優惠幅度比較大,所以果斷下手提車。之前開的是老CRV,九年了,一點毛病都沒有,不過要買新車所以還是得忍痛出手。因為因為2.0的CRV動力實在太肉,所以這次選車果斷選擇了高功率,但是由於本人開車還算比較規矩,所以到現在也沒有油門踩到底過,感覺動力是有點過剩了……[嘻嘻]

先寫這么多,以後想到什麼再補充吧。

❷ 奧迪Q5L提車五月分享作業,簡單聊聊我的使用感受

來汽車之家應該十多年了吧,看得多,發得少.之前是在雪鐵龍C5論壇發過幾篇文章.這Q5L提了五個月了,一直沒有發個帖子.疫情期間抽空照了幾張相,乘機發上來,也算是做個提車記錄和首半年回顧了.免不了俗氣,先來些圖片,再來寫體驗.

非全時,不過我無所謂.

說起買這輛車,可是機緣巧合.家裡原來有一輛雪鐵龍C5,和一輛308.大概是19年9月的時候,聽說一曾經的熟人因為車禍撒手人寰.我雖然駕齡也有16年,駕駛里程也二十多萬公里.可想想世間禍福來的太快,那輛308明顯有點不符合安全的需求,便開始想著把308給換掉.換啥呢?家裡2小,原來就挺喜歡途安和高爾夫嘉旅這總車型,雖然對空間有些需求,但是我對SUV其實並無感冒,我深知SUV的利潤高,智商稅較多.比如途觀和高爾夫嘉旅,進去其實坐姿高度差不了多少,就憑一個大輪轂和大屁股就賺了太多利潤.腦袋裡面搜羅了一圈,高爾夫嘉旅只有4T,途安的8T也停產了,賓士原來的B級也看過,好像是雙離合,保有量太少,也排除.最理想的就是寶馬二系麵包了.三缸自然不是我的考慮,四缸加愛信8擋才是我的目標,網上一搜羅,價格也不貴,20多一點.實際上在我心中,這2系的四缸可比x1那3缸要性價比高多了.拿好注意,拿好注意,看好價格,便朝4s店出發了.4S店一到,直接一盆涼水,這車不好賣,停產了.[流淚].不糾結,寶馬4S店裡繼續搜羅.X1一看,後排巨大.但是UKL這三個字是啥我還是明白的,entryclass,三缸賣這個價格,我還是不會認賬的.前驅1系的4缸還可以,心中作為備選,圖個動力,無法滿足二寶.三系青黃不接,老款是好車,但是沒有動機,在我心中C5不必3系差太多,放在家中有些雷同.店裡的其他車到都是好車,無奈不適合我(銀子).此處補一句,後來發現忘了問問3系GT,雖然平台老,但是空間還挺合適.寶馬出來,對面四個圈映入眼簾,去看看唄,拉上老婆就去了.進門最先看到的是奧迪Q3,那個騷藍色,真不錯,我原來就了解Q3這個車的,心中知道短板就是空間,後排人的空間不行,後備箱受益於圓潤的造型,也基本上是廢了.不過這個新款我是一看就.看中了,後排空間可以,座椅還可以前後調節.短板沒有了,看看其他關鍵的.內飾可以,其實我對內飾沒啥追求的.作為理工男汽車行業技術人員自然要了解一下技術.底盤不用說,絕對是千年不變的PQ平台,當然,現在搞個新名字MQB也就那麼個事情.發動機14T也就是標到250,考慮車重應該是夠了,卻不充沛.變速箱是奧迪,自然不會是乾式.心中這個車已經基本選定.再看了看邊上的奧迪A3,也可以,就是感覺小了點,將來家用擴展性不夠,只能給老婆代步.和寶馬1的2T類似,可以滿足一點動力的小需求.和銷售了解了了解價格,Q3其實有點超出預期,畢竟是這個平台,14T如果要個非丐版落地要28了,如果要2T的,要過30.過30買個A級車拉出來的SUV,還是有點超出我的預期的.順便說一下我的購車觀念,我看車,首先是看級別.A就是A,B就是B,C就是C,.每個車我一看,底子上是ABCD我是清楚的.我常常和同事說,車不可跨級而戰.每一個級別,無論你堆什麼動力總成上去,後者是拉長,加高,底子是不變的.這個平台可以決定底盤的架構,車身的用料的級別,特別是NVH方面和行駛質感.說遠了,扯回來.在奧迪裡面還看了一下A4,A6.A4無太多感覺,A6是好,畢竟是C級車,且內飾是新設計,問了問價格.......買不起.

心中大體決定了Q3,開始回家做點功課.發動機:4T還是覺得小了,還是要2T的,低功率就夠了.喜歡雙噴射的發動機,進氣道噴射可以極大的緩解氣門側的積碳.變速箱:沒得選,不是說DSG多好,只是覺得改進了這么多年,不能還有問題吧.車身和內飾:無功無過吧,液晶屏也不能給我太多好感.內飾做工級別符合這個級別的要求.儲物空間都有植絨覆蓋.前排座椅後背有塑料包覆.車門上面鐵件的部位都有塑料包覆.內部.空間也湊合,後排座椅可移動,後備箱底板可以上下移動開始研究一下底盤,開始搜羅了一下圖片,一搜不得了,觸目驚心啊,用料完全和大眾一樣,都是鋁換鋼.底盤鉸接部分就是徹徹底底的高爾夫水平.開始對行駛質感有了懷疑.懷疑就要驗證,隔了幾天決定去4S店試駕.到了4S店,先問價,2T的優惠少,沒現車,辦下來要30多了.心中有點猶豫了,不過還是要求了試駕.試駕車也是2T的,正好體驗.試駕後徹底絕望,動力還行,不過底盤太普通,偏硬不說,關鍵是沒有質感,找了一點有小坑哇的地方,沖擊感很強.說的直接一點,和我那308一個水平,甚至還少了一些韌勁.心中猶豫,如果說20萬買個A3是這個水平,我還可以接受,但是既然到了30萬,還是這個水平,我就有點糾結了.試駕完了,心中基本放下Q3,開始轉頭看了看A4L和Q5L.比較平台高了一級,A4比較普通,媳婦無感.不懂車的人就很直接,要SUV.再看Q5,看了看丐版,落地報36多,起步丐版也還湊合,除了布座椅,別的我都還接受.價格太高,回家再議.?回家,後續去了本田看了一下冠道,車還可以,但是有些看不上,用料還是太省,看習慣了歐洲車,真的接受不了日系那種用料,凡是看不到的地方都在省材料.加上沒有國六的2T,也就直接略過了.問了奧德賽,沒有燃油車了,只有混動,加價無車,拜拜.回去重新回憶一下購車需求.初衷是寶馬奶爸車,過渡到了奧迪,排除了Q3.又想了一下家裡的2台車,308車齡不長,但是畢竟不是長期選擇,C5是我的愛,可是是11年購車的,基本到了生命的末期.未來家裡長期還是打算只保留一個汽車,想想還是買一個B級車,或者一個B級衍生出來的SUV,每年有一兩次長途出行的需求,適度的空間可以提升一些舒適性.B級suv還是B級轎車,很快就鎖定,老婆只想SUV.我反而有點在Q5L和A6中間考慮了.在幾個店鋪比價乞丐版,最終談了一個Q5L裸車提車的,原車20個點優惠,無裝潢之類,全部落地34.奧迪A6的最低配要37多,算了,好是好,無止境.提車很簡單,也不是第一次買車了,按部就班,裸車提車,連膜都沒有貼.

十月提車,很少開,到3月底也就五千公里吧,其中包括一趟來回2500的長途.說一下體會吧.來說這個車,自然要和我過去十年的座駕來比較.分為幾個部分吧,動力總成,底盤,配置裝備,車身技術包括NVH部分.動力:40車型的這個發動機應該是現在大眾集團的主力發動機了,EA8883b型,不是以動力輸出為王道的機子,主打節能.雙噴射被很良心的保留下來了.320N的扭矩推動這個重量的車還是不錯的,可能我年齡大了,也是長期駕駛那230N的C5,開上Q5就是覺得動力夠用.變速箱無功無過吧,要是必寶馬的8AT,賓士的9AT整體肯定是不如的.而且液力變矩器的天生優勢就比較適合中國這種走走停停.DSG的這種特性放在德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每天開車基本沒堵車.買回來後,我特意嘗試過連續的走走停停,很明顯後面就開始闖動厲害,要避開擁堵開一段後,估計油溫下去了又會好一些.不過這樣說,和我以前開過的雙離合車還是有了很大的改進,可以明顯地感覺工程師要把這個車的和液力變矩器車類似的駕駛感受,給我老婆這種車盲來開,基本感覺不出來和液力變矩器的區別.這個動力總成的平順性還可以反正不怎麼吵鬧,在高速上120也就是穩穩的2000轉,噪音也大不到那裡去.對於30多的車,我覺得無功無過吧.油耗:低於我的預期,市區開開也就10個吧.高速可以做到8個以下.以我這個老C5車主來看,已經不錯了,畢竟車重1.8噸呢,怎麼說也有個4驅.底盤:說說地盤吧,說底盤,我必須和我的C5相比較.如果要我給一個總體的比較,我覺得Q5L是不如C5的.低區區間,平坦路面不用說,都可以.但是遇到井蓋,和小的不平,可以說C5是秒殺Q5L,C5的表現,我用一個字來形容,韌.可以將地面的顛簸化解掉.傳遞給身體的振動較小,而且給耳朵的反饋也是比較厚重的.Q5L給屁股的沖擊就會大一些.把胎壓放到2.2也沒有太大的改變,而且傳遞給耳朵的聲音沒有C5那麼厚重.這一點以為那個車盲老婆的評價為准:開了幾天直接問我說怎麼這個車那麼顛,還不如C5有檔次.其實檔次感主要就是靠屁股和耳朵來感受的.中速:以國道70-100為典型吧,兩車相比,C5還是略好一點.高速,以高速120為典型吧,基本差不多.C5對長波的吸收會更好一些,Q5也可以吸收,就是反饋會快一些.C5會有一些比較優雅的上下起伏,而Q5少了這份優雅和從容.超高速:這個超高速是以中國的標准而言的.輛車我都開到過140160這個區間,Q5還是好一些,主要是體現在穩定性,尤其是給駕駛員的心理信心,這時候有點超出C5的控制范圍了,而Q5L還是比較沉穩的.過彎:Q5L完勝,不是說極限高多少,主要是側傾小.這和調教有關,也和基礎配置有關,畢竟是MLB,前面也就是雙叉臂的變形,後面就是復雜的多連桿.這個也沒法減配,動作太大了.制動:老本行了,助力器和我有重度關聯,此處不多說了.肯定和奧迪用了很多年的天合不一樣.誰好誰壞,我自己知道.卡鉗嘛:前面是義大利的貨,差不了.開了幾千公里沒怎麼見黑粉,估計就是performanceNAO了,反正我不飆車,不疾走山路,NAO就NAO吧,圖個輪轂干凈,盤耐用4驅:可能是看得太穿,非硬派的車,4驅也就不要太在意了.真要搞,還是分時硬派吧.現在這個降級的4驅,好在省油,估計重量也少一些.以上就是綜合的感受,從底盤整體而言,我是有些小失望的,畢竟車價差距在那裡,我那C5裸車才19.5.換到Q5L至少屁股沒有討到便宜.另外一方面,對這種差異差距,我還是很能從技術上理解的.車是由一定國家特性的,每個國家的車往往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用車需求.車企的功力也有所區別,雪鐵龍的特長就是底盤懸掛,C5這個車用一個前麥弗遜和極為復雜的後懸營造了一個極為舒適的底盤.尤其是後懸,這種傾斜放置的彈簧和避震沒有將上支點固定在車身上,而是支撐在了後元寶樑上,這種設計起到了一個類似於後整體副車架的效果,所有的輪子傳遞過來的沖擊都是被後副車架先吸收,然後再通過車架和車聲之間的橡膠傳遞給車身,這種用成本控制人員看來傻逼的做法只有psa能做的出來了.加上法國這個地方本來就是限速130,整個psa的和都沒有必要考慮超高速的穩定性.C5這個車也不必像C4C2這樣的小車強調在市區拐彎抹角的靈活性,這種需求下,調教出來的底盤也就湊巧迎合了中國的路況.反觀Q5.我也在德國生活了一年,對這個高速性能的需求是十分理解的,基本上高速上去就是150巡航,這種需求下,造出來的車輛就需要考慮150到200的穩定性.在不能應用空氣懸架這種可變技術的情況下,也只能讓舒適性妥協了.當然,到了中國為何不懂得改變和適配,這就是企業功力的區別了,也許是太懶吧,或者沒有授權FAWVW去干這些事.配置:不說了,我反正是丐版,基本上就是最基本的了,有個全景天窗,自動空調,自動大燈,電動座椅,藍牙電話,電動尾門.槽點一個,雨刮新車就響,雨天上高速難受.安全配置還可以,前方有情況可以自動剎車,老婆已經用到一次,我希望不要用到.後期打算去升級一些車道保持.布座椅很尷尬,現在在裸奔,打算臟了壞了去換打孔真皮.車身技術:用料還行,是個豪華品牌的用料,MLB平台發動機艙還保留了2分倉的概念,這個會幫助降噪.車身還是保留了不少鋁件,維修貴,對油耗有好處.發動機蓋還有行人保護,萬一出事了,行人受益,車主荷包遭殃.車身的隔音降噪還行,低速比我的C5好,30到130和C5差不多吧,過了130還是比C5強.看過大飆車,降噪的堆料還可以,沒有搞得很離譜.車身車門的密封性不錯,幾層橡膠密封還保持了這個基本應有的水平.幾個槽點.關門有點不好關,估計是橡膠的過盈量較多,預壓力比較大,這個可能就是為什麼130之後的噪音表現可以勝過我那台10年的C5.升玻璃的時候噪音太大,沒開幾天老婆就跟我吐槽這個點.不是說有雜音,就是聲音大.放在A級車上還算合理,放在B級豪華品牌是就有點次了.研究了一下,和玻璃接觸的密封條雖然是雙層,可是沒有植絨.去看我的C5居然是植絨的,怪不得C5升玻璃安靜.不是q5做的太差,而是c5用料太足吧.座椅,丐版,布藝的,我沒啥追求,還湊合.後排的確太直,坐久了難受.還是設計師太懶,軸距加長了,本可以做的更好.

寫了好多,總結一下吧.本想買個A級別奶爸車,結果買了個Q5L.30多買這個車吧,也就圖個性價比,產品力我覺得是在X3之下的.GLC就沒法比,感覺賓士主要是賣標的,反正有人買.如果給我多5個,我肯定考慮X3.既然少5個,Q5也是不錯的選擇.做了汽車行業好多年,看穿了一分錢一分貨,看過來太多減配的事情.走過了,也開過了幾個國家,,對車的需求也相對理性了.Q5L這個丐版還是很適合我的需求的.車子的底子可以,動力總成先進,基本的舒適性可以保證,配置家用也夠用.變速箱用的細心點,估計也可以扛過10年.接下來就是下一個用車循環了,希望平平安安,小毛病可以有,不要來些大的問題了.於20200328最後,版主給個精華唄[嘻嘻]

❸ 認定就是你,奧迪Q5L提車作業,請多多指教!

小時候就對車特別感興趣,讀小學時自己用木板跟軸承做了一個小車,把鋼筋彎成一個方向盤,坡道上往下滑的速度超快,嗖嗖的,平地上就喊幾個小夥伴在後面推,當時那絕對是村裡最靚的仔。過10歲生日時,家裡長輩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高興得我恨不得晚上睡覺都放在床上抱著,姐姐比我大兩歲,初中要到縣城去讀書,爸媽做了個決定,自行車給姐姐騎車上學用,那感覺可不怎麼樣。後來終於等到工作自己能賺錢了,買的第一輛車是奇瑞,一直細心愛護,6年間走南闖北,也算踏實,沒掉過鏈子。但是現在吧,家裡多了兩娃,奇瑞越來越滿足不了家裡的用車需要了。只能把換車提上了日程,我一直也有弄輛SUV來開的想法,SUV的大空間也正好能滿足家裡的用車需求,和老婆一合計,就決定預算在35-40W左右,去店裡看了這個價位的車,賓士的GLC我覺得太過商務了,讓人看著有點油膩,寶馬X3我覺得顯得不成熟,而且內飾我也不是很滿意,最後看下來還是奧迪Q5L最合我和老婆的心意,當天就交定金訂車了,早買早享受嘛,到現在提車回來也有兩個月了吧,這就給大傢伙來交個提車作業。

買的是黑色的,黑色我個人感覺是最沉穩大氣的,白色有點偏時尚運動,其他的顏色更加不用說了,不符合我,畢竟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爹了,還是選個沉穩點兒的顏色。

飛機檔把造型很精緻,手感真很好,每次我的手都會不知不覺的放上去,一鍵啟停功能配合自動駐車真的很贊,簡直是司機的福音。不得不說奧迪QL的外觀是真的是好看,有著SUV車的硬朗氣質,還兼容著轎車的優雅,整體看起來也沒有突兀的感覺。前後大燈組都是我所喜歡的,造型犀利晚上點亮後的效果也很棒。車內的設計我也比較喜歡,簡約精緻沒有繁瑣的裝飾,看著舒服操作業很簡單,Q5L總有很多小細節讓人不由自主的的想到匠人思維這四個字,我喜歡的物理按鍵都在我觸手可及的地方,前後各配有USB介面。然後全景大天窗,前後中央扶手,杯架都是比較貼心的設計。平時基本上都是開車上下班和接送老婆孩子,動力可以說是比較的平順,換擋的時候幾乎感覺不到頓挫,新車我開得非常柔和,很少去超車,不過我能感覺到車子動力的澎湃,估計跑高速又是一番不俗的表現,到時再來和大家繼續分享吧。

❹ 奧迪Q5L的提車作業,在此和大家淺談

上一輛車是進口大眾的MPV夏朗280,陪伴了我3年行駛了6萬多公里,不得不說一句夏朗是輛被大眾冷落的好車,質量可靠,空間大,省油。言歸正傳,19年底的某一天在之家上看到賓士GLB200的新車上市消息,外形剎那間吸引了我,於是第二天去北京的4S看車,外形沒得說,一直想換輛豪華品牌的中型SUV,只是一直沒有付諸於行動,這次的換車確實是源於賓士GLB的外形而開始的,只是看到實車後GLB的內部空間體驗下來確實覺著橫向空間差強人意,再加上新車上市沒有什麼優惠和也不能算是中型SUV,然後放棄,但想換車的沖動已然抑制不住了,於是便開啟了我的看車、選車之旅。看完賓士GLB後第一個看的是GLCL,外形總感覺比較適合女性??完全個人感覺啊??,還看了雷克薩斯的RX,喜歡,真的喜歡,可是超預算了??,然後就來到了奧迪的展廳,直接看Q5L,外觀大氣,空間寬敞,感覺到位了??,然後跟銷售聊了幾句,優惠20個點,落地價格35萬還送了一大堆東西(貼膜,腳墊,行車記錄儀,真皮座椅,倒車影像,再加幾次保養),說真的,被如此大的優惠力度俘虜了,心裡覺著就它了,我選擇的是40榮享進取,我也知道40榮享時尚的性價比更高,差價只有2萬多元但多了很多實用的配置(LED頭燈,全液晶儀表盤,前雷達,折疊後視鏡等等),但是就是怎麼也看出上40榮享時尚型的包圍樣式和輪轂造型,特別是覺著後杠和輪轂的樣式怎麼都沒有40榮享進取的看著舒服,所以最後放棄了性價比並自己安利自己,開了小20年車了,少那幾樣配置沒什麼,必須選自己喜歡的??,於是交了錢選了車,選的藍色的現車,之前的夏朗是黑色的,所以這次沒選黑色的,感覺藍色的也很漂亮,因為當時已經是12月中旬了,所以約定1月份去上牌。小插曲,回家後感覺好像差了點什麼,原來是寶馬X3忘記去看了??,後來有一天沒事的時候我閑的自己又去寶馬店看了看X3,做進去感受了一下,也是很有感覺並且很喜歡,哈哈哈??出4S店後繼續安利自己,Q5L也挺好,優惠大,還要啥自行車啊??新車開了小3千公里了,感覺很滿意,底盤,減震和行駛品質都滿意,除此之外還有驚喜,油耗就是驚喜,95的3百多元能跑7、8百公里(市區環路),真的感覺是選對了??下面是愛車照片,地庫里用手機照的效果一般,大家湊合看??車號牌就不擋了,大街上碰見了按聲喇叭??

❺ 山東奧迪Q5L免稅車提車作業及免稅車辦理流程相關!

因為之前家裡買的都是轎車,所以在這次使用免稅車名額的時候,就心想一定要給家裡添置一台SUV,再加上本身是北方人,小型SUV空間有點狹小,因此中型SUV成為了這次免稅車購買的首選項。可能保留著中國很多人對於BBA的嚮往和心態,所以此次選車之路還是想從BBA中下手,因此,三個選項也就應運而生,也就是X3、GLC、Q5L。其實選車到最後定下來購買Q5L之路沒有想像中那麼曲折,恰逢所在地2019年秋季車展,在對比了一眾車輛之後,Q5L霸氣簡潔的外貌成功的吸引了我和家裡母後大人的眼球,再加上奧迪的4S店又在距離住的地方只有不到500米的地方,因此,買車這件大事被迅速提上日程了!

導航系統的細節圖

作為一個汽車小白來說,沒有很老司機的詞語去描述這輛車的使用感受,但是比起轎車來說,確實覺得這次選擇Q5L、選擇一輛SUV對於自己來說是個正確的選擇。作為北方人,可以說Q5L可以滿足一個身高183的北方大漢對於未來駕駛所有的想像,寬敞的空間、全景天窗以及尊享時尚版及以上版本標配的高功率的發動機(PS:這里我給想購買Q5L的小夥伴提個小小的建議,能買高功率的盡量就買高功率的吧,在高速上絕對給你不一樣的駕駛感受)。總之,不管你是20、30歲,還是40、50歲,你都可以選擇這輛車,它也絕對不會讓你後悔。新款Q5L它就如同你身邊的一個默默無聞、但是睿智而成熟的朋友一樣,雖然可能褒貶不一,但是在目前市場眾多的SUV中,它仍占據著一席之地、默默的閃亮著自己的光芒。

❻ 奧迪Q5L提車作業,最終我還是選擇了你

1、人生第一台車,上海大眾明銳。開了三年賣給了小舅子,至今沒出過狀況,對大眾有好感;2、人生第二台車,一汽大眾邁騰,開了三年賣給了弟弟,動力、操控、空間及乘坐體驗一流,大愛一汽;3、人生第三台車,奧迪Q5L。同樣是大眾,總感覺一汽做工比上汽好太多!轉入正題:2019年是我的本命年,購買了第二套房,生了第二個寶,想著該換台車了,預算40-50w。瞅了一圈發現,這個價位好像沒有適合我的車,看上的全部超預算。男人的野心可見一斑!男人為什麼要換車,因為男人喜歡征服也需要去不斷挑戰和征服。因為之前開的都是轎車,所以想換台SUV感受一下,不過說實話論駕駛感受和乘坐體驗還是轎車舒服。研究了一圈(汽車之家、懂車帝、抖音段子等各種評車),最終鎖定在賓士GLCL、寶馬X3、奧迪Q5L之間選擇。具體原因分析如下:1、為什麼買賓士GLCL:為什麼要花這么多錢賣車?難道邁騰開著不舒服嗎?面子!賓士能給你足夠的面子,內飾豪華、車標耀眼、外觀時尚漂亮、後排空間寬敞舒服。坐在裡面像是住在五星級豪華酒店(歐式的),開到哪感覺都有面子,多花幾W大洋都是值得的。缺點也很明顯:外觀霸氣度不夠、發動機聲音有點大、駕駛室腿部空間有點壓抑、減震太硬。最大的缺點是同樣配置新車比奧迪貴4-5萬,零整比太高(650%左右),輕輕一個前碰撞維修費就要大幾萬。中保研測試中對於該車的維修經濟性也給予了差評。2、為什麼買寶馬X3:開寶馬坐賓士,連我們村的小孩兒都知道,外觀霸氣有面子,動力操控一流棒。內飾雖然比不上賓士,但也足夠精緻了。坐在裡面有種住商務酒店的感覺,浪漫又有些曖昧。缺點:後排空間太差,家裡有孩子的話根本坐不了,大家知道的,小孩子坐車從來不會像大人一樣「正襟危坐」。而且後門比較慘,冬天穿棉衣基本上要擠進去,開啟角度太有問題了。3、為什麼買奧迪Q5L:說實話,在買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它。內飾感覺太簡單了,甚至有點簡陋,總感覺對不起這個價位。外觀還算圓潤大氣,風阻系數是同車系裡面最低的,油耗也是最低的。當時第一個PASS的就是它,總覺得這么多錢都花了,一定要買個有面的。然而,事實總是這么神奇。第一個被PASS的車型,結果最終卻買了它。因為它讓我找到了住進民宿的感覺,輕松、愜意。而我比較喜歡旅遊和度假。三款車我都進行了試駕,一開始選的是X3,定金都交了。中意它的外觀、內飾和動力,而且又能給我足夠的面子,於是從那一刻起找各種心理暗示說服自己和別人去買X3。結果,周末帶著老婆和大兒子去體驗,坐完後排直接給我PASS了,當時搞的我挺糾結的。後來再去看賓士GLCL,雖然老婆沒表態,但我能感覺到她已經被賓士的豪華與後排給征服了。但是覺得價格上一下子高出了好幾萬,不太好意思下決心。最後順道看了下奧迪Q5L,當時只說了一句話:奧迪後排空間還可以啊!再然後,我就糾結上了!今天說服自己堅持買寶馬,明天說服自己一定要買賓士。一個星期後老婆問我想好了沒有。我說既然你不喜歡寶馬的後排,就買賓士吧。她說賓士有點貴了,而且油耗也大,後期養護成本也高;我說這么多錢都花了還在乎這點啊。再後來稀里糊塗的就定了奧迪!這裡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奧迪銷售的那哥們兒每次見面都很熱情,但中間從來沒有主動電話催過我,臨走前總是一句話:哥,你自己回去好好考慮一下,選擇權在你手裡。而且自始至終沒有在我面前說過寶馬和賓士的不好,這點蠻打動我的。催我催的最厲害的就是賓士的那個小姑娘,一天好幾個微信!!!目前提車後開了將近500公里,對奧迪Q5L的好感越來越強。我不是一個喜歡一見鍾情的人,更享受那種日久生情的感覺,既然娶了奧迪就要好好待它。用車總結如下:1、外觀越看越好看,目前覺得是三款車里最好看的,霸氣而又沉穩,張揚又不失內斂。沒事的時候總是喜歡把它跟另外兩台車放在一起做對比;2、至於內飾,慢慢也就習慣了,也沒興趣去和賓士、寶馬做比較了。總感覺內飾這玩意兒就像姑娘出嫁的嫁衣,也就結婚那天穿一次新鮮一下。平時開車除了檔桿、剎車、油門,我很少去用也很少去研究那些個雜七雜八的功能,覺得浪費時間,所以我更喜歡功能簡單一點的車子。奧迪,如我所願!3、40時尚,不喜歡激烈駕駛,感覺那是愣頭青們做的事,平時開著動力足夠了。方向盤真輕松,女人開起來也方便;城市行駛平均油耗10個油左右。事實證明,選擇奧迪Q5L是對的!因為我的骨子裡不虛榮,更務實。霸氣而又內斂,不張揚不跋扈。賓士GLCL像情人,寶馬X3像艷遇,奧迪Q5L像老婆。接下來上圖:

不要跟我提科技感!內飾就內飾。夠用就好了。

❼ 分享奧迪Q5L看車作業,是時候享受生活了

今年兒子終於大學畢業了,也在我們這邊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工作,想想自己這些年,其實還是比較省吃儉用的,也算吃了不少的苦,由於我和媳婦也都是屬於比較努力的那種人,所以家裡條件一直也還算不錯,不過大部分費用都花在了培養孩子身上,如今孩子順利大學畢業找到工作,我和老婆也商量著是不是可以換輛車開開了,我們的預算在40萬左右,我們一開始考慮的還是德系車,畢竟我們家裡有一輛凌度,車子的底盤質感還有車子安全性方面,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還算是非常好的,然後現在基本上有沒有啥壓力了,所以重點還是考慮BBA級別。像這個價位的話,我們分別去看了下賓士的GLC、寶馬X3和奧迪Q5L,最終覺得還是奧迪Q5L更加有吸引力一些,他各方面雖然不是最有競爭力的,但是從綜合性來看的話,Q5L更加有優勢一些,尤其是Q5L的空間方面,感覺比其他兩款更加有優勢,再者就是Q5L的性價比更高一些,接下來分享一下Q5L看車作業。

最後來一張全景天窗的大圖,晚上看星星或許還算不錯,哈哈。

一開始我們想入手最低配的進取型,不過後面對比看了下,覺得時尚版的配置更加豐富一些,而且最主要多出點費用不到,不到3萬塊錢,但是配置方面確實多了挺多,像全液晶儀表盤,多了LED前大燈,無鑰匙進入系統,運動外觀,氛圍燈,皮質混搭座椅,前排座椅加熱,倒車影像,倒車雷達以及車載導航等,這些配置,多花3萬塊錢感覺還是非常劃算的。

熱點內容
皮卡堂巨型魚 發布:2025-08-11 22:02:19 瀏覽:652
米色內飾咖啡色 發布:2025-08-11 22:02:10 瀏覽:834
奧迪q5改裝中控內飾條 發布:2025-08-11 21:57:53 瀏覽:517
香港機場商務車去皇崗口岸 發布:2025-08-11 21:53:40 瀏覽:794
雲南出發到廣西自駕游最佳路線 發布:2025-08-11 21:53:26 瀏覽:139
日本凌志內飾 發布:2025-08-11 21:45:32 瀏覽:943
皮卡的斗有蓋嗎 發布:2025-08-11 21:43:10 瀏覽:955
最好家庭商務車 發布:2025-08-11 21:35:06 瀏覽:268
夢見擇房車房子 發布:2025-08-11 21:00:09 瀏覽:1
各城市豪車保有量 發布:2025-08-11 20:48:04 瀏覽:604